大学物理试题集和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07 17: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物理习题集

上 册

大学物理教学部 二00九年九月

目 录

部分物理常量┄┄┄┄┄┄┄┄┄┄┄┄┄┄┄┄┄┄┄┄┄┄┄┄┄┄┄┄┄┄┄1 练习一 质点运动的描述┄┄┄┄┄┄┄┄┄┄┄┄┄┄┄┄┄┄┄┄┄┄┄┄┄┄2 练习二 圆周运动 相对运动 ┄┄┄┄┄┄┄┄┄┄┄┄┄┄┄┄┄┄┄┄┄┄┄┄3 练习三 牛顿运动定律┄┄┄┄┄┄┄┄┄┄┄┄┄┄┄┄┄┄┄┄┄┄┄┄┄┄┄5 练习四 功和能┄┄┄┄┄┄┄┄┄┄┄┄┄┄┄┄┄┄┄┄┄┄┄┄┄┄┄┄┄┄6 练习五 冲量和动量┄┄┄┄┄┄┄┄┄┄┄┄┄┄┄┄┄┄┄┄┄┄┄┄┄┄┄┄8 练习六 力矩 转动惯量 转动定律 ┄┄┄┄┄┄┄┄┄┄┄┄┄┄┄┄┄┄┄┄┄10 练习七 转动定律(续) 角动量 ┄┄┄┄┄┄┄┄┄┄┄┄┄┄┄┄┄┄┄┄┄┄┄12 练习八 力学习题课 ┄┄┄┄┄┄┄┄┄┄┄┄┄┄┄┄┄┄┄┄┄┄┄┄┄┄┄13 练习九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15 练习十 等值过程 绝热过程┄┄┄┄┄┄┄┄┄┄┄┄┄┄┄┄┄┄┄┄┄┄┄┄16 练习十一 循环过程 热力学第二定律┄┄┄┄┄┄┄┄┄┄┄┄┄┄┄┄┄┄┄┄18 练习十二 卡诺循环 卡诺定理 ┄┄┄┄┄┄┄┄┄┄┄┄┄┄┄┄┄┄┄┄┄┄20 练习十三 物质的微观模型 压强公式┄┄┄┄┄┄┄┄┄┄┄┄┄┄┄┄┄┄┄┄21 练习十四 理想气体的内能 分布律 自由程 ┄┄┄┄┄┄┄┄┄┄┄┄┄┄┄┄┄23 练习十五 热学习题课 ┄┄┄┄┄┄┄┄┄┄┄┄┄┄┄┄┄┄┄┄┄┄┄┄┄┄24 练习十六 谐振动 ┄┄┄┄┄┄┄┄┄┄┄┄┄┄┄┄┄┄┄┄┄┄┄┄┄┄┄┄26 练习十七 谐振动能量 谐振动合成┄┄┄┄┄┄┄┄┄┄┄┄┄┄┄┄┄┄┄┄┄28 练习十八 波动方程 ┄┄┄┄┄┄┄┄┄┄┄┄┄┄┄┄┄┄┄┄┄┄┄┄┄┄29 练习十九 波的能量 波的干涉┄┄┄┄┄┄┄┄┄┄┄┄┄┄┄┄┄┄┄┄┄┄┄31 练习二十 驻波 多普勒效应┄┄┄┄┄┄┄┄┄┄┄┄┄┄┄┄┄┄┄┄┄┄┄┄33 练习二十一 振动和波习题课 ┄┄┄┄┄┄┄┄┄┄┄┄┄┄┄┄┄┄┄┄┄┄┄34 练习二十二 光的相干性 双缝干涉 光程┄┄┄┄┄┄┄┄┄┄┄┄┄┄┄┄┄┄36 练习二十三 薄膜干涉 劈尖 牛顿环 ┄┄┄┄┄┄┄┄┄┄┄┄┄┄┄┄┄┄┄┄38 练习二十四 单缝衍射 光栅衍射 ┄┄┄┄┄┄┄┄┄┄┄┄┄┄┄┄┄┄┄┄┄39 练习二十五 光的偏振┄┄┄┄┄┄┄┄┄┄┄┄┄┄┄┄┄┄┄┄┄┄┄┄┄┄41 练习二十六 光学习题课 ┄┄┄┄┄┄┄┄┄┄┄┄┄┄┄┄┄┄┄┄┄┄┄┄┄43

1

部 分 物 理 常 量

万有引力常量 G=6.67×10?11N·m2·kg?2 重力加速度 g=9.8m/s2

阿伏伽德罗常量 NA=6.02×1023mol?1 摩尔气体常量 R=8.31J·mol?1·K?1 玻耳兹曼常量 k=1.38×10?23J·K?1

斯特藩?玻尔兹曼常量 ? = 5.67×10W·m·K

-8

?2

?4

基本电荷 e=1.60×10?19C 电子静质量 me=9.11×10?31kg 质子静质量 mn=1.67×10?27kg 中子静质量 mp=1.67×10?27kg 真空介电常量 ?0= 8.85×10?12 F/m

真空磁导率 ?0=4?×10?7H/m=1.26×10?6H/m 普朗克常量 h = 6.63×10?34 J·s 维恩常量 b=2.897×10?3m·K

标准大气压 1atm=1.013×105Pa 真空中光速 c=3.00×108m/s *部分数学常量 1n2=0.693 1n3=1.099

说明:字母为黑体者表示矢量

练习一 质点运动的描述

一. 选择题

1. 以下四种运动,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A) 单摆的运动; (B) 圆周运动; (C) 抛体运动; (D) 匀速率曲线运动.

2.质点在y轴上运动,运动方程为y=4t2-2t3,则质点返回原点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A) 8m/s, 16m/s2. (B) -8m/s, -16m/s2. (C) -8m/s, 16m/s2. (D) 8m/s, -16m/s2.

3. 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若物体作直线运动,则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A) 12 m/s. (B) 11.75 m/s. (C) 12.5 m/s. (D) 13.75 m/s.

4. 质点沿X轴作直线运动,其v- t图象为一曲线,如图1.1,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t3时间内质点的位移用v- t曲线与t轴所围面积绝对值之和表示, 路程用v- t曲线与t轴所围面积的代数和表示;

图1.1

O t1 t2 t3 t v 2

(B) 0~t3时间内质点的路程用v- t曲线与t轴所围面积绝对值之和表示, 位移用v- t曲线与t轴所围面积的代数和表示;

(C) 0~t3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大于零; (D) t1时刻质点的加速度不等于零.

5. 质点沿XOY平面作曲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2t, y=19-2t2. 则质点位置矢量与速度矢量恰好垂直的时刻为

(A) 0秒和3.16秒. (B) 1.78秒. (C) 1.78秒和3秒. (D) 0秒和3秒. 二. 填空题

1. 一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s=5+4t-t2 (SI),则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时刻为 t= 秒.

2. 一质点沿X轴运动, v=1+3t2 (SI), 若t=0时,质点位于原点.

则质点的加速度a= (SI);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SI).

3. 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r=Acos? t i+Bsin? t j, 其中A, B ,?为常量.则质点的加速度矢量为a= , 轨迹方程为 . 三.计算题

1. 湖中有一条小船,岸边有人用绳子通过岸上高于水面h的滑轮拉船,设人收绳的速率为v0,求船的速度u和加速度a.

2. 一人站在山脚下向山坡上扔石子,石子初速为v0,与水平夹角为? (斜向上),山坡与水平面成?角.

(1) 如不计空气阻力,求石子在山坡上的落地点对山脚的距离s; (2) 如果?值与v0值一定,? 取何值时s最大,并求出最大值smax.

练习二 圆周运动 相对运动

一.选择题

1. 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 质点作圆周运动,加速度一定与速度垂直; (B) 物体作直线运动,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C) 轨道最弯处法向加速度最大; (D) 某时刻的速率为零,切向加速度必为零.

2. 由于地球自转,静止于地球上的物体有向心加速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3

(A) 静止于地球上的物体,其向心加速度指向地球中心; (B) 荆州所在地的向心加速度比北京所在地的向心加速度大; (C) 荆州所在地的向心加速度比北京所在地的向心加速度小; (D) 荆州所在地的向心加速度与北京所在地的向心加速度一样大小. 3. 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A) 速率增加,加速度大小减少; (B) 速率减少,加速度大小增加; (C) 速率不变而有加速度; (D) 速率增加而无加速度;

(E) 速率增加而法向加速度大小不变.

4. 质点沿半径R=1m的圆周运动,某时刻角速度?=1rad/s,角加速度?=1rad/s2,则质点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为

(A) 1m/s, 1m/s2. (B) 1m/s, 2m/s2. (C) 1m/s, 2m/s2. (D) 2m/s, 2m/s2.

5. 一抛射体的初速度为v0,抛射角为?,抛射点的法向加速度,最高点的切向加速度以及最高点的曲率半径分别为

(A) gcos? , 0 , v02 cos2? /g. (B) gcos? , gsin? , 0. (C) gsin? , 0, v02/g. (D) g , g , v02sin2? /g. 二.填空题

1. 一人骑摩托车跳越一条大沟,他能以与水平成30°角,其值为30m/s的初速从一边起跳,刚好到达另一边,则可知此沟的宽度为 .

2. 任意时刻at=0的运动是 运动;任意时刻an=0的运动是 运动;任意时刻a=0的运动是 运动;任意时刻at=0, an=常量的运动是 运动.

3. 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r=2t2i+cos?tj (SI), 则其速度v= ;加速度

a= ;当t=1秒时,其切向加速度a?= ;法向加速度an= .

三.计算题

1. 一轻杆CA以角速度?绕定点C转动,而A端与重物M用细绳连接后跨过定滑轮B,如图2.1.试求重物M的速度.(已知CB=l为常数,?=?t,在t时刻∠CBA=?,计算速度时?作为已知数代入).

2. 升降机以a=2g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上升,机顶有一螺帽在t0=2.0s时因松动而落下,设升降机高为h=2.0m,试求螺帽下落到底板

4

B ? r A M ? ?

C ☉ 图2.1

(B)

2A?22. 3A?22.

(C) ?3A?22. (D)

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运动学角度看,振动是单个质点(在平衡位置的往复)运动,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质点并不随波前进;

(B) 从动力学角度看振动是单个质点受到弹性回复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波是各质元受到邻近质元的作用而产生的;

(C) 从能量角度看,振动是单个质点的总能量不变,只是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波是能量的传递,各质元的总能量随时间作周期变化,而且动能与势能的变化同步;

(D) 从总体上看,振动质点的集合是波动. 3.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波速与质点振动的速度是一回事,至少它们之间相互有联系;

(B) 波速只与介质有关,介质一定,波速一定,不随频率波长而变,介质确定后,波速为常数; (C) 质元的振动速度随时间作周期变化;

(D) 虽有关系式v = ?ν,但不能说频率增大,波速增大.

4. 两根轻弹簧和一质量为m的物体组成一振动系统,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1和k2,并联后与物体相接.则此系统的固有频率为ν等于

(A) (B) (C) (D)

(k1?k2)/m/2?.

k1k2/(k1?k2)m/2?. m/(k1?k2)2?. (k1?k2)/(k1k2m)2?.

5. 一辆汽车以25ms?1的速度远离一静止的正在呜笛的机车,机车汽笛的频率为600Hz,汽车中的乘客听到机车呜笛声音的频率是(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30 ms?1) (A) 558Hz. (B) 646 Hz. (C) 555 Hz. (D) 649 Hz. 二.填空题

1. 一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图如右上图21.1所示,振幅矢量长2cm , 则该简谐振动的初位相为 ,振动方程为 .

2. 在静止的升降机中,长度为l在单摆的振动周期为T0 ,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g/2竖直下降时,摆的振动周期T= .

35

? t时刻 ?t+?/4 O 图21.1 t=0 ?/4 x 3. 一物块悬挂在弹簧下方作简谐振动,当这物块的位移等于振幅的一半时,其动能是总能的 ; 当这物块在平衡位置时,弹簧的长度比原长长? l ,这一振动系统的周期为 . 三.计算题

1. 一定滑轮的半径为R , 转动惯量为J ,其上挂一轻绳,绳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端与一固定的轻弹簧相连,如图21.2所示,设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绳与滑轮间无滑动,且忽略轴的摩擦力及空气阻力,现将物体m从平衡位置下拉一微小距离后放手,证明物体作简谐振动,并求出其角频率.

2. 如图21.3,两列相干波在P点相遇,一列波在B点引起的振动是

图21.2 < < < < < < m y10=3×10 –3cos2?t ( SI )

另一列波在C点引起在振动是

? B y20=3×10 –3cos(2?t+?/2) ( SI )

BP=0.45m,CP=0.30m,两波的传播速度 u=0.20m/s,不考虑传

播中振幅的减小,求P点合振动的振动方程.

? C 图21.3

? P 练习二十二 光的相干性 双缝干涉 光程

一.选择题

1. 有三种装置

(1) 完全相同的两盏钠光灯,发出相同波长的光,照射到屏上;

(2) 同一盏钠光灯,用黑纸盖住其中部将钠光灯分成上下两部分同时照射到屏上; (3) 用一盏钠光灯照亮一狭缝,此亮缝再照亮与它平行间距很小的两条狭缝,此二亮缝的光照射到屏上.

以上三种装置,能在屏上形成稳定干涉花样的是 (A) 装置(3). (B) 装置(2). (C) 装置(1)(3). (D) 装置(2)(3).

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 使屏靠近双缝.

(B) 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C)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3. 如图22.1所示,设s1、s2为两相干光源发出波长为?的单色光,分别通过两种介质(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且n1>n2)射到介质的分界面上的P点,己知s1P = s2P = r,则这两条光的几何路程?r,光程差? 和相位差??分别为

36

? s1 s2 ? n1 n2 P (A) ? r = 0 , ? = 0 , ?? = 0.

(B) ? r = (n1-n2) r , ? =( n1-n2) r , ?? =2? (n1-n2) r/? . (C) ? r = 0 , ? =( n1-n2) r , ?? =2? (n1-n2) r/? . (D) ? r = 0 , ? =( n1-n2) r , ?? =2? (n1-n2) r.

4. 如图22.2所示,在一个空长方形箱子的一边刻上一个双缝,当把一个钠光灯照亮的狭缝放在刻有双缝一边的箱子外边时,在箱子的对面壁上产生干涉条纹.如果把透明的油缓慢地灌入这箱子时,条纹的间隔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答:

(A) 保持不变. (B) 条纹间隔增加. (C) 条纹间隔有可能增加. (D) 条纹间隔减小.

则观察到的第一级彩色条纹和第五级彩色条纹的宽度分别是

(A) 3.6×10?4m , 3.6×10?4m. (B) 7.2×10?4m , 3.6×10?3m. (C) 7.2×10?4m , 7.2×10?4m. (D) 3.6×10?4m , 1.8×10?4m. 二.填空题

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分别被折射率为n1和n2的透明薄膜遮盖,二者的厚度均为e ,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双缝上,在屏中央处,两束相干光的相位差?? = .

2. 如图22.3所示, s1、s2为双缝, s是单色缝光源,当s、

沿平行于s1、和s2的连线向上作微小移动时, 中央明条纹将向 移动;若s不动,而在s1后加一很薄的云母片,中央明条纹将向 移动.

3. 如图22.4所示,在劳埃镜干涉装置中,若光源s离屏的距离为D, s离平面镜的垂直距离为a(a很小).则平面镜与屏交界处A的干涉条纹应为 条纹;设入射光波长为?,则相邻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 . 三.计算题

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单色光源s到两缝s1和s2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并且l1-l2=3?, ?为入射光的波长,双缝之间的距离为d,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D,如图22.5,求

(1) 零级明纹到屏幕中央O点的距离; (2) 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

l1 s1 d D 图22.5

a s? 图22.4

屏 s A s s1 s2 图22.3 屏 图22.2

5. 用白光(波长为4000?~7600?)垂直照射间距为a=0.25mm的双缝,距缝50cm处放屏幕,

屏 O s l2 s2 2. 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22.6所示,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D=120cm,两缝之间的距离

37

d=0.50mm,用波长?=5000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

(1) 求原点O(零级明条纹所在处)上方的第五级明条纹的坐标.

(2) 如果用厚度e=1.0×10mm,折射率n=1.58的透明薄膜覆盖在图中的s1缝后面,求上述第五级明条纹的坐标x? .

?2

d s1 s2 屏 D 图22.6 x O

练习二十三 薄膜干涉 劈尖 牛顿环

一.选择题

1. 如图23.1 所示, 薄膜的折射率为n2, 入射介质的折射率为n1, 透射介质为n3,且n1<n2<n3, 入射光线在两介质交界面的反射光线分别为(1)和(2), 则产生半波损失的情况是

(B) (1)光 (2)光都产生半波损失. (C) (1)光 (2)光都不产生半波损失.

(D) (1)光不产生半波损失, (2)光产生半波损失.

2. 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厚度为e的平行膜上,如图23.2,

若反射光消失,则当n1<n2<n3时,应满足条件(1); 当n1<n2>n3时应满足条件(2). 条件(1),条件(2)分别是

(A) (1)2ne = k?, (2) 2ne = k?. (B) (1)2ne = k? + ?/2, (2) 2ne = k?+?/2. (C) (1)2ne = k?-?/2, (2) 2ne = k?. (D) (1)2ne = k?, (2) 2ne = k?-?/2.

n1 n2 n3

图23.2

n1 n2 n3 图23.1

(A) (1)光产生半波损失, (2)光不产生半波损失.

(1) (2) ? d 3. 由两块玻璃片(n1 = 1.75)所形成的空气劈尖,其一端厚度为零,另一端厚度为0.002cm,现用波长为7000 ?的单色平行光,从入射角为30?角的方向射在劈尖的表面,则形成的干涉条纹数为

(A) 27. (B) 56. (C) 40. (D) 100.

4. 空气劈尖干涉实验中,

(A) 干涉条纹是垂直于棱边的直条纹, 劈尖夹角变小时,条纹变稀,从中心向两边扩展. (B) 干涉条纹是垂直于棱边的直条纹, 劈尖夹角变小时,条纹变密,从两边向中心靠拢.

38

(C) 干涉条纹是平行于棱边的直条纹, 劈尖夹角变小时,条纹变疏,条纹背向棱边扩展. (D) 干涉条纹是平行于棱边的直条纹, 劈尖夹角变小时,条纹变密,条纹向棱边靠拢. 5. 一束波长为?的单色光由空气入射到折射率为n的透明薄膜上,要使透射光得到加强,则薄膜的最小厚度应为

(A) ?/2. (B) ?/2n. (C) ?/4. (D) ?/4n. 二.填空题

1. 如图23.3所示,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两个劈尖上,两劈尖角分别为 ?1和?2 ,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 ,若二者形成干涉条纹的间距相等,则?1 , ?2 , n1和n2之间的关系是 .

2. 一束白光垂直照射厚度为0.4?m的玻璃片,玻璃的折射率为1.50,在反射光中看见光的波长是 ,在透射光中看到的光的波长是 .

3. 空气劈尖干涉实验中,如将劈尖中充水,条纹变化的情况是 ,如将一片玻璃平行的拉开, 条纹变化的情况是 . 三.计算题

1. 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折射率为n2的劈尖薄膜上, n1<n2<n3,如图23.4所示,观察反射光形成的条纹.

(1) 从劈尖顶部O开始向右数第五条暗纹中心所对应的薄膜厚度e5是多少?

(2) 相邻的二明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之差是多少?

O n1 ?1 ? 图23.3

? ? ?1 n1 ? n1 n1 n1

图23.4

2. 在折射率n=1.50的玻璃上,镀上n?=1.35的透明介质薄膜,入射光垂直于介质膜表面照射,观察反射光的干涉,发现对?1=6000?的光干涉相消,对?2=7000?的光波干涉相长,且在6000?~7000?之间没有别的波长的光波最大限度相消或相长的情况,求所镀介质膜的厚度.

练习二十四 单缝衍射 光栅衍射

一.选择题

1. 关于半波带正确的理解是

(A) 将单狭缝分成许多条带,相邻条带的对应点到达屏上会聚点的距离之差为入射光波长的1/2.

(B) 将能透过单狭缝的波阵面分成许多条带, 相邻条带的对应点的衍射光到达屏上会聚

3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c6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