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因素分析1

更新时间:2023-10-02 21: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因素与内部条件分析

摘 要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可替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市场竞争越显激烈,各种贸易壁垒纷纷涌现,经济环境变幻莫测。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要获得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分析外界环境的影响,认清自身及行业的发展情况,做出相应的策略,以至把握现状,预测未来。鉴于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对目前影响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因素与内部条件分别作了列点分析,以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广东东莞为例,阐述出我国中小企业在当前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外部因素 内部条件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加入WTO后,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矛盾也日益突显。中小企业既是一个数量庞大、富有活力的经济群体,但同时又处于相对弱势;既存在创业难、融资难等外部生存、发展环境的约束,又存在总体素质不高、经营方式粗放、人才短缺、竞争能力不强、寿命短、倒闭频繁、破坏生态环境、资源浪费严重等自身条件的限制。面对内外部不利因素,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已成为中小企业现在面临的迫切问题。

一、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总体现状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规模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小企业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增加就业机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这一群体数目大,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消除贫困、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

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已占全国的60%、57%、40%和60%以上。据统计,近80%的中小企业集中在技术水平低下和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就业容量大且就业方式灵活,为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近些年来,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城镇就业岗位,其中,80%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从农村转移出来的约2.8亿劳动力,大多数也在中小企业就业,可见,中小企业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

(二)中小企业的不良发展状态

在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受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家族式管理等问题的困扰,始终处于规模小、寿命短的不良发展状态。进入2010年以来,随着原材料涨价、能源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国外消费市场疲软、土地价格飞涨、出口退税额下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降、金融风暴??受到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使习惯于靠低价打市场的中小企业陷入了困境。不少中小企业因缺少流动资金而不得不放弃订单,一些出现间歇性停产,少数因经营不善、出现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境。还有,我国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还大都集中在传统的三产业和传统加工制造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尚未根本转变。

中小企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态势,是由于诸多因素引起,以下就从企业内部及外部分别对影响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因素作简要分析。

三、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部条件分析

企业内部环境是有利于保证企业正常运行并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内部条件与内部氛围的总合,它由企业家精神、企业物质基础、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构成,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企业内部环境的形成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的目标就是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利润目标营造一个有利的内部条件与内部氛围。

(一)企业制度

在我国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热衷于追踪热点,往往经受不住市场上不断涌现的“利润增长点”的诱惑,甚至一些生产的产品类型摇曳不定,生产经营变成了游击战。结果,这些中小企业却往往招致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挫折。

中小企业中普遍出现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的现象,这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处于一个管理混乱、无制度、劳动和材料消耗无定额、成本无核算的\四无\状态。在管理上大量家族式管理存在,对生产和产品缺乏必要的科学决策,增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造成企业效率低下。总的来说,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尚处于粗放阶段。

1.管理层水平不高

目前,现行中小企业在选人用人机制上存在许多弊端,鉴于企业内部又缺乏有效的民主制度等原因,导致中小企业中文化水平低、管理水平低、思想素质低的经营者屡见不鲜。与此同时,我国有不少的中小企业实行家族式的管理,这使得领导者的视野较为狭窄,企业管理者不具备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缺乏战略意识,凭借的是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努力和对财富追逐精神,按老套路办事, 不能做出正确的外销决策,其中,短期化生产经营行为比较突出,既没有核心经营理念,也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据有关机构对中小企业抽样调查显示,能够制定长期战略性经营计划的仅占总数的17.1%,有22.8%的企业基本上没有制定任何计划。这种理论上、观念上的落后,导致不少中小企业观念落后,活力不足,经济效益低下, 缺乏市场竞争力。

2、管理方式滞后

习惯于传统生产运作方式,缺乏对市场的适应和把握能力,生产的盲目性很大。在不确定的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这种决策的随意性无疑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中小企业应该要着重抓好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管理,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合适的管理体系,全面推广后拉式生产。

(二)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起步较晚,技术创新能力还很弱。国家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已相继出台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贷款体系指导意见》和《中小企业创业基金实施办法》等措施。

然而,由于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金有限,因此用于设备更新和研究开发方面的费用就很少,表现在设备陈旧、工艺落后,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同时,还反映在产品开发能力弱,升级换代艰难。劳动力密集是中小企业得以发展的一大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入、产出周期较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短,产业的技术吸收、消化等一整套过程较为简单,但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果没有创新,不进行产品开发和升级换代,必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我国的中小企业还很不发达,根据科技部的统计,在中小企业中,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仅为7000家,仅占企业总数的0.7%。这说明,中国的中小企业具有创新能力的比例很低,有许多小企业生产使用的设备是大企业淘汰下来的。中小企业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缺乏竞争力。在国际激烈的经济竞争中,我国企业不能再沿袭过去那种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求得生存的办法。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必须加大技术开发投入,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主导产品,增加技术储备,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开发投入的主体、推广应用的主体,走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的产学研联合之路。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新形势,中小企业必须通过更新市场观念、增强竞争意识,树

立国际化经营与竞争的意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依靠技术、市场的创新,来提高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人力资源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信息、资本和技术都不再是企业成功的首要难题,21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

据有关专家的测算, 优秀企业的人员流动率应在15%左右为宜。然而,目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员工流动率却高达50%左右。员工流失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长远来看,将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1.内部管理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新时代的要求, 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 许多中小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没有像大企业那样先进的培训管理制度、强大的品牌优势以及强大凝集力的企业文化,往往忽视制度建设, 偏好人治, 从而影响了企业员工收入的公平性、均等性和合理性, 造成了想跳槽的员工会比较多,最终造成了员工流失。

2.福利

良好的福利政策通常会产生晕轮效应, 弥补收入政策的不足, 良好的福利政策还表明了企业长期雇用员工的愿望。然而,中小企业普遍迫于生存的压力, 一般无暇顾及企业福利, 企业与员工之间无法建立起彼此长期合作的心理契约, 从而导致企业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得失, 而员工流失现象时有发生。企业由于种种的内部因素, 如上述所提及的内部管理制度及福利问题,这便造成了人员流动率大的现象经常发生在中小企业。 如何实现中小企业的这一良性循环, 实现降低员工流失率、留住人才的目标,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必须提高企业效率和管理水平, 提高员工工资和增加福利。

3.激励机制

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不能很好地满足高层次人才成就感的需要,导致企业难以引进人才。与此同时,也由于这一原因,企业内部的员工缺乏归属感,企业原有的人才也大量外流。

由于中小型企业在就业待遇、社会名誉、综合实力等各方面都与大型国企、外企有着较大差距,所以素质较好的大学生都不会将中小企业作为就业第一选

择,这样就极大地影响了

中小企业人员的质量。当有个别素质好的人才被吸纳或发掘上来,工作不久又跳槽了,中小企业很难挽留住高素质的人。人员素质较低,流动性大,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使很多中小企业只得“望人兴叹”,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风险管理

所谓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面对风险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以便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利益的管理活动。

据英国贸工部对中小企业寿命的统计,近一半的新建企业“活”不过三年。在我国,一些中小企业今年开张明年停业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08年的一场金融风暴,更让许多中小企业防不胜防。这充分说明了中小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着极高的风险,更加显示了中小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小”是中小企业的优势,但同时“小”也意味着风险的集中。

与大企业相比,一方面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容易面临各种风险;正因为“小”,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来讲,更容易管理,也就更容易控制和回避风险。但由于中小企业组织结构单一,机构不健全,对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全局性的把握。另外,企业的经验决策以经验为主,缺少科学的程序,因此在日常的管理中,容易忽视风险和风险管理。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差,一旦出现大的风险,极易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导致倒闭。因此中小企业的风险后果相当严重,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了中小企业风险后果的严重性和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另外,在现今的信用环境下,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变得不敢做生意,抵御风险能力相当低,资金薄弱的中小企业无疑更难生存和发展。有关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管理者和员工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即使有些中小企业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其风险管理也是一种被动式管理,而且这种管理活动也往往是暂时的、阶段性的,可以说,中小企业风险意识的淡薄和风险管理机制的缺失,使它们在面对风险时往往手足无措。

四、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

企业的外部环境一般是指, 存在于企业之外, 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影响我国的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因素表现出更明显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显着,准确地把握中小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bx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