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简答

更新时间:2024-01-17 20:3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简答和论述

1998年 简答:

1、 简述循环系统运动训练的反应及适应。 答:(1)反应

A、肌肉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变化

运动时,由于肌肉节律性舒缩和呼吸运动加强,回心血量大大增加,这是增加心输出量的保证。另外运动时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使容量血管收缩,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也有利于增加静脉回流

B、肌肉运动时各器官血液量的变化 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但增加的心输出量并不是平均分配给全身各个器官的。通过体内的调节机制,使心脏和进行运动的肌肉的血液量明显增加,不参与运动的骨骼肌和内脏的血流量减少。

C、肌肉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

肌肉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是许多因素改变后的总的结果。换句话说,运动时的动脉血压水平取决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心输出量的增加和外周阻力的降低两者比例恰当,则动脉血压变化不大,否则动脉血压就会升高或降低。

(2)适应:

A、窦性心动徐缓

这是由于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作用加强,而交感神经作用减弱的结果。窦性心动过缓是可逆的,停止训练多年后,有些人的心率恢复接近正常水平。

B、运动性心脏肥大

运动性增大的心脏外型丰实,收缩力强,心力贮备高,因此运动性心脏增大时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反应。运动性心脏肥大对不同性质的运动训练具有专业性反应。

C、心血管机能改善

经过训练心肌微细结构会发生变化,心肌纤维内ATP酶活性提高,心肌肌浆网对Ca2+的贮存、释放和摄取能力提高,线粒体与细胞膜功能改善,ATP再合成速率增加,冠脉供血良好,是心肌收缩力增加。有训练者在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 2、 简述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1)最大摄氧能力

最大摄氧量是反映心肺功能的一项综合生理指标。也是衡量人体有氧耐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凡是能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都能影响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另外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都是影响吸氧能力的重要因素。 (2)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

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与有氧耐力密切相关。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是决定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

(3)中枢神经系统机能

在进行较长时间肌肉活动中,要求神经过程的相对稳定性以及中枢间的协调性要好,表现为大量传入冲动作用下不易转入抑制状态,从而能长时间的保持兴奋与抑制有节律的转换。

(4)能量供应特点

耐力性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小,运动中的能量绝大部分由有氧代谢供给,所/以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与有氧耐力素质密切相关。系统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肌肉有氧氧化过程的效率和各种酶的活性以及机体动用脂肪功能的能力。 3、什么是状态反射,状态反射在运动实践中有何意义。

(1)定义:状态反射是指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状态反射包括迷路紧张反射和颈紧张反射两部分。

(2)意义:状态反射在完成某些运动技能时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使身体重心不至于超出支撑面维持的平衡,以保证身体的正常姿势;另一方面,便于躯体向头部转动的方向用移动。例如,在做体操的后手翻、空翻及跳马等动作时,若头部位置不正,就会使两臂用力不均衡,身体偏向一侧,常常导致动作失误或无法完成。 4、人体在运动中如何维持酸碱平衡。

可以从人体血液、呼吸和肾脏三个系统来分析如何维持酸碱平衡。

(1)血液:血液中有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性作用的物质,称为缓冲对,统称为缓冲体系。缓冲体系中的每一个缓冲对是由于一种弱酸和该种弱酸的盐组成的。运动时由于乳酸大量积累,血液的PH值降低,因此机体就会通过这种缓冲对对PH进行调节,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另外乳酸的代谢方式也是靠血液系统来完成的,一部分转入肝脏合成肝糖原,一部分通过血液中运输的氧气将乳酸有氧氧化进一步供能,乳酸代谢加强,体内酸碱平衡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2)呼吸:A、当代谢产物中有大量酸性物质时,他们与Hco3-作用,生成碳酸,后者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血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导致呼吸运动加强,二氧化碳大量排出,因而血浆中PH值变化不大。

B、当体内碱性物质增多时,与碳酸作用使血中的碳酸氢钠等盐的浓度逐渐回升,维持了其与碳酸氢钠的正常比值,因此对血浆PH值的影响也较小 (3)肾脏:A、肾小球滤液中的NaHCO3的重吸收

当NaHCO3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进入小管腔时,可以解离为Na+和Hco3-存在于

小管液中。Na+与肾小管细胞分泌的H+进行交换,Na+全部重吸收。肾脏吸收碳酸氢盐可保持血浆中碱储备量恒定。

B、尿的酸化

碱性磷酸盐(Na2HPO4)和酸性磷酸盐(NaH2PO4)也是血浆中一对重要的缓

冲物质,正常比值为4:1。当肾小管分泌的H+增加时,一部分H+同Na2HPO4所解离的Na+进行交换,使一部分Na2HPO4转变为NaH2PO4,从而使尿酸化应随尿排出。

C、铵盐的形成

NH3属于脂溶性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肾小管中,与肾小管细胞分泌的H+

结合生成NH4+并进一步与强酸盐的负离子结合生成酸性的铵盐,随尿排出。

论述:

1、 论述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答: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很多,主要有肌纤维的横断面积、肌纤维类型和运动单

位、肌肉收缩时动员的肌纤维数量、肌纤维收缩时的初长度、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性别和年龄等方面。 (1) 肌纤维的横断面积

力量训练引起肌肉力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肌纤维横断面积增加造成的。由运动训练引起的肌肉体积增加,主要是由于肌纤维收缩成分增加的结果。肌纤维收缩成分增加是由于激素和神经调节对运动后骨骼肌收缩蛋白的代谢活动发生作用,使蛋白质合成增多。

(2) 肌纤维类型和运动单位

肌纤维类型和运动单位大小、类型直接影响到肌肉力量。对于同样肌纤维数量而言,快肌纤维的收缩力明显大于慢肌纤维,因为快肌纤维内含有更多的肌原纤维,无氧供能酶活性高、功能速率快、单位时间内可完成更多的机械功。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称为神经支配比,若神经元支配的骨骼肌纤维数量多,则神经支配比大。不同运动单位所产生的肌张力也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同样类型的运动单位,神经支配比大的运动单位收缩力强于神经支配比小的运动单位的收缩力。 (3) 肌肉收缩时动员的肌纤维数量

支配组成肌肉的各运动单位的运动神经元其兴奋性各不相同,通常慢肌运动单位神经元兴奋性较高,快肌运动单位神经元兴奋性较低。当需要克服的阻力负荷较小时,主要由兴奋性较高的慢肌运动单位兴奋收缩完成,此时动员的肌纤维数量较少,随着负荷的增加,运动中枢传出的兴奋信号亦随之增强,兴奋性较低的运动单位亦逐渐被动员,兴奋收缩的肌纤维数量也随之增多。 (4) 肌纤维收缩时的初长度

肌纤维的收缩初长度极大影响着肌肉最大肌力。肌肉在收缩前常会先做离心收缩将肌肉拉长,然后再做相信收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超等长收缩。研究表明,肌纤维处于一定长度,粗肌丝肌球蛋白横桥与细肌丝的肌动蛋白结合的数目最多,从而使肌纤维收缩力增加,肌肉收缩时肌纤维所处的这种长度称为最适初长。 (5) 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

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主要通过协调各肌群活动、提高中枢兴奋程度、增加肌肉同步兴奋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来提高肌肉最大肌力。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对提高最大肌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中枢兴奋性通过参与兴奋的神经元数量和兴奋神经元发出神经冲动频率来体现,兴奋性高,则参与兴奋的神经元多,所发出的动作点位频率高,可使更多的兴奋性较低的运动单位参与兴奋收缩,从而使肌力增加。 (6) 性别和年龄

肌肉力量从出生后随年龄的增加而发生自然增长,通常在20~30岁是达到最大,以后逐渐下降。10~12岁以下的儿童,男孩的力量仅比女孩略大。进入青春期后。力量的性别差异加大,由于雄性激素分泌的增多,有效地促进了男孩肌肉和骨骼体积的增大,使其力量明显大于女孩。 (7) 体重

体重大的人一般绝对力量较大,而体重较轻的人可能具有较大的相对力量。随着体重的增加,绝对力量直线增加。当用相对力量表示总体力量时,随着体重的增加,相对力量却下降。

2、 论述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1) 定义:无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无氧代谢(糖无氧酵解)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

的能力,无氧耐力有时也成为无氧能力。

(2) 生理学基础: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时,体内主要依靠糖无氧酵解提供能量,因此无氧

耐力的高低取决于肌肉内糖无氧酵解供能能力,缓冲乳酸的能力以及脑细胞对血液PH值变化的耐受能力。

A、肌肉内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与无氧耐力

肌肉无氧酵解能力主要取决于肌糖原的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例如,优秀赛跑运动员腿肌中慢肌纤维百分比以及乳酸脱氢酶活性随项目的不同而异,长跑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中跑居中,短跑最低;而乳酸脱氢酶和磷酸化酶的活性却相反,短跑运动员最高、中跑居中、长跑最低。

B、缓冲乳酸的能力与无氧耐力

肌肉无氧酵解过程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将对血液的PH值造成影响。但缓冲系统的缓冲作用。使血液的PH值不致于变化大太大,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机体缓冲乳酸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碳酸氢钠的含量及碳酸酐酶的活性。 C、脑细胞对酸的耐受力与无氧耐力

由于进入血液的乳酸量大大,血液的PH值还会朝酸性方向发展,加上因氧供不足而导致代谢产物的堆积,都会影响脑细胞的工作能力,促进疲劳的发展。脑细胞对这些不利因素的耐受能力,无疑也是影响无氧耐力的重要因素。经常进行无氧耐力训练的运动员,脑细胞对血液中代谢产物堆积的耐受力提高。 3、 论述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1) 定义: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在最短时间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

按其在运动中的表现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三种形式 (2) 生理学基础:

A、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的快慢主要是指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决定反应速度快慢的因素有:

a、反应时与反应速度

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沿反射弧传递开始,到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反应时。反应时的长短取决于感受器的敏感度、中枢延搁和效应器的兴奋性。其中,中枢延搁又是最重要的,反射活动越复杂、历经的突触越多反应时越长。

b、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与反应速度

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与反应速度有密切关系,良好的兴奋状态及其灵活性,能够加速机体对刺激的反应,使效应器由相对安静状态或抑制状态迅速转入活动状态。运动员处于良好赛前状态时,反应时缩短。反之,反应时将明显延长。 c、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与反应速度

随着运动技能的日益熟练,反应速度加快。研究发现,通过训练反应速度可以缩短11%~25%。 B、动作速度

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决定动作速度的因素有:

a、肌纤维类型与动作速度

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是速度素质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快肌纤维百分比越高且

快肌纤维越粗,肌肉收缩速度则越快。 b、肌肉力量与动作速度 肌力越大,越能克服肌肉内部及外部阻力完成更多的工作。凡是能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也必将影响动作速度。

c、肌肉组织的机能状态与动作速度

肌肉组织兴奋性高,刺激强度低且作用时间短就能引起肌组织的兴奋。 d、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与动作速度

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运动技能越熟练,动作速度就越快。此外,动作速度还与神经系统对主动肌、协调肌和对抗肌的调节能力有关,并与肌肉的无氧代谢能力有密切关系。 C、位移速度

位移速度是指周期性运动中人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以跑为例,周期性运

动的位移速度主要取决于步长和步频两个变量。

a、步长主要取决于肌力的大小。肢体的长度以及髋关节的柔韧性

b、步频主要取决于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灵活性和各中枢间的协调性,以及快肌纤维的百分比及其肥大程度。

4、 论述少年儿童循环系统的生理特点。

(1)心脏的特点:

A、心脏重量 小儿心脏相对比成人的重。新生儿心脏重量约20~25克,占体重的0.8%,而成人只占0.5%。1-2岁达60克,相当于新生儿的2倍,5岁时为4倍,9准则时为6倍,青春后期增至12~14倍,达到成人水平。除青春早期外,各年龄男孩的心脏均比女孩重。

B、房室增长速度 生后第1年心房增长速度比心室快,第2年二者增长速度相接近,10岁之后心室生长超过心房。左、右心室增长也不平衡。胎儿期右室负荷大,左室负荷小而右心占优势。新生儿期左、右室壁厚度为1:1,约为5mm。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循环的量日趋扩大,左室负荷明显增加,左室壁厚度较右侧增长为快。6岁时,左室壁厚达10mm,右室则为6mm,即1.6:1(成人2.6:1)。15岁时左室壁厚度增长到初生时2.5倍,但右室仅增长原来厚度的1/3。

C、心腔容积 自出生至成人四个心腔容积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如初生时心腔容积为20~22ml,7岁时为初生时的5倍,约为100~120ml,青春期为140ml,18~20岁达240~250ml为初生时的12倍。

D、心脏位置与形态 小儿心脏的位置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2岁以下幼儿心脏多呈横位,2岁以后随着少儿的起立行走、肺及胸部的发育和横膈的下降等,心脏由横位逐渐转为斜位。小儿心脏的形状,婴幼儿期为球形、圆锥形或椭圆形;6岁后跟成人心脏的形状相接近,为长椭圆形。

(2)血管特点:小儿的动脉比成人相对粗,如新生的动、静脉内径之比为1:1,面成人为1:2;冠状动脉也相对比成人粗,心肌供血充分。大血管方面,10~12岁前肺动脉比主动脉粗,之后则相反。婴儿期肺、肾、肠及皮肤的微血管口径较成人粗大,故对以上器官的血液供给比成人佳。 (3)生理特点:

A、心率 年龄愈少,心率愈速。心率较快的原因是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身体组织需要更多的血液供给,但心脏每次搏出量有限,只有增加搏动次数来补偿不足。另外,婴幼儿迷走神经未发育完臻,中枢紧张度较低,对心脏收缩频率和强度的抑制作用较弱,而交感神经占优势,故易有心率加速。,少儿心率的正常值(参阅附表1)随年龄而异,而且次数不稳定,因此,应在小儿安静时测定心率才为准确。一般体温每增高1℃,心率每分钟增加约15次。睡眠时心率每分钟可减少20次左右。

B、动脉血压 其高低主要取决于心搏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小儿年龄愈小,动脉压力愈低。小儿血压受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哭叫,体位变动,情绪紧张皆可使血压暂时升高。故应在绝对安静时测量血压。

C、静脉压 其高低与心搏出量,血管功能及循环血容量有关。上、下腔静脉血返回右心室受阻也影响静脉压。

D、循环时间 小儿常用的循环时间测定方法为5%荧光素静脉注射法。正常婴儿循环时间平均为7秒。儿童为11秒。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则时间延长,先天性心脏病中有右向左分流臂至唇的循环时则缩短。

1999年 简答

1、 个体无氧阈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定义:个体乳酸阈是指,乳酸代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渐增负荷运动时,血乳酸急剧上升时的乳酸水平在1.4~7.5mmol/L之间。因此,将个体在渐增负荷中乳酸拐点定义为“个体乳酸阈”。

(1)评定有氧工作能力

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而这两者反映了不同的生理机制。前者主要反映心肺功能,后者主要反映骨骼肌的代谢水平。许多研究报道,通过系统训练最大摄氧量提高的可能性较小,他的遗传性很大。而乳酸阈较少受到遗产因素的影响,其可训练性较大,训练可以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个体乳酸阈。 (2)制定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强度

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其理论依据是用个体乳酸阈强度进行耐力训练,既能使呼吸和循环系统机能达到较高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氧供能,同时又能在能量代谢中使无氧代谢的比例减少到最低限度。 2、 真稳定状态

(1)在进行强度较小、运动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工作状态。

(2)在真稳定工作状态下,肺通气量、心率、心输出量、血压及其他生理指标保持相对稳定,运动中的能量供应应以有氧供能为主,乳酸堆积较少,血液中酸碱平衡不致受到扰乱,运动的持续时间较长,可达几十分钟或几小时。真稳定工作状态保持时间长短取决于氧运输系统功能,该功能越强,稳定工作状态保持的时间则越长。 3、 运动性心脏肥大

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增大,运动性心脏肥大与病理性增大在功能上是有极显著差别的。运动性增大的心脏外型丰实,收缩力强,心力贮备高,其重量一般不会超过500克。因此运动性心脏增大时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反应。运动性心脏肥大对不同性质的运动训练具有专业性反应。例如,以静力及力量性运动为主的投掷、摔跤和举重运动员心脏的运动性增大是心肌增厚为主;而游泳和长跑等耐力性运动员的心脏增大却以心室腔增大为主。 4、 基本代谢率

基础代谢是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这种能量代谢是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所为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20~25℃条件下。

2

基础代谢率以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为单位,通常以KJ/m.h来表示。基础代谢率受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印象而产生生理波动,一般男性高于女性,幼年高于成人,老年低于成人。20岁以后,平均每增加10岁,基础代谢率降低13%.另外,基础代谢率受人体体温的影响,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升高13%。过度训练状态下,运动员的基础代谢率升高。 5、 连续心音

(1) 心音: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肌的收缩、瓣膜的关闭、血液流动冲击瓣膜和

血管壁的机械振动,都可以通过周围组织而传到胸壁,如果把听诊器的听头放置在胸前左下部,就可以听到这种振动而产生的声音,这种声音称为心音。

(2)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一般可以听到两个心音,分别称为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在某些健康儿童或青年人中,又是可听到第三心音。

论述

1、 长时间持续运动对人体机能产生什么影响 (1) 骨骼肌机能

A、肌纤维选择性肥大:在进行较低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先被动员;而在进行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因此长时间持续训练对慢肌纤维的动员程度要高于快肌纤维,研究者发现,耐力训练可以引起慢肌纤维纤维选择性肥大,以利于耐力训练的进一步提高。

B、酶活性发生改变:长时间持续训练的供能方式是以糖、脂肪有氧氧化功能为主,所以通过训练体内利于有氧氧化的酶增多且活性提高。研究者发现,与有氧氧化关系密切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较高,而与糖酵解及磷酸化供能有关的乳酸脱氢酶及磷酸化酶的活性较低。

(2) 血液机能

A、血量:在长时间耐力性运动中,血容量的改变主要是有血浆中水分转移情况决定,如果血浆中的水分从毛细血管中渗透出组织液或排出体外,将引起血容量减少,产生血液浓缩现象。反之,如果组织间液的水分渗入毛细血管,血浆容量增加,则血液稀释。

B、红细胞: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力性训练的运动员在安静时,其红细胞的数量并不比一般人高,有的甚至低于正常值,被诊断为运动性贫血。目前一般以单位容积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和单位体积中红细胞的数量进行评定。

C、血液凝固和纤溶能力:血凝能力及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素及时间PTT等指标在运动者与非运动者之间没有差别,而纤溶能力巴(ELT)则运动者比非运动者亢进。此外,对纤溶能力异常值的出现率进行比较时,运动者比非运动者的出现率为低。这表明,长时间坚持体育锻炼对血凝系统不产生明显影响,但可提高血液的纤溶能力。 (3) 循环机能

A、窦性心动徐缓

这是由于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作用加强,而交感神经作用减弱的结果。窦性心动过缓是可逆的,停止训练多年后,有些人的心率恢复接近正常水平。

B、运动性心脏肥大

运动性增大的心脏外型丰实,收缩力强,心力贮备高,因此运动性心脏增大时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反应。运动性心脏肥大对不同性质的运动训练具有专业性反应。

C、心血管机能改善

经过训练心肌微细结构会发生变化,心肌纤维内ATP酶活性提高,心肌肌浆网对Ca2+的贮存、释放和摄取能力提高,线粒体与细胞膜功能改善,ATP再合成速率增加,冠脉供血良好,是心肌收缩力增加。有训练者在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

2、 详细阐述运动型疲劳产生的机制

(1) 定义: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

维持在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经过适当时间的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运动型疲劳是由运动引起的一种特有的生理现象。

(2) 机制:

A、 衰竭学说:依据长时间运动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降低,而补糖后工

作能力有一个程度的提高现象,认为疲劳产生的原因是能源物质的耗竭。当骨骼肌疲劳时,肌肉中的ATP变化不大,但CP已经下降到原来水平的60%~70%、乳酸则明显上升。

B、 堵塞学说:“堵塞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

积造成的。其依据是疲劳时肌肉中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多,由于乳酸堆积而引起肌组织和血液中PH值的下降,阻碍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地传递,影响冲动传向肌肉,抑制果糖磷酸激酶酶活性,从而抑制糖酵解,是ATP的合成速率减慢。另外,PH值下降还使肌浆中的Ca2+的浓度下降,从而影响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使肌肉收缩减弱。 C、 内环境稳定失调学说:该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机体内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

乱和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所致。有人研究,当人题失水占体重5%时,肌肉的工作能力月下降20%~30%。 D、 保护性抑制学说:依照巴普洛夫学派的观点,运动型疲劳是由于大脑皮层产生

了保护性抑制。运动时大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相应的神经元,使其长时间兴奋导致耗能增多,为避免进一步消耗,便产生了抑制过程,这对大脑皮层有保护性作用。

E、突变理论:爱德华兹从肌肉疲劳时能量消耗、肌力下降和兴奋性改变三维空间

关系,提出来肌肉疲劳的突变理论,认为疲劳是由于运动过程中三维空间关系改变所致。此学说改变了以往用单一指标研究运动型疲劳的缺陷,并提出肌肉疲劳的控制链。

2000年 简答

1、 简述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产生原因。课本P299

(1) 定义: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的某些器官和系统会产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

化,我们将这种特有的机能变化和生理过程称为赛前状态。赛前状态可以发生在比赛前数天、数小时或数分钟。

(2)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物质代谢加强、体温升高及内脏器官活动增强。例如,心率和呼吸频率加快、动脉血压升高、汗腺分泌增加等。而这些变化常常因为越临近比赛或运动而变得更加明显。赛前反应的大小与比赛性质、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和心理状态有关。

(3)赛前状态产生的机理可用条件反射机理理解。比赛或训练过程中的场地、器材、观众、音响和对手的表现等信息不断作用于运动员,并与比赛或运动时肌肉活动的生理变化相结合。久而久之,这些信息就变成了条件刺激,只要这些信息一出现,赛前的生理变化就会表现出来,因而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由于这些生理变化是在比赛或训练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所以其生理机理属自然条件反射。

2、 决定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本是什么

生理学基础: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时,体内主要依靠糖无氧酵解提供能量,因此无氧耐力的高低取决于肌肉内糖无氧酵解供能能力,缓冲乳酸的能力以及脑细胞对血液PH值变化的耐受能力。

A、肌肉内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与无氧耐力

肌肉无氧酵解能力主要取决于肌糖原的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例如,优秀赛跑运动员腿肌中慢肌纤维百分比以及乳酸脱氢酶活性随项目的不同而异,长跑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中跑居中,短跑最低;而乳酸脱氢酶和磷酸化酶的活性却相反,短跑运动员最高、中跑居中、长跑最低。 B、缓冲乳酸的能力与无氧耐力

肌肉无氧酵解过程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将对血液的PH值造成影响。但缓冲系统

的缓冲作用。使血液的PH值不致于变化大太大,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机体缓冲乳酸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碳酸氢钠的含量及碳酸酐酶的活性。 C、脑细胞对酸的耐受力与无氧耐力

由于进入血液的乳酸量大大,血液的PH值还会朝酸性方向发展,加上因氧供不足而导致代谢产物的堆积,都会影响脑细胞的工作能力,促进疲劳的发展。脑细胞对这些不利因素的耐受能力,无疑也是影响无氧耐力的重要因素。经常进行无氧耐力训练的运动员,脑细胞对血液中代谢产物堆积的耐受力提高。 3、 简述心电图的基本波形及生理意义 (1)定义:将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称为心电图。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

(2)波形及生理意义:从不同导联上描写出来的心电图波形各有特点,但基本上包括一个P波、一个QRS波程和一个T波,T波之后还可能出现一个U波。在心电图上,除各波的形状有特定的意义外,各波以及他们之间的时程关系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A、P波,表示左右心房兴奋除极时产生的电变化。

B、P—Q(P—R)间期,指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时程,表示心房除极化开始到心室除极化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C、QRS波群,表示左右心室先后除兴奋极化所产生的电变化。

D、ST段,指从QRS波群终了到T波起点之间的与基线平齐的线段,表示心室除极完毕,复极尚未开始,各部位之间无电位差。

E、Q—T期间,指从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程,表示心室开始兴奋除极化到全部复极化所需要的时间。 方法运用题

设计一套评价运动项目生理特点的方案(同2002年综合分析第2题,以100米或马拉松为例) 综合分析题

论述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特点及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1)发展特点

A、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

儿童少年各项素质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现象称为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在青春发育期身体素质自然增长的速度快且幅度大。在性成熟期结束时,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开始减慢。 B、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

各种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包括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增长阶段是身体素质随年龄而递增的年龄阶段,其中,包括快速增长阶段和慢速增长阶段。身体素质由增长阶段过渡到稳定阶段有先后之别,按先后顺序排列如下,速度素质最先、耐力素质次之、力量素质最晚,男女顺序一致。

C、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各项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把身体素质增长速度快的年龄阶段叫做增长敏感期。以年增长率的均值加一个标准差作为确定敏感期范围的标准。 D、各项身体素质达到最高水平的年龄

各项素质发展高峰的年龄男子在19~22岁,23岁后缓慢下降承担风型;女子在11~14岁出现第一个波峰,14~17岁趋于停滞或下降,18岁后回升,19~25岁出现第二次波峰呈双峰型。

(2)注意事项

A、骨骼:儿童少年软骨成分较多,水分和有机物质多,无机盐少,骨密质较差,骨富于

弹性而坚固不足,不易完全骨折而易于发生弯曲和变形。

①注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②注意身体的全面发展

③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注意负荷的重量 ④注意练习场地的选择

⑤注意预防“软骨病”的发生 ⑥适当营养

B、关节:儿童关节面软骨相对较厚,关节囊及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成人,牢固性相对较差,在外力的作用下较容易脱位。

C、肌肉:儿童少年的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少,收缩机能较弱,耐力差,易疲劳。

①根据年龄特点安排运动负荷 ②选择适宜的练习方式

③根据肌力发展规律安排训练 ④注意神经系统的训练

D、血液循环:根据儿童少年血液和循环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在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①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②不宜做过多和过长的“憋气” ③正确对待“青春期高血压”

④促进血液循环系统生长发育和机能水平提高

E、呼吸系统:儿童少年由于胸廓狭小、呼吸肌力较弱且呼吸表浅,故肺活量小,呼吸频率快。随年龄增大呼吸深度增大,呼吸频率逐渐减少而肺活量逐渐增大。 ①注意呼吸卫生

②注意呼吸与运动的配合 ③要有意识地加大呼吸深度

2001年 简答:

1、 简述决定步频快慢的生理学因素

以跑为例,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主要取决于步长和步频两个变量。步频主要取决于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灵活性和各中枢间的协调性,以及快肌纤维的百分比及其肥大程度。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好,兴奋与抑制转换速度快,是肌体动作迅速交替的前提;而各肌群间协调关系的改善,可以减少因对抗肌群紧张而产生的阻力,有利于更好的发展速度。所以,在周期性运动项目中,肌肉放松能力的改善也是提高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2、 什么是极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定义:在进行剧烈运动的开始阶段,由于植物神经系统的机能动员速率明显滞后于躯体神经系统,导致植物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的动态平衡关系失调,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的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症状,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2)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致使供养不足,大量乳酸积累使血液PH值朝酸性方向偏移。这不仅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反射性

以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与有氧耐力素质密切相关。系统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肌肉有氧氧化过程的效率和各种酶的活性以及机体动用脂肪功能的能力。

2、 试述高原训练方法的发展及生理学基础

高原训练的方法主要有高住低练法、间歇性低氧训练法和模拟高原训练法。 (1) 高住低练法

高住低练法是指让运动员在较高的高度上(2500米)居住,而在较低的高度(1300米)训练,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机体适应高原缺氧环境,挖掘本身的机能能力,又可达到相当大的训练量和强度。此种方法已经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并已应用于高原训练实践。高住低练法除了可获得高住高练相同的训练效果外,其副作用远远比高住高练要少,运动员容易适应。

(2) 间歇性低氧训练法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十几年来在俄罗斯、英国和美国等国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仿高原训练法。是采用呼吸气体发生器吸入低于正常氧分压的气体,造成体内适度缺氧,从而导致一系列有利于提高代谢能力的抗缺氧生理适应,以达到高原训练的目的。 (3) 模拟高原训练法

是指让运动员生活在模拟海拔2500米高原状态的“高原屋”中,然后再1300米高度训练。目前这一高原训练计划已在芬兰、挪威、瑞典和中国等国家实施。这些仿高原训练法,既不需要高原训练基地,又免去往返迁移,同时运动员机能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以期达到高住低练的效果。 3、 试述运动适应的生理学基础

长期系统的运动训练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水平都会产生影响,从而形成独特的运动员形态和机能特征。越来越的研究表明,运动员形态和机能变化是机体对运动负荷的主动适应结果,是身体技能水平提高的表现,并提出运动员心脏和肌肉功能性肥大、运动性心动徐缓等针对运动员生物学特征的专业术语。 (1) 骨骼特征

运动训练对骨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骨密度的变化方面,运动训练中的骨密度变化正为人们所重视。不同的运动项目由于对骨的刺激作用不同,骨密度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点。运动员骨密度降低是由于过量运动使女子运动员血中雌性激素水平和男运动员血中雄性激素水平降低,使骨代谢过程中骨的吸收大于骨的形成。 (2) 骨骼肌特征

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肌肉的功能性肥大和肌力增加。运动队肌肉的影响是通过肌肉的物质消耗、结构损伤、修复和再生等过程使肌肉在结构和收缩力量等方面出现超量恢复,从而促进肌肉功能性肥大和肌肉力量增加。 (3) 血液循环特征

在某些项目如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员中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值有所增加、个别酶活性高于正常人的现象,而在心血管形态和机能方面则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于常人的特点。运动员的心脏表现为功能性肥大,主要是心肌的肥厚和心腔扩大。在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线粒体密度增加,肌节增长,肌球蛋白含量明显增多,心肌毛细血管的数量增加等情况。此外,心肌ATP酶活性提高,肌质网摄钙能力增强。 (4) 呼吸机能特征

安静状态下,运动员的肺活量明显高于普通人,呼吸频率减少,呼吸深度增加,但肺通气量一般并无差异。一般人安静时呼吸频率为12~18次/分。呼吸深度约为500ml,而运动员可降至8~12次/分,呼吸深度可达1000~1500ml。因此,虽然同样的肺通气量,由于运

动员的肺泡通气量更大,其同期效率更高。 2006年 简答

1、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是什么 (1) 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任何轻微的活动均可提高代谢率。运动中机体耗氧量增加,消耗能量增多,产热量增加,因而能量代谢率提高。 (2) 情绪影响

在情绪紧张如烦恼、恐惧及情绪激动时,产热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伴随情绪变化出现了无意识的肌紧张及刺激代谢的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所致。 (3)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安静状态下摄入食物后,人体释放的热量比食物本身氧化后所产生的热量要多。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额外增加的热量不能用来做功,只能用来维持体温。 (4) 环境温度

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环境中罪稳定。实验证明,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代谢率开始增加;低于10℃时,代谢率显著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寒冷刺激反射的引起寒战及肌肉紧张增强所致,当环境温度达到30~4℃5时,由于人体内化学反应加速,呼吸循环功能增强等因素的作用,使得代谢率增加。 2、 简述牵张反射的分类和意义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当其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该肌肉收缩,这称为牵张反射。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位于肌梭中央部分的螺旋状感受器,效应器即梭外肌纤维。肌肉受到牵拉时,螺旋状感受器兴奋,冲动经肌梭传入纤维传入脊髓,再经α-运动神经元传出,使其所支配的梭外肌纤维收缩。牵张反射弧的特点是感受器和效应器在同一块肌肉中。它分为肌紧张和腱反射两种类型。 (1) 肌紧张是指缓慢而持久地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表现为被牵拉的肌肉发

生微弱而持久的收缩,以阻止被拉长。这可能是同一肌肉内的不同肌纤维交替收缩的结果,因而不易疲劳。肌紧张是多突触反射,能对抗重力牵引,是维持人体正常姿势和进行其他复杂运动的基础。例如,人体直立时,由于重力的影响,支持体重的关节趋向屈曲,这必然使相应的伸肌肌腱受到牵拉,从而产生肌紧张,以对抗关节的屈曲,维持直立姿势。γ-运动神经元在高位脑中枢的影响下,不时发放少量冲动,使梭内肌纤维发生轻度收缩,提高了螺旋状感受器的敏感性,使其发放传入冲动增多,肌紧张增强,称γ-环路。肌紧张的减弱或消失,提示反射弧的传入、传出通路或相应反射中枢的损伤;肌紧张的亢进,提示高位脑中枢发生了病变。

(2) 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例如,叩击膝部髌骨下方的股四头

肌肌腱使其受到牵扯时,则股四头肌即发生反射性收缩,使膝关节伸直,称为膝反射。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反应迅速。临床上常通过检查某些腱反射以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状态。腱反射的减弱、消失或亢进的临床意义与肌紧张变化相同。

3、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和比赛做好准备。

(1) 调整赛前状态

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使大脑反应速度加快,参加活动的运动中枢间相互协调,为正式练习或比赛时生理功能迅速达到适宜程度做好准备。

(2) 为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通过准备活动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而机能水平,使肺通气量及心输出量增加,心肌和骨骼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使工作肌能获得更多的氧。从而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

(3) 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

A、 体温升高可降低肌肉粘滞性,提高肌肉收缩和舒张速度,增加肌肉力量。 B、在体温较高的情况下,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可释放更多的氧增加肌肉的氧供应 C、体温升高可增加体内酶的活性,物质代谢水平提高,保证在运动中有较充足的能量

供应。

D、体温升高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兴奋性。

E、体温升高可以使肌肉的伸展性、柔韧性和弹性增加,从而预防运动损伤。 (4) 增加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比赛时体温过高 4、 无氧耐力的限制因素是什么

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时,体内主要依靠糖无氧酵解提供能量,因此无氧耐力的高低取决于肌肉内糖无氧酵解供能能力,缓冲乳酸的能力以及脑细胞对血液PH值变化的耐受能力。

A、肌肉内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与无氧耐力

肌肉无氧酵解能力主要取决于肌糖原的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例如,优秀赛跑运动员腿肌中慢肌纤维百分比以及乳酸脱氢酶活性随项目的不同而异,长跑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中跑居中,短跑最低;而乳酸脱氢酶和磷酸化酶的活性却相反,短跑运动员最高、中跑居中、长跑最低。 B、缓冲乳酸的能力与无氧耐力

肌肉无氧酵解过程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将对血液的PH值造成影响。但缓冲系统的缓冲作用。使血液的PH值不致于变化大太大,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机体缓冲乳酸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碳酸氢钠的含量及碳酸酐酶的活性。 C、脑细胞对酸的耐受力与无氧耐力

由于进入血液的乳酸量大大,血液的PH值还会朝酸性方向发展,加上因氧供不足而导致代谢产物的堆积,都会影响脑细胞的工作能力,促进疲劳的发展。脑细胞对这些不利因素的耐受能力,无疑也是影响无氧耐力的重要因素。经常进行无氧耐力训练的运动员,脑细胞对血液中代谢产物堆积的耐受力提高。 论述

1、 试述血乳酸指标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原理 乳酸是糖无氧酵解的产物。在竞技体育训练中,血乳酸是反映运动负荷的重要指标。通过测试不同强度下乳酸的变化,可以判定运动负荷特别是运动强度的大小。乳酸阈是运动中血乳酸动态变化规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由于它对运动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1) 用血乳酸含量的测定来评定有氧耐力水平,从而有效控制和确定每个选手的适宜

负荷,实现负荷强度个体化,这已为诸多教练员所采用。长时间在乳酸阈进行运动会出现最大血乳酸稳定状态. 随着运动强度的不断增加, 血乳酸浓度超过个体乳酸阈值

时, pH会显著下降, 导致乳酸性酸血症。其次, 乳酸阈和耐力项目的训练水平与竞技能力呈正相关。因此, 无氧阈的确定, 是发展中长跑运动员长时间持续跑有氧耐力的主要训练手段,也是教练员推测运动员超长距离跑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2) 在中长跑训练中,多数专家认为,乳酸阈(LT)在反映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上往往更有意义。乳酸阈是指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拐点,这点对应的运动强度称为乳酸阈强度,反映了机体代谢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过渡到无氧代谢为主的临界点。以往研究认为,乳酸阈值在4毫摩尔/升左右,但更多的资料表明,乳酸阈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可能在1. 4~7. 5毫摩尔/升之间,在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实践中,乳酸阈更高一些,因此有人提出了个体乳酸阈( ILAT)的概念。个体乳酸阈更能客观和准确地反映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高低。

(3)乳酸阈也是一个重要指标。乳酸阈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如下: A、评定有氧工作能力

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二者反映了不同的生理

机制。前者主要反映心肺功能,后者主要反映骨骼肌的代谢水平。许多研究报道,通过系统训练最大摄氧量提高的可能性较小,他的遗传性很大。而乳酸阈较少受到遗产因素的影响,其可训练性较大,训练可以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个体乳酸阈。 制定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强度

B、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

其理论依据是用个体乳酸阈强度进行耐力训练,既能使呼吸和循环系统机能达到较高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氧供能,同时又能在能量代谢中使无氧代谢的比例减少到最低限度。

2、 试述有氧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以有氧代谢(糖和脂肪等的有氧氧化)供能为主的运动能力。有氧耐力有时也被称为有氧能力。充分的氧供应以及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能力是影响有氧能力的关键因素。提高有氧耐力的训练就叫做有氧训练。因此,提高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也就是有氧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1)最大摄氧能力

最大摄氧量是反映心肺功能的一项综合生理指标。也是衡量人体有氧耐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发现,有训练的耐力项目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大,其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利用率也高。凡是能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都能影响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有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血红蛋白的含量及载氧功能、心脏机能。肌肉组织利用氧的能力、遗传、年龄、性别和训练等。其中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都是影响吸氧能力的重要因素。 (2)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

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与有氧耐力密切相关。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是决定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实验证明,优秀的耐力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且出现选择性肥大现象,同时伴有肌红蛋白、线粒体及其氧化酶活性和毛细血管数量增加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 (3)中枢神经系统机能

在进行较长时间肌肉活动中,要求神经过程的相对稳定性以及中枢间的协调性要好,表现为大量传入冲动作用下不易转入抑制状态,从而能长时间的保持兴奋与抑制有节律的转换。长期进行耐力训练,不仅能提高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耐受力和神经过程的稳定性,而且能够改善各中枢间的协调关系。

(4)能量供应特点

耐力性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小,运动中的能量绝大部分由有氧代谢供给,所/以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与有氧耐力素质密切相关。系统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肌肉有氧氧化过程的效率和各种酶的活性以及机体动用脂肪功能的能力。 3、 试述超量恢复的生理学原理

(1) 定义:通过适当时间的休息,可以使肌肉的力量和形态功能等方面恢复到

运动前的水平,并且在一定时间之内,还可以继续上升并且超过原有水平。随休息的时间延长,又逐渐下降回原有的功能水平。如果下一次练习是在超量恢复(肌肉功能上升并超过原有水平的一段时间内)的阶段进行的,就可以保持超量恢复不会消退,并且能逐步积累练习效果。如此通过反复的肌力练习就可以使肌肉体积增大,肌肉力量增强。这就是“超量恢复”。

(2) 原理

A、超量恢复是使ATP、CP、肌糖原、蛋白质等能量物质的超量补偿和存储

的过程,而“肌肉酸痛的消失”只是乳酸转变为部分糖原的过程,并不代表超量恢复。超量恢复后,由于能量物质的超量补偿,训练部位的肌肉发胀、发硬,肌肉围度增大,故此时开始更大负荷的训练效果最好。否则,肌肉中供能物质的存储量逐渐降低,就错过了时机。

B、超量恢复是建立在充足营养和充分睡眠基础上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等营养补充是超量恢复的物质基础,充分的睡眠能有效恢复精力,更重要的是大部分能量物质的合成再生,基本上在睡眠时进行的,因此营养和睡眠是两个重要环节。

C、剧烈的运动停止,能量的消耗大幅度下降,这时合成必然超过分解,直至身体恢复彻底。这种不断的大量消耗身体内能量物质,又不断地恢复,特别是形成的超量恢复是我们人体进行运动健身的重要生理学依据。 (3)生理与实践意义

A、能正确运用超量恢复原理,能使身体锻炼、训练的效果更佳。一般来讲在超量

恢复阶段进行下一次锻炼或训练效果最好,运动成绩提高最快。因为在这个阶段体内能量物质最充足,机能水平也高,并可以适当加大运动负荷,形成更高一层次的超量恢复。下次运动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运动效果,甚至是无效。

B、在一定生理范围内,可以最大限度提高人体机能和健康水平。运动负荷是施加

于身体的一种综合刺激,根据刺激与反应的生物学原理,在一定的生理范围内,运动负荷越大,人体的机能反应也越大,能量也消耗的越多,引起的超量恢复越明显,锻炼或训练效果就越好。所以,超量恢复是人体从事大运动负荷(极限负荷)的十分重要的生理学依据。?

C、不同性质的身体运动,可以引起不同营养物质和机能的超量恢复。力量性练习,主要是促使肌肉中蛋白质的超量恢复,肌纤维增粗,力量增大;速度性练习,主要促使肌肉中磷酸的超量恢复,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加快;耐力性练习,主要促使肝糖元的超量恢复,可以提高身体机能的耐久力。上述三种能源物质中,肌肉中的磷酸肌酸出现超量恢复最快,因此速度素质有时候提高较快,但消失也快;肝糖元较磷酸肌酸超量恢复慢;蛋白质的超量恢复出现最慢,但消失的速度也最慢。 2007年 简答

1、 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有哪些特点 (同2005年简答题第2题) 2、 试述长期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同2002年简答题第1题)

论述

1、 从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角度,论述肌肉力量提高的生理学机制

答: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很多,主要有肌纤维的横断面积、肌纤维类型和运动单

位、肌肉收缩时动员的肌纤维数量、肌纤维收缩时的初长度、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性别和年龄等方面。 (1)肌纤维的横断面积

力量训练引起肌肉力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肌纤维横断面积增加造成的。由运动训练引起的肌肉体积增加,主要是由于肌纤维收缩成分增加的结果。肌纤维收缩成分增加是由于激素和神经调节对运动后骨骼肌收缩蛋白的代谢活动发生作用,使蛋白质合成增多。 (2)肌纤维类型和运动单位

肌纤维类型和运动单位大小、类型直接影响到肌肉力量。对于同样肌纤维数量而言,快肌纤维的收缩力明显大于慢肌纤维,因为快肌纤维内含有更多的肌原纤维,无氧供能酶活性高、功能速率快、单位时间内可完成更多的机械功。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称为神经支配比,若神经元支配的骨骼肌纤维数量多,则神经支配比大。不同运动单位所产生的肌张力也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同样类型的运动单位,神经支配比大的运动单位收缩力强于神经支配比小的运动单位的收缩力。 (3)肌肉收缩时动员的肌纤维数量

支配组成肌肉的各运动单位的运动神经元其兴奋性各不相同,通常慢肌运动单位神经元兴奋性较高,快肌运动单位神经元兴奋性较低。当需要克服的阻力负荷较小时,主要由兴奋性较高的慢肌运动单位兴奋收缩完成,此时动员的肌纤维数量较少,随着负荷的增加,运动中枢传出的兴奋信号亦随之增强,兴奋性较低的运动单位亦逐渐被动员,兴奋收缩的肌纤维数量也随之增多。 (4)肌纤维收缩时的初长度

肌纤维的收缩初长度极大影响着肌肉最大肌力。肌肉在收缩前常会先做离心收缩将肌肉拉长,然后再做相信收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超等长收缩。研究表明,肌纤维处于一定长度,粗肌丝肌球蛋白横桥与细肌丝的肌动蛋白结合的数目最多,从而使肌纤维收缩力增加,肌肉收缩时肌纤维所处的这种长度称为最适初长。 (5)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

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主要通过协调各肌群活动、提高中枢兴奋程度、增加肌肉同步兴奋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来提高肌肉最大肌力。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对提高最大肌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中枢兴奋性通过参与兴奋的神经元数量和兴奋神经元发出神经冲动频率来体现,兴奋性高,则参与兴奋的神经元多,所发出的动作点位频率高,可使更多的兴奋性较低的运动单位参与兴奋收缩,从而使肌力增加。 (6)性别和年龄

肌肉力量从出生后随年龄的增加而发生自然增长,通常在20~30岁是达到最大,以后逐渐下降。10~12岁以下的儿童,男孩的力量仅比女孩略大。进入青春期后。力量的性别差异加大,由于雄性激素分泌的增多,有效地促进了男孩肌肉和骨骼体积的增大,使其力量明显大于女孩。 (7)体重

体重大的人一般绝对力量较大,而体重较轻的人可能具有较大的相对力量。随着体重的增加,绝对力量直线增加。当用相对力量表示总体力量时,随着体重的增加,相对力量却下降。

2、 试述常用生理机能指标在运动训练实践中事如何应用的

(课本360—362页)根据每一个生理指标的概念结合整个课本相关内容,

自己总结,这个题的范围很大,是自由发挥的题目,结合实践经验的话更好!尽量把每个相关知识点包括进去。

2008年 简答

1、 举例说明运动技能形成的本质 生理本质

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人随意运动的生理机理是以大脑皮质活动为基础的肌肉活动。大脑皮质动觉细胞可与皮质所有其他中枢建立暂时性神经联系,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其生理本质就是建立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人形成运动技能就是形成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条件反射。

运动技能与一般运动条件反射的区别在于:

(1)复杂性:有多个中枢参与运动条件反射的形成。

(2)连锁性:反射活动是一连串的,具有严格的时序特征,前一个动作即后一个动作的条件刺激。

(3)本体感受性:在动作形成的过程中,肌肉的传入冲动起重要作用。

运动动力定型: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内支配部分肌肉活动的神经元在机能进行排列组合, 兴奋和抑制在运动中枢内有顺序地,有规律地和有严格时间间隔地交替发生,形成了一个系统,成为一定的形式和格局,使条件反射系统化。动力定型越巩固,动作完成越轻松自如;动力定型越建立得多,改建越容易皮质的灵活性越高。即基本技术掌握越多,越熟练,新的运动技能掌握越快,越自如。在一定条件下,新的动力定型可以代替旧的动力定型。

2、 简述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同1998年论述题第3题) 3、 简述血红蛋白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1) 血红蛋白(Hb)的亚铁Fe2+在氧分压高时(肺内),易与氧气结合,生成氧合血

红蛋白,这种现象称为氧合作用。在氧分压低时(组织内),与氧容易分离,把氧释放出来供细胞代谢之需要。Hb也能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又称碳酸血红蛋白。 (2) 对运动员血红蛋白正常值评定

血红蛋白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低于正常值,即出现贫血,氧和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必然导致工作能力的下降。Hb值过高时,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压积也必然增多。这样,血液的粘滞性增大,造成血液阻力增加和心脏负担加重,使血液动力学改变,也会引起身体一系列的不适应和紊乱。保持Hb值在最适程度范围内,可使运动员达到最佳机能状态,这也是科学训练的有效途径之一。

(3) 用Hb指标进行运动员选材

实践证明,按每名运动员的Hb平均值,可将Hb值的个体差异分为三个类型,即偏高型、正常型和偏低型。每一个基本类型中又可分为两个亚型,即:按标准差大于1克%为波动大者,小于1克%为波动小者。运动训练实践证明,以血红蛋白值高、波动小者为最佳。这种类型运动员能耐受大负荷运动训练,从事耐力型项目运动较好。

论述

1、 论述人体适应性与超量恢复间的关系

(1) A、适应性:生物体长期生存在某一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通过自身的形态、结构和机能的变化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称之为适应性。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是

指人体长期接受某种运动情境或动作的刺激,人体自身的机能和结构的改变,适应这种刺激,从而提高人的运动能力。

B、超量恢复:训练课后若安排有足够的恢复时间,在身体结构和机能重建完成后,运动中所消耗的能量等物质以及所降低的身体机能不仅能得以恢复,而且会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或“超量补偿”。一般将由于超量补偿所引起的机能改善称为“训练效果”。

(2)人体适应的过程中,必然伴有超量恢复现象,只有出现超量恢复,人体的运动能力才能提高。运动训练对机体的影响实际就是结构与机能的破坏——重建过程。运动员是否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员,除受其先天因素的影响外,还与能否接受科学的训练,使其得到最大的发展直接相关。身体机能对训练刺激的反应及适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并非刺激强度越大,训练效果越好。只有将运动负荷与恢复进行最佳组合,完全按照身体机能变化的内在规律安排运动训练,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3)产生尽可能明显的训练效果正是运动训练的目标。超量补偿是影响运动训练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超量恢复阶段,若让机体再承受与以往相同的运动负荷刺激时,机体的反应会减弱。因此在超量恢复的过程中必须给予新的刺激,让人体机能产生对 新刺激的适应,这样才能保证机能能力提高。

总之,运动训练过程必然是人体机能对不同运动刺激的适应过程,只有机体适应了,在恢复过程中会出现超量恢复,在此基础上给予较之前更强的刺激,人体机能才能不断的提高。适应是出现超量恢复的前提,超量恢复又是提高机能能力的必要条件。 2、 论述高原训练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生理学基础

高原是一种低气压、低氧、高寒和高紫外线辐射的特殊环境,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会产生一系列特殊的应激刺激作用,其中低氧刺激对人体影响最为显著。 高原训练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生理学基础: (1) 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通常以每分钟)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饿称为最大吸氧量或最大耗氧量。她反映了机体吸入氧、运输氧和利用氧的能力,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氧分压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下降。由于大气氧分压的降低,人体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组织细胞利用氧量就减少。当海拔升到约1500米时,最大摄氧量开始下降。开始阶段每升高300米,最大摄氧量约下降3%,在更高的高度下降速率更快。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因海拔高度及运动项目不同而有所差异。短时间、高强度的项目,即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的剧烈运动,特别以技术为主的项目(短跑、跳跃和投掷)没有受高原负面影响,由于空气阻力小,运动成绩反而会略有提高。 (2) 肺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力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若呼吸深度一致,每分肺泡通气量=(呼吸深度-生理无效腔)×呼吸频率。

从平原到达高原时最重要的反应就是由于氧分压下降所引起的肺通气过度。由于高原缺氧刺激了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大。而肺通气量过大会造成过度换气,排出的CO2过多,使肺泡和血液CO2分压下降,血液和脑脊液中PH值升高偏碱性,易发生代偿性的呼吸性碱中毒而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从而反射性的引起肺通气量减少。因此,在高原缺氧时,同时存在通气加快和减慢的相互对抗作用的两种调节机制。在一般情况下,缺氧引起的肺通气量增加的现象是主要的。肺通气量增加提高了肺泡氧分压,有利于氧的运载。

(3) 心血管反应

到达高原初期,心率和心输出量增加,而每搏输出量没有变化。每分输出量的增加主要是靠心率加快,心率增加可以补偿运输氧能力下降。这种心率的增加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缺氧状态,交感神经受到刺激而兴奋所致。在高原期间,动脉血压明显增加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加有关。 2009年 简答

1、 简述学生体质测定常用生理指标及其意义(参考课本360—362页,课本218——220页)

从这几方面答题:握力,呼吸系统指标,循环系统(心脏) 神经系统(视觉,听力)

2、 简述赛前状态 (同2000年简答第1题)

3、 简述翻正反射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课本229页) (1) 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动作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称

为翻正反射。

(2) 如将动物四足朝天从空中抛下,可清楚地观察到动物下降过程中,首先是头颈

扭转,然后前肢、躯干和后肢依次扭转过来,当下降到地面时由四肢着地。翻正反射包括一系列反射活动,最先是由头部位置不正常,视觉与内耳迷路感受刺激,从而引起头部的位置翻正。头部翻正以后,头与躯干的位置关系不正常,使颈部关节韧带或肌肉受到刺激,从而使躯干的位置也翻正。如果事先毁坏中脑的双侧迷路,并蒙住其两眼,再以四足朝天的姿势从空中抛下,翻正反射即会消失。因此说明视觉在翻正反射中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头部定向。

(3) 在体育运动中,很多动作实在翻正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例如,体操运动员的

空翻转体,跳水运动中转体及篮球转体过人等动作,都要先转头,再转上半身,然后下半身,使动作优美、协调且迅速。

论述

1、 从生理学角度论述肌肉力量训练原则

明确的肌肉力量的生理学机制后,就应努力改善相关的肌力影响因素,才嫩有效地提高最大肌肉力量。要有效地提高最大肌肉力量,在训练中应遵循一下基本原则。

(1)大负荷原则

该原则的生理学机制在于:由于肌肉内各运动单位的兴奋性不同,当阻力负荷较小时,中枢只能调动兴奋性较高的运动单位参加收缩,随着阻力的加大,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逐渐增多,足够大的负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大,能使运动中枢发出更强的信号,从而调动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同步收缩,肌肉表现出更大的肌张力。 (2)渐增负荷原则

此原则是指力量训练过程中,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肌肉所克服的阻力也应该随之增加,才能保证最大肌力的持续增长。某一负荷最初对某一练习者来说可能是最大负荷,需竭尽全力才能克服,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这一负荷对他来说已经不是最大负荷。此时如果不增加负荷的话,再继续练习就是发展肌肉的耐力而不是肌肉

的最大力量。

(3)专门性原则

专门性原则是指所从事的肌肉力量训练应与相应的运动项目相适应。力量训练的专门性原则包括进行力量练习的身体部位的专门性和练习动作的专门性。身体部位的专门性和动作结构的专门性,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协调调节能力,以及肌肉内一系列适应性生理和生化变化。 (4)负荷顺序原则

此原则的生理学原理是,大肌肉训练时运动中枢的兴奋性广,兴奋性程度高,在提

高自身力量的同时,由于兴奋的扩散作用,练习过程中对其他肌肉也有良性刺激作用。此外,由于大肌肉群不易疲劳,可延长练习时间,而小肌肉群练习容易疲劳,将影响大肌肉练习动作的完成。另外,前后相邻动作避免使用同一肌群,避免疲劳的损伤的产生。

(5)有效运动负荷原则

此原则指要使肌肉力量获得稳定提高,应保证有足够大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以引起肌纤维明显的结构和生理生化改变。并非任何运动都是有效的,当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太小时,对身体机能将不产生明显影响,只有足够大的运动强度和足够长的运动时间才会对机体产生痕迹和效果,长期的身体机能能力变化最终导致身体形态结构的一系列变化。在运动生理学中,将导致身体产生运动痕迹的效果的最小强度叫做靶强度,此时的心率称为靶心率。 (6)合理训练间隔原则

合理训练间隔原则就是寻求两次训练课之间的适宜间隔时间,是下次力量训练在上次训练出现的超量恢复期内进行,从而使运动训练效果获得积累。 2、 论述高原训练利与弊

高原训练是一种在低气压、缺氧条件下的强化训练。这种训练对人的负荷有两种:种是运动本身所起的缺氧负荷,即运动型负荷;另一种是高原性缺氧负荷,这两种负荷相加,造成比平原更为深刻的缺氧刺激,以调动身体的机能能力。 ★高原训练的优势: (1)呼吸系统

平原运动员到高原后,最初反应是呼吸频率加快、肺通气量加大。运动时肺通气量可较在平原同样负荷时增加23%或更多。最大摄氧量是反映运动员有氧耐力运动能力的重要生理指标。研究表明,平原运动员到高原虽然通气量增加,但随高度的增加最大摄氧量却在下降。认为这是血氧饱和度下降和心输出量减少所致。 (2)血液系统

A、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运动员到高原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增加。血液载氧能力的提高是对高原适应的主要表现。这种适应来自于两个因素,初期使血浆量减少,随着时间延长则是由造血器官机能增强,而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生成量增多。 B、促红细胞生成素

高原缺氧有促进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增长的作用。当人处于3000米高度3小时后,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约升高50%。也有研究表明,在高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正常反应是初期增高,一周后下降。

C、血液流变学指标:经过长期训练的运动员,安静时红细胞渗透脆性、血液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和血沉比一般人有明显下降,红细胞滤过率和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比一般人明显增强。由于长期训练可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血细胞压积减少,运动员安静状态血粘度较一般人明显下降。

D、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的供养能力及二氧化碳和其他物质的运输能力。研究发现,高原训练一周后红细胞内的2,3—DPG开始提高,而血中能通过改善红细胞的机能状态使红细胞变形性增强,有利于氧的而释放。

E、血乳酸变化:高原训练初期,由于高原缺氧使组织中线粒体氧化酶活性下降,肌肉氧利用能力降低。因此运动中有氧代谢不能满足机体的能量需要,较多的动用无氧代谢,产生大量乳酸,同时由于大强度运动使乳酸消除的速率也减慢,因而乳酸浓度会升高。 (3)心血管系统

在高原以次极限和极限强度运动时,最初反应是心率和每分输出量比平原增加50%,而每搏输出量没有变化。但数天或数周后,随着携带氧气的能力和对氧气的亲和力提高,最大心率和心输出量均有所下降。每搏输出量降低的原因是由于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后,静脉回流量减少,血浆量和总血容量下降,以及交感神经活动引起全身血管阻力的增大。而最大心率的降低可能受长期高原应激引起的副交感神经调节增强的影响。 (4)骨骼肌

A、骨骼肌毛细血管和酶活性:对在2300米高度训练的运动员进行测定,发现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增高,糖酵解酶活性降低,氧化酶活性升高。

B、肌红蛋白浓度:肌红蛋白是肌细胞内含铁的蛋白质,比血红蛋白有更大的亲和力,其主要功能是贮存和运输氧气。高原适应和训练的综合因素能引起人体骨骼肌中的肌红蛋白的浓度增加,这种增加反应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高原训练时强度,即训练强度较高。且严重缺氧时才能见到明显成效。

C、肌肉缓冲能力:高原训练后,肌肉的缓冲能力有所改善。 (5)免疫系统

高原训练对长跑运动员免疫功能会产生影响。经过四周海拔2700米高原训练后,长跑运动员血中白细胞介素2水平下降,但经过四周海拔1300米高原训练后细胞免疫水平则提高。提示高原训练的高度也是影响耐力运动员细胞免疫功能的因素之一。

(6)内分泌系统

A、儿茶酚胺:缺氧结合运动训练。可使运动员尿内儿茶酚胺排出量明显增高。在较高海拔高度进行同等负荷运动后,运动员尿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排出量明显增加,肾上腺素的排出量明显减少。

B、血清睾酮和皮质醇:在人体内,血清睾酮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及运动能力提高的激素,而血液皮质醇是减少蛋白质的合成、降低运动能力的因素。研究发现,高原训练会使运动员血清睾酮降低,皮质醇大多呈上升变化。 ★高原训练的缺点:

(1)体重和体成分:在高原上体重的丢失首先是脱水,其次是脂肪的丢失和骨骼肌质量的下降还有骨骼肌质量的下降同时存在肌纤维变小的现象。高原应激能使能量摄入下降,小肠吸收率下降,基础代谢率明显增加,因而体重下降。因此由于肌纤维的萎缩,会导致肌肉力量的下降。

(2)由于高原地区的重力加速度和空气密度与平原不同,会导致某些运动技术的变化,尤其球类运动,会影响运动员的球感。 2010年

简答

1、 简述评定人体循环机能的指标与方法

循环系统指标主要包括心脏形态、结构和心血管功能方面的指标。

(1) 反应心脏形态和结构的指标在技能评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有心脏的体

积、心肌重量、心腔容积、左心室后壁和心室间隔厚度等指标。心脏结构指标与心功能指标结合用于循环机能的评定,采用的测定手段主要是超声心动仪,它能直观准确的测量出心室肌厚度和心室腔内经,并据此推算出心肌重量和其他心功能指标。此外。核磁共振技术也可用于心脏形态和结构的测定。

(2) 反应心血管功能的指标在评定机能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有心率、心电

图、心输出量、心指数、每搏输出量、心力储备、射血分数、心肌收缩性、心肌舒张性和动脉血压等。这些可以通过遥测心率仪、心电图仪、多道生理记录仪、超声心动仪、核磁共振仪和血压计等仪器测得。经过长年系统训练的运动员与一般人相比,其心脏结构和功能都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形成通常所说的“运动员心脏”。

2、 简述人体内分泌轴的结构与作用

内分泌腺通常并非单独起调节作用,而是以“一条线”发挥作用,即下位内分泌腺分泌激素支配靶器官;中位内分泌腺分泌“促激素”支配下位内分泌腺,同时又受控于上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释放激素或释放抑制激素”;最后,上位内分泌腺受控于大脑皮质。内分泌这种以一条线发挥作用的方式,被称作“内分泌功能轴”。 人体三大内分泌功能轴:

(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应激轴)

这条内分泌轴的动员与机体抵抗内外刺激的应答性反应有关,故称为应激轴,这是与身体运动关系最为密切的内分泌功能轴。作用:身体运动会刺激大脑皮质,在大脑皮质的作用下,下丘脑会加强对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的分泌活动,并作用于腺垂体,加强腺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垂体释放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会加强肾上腺皮质释放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最后,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有关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通过增强能量代谢等反应,对运动产生应激。 (2)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在大脑皮质作用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腺垂体,加强了腺垂体释放促甲状腺素;腺垂体所释放的促甲状腺素作用于甲状腺,会加强甲状腺释放甲状腺素;最后,甲状腺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增强其代谢活动等。 (3)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在大脑皮质的作用下,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腺垂体,加强了腺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会加强性腺分泌性激素,最后,性激素作用于不同的靶器官和靶组织,引起不同的生理效应。

3、 简述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特征(课本367页)

(1) 生长发育的量变和质变规律

人的生长发育从婴儿、幼儿、少年、青年、壮年直到老年的完整过程。儿童的身体比成年人小。但绝不是成年人的缩影,因为在机能方面比成人简单,是具有质的差别的。生长发育是从微小的量变到根本的质变的复杂过程,是在体积增大的过程中,完成结构和机能的分化和成熟。这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逐渐发生的,其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但又不是一种无区别的现象。 (2) 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规律

生长发育过程是连续的,而不是跳跃的。不过,这个过程又不是直线变化和不分层次的。例如,在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首先发育的是头部的运动,然后过渡到上肢运动,再发展成躯干运动,最后发展到下肢运动。这种从头部向下的发展过程称为“头尾发展规律”。就身体某一部位的机能发育来看,也有一定规律可循。例如,上肢的发展是:新生儿时期上臂只是无意识的运动,手很少起作用;四五个月时,手才能拿东西而且常常是全手抓握;十个月左右才会用指尖拿东西;一岁左右发展成能用两个手指捏起小的物体。这种有正中部向末端发展的过程称为“正侧发展规律”。 (3) 生长发育的波浪式规律

生长发育不是匀速直线上升,而是有时快、有时慢的波浪式发展。以身高和体重为例,从胎儿到成熟又两个突增阶段:第一个突增是胎儿时期,为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期。到青春发育期,又出现第二个生长发育突增期。在这两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生长发育各有不同的特点。在第一次突增期,胎儿从一个特大的头。较长的躯干及短小的四肢,发育到儿童时期的身体各部分叫匀称的比例。而在第二次突增期,再想躯干发育,而头的发育不明显,最后发育成头较小、躯干较短、腿较长的体形。

(4) 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发展

人体各部位和各器官、系统发育的时间和速度不同。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在出生后的十年中,淋巴系统的发育特别迅速。随着机体各系统的成熟和抵抗力的增强,淋巴系统逐渐退缩;生殖系统发育最晚,十岁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发展,青春期开始后才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

论述

1、 试述如何评定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

(1)定义:有氧工作能力也就是所说的有氧耐力,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以有氧代谢(糖和脂肪等的有氧氧化)供能为主的运动能力。有氧耐力有时也被称为有氧能力。充分的氧供应以及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能力是影响有氧能力的关键因素。

(2)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是评定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要想知道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的好坏,可以通过测定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来评定。 A.最大摄氧量的评定

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通常以每分钟)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 ①直接测定法:通常在实验室条件下,让受试者在一定的运动器械上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测定其摄氧量。常用的运动方式为跑台跑步、蹬踏功率自行车或一定高度的台阶实验。在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时,通常采用一下标准来判定受试者是否已经达到本人的最大摄氧量:A、心率达到180次/分。B、呼吸商达到或接近1.15。C、摄氧量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出现平台或下降。D、受试者已发挥最大力量并无力保持规定的负荷即达到精疲力竭。训练有素的运动员一般用直接测定法测最大摄氧量,其数据可靠,重复性好,能准确客观的评定运动员的有氧耐力。

②间接推算法:最大摄氧量的间接推算法是指受试者进行亚极量运动时,根据心率、摄氧量或达到某一定量心率的做功量等数值推算出最大摄氧量。用间接推算法推算最大摄氧量具有简易、经济、快速等特点,但用间接推算法预测最大摄氧量时,应考虑到误差因素的影响。 B、通常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渐增负荷运动试验,通过连续测得血乳酸浓度的变化来确定乳酸阈,或通过测得运动中呼出气体参数的变化来无损伤测定乳酸阈。乳酸阈值越高,

其有氧工作能力越强,在同样的渐增负荷运动中动用乳酸供能则越晚。即在较高的运动负荷时。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氧代谢而不过早的积累乳酸。 ①乳酸阈测定:受试者在渐增负荷运动试验中,连续采集每一级运动负荷时的血样测得其血乳酸值。以运动负荷时做功量(W)为横坐标,血乳酸浓度为纵坐标作图,将乳酸急剧增加的拐点对应的血乳酸浓度确定为乳酸阈,而此时的运动强度就是乳酸阈强度。 1、 ②通气阈测定:在渐增负荷运动中,将肺通气量变化的拐点称为“通气阈”。通气阈

是无损伤测定乳酸阈常用的指标。研究表明,在渐增负荷运动中,气体代谢各项指标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当乳酸急剧增加时,肺通气量、二氧化碳呼出量等指标出现明显的变化,可用此来判定乳酸阈。其具体方法是让受试者在自行车功率计或跑台上进行渐增负荷运动,通过气体分析仪记录运动过程中的肺通气量、摄氧量和二氧化碳的呼出量等生理参数,以运动负荷时做功量为横坐标,肺通气量等指标为纵坐标作图,将肺通气量、二氧化碳呼出量等指标出现急剧拐点确定为通气阈。通过测得的通气阈可以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强弱。

2、 试述影响运动员平衡能力的生理因素及作用(根据整个课本自己补充内容)

(1)年龄:少年儿童由于骨发育不完全以及肌肉力量小,平衡能力较弱;老年人由于骨的钙化、肌肉力量下降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减弱,因此平衡能力很差;青春发育成熟后由于各项机能发育到很高水平,所以比儿童少年和老年人的平衡能力要强得多。

(2)视觉:良好是我视力是运动员判断人和运动器械的空间位置、速度快慢、距离远近及运动方位的主要条件。视觉也是平衡能力的重要因素。

(3)小脑:小脑是控制和调节运动的重要中枢,其主要机能是调节肌紧张、控制身体平衡、协调感觉运动和参与运动学习。

(4)前庭感受器:前庭反射是指前庭器官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改变以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功能稳定性。前庭功能稳定性较

好的人,在前庭器官受到刺激时发生的反应较弱,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工作能力。前庭功能稳定性好的人平衡能力较好。 (5)肌力:肌肉力量大,保持身体平衡时动员肌纤维数量多,产生较大的收缩力,能更好的维持平衡,因此肌力大小直接影响到人的平衡能力。

身体形态:由于女性的身体形态为肩窄,髋关节较宽,而且下肢较躯干稍短,重心低;而男性是肩宽呈“倒三角”形且下肢较长,因此女性的平衡能力较男性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bv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