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通神露(掌灸剂)培训手册

更新时间:2023-12-07 03: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益通神露(掌灸剂)培训手册

安徽合肥九通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二00五年二月二十八日

第一节、产品卖点

1、益通神露(掌灸剂)与其他产品的差异化卖点在哪里?

四个卖点: (1)掌灸疗法 (2)30秒止痛 (3)标本兼治

(4)藏医古方(解放军野战部队军用药剂转为民用)

第二节、掌灸疗法

2、掌灸疗法的创始人是谁?

强巴·南杰札桑:1395年-1475年,西藏日喀则昂仁地方人,帕竹王朝(约明朝洪武年)名医,藏医北方学派创始人。

15世纪以后,藏医开始形成南北两个学派;藏医北方学派以强巴·南杰扎桑为代表,主要总结了北方高原地区多风湿的临床经验,代表性著作有《药学宝箱》、《甘露源流》、《所需可得》、《验方集成》等。该派的学术特点是:擅长使用温热药物,方剂药味较多,精于掌灸、放血等操作技术和风湿性疾病的治疗。 3、掌灸疗法是怎样创立的?

掌灸疗法起源于十五世纪初,是藏传医学中独特的治疗方法。藏医北方学派的创始人强巴·南杰扎桑精通人体解剖、脏腑结构和针灸、放血、穿刺穴位等医疗技术,很擅长使用温热药物;为此他创立了一套人体局部给药,配合针灸热敷,手掌发功,祛除体内风、寒、湿、热、痛、毒等病症的治疗方法,并逐渐演变成掌灸疗法。 4、什么是掌灸疗法?

掌灸疗法是利用手掌代替灸具,以藏医气血学和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利用手掌的特定温度,将手掌压在人体穴位及病变部位,通过穴位给药透皮吸收,发挥药物功效、热疗和穴位刺激的三重功效,达到内病外治,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治疗各种痛疼有奇异效果。 5、掌灸疗法的特点是什么?

透皮吸收,打通经脉,内病外治,驱风除湿、消肿止痛。 6、为什么掌灸疗法可以标本兼治?

在藏医气血学和中医经络学的指导下,根据某一经络病变,在其传感部位取穴,并利用经络的传导功能来打通经脉,扶正气血,祛除体内风、寒、湿、热、毒等病症,舒筋活络、活血化瘀、驱风除湿,消肿止痛,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第三节、产品知识

7、益通神露(掌灸剂)的主要成份及功能?

主要成份:龙脑、川乌、草乌、薄荷、红花,风仙衣、追风透骨草等十几种中草药。 功能: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8、产品的工艺及机理?

益通神露(掌灸剂)采用高压、低温、超临界萃取生物技术生产。 益通神露(掌灸剂)能集中优势药效,直达风湿痹寒等发病源,快速驱除体内的风、寒、湿、邪和链球菌,将风湿痹毒摧毁,并在疼痛部位形成强大的药膜保护,阻止外邪侵入,防止痹寒形成。具有驱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强大功效。从而消除肢体僵硬、酸痛、麻木、四肢屈伸不利等运动障碍,达到有效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腰椎肩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痛风及跌打损伤等疾病的目的。

9、产品的四大特点?

快:离子态药物超强渗透,快速突破表皮细胞组织屏障,渗入病灶深层,直达病变组织,起效只须20至30秒,从而达到立刻减轻疼痛症状,标本兼治的效果。

准:直接给药,高浓度药物直达病灶,打通经脉,方便快捷,高效集中。 浓:疗效物质含量高,药物浓度高出传统药物的10倍以上。 强:TSD离子态活性因子修复受损部位,驱除痹寒,不留后患。

10、适用于哪些适应症引起的疼痛?

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痛 肩周炎痛 骨质增生痛 颈椎病痛

腰椎间盘突出痛, 坐骨神经痛 痛风 牙痛

神经性头痛

跌打扭伤引起的皮下淤血和肿痛 肌肉劳损引起的腰背腿酸痛 落枕引起的脖颈酸痛

11、适用人群有哪些?

中老年人 运动员 驾驶员 体力劳动者 教师 科技人员

长期写作和操作电脑的办公室白领

12、使用方法及说明

(1)使用方法:

第一步:根据病情选择好疼痛部位或穴位(具体穴位请参照包装盒内的穴位示意图); 第二步:洗净手掌、撮热,在手掌心倒入适量(0.5毫升)药剂,快速把手掌压在痛点

和穴位上,直到疼痛部位感觉灼热难忍时,再放开手掌即可;

(2)使用说明:

A、用量:根据病情轻重、病灶深浅决定用药量多少,皮肤较厚的部位稍多,皮肤较薄

的部位稍少。

B、疗程:轻度疼痛者5天1疗程,每天3次(早、中、晚);中度疼痛者第一个疗程后2日,继续第二个疗程;重度疼痛者连续使用到病痛消除。

C、本品为纯中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掌灸处有灼热感属于正常现象,不会灼伤皮肤。

D、用后本品后将瓶密封保存。

13、注意事项有那些?

(1)本品为外用药品,严禁口服。

(2)掌灸时要洗净疼痛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后开始使用。 (3)皮肤过敏、破损、溃疡的部位,不适宜使用。 (4)眼睛、心脏部位不适宜使用。

(5)孕妇、婴儿及血友病、白血病、恶性贫血者等血液系统病人禁止使用。

第五节、疼痛医学科普资料

14、世界镇痛日

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确定2004年10月11日为第一个世界镇痛日 (Global day against pain),并提出“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的宣传主题。

15、疼痛调查

某权威调查公司对6000名市民进行了关于疼痛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5%的市民有疼痛经历;42%的人患有颈、肩、腰、腿痛;78%以上的人认为疼痛影响生活质量;90%的市民不知道吸烟会加重肌肉和关节疼痛;85%受访者没听说过医院有镇痛科;60%的人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16、疼痛基本知识

(1)疼痛的基本概念

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1979年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经常是主观的,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就通过损伤的经历学会了表达疼痛的词汇。

(2)疼痛的分类

按刺激性质分为机械性、温度性、化学性痛 按炎症病因分为炎症性和非炎症性。

按发病机理分为病理生理性和精神心理性疼痛。 按病程分为急性、慢性痛。

按疼痛感觉分为快痛(刺痛、锐痛)、慢痛(延缓痛、钝痛)、顽固性痛等。 按情绪反应分为痛快的痛,不愉快的痛和痛苦的痛,悲痛。 按疼痛强度分为轻度痛(微痛、隐痛、触痛)、中痛(刺痛、烧灼痛、胀痛)、重痛(疝痛、绞痛)、极度痛(剧痛)等。

按时间模式非为一过性、间断性、周期性、持续性痛。

按机体部位分为躯体性痛(表面痛)、内脏性痛(深部痛)。 按神经部位氛围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植物神经。 按疼痛的表现形式分为原位痛、牵涉痛、反射痛

(3)疼痛的特点

疼痛是由于机体内外较强刺激所产生的一种临床症状。

疼痛是机体的主观感觉,包括有精神心理、情绪和经验、生理病理的各种因素。 疼痛的生理反应包括疼痛感觉和疼痛反应。疼痛反应可以是局部的或全身性反应。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机体状态、心理活动状态下而表现不同。

疼痛的生物学意义在于通过痛觉和痛反应,使机体迅速作出适应性防御反应。具有保护作用。

由于机体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增加治疗上的复杂性。

(4)疼痛的感受

皮肤的感受器:包括触觉、压觉、冷觉、温觉小体和痛觉的游离神经末梢。 痛觉感受器根据其性质分为:温度觉感受器、机械觉感受器、化学感受器。 任何形式的刺激达到一定强度即可引起痛觉,近年来认为痛觉的特殊感受器基本是化学感受器,各种伤害性刺激产生了化学物质才引起疼痛。

这些致痛物质有K+、H+、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汰、乙酰胆碱、前列腺素等。 伤害刺激引起组织细胞释放某些致痛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产生痛觉传入冲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疼痛。

(5) 疼痛学说

特异性学说:1840年Muller提出了特殊神经功能的概念,将人的感觉分为光、声、味、嗅、触5类。1895年VonFrey将皮肤感觉分为触冷热痛、各感觉器官各有生理特性,对某种特定的刺激最为敏感,通过各种不同的神经纤维和传导束到达各个中枢。

组合学说:1894年GoldSheider认为刺激强度和中枢总和引起疼痛的两个决定性因素,1955年Weddll认为皮肤各种感受器无重大区别,刺激引起不同感觉是神经纤维在传导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组合型形,上非特异性感受器受到超强刺激或病理状态下非伤害刺激反应总和。

闸门学说:1965年Melzack和Wall认为刺激皮肤引起疼痛传入脊髓后角神经元(T细胞),同时触发脊髓后角胶质细胞对传入冲动有抑制作用,在T细胞前就受到控制和调节,其中元髓鞘细(C)纤维的冲动传到T细胞正反馈使闸门开放,冲动上传到中枢引起痛觉反应,有髓鞘粗(A)纤维的冲动通过胶质细胞产生负反馈到T细胞闸门关闭,1982年对该学说又作了修正,强调了心理因素及下行通路的作用。

最近又提出了中枢性致敏学说

(6)疼痛的传导

根据Gasser(1929)对神经纤维的直径、传导速度、有无神经髓鞘及起感受分类,其A(粗纤维中的分纤维),直径为1—4μ,传导速度为15—40m/sec,有神经髓鞘和C(细纤维),直径0.2—0.5μ,传导速度0.2—1.5m/sec,无神经髓鞘有传导痛觉功能。

疼痛的传导与其他感觉相同,从皮肤感受器开始经过三级神经元传达至大脑感觉疼痛。第一级神经元在脊髓后的脊髓神经节;第二级神经元在脊髓后(背)角;第三级神经元在视丘附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bg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