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题库

更新时间:2024-01-30 08: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填空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1章 绪论

1.地球上任一质点在静止状态下都同时受到两个作用力,其一是整个地球质量产生的引力,其二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两种力的合力称为重力,重力方向线称为铅垂线。

2.假设全球海洋水面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下,将其延伸到大陆下面,构成一个遍及全球的闭合曲面,定义为大地水准面。

3.以地球椭球面作为基准面,以首子午面和赤道平面作为参考面,用精度和纬度两个坐标值来表示地面点的球面位置,此种坐标系为大地坐标系,又称地理坐标系。

4.以地球椭球的中心(即地球体的质心)O为原点,起始子午面与赤道面的交线为X轴,在赤道面内通过原点与X轴垂直的为Y轴,地球椭球的旋转轴为Z轴,此种坐标系为空间三维直角坐标系,又称地心坐标系。

5.地面上同一点的大地坐标、空间三维直角坐标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之间,均可以根据其数学关系进行坐标换算,称为坐标变换。 6.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在局部地区,有时需要假定一个高程起算面(水准面),地面点到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假定高程或相对高程;建筑工地常以主建筑物地面层的设计地坪为高度的零点,其他部位的高度均相对于地坪而言,称为标高。

7.地球表面自然形成的高低起伏等变化,例如山岭、溪谷、平原、河海等,称为地貌;地面上由人工建造的固定附着物,例如房屋、道路、桥梁、界址等,成为地物;地物和地貌总称为地形。

8.在某个测区的测量中,测定分布在全区的少量控制点的坐标,以保证测区的整体经度,称为控制测量;在每个控制点上施测其周围的局部地形或放样需要施工的点位,称为细部测量。 9.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由一系列控制点构成控制网。

10.平面控制网以连续的折线构成多边形格网,称为导线网,其转折点称为导线点,两点间的连线称为导线边,相邻两边见的水平夹角称为导线转折角。

11.平面控制网如以连续的三角形构成,称为三角网或三边网。如果对边、角都进行观测,则称为边角网。 12. 在测量的布局上,是由整体到局部;在测量的次序上,是先控制后细部;在测量的精度上,是从高级到低级。这是测量工作程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3. 点与点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可以根据其距离、角度和高差来确定,因此,这些量称为基本观测量。 14. 距离分为平距和斜距。

15. 斜距是不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两点间的距离。

16.平距是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平距是斜距的水平投影。 17.角度分为水平角和垂直角。

18.水平角为同一水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交角。

19.垂直角为同一竖直面内的倾斜线与水平线之间的交角。

20.高差为两点之间沿铅垂线方向的距离,称为垂距;垂距是斜距的垂直投影。 21. 1hm2=( 15 )mu=( 10000)m2 22. 1Km2=( 100) hm2=( 1500)mu

23. 1圆周=(360)度,1度=(60)分,1分=(60)秒 24. 圆心角的弧度为该角所对弧长与半径之比。 25.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26.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

27. 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28. 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9. 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为6371km。

30. 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x轴。

31. 地面某点的经度为131°58′,该点所在统一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129°。

1

32. 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坐标恒大于零,将x轴自中央子午线西移500km。

33. 我国境内某点的高斯横坐标Y=22365759.13m,则该点坐标为高斯投影统一 6°带坐标,带号为 22 ,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129°,横坐标的实际值为-134240.87m,该点位于其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以西。

34. 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该点的绝对高程,而至某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它的相对高程。 35. 我国境内某点的高斯横坐标Y=20527680m,则该点坐标为高斯投影统一 6°带坐标,带号为 20 ,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117°,横坐标的实际值为527680m,该点位于其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以东。 36.设有500m长、250m宽的矩形场地,其面积有 12.5 公顷,合 187.5 亩。 37.确定地面点的基本要素是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高程测量。

38.已知某点的大地经度L=112°47′,它所在的统一6°带的带号为19,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111°;它所在的统一3°的带号为38,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114°。

第2章 水准测量

2-1、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方法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高程测量三种。 1.我国采用黄海平均海平面作为全国高程系统的基准面,为确定这个基准面,在青岛设立验潮站和国家水准原点。

2.我国青岛水准远点的高程为72.260m珠穆朗玛峰的高程为8844.43m。

3.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对竖立在两地面点的水准尺上分别进行瞄准和读数,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再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待定点的高程。

4.如下图,设水准测量是从A点向B点方向进行的,规定:称A点为后视点,其水准尺上读数a为后视读数;称B点为前视点,其水准尺上读数b为前视读数。两点间的高差为“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为了避免将两点间高差正负号搞错,规定高差h的写法为:hAB为从A点到B点的高差,hBA为从B点到A点的高差,二者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前进方向水准尺水准尺水平视线(后视)水准仪水平视线(前视)baHiAHBHA大地水准面BhAB

5.水准测量所进行的路线称为水准路线,中间加设若干各临时立尺点,称为转点。 6.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水准仪,与其配套的工具为水准尺和尺垫。 7.水准尺的材质有木材、铝合金或玻璃钢等。 8.根据其构造,水准尺分为整尺和套尺。

9.根据水准尺刻度方式,其分为单面尺和双面尺。 10.水准仪分为水准气泡式和自动安平式。

11.水准仪按其高程测量精度分为DS05、DS1、DS2,DS3,DS10五种等级。 12.DS2水准仪中“D”和“S”是“大地”和“水准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后续的数字为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

2

差中误差,单位mm,2代表2mm。

13.水准测量是的读数操作程序为:转动望远镜目镜调焦螺旋,可以使望远镜中的十字丝像清晰;转动望远镜物镜调焦螺旋,可以使目标(水准尺)的像清晰;从水准管气泡观察镜中,可以看出水准管气泡是否居中;水平制动螺旋能控制望远镜在水平方向的转动,再旋转水平微动螺旋,便于精确瞄准目标;望远镜上方的缺口和准星,用于在望远镜外寻找目标。

14.测量仪器上的望远镜主要由物镜、物镜调焦螺旋、物镜调焦透镜、十字丝分划板、目镜和目镜调焦螺旋所组成。

15.DS3级水准仪望远镜中的十字丝分划为刻在玻璃板上的三根横丝和一根纵丝,中间的长横丝称为中丝,用于读取水准尺上的分划读数;上、下两根较短的横丝分别称为上视距丝和下视距丝,用以测定水准仪至水准尺的距离。

16.为消除视差,先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称为目镜调焦;然后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像最清晰,称为物镜调焦,眼睛上下移动,没有发现目标和十字丝有相对移动,则视差已消除。

17.水准器分为水准管和圆水准器两种。水准管精度较高,用于精确置平仪器,称为精平;圆水准器用于粗略置平仪器,称为粗平。

18.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瞄准、精平和读数。

19.水准仪测量中,从水准尺上总是需要读4位数,如下图,水准尺读数为()mm。

181716151413

20.在水准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称为水准路线。

21.水准路线分为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三种形式。

22.沿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测得各相邻水准点之间的测段高差的总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

23.沿附和水准路线进行的水准测量所测得各相邻水准点间的测段高差总和,应等于两端已知点的高差。 24.支水准路线因为缺少检核,水准测量需要进行往返观测。 25.在每一个测站的观测中,为了能及时发现观测中的错误,通常用两次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进行水准测量。 26.在水准观测中,对于立尺点而言,其观测程序为“后-前-前-后”;对于尺面而言,其观测程序为“黑-黑-红-红”。

27.水准测量中,允许每千米的高差改正值为5mm/km. 28、水准仪主要由望远镜、水准管、支架和基座组成。

29、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轴应与竖轴平行。

30、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照准标尺、精平、读数。

31、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竖轴铅垂,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3

32、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没有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33、水准测量中,转点TP的作用是传递高程。

34、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882 m。

35、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可以采用变动仪器高或双面尺法测量两次高差。

36、三、四等水准测量使用的双面尺的一面为黑色分划,另一面为红色分划,同一把尺的红黑面分划相差一个常数,其中A尺的红黑面分划常数为4687,B尺的红黑面分划常数为4787。

37、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竖轴铅垂,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视准轴水平。 38、进行水准测量时,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后视水准尺读数a=1124,前视水准尺读数b=1428,则A,B两点的高差hAB= 。设已知A点的高程HA=20.016m,则B点的高程HB= 。 39、下图所示为某一附合水准路线的略图,BM.A和BM.B为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1-BM.4

为高程待定的水准点。已知点的高程、各点间的路线长度及高差观测值注明于图中。试计算高差闭合差和允许高差闭合差,进行高差改正,最后计算各待定水准点的高程。(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表,计算过程中结果保留到毫米位)

BM.A+16.310mm133.3+1BM2+9.871m1.8kmHA= 36.444mBM1km0.21.4kmBM312m1.-3+13.387mBM41.2kmBM.Bkm2.6HB= 85.997m

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表

点 号 距离 (km) 测段观测高差 (m) 高差改正值 (m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 (m) BM.A BM1 1.8 2.0 +16.310 +13.133 +9.871 -3.112 +13.387 -7 -8 -6 -10 -5 +16.303 36.444 52.747 +13.125 65.872 +9.865 75.737 -3.122 72.615 +13.382 85.997 BM2 1.4 BM3 2.6 BM4 1.2 BM.B 40.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41、为了统一全国高程测量和满足地形测图,施工放样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需要,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埋设了许多固定的各等级的高程标志点,这些点成为水准点,简记为BM

4

42、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43、大地测量学是指研究和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在地球表面较大区域内测定地面点置的测绘科学。

44、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45、“DS3”水准仪中“D”和“S”是“大地”和“水准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后续的数字“3”为

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中误差。

46、设A点高程为15.023m,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的B点,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之间,读得A尺读数a=2.340m,B尺读数b为1.363m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点高程。

47、如图所示,已知水准点BMA的高程为33.012m,1、2、3点为待定高程点,水准测量观测的各段高差及路线长度标注在图中,试计算各点高程。要求在下列表格中计算。

计算题15

点号 L(km) h(m) V(mm) h+V(m) H(m) A 33.012 0.4 -1.424 0.008 -1.416 1 31.569 0.3 +2.376 0.006 +2.382 2 33.978 0.5 +2.385 0.009 +2.394 3 36.372 0.3 -3.366 0.006 -3.360 A 33.012 ? 1.5 -0.029 0.029 0.000 辅助计算 fh容?±36.7mm

第3章 角度测量

1、水平角是空间两相交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构成的角度。 2.经纬仪有一个能水平安置的刻度圆盘—水平度盘,度盘上有0°~360°的刻度。

5

次序 观测值l(m) Δl (mm) -18 +8 -2 +10 改正值v 1 2 3 4 346.522 346.548 346.538 346.550 (mm) +17.5 x? 346.5395 m -8.5 m? 6.4 mm x +1.5 m-5 -10.5 x? 1.8×10 x 计算x,mx,mxx l0? 346.540

17.在一个平面三角形中,观测其中两个水平角α和β,其测角中误差为±20\,计算第三个角度的中误差

m?? ± 28\18.量得以圆形地物的直径为64.780±5mm,求圆周长度S= 203.409 m,中误差ms? 15.7 mm 。(π=3.14) 19.某一矩形场地量得其长度a=156.34m±0.10m,宽度b=85.27m±0.05m,计算该矩形场地的面积A=

22

13331.18 m,面积中误差mA= 11.57 m。

20.某待定水准点C离开已知水准点A为1.44km(水准路线1),离开已知水准点B为0.81km(水准路线2)。从水准路线1测得C的高程为16.848m,从水准路线2测得C点的高程为16.834m,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水准点的高程

HC及其中误差

mC

。计算在下表中进行,计算时,应进行检核。

ΔH (mm) 权P (保留4位) PΔH (保留4位) 改正值 v(mm) Pv (保留1位) 线路长 线路号 L(km) 1 2 1.44 0.81 高程观测值 H(m) 16.848 16.834 H0 =16.840 Hc=16.839m Mc=6.72mm +8 0.6944 5.5552 -9 -6.2 -6 1.2346 7.4076 +5 +6.2 Σ 加权平均值 及其中误差 21、真误差为观测值减真值。

2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环境。

23、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容许误差)。

24、设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8″,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应为±13.856″(±8″3)。

25、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2.314m,返测为112.329m,则相对误差为1/7488。 26、误差传播定律是描述直接观测量的中误差与直接观测量函数中误差之间的关系。

27.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测量误差在数值大小和正负符号方面按一定的规律发生变化或保持一特定的常数,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28、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23.2cm,其测量中误差md?±0.1cm,则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D=464m及中误差mD=2m。

第6章 控制测量

11

1.传统的平面控制测量方法有三角测量、边角测量和导线测量等,所建立的控制网为三角网、边角网和导线网。

传统的平面控制测量方法不包括:(C)

A 三角测量 B边角测量C摄影测量D导线测量

2.平面控制网从整体到局部分等级进行布设,称为控制网加密。

3.由于支导线只具有必要的起算数据,缺少对观测数据的检核,因此,只限于在图根导线和地下工程导线中使用。对于图根导线,一般规定支导线的点数不超过3个。 对于图根导线,一般规定支导线的点数不超过3个。 A 2 B 3 C 4 D 5

4.导线布设从A点出发仍回到A点,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称为闭合导线。

5.导线点两端连接于高级控制点B,C的导线称为附和导线,随着两端连接已知方位角的情况不同,再分为双定向附和导线、单定向附和导线和无定向附和导线。

6.导线测量外业踏勘选点时应注意:1)相邻导线点之间通视良好,便于角度和距离测量;2)点位选于适于安置仪器、视野宽广和便于保存之处;3)点位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和进行细部测量。 7.导线计算的主要内容为方位角推算、坐标正反算和闭合差的调整。 8.用公式RAB?arctan?yAB计算出的象限角RAB,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AB,1)?xAB>0,?yAB>0?xAB时,RAB>0,A→B方向位于第一象限,?AB=RAB;2)?xAB<0,?yAB>0时,RAB<0,A→B方向位于第二象限,?AB=RAB+180°;3)?xAB<0,?yAB<0时,RAB>0,A→B方向位于第三象限,

?AB=RAB+180°;4)?xAB>0,?yAB<0时,RAB<0,A→B方向位于第四象限,?AB=RAB+360°。

9、象限角是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量至直线的水平角,取值范围为0~±90°。 10、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180°。

11、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其反方位角为 303°20′。

12、直线方位角的定义是从标准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直线方向水平角,取值范围为0°~360°,直线象限 角的定义是从标准北方向或标准南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到直线的水平角,取值范围为0°~±90°,其中顺时针旋转的水平角为正值,逆时针旋转的水平角为负值。

13、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分为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控制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不包括: A 闭合水准路线 B 附合水准路线 C 支水准路线 D 三角水准路线 14.方位角是指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

15.瞄准目标时,应使物像象精确落在十字丝平面上,否则当眼睛靠近目镜上下微微移动时,十字丝交点所对物像(尺上读数)会相对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16.已知图中AB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B1?107°44′52″,?12?34°01′24″,?23?124°54′12″,?34?244°29′58″。

12

17.完成下列图根附合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测站数 点名 观测高差 改正数 改正后高差 高程 ni 6 hi(m) +2.336 Vi (m) +0.006 ?(m) hi +2.342 H(m) 72.536 74.878 BM-A 1 10 2 8 3 BM-B 6 30 +3.456 +4.496 +0.006 +0.030 +3.462 +4.526 +7.357 +0.008 +7.365 -8.653 +0.010 -8.643 66.235 73.600 77.062 Σ 辅助 计算

18.XA=123.65m,YA=117.38m,XB=332.78m,YB=260.74m,HA=388.82m, HB=361.74m,求AB两点的长度DAB=、坡度i=及坐标方位角?AB=。

19.支导线A-B-C1-C2-C3-C4,如图6-47所示。其中,A,B为坐标已知的点,C1~C4为待定点。已知点坐标和导线的边长、角度观测值(左角)如图中所示。试计算各待定导线点的坐标。

13

82°03′52″2757.915A142.420188.034C1C2150137°03′35″2517.602212°32′01″201°40′46″.3441020.38C42336.4382842.739C3B

图 支导线计算练习题

20.图6-47中的支导线,设其观测精度为:mD??5mm,m???4??,估算支导线端点的坐标中误差mx,my和点位中误差M。

82°03′52″2757.915A142.420188.034C1C2150137°03′35″2517.602212°32′01″201°40′46″.3440.38201C42336.4382842.739C3B

21.闭合导线A-B-J1-J2-J3-J4,如图6-48所示。其中,A和B为坐标已知的点,J1~J4为待定点。已知点坐标和导线的边长、角度观测值如图中所示。试计算各待定导线点的坐标。

14

αAB128°36′48″A1640.4601111.401J1108.43100°39′30″00194°29′29″71.8117°05′24″15J21540.3861236.702109.512B102°02′09″124°02′42″133.064.18800261°39′46″J3

22.附合导线A-B-K1-K2-K3-C-D,如图6-49所示。其中A,B,C,D为坐标已知的点,K1~K3为待定点。已知点坐标和导线的边长、角度观测值如图中所示。试计算各待定导线点的坐标。

J42022.9421772.693D1970.2201986.385CαCD150.64279°56′36″97°29′42″264°11′36″214°10′00″B1864.2221413.350297.260147°44′30″187.812K293.400K3αABA1708.1171355.584K1

图 附合导线计算练习题

22. 用测角交会测定P点的位置。已知点A,B的坐标和观测的交会角?,?如图6-51所示,计算P点的坐标。

15

B1487.3421749.252β51A°05′0034″″′6367°α1429.3322060.568P

图6-51 测角交会计算练习题

23.用测边交会测定P点的位置。已知点A,B的坐标和观测的边长a,b如图6-52所示,计算P点的坐标。

Pa1250.28b298.233263.732596.513BA328.729907.345

图6-52 测边交会计算练习题

24.用边角交会测定P点的位置。已知点A,B的坐标和观测的边长a,b和角度γ,如图6-53所示,计算P点的坐标。

16

Pγab356.28866°47′10″361.404296.452958.630β238.266568.132B

图6-53 边角交会计算练习题

A25.用后方交会测定P点的位置。已知点A,B,C的坐标和观测的水平方向值RA,RB,RC如图6-54所示,计算P点的坐标。

RA=  0°00′00″255.524347.018CRB= 60°40′10″RCRBRARC= 121°37′28″P182.427364.201BA433.414185.111

图6-54 后方交会计算练习题

26.图6-55所示设为四等单结点水准网,其中,A,B,C,D为已知高程的三等水准点,网中有4条线路汇集于结N,在表7―28中计算结点N的高程最或然值并评定其精度。

17

BH =7.535B-1.483L =4.2km2-0.450L =4.5km1NCAH =6.483-0.248H =6.302A+0.600CL =3.8km4L =5.0km3H =5.438DD

图6-55 单结点水准网计算练习题

表6-21 单结点水准网结点高程平差计算 线线路长 线路观 起始点 结点观 路L 测高差 高 程 测高程 ΔH P=1PΔv Pv Pvv 号 (km) Σhi H Hi (mm) L H (mm) (mm) (mm) (mm)2 (m) (m) (m) L1 L2 L 3 L4 H0 = Σ 结点高程 及中误差 22.

第7章 GPS测量的原理与方法

7-3、GPS地面监控系统包括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

第8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上的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2、等高线为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3、需在直线方向上竖立若干标杆,来标定直线的位置和走向,这项工作称之为直线定线。 4、地面上各种天然和人为的附着物如植物、河流、道路、建筑物等称为地物。 5、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目标点的方向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6、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成为该点的绝对高程,也成为海拔。 7、图上线段长度和相应地面线段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称为比例尺。 8、比例尺有两种表示方法,分别是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 9.把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18

10.为了便于测图和用图,在地形图上用各种点位、线条、符号、文字等表示实地的地物和地貌,这些线条和符号等统一代表地形图上所有的地形要素,总称地形图图示。 11. 地形图图式中的符号有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和注记符号三类。 地形图图式不包括:(C) A 地物符号 B 注记符号 C 比例尺 D 地貌符号 12.凸起而高于四周的高地称为山地。 13.山的最高部分称为山头。 14.山头下来隆起的凸棱称为山脊。 15.山脊上的最突出的棱线称为山脊线。 16.山脊的侧面为山坡。 17.近于垂直的山坡称为峭壁或绝壁。 18.上部凸出、下部凹入的绝壁称为悬崖。 19.两山脊之间的山体凹陷部称为山谷。 20.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 22.相邻两个山头之间的最低处、形似马鞍状的地形称为鞍部。 23.低于四周的低地称为洼地,大范围的洼地称为盆地。

8-1、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8-2、相邻高程点连接的光滑曲线称为等高线,等高距是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 8-3、等高线的种类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8-4、测绘地形图时,碎部点的高程注记在点的右侧、字头应座南朝北。

8-5、测绘地形图时,对地物应选择角点立尺、对地貌应选择坡度变化点立尺。 8-6、等高线应与山脊线及山谷线垂直。

8-7、绘制地形图时,地物符号分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8-8、测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地表现状越详细。

8-9、典型地貌有 山头、洼地 、山脊、山谷 、 鞍部 、陡崖和悬崖 。 8-11、山脊的等高线应向下坡方向凸出,山谷的等高线应向上坡方向凸出。

8-12、地形图比例尺的定义是图上一段直线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分数字比例尺与图示比例尺两种。

8-13、首曲线是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在图上应用0.15mm宽的细实线绘制。

8-14、计曲线是从0m起算,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的一条等高线,在图上应用0.3mm宽的粗实线绘制。 8-15、间曲线是按1/2基本等高距加绘的等高线,应用0.15mm宽的长虚线绘制,用于坡度很小的局部区域,可不闭合。

8-16、经纬仪配合量角器视距测图法,观测每个碎部点的工作内容包括立尺、读数、记录计算、展点。

第10章 地形图的应用

1.地形图是指按一定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图

10-1、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 梯形分幅 和 矩形分幅 。 10-2、汇水面积的边界线是由一系列山脊线连接而成。

10-3、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则实地长度为363.4m。

10-4、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包括量取点的三维坐标、直线的距离、直线的方位角、图形面积。

选择题库及参考答案

19

第1章 绪论

1.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的区别是( B )。

A x与y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 B x与y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C x与y轴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D x与y轴互换,第一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2.地球上任一质点在静止状态下都同时受到两个作用力,两种力的合力称为(D),其方向线称为铅垂线。

A. 万有引力 B. 离心力 C. 合力 D. 重力

3.假设全球海洋水面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下,将其延伸到大陆下面,构成一个遍及全球的闭合曲面,定义为(A)。

A 大地水准面 B 地球自然表面 C 地球椭球 D 水准面

4.决定地球椭球形状大小的参数为扁率f,其精确值接近于(C)

A1/100 B 1/200 C 1/300 D1/400

5.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适于(B)中确定大量地面点位坐标。

A 宏观地域尺度 B地形图测绘和工程测量 C 卫星测量 D测量很小范围 6.高斯投影带是从首子午线(经度为0°)起,每隔经度(B)划为统一投影带。

A 2° B 6° C 10° D 12°

7.高斯正形投影相对地球表面距离改化与(A)的平方成正比。

A 两点横坐标的平均值 B两点纵坐标的平均值 C 两点纵坐标差 D 两点横坐标差

8.运用极坐标法计算坐标,即按两点间的坐标方位角α和水平距离D用下式计算两点间的坐标增量△x和△y:(B)

A.

?x?D?cos??x?D?cos??x?D?sin??x?D?sin? B. C. D.

?y?D?cos??y?D?sin??y?D?tan??y?D?tan?9.地球表面自然形成的高低起伏等变化,例如山岭、溪谷、平原、河海等,称为(A) A.地貌 B.地物 C.地形 D.地表

10.地面上由人工建造的固定附着物,例如房屋、道路、桥梁、界址等,称为(B)

A.地貌 B.地物 C.地形 D.地表 11.地物和地貌总称为(C)

A.地貌 B.地物 C.地形 D.地表

12.在某个测区的测量中,测定分布在全区的少量控制点的坐标,以保证测区的整体经度,称为(C)

A角度测量 B水准测量 C控制测量 D 细部测量 13.在每个控制点上施测其周围的局部地形或放样需要施工的点位,称为(D) A角度测量 B水准测量 C控制测量 D 细部测量 14.平面控制网以连续的折线构成多边形格网,称为(A)

A导线网 B导线点 C导线边 D导线转折角 15.平面控制网如以连续的三角形构成,称为(B)

A导线网 B三角网 C边角网 D边边网 16.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B) A高差 B 平距 C 斜距 D 垂距

17.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x轴,向东为正 B.y轴,向东为正 C.x轴,向北为正 D.y轴,向北为正

20

18.A点的高斯坐标为xA?112240m,yA?19343800m,则A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

A 11带,66 B 11带,63 C 19带,117 D 19带,111 19.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 C )

A 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 B 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 C 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 D 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 20.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几带?( B )

A 28 B 29 C 27 D 30 21. 1亩= D m2

A100 B333 C600 D667 22、1km2= A hm2

A100 B200 C300 D 400 23、1hm2= 亩

A 10 B 15 C 20 D100 24、1km2= A 亩

A 500 B 1000 C 1500 D2000

第2章 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中,具有精度较高构造的水准尺为(D)

A单面尺 B双面尺 C套尺 D整尺 2.以下水准仪中精度最高的为(A)

A DS05 B DS1 C DS2 D DS10 3.在水准仪构造中,十字丝(C)读取水准尺上的分划读数。

A 上丝 B 下丝 C 中丝 D中心点

4.沿(A)进行水准测量,测得各相邻水准点之间的测段高差的总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

A闭合水准路线 B 附和水准路线 C 支水准路线 D水准路线

5.沿(B)进行的水准测量所测得各相邻水准点间的测段高差总和,应等于两端已知点的高差。

A闭合水准路线 B 附和水准路线 C 支水准路线 D水准路线 6.(C)因为缺少检核,水准测量需要进行往返观测。

A闭合水准路线 B 附和水准路线 C 支水准路线 D水准路线 7.在水准观测中,对于立尺点而言,其观测程序为“ B ”。

A前-前-后-后 B后-前-前-后 C前-后-后-前 D后-后-前-前 8.在水准观测中,对于尺面而言,其观测程序为“ D ”。

A黑-红-红-黑 B红-红-黑-黑 C红-黑-黑-红 D黑-黑-红-红 10.水准测量中,允许每千米的高差改正值为Dmm/km

A 2 B 3 C 4 D 5 11、水准仪的( B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A 视准轴 B 圆水准器轴 C 十字丝横丝 D 管水准器轴 12、水准器的分划值越大,说明( B )。

A 内圆弧的半径大 B 其灵敏度低 C 气泡整平困难 D 整平精度高 13、在普通水准测量中,应在水准尺上读取( D )位数。

A 5 B 3 C 2 D 4

14、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为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 D )m。

21

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

15、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 )。

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16、水准测量中,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B )。

A 视准轴水平 B 竖轴铅垂 C 十字丝横丝水平 D A,B,C都不是 17、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为( A )。

A 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B 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C 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D 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18、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A )。

A 看清十字丝 B 看清物像 C 消除视差 D 标准 19、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使( C )。

A 物像清晰 B 十字丝分划板清晰 C 物像位于十字丝分划板面上 20、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B )。

A 高于前尺点 B 低于前尺点 C 高于测站点 D 等于前尺点 21、水准测量时,尺垫应放置在( B )。

A 水准点 B 转点 C 土质松软的水准点上 D 需要立尺的所有点 22、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D )。

A 观测时眼睛位置不正确 B 目镜调焦不正确 C 前后视距不相等 D 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23、水准测量中,调整微倾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B )。

A 竖轴竖直 B 视准轴水平 C 十字丝横丝水平 D 十字丝竖丝竖直 24、DS1水准仪的观测精度要( A )DS3水准仪。

A 高于 B 接近于 C 低于 D 等于 25、设HA?15.032m,HB?14.729m,hAB?( B )m。

A -29.761 B -0.303 C 0.303 D 29.761 26、测量仪器望远镜视准轴的定义是( C )的连线。

A 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 B 目镜光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中心 C 物镜光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中心

27、已知A点高程HA=62.118m,水准仪观测A点标尺的读数a=1.345m,则仪器视线高程为( B )。 A 60.773 B 63.463 C 62.118

28、对地面点A,任取一个水准面,则A点至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 D )。

A.绝对高程 B.海拔 C.高差 D.相对高程

29、DS3级水准仪望远镜中的十字丝分划为刻在玻璃板上的(D )

A一根横丝和一根纵丝 B 二根横丝和二根纵丝 C 二根横丝和一根纵丝 D三根横丝和一根纵丝 30、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A)

A 、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B竖轴铅垂 C 角螺旋水平 D仪器水平 31、水准仪上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

A.竖轴铅垂 B 角螺旋水平 C仪器水平 D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第3章 角度测量

1.在同一铅垂面内,某方向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称为(B)

A 水平角 B 垂直角 C 仰角 D 俯角 2.(A)是空间两相交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构成的角度 A 水平角 B 垂直角 C 仰角 D 俯角

22

3.瞄准目标的视线在水平线之上称为C,角值为正; A 水平角 B 垂直角 C 仰角 D 俯角 4.瞄准目标的视线在水平线之下称为D

A 水平角 B 垂直角 C 仰角 D 俯角 5.天顶距z=90°为B。

A 垂直线 B 水平线 C 仰角 D 俯角 6.天顶距z<90°为C A 垂直线 B 水平线 C 仰角 D 俯角 7.天顶距z>90°为D A 垂直线 B 水平线 C 仰角 D 俯角 8.天顶距z=0°为A A 垂直线 B 水平线 C 仰角 D 俯角 9.下列选项(D )不是角度观测时的照准标志:

A. 标杆 B. 测钎 C. 觇牌 D.标尺

10.用全方向法对某一角度观测3测回,第2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应配置为(C)左右 A.60° B90° C120° D180°

11.设所用经纬仪的竖盘刻度为顺时针注记,盘左的垂直角αL,竖盘读数为L,垂直角的计算公式为:(A) AαL=90o-L BαL=L-270o CαL=L-90o DαL=270o- L

12.设所用经纬仪的竖盘刻度为顺时针注记,盘右的垂直角为αR,竖盘读书为R,垂直角的计算公式为:(B)

AαR=90o-R BαR=R-270o CαR=R-90o DαR=270o-R 13.设所用经纬仪的竖盘刻度为逆时针注记,盘左的垂直角αL,竖盘读数为L;在垂直角的计算公式为:(C) AαL=90o-L BαL=L-270o CαL=L-90o DαL=270o- L

14.设所用经纬仪的竖盘刻度为逆时针注记,盘右的垂直角为αR,竖盘读书为R,在垂直角的计算公式为:(D)

AαR=90o-R BαR=R-270o CαR=R-90o DαR=270o-R 15、光学经纬仪水平盘与读数指标的关系是( C )

A 水平盘随照准部转动,读数指标不动 B 水平盘与读数指标都随照准部转动 C 水平盘不动,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 D水平盘与读数指标都不随照准部转动 16、旋转光学经纬仪的望远镜时,竖盘( A )。

A 随望远镜旋转,竖盘读数指标不动 B 不动,竖盘读数指标随望远镜旋转 C 不动,竖盘读数指标也不动 D 与竖盘读数指标都随望远镜旋转 17、水平角测量中,( D )误差不能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A 照准部偏心差 B 视准轴误差 C 横轴误差 D 竖轴误差 18、水平角观测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应如何旋转照准部?( A )

A.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 B.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 C.总是顺时针方向 D.总是逆时针方向 19、竖直角绝对值的最大值为( A )。

A 90° B.180° C.270° D.360°

20、水平角观测时,各测回间改变零方向度盘位置是为了削弱( D )误差影响。

A 视准轴 B 横轴 C 指标差 D 度盘分划

21、观测某目标的竖直角,盘左读数为101°23′36″,盘右读数为258°36′00″,则指标差为( B )。

A 24″ B -12″ C -24″ D 12″ 22、竖直角( C )。

A 只能为正 B 只能为负 C 可为正,也可为负 D 不能为零 23、经纬仪对中误差所引起的角度偏差与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距离( A )。

A 成反比 B 成正比 C 没有关系 D 有关系,但影响很小

23

第4章 距离测量

1.以下哪种不属于光电测距仪(C )

A红外测距仪 B激光测距仪 C微波测距仪 D脉冲式测距仪 2、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D?12ct2D,式中t2D为( D )。 A 温度 B 电磁波从仪器到目标传播的时间 C 光速 D 电磁波从仪器到目标往返传播的时间 3、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C )。

A 0°~270° B -90°~90° C 0°~360°

D -180°~180°

第5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1.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观测值的中误差计算公式为: A m??????n B m??l?n C m??????n?1 D m?m0n

2.在测量中,一般情况下采用(B)为限差。

A m B 2m C 3m D 4m

3.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个未知量进行n次观测,一般取(A)为最或然值。 A 算数平均值 B 中误差 C 标准差 D 加权平均值 4.一般函数Z?f?x1,x2,?,xn?的中误差计算公式为:(A)

222A m??f?Z?????2???f??2???f??2m??k2m2?k2m2???k2m2??xm1?m2???m B Z1122nn1?????x2?????xn??nC m222Z?kmx D mZ??m1?m2???mn

5.线性函数Z=k1x1+k2x2+…+knxn中误差的计算公式为:(B)

222A m???f?2??f?2?Z????????f??2 ??xm??k2m2?k2m2???k2m2n1??m1????x2??m2??????xm B Z1122nn??nC m D m222Z?kmx Z??m1?m2???mn

6.倍函数Z=kx的中误差计算公式为:(C)

222A m??f?2??f?2??f?2222Z??????x???m1??????xm?????m B mZ??k1m1?k2m22???k22nmn2??2???xn??n1C m?km22??m2Zx D mZ??m1?m2?n

7.和差函数z?x1?x2???xn的中误差计算公式为:(D)

??f?222A mZ?????2???f??2???f??2??x??m1????x??m2????m222222??x?mn B Z??k1m1?k2m2???knmn12n?C m D m222Z?kmx Z??m1?m2???mn

24

5-1、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的影响属于(B)。

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5-4、普通水准尺的最小分划为1cm,估读水准尺mm位的误差属于( A )。

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5-5、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中误差为±3″,要使该角的观测精度达到±1.4″,需观测(D 个测回。

A 2 B 3 C 4 D 5

5-6、某三角形两个内角的测角中误差分别为±6″与±2″,且误差独立,则余下一个角的中误差为( A )。

A ±6.3″ B ±8″ C ±4″ D ±12″

5-7、测量了两段距离及其中误差分别为:d1=136.46m±0.015m,d2=960.76m±0.025m,比较它们测距精度的结果为( C )。

A d1精度高 B 精度相同

C d2精度高

D 无法比较

5-8、水准尺向前或向后方向倾斜对水准测量读数造成的误差是( B )。 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5-9、对某边观测4测回,观测中误差为±2cm,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B )。

A ±0.5cm B ±1cm C ±4cm D ±2cm

5-10、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其相对误差为( A )。

A 1/25000 B 1/25 C 1/2500 D 1/250

第6章 控制测量

1.用公式RAB?arctan以下选项( A )正确

?yAB计算出的象限角RAB,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AB,?xAB>0,?yAB>0时,?xABA. RAB>0,A→B方向位于第一象限,?AB=RAB; B. RAB<0,A→B方向位于第二象限,?AB=RAB+180°; C. RAB>0,A→B方向位于第三象限,?AB=RAB+180°; D. RAB<0,A→B方向位于第四象限,?AB=RAB+360°。

2.用公式RAB?arctan以下选项( B )正确

A. RAB>0,A→B方向位于第一象限,?AB=RAB; B. RAB<0,A→B方向位于第二象限,?AB=RAB+180°; C. RAB>0,A→B方向位于第三象限,?AB=RAB+180°;

25

?yAB计算出的象限角RAB,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AB,?xAB<0,?yAB>0时,?xAB

D. RAB<0,A→B方向位于第四象限,?AB=RAB+360°。 3.用公式RAB?arctan以下选项( C )正确

A. RAB>0,A→B方向位于第一象限,?AB=RAB; B. RAB<0,A→B方向位于第二象限,?AB=RAB+180°; C. RAB>0,A→B方向位于第三象限,?AB=RAB+180°; D. RAB<0,A→B方向位于第四象限,?AB=RAB+360°。 4.用公式RAB?arctan以下选项( D )正确

A.RAB>0,A→B方向位于第一象限,?AB=RAB; B. RAB<0,A→B方向位于第二象限,?AB=RAB+180°; C. RAB>0,A→B方向位于第三象限,?AB=RAB+180°; D. RAB<0,A→B方向位于第四象限,?AB=RAB+360°。 5. 图根导线采用支导线的点数不超过(B) A 2 B 3 C 4 D 5 6. 支导线属于(B)导线

A 双定向B 单定向C 无定向 D非定向 7. 闭合导线属于(A)导线

A 双定向B 单定向C 无定向 D非定向 8. 交会定点方法不包括()

A 测角交会 B 测边交会 C 边角交会 D高差交会

?yAB计算出的象限角RAB,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AB,?xAB<0,?yAB<0时, ?xAB?yAB计算出的象限角RAB,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AB,?xAB>0,?yAB<0时, ?xAB

第7章 GPS测量的原理与方法

7-1、伪距定位分单点定位与多点定位,单点定位时,需要锁定至少(B)颗卫星才能求出接收机点的坐标。

A 3 B 4 C 5 D 6

第8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 1:1000属于(A)类型比例尺。

A 大比例尺 B 小比例尺 C 中比例尺 D 一般比例尺 2. 1:1万属于(C)类型比例尺。

A 大比例尺 B 小比例尺 C 中比例尺 D 一般比例尺 3. 1:50万属于(B)类型比例尺。

26

A 大比例尺 B 小比例尺 C 中比例尺 D 一般比例尺

4.地形图比例尺愈(B),其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细,精度也愈高。 A 小 B 大 C 高 D 低

5.地形图比例尺愈大,其比例尺精度也越(C)。 A 小 B 大 C 高 D 低

6.把相当于图上()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A 0.1mm B 1mm C 0.1cm D 1cm

7.为了便于测图和用图,在地形图上用各种点位、线条、符号、文字等表示实地的地物和地貌,这些线条和符号等统一代表地形图上所有的地形要素,总称(B)。 A地形图图幅 B地形图图式 C地形图比例尺 D地形图符号 8. 地形图图式中的符号不包括(D)三类。

A 地物符号 B地貌符号 C 注记符号 D 地形图符号 9. 凸起而高于四周的高地称为(A) A 山地B 山头C 山脊D 山坡 10. 山的最高部分称为(B) A 山地B 山头C 山脊D 山坡 11. 山头下来隆起的凸棱称为: A 山地B 绝壁 C 山脊D 山坡 12.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为(B)。 A 山地B 绝壁 C 山脊D 山坡

13. 上部凸出、下部凹入的绝壁称为(D) A 山地B 峭壁 C 山脊D 悬崖 14. (A)又称为分水线。

A 山脊线B 山谷线C 水流方向D 雨水线 15. (B)又称为集水线。

A 山脊线B 山谷线C 水流方向D 雨水线 16. 地形图的国际分幅为(C)

A 三角形 B 正方形C 梯形 D 矩形

17. 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从赤道到两极每隔纬差(C)为一横行。 A 2°B 3°C 4°D 6°

18.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自西向东每隔经差(D)为一纵行。 A 2°B 3°C 4°D 6°

8-1、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D)。

A 1∶5000 B 1∶2000 C 1∶1000 D 1∶500

8-2、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27m、28m、29m、30m、31m、32m的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D)m。

A 26、31 B 27、32 C 29 D 30 8-3、按照1/2基本等高距加密的等高线是( C )。

A 首曲线 B 计曲线 C 间曲线 D 肋曲线 8-4、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A )。

A 等高线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相交 B 等高线一定是闭和的连续曲线 C 同一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相等 D 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8-5、同一幅地形图内,等高线平距越大,表示( D )。

27

A 等高距越大 B 地面坡度越陡 C 等高距越小 D 地面坡度越缓 8-6、比例尺分别为1︰1000、1︰2000、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分别为( D )。

A 1m,2m,5m B 0.001m,0.002m,0.005m C 0.01m,0.02m,0.05m D 0.1m,0.2m,0.5m 8-7、接图表的作用是( C )。

A 表示本图的边界线或范围 B 表示本图的图名 C 表示本图幅与相邻图幅的位置关系 D 表示相邻图幅的经纬度 8-8、下列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C )。

A 1:2000 B 1:500 C 1:10000 D 1:5000 8-9、山脊线也称( D )。

A 示坡线 B 集水线 C 山谷线 D分水线 8-11、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C )

A 0.2cm B 2cm C 0.2m D 2m 8-12、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时,( D )。

A 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B 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 C 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 D 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第10章 地形图的应用

10-1、高差与水平距离之(C)为坡度。 A.和 B.差 C.比 D.积

10-2、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的平距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C )。

A 6.8% B 1.5% C -1.5% D -6.8%

10-3、在1︰1000的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间的高差为0.586m,平距为5.86cm;则A,B两点连线的坡度为( C )。

A 4% B 2% C 1% D 3%

10-4、在比例尺为1︰2000、等高距为2m的地形图上,要求从A到B以5%的坡度选定一条最短的路线,则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最小平距应为( A )。

A 20mm B 25mm C 10mm D 5mm 10-5、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m,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0.01m,则A、B两点的地面坡度为( C )

A 1% B 5% C 10% D 20% 第十一章 地籍图的测绘 1.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称地籍图。 2.在地籍图集合中,我国现在主要测绘制作的有:城镇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所有权属图等。 3.在地籍图集合中,我国没有测绘制作的有:(D) A 城镇地籍图B土地所有权属图C宗地图D不动产权属图 4.世界上各国地籍图的比例尺系列不一,目前比例尺最大的为1:250,最小的为1:5万。 5.世界上各国地籍图的比例尺系列不一,目前比例尺最大的为: A 1:100 B 1:250 C 1:500 D 1:1000 6.根据国情,我国地籍图比例尺系列一般规定为:城镇地区(指大、中、小城市及建制镇以上地区)地籍图的比例尺可选用1:500、1:1 000、1:2 000,其基本比例尺为1:1 000;农村地区(含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所有权属图)地籍图的测图比例尺可选用1:5000、1:1万、1:2.5万、1:5万,其基本比例尺为1:1万。 7.我国城镇地区地籍图的基本比例尺为:

A.1:250 B. 1:500 C. 1:1000 D. 1:2000 8.我国农村地区地籍图的基本比例尺为:

A.1:5000 B. 1:1万 C. 1:2.5万 D. 1:5万

28

9.城镇地籍图的幅面通常采用50cm×50cm和50cm×40cm。 10.图幅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 地籍图幅编号按图括(B)坐标公里数编号。 A西北角B西南角C东南角D东北角

11.地籍图上应表示的内容,一部分可通过实地调查得到,如街道名称、单位名称、门牌号、河流、湖泊名称等,而另一部分内容则要通过测量得到,如界址位置、建筑物、构筑物等。 12.以下地籍图上应表示的内容中,要通过测量得到的是: A街道名称 B 门牌号 C单位名称 D界址位置 13.(简答题)地籍图内容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

(1) 以地籍要素为基本内容,突出表示界址点、线; (2) 有必需的数学要素;

(3) 必须表示基本的地理要素,特别是与地籍有关的地物要素应予表示;

(4) 地籍图图面必须主次分明、清晰易读,并便于根据多用户需要加绘专用图要素 13.地籍图上主要表示的标识符有:地籍区(街道)号、地籍子区(街坊)号、宗地号、界址点号、利用分类代码、控制点号、房产编号等。

地籍图上表示的标识符不包括:(C)

A 街道号B 地类代码C 宗地面积D宗地编号 14.测绘地籍图的方法有平板仪测图、摄影测量成图、绘编法成图和全野外数字测图等。

15.地籍图上地物的综合取舍,除根据规定的测图比例尺和规范的要求外,还必须首先充分根据地籍要素及权属管理方面的需要来确定必须测绘的地物。

16.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 17.(简答题)宗地图的特性有哪些?

答:(1) 是地籍图的一种附图,是地籍资料的一部分; (2) 图中数据都是实量或实测得到,精度高并且可靠; (3) 其图形与实地有严密的数学相似关系; (4) 相邻宗地图可以拼接;

(5) 标识符齐全,人工和计算机都可方便地对其进行管理。 18.(简答题)宗地图的作用有哪些? 答:

(1) 宗地图是土地证上的附图,它通过具有法律手续的土地登记过程的认可,使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对土地的使用或拥有有可靠的法律保证,宗地草图却不能做到这一点;

(2) 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比宗地草图更能说明问题。

(3) 在变更地籍测绘中,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检核与修改,可以较快地完成地块的分割与合并等工作,直观地反映了宗地变更的相互关系,便于日常地籍管理。

19.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及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方法。

20.数字地籍测量的特点是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现势性强、整体性强和适用性强。

29

判断题库及参考答案

(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1.地球表面自然形成的高低起伏等变化,例如山岭、溪谷、平原、河海等,称为地形。(×) 2.地面上由人工建造的固定附着物,例如房屋、道路、桥梁、界址等,成为地物。(√) 3.地物和地貌总称为地形。(√) 4.在某个测区的测量中,测定分布在全区的少量控制点的坐标,以保证测区的整体经度,称为细部测量。(×) 5.在每个控制点上施测其周围的局部地形或放样需要施工的点位,称为控制测量。(×)

6.以地球椭球面作为基准面,以首子午面和赤道平面作为参考面,用精度和纬度两个坐标值来表示地面点的球面位置,此种坐标系为地心坐标系。(×)

7. 地面上同一点的大地坐标、空间三维直角坐标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之间,不可以进行坐标换算。(×) 8. 地面点到假定一个高程起算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9. 平面控制网以连续的折线构成多边形格网,称为导线网。(√) 10. 平面控制网如以连续的三角形构成,称为三角网或三边网。(√) 11.圆心角的弧度为该角所对弧长与半径之比。(√) 12.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水准线。(×) 13.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

14. 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15. 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16. 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y轴。(×)

17. 平距是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平距是斜距的水平投影。(√) 18. 高差为两点之间沿铅垂线方向的距离,是斜距的水平投影。(×) 19. 水准面曲率误差在前视、后视距离不等时较大。(√) 20. 中间法水准测量不能避免水准面曲率误差。(×)

21. 我国采用黄海平均海平面作为全国高程系统的基准面,为确定这个基准面,在青岛设立验潮站和国家水准原点。(√)

22.套尺一般用于经度较高的水准测量。(×) 23.DSZ2表示自动安平型水准仪。(√)

24.沿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测得各相邻水准点之间的测段高差的总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 25.沿附和水准路线进行的水准测量所测得各相邻水准点间的测段高差总和,应等于两端已知点的高差。(√) 26.支水准路线因为缺少检核,水准测量需要进行往返观测。(√)

27.沿支水准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测得各相邻水准点之间的测段高差的总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 28.沿闭合水准路线进行的水准测量所测得各相邻水准点间的测段高差总和,应等于两端已知点的高差。(×) 29.附合水准路线因为缺少检核,水准测量需要进行往返观测。(×)

30.沿附合水准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测得各相邻水准点之间的测段高差的总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 31.沿支水准路线进行的水准测量所测得各相邻水准点间的测段高差总和,应等于两端已知点的高差。(×) 32.闭合水准路线因为缺少检核,水准测量需要进行往返观测。(×)

33..如果需要观测的水平方向的目标超过3个,最好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度。(√) 34.经纬仪瞄准目标时,竖盘读数与望远镜水平时的竖盘读数之差,即为天顶距。(×)

35. 经纬仪瞄准目标时,竖盘读数与望远镜指向天顶时的竖盘读数之差,即为垂直角。(×) 36.在一定观测条件下的有限次观测中,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数值。(√) 37.绝对值较小的偶然误差出现的频率较大,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频率较小。(√) 38.绝对值相等的正、负偶然误差出现的频率大致相等。(√)

39.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大时,偶然误差的理论平均值趋近于零,即偶然误差具有抵偿性。(√) 40.系统误差符合正态分布特性。(×)

30

41.偶然误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积累性。(×)

42在真值未知的情况下,所有n个观测值均为多余观测。(×)

43.在真值已知的情况下,则有1个观测值是必要的,其余n-1个观测值为多余观测。(×) 44.在测量中,一般情况下采用3倍中误差为限差。(×)

45.如果需要观测的水平方向的目标只有2个,一般采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度。(√) 46.用公式RAB?arctan?yAB计算出的象限角RAB,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AB,?xAB>0,?yAB>0时,?xABRAB>0,A→B方向位于第一象限,?AB=RAB。(√)

?yAB计算出的象限角RAB,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AB,?xAB<0,?yAB>0时,?xABRAB<0,A→B方向位于第二象限,?AB=RAB+180°。(√)

?yAB计算出的象限角RAB,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AB,?xAB<0,?yAB<0时,?xABRAB>0,A→B方向位于第三象限,?AB=RAB+180°。(√)

?yAB计算出的象限角RAB,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AB,?xAB>0,?yAB<0时,?xABRAB<0,A→B方向位于第四象限,?AB=RAB+360°。(√)

47.用公式RAB?arctan48.

49.用公式RAB?arctan50.

51.用公式RAB?arctan

52.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53.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能中断(间曲线除外),若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在相邻的其它图幅内闭合。(√)

54.等高线只有在陡崖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交。(√) 55.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与山谷线应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 56.在同一幅地形图内的基本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距小则表示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线。(√) 57.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 58.绝对值小的误差与绝对值大误差出现的可能性同样大(×) 59.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副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60.同一量的等精度观测,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于0。(√) 1、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圆体。 (√) 4、视准轴是目镜光心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 5、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 (×) 6、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

7、双盘位观测某个方向的竖直角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 8、系统误差影响观测值的准确度,偶然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密度。 (√) 9、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视线水平。 (×)

10、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时,应采用盘左盘右取中的方法。 (√) 13、高程相等的点,必然同一等高线上。 (× ) 14、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比单一观测值中误差缩小n倍。 (×) 15、测回法观测水平角,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不超过±25″。(×)

16、地物符号在图上能准确的表示物体的位置,但不能看出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叫半依比例符(×) 17、方位罗盘刻度是顺时针注记,经纬仪水平度盘也是顺时针注记。 (×) 18、控制点展点完后要进行检查,其误差不得超过图上距离0.3mm。 (√ ) 19、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 22、水准测量中采用中间法不仅可以消除或削弱i角误差,还可以消除或削弱地球曲率对高差的影响。(√ ) 23、如果测站高差为正值,则后视立尺点位置低于前视立尺点位置。 (√ )

31

24、经纬仪瞄准某一目标测量竖直角时,观测值大小与仪器安置高度无关。(×)

25、经纬仪视距测量可以快速测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但其测距精度往往低于钢尺量距精度。(√ ) 26、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向高处凹进表示山谷。 (× ) 27、 测量角A等于50°角B等于100°,测角中误差均为10″,则A角的观测精度高于B角观测精度角(×) 28、地面点的绝对高程是指地面点到任一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 29、由子午线北端逆时针量到某一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

30、从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线测定其它各点高程后,又闭合到原已知点上的环形路线称支水准路线。(×) 31、经纬仪水平度盘刻划误差可以通过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消除。 (×) 32、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测量的影响比对高程测量的影响小。(√)

33、地形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际距离为比例尺的精度,所以比例尺越小其精度就越高。 (×) 37、 汇水面积的绘制方法:自大坝端点一侧沿山脊线、山顶和鞍部的最高点作连线直至大坝另一端点。(√ ) 38、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光滑曲面。 (× ) 39、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 40、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

41、等高距的选择与测图比例尺有关。 (√ ) 42、等高线一定是一条闭合曲线。 (√ ) 43、高程控制只有水准测量一种形式。 (×) 45、比例尺的精度在于规定了地物的取舍范围。 (√ ) 46、非特殊地貌等高线不能相交或重叠。 (√ ) 49、6度带和3度带其中央子午线是完全重合的。 (√ )

50、平面图和地形图的区别是平面图仅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而地形图仅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51、在地形图上确定汇水面积的边界线是将一系列山谷线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 ×) 52、对于普通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规范规定一般地区fh容=±40lmm 。(√ ) 53、在同一等高线上各点,其高度必相等。 (√ )

54、在测图中,应随时检查后视方向,经纬仪测绘法归零差不应大于4′。 (√ ) 55、中误差愈大,精度就愈高。 (×) 56、山脊线又称集水线。(×) 57、山谷线又称分水线。(×)

名词解释题库及部分参考答案

1、系统误差:106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测量误差在数值大小和正负符号方面按一定的规律发生变化或保持一特定的常数,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2、视准轴:21望眼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3、等高距:198水平面的高度不同,等高线表示地面的高程也不同,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4、转 点:29在进行连续中间法测量时,用来传递高程的如1、2、3。。。称为转点

5、地形图:191是指按一定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图 6、相对高程:13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7、偶然误差:107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测量误差在其数值的大小和正负符号上都没有一致的倾向性,即没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8、相对误差:111为了更客观地测量成果精度,这时应采用另一种测量精度的标准

9、容许误差:111在测量工作中,为了判断一个观测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往往需要定出测量误差最大不能超出某个限值,通常这个限值为容许误差或极限误差 10、高 差:14地面上两点的高程之差为高差,用h表示

11、汇水面积:279是指雨水(含雪水)依地势能汇入一山塘、水库甚至溪河的集水范围 12、直线定向:98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

32

13、水准点:26为了统一全国高程测量和满足地形测图,施工放样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需要,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埋设了许多固定的各等级的高程标志点,这些点成为水准点,简记为BM 14、地 貌:193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

15、大地水准面:5研究和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在地球表面较大区域内测定地面点位置的测绘科学

16、水准面:5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 17、方位角:99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

18、视 差:24瞄准目标时,应使物像象精确落在十字丝平面上,否则当眼睛靠近目镜上下微微移动时,十字丝交点所对物像(尺上读数)会相对移动,这种现象成为视差 19、比例尺精度:192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上的水平距离 20、等高线:198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21、直线定线:79需在直线方向上竖立若干标杆,来标定直线的位置和走向,这项工作称之为直线定线 22、地 物:193地面上各种天然和人为的附着物如植物、河流、道路、建筑物等成为地物 23、竖直角:48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目标点的方向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24、绝对高度(海拔):13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成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25、比例尺:191图上线段长度和相应地面线段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 26、水平角:47水平面上两直线的夹角

27、中误差:109测量中规定,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同一未知量进行多次(n次)观测,各个观测值的真误差平方平均值的平方根称为观测值的中误差

28.为了便于测图和用图,在地形图上用各种点位、线条、符号、文字等表示实地的地物和地貌,这些线条和符号等统一代表地形图上所有的地形要素,总称地形图图式。

简答题库及部分参考答案

1. 有哪些坐标系可以确定地面点位?城市和工程测量中常用哪种坐标系? 2. 水准面曲率对观测量有何影响? 3. 测量工作有哪些基本观测量?

4. 何谓1985国家高程基准?水准测量分哪些等级? 5. 进行水准测量时,为何要求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 6. 水准仪由哪些主要部分构成?各起什么作用? 7. 测量水平角时,为什么要进行盘左、盘右观测? 8. 视距测量有哪些特点?适用于何种场合? 9. 全站仪有哪些测量功能?

10. 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有哪些?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

11. 何谓标准差、中误差、极限误差和相对误差?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12. 何谓不等精度观测?何谓权?权有何实用意义?

13. 在全国范围内,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是如何布设的?局部地区的控制网是如何布设的? 14. 如何进行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换算? 15. 何谓地形图比例尺?何谓比例尺精度?

16. 何谓地形图图式?何谓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17. 何谓等高线?等高线有哪些特性?何谓山脊线和山谷线?

18. 何谓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和地面坡度?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19. 什么是地籍图?我国现在主要测绘制作的地籍图有哪些? 20. 试述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依据和我国的地籍图比例尺系列。 21. 简述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要点。 22. 试述地籍图和地形图有什么不同。

33

1、说明测量高斯平面坐标系与数学笛卡尔坐标系的区别。

数学笛卡尔坐标系是定义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象限则按逆时针方向编号;高斯平面坐标系的纵轴为x轴,横轴为y轴,象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这样就可以将数学上定义的各类三角函数在高斯平面坐标系中直接应用,不需做任何变更。

2、比例尺精度是如何定义的?有何作用?

答:比例尺精度等于0.1M(mm),M为比例尺的分母值,用于确定测图时距离的测量精度。

例如,取M=500,比例尺精度为50mm=5cm,测绘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时,要求测距误差应小于5cm。 4、用公式RAB?arctan?yAB计算出的象限角RAB,如何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AB? ?xAB?xAB>0,?yAB>0时,RAB>0,A→B方向位于第一象限,?AB=RAB; ?xAB<0,?yAB>0时,RAB<0,A→B方向位于第二象限,?AB=RAB+180°; ?xAB<0,?yAB<0时,RAB>0,A→B方向位于第三象限,?AB=RAB+180°; ?xAB>0,?yAB<0时,RAB<0,A→B方向位于第四象限,?AB=RAB+360°。

5、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①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②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能中断(间曲线除外),若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在相邻的其它图幅内闭合。

③ 等高线只有在陡崖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交。

④ 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与山谷线应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

⑤ 在同一幅地形图内的基本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距小则表示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线。 6、 “DS3”各字母和数字代表什么意思。20 7、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水准仪视准轴不平行于管水准器轴之差称为i角,当每站的前后视距相等时,i角对前后视读数的影响大小相等,符号相同,计算高差时可以抵消。 8、视差是如何产生的?消除视差的步骤?

物像没有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望远镜照准明亮背景,旋转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十分清晰;照准目标,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像十分清晰。

9、 水平角与竖直角的取值范围是如何定义的?有何不同?

水平角是测站与地面任意两点连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的夹角,取值范围为0~360°。

竖直角是视线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仰角的取值范围为0~90°,俯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11、简述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经纬仪测绘法)一个测站上的工作步骤。216-217

1、安置仪器和图板2、定向3、立尺4、观测5、绘图员将观测数据依次输入计算器中按公式计算平距和立尺点高程6、展绘碎部点7、测点检查

12、简述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方法与步骤。58

在测站点(角度顶点)安置经纬仪,用盘左和盘右各观测水平角一次,盘左观测时为上半测回,盘右观测时为下半测,如两次观测角值相差不超过容许误差,取其平均值作为一测回的结果。步骤:(自己再去看一下哈)

(一)、准备工作

1、首先将经纬仪安置于所测角的顶点O上,进行对中和整平;

34

2、在A、B两点树立标杆或测钎等标志,作为照准标志。 (二)、盘左位置

首先将仪器置于盘左位置(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左测),完成以下工作:

1、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首先调焦与照准起始目标(即角的左边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左

2、继续顺时针旋转照准部,调焦与照准右边目标B,读数b左, 3、计算盘左位置的水平角β左 : β左=b左—a左

以上完成了上半测回工作,β左 即上半测回角值。 (三)、盘右位置

倒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完成以下工作:

1、逆时针旋转照准部,首先调焦与照准右边目标B,读数b右

2、继续逆时针旋转照准部,调焦与照准左边目标A,读数a右3、计算盘右位置的水平角β右 :

β右=b右—a右

以上便完成了下半测回工作,β右 即下半测回角值。 (四)、计算一测回角值

上下两个半测回称为一测回。对于DJ6型光学经纬仪来说,当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 △β=β左—β右=≦±40″ 取其平均值作为一测回角值,即

β=1/2(β左+β右) 13、水准测量的原理是什么?19

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其中一点的已知高程推算其他各点高程。 14、普通测量学的任务是什么?16

测量工作的任务很多,其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但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测出地面点的位置,并在图纸上表示出来称为测图,另一方面是把图纸上设计的点标定到地面上称为测设和放样。实施这两项核心工作就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15、测量工作应遵循什么样的组织原则?为什么?17

1、在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2、在程序上“先控制后碎部”;3、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4、对具体工作而言,“应步步有检核”。 目的是为了防止误差积累,确保误差精度。 17、水准测量时,采用中间法能消除哪些误差?44-45

一、仪器误差:1、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的误差2、水准尺误差。二、操作误差:1、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2、照准误差3、估读水准尺的误差4、水准尺倾斜的误差三、1、仪器和尺垫下沉引起的误差2、大气折光差和地球曲率差。

18、何谓偶然误差?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108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测量误差在其数值的大小和正负符号上都没有一致的倾向性,即没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特性:

1、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2、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误差出项的可能性大3、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副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4、同一量的等精度观测,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于0。

19、何谓偶然误差?列举出经纬仪测角时有哪些偶然误差?69-71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测量误差在其数值的大小和正负符号上都没有一致的倾向性,即没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经纬仪测角时有以下偶然误差:

1、仪器误差2、仪器对中误差3、目标倾斜误差3、瞄准误差与读数误差4、整平误差5、外界条件的影响

20、何谓地物符号?按符号的比例可分哪几种?193

35

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类别、形状、大小及位置的符号称为地物符号。按符号的比例可分为: 1、按比例符号-面状或带状符号2、半比例符号-线状符号3、不依例符号-独立符号 21、水准测量中,粗平与精平怎样实现?25-25

1、粗平:在安置仪器的地方,打开三脚架,目估架头大致水平,其高度应与观测者身高相适应。再把脚架踩入地面,然后从箱中取出仪器,一手握住基座,一手拧紧中心固定螺旋,将水准仪福鼎在三脚架上。转动焦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拇指转动的方向一致。2、精平:眼睛通过目镜左边的符合气泡观察窗看水准管气泡,右手慢慢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影响严格符合。(自己再去看一下哈)

22、何谓系统误差?列举出水平角观测中有哪些系统误差?69-71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测量误差在数值大小和正负符号方面按一定的规律发生变化或保持一特定的常数,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调制频率误差、相位测定误差和脉冲测定的误差(自己再去看一下哈)

23、安置经纬仪时,为什么要进行对中和整平?56

1、对中的目的是把仪器的中心安置在测站点的铅垂线上。2、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状态,水平度盘居于水平位置。 24、确定地面点的基本要素是什么?16 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高程测量

25、在进行角度观测时为什么要进行盘左、盘右两次观测?69

一是为了检核观测结果;二是消除仪器误差(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提高观测精度。

26、“DJ6”各字母和数字代表什么意思。48

其中“DJ”分别为“大地测量”和“经纬仪”的汉字拼音第一个字母。6表示仪器的精度等级,即“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的秒数”。 27、凸起而高于四周的高地称为山地。 28.山的最高部分称为山头。 29.山头下来隆起的凸棱称为山脊。 30.山脊上的最突出的棱线称为山脊线。 31.山脊的侧面为山坡。 32.近于垂直的山坡称为峭壁或绝壁。 33.上部凸出、下部凹入的绝壁称为悬崖。 34.两山脊之间的山体凹陷部称为山谷。 35.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 36.相邻两个山头之间的最低处、形似马鞍状的地形称为鞍部。 37.低于四周的低地称为洼地,大范围的洼地称为盆地。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线间隔或等高距。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成为等高线平距 在地形图上,按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首曲线。 为了便于读地形图,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一条等高线成计曲线。 按1/2基本等高距用虚线加绘半距等高线,称为间曲线。

计算题库及部分参考答案

1、设A点高程为15.023m,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的B点,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之间,读得A

36

尺读数a=2.340m,B尺读数b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点高程。

【解】水准仪的仪器高为Hi?15.023+2.34=17.363m,则B尺的后视读数应为 b=17.363-16=1.363m,此时,B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23.2cm,其测量中误差md?±0.1cm,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

D及中误差mD。

【解】D?dM?23.2×2000=464m,mD?Mmd?2000×0.1=200cm=2m。 3、已知图中AB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解】?B1?197°15′27″+90°29′25″-180°=107°44′52″

?12?107°44′52″+106°16′32″

-180°=34°01′24″

图 推算支导线的坐标方位角

?23?34°01′24″+270°52′48″

-180°=124°54′12″

?34?124°54′12″+299°35′46″-180°=244°29′58″

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

①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39°40′42″; ②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9.487″; ③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243″。 6、试完成下列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的计算。 测站 目标 A 一测回 B C A C 竖盘位置 左 水平度盘读数 (°′″) 0 06 24 111 46 18 180 06 48 291 46 36 半测回角值 (°′″) 111 39 54 111 39 51 111 39 48 一测回平均角值 (°′″) 右

7、完成下列竖直角观测手簿的计算,不需要写公式,全部计算均在表格中完成。 测站 A 目标 B 竖盘 位置 左 右 竖盘读 (° ′ ″) 81 18 42 278 41 30 半测回竖直角 (° ′ ″) 8 41 18 8 41 30 指标差 (″) 6 一测回竖直角 (° ′ ″ ) 8 41 24 37

C 左 右 124 03 30 235 56 54 -34 03 30 -34 03 06 12 -34 03 18

08、用计算器完成下表的视距测量计算。其中仪器高i=1.52m,竖直角的计算公式为?L?90?L。(水平

距离和高差计算取位至0.01m,需要写出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

目标 1 上丝读数 (m) 0.960 下丝读数 (m) 2.003 竖盘读数 (°′″) 83o50'24\水平距离(m) 103.099 高差(m) 11.166

10、在测站A进行视距测量,仪器高i?1.45m,望远镜盘左照准B点标尺,中丝读数v?2.56m,视距间隔为l?0.586m,竖盘读数L=93°28′,求水平距离D及高差h。 【解】D?100lcos(90?L)?100×0.586×(cos(90-93°28′))2=58.386m

2h?Dtan(90?L)?i?v?58.386×tan(-3°28′)+1.45-2.56=-4.647m

12、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段距离丈量了5次,各次丈量的长度分别为:139.413、139.435、139.420、139.428m、139.444。试求:

(1) 距离的算术平均值;(2) 观测值的中误差;(3)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 算术平均值的相对中误差。 【解】l=139.428m,m=±0.012m,ml=±0.005m,Kl=0.005/139.428=1/27885。

观测 次数 1 2 3 4 5 观测结果 m 139.413 139.435 139.420 139.428 139.444 算术平均值x=139.428 V mm +15 -7 +8 0 -16 [V]=0 VV 225 49 64 0 256 [VV]=594 计 算 观测值的中误差m=±12mm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mx=±5mm 算术平均值的相对中误差 K=0.005/139.428=1/27885 13、如图所示,已知水准点BMA的高程为33.012m,1、2、3点为待定高程点,水准测量观测的各段高差及路线长度标注在图中,试计算各点高程。要求在下列表格中计算。

计算题15

38

点号 A 1 0.3 2 0.5 3 0.3 A -3.366 0.006 -3.360 33.012 1.5 -0.029 0.029 0.000 +2.385 0.009 +2.394 36.372 +2.376 0.006 +2.382 33.978 L(km) 0.4 h(m) -1.424 V(mm) 0.008 h+V(m) -1.416 31.569 H(m) 33.012 ?辅助计算 fh容??30L(mm)=±36.7mm

14、完成下表测回法测角记录的计算。

测站 目标 A 一测回 1 B A B A 二测回 1 B A B 竖盘位置 左 水平度盘读数 (°′″) 0 12 00 91 45 00 180 11 30 271 45 00 90 11 48 181 44 54 270 12 12 1 45 12 半测回角值 (°′″) 91 33 00 91 33 15 91 33 30 91 33 09 91 33 06 91 33 03 91 33 00 一测回平均角值 (°′″) 各测回平均值 (°′″) 右 左 右

16、已知某点的大地经度L=112°47′,试求它所在的统一6°带与统一3°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解】在统一6°带的带号——N?Int(在统一3°带的带号——n?Int(L?1)=19,中央子午线经度为L0?6N?3=111° 6L??3n=114° ?0.5)=38,中央子午线经度为L03

17、完成下列图根附合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测站数 点名 观测高差 改正数 改正后高差 高程 ni 6 hi(m) +2.336 Vi (m) +0.006 ?(m) hi +2.342 H(m) 72.536 74.878 39

BM-A 1

10 2 8 3 BM-B 6 30 -8.653 +7.357 +3.456 +4.496 +0.010 +0.008 +0.006 +0.030 -8.643 66.235 +7.365 73.600 +3.462 +4.526 77.062 Σ 辅助 计算 fh=-30mm,?n=30,?fh?n=1mm fh容=±1230=66mm

18、完成下表竖直角测量记录的计算。

测目竖盘 位置 左 右 左 右 竖盘读 (° ′ ″) 86 03 36 273 56 12 94 27 18 265 32 18 半测回竖直角 (° ′ ″) +3 56 24 +3 56 12 -4 27 18 -4 27 42 指标差 (″) -6 -12 一测回竖直角 (° ′ ″ ) +3 56 18 -4 27 30 站 标 B A C

19、完成下表中罗盘仪导线磁方位角及内角计算。(参考实验一) 测 站 A B C D 目 标 B C D A 磁 方 位 角 观测值 300°15′ 120°15′ 352°30′ 173°00′ 87°00′ 267°30′ 197°30′ 18°00′ 平均值 300°15′ 内 角 77°30′ C 352°45′ 127°30′ 87°15′ 197°45′ 85°30′ B 69°30′ A 草 图 N D 1、XA=123.65m,YA=117.38m,XB=332.78m,YB=260.74m,HA=388.82m, HB=361.74m,求AB两点的长度、坡度及坐标方位角。P276

DAB?(xB?xA)2?(yB?yA)2i?hAB?HB?HA?AB?arctan(yB?yA)

(xB?xA)DABDAB

40

4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b1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