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文学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11 10: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德语作家:库尔特〃图霍夫斯基

库尔特〃图霍夫斯基(Kurt Tucholsky,1890年1月9日-1935年12月21日),生于德国柏林,逝于瑞典哥德堡。他是德国记者、作家,曾用笔名有碧玉房子(Kaspar Hauser)、彼得〃潘特(Peter Panter)、提奥巴尔特〃老虎(Theobald Tiger)和伊格纳斯〃和若贝尔(Ignaz Wrobel)。

图霍夫斯基是魏玛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评论家。他致力于时政评论,曾参与出版周报《世界舞台》(Die Weltbühne),以亨利希〃海涅的传统自命,抨击社会

现状。其作品多为讽刺小品、小剧场剧本、歌词和诗。自我定位为左派民主人士、反战与和平主义者、对当时泛滥于政界、军界和法律界的反民主潮流甚为不满,一再呼吁警惕国家社会主义(即纳粹主义)的危害。

早在中学时期,图霍夫斯基已经开始尝试新闻写作。自1913年始,图霍夫斯基全心投入到他为之奉献终身的事业中。1913年1月9日,他在戏剧杂志《戏院》(Die Schaubühne)发表第一份剧作。

图霍夫斯基长住国外,只偶尔回德国。他也借此得以审视德国和德国人。通过《世界舞台》,他继续为政治理念而战。他也效法海涅,研究德国人与法国人的行为区别。

1935年12月20日夜间,图霍夫斯基在居所吞服过量安眠药自杀。次日被送往哥德堡的医院,12月21日夜,库尔特〃图霍夫斯基在医院逝世。

1936年夏,图霍夫斯基的骨灰落葬于瑞典玛丽菲尔德,格里普斯科尔摩城堡附近的橡树下。二战结束后,人们为他竖了墓碑,墓志铭取歌德《浮士德》的结尾:

“一切无常事物,无非譬喻一场。”(Alles Verg?ngliche ist Nur Ein Gleichnis,本句参照《浮士德》董问樵先生译本。)

作品阅读:

http://gutenberg.spiegel.de/autor/598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库尔特〃图霍夫斯基

歌德:无休止的爱《Rastlose Liebe》

Rastlose Liebe

Dem Schnee, dem Regen, Dem Wind entgegen, Im Dampf der Klüfte, Durch Nebeldüfte, Immer zu! Immer zu! Ohne Rast und Ruh!

Lieber durch Leiden M?cht’ ich mich schlagen,

Als so viel Freuden Des Lebens ertragen. Alle das Neigen Von Herzen zu Herzen,

Ach wie so eigen Schaffet das Schmerzen!

Wie soll ich fliehen? W?lderw?rts ziehen? Alles vergebens! Krone des Lebens, Glück ohne Ruh, Liebe, bist du!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不顾雨和雪,不顾风凛冽, 穿过峡谷里,蒸腾的雾气, 向前走!向前走! 无止又无休!

我情愿熬过,烦恼的生涯, 抛弃那许多,欢乐的年华。 吐尽了心心,相印的情愫, 为何会产生奇妙的痛苦!

我应当逃避?逃往森林里? 一切都是徒然!

生命的冠冕,幸福无休止, 爱啊,就是你! 钱春绮 译

注:1、译诗来自于《歌德名诗精选》,钱春绮译,1997年太白文艺出版社。 2、歌德,德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一生创作活动达60年之久,作品非常丰富,其主要作品有《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葛兹〃封〃伯里欣根》、《威廉〃迈斯特》等。反封建、反暴政、讴歌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向往自山平等,是其创作的总倾向,市侩思想和对革命的不彻底性足其创作的主要局限。恩格斯曾说他

“有时候是非常伟大的,有时候足渺小的;有时候是反抗的、嘲笑的、蔑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候是谨小慎微的、事事知足的、胸襟狭隘的小市民。”他的作品形式完整,形象深刻,表现出现实主义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影响深远,是欧洲近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资料来源:http://www.lyrikwelt.de/gedichte/goetheg1.htm

赫尔曼·黑塞:雾中《Im Nebel》

Im Nebel Hermann Hesse

Seltsam, im Nebel zu wandern! Einsam ist jeder Busch und Stein, Kein Baum sieht den andern,

Jeder ist allein.

Voll von Freunden war mir die Welt Als noch mein Leben licht war;

Nun, da der Nebel f?llt, Ist keiner mehr sichtbar. Wahrlich, keiner ist weise, Der nicht das Dunkel kennt, Das unentrinnbar und leise

Von allen ihn trennt. Seltsam, im Nebel zu wandern!

Leben ist Einsamsein. Kein Mensch kennt den andern,

Jeder ist allein.

在雾中散步真是奇妙! 一木一石都很孤独, 没一棵树看到别棵树, 棵棵都很孤独。 当我的生活明朗之时, 我在世上有很多友人; 如今,由于大雾弥漫, 再也看不到任何人。 确实,不认识黑暗的人, 决不能称为明智之士, 难摆脱的黑暗悄悄地 把他跟一切人隔离。 在雾中散步真是奇妙!

人生就是孑然独处。 没一个人了解别人, 人人都很孤独。

注:1、译诗《黑塞抒情诗选》,钱春绮译,1989年百花文艺出版社 2、Hermann Hesse war ein deutsch-schweizerischer Dichter, Schriftsteller und Freizeitmaler. Seine bekanntesten literarischen Werke sind Der Steppenwolf, Siddhartha, Peter Camenzind, Demian, Narzi? und Goldmund und Das Glasperlenspiel, welche die Suche des Individuums nach Spiritualit?t au?erhalb der Gesellschaft zum Inhalt haben.

资料来源:

http://www.gedichte.vu/?im_nebel.html http://gedichte.xbib.de/biographie_Hesse.htm

赫尔曼·黑塞:七月的孩子《Julikinder》

Julikinder

Wir Kinder im Juli geboren Lieben den Duft des wei?en Jasmin, Wir wandern an blühenden G?rten hin

Still und in schwere Tr?ume verloren. Unser Bruder ist der scharlachene Mohn, Der brennt in flackernden roten Schauern Im ?hrenfeld und auf den hei?en Mauern, Dann treibt seine Bl?tter der Wind davon.

Wie eine Julinacht will unser Leben Traumbeladen seinen Reigen vollenden, Tr?umen und hei?en Erntefesten ergeben, Kr?nze von ?hren und roten Mohn in den H?nden.

七月的孩子 钱春绮 译

我们,七月里出生的孩子, 喜爱白茉莉花的清香, 我们沿着繁茂的花园游逛, 静静地耽于沉重的梦里. 大红的罂粟花是我们的同胞, 它在麦田里,灼热的墙上, 闪烁着颤巍巍的红光, 然后,它的花瓣被风刮掉. 我们的生涯也要像七月之夜, 背著幻梦,把它的轮舞跳完

热中于梦想和热烈的收获节, 手拿着麦穗和红罂粟的花环.

背景资料: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7.2-1962.8.9)德国作家。1923年46岁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行》、《玻璃球游戏》等。

黑塞的创作生涯始于诗歌,也终于诗歌,他的诗歌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富于音乐节奏和民歌色彩的浪漫气息,表现出对旅行、自然和朴素事物的爱好,和他小说中的彷徨、孤独、感伤、梦幻以及对理想的渴望的浪漫气息完全一致。在他早期诗歌中,这种孤独、感伤的气息最为浓郁。他早期的小说也具有田园诗风格的抒情气息,与其中后期的作品有显著差别。

黑塞被雨果〃巴尔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威廉·缪勒:菩提树《Der Lindenbaum》

Der Lindenbaum

von Wilhelm Müller(1794-1827)

Am Brunnen vor dem Tore

Da steht ein Lindenbaum: Ich tr?umt in seinem Schatten

So manchen sü?en Traum.

那门前的古井边,长着一棵菩提树, 在它的浓荫下面,我织过甜梦无数。

Ich schnitt in seine Rinde So manches liebe Wort; Es zog in Freud und Leide Zu ihm mich immerfort.

我也曾在树上,镌刻下多少的蜜语甜言; 无论快乐苦痛,我都会在树下忘返流连。

Ich mu?t auch heute wandern

Vorbei in tiefer Nacht, Da hab ich noch im Dunkel

Die Augen zugemacht.

今时的我也如往日,深夜里流浪踽行。 在那黑暗的沉寂中,紧闭上我的双眼。

Und seine Zweige rauschten,

Als riefen sie mir zu:

?Komm her zu mir, Geselle, Hier findst du deine Ruh!“

它的树枝叶婆娑作响,仿是对我轻声呼唤:

“回来我这里吧,朋友,这里你会找到你想要的安宁”

Die kalten Winde bliesen Mir grad ins Angesicht, Der Hut flog mir vom Kopfe,

Ich wendete mich nicht.

凛冽的北风吹来,直扑上了我的容颜。 帽子从头上飘落,我却仍是一往无前。

Nun bin ich manche Stunde

Entfernt von jenem Ort,

Und immer h?r ich's rauschen:

Du f?ndest Ruhe dort!

如今我远离故乡,转眼已逝数年。 然而仍能常听到那枝叶的呼唤: 回来吧,你将在那里找到安宁。

背景资料:

菩提树,桑科,学名叫Ficus religiosa,属名Ficus就是榕属(又称无花果属),而种名religiosa说明了这是“信仰”树。2000多年前,释迦摩尼在中印度的摩揭陀国伽耶城南的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因此这个在印度原有“吉祥树”之称的毕钵罗树,就被称为Bodhi-

druma,菩提树,“觉智”之树。

Der Lindenbaum,中文和日文都被翻译做《菩提树》,其实应该翻译做《椴树》。 椴树,学名是Tiliaceae,属椴树科。花特别香,做出来的蜜,特别醇。椴树密布于中国东北。欧洲的椴树,是外来的,但是年代久远了,椴树成为中欧人心目中甜蜜的家乡之树。(来源自

龙应台《找一首歌》,转载自《南方周末》)

释迦牟尼曾在一棵菩提树下禅定四十九日,悟道成佛。菩提树喜暖,所以不生长在德国。菩提树和椴树甚至属于两个不同的科,前者属桑科,德语叫 Bodhibaum 或 Pappel-Feige;后者属椴树科,德语叫 Linde。所以将柏林的林荫大道 Unter den Linden 译成“菩提树下大街”,威廉·谬勒 (Wilhelm Müller) 作词,舒伯特谱曲的“Der Lindenbaum”译成“菩提树”,从就“物”论物的角度来看,是错译。但它们却是绝对的“妙”译。为什么?

椴树对于德国人来说,就像竹子对于中国人。椴树在德国几乎无处不见。柏林菩提树下大街上种的是椴树。德国乡村典型的村庄总会有一棵美丽高大的椴树。佛门圣树菩提虽然在中国不像椴树那样分布广,但对大部分的中国人至少在概念上更为熟悉,所以更有“可感性”。将德国人的椴树译成“菩提树”,虽然带来了植物学意义上的错误,却成功地转译了椴树对

德国人所特有的意义,真切地“模拟”了德国人对椴树的情感。

再者,将椴树说成“菩提树”,从翻译学角度分析,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错译。菩提树不生长在中国南岭以北,所以中国古代僧人用椴树、银杏、暴马丁香等树来代替菩提树,而北京故宫英华殿的两棵明代椴树,甚至被直接叫作菩提树)。南京椴和荷兰椴今天在日语里还叫“菩提樹”。不论是谁最先将“Unter den Linden”译成了“菩提树下大街”,他(她)是一

个高手。(以上来源自德汉翻译角)。

椴树对德国人来说,勾起的联想是温馨甜美的家园、和平静谧的生活、温暖的爱情和亲情,是浪漫情怀的体现,象征着乡情、童年,是德国人心目中甜蜜的家乡之树。从前,德国人在孩子初生的时候,在自己花园里植下一株椴树,相信椴树长好长坏就预测了孩子未来的命运。日耳曼人把椴树看做“和平”的象征,它的守护神就是女神芙瑞雅,是生命和爱情之神。德国青年诗人米勒在快要病死了前写下,表达诗人米勒在面临死亡时苍凉,恐惧,无奈,又自尊的感情。这首诗在德国人人尽知,那是个漂泊的诗人,忧苦思念的是他村子里的水井、椴

树,和椴树的清香所深藏的静谧与深情。

原文引自于:http://www.gedichte-fuer-alle-faelle.de/allegedichte/gedicht_829.html

荷尔德林:《面包和美酒(第7节)》

Friedrich H?lderlin Brot und Wein 7

Aber Freund! wir kommen zu sp?t. Zwar leben die G?tter,

Aber über dem Haupt droben in anderer Welt. Endlos wirken sie da und scheinens wenig zu achten, Ob wir leben, so sehr schonen die Himmlischen uns.

Denn nicht immer vermag ein schwaches Gef?? sie zu fassen,

Nur zu Zeiten ertr?gt g?ttliche Fülle der Mensch. Traum von ihnen ist drauf das Leben. Aber das Irrsal Hilft, wie Schlummer und stark machet die Not und die Nacht, Bis da? Helden genug in der ehernen Wiege gewachsen,

Herzen an Kraft, wie sonst, ?hnlich den Himmlischen sind. Donnernd kommen sie drauf. Indessen dünket mir ?fters

Besser zu schlafen, wie so ohne Genossen zu sein, So zu harren und was zu tun indes und zu sagen, Wei? ich nicht und wozu Dichter in dürftiger Zeit?

Aber sie sind, sagst du, wie des Weingotts heilige Priester,

Welche von Lande zu Land zogen in heiliger Nacht.

NO.1

荷尔德林《面包和酒(第7节)》(林克译)

可是朋友!我们来得太迟。诸神虽活着, 但却在高高的头顶,在另一个世界。 他们在那里造化无穷,好像不在乎 我们的存亡,然而天神很爱护我们。 因为脆弱的容器并非总能盛下他们, 只是有时候人可以承受神的丰盈。 天神之梦从此就是生命。然而这迷惘 有益,如眠息,困厄和黑夜诗人坚强, 直到英雄在钢铁摇篮里成长起来, 心已蓄满力量,如从前,与天神相像。 他们随即挟雷声降临。在此期间,我常常

思忖,长眠倒胜过这般苦无盟友, 这般守望,该做什么,在此期间说什么, 我不知道,贫乏的时代诗人何为? 但诗人就像,你说,酒神的神圣的祭司, 在神圣的夜里走遍故土他乡。

NO.2

荷尔德林《面包和美酒(第7节)》(刘小枫译)

啊,朋友!我们来得太迟。 神祗生命犹存,这是真的。 可他们在天上;在另一个世界 在那里忙碌永生,那么专心致志, 对我们的生存似乎漠然置之。 一叶危舟岂能承载诸神, 人们仅能偶尔领受神圣的丰裕。 生活就是神祗的梦,只有疯狂能

有所裨益,像沉睡一样, 填满黑夜和渴望。

待至英雄们在铁铸的摇篮中长成,

勇敢的心像从前一样, 去造访万能的神祗。 而在此之前,我常感到, 与其孤身独涉,不如安然沉睡。

背景资料:

荷尔德林(Friedrich H?lderlin,1770~1843),德国诗人,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 荷尔德林的作品多是表达了自己使祖国摆脱专制主义的理想,他对古希腊的不倦的追求是对德国现状的批评。其作品多带有乌托邦色彩的古典主义的内涵,同时又注重主观感情的抒发,

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情绪,反映出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色。 荷尔德林把希腊诸神看成是真实存在的力量。对他来说,诗人的职责就是在神和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他的作品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诗人在他生前以及

19世纪未被重视,到20世纪初被重新发现,他作品的价值重新被认识。 1798年后因身心交瘁处于精神分裂状态,本诗《面包与美酒》等正是在此期间完成。

原诗全文:

http://freiburger-anthologie.ub.uni-freiburg.de/fa/fa.pl?cmd=gedichte&sub=show

&noheader=1&add=&id=720

德国女作家Christa Wolf去世

德语德国网站编辑注: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著名女作家Christa Wolf因患重病,于德国时间2011年12月1日上午在柏林去世,享年82岁。

克里斯塔·沃尔夫(1929-2011),德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其作品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新颖的创作手法在德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亦深受西方读者的青睐。在数十年的创作生涯里,沃尔夫几乎囊括了德国所有的文学奖项,2002年还获得了有“文学奥斯卡奖”之称的最高奖“德国图书奖”,并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克里斯塔·沃尔夫生于波兰瓦尔塔河畔的兰茨贝格。1949至1953年,在耶拿和莱比锡学日耳曼学(Germanistik)。1949年,加入德国统一社会党。1953至1959年,在德国作家协会工作,自1956年起,任柏林新生活出版社主编,1958年起任《新德国文学》杂志编辑。1961年,以小说《莫斯科的故事》(Moskauer Novelle)亮相文坛,但这部小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称其“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

赫塔-缪勒1953年出生在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少数民族家庭,1987年她与丈夫迁居德国。

1982年,穆勒发表了其“处女作”——一本名为《低地》的短篇小说集。 缪勒是历史上第12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进入21世纪后的第3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2004年和2007年,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和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分别获奖。

缪勒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 颁奖词节选:

“赫塔-缪勒1953年8月17日出生在罗马尼亚巴纳特一个德语小镇。她的父母是罗马尼亚境内讲德语的少数民族。她的父亲在二战期间为德国党卫军效力。1945年大量罗马尼亚人被流放到苏联,缪勒的妈妈就在其中,她在当今的乌克兰境内某个劳动营工作了5年。多年之后,缪勒在其作品《呼吸摆动》(2009年)中描写了流放到苏联的罗马尼亚人的生活。1973年到1976年缪勒在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一所大学学习罗马尼亚和德国文学。在大学学习期间,她加入了巴纳特行动小组。巴纳特行动小组是一个讲德语青年作家组织,反对当时罗马尼亚领导人奇奥塞斯库的统治,寻求言论自由。完成大学学业后,1977年到1979年缪勒在一家机器工厂当翻译。由于拒绝充当秘密警察的线人,缪勒被工厂解雇。被解雇之后,她受到了秘密部门的骚扰。”

Herta Müller 个人简历

德国女作家赫塔〃缪勒,她以写作罗马尼亚裔的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著

称,从记忆、梦与内心出发。

代表作品:《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与《河水奔流》

说影响不大,没在联邦德国发表。自1962年起,成为专业作家。1963年,克里斯塔·沃尔夫以小说《分裂的天空》(Der geteilte Himmel)闻名天下,此后创作才华得到充分展现,在德国统一前又创作出小说《对克里斯塔·T的思考》(Nachdenken über Christa T.)(1968)、阐述其美学思想的论文集《阅读与写作》(Lesen und Schreiben)(1971)、电影剧本《蒂尔·厄伦史皮格尔》(Till Eulenspiegel)(1972)、小说《菩提树下》(Unter den Linden)(1974)、《童年典范》(Kindheitsmuster)(1976)、《虚无飘渺》(Kein Ort. Nirgends)(1979)、《卡桑德拉》(Kassandra)(1983)、《故障》(St?rfall)(1987)和《夏天里的故事》(Sommerstück)(1989)。自1978年起,克里斯塔·沃尔夫到许多国家如美国、苏格兰、瑞士和联邦德国进行演讲。德国统一的当年退出德国统一社会党。 克里斯塔·沃尔夫属于民主德国知识分子改良派中的一员,在1989年东德巨变之际,她曾向涌向西方的东德民众发出\为了我们的国家\的呼吁。随着民主德国最终走向崩溃以及德国统一成为事实,沃尔夫又像很多怀有社会主义乌托邦梦想的民主德国的知识分子一样,经历了痛苦的精神危机。她走过的思想历程是向她曾坚信的乌托邦信仰告别的过程,对乌托邦信仰的探讨一直是她在这期间文学创作的一个中心主题。

克里斯塔·沃尔夫的小说擅于将女性的疾病作为惯用的主题和意象,以象征和隐喻作为审美手段和叙述策略,感叹和控诉女性的悲苦人生,解剖积弱成疾的主体危机和社会病态。她的作品既是德国女性精神疗伤的备忘录,也是时代的精神隐喻和社会的历史表征。 克里斯塔·沃尔夫是德国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她以女性的“疾病之躯”作为小说惯用的主题和意象,从女性视角书写与现实生活难以调和,甚至有些格格不人的“病女人”的生活画卷。她们的人生交织着烦闷、哀愁、失望、疾病和死亡,她们的不幸遭际镌刻着作家成长的心路历程。 代表作品:

《分裂的天空》

《分裂的天空》使克里斯塔·沃尔夫的创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标题即可看到作品题材是东西德分裂,但作品绝不是政治小说,而是描写了东西德分裂下的爱情悲剧,向读者展现了在东西德分裂这个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大事件对恋爱青年的爱情所产生的影响,天空的分裂最终导致个人生活中爱情的分裂。但爱人分开也并非全是政治大环境所致,因为两个爱恋的主角有机会有条件不分开,最终导致他们感情破裂的除了分裂的天空外,更主要的还是分裂的思想,思想与志向不同,才使恋爱中的男女各奔东西。

女主人公里塔·赛德尔,结识了化学家曼弗雷德·赫尔弗特后放弃了小地方的工作,随他来到大都市开始了大学生活。学习期间,她到机车车辆厂实习,一次事故中她受伤住进了医院,在病床上,她以回忆及内心独白的形式回顾自己的一生。她在工作中看到工人们干劲冲天,特别是组长梅特纳格尔一心一意扑在生产上,置家庭和身体于不顾,她很受鼓舞,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政治觉悟,在政治上成熟了,认识到只有把自己溶进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才能找到自我、实现自我。虽然在厂里她也看到了矛盾与不足,但认识到这些只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完全可以克服的,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所以她始终没有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过怀疑。而男友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在工作中他因领导做事固执、工作作风拖拉而对东德产生了怀疑,尤其在自己的一项发明被教条的领导拒绝后更是灰心丧气,去西德后未返回。而里塔则仍对社会主义抱有信心,两人之间逐渐产生了隔阂。她在柏林墙建成头几天,去西柏林看望男友,感到很失望、很陌生,于是义无反顾地离开了男友,返回到东德。 克里斯塔·沃尔夫在这部小说中展现了东德社会主义建设中工人阶级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暴露了一些内部问题,但女作家同她的女主人公一样,对东德这个国家还是坚信不疑的。 《分裂的天空》虽不免有说教成分,但在艺术上也算成功之作。作品中运用了许多新的写作技巧,如时态的更迭,叙事视角的变换,象征隐喻等等,而这些技巧都运用得恰到好处。

《追思克里斯塔·T》

克里斯塔·沃尔夫另一部较有影响的作品是小说《追思克里斯塔·T》。小说发表后,在东德引起很大争议,因为女主人公是个反英雄,不符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作品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一是一个妇女怎样把握自己的生活,成为自己。这不是男女之间的冲突,而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东德虽然是社会主义社会,但人的个性的发展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周围的环境,社会的氛围不得不使人顺从,正像书中那位医生所说:“健康的核心是适应,”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适应了环境,他的身心才不会有病。在“随大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行为模式的社会里,要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书中人物也认识到这个难度:“说出我是困难的。”二是时代历史如何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第一人称女叙事者在知道她的女友克里斯塔·T病故后,准备写写她的女友,以众多他人笔头和口头讲述的材料及叙事人自己的回忆,再现了女友的一生。这个过程也是女叙事人思考女友,猜测女友生活的过程,同时也将她所处时代的历史进行探讨,表现了东德的日常生活。克里斯塔·T是个有主见,有想象力,有个性的女性,她总想尝试人生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潜能,抵制社会给妇女规定的角色,然而她的目标无法实现,疾病与死亡又过早地结束了她的生命。作品表现了一个现代女性对自我实现、自我设计的追求,所以是一部妇女解放的记录。 《卡桑德拉》

克里斯塔·沃尔夫八十年代创作的小说《卡桑德拉》被认为是达到了她文学创作的高峰。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特洛伊国王的女儿卡桑德拉从阿波罗那里得到了一种能预吉凶的本领,可她拒绝了阿波罗的爱情,作为对她的惩罚,神让世人不相信她的预言。在特洛伊之战前,卡桑德拉就预见特洛伊王国将因抢夺海伦而毁灭,并对此发出了警告,可特洛伊国人没人相信她的话。最终国破家亡,国家灭亡后她被阿伽门侬作为女奴带到了希腊。

故事从卡桑德拉被带到希腊时讲起。她知道自己快死了,在死亡面前,她思考着,回想着,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回顾了自己所走过的路,回忆了战争的缘由。特希之战完全是掌权人一手发动的,而且两国是为了一个虚幻而战:帕里斯根本没把海伦带回特洛伊,但为了不失面子,却宣称把她拐到了特洛伊。作为女人,卡桑德拉人对事物很敏感,她的思维也很敏捷,作为一个预言家,她早就看到了战争的真相,也认识到自己有责任阻止这场战争,她在思想、意识方面远远超过了她周围的人。但可悲的是,她作为国王所疼爱的女儿,只能站在家庭一边,社会给她规定的角色就是沉默,不得有批评意识。卡桑德拉作为局外人,作为一个祭司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试图抵御集体意识,但并没完全表现出来,她仍对统治者盲目加以信任,依赖着统治者。另外,通过女主人公的悲剧,也可以看到妇女在历史上被物化的过程,卡桑德拉只是个客体,主体被排斥在社会意识外。历史发展的进程被男人操纵着,女人提出任何异议都被看成是幼稚可笑的而加以排斥,没人相信她的话。卡桑德拉虽然进行了反抗,要找回自己,找到女性的主体意识,为独立抗争着,但最后等待着她的还是死亡。在死亡面前,她只有将自己作为一个女人来表达对历史进程的认识的可能性,这就是发动战争的总是男人们,但战争的牺牲品却总是女人们。回忆加上对未来希望的破灭,使卡桑德拉沮丧地承认自己作为女人的无能为力。 《美狄亚声音》

本书是作者继1983年出版的《卡珊德拉》之后,又一部同类题材的重要小说,它们有异曲同工之妙,同为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针砭现实生活的作品;面世后亦好评如潮,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千百年来,美狄亚被看成一个凶残狠毒的坏女人,她为了爱情而不惜背弃父亲和祖国;但沃尔夫笔下的美狄亚高贵、美丽和善良。作者通过演绎占希腊神话人物的故事,反映了以美狄亚为代表的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抗;揭示现代生活中人性的缺陷。小说从新的视角探索了德国统一后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创建者:昭耶河畔) 阅读链接:

http://www.faz.net/aktuell/feuilleton/eilmeldung-christa-wolf-ist-tot-11547580.html

http://www.fr-online.de/zeitgeschichte/interview-mit-christa-wolf--nehmt-euch-in-acht-,1477344,2689666.html

http://de.wikipedia.org/wiki/Christa_Wolf

http://www.hdg.de/lemo/html/biografien/WolfChrista/index.html

有一种爱,叫做等待

有一种爱,叫做等待——《纺织姑娘的夜歌》赏析

Der Spinnerin Nachtlied

Clemens Brentano Es gang vor langen Jahren Wohl auch die Nachtigall; Das war wohl sü?er Schall, da wir zusammen waren. Ich sing und kann nicht weinen

Und spinne so allein Den Faden klar und rein, Solang der Mond wird scheinen.

Da wir zusammen waren, Da sang die Nachtigall; Nun mahnet mich ihr Schall, Da? du von mir gefahren. So oft der Mond mag scheinen,

Gedenk ich dein allein; Mein Herz ist klar und rein, Gott wolle uns vereinen. Seit du von mir gefahren, Singt stets die Nachtigall; Ich denk bei ihrem Schall, Wie wir zusammen waren. Gott wolle uns vereinen, Hier spinn ich so allein, Der Mond scheint klar und rein, Ich sing und m?chte weinen.

有一种爱,叫做等待 ——《纺织姑娘的夜歌》赏析

布伦塔诺(Clemens Brentano 1778-1842)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派诗人。他是德语诗歌史上一位继往开来的关键性人物,其诗歌不仅继承并发扬了先辈们的传统精髓,其作品之推陈出新,视角独特,更给读者带来无限遐想空间。《纺织姑娘的夜歌》一诗作于1802年夏。全诗共六节(f. Strophe),每节四行( f. Zeile),采用abba,cddc韵脚(m. Reim),押抱韵(der umarmende Reim)。节奏鲜明,抑扬扬抑。一首德国传统民歌(Volkeslied)就这样缓缓而起。诗歌语言朴实自然,易懂浅显。爱情是这首民歌的母题(Motiv)。全诗

整体情调忧伤悲切,哀婉动人。

夜莺(die Nachtigall)是浪漫主义诗人最为钟爱的意象之一。它们深居简出,生性怕人,常栖居在月夜的枝头,吟唱着忧伤的情歌,诉说着凄婉的传说:朦胧月光,夜莺啼唱。纺车旋转,织女忧伤。一丝一线,绵延不断。然而“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因此我们不禁要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在分析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研究下本诗的结构。 通读全诗,我们不难发现,此诗结构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反复(f. Wiederholung)。不论是音步上的抑扬(Senkung und Hebung)、韵脚还是每行末的谐韵词(Reimwort),甚至是整

行的诗句都在不同位置找到它们的影子。这种重复不是单纯的原封不动、照抄原文,而是一种通过艺术加工的重复,是一种富于变幻的重复(eine Wiederholung mit Variation)。 每一节自成一句,每节最后一行都以句号收束。这使得诗句音律上的停顿(die Versz?sur)和句法上的停顿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每行均采用“抑扬”的音步,每节的一、四行以“抑“收尾(mit einem weiblichen Versausgang);其二、三行以“扬”结束(mit einem m?nnlichen Versausgang)。第一、三、五节压A韵(Nachtigall和Schall),二、四、

六节压Ei韵(allein和rein)。A韵和Ei韵相互交错、更迭。

第一节二、三行的谐韵词 “Nachtigall”和“Schall”出现在其他基数节的相同位置。第二节二、三行的谐韵词“allein”和“rein”同样也在其他偶数行的相同位置重复出现了三遍。第一节第四行末的“waren”分别在第三节第一行和第五节第四行重复出现。“weinen”(二节一行和六节四行)、“scheinen”(二节四行和四节一行)、“gefahren”(三节四行和五节一行)和“vereinen”(四节四行和六节一行)在全诗中先后重复了两遍。只有一节首行的“Jahren”形单影只,是个例外。谐韵词的重复使得这首24行诗的只用了

10个不同的收尾词。

第一节的第四行“Da wir zusammen waren” 原封不动出现在第三节第一行,在第五节第四行中只有首词有细微变动,即用“wie”代替了“da”。类似的例子还有三处:二节首行“Ich sing und kann nicht weinen”和六节末行“Ich sing und m?chte weinen”;三节末行“Da? du von mir gefahren”和五节首行“Seit du von mir gefahren”;还有

四节末行和六节首行的“Gott wolle uns vereinen”。

这些重复不仅使得整首诗韵律和谐,浑然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更造就了一种类似“回环诗”(又称“回文诗”)的功效:无论正读,倒读,先基数节后偶数节,先偶数节后基数节

均可成诗。一首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就此跃然纸上。

我们常说:结构和内容不分家。如此变幻莫测的结构对全诗的内容有什么影响呢?正反诵读几遍后,我们发现,节与节之间的不同排列组合对整诗的主旨影响甚微。因为基数节主要用过去时叙述了“你”和“我”在一起时夜莺甜蜜的歌唱和“你”离“我”而去后,每每夜莺开嗓,“我”总是回忆起我们相守的时光。偶数节用现在时描绘了抒情主体(das lyrische Ich)唧唧复唧唧,闺中独看月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个过去(da),一个现在(hier);一个是甜蜜(sü?),一个是哭泣(weinen);当初是相守(zusammen),现在是孤单(allein)。倘若诗节的更迭不改变全诗的主旨,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首诗的时间是无

关先后的,是静止的,是永恒的。

本应“有情人终成眷属”(Gott wolle uns vereinen),本应月圆人团圆,但孤苦伶仃的纺织姑娘依旧在悲伤地等待恋人的归来。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夜莺依旧在歌唱,只不过那歌声不再悠扬甜蜜,而是痛苦悲伤。纺车旋转不停歇,声泪俱下无休止。这就是本诗的主旨。然而,诗人在整首诗中对纺织女永久的悲伤等待只字未提,而是匠心独运地把诗的内涵巧妙地隐藏在看似简单的、重复的结构中。真真可谓“简约而不简单”。 君不见,“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君不知,“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本诗看似是首平铺直叙的哀怨之曲,实则是篇波澜壮阔的爱情宣言。听,远方传来纺织姑娘的夜歌。

那是她在诉说:“对你的思念是一天又一天,孤单的我还是没有改变。”

德国文学走向世界

德国有一些专门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德国文学的机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歌德学院。这些年来,歌德学院已经将大约5000份德语作品翻译成各种语言,其中包括古典文学、诗歌、杂文、儿童读物及专业书籍等等。

(《测量世界》的作者丹尼尔·克尔曼(Daniel Kehlmann))

\我想,像瓦尔泽(Walser)、恩岑斯贝格尔(Enzenberger)、格拉斯(Grass)、汉德克(Handke)这些作家,并不是那么容易被超越的,然而人们对于当代德国文学还是有着浓厚的兴趣。\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丹尼尔〃克尔曼(Daniel Kehlmann)那样,一部作品被翻译成了41种语言在全世界发行。他著作的《测量世界》(?Vermessung der Welt\是个异数,并掀起了一股\德国文学风\。这是歌德学院专门负责翻译德语文学作品工作的艾伦魏因(Sabine Erlenwein)近年来观察到的一种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德语文学再次朝向主流发展,而这一潮流的出现,自然也要归功于2005年设立的德意志图书奖。德国的新生代作家正在逐渐形成,年轻作家们仅凭一张授权许可就可以在二十多个国家发售他们的出版物。例如现年31岁的作家萨沙〃斯塔尼希奇(Sasa Stanisic)就是其中之一:他带有自传色彩的处女作《士兵修好了留声机》(?Wie der Sodat das Grammophon repariert\讲述的是波斯尼亚战争中一名难民的故事。艾伦魏因指出:\我们认为,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比,当今文学作品的叙述方式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脱离了原来'实验式'的叙述方式。当我们阅读东西德合并时期,以乌韦〃特尔坎普(Uwe Tellkamp)、马塞尔〃拜尔(Marcel Beyer)或尤丽娅〃弗兰克(Julia Franck)为代表作家的小说,当然还包括在全世界都拥有读者的乌韦〃蒂姆(Uwe Timm)在内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德语文学在海外正引起愈来愈多的关注,这一点在德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也体现了出来。\

特别是在中部及东部欧洲,例如波兰和捷克等,德语文学正在广泛地传播,而在英语国家及地区,这一过程则显得相对困难。歌德学院通过每年发行两次的期刊\德语新书\及域名为\的网站,向英语国家提供关于德语出版物的信息,然而这些国家的读者对德语文学的兴趣向来不高。至于哪些语言会作为重点来翻译,将视近年来各国参与法兰克福书展的情况而定。歌德学院负责文学翻译工作的施莫尔(Andreas Schmohl)表示:\在翻译成阿拉伯语和汉语的工作上,我们还要投入更多力量,英语方面也不例外,因为这是个非常难打开的市场。西班牙语也将作为我们重点翻译的语言,因为西语区面积广大且意义重大。\

歌德学院每年翻译完成的作品在250至300部之间。艾伦魏因介绍说:\我们每年大约有55至60万欧元的资金可供使用,是笔相当可观的数额,然而却仍旧不够。我们可以再增加20万经费,但这要看收到多少份申请而定。\

那些已经购买了某部德语图书的版权并有意请求资助的外国出版社,都可以向当地的歌德学院提出申请。歌德学院会审核这些申请,然后交给一个专业评审委员会,由他们评审备选的图书是否有翻译出版的价值。一旦通过,翻译费用的80%都可由歌德学院承担。不久前,这还是个相当冗长的过程,许多人批评说,这一程序官僚、低效、不符合市场需求。艾伦魏因保证说,他们已经优化了评审程序,聘请了解目标市场区域特性的专家担任评委。艾伦魏因解释道:\我们已经加速了整个评审过程,因地制宜。与此同时,我们也从当地出版商那获取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当地图书价格及市场状况。例如,经由当地的出版商告诉我们:这笔酬金要得太高,它不仅包括了翻译费用,连出版费也涵盖了。那么它实际上应该要求多少酬金才合理等等。或者有人告诉我们:这并不是一家真正的出版社,而仅是隶属于某个文化协会的。这样我们就会好好考虑:我们要接受这份申请吗?

总之,已有各种迹象显示:我们的评审过程不仅正变得更加高效,也变得更加专业。\

歌德学院促进翻译德语文学作品的工作正朝着正确的道路蓬勃发展,并将愈来愈受到全世界的期待和关注。

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简介

特奥多尔·茅姆森 Theodor Mommsen(1817-1903)

1902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创作了恢弘的著作《罗马史》。\

茅姆森是位历史学家和法学家。1848 年他参加了三月革命,同年成为莱比锡的法学教授,由于政治原因在1850 年被解雇。1852 年他在苏黎世任罗马法教授,1854 年在布莱斯劳任教授,1858 年在柏林任古代历史教授。茅姆森站在资产阶级左翼一边,但是面对过于激进的民主思潮他采取保守态度。1863年到 1866

年以及1873年到1879 年他成为普鲁士州议会成员。1881 年到 1884 年他成为帝国议会成员。他是俾斯麦的坚决反对者,同时也是排犹主义的坚决反对者。他赋予历史,特别是罗马历史以对现代的特别教育意义。他在多卷本著作《罗马史》(R?mische Geschichte)中表现为批评和描述大师,并且因此于 1902 年成为德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相关德语资料:

http://www.geschichte.schleswig-holstein.de/vonabisz/theodor_mommsen.htm

http://www.dhm.de/lemo/html/biografien/MommsenTheodor/

鲁道夫·奥依肯 Rudolf Eucken(1846-1926)

1908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在无数作品中代表着理想的世界观。

Für seine Schriften zur Philosophie der idealen Weltanschauung erh?lt Eucken den Nobelpreis für Literatur.

他与德国唯心主义,特别是费希特的唯心主义一脉相承,并且把德国唯心主

义转变成一种在社会伦理层面上理解的、创造性的行为主义(唯意志论)。奥依肯反对学院派哲学的唯理智论以及衰落在技术中的虚假文化,他要求建立一种深深扎根于伦理中的精神生活。他的主要作品是《人类意识及行为中精神生活的统一》(Die Einheit des Geisteslebens in Bewu?tsein und Tat der Menschheit)

(1 88 8 年)。

保罗·海泽Paul Heyse (18 3 0一1914)

19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渗透着理想主义的,完美的艺术。

Paul Heyse war der letzte wirkliche \ Heyse erhielt 1910, erstmals an einen deutschen Dichter verliehen, den Literatur-Nobelpreis. (Mommsen erhielt den Preis bereits 1902, war aber kein \sondern Historiker.)

保罗海泽与盖博勒一起构成了慕尼黑作家圈子的核心。他主要是传承古典文学和浪漫派文学。为抵制文学形式解体的趋势,他根据薄伽丘的中篇小说发展了一种中篇小说理论(即鹰派理论Falkentheorie,以鹰作为一种主体象征)他在无

数长篇小说中试图尝试这种理论,他还创作了长篇小说,戏剧和诗歌,并且从事翻译。

更多内容:http://gutenberg.spiegel.de/autoren/heyse.htm 盖尔哈特·紊普特里Gerhart Hauptmann (1862一1946)

19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在戏剧创作领域具有丰富而多方面的影响。

Gerhart Hauptmann ist ein hervoragender deutscher Dramatiker des 20. Jahrhunderts und ein Repr?sentant des Naturalismus.

Seine wichtigsten Dramen sind u.a.: Vor Sonnenaufgang, 1889; Das Friedensfest, 1889; Die Weber, 1892; Der Biberpelz, 1893; Schluck und Jau, 1900; Die Ratten, 1911;

Vor Sonnenuntergang, 1932.

他在易卜生“自由舞台”的影响下加入文学先锋派。其早期自然主义戏剧以逼真的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帮助自然主义在德国舞台上取得突破。他的《日出之前》(VorSonnenaufgang)是一部反映资产阶级社会冲突和特征的悲剧。描写大众社会革命的戏剧《织工》( Die Weber ) (1892年)和喜剧《海狸皮))(Der Biberpelz) (1893年)带有社会批评倾向。他还创作了历史剧《弗罗里安〃盖耶尔》

(Florian Geyer) (1896年)。他不断回到小人物的社会氛围去,例如《马车夫亨舍尔》( Fuhrmann Henschel ) (1898年)、《罗萨〃贝恩特》( Rose Bernd ) (1 9 0 3年)、《老鼠》( Die Ratten ) ( 1 9 1 1年).自从创作(汉内勒斯升天》( Haneles Himmelfahrt ) (1893年)之后他的作品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戏剧风格,即具有幻想的特征和抒情诗的语言高雅。

此外他还创作了舞台剧:《庆祝和平》(Das Friedenfest ) ( 1 8 9 0年)、(寂奥的人们》(Einsame Menschen ) (1891年)、《沉钟》(Die versundene Glocke)

(1896年)、《米歇尔〃克拉默)(Michael Kramer) (1900年)、《可怜的亨利》(Der arme Heinrich) < 1902年)、(皮帕在跳舞》(Und Pipa tanzt)(1906年)、《加布里艾尔〃施灵的逃亡))(Gabriel Schillings Flucht ) < 1912年)、《白人救星》(Der weiBe Heiland) (1920年)、(印第颇第》(Indipodhi ) ( 1 9 2 0年)、(日落之前》( Vor

Sonnenuntergang ) (1 9 3 2年)、(威腾贝格的哈姆雷特》(Hamlet in Wittenbetg ) (19 3 5年)、(阿特里德三部曲》(Atriden-Tetralogie) (1941年到1948年),(马格努斯〃加尔博》(MagnusGarbe ) ( 1 9 4 3年)、(赫尔贝特〃英格尔曼》(Herbert Engelmann) (1952年,由楚可迈耶尔完成);喜剧《同事克拉穆普同》( Kollege Crampton)(1892年),《来自主教山的处女》< Die Jungfern vom Bischofsberg )

(1907年):长篇小说《克里斯托〃艾曼努艾尔〃克温特心中的愚人》(Der Narr in Christo Emanuel Quint)(1910年)、《亚特兰迪斯》(Atlantis ) (1912年)、《来自索阿纳的异教徒,(Der Ketzer von Soana)(1918年)、《幽灵》(Phantom) (1 9 2 3年)、(伟大母亲的岛屿》( Die Insel der gro$en Mutter )(1924年)、(温克尔曼》( Wincelmann ) (1 9 5 4年,由提斯完成);自传(激情之书》(Buch der Leidenschaft)(1929年)、《我青年时代历险记》(Das Abenteuer meiner Jugend ) ( 1 9 3 7年)、(笔记本》(Diarium ) (1 9 1 7年至1933年):史诗《安娜》(Anna)(1921年)、(梯尔〃奥伊伦施皮格尔)(Till Eulenspiegel) (1928年)、《伟大的梦想》( Der groBe Traum ) (19 4 2年):短篇小说(巡道工梯埃尔)(Bahnwarter Thiel) (1892年)。

更多内容:http://www.gerhart-hauptmann-museen.de/biografie.html

卡尔·弗里德里希·乔治·施皮特勒 Carl Friedrich Georg Spitteler (1845-1924)

1919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创作了史诗《奥林匹克的春天》。

1919 erhielt Carl Spitteler als erster (und bisher einziger) Schweizer den Nobelpreis für Literatur.

Carl Friedrich Georg Spitteler (1845 - 1924)

Auszeichnungsjahr: 1919 Herkunftsland: Schweiz

Auszeichnung für: Olympischer Frühling Laudatio

\Epos Olympischer Frühling\

他是瑞士人,曾做过牧师、家庭教师和编辑,后来成为自由作家。他写神话叙

事 诗 《 普 罗 米 修 斯 和 埃 皮 梅 托 斯 》(Prometheus und Epimethes) (1881-1882 年)和《奥林匹克的春天》(Olympischer Frühling)(四卷本,1900 到 1905 年,第二次改写于1910 年)。他从现代的角度重新诠释了古代诸神和英雄。他塑造的人物形象体现了艺术的门外汉,对世界上无辜者的痛苦寄予同情。他还是个抒情诗人,一个喜欢实验的叙述者,著有《康拉德中尉》(Conrad, der Leutnant)(1898 年)心理分析长篇小说《潜意识中的偶像》(Imago)

(1906 年),其他小说和随笔。

更多信息:http://www.klassikerforum.de/Bodies/nobel.php?nummer=00019 托马斯·曼 Thomas Mann (1875-1955)

1929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创作了宏篇巨著《布登勃洛克一家》。

Thomas Mann ist der berühmte deutsche Erz?hler des 20. Jahrhunderts und Nobelpreistr?ger für Literatur 1929.

他出生于吕贝克一个城市贵族和商人家庭。1893年起他大多生活在慕尼黑,1933 年流亡到瑞士,1938 年起流亡美国,最后又回到瑞士。托马斯〃曼在描写吕贝克贵族家庭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Buddenbrooks)(1901 年)中表现了生命与精神对立这个基本主题。尼采的生命概念和叔本华的哲学决定了他的构思。音乐中的主题技巧和对死亡的渴望又把他和理查德〃瓦格纳的艺术联系在一起。在中篇小说《托尼奥〃克略格尔》(Tonio Kr?ger)(1903 年)中,艺术家与公民的矛盾通过放弃生命才得到化解。在中篇小说《死在威尼斯》(Der Tod in Venedig)(1912 年)中,这个基本主题第一次以经过神话加工的形式出现。该主

题也适于沿袭教育小说传统的长篇小说《魔山》(Der Zauberberg)(1924 年)。该小说既对时代进行了批评,又提出了经历时间流逝的问题。他在交织着内心反思和讽刺的《约瑟夫四部曲》(Joseph Tetralogie)(1933-1943 年)中把神话功能转变成了“心理的和人道的因素”。《绿蒂在魏玛》(Lotte in Weimar)(1939 年)通过歌德这个人物形象表现了作家本身的问题。《浮士德博士》(Doktor Faustus)

(1947 年)试图同时展现现代音乐在魔鬼契约中战胜的情境和德国的命运。《伪君子菲利克斯〃克鲁尔的自白》(Bekenntnisse des Hochstaplers Felix Krull)(1954年)以老者看破红尘的智慧和包罗万象的构形成分再现了空虚人生的旧主题。托马斯〃曼的叙事方式以其机智灵活的、闪烁着讽刺火花的语言艺术而颇具声望。他在随笔中以精细、缜密的分析论证了西方的文化遗产和思潮。他最初不问政治,后来非常高调地转向民主,并且在美国通过电台讲演与国家社会主义展开斗争。他感觉自己是“放眼世界的德国人”,是德国文化的排头兵,感觉自己代表着一种面向世界的、人道的和民主的精神。其他作品还有:长篇小说《殿下》(K?nigliche Hohheit)(1909年)、《被选中者》(Der Erw?hlte)(1951 年);短篇小说《小弗里德曼先生》(Der kleine Herr Friedemann)(1898 年)、《特里斯坦》(Tristan)(1903 年)、《神童》(Das Wunderkind)(1914 年)、《无序和早期的痛苦》(Unordnung und frühes Leid)( 1926 年)、《马里奥和魔术师》(Mario und der Zauberer)(1930 年)、《换错了的脑袋》(Die vertauschten K?pfe)(1940 年)、《法律》(Das Gesetz)(1944年)、《被欺骗的女人》(Die Betrogene)(1953 年);田园诗《先生与狗,小孩子的歌唱》(Herr und Hund Gesang vom Kindchen)

(1919年);剧本《弗奥伦萨》(Fiorenza)(1906 年);随笔《弗里德里希和大联盟》(Friedlich und die gro?e Koalition)(1915 年)、《一个不问政治者的观察》

(Betrachtungen eines Unpolitischen)(1918 年)、《歌德和托尔斯泰》(Goethe und Tolstoi)(1923 年)、《大师们的痛苦和伟大》(Leiden und Gr??e der Meister)(1935 年)、《德国的听众们!》(Deutsche H?rer!)(1942 年,1945 年扩充)、《精神贵族》(Adel des Geistes)(1945 年)、《浮士德博士创作过程》(Die

Entstehung des Dr. Faustus)(1949 年)、《旧与新》(Altes undNeues) (1953 年)、《1951 年至 1955 年散文拾穗集》(Nachlese, Prosa)(1956 年)、《书信之一至三》(Briefe Ⅰ-Ⅲ)(196 1 年)、《6卷本日记》(Tagesbücher)(1977-1986 年)。

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 (1877-1962)

1949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其富有灵感的创作除了冷静和深度外还同时代表着古典的人文思想。

他1904 年开始成为自由作家,1923年成为瑞士公民。他的绝大多数早期作品反映了新浪漫派的自然亲合性和印象主义精细化的心理导向。后来他又描绘灵魂破碎这个主题,作为对“时代病态”的再现。他在《水仙和金嘴》(Narzi? und

Goldmunde)(193 6 年)中描述了伦理上的人与美学的对立。他在晚年结合东西方智慧的作品《玻璃球游戏》(Das Glasperlenspiel)(1943 年)中表现了对包罗万象的整体的追求。

http://www.hermann-hesse.com/ 奈丽·萨克斯 NellySachs (1891-1970)

1966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她的抒情诗和戏剧以感人的力量描写了以色列的命运。 她生于柏林,1940 年逃至瑞典,入瑞典国籍。她用无韵脚抒情诗忧郁、伤感

而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犹太人民的痛苦。作品有:《在死亡的房间中》(In den Wohnungen des Todes)(1947 年)、《星光黯淡》(Sternverdunkelung)(1949 年)、《逃亡与转变》(Flucht und Verwandlung)(1959 年)、《驶进无尘世界》(Fahrt ins Staublose)(1961 年)《炽热的谜》(Glühende R?tsel)(1964年)

、《夜将你分开》(Teile dich Nacht)(1971 年)、《寻找生者》(Suche nach Leben den )(1971 年)。

海因里希·伯尔 Heinrich B?ll (1917 — 1985 年)

1972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其作品通过把富有时代感的远见卓识和亲切的表现力结合起来,从而使德国文学重新活跃起来 。

伯尔出生于科隆。他最初写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描写战争期间和战后的困境,作品有《列车正点到达》(Der Zug war pünktlich.)(1949 年)、《亚当,你在哪里?》( Wo warst du, Adam?)(1951 年)。后来,伯尔又批评西德社会的弊端,抨击福利社会的意识形态和顺应潮流思想的统治。他还批判天主教会:《小丑之见》

(Ansichten eines Clowns)(1963 年)。他在作品中正面描写普通人、局外人。其视角更宽阔的、对时代进行描述的作品有:《九点半台球戏》(Billiard um halb zehn)(1959 年)、《女士众生相》(Gruppenbild mit Damen)(1971 年)。伯尔的许多作品都具有讽刺风格,其作品背景大多是莱茵河两岸的城市。其他作品有:长篇小说《缄默不语》(Und sagte kein einziges Wort)(195 3 年)、《没有看护人的房子》(Haus ohn e Hüter)(1954 年)、《关心的簇拥》(Fürsorgliche Belagerung)(1979年)、短篇小说《不仅在圣诞节时》( Nicht nur zur Weihnachtszeit)(195 2 年)、《早年的

面包》(Das Brot der frühen Jahre)(1955 年)、《爱尔兰日记》(Irisches Tagebuch)(1957 年)、《穆尔克斯博士累计的沉默》(Doktor Murkes gesammeltes Schweigen (1 9 5 8 年)、《撤离的部队》

(Entfernung von der Truppe)(1964 年)、《出差结束》(Ende einer Dienstfahrt)(1966 年)、《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 ? 布鲁姆》(Die verlorene Ehre der Katharina Blum)(1974 年)、《河流风景前的女人们》(Frauen vor Flu?landschaft)(1985 年)、《文章、批评与演讲》(Aufs?tze, Kritiken und Reden)(1967 年)、

《新政治与文学文论》(Neue politische und literarische Schriften)(1973 年)、《欢迎干涉》(Einmischung erwünscht)(1977年)、《布雷封锁的地带》

(Vermintes Gel?n d e)(1 98 2 年)。此外他的作品还有诗歌、戏剧、广播剧等。 艾里亚斯·卡耐基 Elias Canetti(1905-1994)

1981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其作品具有远见卓识、思想蕴涵丰富、具有艺术感染力。 他1938 年开始定居伦敦,用德语进行创作。其长篇小说《迷茫》(Die Blendung)(1935 年)作为荒诞作品表现了精神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在戏剧中,例如《婚礼》(Die Hochzeit),他以象征的夸张手法对社会进行讽刺性地批判。主要的理

论作品《大众与权力》(Masse und Macht)(1960 年)借助民族深层心理分析,批判性地分析了人与社会。他创作的其他戏剧有:《虚荣的喜剧》(Kom?die der Eitelkeit)(1934 年)、《有期限者》(Die Befristeten)(1956 年);散文《1942- 1948 年记录》(Aufzeichnungen 1942 -48)(1965 年)、《所有浪费的荣誉》

(Alle vergeudete Verehrung)(1970 年)、《人的领域》(Die Provinz des Menschen(1973 年)、《耳朵证人》(Der Ohrenzeuge)(1974 年)、《话语的良

心》(Das Gewissen der Worte)(19 75 年);自传《被挽救的舌头》(Die

gerettete Zunge)(197 7 年)、自传《耳朵中的火炬》(Die Fackel in Ohr)(1980 年)。

君特·格拉斯 (Günter Grass)

1999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其按比例均衡发展的思想对人类十分有益。他已经指明:只要文学使人们回忆起他们很快就忘掉的事情,文学就依然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他出生于旦泽,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雕塑,自1953 年以来大多生活在柏林。1959 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铁皮鼓》(Die Blechtrommel)为他带来文学声誉。在这部作品和《狗年月》(Hundejahre)(1963 年)以及其他叙事作品中,具有丰富细节描写的现实主义、荒诞离奇的想象和尖锐的时代讽刺结合在一起。这些作品中的故事大多发生在旦泽周边地区。格拉斯还创作诗(其中一部分是自画像)。其早期戏剧属于“荒诞剧”。戏剧《平民试验起义》(Die Plebejer proben den

Aufstand)(1966 年)与布莱希特辩论。长篇小说《比目鱼》(Der Butt)(1977

年)以铺得很开的想象,从厨房的视角描写了世界编年史,特别是探讨了女性角色问题。相隔多年后他创作了以核危机和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母鼠》(DieR?ttin)(1986 年)。从 1969 年起他为社会民主党(SPD)竞选奔走 。

格拉斯的其他作品有:长篇小说《局部麻木》(?rtlichbet?ubt)(1969 年);中篇小说《猫与鼠》(Katz und Maus)(1961 年)、《台尔格特聚会》(Das Treffen in Telgte)(1979 年);其他散文《蜗牛日记》(Aus dem Tagebuch einer Schnecke)(197 2 年)、《德国人正在灭绝》(Kopfgeburten od . Die Deustchen sterben aus)(1980 年)、《诗歌集》(1974 年);剧本《叔叔,叔叔》(Onkel, Onkel)(1957年),《恶毒的厨师》(Die b?sen K?che)(1957 年)、《还有十分钟到布法罗》(Noch zehn Minuten bis Buffalo)(1959年)、《洪水》(Hochwas ser )(1 9 6 7 年)、《剧本》(Theaterspiele)(197 0 年);随笔《论不言而喻》(über das Selbstverst?ndliche)(1968 年)、《公民及其声音》(Der Bürger und seine Stimme)(1974 年)、《关于文学的文章》(Aufs?tze zur Literatur)(1980 年)。

赫塔-缪勒 Herta Müller

20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as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