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蒋介石为什么要发动412政变清党
更新时间:2023-12-04 01: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1927年蒋介石为什么要发动412政变清党?(转)
412清党并不是谁一拍脑袋产生出来的,它完全不是蒋介石的主意,而是从国共合作一开始就出现的一个思潮。这是当时苏联/共产国际政策矛盾、两党的一些政治错误、当时政治和经济形势产生的一个结果。
——————————————————————————————————
国民党为什么要清党,还是要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讲起。
孙中山当年搞了大半辈子,还是失败来失败去。他终于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没有自己的军队,那按照自己规划的政府是建立不起来的。这说白了就是,孙中山晚年终于意识到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然而,组建军队是要钱的。孙中山自己有没有地盘(尤其是陈炯明兵变以后),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恰好苏联人开始在中国活动了。日本多年来在朝鲜和东北的经营,让苏联非常不安。苏联希望集结吴佩孚和孙中山的力量来压制受日本支持的张作霖等人。
之所以苏联要找这两个人,是因为,第一,苏联希望支持一个民族主义的革命力量。这个势力崛起,别的列强的势力就可能被逐出。中国民族主义的革命力量,在当时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而第二,苏联也需要增大成功的可能,所以希望亲俄的军阀与孙中山联合起来。
当然,最后吴佩孚和孙中山因为种种原因闹翻了。 苏联经过权衡,还是选择了支持孙中山。
——————————————————————————————————
这时候,事情还是有些尴尬。
苏联与孙中山的合作,起于1922年。而我们都知道1921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中共,在当时来说,实在太过弱小。支持中共不可能达到苏联所追求的目标。所以苏联还是要支持国民党。
从国民党的角度讲,如果有一天中共发展的不错。苏联会不会转而支持中共,而放弃国民党呢?从这个角度讲,就能够理解后来为什么国民党并非一个共产主义政党却要申请成为共产国际的成员了。
从苏联的角度讲,虽然他们欣赏孙中山的意识形态,但就根本而言,显然中共比国民党更对自己的胃口。但是中共太弱小了。不支持,从意识形态上说不过去。支持,在国民党一边又该如何解释呢?毕竟这是两个政见不那么统一的党派。
所以苏联代表提出干脆两党合并,支持国民党就是支持中共。而孙中山则考虑,自己人多,中共人少,合并以后,逐步把中共融入自己,彻底合一,这样就不再有苏联放弃自己的隐忧了。而且此时孙中山正处于整个事业的最低点(至少是最低点之一),所以他也不想冒险失去苏联的青睐,因此不愿意否决苏联方面的提议。中共虽然从一开始就和国民党有着密切的合作和联系,甚至在陈炯明兵变后直接站在孙中山一边(为此不惜开除了元老陈公博)。但两党政见毕竟不同,并不愿意并入国民党。不过由于当时中共的经费主要由共产国际提供,所以在共产国际的压力下,中共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些内容均可在杨奎松的《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中找到)
这个合作从一开始就有着致命的问题——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想法并不是完全的重合。
一方面,支持国民党是苏联国家利益的需要,但另一方面,支持中共则是共产国际意识形态的方向。当这两者汇集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当时苏联/共产国际在中国方面自相矛盾的政策。一方面苏联需要坚决支持国民党,另一方面共产国际却希望中共继续走很多国民党人反感的底层民粹路线、不断发展壮大。也就是说,苏联/共产国际下大力气支持的国民党,却会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而与苏联、共产国际、乃至中共越来越猜忌、敌对。
——————————————————————————————————
1923年初,两党合作一开始,由于两方意识形态迥异导致在言论上常有不和。这也导致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离职。
但是,共产国际与苏联的双重代表鲍罗廷到达以后,与孙中山就国民党的形势进行了深入的交谈。鲍罗廷对俄国革命有着第一手的经验。孙中山从中意识到,党的建设,对于革命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孙中山主动把共产党引入到了国民政府中来。从此以后,中共成员在国民政府中就逐步占据了大量的高级职务,而且在国民革命军中也有自己的力量。
另一方面,鲍罗廷对中共的言论也进行了压制,要求党员的公开政论需要经过党中央讨论才能发出,从而避免与国民党有言论上的冲突。
在这些努力下,两党合作逐步展开。
——————————————————————————————————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有人不满了。
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邓泽如领衔上书孙中山,指陈鲍罗廷时常与陈独秀等共产党人集会,讨论国民党的政纲、政策,于此似可见“俄人替我党订定之政纲政策,全为陈独秀之共产党所议定”,“为苏俄政府所给养”之共产党,正在“借国民党之躯壳,注入共产党之灵魂”(《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孙中山当然不为所动。因为他才是最终拍板的人。而孙中山的个人威望,也使得没有谁能指责他成为了共党傀儡。但是,部分国民党高层寻求清党的意图早就在此时显露了出来。也就是说,清党并不是蒋介石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这个问题在国共合作初期就已经相当尖锐。
就孙中山而言,他当然也会对苏联与中共过于密切的关系感到不满。他的方针仍然是把中共融合进来,成为国民党的一部分。这样苏联自然只能与自己成为最亲密的伙伴了。当然,孙中山也意识到,这种做法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就他个人而言,即便这个举措失败了,他也总能把共产党统统开除出去。而且,孙中山在把中共引入到国府和国民党中来的同时,也把对中共抱有怀疑态度的人引入到高层作为反制。
由于孙中山的支持,中共在国民党内部发展非常顺利。由于中共当时按照共产国际的意识形态走的是底层路线,所以中共在地方、基层的活动非常活跃。相比之下,国民党对地方、基层活动就显得不那么上心。中共党员在大量的国民党地方党部担任主要领导和组织工作。北方各省,由于不是南方国民政府的活动范围,国民党的地方党部更是往往由中共一手发起。以因此可想而知,在很多国民党地方党部中,提拔的国民党党员,其意识形态也与中共类似。
然而,中共也并不觉得涉入国民党党务是件好事。一方面权力太大引起猜疑,另一方面吃力不讨好,很多人成天为国民党党务奔波,结果自己的事情都耽误了。
按照中共自己的内部文件,在1923年中到1924年中,中共党员本身几乎没有增加。这种现象,苏联人员觉得是可喜的,而共产国际觉得这简直是瞎整。
孙中山对于一个政党抱有这样一种看法,即,党徒应无条件服从党首。他大量的做法也是按照这一方针,或者说假设来进行的。
总的来说,如果孙中山能够一直活下去,这种布局未必有什么特别严重的问题,他能够比较好地控制住局面。
但是事情就坏在,孙中山逝世了。
—————————————————————————————————
孙中山逝世以前,1924年6月,就已经爆发了一次弹劾共党的风暴。这一次的风暴被孙中山一手压制下去。孙中山还利用改组,而把国民党中央的权力握在了支持自己“联俄容共”方针的人手中。
然而这不能改变国民党内部的分裂。坚决要求清共的,和支持联俄容共的,就变成右派和左派。
在左右派因为这些问题而争执的时候。中共也没闲着。
即便是孙中山所执掌的左派(或者,中共称之为“中派”),也仍然在考虑加强军队建设和政府建设,图谋北伐,进攻北洋政府。而中共则逐渐觉得,南方国民政府的诸多举措,越来越和军阀没有区别了。比方说,国府曾武力镇压工人罢工,这是与中共的意识形态截然对立的。
广州商团事件时,中共与国民党站在一起,镇压了港英支持的商团武装。这暂时缓和两边的矛盾。但是曹锟下野,而冯玉祥致电,请孙中山、段祺瑞、张作霖一起到北京组建联合政府。国民党方面对此颇为心动。
既然孙中山要和之前他们反对的军阀搅到一起去,那么可想而知,中共这时候是什么想法了。加上之前中共对国民党的政策屡有非议,两边本来就互相看不顺眼。
就在矛盾最激化的档口,孙中山去世了。
———————————————————————————————— 孙中山在世的时候,他以个人的威望就可以压服两边。但是他一去世,矛盾立刻激化。
随后进入整理党务案等等严峻的矛盾阶段,进而产生清党。
但是这真的是412的全部原因么? 当然不是。
———————————————————————————————— 即便就容共还是分共、清党有着深刻的矛盾。国民党仍然可以按照孙中山原来的构想,把中共党员开除即可,为什么要屠杀呢?而且为什么要屠杀国民党自己的党员呢?
这有社会和战争形势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当时的中国社会来说,资本家和地主还没有陷入到民国后期的绝望处境,因此上层社会普遍对共产主义感到恐惧。而中共早期一些做法过于极端(比如为工人争取权益达到了让企业无法经营下去的地步),也无助于社会对其的接受。而由于中共当年政治思路不够成熟、圆滑,更是激化了与中国传统上层社会以及国民党的矛盾。
其次,国民党所追求的是武力消灭军阀。而中共所追求的是发动底层民众,然后搞全国的夺权。在中共初始的方针里,军事进攻,是军阀式的运动,是不值得提倡的。中共搞的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无论在谁的领地里,对当地的经济秩序、既有的社会秩序都是严重打击。本来国民党只控制广东一地,偶尔压制一下即可。中共给敌人制造的麻烦更大。但是随着国民革命军攻城略地,越来越多的地区落入到南方国民政府的控制之中,那么中共的底层运动给国民党所带来的麻烦也就越来越大了。
对于一个追求武力征服全国的政党来说,后方的稳定是极为关键的。大量的军费都需要从工商业中筹集,如果工商业秩序频繁被打乱,那么对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把共产党从国民党中清除,是远远不够的。即便国府的政策完全不受中共影响,中共仍然会继续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继续打乱后方的秩序。不但如此。由于中共在构建国民党基层组织的工作中曾占据主导,国民党基层党员往往也支持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对于国民党来说,就必须要把这些人也清理掉——即便他们根本就不是中共党员。
因此,在北伐获得阶段性成功后,对于国民党来说,消灭中共及本党内的中共同情者的紧迫性就越来越高了。而蒋介石的观点转变也是在这种条件下出现的。
————————————————————————————————
正在阅读:
关于人间真情的好句好段02-21
(改)考研数学历年真题(1987-2013)年数学一_可直接打印(纯试题) 305-07
2022年绿化工作总结范文04-18
四年级数学上册 四 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3 (新版)西师大版04-17
DP000002 TCP_IP协议与子网规划ISSUE1.004-26
一年级语文《四个太阳》教学反思08-01
卉原中学学习心得 Word 文档11-05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蒋介石
- 政变
- 发动
- 为什么
- 1927
- 412
- 一篇普通新闻稿件变成军报当月好稿的启示
- 2015半年工作总结
-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 江苏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苏安监〔2011〕202号 - 图文
- 深孔钻镗床安全操作规程
- 13.1电是什么测试题
- 第26课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原卷版)
- 必修1 学案111 -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快乐剪纸》教案
- 遗传算法的MATLAB程序实例
- 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师应关注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2019年文档
- 精品 天津和平区2016年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综合复习提高题及答案
- 刑事诉讼法习题及答案
- 读后感
- 医药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 ANSYS第4章 加载、求解及后处理技术 - 图文
- 物质结构习题
-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强制性条文规定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白鹅白公鹅猫母鸡这组课文尽管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不同但都表达了同样
- 第四版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二章第三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