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复习题(有详细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25 06: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填空

1、屈服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 微量塑性 变形的能力。 3、α—Fe的晶格类型为 体心立方晶格 。 4、γ—Fe的晶格类型为 面心立方晶格 。

5、随着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__升高__。 6、金属的结晶包括形核和 长大 两个基本过程。

7、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___低于_其理论结晶温度,这种想象称为过冷。 8、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T称为___过冷度___。 9、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晶粒越__细小__。 10、铁素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 塑性、韧性好 。 11、渗碳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 硬度高、脆性大 。 12、碳溶解在_γ-Fe__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13、碳溶解在_α-Fe__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 14、珠光体的本质是 铁素体和渗碳体 的机械混合物。 15、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 P(或珠光体) 。

共析钢的退火组织为 P(或珠光体) 。

16、亚共析钢的含碳量越高,其室温平衡组织中的珠光体量 越多 。 17、在室温平衡状态下,碳钢随着其含碳量的增加,韧、塑性 下降 。 19、在铁碳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中,渗碳体相的含量是随着含碳量增加而 增加 。

20、在退火态的20钢、45钢、T8钢、T13钢中,δ和αK值最高的是 20 钢。

21、共析钢加热到奥氏体状态,冷却后获得的组织取决于钢的_冷却速度__。

22、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A1~68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 珠光体(或P) 。

23、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80~60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 索氏体(细珠光体) 。

24、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00~5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 托

氏体(或极细珠光体)。

25、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550~3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 B上

(或上贝氏体) 。

26、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350~23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 下

贝氏体(或B下) 。

27、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Ac3 + 30~50℃ 。 28、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Ac1 + 30~50℃ 。

29.钢经__等温___淬火可获得下贝氏体组织,使钢具有良好的__强度和韧性_性能。

30、淬火钢的回火温度越高,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越 低 。 31、淬火+高温回火称 调质 处理。

32、为改善钢的耐磨性能,常采用的热处理方法为:淬火 + 低温 回火。

33、为使钢获得高的硬度,应进行淬火加 低温 回火。P95 34、为使钢获得理想的综合机械性能,应进行淬火+ 高温 回火。

34、为使钢获得理想的弹性,应进行淬火 + 中温 回火。 36、钢的淬硬性随着C%的增加而 增加 。

37、淬火钢在某些温度范围内回火时,韧性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显著下

降的现象称为 回火脆性。

38、根据钢的热处理原理可知,凡使C曲线_右__移的因素,都提高钢的淬透性。

39、普通碳钢中淬透性最好的是含碳量为 0.77%或共析钢 的碳钢。 40、金属材料经塑性变形后,强度、硬度升高,而塑性下降的现象称为 加工硬化 。

45、60钢牌号中“60”的含义是 钢的含碳量为0.60% 。 46、40Cr钢牌号中“40”的含义是 钢的含碳量为0.4% 。 47、38CrMoAlA中碳的平均含量为 0.38% 。

42CrMo中碳的平均含量为 0.42% 。

48、为使45钢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应采用的热处理是 调质 。 49、弹簧钢淬火后采用中温回火,可以得到回火__屈氏体__组织。 50、GCr15中碳的平均含量约为 1% 。 51、GCr15中铬的平均含量约为 1.5% 。

52、滚动轴承钢GCr9中碳的铬含量约为 0.9%左右 。 53、T8中碳的平均含量约为 0.8% 。

54、为了改善碳素工具钢的切削加工性能,通常采用的预备热处理是 球化退火 。

55、T10钢锉刀,通常采用的最终热处理为淬火+ 低温 回火

57、1Cr13中铬的平均含量约为 13% 。

58、3Cr13钢牌号中“3”的含义是 钢的含碳量为0.3%。

59、钢的耐热性是指钢在高温下兼有抗氧化性与 高温强度 的综合性能。

60、HT200中“200”表示铸铁的 最低抗拉强度为200MPa 。 61、QT600—3牌号中“3”的含义是 最小延伸率为3% 。

62、KTZ700—02牌号中,“700”的含义是 最低抗拉强度为700MPa 。 63、KTZ700—02牌号中,“KTZ”的含义是 珠光体可锻铸铁 。 64、黄铜是由铜和 锌 组成的合金。 二、选择题(单选)

1、下列力学性能指标中,对组织不敏感的是( B )

A. 硬度 B.刚度 C.塑性 D. 抗拉强度

2、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材料的( D )

A.冲击韧性 B. 弹性 C. 塑性 D.强度

3、现有一碳钢支架刚性不足,可有效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 D )

A.改用合金钢 B.改用另一种碳钢

C.进行热处理改性 D.改变该支架的截面与结构形状尺寸。

4、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中,“200HBW”是指( A )

A.硬度 B. 弹性 C. 强度 D.塑性

5、常见金属铜室温下的晶格结构类型( C )

A.与Zn相同 B. 与δ-Fe相同 C.与γ-Fe相同 D. 与α-Fe相同

6、金属锌室温下的晶格类型为( D )

A. 体心立方晶格 B. 面心立方晶格 C.体心六方晶格 D.密排六方晶格

7、间隙固溶体与间隙化合物的( D )

A.结构相同、性能不同 B.结构不同、性能相同

C.结构和性能都相同 D.结构和性能都不相同

8、固溶强化的基本原因是( D )

A.晶格类型发生变化 B.晶粒变细 C.晶格发生滑移 D.晶格发生畸变 9、固溶体和它的纯金属组元相比( B )

A.强度高,塑性也高些 B.强度高,但塑性低些 C.强度低,塑性也低些 D.强度低,但塑性高些 10、间隙相的性能特点是( C )

A. 硬度高、熔点低 B. 熔点高、硬度低 C.硬度高、熔点高 D.硬度低、熔点低

11、间隙相与间隙化合物的( B )

A.结构相同,性能不同 B.结构不同,性能相

C.结构和性能都相同 D.结构和性能都不相同

12、实际晶体的线缺陷表现为( B )

A.晶界 B.位错 C. 空位和间隙原子 D.亚晶界

13、晶体中的间隙原子属于( D )

A. 面缺陷 B.体缺陷 C.线缺陷 D. 点缺陷

14、晶体中的位错属于( C )

A.体缺陷 B.点缺陷 C.线缺陷 D.面缺陷

15、晶界、亚晶界是实际晶体材料晶体缺陷中的( A )

A.面缺陷 B.体缺陷 C.线缺陷 D.点缺陷

16、过冷度是金属结晶的驱动力,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B )

A.化学成分 B. 冷却速度 C.晶体结构 D. 加热温度

17、同素异构转变伴随着体积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D )

A. 晶粒度发生变化 B. 过冷度发生变化 C. 晶粒长大速度发生变化 D. 致密度发生变化 18、利用杠杆定律可以计算合金中相的相对质量,杠杆定律适用于( B )

A. 单相区 B. 两相区 C. 三相区 D. 所有相区

19、共晶反应是指( A )

A. 液相 → 固相1 + 固相2 B. 固相 → 固相1 + 固相2

C. 从一个固相内析出另一个固相 D. 从一个液相内析出另一个固相

20、共析成分的合金在共析反应γ→(α+β)刚结束时,其相组分为( B )

A.(α+β) B.α+β C. γ+α+β D.γ+(α+β)

21、具有匀晶型相图的单相固溶体合金( C )

A. 铸造性能好 B. 焊接性能好 C. 锻造性能好 D. 热处理性能好

22、在912℃以下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铁称为( C )

A. γ—Fe B. δ—Fe C. α—Fe D. β—Fe

23、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铁称为( A )

A.γ—Fe B.β—Fe C. α—Fe D.δ—Fe

25、下列组织中,硬度最高的是( B )

A.铁素体 B.渗碳体 C.珠光体

D.奥氏体

26、铁素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 D )

A.强度高,塑性好,硬度高 B.强度低,塑性差,硬度低

C.强度高,塑性好,硬度低 D.强度低,塑性好,硬度低

27、碳在铁素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为( A )

A.0.0218 % B. 2.11 % C. 0.77 % D.4.3 %

28、碳在奥氏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为( C )

A. 0.77 % B. 0.0218 % C.2.11 % D.4.3 %

29、奥氏体是( A )

A.C在??Fe中的间隙固溶体 B.C在??Fe中的间隙固溶体

C.C在??Fe中的无限固溶体 D.C在??Fe中的无限固溶体

30、渗碳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 B )

A.硬而韧 B.硬而脆 C.软而韧 D.软而脆

31、下列组织中,硬度最高的是( A )

A. 渗碳体 B. 珠光体 C.铁素体

D.奥氏体

32、铁碳合金中,共晶转变的产物称为( D )。

A. 铁素体 B.珠光体 C. 奥氏体 D.莱氏体

33、共析反应是指( B )

A.液相 → 固相1 + 固相2 B.固相 → 固相1 + 固相2

C.从一个固相内析出另一个固相 D.从一个液相内析出另一个固相

34、一次渗碳体是从( D )

A. 奥氏体中析出的 B.铁素体中析出的 C. 珠光体中析出的 D. 钢液中析出的

35、二次渗碳体是从( C )

A. 铁素体中析出的 B. 钢液中析出的 C.奥氏体中析出的 D.珠光体中析出的 36、珠光体是一种( A )

A.两相混合物 B. 单相固溶体 C.Fe与C的化合物 D.金属间化合物

37、亚共析钢的含碳量越高,其平衡组织中的珠光体量( A )。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无规律

38、下列材料中,平衡状态下强度最高的是( A )

A.T9 B. Q195 C. 45 D.T7

平衡状态下抗拉强度最高的材料是( A )

A.T9 B.65 C.20 D.45

39、下列碳钢在平衡状态下,硬度最高的材料是( A )

A.T10 B.T8 C.45 D.20

平衡状态下硬度最高的材料是( B )

A.20 B.T12 D.65

40、下列碳钢在平衡状态下,硬度最低的材料是( C )

A.T7 B.T12 C.15钢 D.45钢

平衡状态下硬度最低的材料是( A )

A.Q235 B.T9 D.T13

41、下列碳钢在平衡状态下,塑性最差的材料是( B )

A. 25 B.T12 C. T9 D. 65

平衡状态下塑性最差的材料是( C )

A. 60 B.45 C.T10 D.

C.Q235 C.45

20

42、下列碳钢在平衡状态下,塑性最好的材料是(C )

A.T9 B.T12 C.15 D.65

下列材料中,平衡状态下塑性最好的材料是( C )。 A.45 B.T8 C.20 D.T12

43、平衡状态下冲击韧性最好的材料是( A )

A.Q195 B.T7 C. T10 D. 45

44、下列碳钢在平衡状态下,韧性最差的材料是(B )

A.Q215 B.T12 C.30 D.T8

下列碳钢在平衡状态下,韧性最差的材料是( B )

A.40 B.T12 C.Q215 D.T8

45、下列材料中,平衡状态下冲击韧性最差的材料是( B )A.T7 B.T13 D.Q195

下列材料中,平衡状态下冲击韧性最低的是( A )。

A.T10 B.20 C.45 D.T8

C.35

46、共析钢奥氏体化后,在A1~680℃范围内等温,其转变产物是(D )。

A. 上贝氏体 B.屈氏体 C. 索氏体 D.珠光体

当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的转变产物为珠光体型组织,则其等温温度范围内为( A )。

A.A1~550℃ B.550℃~350℃ C.350℃~Ms D.低于Ms

47、珠光体的转变温度越低,则( A )。

A.珠光体片越细,硬度越高 B.珠光体片越细,硬度

越低

C.珠光体片越粗,硬度越高 D.珠光体片越粗,硬度

越低

47、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在550~3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时,所形成的组织是( C)

A. 下贝氏体 B. 索氏体 C.上贝氏体 D.珠光体

48、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在300℃左右等温转变时,所形成的组织是( B )。

A. 上贝氏体 B.下贝氏体 C. 索氏体 D.珠光体

49、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的力学性能相比较( B )。

A.上贝氏体的强度和韧性高 B.下贝氏体的强度和

韧性高

C.两者都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 D.两者都具有低的强

度和韧性

50、生产中采用等温淬火是为了获得( C )。

A.马氏体组织 B.珠光体组织 C.下贝氏体组织 D.

上贝氏体组织

51、马氏体的硬度取决于( D )。

A. 奥氏体的晶粒度 B. 淬火冷却速度 C.合金元素的含量 D.马氏体的含碳量

52、影响碳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的主要因素是( D )。

A.钢中碳化物的含量 B.钢中铁素体的含量 C.钢材本身的含碳量 D.钢中奥氏体的含碳

53、亚共析钢常用的退火方法是(A )。

A. 完全退火 B. 球化退火 C.等温退火 D.均匀化退火

54、为使高碳钢便于机械加工,常预先进行( C )。

A.淬火 B.正火 C.球化退火 D.

回火

为改善过共析钢的切削加工性,应采用( C )

A.完全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球化退火 D.均

匀化退火

55、精密零件为了提高尺寸稳定性,在冷加工后应进行( D )。

A.再结晶退火 B.完全退火 C.均匀化退火

D.去应力退火

56、将碳钢缓慢加热到500~60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冷的工艺叫( A )

A. 去应力退火 B. 完全退火 C. 球化退火 D.等温退火

57、对硬度在160HBS以下的低碳钢、低合金钢,为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应采用的热处理

工艺是( D )

A. 调质 B.渗碳 C. 球化退火 D.正火

为了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能,通常采用的预备热处理是( D ) 58、35钢锻坯切削加工前,应进行的预备热处理是( B )。

A.去应力退火 B.正火 C.球化退火 D.淬火

59、为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渗碳体,应采用的热处理工艺是( B )

A. 调质 B.正火 C. 球化退火 D.渗碳

A. 去应力退火 B. 完全退火 C. 球化退火 D.正火

60、为消除碳素工具钢中的网状渗碳体而进行正火,其加热温度是

( A )。

A.Accm+(50~70)℃ B.Arcm+(50~70)℃ C.Ac1+(50~70)℃ D.Ac3+(50~70)℃ 61、过共析钢正常的淬火加热温度是( A )。

A.Ac1+30~70℃ B.Accm+30~70℃ C.Ac3+30~70℃ D.Ac1-30~70℃

62、钢的回火处理是在( C )

A.退火后进行 B.正火后进行 C.淬火后进行 D.淬火前进行

63、淬火+高温回火的组织是( C )

A. 回火马氏体 B.回火屈氏体 C.回火索氏体 D. 珠光体

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 C )

A.回火马氏体 B. 珠光体 C.回火索氏体 D. 回火屈氏体

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 C )

A.回火马氏体 B.回火屈氏体 C.回火索氏体 D.下贝氏体

64、淬火钢在(300~400)℃ 回火时,可达到最高值的机械性能是(B )

A. 抗拉强度 B. 弹性极限 C. 屈服强度 D. 塑性

65、淬火钢回火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 C )。

5、一般精度的GCr15滚动轴承套圈,硬度60-65HRC。

(1)压力加工成形后、切削加工之前应进行什么预备热处理?其作用是什么?

(2)该零件应采用何种最终热处理?有何作用? P162

(1)球化退火 降低硬度,球化Fe3C,以利于切削,并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2)淬火+低温退火 淬火:获得高硬度M

低温退火:去除脆性、应力,稳定组织。

6、用W18Cr4V W6Mo5Cr4V2Al钢制造铣刀,其加工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毛坯→热处理①→机械加工→去应力退火→热处理②、③→磨削。

请指出其工艺过程路线中热处理方法、目的及组织。

热处理①为球化退火:消除锻造应力;降低硬度,利于切削加工;为淬火作组织准备。

组织:S+粒状碳化物

热处理②为淬火:获得M。 组织: M+未溶细粒状碳化物+大量残余A

热处理③为高温回火(多次):消除淬火内应力,降低淬火钢脆性;

减少残余A含量;具有二次硬化作用,提高热硬性。

最终组织:回火M+粒状合金碳化物+少量残余A

7、机床床头箱传动齿轮,45钢,模锻制坯。要求齿部表面硬度52~56HRC,齿轮心部应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其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热处理①→机械粗加工→热处理②→机械精加工→齿部表面热处理③+低温回火→精磨。

指出热处理①、②、③的名称及作用

热处理①:正火。消除锻造应力;调整锻后的硬度,改善切削加工

性能; 细化晶粒,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组织:S

热处理②:调质(或淬火加高温回火)。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组织:回火S

热处理③:齿部表面淬火。获得M。

11、用20CrMnTi钢制造汽车齿轮,要求齿面硬度为58~62HRC,心部硬度为35~40HRC。其工艺路线为:

下料→锻造→热处理①→机械加工→热处理②、③、④→喷丸→磨削 (1)指出热处理①、②、③、④的名称及作用 (2)齿轮表层和心部的最终组织是什么?P263

用20CrMnTi钢制造汽车变速箱齿轮,齿轮要求强韧性好,齿面硬度要求62~64HRC,心部硬度为35~40HRC。其工艺路线如下:下料→锻造→热处理①→切削加工→热处理②、③、④→磨削。指出其工艺过程路线中应选用的热处理方法及目的,并说明齿轮的最终热处理组织。

热处理①为正火。其目的为:消除锻造应力,调整锻后的硬度,改

善切削加工性能;

组织:S+少量F

热处理②为渗碳。其目的为:使低碳钢件表面得到高碳。 热处理③为淬火。其目的为:获得表面高硬度、高耐磨性;而心部仍保持一定强度及

较高的塑性、韧性。

表层组织:M + 碳化物 + 残余A。 心部组织:低碳M +铁素体

热处理④为低温回火。其目的为:消除表面淬火内应力和脆性,得到高的硬度。

表层最终组织: 针状回火M + 粒状碳化物 + 少量残余A。 心部最终组织: 回火低碳M + 铁素体。

12、普通车床主轴要求具有良好的强韧性,轴颈处硬度要求48~52HRC。现选用45钢制造,其工艺路线如下:下料→锻造→热处理①→粗切削加工→热处理②→精切削加工→轴颈热

处理③、④→磨削

指出其工艺过程路线中应选用的热处理方法及目的,并说明轴颈处的最终热处理组织。P265

热处理①:正火。其目的为:消除锻造应力;调整锻后的硬度,改

善切削加工性能。

组织:S

热处理②:调质(或淬火加高温回火)。其目的为:获得良好的强韧

性。 组织:S

热处理③:高频表面淬火。获得M,提高轴颈表面硬度。 热处理④:低温回火。其目的为:消除表面淬火内应力和脆性。 轴颈处的最终热处理组织:表层为回火M,心部为索氏体(S)。 13、用T10钢制造形状简单的车刀,其工艺路线为:锻造—热处理①—

机加工—热处理②、③ —磨削加工。 写出其中热处理工序的名称及作用及最终组织。

热处理①:球化退火:消除锻造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

并为淬火作组织准备。组织:球状P

热处理②:淬火:为获得高的硬度 组织:M+粒状碳化物+残余A

热处理③:低温回火:为稳定组织,降低脆性,消除淬火应力。 组织:回火马氏体+细粒渗碳体+少量残余奥氏体 最终组织:回火马氏体+细粒渗碳体+少量残余奥氏体。

14、用T10A钢制造小尺寸手工丝锥,刃部硬度要求59~62HRC,柄部硬度要求30~45HRC。

其工艺路线如下:下料→热处理①→切削加工→热处理②、③→柄部热处理④→切削加工

指出其工艺过程路线中应选用的热处理方法及目的,并说明刃部、柄部的最终热处理组织。

热处理①:球化退火。其目的为: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并为淬火作组织准备。

组织:球状P

热处理②:淬火。其目的为:获得M。 组织:M + 碳化物 + 残余A。 热处理③:低温回火。其目的为:消除淬火应力及脆性,得到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组织: 针状回火M + 粒状碳化物 + 少量残余

A。

热处理④为高温回火。其目的为:保证柄部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组织:回火S

15、用T10A钢制造钻头,硬度要求为59~62HRC,其工艺流程为:锻造→预先热处理→切削加工→淬火+低温回火→精加工。该钢经检验,证明锻造后组织有网状碳化物。

(1)指出其工艺过程路线中预先热处理方法及作用。 (2)指出钻头制成后的最终组织。 (1).预先热处理:正火+球化退火

正火作用:消除网状碳化物。 正火组织:P

球化退火作用:获得球状珠光体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并

为淬火作组织准备。

组织:球状P

(2)最终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回火M+粒状碳化物+少量残余A 1.将下列各种材料牌号前的字母标号,分别填入备选材料种类前的括号中。

A.KTH350-10 B.Cr12 C.40MnB D.Q195 E.3Cr13

(1)A点:纯铁的熔点。 GS:从奥氏体中开始析出F。 (2)见图

(3)见图 1点以上为液体。 1~2点。析出为奥氏体,至2点全部为为奥氏体.

3点开始析出F。3~4点 从奥氏体中不断析出F。 4点产生共析转变,A→P。 至室温 F + P 或L→L+A→A→A+F→P+F。

6.图为简化的Fe-Fe3C相图。 (1)指出S点、ECF线的意义。

(2)根据相图分析45钢的结晶过程,指出45钢的室温组织。

(1)S点为共析点; ECF线为共晶线。

(2) 见图 1点以上为液体。 1~2点。从液体中析出奥氏体,至2点全部为奥氏体。

3点由奥氏体中开始析出F。3~4点 从奥氏体中不断析

出F。

4点产生共析转变,A→P。 至室温 F + P 或L→L+A→A→A+F→P+F。

室温组织为铁素体与珠光体 8. 图中已简化的Fe—Fe3C相图 (1)分析E点、SE线的含义。 (2)填写( )中相或组织代号。

(3)分析含碳量为0.77%的共析钢从液态至室温的结晶过程。

(1)E点:A中碳的最大溶解度。 ES:碳在A中的固溶线。 (2)见图

(3)见图 1点以上为液体。 1~2点,析出为奥氏体。至2点,全部为为奥氏体。

3点产生共析转变,A→P。 至室温 P 或L→L+A→A→P

10.图为简化的Fe-Fe3C相图。 (1)指出C点、PSK线的意义。

(2)根据相图分析T12钢的结晶过程,指出T12钢的室温组织。

(1)C点为共晶点; PSK线为共析线。 (2) 见图

1点以上为液体。1~2点,析出为奥氏体,至2点全部为奥氏体。3点开始析出Fe3CⅡ。3~4点从奥氏体中不断析出Fe3CⅡ。4点产生共析转变,A→P。至室温 P+ Fe3CⅡ 或L→L+A→A→A+Fe3CⅡ→P+Fe3CⅡ。

室温组织为P+Fe3CII

1、形状复杂、体积也较大的毛坯常用 砂型 铸造方法。

2、铸造时由于充型能力不足,易产生的铸造缺陷是 浇不足 和冷隔。 3、液态合金的 本身流动 能力,称为流动性。

4、合金的流动性越好,则充型能力 好 。

5、铸造合金的流动性与成分有关,共晶成分合金的流动性 好 。 6.合金的结晶范围愈 小 ,其流动性愈好

7、同种合金,结晶温度范围宽的金属,其流动性 差 。

8、为防止由于铸造合金充型能力不良而造成冷隔或浇不足等缺陷,生产中采用最方便而有效的方法是 提高浇注温度 。 9、金属的浇注温度越高,流动性越好,收缩 越大 。

10、合金的收缩分为液态收缩、 凝固收缩 和固态收缩三个阶段。 11、合金的 液态 、凝固 收缩是形成铸件缩孔和缩松的基本原因。

12、铸件中的缩孔(松)是由于合金的液态收缩和 凝固 收缩造成的。

13、同种合金,凝固温度范围越大,铸件产生缩松的倾向 大 。 14、同种合金,凝固温度范围越大,铸件产生缩孔的倾向 小 。 15、定向(顺序)凝固、冒口补缩,增大了铸件 应力 的倾向。 16、为充分发挥冒口的补缩作用,减少缩孔,铸件常采用 定向(顺序) 凝固方式。

17、为防止铸件产生缩孔,便于按放冒口,铸件应采用 顺序 凝固原则。

18、控制铸件凝固的原则有二个,即顺序原则和 同时 原则。 20、按铸造应力产生的原因不同,应力可分为 热 应力和机械应力。 21、铸件厚壁处产生热应力是 拉 应力。铸件薄壁处产生热应力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ab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