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习题

更新时间:2024-01-17 13: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财 政 学 》习 题 集

一、选择题:

1、亚当·斯密关于财政支出方面提出的原则是( )

(1)量入为出;(2)量出为入;(3)财政赤字;(4)赤字财政; 2、亚当·斯密关于税收方面提出的原则有 ( ) (1)公平;(2)确定;(3)简便;(4)征收费用最低; 3、凯恩斯税收方面着重分析的是( )

(1)税负转嫁;(2)增加收入;(3)税收调节;(4)税收制度; 4、建国后对财政概念的探讨的不同学派主要有( )

(1)国家分配论;(2)价值分配论;(3)剩余产品论;(4)社会共同需要论;

二、判断题:

1、亚当.斯密关于税收方面提出的四项原则的核心是公平。( ) 2、凯恩斯最早提出了赤字财政政策。( )

3、最早提出 “量入为出” 原则的人是亚当·斯密。( )

三、名词解释: 1、实证分析 2、规范分析

四、分析题:

学习和研究财政学应采取怎样的科学方法?

一、选择题:

1、市场失灵的表现有( )

(1)垄断;(2)信息不充分;(3)外部效应;(4)公共产品;(5)通货膨胀; 2、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区别的主要标准是( )

(1)非排他性;(2)非竞争性;(3)不可分割性;(4)排他性;(5)竞争性; 3、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有来自( ) (1)M;(2)V+M;(3)C+V+M;(4)C+V; 4、财政的基本特征有( )

(1)阶级与公共性;(2)强制与无直接偿还性;(3)收支平衡性;(4)公平; 5、财政职能主要有( )

(1)资源配置;(2)收入分配;(3)经济稳定;(4)财政监督;

二、判断题:

1、不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 2、在任何经济社会中社会总产品的再分配都主要是通过财政来进行的。( ) 3、公共财政就是财政。( )

4、行政、国防都是混合物品。( )

三、名词解释: 1、公共财政 2、公共产品 3、财政职能

4、社会公共需要 5、资源配置职能 6、收入分配职能

7、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8、混合物品

四、分析题:

1、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 2、财政的基本特征。

3、财政与公共财政的共同点和差异。 4、我国构建公共财政模式的基本思路。

5、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标准及提供方式。

6、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及财政介入经济生活的必要性。

一、选择题:

1、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标准有( )

(1)成本―效益法 (2)公共定价法 (3)最低费用选择法 (4)招标法 2、财政支出的公平包括( )

(1) 社会公平 (2)经济公平 (3)体制公平 (4)结果公平 3、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和单位,采取( )

(1)国有国营模式 (2)国有国控模式 (3)公司制 (4)垄断模式

二、判断题:

1、纯公共物品不能由市场提供。( ) 2、垄断国有企业采取国有国营模式。( )

3、目前,对我国来说,侧重于效率同是兼顾公平。( )

三、名词解释: 1、公共生产 2、纯公共定价法 3、价格管制法 4、负荷定价法

四、分析题:

如何协调财政支出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选择题:

1、在我国转移支出大体包括( )

(1)补助支出 (2)捐赠支出 (3)债务利息支出 (4)财政补贴 (5)行政支出 2、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 )

(1)财政支出结构 (2)财政支出规模 (3)压缩经济建设支出 (4)提高支出的使用效率

3、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 )

(1) 经济建设费 (2)社会文教费 (3)国防费 (4)行政管理费 (5)债务支出 4、国防支出属于( )

(1)购买支出 (2)转移支出 (3)补偿性支出 (4)积累性支出 5、社会总产品的运动,从静态的价值构成上划分为( )

(1)补偿性支出 (2)积累性支出 (3)消费性支出 (4)购买性支出

二、判断题:

1、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可分为转移性和购买性支出。( )

2、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经济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逐步增加。( ) 3、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 4、财政购买性支出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 ) 5、政府债务利息支付属于转移支付。( )

三、名词解释: 1、购买性财政支出 2、转移性财政支出 3、财政支出结构 4、财政支出规模 5、瓦格纳法则

四、分析题:

1、瓦格纳等西方财政经济学者是如何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的?试从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财政支出增长的现实原因。

2、从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的性质判断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并阐述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条整和优化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

3、试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4、 为什么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一、选择题:

1、国家对住宅投资属于( )

(1)生产性支出 (2)非生产性支出 (3)积累性支出 (4)消费性支出 (5)经常性支出

2、今后基础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靠( )

(1)商业银行投资 (2)财政拨款 (3)社会集资 (4)政府投融资 3、安排投资规模时必须考虑( )

(1)投资规模适度 (2)投资结构合理 (3)注重投资效益 (4)投资指标 4、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方式有( )

(1)直接调控 (2)间接调控 (3)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 (4)计划调控

二、判断题:

1、发展农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政府投入。( ) 2、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融资。( ) 3、国防支出是社会消费性支出。( )

4、投资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唯一动力。( )

5、文教科学卫生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是“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办法。( )

三、名词解释: 1、财政投融资 2、社会消费性支出 3、财政投资性支出

四、分析题:

1、 试析政府特征及范围。 2、 试析财政投融资的特征。

3、谈谈近年来我国国防支出的发展趋势。

4、从产品性质上说,农产品属于典型的私人产品,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政府都承担了农业的大量投资,这是为什么?

5、为什么说教育是一种混合产品?我国教育支出的现状和改革方向是什么? 6、谈谈政府介入基础设施投资的原因。

一、选择题:

1、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为标准,将补贴分为( )

(1)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 (2)生产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 (3)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4)明补与暗补

2、以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为标准可以把财政补贴分为( ) (1)对生产的补贴和对消费的补贴 (2)实物补贴和现金补贴 (3)明补与暗补 (4)价格补贴与企业亏损补贴 3、西方各国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自于( ) (1)社会保障税 (2)增值税 (3)政府投资 (4)各项费用

4、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及运筹资金的方式,其共同特点有( ) (1)保障项目名目繁多 (2)保障资金有确定的来源

(3)保障支出由政府安排 (4)具有宏观调控动机 (5)资金主要来自社会保险税 5、下列能够改变相对价格结构的是( )

(1)社会保障 (2)财政补贴 (3)财政投资 (4)国家预算 6、社会保障支出分为( )

(1)社会保险 (2)社会救济 (3)社会补贴 (4)社会福利 7、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是( )

(1)基金式 (2)部分基金式 (3)现收现付式 (4)企业捐助

二、判断题:

1、财政补贴的性质属于购买性财政支出。( )

2、在我国,各种财政补贴的根源都直接或间接的与价格有关系。( ) 3、财政贴息的实质是银行对企业发放无息贷款。( ) 4、西方国家实施社会保障有明显的宏观调控动机。( ) 5、社会保障制度就是社会保障措施的总称。( )

三、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制度 2、现收现付制度 3、财政补贴 4、财政贴息 5、税收支出 6、税收豁免 7、税收抵免

四、分析题:

1、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特点。 2、财政补贴中存在的问题改革。 3、税收支出的形及如何控制。

4、为什么说财政补贴是一种经济调节手段。 5、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思路。

6、有人说社会救济是纯公共产品,社会保险是准公共产品,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一、选择题:

1、从经济部门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

(1)农业 (2)工业 (3)国有企业 (4)集体企业 2、提高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的根本途径是( ) (1)控制个人收入增长 (2)提高经济效益 (3)大力发行国债 (4)控制财政补贴规模 3、以所有制结构为标准,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

(1)国有经济 (2)中外合资经济 (3)集体经济 (4)私营经济 4、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主要收入是( )

(1)税收 (2)利润 (3)债务 (4)国有资产管理收入 5、从价税与从量税是按照下列那个标志进行的分类( ) (1)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2)按税收管理体制 (3)按课税标准 (4)按课税对象的性质

二、判断题:

1、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最主要因素是价格。( )

2、虚假财政收入是指企业应缴而未缴的财政收入。( ) 3、课税范围越宽,税收越不容易发生前转。( )

4、税收的“中性”原则是指国家确定税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适中。( )

三、名词解释: 1、财政收入 2、规费收入

3、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 4、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

四、分析题:

1、分析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2、从财政收入结构分析来考虑我国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 3、分析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增长变化趋势。

一、选择题:

1、我国的企业所得税采用( )

(1)累进税率 (2)定额税率 (3)浮动税率 (4)比例税率 2、纳税主体是指( )

(1)纳税人 (2)国家 (3)征税商品 (4)负税人 3、税收的形式特征是( )

(1)强制性 (2)灵活性 (3)完整性 (4)无偿性 (5)固定性 4、除税率外,调节纳税人负担的措施还有( )

(1)规定起征点 (2)确定免税额 (3)附加 (4)加成 (5)确定纳税环节 5、按照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将税收可分为( )

(1)从量税 (2)从价税 (3)价内税 (4)价外税 (5)销售税 6、税收转嫁的方式有( )

(1)顺转 (2)逆转 (3)复转 (4)税收资本化 (5)混转 7、税负公平包括( )

(1)平等征税 (2)横向公平 (3)普遍征税 (4)纵向公平 (5)区别对待 8、下列税负可以转嫁的税种有( )

(1)所得税 (2)财产税 (3)商品税 (4)行为课税 9、反映征税广度的是( )

(1)税源 (2)税率 (3)税目 (4)税基 10、按课税对象性质我国税种一般分为( )

(1)所得课税 (2)资源课税 (3)商品课税 (4)行为课税 (5)财产课税

二、判断题:

1、纳税人的负担主要通过附加,加成和免税、减税来调节。( ) 2、税收“三性”中的核心是强制性。( ) 3、税率反映的是税收的深度。( ) 4、直接税的税负容易转嫁。( )

5、纳税人就是一定要负担税收的人。( ) 6、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无意识行为。( ) 7、课税对象是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 )

三、名词解释: 1、税收 2、纳税人

3、税收的无偿性、强制性与固定性 4、课税对象

5、税目、税基与税源 6、税率

7、比例税率、累进税率与固定税率 8、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 9、课税标准 10、课税基础

11、起征点与免征额 12、直接税与间接税 13、从价税与从量税 14、价内税与价外税 15、税收负担

16、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

17、税负前转、后转、消转与税收资本化 18、税收公平

19、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20、税收效率 21、税收效应

22、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23、税收“中性” 24、最适课税理论

四、分析题:

1、试析税收的“三性”。

2、试析“拉弗曲线”的内容及曲线图。

3、试析税负转嫁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并分析影响税负转嫁的基本因素。 4、试析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

5、试析如何理解税收“中性”与税收的调节作用。

6、最适课税理论的基本原理对我国税制深化改革的借鉴意义。 7、比较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优缺点。

一、选择题:

1、为调节技术装备因素带给企业的级差收入,可考虑开征( )

(1)资源税 (2)土地使用税 (3)固定资产税 (4)增值税 2、下列属于商品课税的税种有( )

(1)农业税 (2)资源税 (3)关税 (4)财产税 (5)营业税 3、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属于( )

(1)商品课税 (2)所得课税 (3)资源课税 (4)涉外税收 (5)财产课税 4、增值税的课税对象增值额相当于( )

(1)C+V (2)C+M (3)V+M (4)M 5、财产税包括( )

(1)房产税 (2)城市房地产税 (3)车船税 (4)契税 (5)印花税 6、税收制度的核心是( )

(1)税目 (2)税源 (3)税率 (4)税种 7、所得多者多征、所得少者少征,无所得者不征是指( )

(1)纵向公平 (2)普遍征税 (3)横向公平 (4)平均征税 8、现行增值税计征方法是( )

(1)加法 (2)扣税法 (3)减法 (4)扣额法

二、判断题:

1、我国现行的资源税采取了从价定率的征收办法。( ) 2、所得税额变化一般对物价不产生直接影响。( ) 3、消费税的纳税环节确定在生产环节。( )

4、增值税的最大的优点是税额的大小与流转环节无关系。( ) 5、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是共享税。( ) 6、我国土地增值税属于所得税的性质。( ) 7、农业税的课税对象是农业收益。( )

三、名词解释: 1、税收制度 2、复合税制 3、商品税 4、增值税

5、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与收入型增值税 6、消费税 7、营业税 8、所得税 9、土地增值税 10、资源税 11、遗产税 四、分析题:

1、试析商品课税的特征和功能。 2、试析所得税的特征和功能。

3、试析应纳税的个人所得包括哪些。 4、试析财产税和资源税的特征。 5、试析增值税的类型。

6、试析1994年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动机及改革的内容。 7、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如何进行完善。 8、分析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优缺点。

9、试述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基本要素及其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一、选择题:

1、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国债的偿还方式应以哪个方式为主( )

(1)一次偿还法 (2)调换偿还法 (3)公卖法 (4)买销法 2、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国债利率的因素是( )

(1)政府资信程度 (2)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 (3)国债的发行方式 (4)银行利率 (5)市场利率 3、国债的功能具有( )

(1)弥补财政赤字(2)筹建建设资金(3)调节经济(4)平衡国际收支 4、以国家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国债可分为( )

(1)国家借款 (2)发行债券 (3)内债 (4)外债 5、国债的发行方式有( )

(1)固定收益出售 (2)公募拍卖 (3)连续经销 (4)直接推销 式

二、判断题:

1、一般说来,国债利率应略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略低于企业债券利率。( )2、凡是发行国债,都能起到抑制需求的作用。( ) 3、国债产生与国家职能扩大有关。( )

4、债务依存度就是国债与财政支出或国民收入的比例。( ) 5、发行短期债券主要用于平衡国库短期收支。( ) 6、公债发行不需要提供担保品。( )

7、政府总是可以靠发行债券来筹建资金的。( )

三、名词解释: 1、国债

2、国债限度与国债结构 3、债务规模 4、国债发行

5、公募拍卖方式与固定收益方式 6、连续经销方式与直接推销方式 7、市场购销偿还法 8、偿债基金

9、国债发行市场与国债流通市场 10、一级自营商 11、国债回购 12、国债期货

四、分析题:

1、试析我国国债的发行阶段的历史演进。 2、试析国债的功能。

3、试析如何理解国债的负担。

4、试析改进国债期限结构对完善我国国债体系有什么意义。 5、试析偿还国债本金的资金来源有哪些。 6、请结合现实分析我国的公债负担问题。

7、说明什么是国债负担和国债依存度,并阐明我国当前的情况。

5)综合方( 8、如何从开拓国债品种、改进国债结构方面完善我国国债制度。 9、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有哪些?适度的国债规模应如何确定? 10、试述国债的挤出效应。

11、结合实际,阐述我国国债、国债市场的一般情况。

十一

一、选择题:

1、编制国家预算的一般原则有( )

(1)公开性 (2)完整性 (3)可靠性 (4)统一性 (5)年度性 2、预算外资金的特点有( )

(1)自主性 (2)分散性 (3)专用性 (4)灵活性 (5)统一性 3、我国现行的国家预算的编制形式属于( )

(1)单一预算 (2)复式预算 (3)普通预算 (4)专项预算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颁布的时间是( )

(1)1995年 (2)1994年 (3)1993年 (4)1990年 5、地方财政管理的预算外资金,主要有( )

(1)各项附加税 (2)折旧基金预算调整是预算执行的一项程序 (3)社会福利事业收入 (4)税后留利 6、将我国的复式预算可分为( )

(1)经常业务和临时业务 (2)一般预算和特别预算 (3)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 (4)临时预算和资本预算 7、我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间为( )

(1)1月1日至12月31日 (2)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 (3)5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30日(4)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8、我国现行国家预算编制的方法是( )

(1)单一预算 (2)复式预算 (3)增量预算 (4)零基预算 9、按照预算的规定,将我国的预算级次分为( )

(1)一级 (2)二级 (3)三级 (4)四级 (5)五级 10、政府采购制度的特征为( )

(1)公开性 (2)公正性 (3)竞争性 (4)非竞争性 11、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 )

(1)确定预算主体 (2)确定预算级次 (3)预算收支的划分 (4)预算管理权限 (5)集权和分权 12、预算调节制度的调节方式有( )

(1)纵向调节 (2)横向调节 (3)专项调节 (4)补助调节 1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主要有( )

(1)企业所得税 (2)个人所得税 (3)增值税 (4)营业税 14、我国税收返还制度中,确定返还基数是以( )年的实际数字为依据。

(1)1990年 (2)1993年 (3)1994年 (4)1996年 (5)1998年 15、 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有( )

(1)确定税率 (2)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 (3)确立征税范围 (4)按税种划分各级财政收入

二、判断题:

1、按一级财政设立一级预算,我国预算级次为5级。( ) 2、预算外资金其性质是财政资金。( )

3、在编制国家预算时,支大于收,称为财政赤字。( ) 4、政府预算在长期是平衡的,而在短期则不是的。( )

5、政府的预算与经济政策相联系,所以预算不是独立的。( )

6、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变了各部门各单位对预算资金的支配权和使用权。( ) 7、预算体制的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与分权问题。( ) 8、“分灶吃饭”是指1980年—1984年的预算管理体制。( ) 9、按收益范围区分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是符合效率原则的。( )

10、按照我国《预算法》,各级政府负责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

11、预算管理体制是确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分配关系的一项主要制度。( )

三、名词解释: 1、国家预算

2、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 3、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 4、国家预算外资金 5、税费改革 6、部门预算 7、政府采购制度 8、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9、国库分散支付制度 10、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11、转移支付制度 12、预算调节制度 13、分级分税预算体制 14、横向转移与纵向转移

四、分析题:

1、试析目前我国预算外资金的范围及进一步完善措施。 2、试述国家预算的原则。 3、为什么要实行税费改革。

4、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复式预算?如何完善我国的复式预算制度? 5、为什么说市场经济从根本上决定了政府预算的法治性。 6、试析我国预算法规定了哪些内容。 7、试析政府采购制度的程序。

8、试述编制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9、为什么说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10、试析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特征。

11、分析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12、如何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13、试析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是什么?核心是什么? 14、试析我国预算体制的类型。 15、试析分级预算体制的要点。

16、试析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 17、阐述分级分税预算体制的基本内容。

18、阐述进一步完善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应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十二

一、选择题:

1、财政政策的主体是( )

(1)国家 (2)政策制定者 (3)政策执行者 (4)财政部 2、财政政策的目标主要有( )

(1)物价相对稳定 (2)收入的合理分配 (3)经济适度增长 (4)社会生活质量提高 3、财政政策所采用的工具有( )

(1) 税收 (2)公债 (3)公共支出 (4)政府投资 (5)财政赤字 4、公债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效应上( )

(1)排挤效应 (2)货币效应 (3)收入效应 (4)替代效应 (5)税收效应 5、IS曲线比较陡峭,LM曲线比较平缓时,财政政策的效力( ) (1)较强 (2)很强 (3)较弱 (4)很弱 6、财政传导机制的媒介体有( )

(1)收入分配 (2)货币供应 (3)价格 (4)税收 (5)信贷

二、判断题:

1、财政政策同其他任何政策一样,属于经济基础范畴。( )

2、财政政策的时滞性是指指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出现的时间提前的现象。( ) 3、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可以发挥财政政策“内在稳定”的作用。( )

4、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减少税收或增加支出来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 )

5、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从1997年开始实施的。( )

6、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 7、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偏差叫做人为偏差。( )

8、购买性支出乘数是正值,说明国民收入与税收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 9、IS曲线比较平缓,LM曲线比较陡峭时,财政政策的效力就比较强。( )

三、名词解释: 1、财政政策 2、政府投资 3、公共支出

4、自动稳定财政政策与相机抉择财政政策 5、汲水财政政策 6、补充财政政策

7、扩张财政政策、紧缩财政政策与中性财政政策 8、财政政策传导机制 9、硬赤字与软赤字 10、财政政策效应

11、财政政策人为偏差与财政政策自然偏差

12、税收乘数

四、分析题:

1、试析财政政策的主体和目标。

2、试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及不同政策组合。

3、试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力强弱的几种因素组合分别是什么? 4、试析财政政策乘数效应。

5、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差别有什么意义? 6、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析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7、怎样认识与评价财政政策的效应。

8、为什么在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相对有效,而在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相对有效? 9、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模式的认识。 10、试析采取什么办法克服“时滞”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9v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