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精华版,,学艺术的必看
更新时间:2024-06-14 23: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二、名词解释:
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 5. 艺术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6. 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艺术流派是多种多样的。它是艺术不断发展、多样化与繁荣的表现。 7. 形象思维: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作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
8.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雕塑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9. 意境: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境”追求天然之美,追求纯真之美,追求朴素之美,归结为一种自然天真的审美趣味,对于中国传统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可想象会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所以也不存在只有形式或只有内容的艺术作品。“如果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它必和内容紧密的联系着,你要想把它从内容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你要想把内容从形式分出来,那就等于消灭了形式。”另外形式是内容的外观,形式不佳,肯定会影响对内容的鉴赏。所以,在接受活动中,从这一意义上说,艺术形式确是具有先行性的,而且也是有决定性的,另外,从接受角度来看美术,电影,音乐等作品它们的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就是说这些作品形式不但体现了作品的内容,同时它们也决定了自身的内容。已完成的作品中,内容与形式是紧密结合的,成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P -398】
2.简述道德、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1)艺术与道德:有些艺术作品能体现一定时代的道德准则,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内在意蕴等表现出来。艺术家的道德观也会影响他的艺术创作。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网搜】同时,道德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艺术创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既然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作品当然就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而在描写和表现人们的道德面貌与道德生活时,必然融入艺术家个人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2)宗教对艺术:第一,表现在艺术被宗教用来宣扬和传播自身,同时宗教也为艺术提供了自身的题材与内容。其次,在某些方面宗教对艺术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第三,表现在宗教具有阻碍艺术发展的作用。它把艺术限定于宗教所规定的范围和式样中,以理论的形式影响了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活动,在一定程序上阻碍着艺术的发展
3. 艺术接受的社会环节有哪些? 【P448】 艺术展览馆 新闻媒介 艺术出版社 艺术博物馆 艺术市场 艺术院校
4. 辨析艺术作品的格调与品位。 (一)格调是艺术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属性,它既与作品的风格和意境、形式和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又有自身特定的内涵。格调是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艺术作品的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它们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立意方面。对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判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作格调的高低。一般来说,进步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健康的审美理想以及创作上的社会责任感是创作高格调的艺术作品的基础和前提。俗与雅是衡量作品格调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高格调的艺术作品一般来说有着健康的内容,深刻的思想,也就是说,它能触及生活的本质,展示生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给世界和人生以新的解释,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在格调高的作品中还能体现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和严肃认真地对待社会、人生与自我的态度。(二)艺术作品既有格调高低、俗雅之分,也有不同品位之别。这两个概念的第一个差异在于,格调是一个从作品价值的两极(如高低、俗雅)把握作品不同属性的范畴,品味则是从作品中再细分出差异、层次和等级的范畴。格调和品味的第二个区别是,格调虽然与艺术表达方式相关联,但更多地设计到作品的思想内容。 5.简述“艺术世界”的构造。 所谓“世界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他们把欧洲和北美洲的艺术称作“世界艺术”,否认和抹煞其他民族尤其是东方民族艺术的特点和价值。世界上一切不存民族偏见的理论家和艺术家都鄙弃这种观点,他们恰如其分的评价东方东方民族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6.简述艺术活动中的共鸣现象。
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当欣赏着被艺术作品所感染,从而达到与作品的色彩,线条共呼吸:与作品的人物共命运,爱其所爱,恨其所恨,这种现象,就称其为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它主要的特征就是在欣赏着和艺术作品之间消除了主客体之间的距离,达到了相互融合和亲密无间的契合。当然,在艺术欣赏中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同时具备主客体两方面的条件。从客体方面来说,艺术作品本身必须在艺术水平和思想内容上是优秀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从主体方面讲,则需要具备相应的艺术修养、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1)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会因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语言方式而有不同的表现方式。(2)在艺术欣赏中,共鸣现象的产生还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条件和因素,其中包括生活在不同文化传统、社会阶层中的民族和阶级对共鸣的影响。(3)在艺术欣赏的共鸣现象中,一方面不同的阶级、民族和阶层的人确实存在着差异和矛盾,另一方面,某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对于不同阶级、民族和阶层的人来说,又都能产生共鸣。 7.简述如何认识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所谓艺术的商品属性,是它作为劳动产品和交换物双重属性的统一,缺一不可。作为商品的艺术作品是一种特殊尚品。首先,它是一个欣赏的对象,是精神的产品,具有不同于其他一般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其次,艺术作品不同于一般产品的地方还在于它受到传统文化和当时社会各种思想观念和风尚的影响。由于这两点,艺术作品的价值在艺术商品的交换过程中并不一定能真正得到实现。
8.什么是艺术思潮?研究艺术思潮有何现实意义? 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变革和政治斗争的发展)以及艺术自身的发展,在艺术领域里形成的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潮流。它是社会思潮的构成部分之一。 现实意义:首先,有利于直接推动各时代艺术的蓬勃发展;其次,能够有利于深入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内在意义;再次,进一步证明再现与表明统一是艺术自身的规律之一。
9.论艺术的功能,举例说明。 关于艺术的功能,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考虑和归纳。但就艺术的社会功能或社会作用而言,一般的艺术理论大都将其分为三种,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1)艺术的认识功能:认识自然、社会、人生,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的热闹是自然和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例如:(别全写,选择或自己举例)我们可以从《诗经》中认识两三千年前我国奴隶社会的生活情景,了解当时人民的苦难与追求、婚姻和爱情以及他们的智慧、反抗和斗争;也可以从马王堆汉墓帛画中认识我国早期封建社会的文化、信仰、和统治阶级的奢侈豪华的生;更可以从敦煌艺术宝窟中比较全面的认识从十六国到宋元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以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宗教、民族生活的情况。(2)艺术的教育功能:艺术作品能够对人们起到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功能。例如:孔子曾经用绘画比喻礼,用雕刻比喻教育,用诗和音乐来比喻他的政治思想,希望以艺术为手段,通过诗教和乐教达到克己复礼的政治目的。再比如一些文论诗论作家都非常强调艺术的政治和道德教育功能。(3)艺术的审美功能:艺术除了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之外,还有审美功能。艺术能使人认识形象的真理,使人产生美的感受和感动,我国古代的文艺理论家也非常重视艺术的审美价值,如宗柄的“畅神说”,姚最的“悦情说”,张彦远的“怡悦情性”说,都不同程度的涉及到了艺术的审美功能。
10.如何理解形式的含义。 形式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内容要素的组织构造和外在形式。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并举,指的是艺术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外在的表现形态及种种艺术手段的总和。艺术形式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内形式,即内容的内部结构和联系;二是外形式,即由艺术形象所借以传达的物质手段所构成的外在形态。在任何艺术作品中,内形式与外形式是结合在一起的,只有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艺术作品的内容才能够得到表现。艺术形式具有意味性、民族性、时代性、变异性等特点。构成艺术形式的要素有:结构、体裁、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等。 四、论述题
1.论述情感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的作用和地位。
情感性是艺术的审美特性之一,在艺术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心理要素就是情感,在艺术形象特别是典型形象中,无不渗透着和凝聚着创作主体真挚的情感,情感的真挚与强烈,可以增添作品的美
感和感染人心的力量。 情感在审美欣赏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使人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完全迷恋,而感到非常兴奋满足,也可以说是陶醉。情感与思想是交融在一起的,没有情感的艺术是说教,没有思想的艺术是说梦。
2.结合中国艺术的现状,试述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1)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由于自己自足的经济状况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与此相适应,民族艺术的交流和影响,在地域和时间上也受到影响。在东西方碰撞中,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的闭关自守,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就在中国艺术家放眼世界的时候,欧洲艺术家逐渐摆脱了“欧洲中心论”的狭隘眼光,看到了欧洲之外五光十色的艺术世界,他们哀叹求真写实的传统艺术没落的同时,赞叹非洲及东方艺术的勃勃生机。从文艺复兴到二十世纪,是东西方艺术在世界舞台上融合交汇的伟大时代,也是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的伟大时代。 (2)世界艺术。世界艺术并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至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它是民族艺术的一种,它的特征是:A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 B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是为民族艺术 C世界艺术是指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3)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联系: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差别:并非一切世界的都是民族的,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4)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的意义。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社会主义艺术必须坚持民族形式。社会主义艺术继承本民族的一切优秀艺术的传统,创造为本民族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其次,坚持社会主义的开放性,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政策,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表现在艺术领域。 3.试论艺术美。? 艺术美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题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未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艺术美是人为的,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美相比,艺术美则是比较鲜明,比较集中,比较完全,比较充分。艺术作品的美即艺术美,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家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的美。美的现实可以成为艺术创造的根据或根源,另有一些丑的现实也同样可以成为艺术创造的根据或根源。即是说,艺术既能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艺术美,也能根据丑的现实而反映现实丑,并且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如在文学、戏剧作品中,这种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的例子有很多,莎士比亚的《奥赛罗》、《麦克白斯》,歌剧《白毛女》等。 4.论述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
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是辩证的统一,正如李可染的一句名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打进去”是继承,“打出来”是革新。他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革新是继承的目的。离开革新的继承是复古主义,只有以革新为目的继承才是科学的批判继承。第二,继承是革新的基础。离开继承的革新是虚无主义,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的革新才是成功的革新。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艺术都是在继承与革新的辩证同一中向前发展,这是艺术自身运动的一个普遍规律。 5.论艺术家的艺术修养,举例说明。
所谓艺术修养,就是指在取得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提出进一步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创作技巧,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水平,并熟练自如的创造出具有一定艺术意蕴的艺术作品,如果能达到他所处的时代的历史应有的艺术高度,那就成了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艺术家。(一)艺术家修养的五个方面:(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2)深厚的文化素养(3)丰富的生活积累(4)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A.发现的目光和独到的感受力B.丰富的艺术想象力C.独特的记忆力(5)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二)不断优化艺术心理定势是艺术修养的最高目标 6.论艺术欣赏的性质和特征,举例说明。
艺术欣赏是一种最主要的艺术接受方式,也是其他一切艺术接收方式的基础。(1)在艺术欣赏中,感性和理性是统一和互渗的。艺术作品虽然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现给欣赏者的,但它又不止于感性,而是在感性的形式和形象中,包含着真理、道德、社会理想等丰富的理性内容。比如说电影艺术中艺术语言之一的“蒙太奇”,就是通过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组合、切换等方式来表达作品思想内涵。(2)在艺术欣赏中充满着联想和想象。 艺术欣赏中的联想和想象,即使认识理解艺术作品的特殊方式,也是艺术欣赏中审美享受的重要条件。比如在造型艺术中,不管是二度空间的绘画艺术,还是三度空间的雕塑艺术,它们都只能以空间的、静止的方式而存在,都只能表达时间过程中的一个瞬间。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这一瞬间所暗示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 5. 艺术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6. 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艺术流派是多种多样的。它是艺术不断发展、多样化与繁荣的表现。 7. 形象思维: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作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
8.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雕塑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9. 意境: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境”追求天然之美,追求纯真之美,追求朴素之美,归结为一种自然天真的审美趣味,对于中国传统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可想象会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所以也不存在只有形式或只有内容的艺术作品。“如果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它必和内容紧密的联系着,你要想把它从内容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你要想把内容从形式分出来,那就等于消灭了形式。”另外形式是内容的外观,形式不佳,肯定会影响对内容的鉴赏。所以,在接受活动中,从这一意义上说,艺术形式确是具有先行性的,而且也是有决定性的,另外,从接受角度来看美术,电影,音乐等作品它们的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就是说这些作品形式不但体现了作品的内容,同时它们也决定了自身的内容。已完成的作品中,内容与形式是紧密结合的,成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P -398】
2.简述道德、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1)艺术与道德:有些艺术作品能体现一定时代的道德准则,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内在意蕴等表现出来。艺术家的道德观也会影响他的艺术创作。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网搜】同时,道德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艺术创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既然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作品当然就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而在描写和表现人们的道德面貌与道德生活时,必然融入艺术家个人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2)宗教对艺术:第一,表现在艺术被宗教用来宣扬和传播自身,同时宗教也为艺术提供了自身的题材与内容。其次,在某些方面宗教对艺术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第三,表现在宗教具有阻碍艺术发展的作用。它把艺术限定于宗教所规定的范围和式样中,以理论的形式影响了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活动,在一定程序上阻碍着艺术的发展
3. 艺术接受的社会环节有哪些? 【P448】 艺术展览馆 新闻媒介 艺术出版社 艺术博物馆 艺术市场 艺术院校
4. 辨析艺术作品的格调与品位。 (一)格调是艺术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属性,它既与作品的风格和意境、形式和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又有自身特定的内涵。格调是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艺术作品的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它们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立意方面。对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判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作格调的高低。一般来说,进步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健康的审美理想以及创作上的社会责任感是创作高格调的艺术作品的基础和前提。俗与雅是衡量作品格调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高格调的艺术作品一般来说有着健康的内容,深刻的思想,也就是说,它能触及生活的本质,展示生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给世界和人生以新的解释,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在格调高的作品中还能体现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和严肃认真地对待社会、人生与自我的态度。(二)艺术作品既有格调高低、俗雅之分,也有不同品位之别。这两个概念的第一个差异在于,格调是一个从作品价值的两极(如高低、俗雅)把握作品不同属性的范畴,品味则是从作品中再细分出差异、层次和等级的范畴。格调和品味的第二个区别是,格调虽然与艺术表达方式相关联,但更多地设计到作品的思想内容。 5.简述“艺术世界”的构造。 所谓“世界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他们把欧洲和北美洲的艺术称作“世界艺术”,否认和抹煞其他民族尤其是东方民族艺术的特点和价值。世界上一切不存民族偏见的理论家和艺术家都鄙弃这种观点,他们恰如其分的评价东方东方民族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6.简述艺术活动中的共鸣现象。
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当欣赏着被艺术作品所感染,从而达到与作品的色彩,线条共呼吸:与作品的人物共命运,爱其所爱,恨其所恨,这种现象,就称其为艺术欣赏中
的共鸣现象。它主要的特征就是在欣赏着和艺术作品之间消除了主客体之间的距离,达到了相互融合和亲密无间的契合。当然,在艺术欣赏中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同时具备主客体两方面的条件。从客体方面来说,艺术作品本身必须在艺术水平和思想内容上是优秀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从主体方面讲,则需要具备相应的艺术修养、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1)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会因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语言方式而有不同的表现方式。(2)在艺术欣赏中,共鸣现象的产生还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条件和因素,其中包括生活在不同文化传统、社会阶层中的民族和阶级对共鸣的影响。(3)在艺术欣赏的共鸣现象中,一方面不同的阶级、民族和阶层的人确实存在着差异和矛盾,另一方面,某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对于不同阶级、民族和阶层的人来说,又都能产生共鸣。 7.简述如何认识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所谓艺术的商品属性,是它作为劳动产品和交换物双重属性的统一,缺一不可。作为商品的艺术作品是一种特殊尚品。首先,它是一个欣赏的对象,是精神的产品,具有不同于其他一般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其次,艺术作品不同于一般产品的地方还在于它受到传统文化和当时社会各种思想观念和风尚的影响。由于这两点,艺术作品的价值在艺术商品的交换过程中并不一定能真正得到实现。
8.什么是艺术思潮?研究艺术思潮有何现实意义? 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变革和政治斗争的发展)以及艺术自身的发展,在艺术领域里形成的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潮流。它是社会思潮的构成部分之一。 现实意义:首先,有利于直接推动各时代艺术的蓬勃发展;其次,能够有利于深入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内在意义;再次,进一步证明再现与表明统一是艺术自身的规律之一。
9.论艺术的功能,举例说明。 关于艺术的功能,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考虑和归纳。但就艺术的社会功能或社会作用而言,一般的艺术理论大都将其分为三种,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1)艺术的认识功能:认识自然、社会、人生,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的热闹是自然和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例如:(别全写,选择或自己举例)我们可以从《诗经》中认识两三千年前我国奴隶社会的生活情景,了解当时人民的苦难与追求、婚姻和爱情以及他们的智慧、反抗和斗争;也可以从马王堆汉墓帛画中认识我国早期封建社会的文化、信仰、和统治阶级的奢侈豪华的生;更可以从敦煌艺术宝窟中比较全面的认识从十六国到宋元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以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宗教、民族生活的情况。(2)艺术的教育功能:艺术作品能够对人们起到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功能。例如:孔子曾经用绘画比喻礼,用雕刻比喻教育,用诗和音乐来比喻他的政治思想,希望以艺术为手段,通过诗教和乐教达到克己复礼的政治目的。再比如一些文论诗论作家都非常强调艺术的政治和道德教育功能。(3)艺术的审美功能:艺术除了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之外,还有审美功能。艺术能使人认识形象的真理,使人产生美的感受和感动,我国古代的文艺理论家也非常重视艺术的审美价值,如宗柄的“畅神说”,姚最的“悦情说”,张彦远的“怡悦情性”说,都不同程度的涉及到了艺术的审美功能。
10.如何理解形式的含义。 形式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内容要素的组织构造和外在形式。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并举,指的是艺术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外在的表现形态及种种艺术手段的总和。艺术形式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内形式,即内容的内部结构和联系;二是外形式,即由艺术形象所借以传达的物质手段所构成的外在形态。在任何艺术作品中,内形式与外形式是结合在一起的,只有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艺术作品的内容才能够得到表现。艺术形式具有意味性、民族性、时代性、变异性等特点。构成艺术形式的要素有:结构、体裁、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等。 四、论述题
1.论述情感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的作用和地位。
情感性是艺术的审美特性之一,在艺术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心理要素就是情感,在艺术形象特别是典型形象中,无不渗透着和凝聚着创作主体真挚的情感,情感的真挚与强烈,可以增添作品的美感和感染人心的力量。 情感在审美欣赏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使人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完全迷恋,而感到非常兴奋满足,也可以说是陶醉。情感与思想是交融在一起的,没有情感的艺术是说教,没有思想的艺术是说梦。
2.结合中国艺术的现状,试述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1)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由于自己自足的经济状况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与此相适应,民族艺术的交流和影响,在地域和时间上也受到影响。在东西方碰撞中,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的闭关自守,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就在中国艺术家放眼世界的时候,欧洲艺术家逐渐摆脱了“欧洲中心论”的狭隘眼光,看到了欧洲之外五光十色的艺术世界,他们哀叹求真写实的传统艺术没落的同时,赞叹非洲及东方艺术的勃勃生机。从文艺复兴到二十世纪,是东西方艺术在世界舞台上融合交汇的伟大时代,也是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的伟大时代。 (2)世界艺术。世界艺术并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至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它是民族艺术的一种,它的特征是:A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 B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是为民族艺术 C世界艺术是指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3)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联系: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差别:并非一切世界的都是民族的,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4)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的意义。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社会主义艺术必须坚持民族形式。社会主义艺术继承本民族的一切优秀艺术的传统,创造为本民族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其次,坚持社会主义的开放性,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政策,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表现在艺术领域。 3.试论艺术美。? 艺术美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题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未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艺术美是人为的,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美相比,艺术美则是比较鲜明,比较集中,比较完全,比较充分。艺术作品的美即艺术美,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家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的美。美的现实可以成为艺术创造的根据或根源,另有一些丑的现实也同样可以成为艺术创造的根据或根源。即是说,艺术既能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艺术美,也能根据丑的现实而反映现实丑,并且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如在文学、戏剧作品中,这种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的例子有很多,莎士比亚的《奥赛罗》、《麦克白斯》,歌剧《白毛女》等。 4.论述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
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是辩证的统一,正如李可染的一句名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打进去”是继承,“打出来”是革新。他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革新是继承的目的。离开革新的继承是复古主义,只有以革新为目的继承才是科学的批判继承。第二,继承是革新的基础。离开继承的革新是虚无主义,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的革新才是成功的革新。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艺术都是在继承与革新的辩证同一中向前发展,这是艺术自身运动的一个普遍规律。 5.论艺术家的艺术修养,举例说明。
所谓艺术修养,就是指在取得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提出进一步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创作技巧,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水平,并熟练自如的创造出具有一定艺术意蕴的艺术作品,如果能达到他所处的时代的历史应有的艺术高度,那就成了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艺术家。(一)艺术家修养的五个方面:(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2)深厚的文化素养(3)丰富的生活积累(4)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A.发现的目光和独到的感受力B.丰富的艺术想象力C.独特的记忆力(5)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二)不断优化艺术心理定势是艺术修养的最高目标 6.论艺术欣赏的性质和特征,举例说明。
艺术欣赏是一种最主要的艺术接受方式,也是其他一切艺术接收方式的基础。(1)在艺术欣赏中,感性和理性是统一和互渗的。艺术作品虽然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现给欣赏者的,但它又不止于感性,而是在感性的形式和形象中,包含着真理、道德、社会理想等丰富的理性内容。比如说电影艺术中艺术语言之一的“蒙太奇”,就是通过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组合、切换等方式来表达作品思想内涵。(2)在艺术欣赏中充满着联想和想象。 艺术欣赏中的联想和想象,即使认识理解艺术作品的特殊方式,也是艺术欣赏中审美享受的重要条件。比如在造型艺术中,不管是二度空间的绘画艺术,还是三度空间的雕塑艺术,它们都只能以空间的、静止的方式而存在,都只能表达时间过程中的一个瞬间。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这一瞬间所暗示的过去和未来则需要欣赏着的联想和想像去丰富、去创造、去确定。(3)在艺术欣赏中始终包含着感情。从艺术创造和欣赏的角度看,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要表达和欣赏者从艺术作品中所体验的,都已不可能是艺术家和欣赏者个人的私人情感,而是通过艺术语言符号化、客观化、普遍化的人类共同的情感。
的过去和未来则需要欣赏着的联想和想像去丰富、去创造、去确定。(3)在艺术欣赏中始终包含着感情。从艺术创造和欣赏的角度看,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要表达和欣赏者从艺术作品中所体验的,都已不可能是艺术家和欣赏者个人的私人情感,而是通过艺术语言符号化、客观化、普遍化的人类共同的情感、
13、艺术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艺术作品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载体。尤其是具象写实的艺术作品中往往会记录一些现实生活的事件和场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人们可以认识作品创作的年代的一些社会风貌,通过艺术作品了解和学习历史。教育功能:科学是以理服人的,而艺术则以情感人,艺术通过对观众情感的影响而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境界。艺术教育有着科学文化教育不可替代的功能。
审美功能: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是审美属性,人们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可以说,审美功能是艺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15、简述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一)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模仿,这是一种最古老的观点。(二)游戏说,游戏说由十
八世纪德国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艺术史家曾把这种学说称之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席勒认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三)巫术说,艺术起源于巫术,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发生学中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巫术说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原始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而原始巫术根植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四)劳动说,沃拉斯切克、毕歇尔、希尔恩都强调音乐、舞蹈的特征是节奏,而音乐、舞蹈的节奏又来源于劳动的节奏,因而劳动是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力。(五)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等
16、5、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艺术与宗教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艺术与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历史时期,是相互影响的。艺术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宗教活动属于社会生活的内容,宗教与艺术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归根结底也反映了经济基础的间接的、但是决定性的作用。在艺术起源中产生作用的各种非根本的因素中,宗教的作用居于突出的地位。宗教如此深入广泛地影响艺术的原因首先在于宗教是一种具有世界观、人生观意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历史上宗教意识形态曾占有统治性的地位;同时,宗教的许多活动离不开艺术,需要利用艺术作为表现形式,许多艺术形式也就在宗教活动中得到发展;此外,各种宗教的传播也必然导致各地区各民族艺术的交流,从而促进艺术的发展. 在宗教影响艺术的同时,艺术也对宗教产生反作用。在历史上,艺术作为宗教的宣传手段,对于宗教的广泛传播和宗教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宗教艺术的题材虽是宗教,它的根子是现实生活。11、美术的主要类型?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园林、盆景、化妆、摄影、书法、篆刻、现代设计;
17、9、艺术审美教育的意义?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地位与作用,是因为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变化,引导人们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于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同样有一个评价适度的问题,既不能忽视这种作用,也不能过分或夸大
艺术之所以具有审美教育作用,是因为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展示生活的外观,而且能够表现生活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规律,在艺术作品中又总是饱含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蕴含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态度,渗透着艺术家的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使欣赏者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艺术的审美教育不同于道德教育,也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形式。这是因为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具有美学的意义和艺术的魅力。艺术这种审美教育功能的特点,可以列举出许多来,但最主要的,应当是“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这三种。1.以情感人,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2.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的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3.寓教于乐,这就是强调,应当把思想教育融合到艺术审美娱乐之中
18、12、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的意义?①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从文艺复兴到二十世纪,是东方艺术在世界舞台上融合交汇的伟大时代,也是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的伟大时代。②世界艺术:世界艺术并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之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它是民族艺术的一种。特征是: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世界艺术是指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③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联系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差别在于: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深刻地表现“人的一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④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的意义:该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艺术必须坚持民族形式。坚持社会主义艺术的开放性。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艺术并与本民族的艺术传统结合起来,洋为中用,创造出新的更高级的社会主义艺术,满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19、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重大的、深刻的影响:因为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
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物质力量。因此,政治即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力导致艺术的衰败。 因此自古以来,艺术便是政治的反映,为政权服务。首先,国家政权的兴衰一定会影响到艺术的创作。以古罗马浮雕艺术为例,由罗马建城初期的埃特鲁里亚浮雕到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安东尼王朝的图拉真记功柱便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古罗马的发展和兴盛的过程。其次,统治者的政策,也会影响艺术创作。以明朝青花瓷器为例,明朝初期朱元璋在位时,竭力打击官员贪污腐败问题,所以当时出现了一种绘有“缠枝莲”的青花盘,而且产量极大.艺术会迎合统治者。再次,艺术会从侧面帮助统治者维护其统治。而在西方近代,艺术对政治的作用更加明显。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用艺术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艺术对政治还有批判作用,在某一时期的政治发展出现
问题时,艺术总会对其进行批判,使统治者调整其策略,解决出现的问题。综上所述,艺术是政治的反映,是社会状况,意识形态等的外在表现。 20、2、艺术与社会生活?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艺术是一种比理性的论证更普遍的语言,豪泽尔曾说过:“世上只有无艺术的社会,而没有无社会的艺术” 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无不打上人类所在的社会和环境的烙印,一方面,艺术凸显了和表现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但另一方面社会也无时不在地影响着艺术的流变和发展。中国自古就有“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的说法,也即说明了一件艺术品的创造无不体现了艺术家的思想观点、艺术情趣及其人生价值观。艺术家都拥有其独特的个性,而在某种程度上说,一个特定社会的政治对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影响是最为显著的,但我们也不能忽略社会我们通常说艺术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所以无论艺术家再怎么奔放不羁,全身心都投入艺术创作之中,用整个灵魂进行表现,艺术家所表现的世界仍然会具有其所在社会的印迹。大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如经济、文化、风俗和地理环境等。艺术品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最终经过艺术家的提炼和加工以特殊的表现形式又回归于社会。 3、介绍三种艺术门类划分的标准及其意义?4、艺术与道德的关系?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艺术既不是道德的协统者,也不是道德的下人。艺术和道德是相辅相成、密不可以分的。许多人经过艺术活动,传交思想、文化、道德和行径形式,使社会形态人员的情谊能够互通,因此使整个儿社会形态配合得当进展。同时,艺术也是具备社会形态性质的艺术,不可以违反社会形态的进展而进展。一方面,艺术影响道德。不论什么艺术作品都是在它所处的一定时期、一定社会形态的道德环境下创编出来的,定然要反映事实社会形态生存的道德关系。人的总称的不论什么活动都会渗透着一定社会形态条件下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艺术活动也不例外。诚然,一点艺术作品不可以直接的反映道德,不过经过创笔者的领会艺术品的美观念,也往往可以表现出来某种道德气节和道德理想。
21、6、哲学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与哲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哲学通过美学和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产生;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选择与改变;哲学思想的矛盾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矛盾。艺术是人的审美观在本体意识中的最初的理性反映的总结,是最初的带有主观心理因素的理性反映的总结,是观察后组成的思维材料对感观的描述.而哲学是通过这种思维材料的总结和进一步观察判断而形成的有系统有规律的组合.艺术这种最初的理性反映,相对于外在事物来说是表面的感性的,而且具有心理因素的延续性,就是说心理因素的变化可直接表现在这种反映当中;进一步来说,人的心理因素的变化在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人在对事物进行观察认识时,是受心理因素制约的.而当这种观察的总结具体反映在行为上时,就是心理因素的延续;这一点对艺术行为和哲学行为来说,在现实中都一样具有着约束性.而艺术是通过感性认识且具有心理因素延续的最初的理性表达,所以这种心理因素更直观更明显.艺术的具体表达是通过感性思维的加工,从而具有了最初的理性的组织形式的表达方式.
22、19、艺术批评的重要性?一,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二,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三,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对于艺术作品而言艺术批判作出深入的分析和判断,指出其艺术特色。揭示其审美意涵,评价其审美价值,使其审美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对艺术创作而言,艺术批判能够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予以积极的推进。对艺术鉴赏而言,艺术批评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性分析评价,加以正确的引导。7、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1、艺术接受与艺术的本质;○1艺术接受是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艺术接受和消费在其现实性上是艺术活动的完成;艺术的接受与消费在潜在的意义上又同时是整个艺术活动在观念与动机上的起点;艺术的接受与消费贯穿于整个艺术生产活动之中。○2艺术接受是艺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艺术返回社会生活就内在于艺术接受和消费的形式中;艺术的接受与消费使艺术重返社会生活还表现在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构造新的社会生活上。2、艺术接受与艺术作品;○1艺术作品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接受使作品从潜在的可能性转换为现实性;第二层含义是指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召唤结构,只有接受活动的参与才能实现它的意义和价值。理由:一、艺术作品必须通过物质材料才能存在。在艺术作品中注入了艺术家的情感,有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感人的审美价值。当这些内在于艺术作品之中的东西还没有被接受者感受、理解、体验和阐释时,它们还仅只是一个潜在的存在物。二、艺术家们在表达自己的感情、思想和审美理想等时,总是要运用艺术语言,因为他不可能不通过语言的中介去把握外在的社会生活和内在的思想感情。○2艺术作品召唤结构的实现:伊加登把文学作品的结构分为六个层次:语言现象层、语义单位层、表现的客体层、图示化层面、思想观点层、形而上性质层 3、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
23、8、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1、创新是继承的目的;2、继承是创新的基础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的连续性。每一时代的艺术对于后来的艺术,都是一种既定存在和条件,后一时代的艺术注定要在前一时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所谓艺术发展的自身历史继承性,是指前代的艺术,总是给后代的艺术以巨大潜在的影响;后代的艺术又总是要继承前代艺术的成果而发展。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取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其问,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在艺术发展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创新是一切时代、一切民族艺术发展过程的必然规律。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艺术的创新,不仅要超越他人,还要超越自己。也就是说创新,不仅是对别人而言,而且是对过去的自己而言。在艺术发展过程中,所谓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的创新,实际上是艺术发展的量的积累,是对某一艺术风格的完善。所谓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创新,实际上是
艺术发展过程质的飞跃,是对某种艺术风格的根本变革;是新的艺术风格的产生。 10、艺术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的不同或本质区别? 1从人的需要与生产的目的性质来看,这两种生产是不同的。物质生产的产品直接用于人们物质生活的过程中,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或实用需要,本身并不存在或发生○
什么“意义”的问题。主要价值在于物质的功能性和使用价值。“艺术生产”的产品即艺术作品,则包含并且发生着社会意义,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审美反映的产物。主要价值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影响人们的精神。②从产品的消费来看,“艺术生产”明显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一般生产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或多或少耐久的、因而可以再度转让出去的使用价值存在,它是可以出卖的有用品,是交换价值的承担着,是一种商品。而艺术这种“艺术生产”的精神产品则有自己的特殊属性,主要是审美属性。艺术产品创造的主要是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的精神需要,而不是物质需要。③从生产的过程与结果来看“艺术生产”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性。艺术创作的全部过程中,包括一个主体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自己目的的物化过程,在这一点上,作为精神生产或“艺术生产”的艺术创作,与一般的物质生产是相同的。但是,艺术的这种物质生产性质并不是本质的,只是表现在整个“艺术生产”全过程中的某个层面上即艺术传达的层面上,是一种技巧性的艺术外层的生产。艺术创造的全过程是主体运用一定的物质形式传达他对社会生活的审美与审美感受的行为,它所物化或对象化的是创作者对现实世界独特的审美掌握,包括他的思想感情、个性特征和对生活的体验。
24、 14、从艺术的认识本质的角度,谈谈艺术家形象的特征? 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的表现形式。艺术反映现实生活,反映现实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但它并不就是客观的现实生活,不就是现实中的美;而是通过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反映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并且用物质手段将他的审美观念传达出来,表现出来。艺术在本质上说,就是艺术家审美意识或审美观念的一种表现形态。艺术家是艺术品的创造者,艺术家的个性赋予了其所创造的艺术品的独特个性,因而我们也才能以次来从众多的同类艺术作品中区分出不同风格艺术品,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往往取决于其所生活的环境——小环境和大环境,也即家庭和社会。而小环境(家庭)又往往决定于大环境(社会)。 16、怎样理解生产劳动实践是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一)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劳动改变了智商,推动了语言的产生,推动了工具的制造。(二)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劳动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使用工具、征服自然以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活动。(三)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的条件。仅仅具有实用性而没有审美性――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审美性――仅仅具有审美性。是审美发展的三个阶段。(四)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生产劳动不仅创造了艺术发生的前提和条件,而且成为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黑格尔说,艺术史的起点是建筑。
25、17、怎样理解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1、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2、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3、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4、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①在人类社会生活的结构中,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现实物质基础。耸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的政治、制度机思想方式、世界观或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艺术既属于意识形态,又具有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性。②经济基础的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同样,艺术的发展也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和影响。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人们的经济活动是推动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③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往往要经过一些中介环节。其中包括政治的、社会的、制度的等各方面的因素。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④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艺术的发展显得快些,有时显得慢些,有时甚至与经济呈反方向发展。这种现象,正是马克思所指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那种认为“经济繁盛,艺术一定繁荣;经济衰退,艺术也就衰落”的看法是缺乏根据的。
26、18、各门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国的戏曲是文学和歌舞、说唱表演的结合,又吸收了美术的因素,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电影艺术更是综合了摄影、文学、戏剧表演和美术、音乐等多种因素。因此各门艺术之间相互联系,首先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本质,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客观世界在人的意思领域的审美反映,都是以感性形象来反映世界的。○2各门艺术之间的共同点;音乐和文学,都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同属于时间艺术;雕刻和建筑都是在空间展示的,同属于空间艺术。各门艺术之间相互吸收和借鉴,一种艺术经常会从其他艺术中吸收自己学要的东西。○3配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艺术出现在一件作品中,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但是并不改变各自的性质。例如在中国画中,经常配上题诗,诗与画相得益彰,但是诗和画仍然保持着各自原有的性质,并没有变成第三种艺术。○4结合;两种以上的艺术结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离,也没有各自独立的价值。例如电影的表现手段与绘画的造型方式相结合就成动画片。○5.艺术在分化与综合中发展
1
正在阅读:
艺术概论精华版,,学艺术的必看06-14
校园安全致家长的一封信09-23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2.2.2温度和催化剂对反03-10
四季之歌作文350字06-25
在全县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1-23
数字印刷复习要点 - 图文01-15
初等教育系团总支、学生分会3月份工作简报03-15
南通体臣卫校部门预算管理暂行办法05-1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艺术
- 概论
- 精华
- 2019年苏州大学有机化学试卷库 doc
- 广州专业说明书翻译服务报价
-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随堂检测9
- “十三五”中国公共安全市场状况与投资战略可行性分析报告 22
- FM1208资料介绍
- 勉县农村公路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
- 公司食堂管理制度
- 麻城市三中高一英语寒假作业(二)
- 家庭氛围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
- 1、波谱分析复习题
- 非洲和埃及40分钟测试题
- 一岗双责文件
- 北师大语文二年上第十一单元8课时课程设计
- 中药房实习报告
- 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的中新合作模式研究
- 图解Windows - XP远程桌面
- 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版
- 【股票指标公式下载】-【通达信】主升猎股王(清仓、出货、高抛、
- 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解析《选修3—4》
- 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练习之金属及其材料测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