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井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24-06-27 14: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冯井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1﹞157号)、《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培训会的通知》文件要求,深入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城乡、校际间差距,实现全村适龄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均衡发展为目标,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均衡发展;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配置,规范办学行为,缩小城乡、校际间办学差距,创设和谐公平的教育环境,使学生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协调、健康、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市、省、国家的评估和认定。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原则。全面落实管理体制,按照统筹城乡、分步推进、重点帮扶的思路,为每所学校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二)坚持义务教育公益性原则。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增加教育投入,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

(三)坚持义务教育公平性原则。按照就近免试入学规定,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保障残疾孩子和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体现教育公平。 三、督导评估对象 冯井镇中心小学。 四、领导机构

为确保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有效、顺利推进,特成立冯井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徐宏才 校 长

副组长:张如新 副校长

成 员:冷进英 姜士杰 刘 阳 马海洋 陈 玲 聂莉莉 从前娜

五、实施步骤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创建工作遵照“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调查摸底阶段(2015年7月20日—8月5日) 1.组织学习《安徽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及《安徽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指标及标准(修订稿)》,制定实施方案。

2.摸底测算。依据2014年度全县教育事业统计报表数据和《安徽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指标及标准(修订稿)》,逐条分析我校基本现状,对学校务教育校际均衡差异系数进行测评。 3.列出重点、难点提请领导研究,拟定“未达标”指标的整改措施。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1.根据我校基本情况,形成请示汇报材料,提交讨论。

2.召开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验收启动会,成立冯井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领导小组。

3.发放《安徽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查问卷》,开展公众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调查对象包括当地学生家长、村委会等。 4.本校根据《安徽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按照督导评估内容认真进行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认真对照《安徽省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对本校的相关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广泛收集评估信息,认真测评分析,客观公正地进行自查。自查过程中,注意资料收集,建立规范档案,并向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相关数据及材料。

5.组织自评。按照安徽省《实施办法》和《评估细则》规定的评估办法、内容、指标、标准进行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自评。

6.形成自评报告。本校根据教育发展实际情况,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对策,形成自评报告(内容包括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

教育工作总体评价、教育工作成绩与经验、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意见等)。

第三阶段:申报、验收阶段

1.自评整改达到规定要求后,完成主体材料,向市政府部门提出复核申请。

2.接受市政府部门对我县的复核评估验收。

3.学校根据市督导评估的反馈意见要求,对照指标体系及支撑材料再次进行充实完善和整改。 第四阶段:巩固提高阶段

集中精力抓好各项指标的巩固提高工作,整理完善各项迎检档案资料,做好迎接省级督导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1.邀请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专家到冯井镇中心小学对相关业务工作进行指导,并根据专家组的意见进一步整改完善相关工作。 2.召开相关会议,部署“迎评”工作。

3.检查“迎评”准备工作落实情况,按照分工负责岗位责任制,进一步落实“迎评”工作。

4.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迎评”氛围。 六、工作措施

(一)完善制度,营造教育均衡发展氛围

1.建立政府统筹、教育部门负责、相关单位协助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管理体系,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完善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重视、社会家庭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重点,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

1.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切实做到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生人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2.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依法向中心校报告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情况,接受其监督和检查。

3. 建立对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帮扶制度和规范教育收费制度。

4.保证公办学校教育经费来源稳定,并建立有效的保障和监督机制,农村教育转移支付经费确保用于教育。在安排使用其它上级转

移支付资金时,优先保证教育经费支出,确保上级拨付的专项教育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到位,不截留、挤占和挪用各种教育经费。 5.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各学校的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等办学条件均达到省定标准。

(三)抓住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数量、结构和素质基本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要根据全校学校师资状况,加大招纳贤才力度,解决队伍老龄化和学科结构性短缺等问题。

2.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和聘任制度,严格聘任程序和准入制度,明确聘期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加强对教师政治思想、师德和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考核。

3.建立教师培养机制,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形式为主,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顶岗置换研修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

(四)解决难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体现,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载体。

1.抓好学校布局调整。要本着实事求是、慎重稳妥的原则,认真抓好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按照就近入学、相对集中、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学校建设和布局调整工作。

2.开展学校联盟,结对帮扶。由城区学校对口帮扶农村相对薄弱学校,实现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积极开展挖潜工程。结合学校实际、教师能力、学生水平积极稳妥地开展挖潜工程,指导各教师大胆进行有益的尝试,探索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改模式,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从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4.完善救助机制。认真落实国家资助贫困生政策,进一步完善扶贫助困体系,使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保障体系,确保随迁子女入学享受

同等的义务教育政策;进一步关注留守儿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5.逐步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统筹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基本定额标准,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建设标准化学校工作力度,加强学校设施设备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促使“硬件”建设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配备,“软件”建设上档次、上水平。确保各学校校园、校舍、体育运动场(室)、安全设施、卫生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信息技术设备等基本达到《安徽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中小学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规定要求,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6.坚持依法办学,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政策,严格按照“阳光招生、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根据学校片区生源状况,合理确定学校招生范围,公开招生结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严禁任何形式的考试选拔招生。严格落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相关规定,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不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学校内不设“重点班”、“尖子班”的规定。确保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入学率、辍学率、巩固率等各项指标达规定标准,严格控制学生辍学,加强学校四化(净化、绿化、美化、特色文化)建设,整治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切实把控辍保学纳入学校主要工作,确保每一位适龄孩子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7.完善资助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按照“两为主”(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制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推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实行留守儿童跟踪教育和定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健全提高残疾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有效机制,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民政困难补贴、资助等形式支持残疾孩子接受教育,确保三类残疾孩子入学率达85%以上。

8.发挥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广泛开展县城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城乡互动”、“强弱联合”、“以强带弱”、“捆绑式”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县城学校帮扶农村学校“牵手”计划,通过

送教下乡、教师交流、管理人员交流任职等途径,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径,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目标。全校上下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履行公共教育职能的首要任务,作为“十二五”到“十三五”及中长期教育发展的重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政策配套、措施有力、工作到位。学校要认真研究自身职责和任务,切实承担责任,健全机制、精心组织、周密布置,完善相关工作计划,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二)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所承担教育工作职责的落实及督导评估、自查自评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把督导评估与推动各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相结合、依法行政和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以《义务教育法》为重点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义务教育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重大意义,营造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浓厚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局面。

(四)严格考核,狠抓落实。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学校将建立以各教师为第一责任人的创建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考核。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中整改到位、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不按标准推进工作进程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或失职、渎职,造成重大过失,影响创建工作大局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五)强化经费保障。为高标准做好此次迎省检工作,要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确保自检和迎省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认真撰写自评报告,规范建立档案资料。自评报告务必要有具体事例支撑评估标准提出的工作要求。档案材料是自评工作的过程记录和重要成果,是对学校履行教育领导管理职责的具体呈现,务必认真做好建档工作。围绕各项指标建立的档案资料,必须能够回答和支撑评估要素提出的工作要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88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