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理论知识

更新时间:2023-10-06 22: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学知识

1、

智力障碍儿童的定义:年龄在18岁以下,智力明显低于正常

水平,并伴随着明显的社会适应性行为障碍的儿童。 2、 智力障碍的分级:

(1) 传统上,按照接受教育的能力,可以把智力障碍分为:可以教育的、可以训练的和需要

监护的三个级别。

(2)按照智力障碍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级别,这四个级别又分别称为四级智力障碍、三级智力障碍、二级智力障碍和一级智力障碍。 四个级别所对应的智商和社会适应能力分别是:

轻度的智商在 2.01~3个标准差之间,社会适应能力属于轻度适应缺陷; 中度的智商在3.01~4个标准差之间,社会适应能力属于中度适应缺陷; 重度的智商在4.0l~5个标准差之间,社会适应能力属于重度适应缺陷; 极重度的智商在5.01个标准差以上,社会适应能力属于极重度适应缺陷。

3、智力障碍儿童的病理原因:

遗传因素是导致重度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孕期感染是导致智力低下患儿的又一主要致病因素,尤以妊娠前三个月感染影响最大; 再者孕期营养不良是宫内胎儿生长迟滞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学专家经过大量研究,现在可以知道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

1、遗传因素 染色体异常如先天愚型等占弱智儿童5%~10%。基因突变如先天性代谢异常病属于此类。

2、产前损害 包括宫内感染、缺氧、理化因素如有害毒物、药物、放射线、汞、铅、吸烟、饮酒、吸毒、孕妇严重营养不良或孕妇患病。

3、分娩时产伤,窒息、颅内出血、早产儿、低血糖、核黄疸、败血症。

4、出生后患病 包括患脑膜炎、脑炎、颅外伤、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脑病,内分泌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癫痫等。

4、预防措施:要减少弱智儿童的发生,就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避

免近亲结婚,对严重遗传病尽量动员绝育术。 避免早婚和超过40岁妇女高龄生育,因为容易使染色体异常发生先天愚型。 做好产前保健检查,提高处理难产的技术,减少产伤,有条件的地区对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及早发现病人,早期治疗,减少弱智儿童发生。 一级预防

采取措施积极防止或减少智力障碍的发生。例如:普及婚前检查,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提倡优生优育,反对近亲结婚,缺碘地区的重点人群及时补碘,科学接生等等,可以有效地预防智力障碍的发生。 二级预防

采取二级预防措施旨在阻止一些致病因素导致智力障碍。例如已经发现一个儿童有苯丙酮尿症,就可以为该儿童制定严格的食谱,减少或基本不让他进食带有苯丙酮酸的食物,就可以有效地阻止体内大量积累苯丙酮从而避免影响大脑发育。同时,对一些可能出现智力障碍但尚无明显障碍表现的儿童(称为“高危儿童”)提供医学、教育和社会等全面帮助,可以有效地减少高危儿童出现智力障碍。 三级预防

采取三级预防旨在减轻智力障碍产生的消极后果。对智力障碍儿童和高危儿童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就是最重要的三级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限制障碍带来的功能缺失,让智力障碍儿童保持较好的生活状态。

一级预防是在做好婚检和产检,二级和三级预防是对于儿童出生之后有轻微症状的进行预防,智力障碍在大多数人看来或许是没能够接受的,但不管是怎样的结果,应该坦然接受。

5、掌握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和个性发展特点

认知发展特点:到目前为止心理学界对认知的有关概念并么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但可以

肯定的是,认知实质上就是对信息的接收、贮存和使用,具体表现于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的活动,其中,智慧活动是最主要的活动。

感知特征:A感知速度缓慢B感知觉容量小C视知觉不够分化。

注意特征:A不随意注意占优势,随意注意发展缓慢。B注意的稳定性差,并且难以转移。 C注意范围狭窄。D注意的分配能力差。 记忆特征:A遗忘规律先快后慢.B有识记不正确现象。C以机械记忆为主,有意义记忆为辅。 思维特点:以具体直观、概括或抽象水平低是智力落后儿童最典型的思维特点。

学习特点: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学习有一定的迁移能力,学习兴趣较少,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的需要不占优势。

个性发展特点:

意志品质:A主动性不足。B意志软弱。C缺乏自制力。D固执。

情绪特征:A情感分化慢。B情绪受环境影响大。C高级情感体验少。 自我评价的特性:过低的自我评价和对自己过高的评价。

6、智力测量的原理:

从第一章所介绍的智力落后的定义可以知道,一个人是不是智力落后,主要是从他的智力发展水平和适应性行为水平来判断。而智力发展水平和适应性行为水平,分别通过智力测验和适应性行为测验来评估。因此,智力落后的评估问题主要涉及到智力的评估和适应性行为的评估两方面.

第一节 智力与智力测验 一 智力概念的历史沿革

长期以来,智力的概念问题在心理学史上是一个众说纷纭的 问趣,至今没有一致的意见。

智力一词在我国的古典文献上很早就出现过。战国时期的韩非说:“智力不用则君穷乎臣。·①东汉的王充说:“夫贤者才能未必高而心明:智力未必多而举是。”①三国时期的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用。·②苟子也曾说过:·知之在人者谓

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①类似的描述还能找到很多,虽然它们还只是初步的.表面的和肤浅的,但毕竟已经涉及到了智力这个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来看,对智力的这些描述是难能可贵的。 在西方,大约从古希腊起便有了刘智力本质的种种揣测。哲学家柏拉图曾试图用三分法讨论智力的概念。他把理性和心智。

二、智力障碍儿童的训练

⒈掌握智力障碍儿童的行为训练的一般方法

1、 逐步养成法:逐步养成法是行为矫正的一个方法。它对于智力落后儿童自理行为的养成

具有重要意义,其基本实施方法是把要塑造的行为通过任务分析,分成一个个的步骤,即小步子,然后采用正向或逆向逐步强化的方法,逐步逐步训练,整个训练步骤训练完毕,行为也就养成。

2、 游戏法:训练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的重要方法。 3、 实际锻炼法:是指让儿童到具体的活动情境中学习的方法。

⒉掌握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矫正的一般方法

1、纠正:当儿童在说话时出现表达不正确,教师应立即予以纠正,而不要置之不理。例如,儿童说:“这是一只漂亮的房子”,教师应马上纠正:“这是一座漂亮的房子”或“这是一栋漂亮的房子。

2、扩充:当儿童表达不完整或不充分时,教师应立即加以扩充。相当多的智力落后儿童的语言有一种简约化倾向,即句子中常常只有主语和谓语,缺乏其他修饰成分,这时候,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扩充。例如,儿童说;“我吃饭”。可以扩充为“我正在食堂吃饭。” 3.简单说明(simple expatiation):即对儿童的语言加以简单的说明,使其意思更清楚明了。例如,儿童说:“狗在叫。·可以简单地说明为:“小狗看到有人来了,在汪汪地叫。”

4.复杂说明(complex expatiation):教师对儿童语言的说明比简单说明在内容上更详细,句子结构上更复杂。例如,儿童说:“狗在叫”。教师可以说;“有一只大黄狗,当看到一个以前从未看见过的人向它走来的时候,它瞪起双眼,汪汪地叫起来”。

5.变换方式(alternatives):对儿童的厝言表达方式加以改变。例如,儿童说:“小狗正在汪汪地叫”。教师变换一下方式,说:“是的,小狗正在汪汪地叫”。可是,它为什么会叫呢?是生病了还是有人打它?

6.完成(completion):这种方法类似于我们经常用到的填空练习,即由教师说出或写出句子的一部分,其余部分由儿童自己去完成。例如:“天空是(蓝色的)”、“鲜花是(美丽的)”、“动物园里有(老虎)”。

7.替代(replacement):用不同的物品或动作来替{t同一句型中的主浯或润浯。例如,可以让儿童练习:“(小猫)跳’、(小鱼)跳’、小猫(叫)、小狗(叫)”。 8.变换的替代(alternative replacement):与前面的替代相比,这种方法更灵活,更富弹性。例如,·(小狗)正在叫”,“(小猫)正在叫吗?”(小狗)叫得多凶啊,·

9.复合(combination):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些零散的句子,要求儿童自由联结成一个或几个句子。例如下面三个句子“桃花开了“,“桃花是红色的”,“桃花在公园里”,可以结合为“红色的桃花在公园盛开”。

10 修改(revision):在语言训练中,教师要求儿童在不改变原文意义的前提下换成另一句话来表达。例如,儿童说:“我的叔叔名字叫张三。”换成另一句话就是“张三是我叔叔”。

⒊掌握智力障碍儿童的感知训练的一般方法

1.教具的选择及使用。教具在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训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伊塔德、谢根,蒙台梭利等都非常重视教具在感知训练中的应用,并自制了一大批教具。可以这样认为在感知肌能训练中,离开了教具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和家庭要注意使用教具。

首先,组织者要充分认识到教具的作用。如听觉(听能)训练中,要儿童辨别各种鸟nL,声,(很明显)我们无法在所有场合所有时间将许许多多鸟展现在儿童面前,相反,录音磁带和幻灯机(或电影机和图片)相结合,则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能将鸟叫声(鸟和声音两种刺激)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就是靠了磁带和底片和图片这些教具的作用。

其次,组织者应积极寻找教具.感知训练中使用的教具和感知训练的内容一样非常丰富。大体讲来,凡是与人的感知有关的实物、玩具等等都可作为教具,如针,线,剪刀、水果、粮食(大豆,谷粒,米粒),收录机,幻灯机以及各种玩具和穿的服装等等。教师可以自制教具,也可以让学生从家中带教具,也可以买儿童玩具作教具(如中央教科所的333——系列玩具就是很好的一套智力落后儿童感知训练教具)。组织者要注意使教具与教学内容配套,尽量做到系统化。

第三,组织者应正确地使用教具。感知肌能训练中教具主要是用来操作进而克服智力落后者的缺陷的。因此,每个儿童都应该有操作使用教具的机会,相应的教具如沙包,彩球等,最好每个学生都有一份。教具的具体使用请参考第八章。

2.感知训练的组织。对于感知训练的组织问题,未有一致的意见。有人强调将感知训练作为单独内容来看,有的人主张将感知训练和各科软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开设。到底何种方式为好,尚无定论。实际上,感知训练的内容牵扯到许多方面,它和各科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家教委颁布的智力落后学校的课程可以分做三大部分:一是活动课,包括体育。美工,音乐。兴趣活动等。二是文化课,包括语文,数学;三是劳动技能课,活动课本身就是一些感知肌能活动,像体育课中的正步走,俯卧撑;像美工课中的纸工,泥工等:像音乐课的唱歌弹琴等。劳动技能课也有感知肌能的训练作用,即使文化课中也存在着感知训练的内容。因此从提高效益出发,我们试图提出以活动课为基地向其它科渗透,以专设课为辅助的组织策略。具体组织时,可分三大组织方式。(1)将肌能训练,感知能力和肌肉活动的配合以及空间位置的认识和活动课有机地结合起来,体育,美工,音乐教师相互协作,作好有关训练。(2)将感知训练内容和文化课结合(尤其是小学低年剁,辅之以专门的感知训练课。(3)将劳动拔术课纳入感知训练的荚糠最下,有意识地培养智力落后儿童的肌肉活动能力。这样,单独的感知训练的课时减少,加大了活动课的内容,也丰富了这些课的内容和形式。这就要求学校有一个整体规划,既分工又合作,将感知训练的内容合理地分配于各种教学活动中去。 3.将游戏法作为感知训练的主要方法。感知训练应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因此,组织者在组织时应多以游戏的方法,寓训练于兴趣中,寓训练于活动,游戏中,提高训练的效果。关于游戏法的详细内容请参见第九章。

4.训练和示范相结合,以训练为主。感知肌能训练主要不是教授给学生有关的知识,它主要是通过有关的信息刺激来发展儿童的身心机能。因此,传授知识不是本课程的目的,本课程应以训练为主。在训练时,组织者要注意示范,注意纠正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错误方式方法和缺陷行为。感知肌能训练的实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领域,目前国内尚无多少实践可供提炼。但是基本方面是肯定的,用大的信息量来刺激智力落后儿童,以最短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多的刺激量,达到此一目标,感知训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个别化教学计划与行为矫正技术 ⒈掌握智力障碍儿童行为矫正的理论和技术

第二节 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 .

行为矫正是以一系列学习原理为理论基础的.本节主要介绍·和行为矫正有关的理论。

一 应答性条件反射厚理

典型的应答性条件反射的理论是巴甫洛夫(Pavlov.I.P)用狗做实验完成的。

食物(如肉松)作为无条件刺激物(us)能引起狗的无条件反应(uR),即食物能引起狗分泌唾液。 铃声做为五条件刺激物(cs),不能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应。 但是如果将食物和铃声配对,即在喂狗食物前先让狗听列铃声,这样反复操作10次以后,不给狗食物只让它听到铃声,狗也会分泌出少量的唾液的反应。 如果配对继续下去,即让狗先听到铃声再给予食物,这样20,30次以后,仅仅让狗听到钤声,狗也会分泌相当的唾液,即条件反应(cR)形成。 ’

上述过程用图丧示即是;

学习之前: 食物(uS)+分泌唾液(UR)

(条件作用前) 铃声(cs)+无反应或无关反应

学习过程: 配/食物(us)+分泌,唾液(uR)

(条件作用中) 对[铃声(cs)———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87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