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于都县中考质量分析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10 00: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年于都县中考质量分析报告

初中阶段既是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又是进入高中学习的关键阶段。检测义务教育阶段成果的重要手段是中考,中考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将来高考的质量,也决定着我县人才的产出。为了更清楚地看到我县初中教学的优劣,给调整初中教学策略、完善初中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依据,促进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现就今年中考质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作报告如下: 一、全县基本情况分析 今年我县参加中考人数为17459人,其中公办学校38所共13654人,民办学校6所共3805人,比去年增加508人(其中公办学校增加803人,民办学校减少295人)。中考总分值为780分,其中文化考试740分、实验操作考试10分和体育测试30分。 表一:2015年、2014年、2013年全县中考成绩各分数段对比分析表 年份 2013 2014 2015 与去年 相比 与前年 相比 报考 人数 15849 16951 17459 +508 1610 尖优段 >= 90% 人数 37 67 64 -3 +27 比例% 0.23 0.40 0.37 -0.03 +0.14 优秀段 >= 80% 人数 1096 1719 1384 -335 +288 比例% 6.92 10.14 7.93 -2.21 +1.01 优良段 >= 75% 人数 2191 3222 2660 -562 +469 比例% 13.82 19.01 15.24 -3.77 +1.42 合格段 >= 60% 人数 6970 8259 7151 -1108 +181 比例% 43.98 48.72 40.96 -7.76 -3.02 低分段 <= 40% 人数 2177 2165 3328 +1163 +1151 比例% 13.74 12.77 19.06 +6.29 +5.32 由表一可知: 1.我县报考人数仍呈上升趋势,比去年递增508人,总报考人数达17459人,占全市报考人数的16.54%,是我市报考人数最多的一个县。 - 1 -

2.受今年中考试题难度加大的影响,一方面尖优段、优秀段、优良段和合格段人数比例,较去年稍微有些变化。另一方面低分段人数比例较去年也略有增加。但与全市的相应比例对比,我县的波动幅度还是比较小的。 3.今年中考的难度与2013年相当,但在尖优段、优秀段、优良段、合格段人数都有明显增加,尖优人数增加了27人,优秀人数增加了288人,优良人数增加了469人。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可见我县教育教学管理的举措得到了落实。 表二:2015年、2014年、2013年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中考成绩分数段权重分析表 尖优段 优秀段 优良段 合格段 低分段 报考 年份 学校 >= 90% >= 80% >= 75% >= 60% <= 40% 人数 人数 权重 % 人数 权重 % 人数 权重% 人数 权重% 人数 权重 % 公办 12098 0 0 297 27.1 851 38.84 4359 62.54 1977 90.81 2013 民办 3751 37 100 799 72.9 1340 61.16 2611 37.45 200 9.19 公办 12851 9 13.43 656 38.16 1567 48.63 5282 63.95 1970 90.99 2014 民办 4100 58 86.57 1063 61.84 1655 51.37 2977 36.05 195 9.01 公办 13654 16 25 562 41 1319 49 4578 64 3099 93 2015 民办 3805 48 75 822 59 1341 51 2573 36 229 7 由表二可知:

1.公办学校的报考人数连年增加,今年比去年净增803人,而民办学校的人数比去年减少295人,可见我县公办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越来越好,逐年提升。

2.尖优段人数公办学校递增幅度大,而民办学校比去年有所下降,可见公办学校越来越重视尖优生的培养,也取得了越来越好的成绩。

3. 公办学校低分段人数比例有所增加,说明有部分公办学校在培优的同时,忽视了对后进生的辅导;也有部分公办学校对后进生缺少关爱。

表三:2015年、2014年、2013年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中考成绩各分数段权重分析 尖优段 优秀段 优良段 合格段 低分段 报考 年份 学校 >= 90% >= 80% >= 75% >= 60% <= 40% 人数 人数 权重 % 人数 比例 % 人数 权重% 人数 权重% 人数 权重 %

- 2 -

2013 县城 农村 县城 农村 县城 农村 5756 10093 6621 10330 7244 10215 37 0 66 1 62 2 100 0 98.5 1.5 96.9 3.1 930 166 1391 328 1188 196 84.9 15.1 80.9 19.1 86 14 1623 568 2247 975 2059 601 74.1 25.9 69.7 30.3 77 23 3514 3456 4412 3847 4300 2851 50.4 49.6 53.4 46.6 60 40 505 1676 460 1705 945 2383 23.2 76.8 21.2 78.8 28 72 2014 2015 由表三可知: 农村学校的尖优段、优秀段和优良段人数还相当少,而低分段人数与去年相比,农村学校增加678人,可见部分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下滑。一方面是部分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够高,另一方面是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不能吸引学生。 二、各校情况分析 (一)全县公办学校各分数段人数占报考人数比例情况

表四:2015年公办学校各分数段比例排名前六位分析表 优秀段 学校 >= 80% (624分) 人数 比例% 二中 于中 桥头 八中 高龙 尧口 159 191 8 17 5 3 10.88 9.66 4.1 4.06 4.03 3.85 二中 于中 丰田 桥头 罗江 八中 学校 优良段 >= 75% (585分) 人数 296 379 21 22 62 43 比例% 20.25 19.17 11.48 11.28 11.03 10.26 丰田 高龙 于中 二中 八中 禾丰 学校 合格段 >= 60% (468分) 人数 98 58 906 642 179 97 比例% 53.55 46.77 45.83 43.91 42.72 40.93 丰田 高龙 禾丰 小溪 马安 八中 学校 低分段 <= 40% (312分) 人数 10 9 19 28 20 47 比例% 5.46 7.25 8.01 9.24 9.95 11.21 由表四可知: 1. 从优秀段、优良段、合格段三个分数段来看:于都二中、于都中学、于都八中三所学校全部进入公办学校前六位,其次是桥头初中、高龙中小学(初中)、丰田初中三所学校有两个分数段所占比例进入公办学校前六位,另外,尧口初中、罗江初中、禾丰中学三所学校也有一个分数段所占比例进入公办学校前六位。 2.丰田初中、高龙中小学(初中)、禾丰中学、于都八中、小溪初中、马安初中对低分学生的管理培养做得较好。

- 3 -

3. 特别指出的是,于都八中各分数段所占比例排名全部进入公办学校前六位。于都中学、于都二中、于都八中三所学校连续两年优秀段、优良段、合格段三个分数段所占比例进入公办学校前六位,马安初中、小溪初中连续两年低分段人数比例进入公办学校前六位。 表五:2015年公办学校各分数段比例排名后六位分析 优秀段 学校 >= 80% (624分) 人数 梓山 水头 沙心 宽田 葛坳 七中 1 2 1 5 6 6 比例% 0.29 0.59 0.93 1.07 1.09 1.13 水头 梓山 大塘 沙心 段屋 黄田 学校 优良段 >= 75% (585分) 人数 6 8 5 3 15 6 比例% 1.78 2.29 2.67 2.78 4.25 4.41 沙心 梓山 大塘 盘古 水头 七中 学校 合格段 >= 60% (468分) 人数 18 60 35 50 73 116 比例% 16.67 17.19 18.72 20.41 21.66 21.85 梓山 大塘 沙心 曲洋 水头 葛坳 学校 低分段 <= 40% (312分) 人数 146 73 41 131 127 192 比例% 41.83 39.04 37.96 37.86 37.69 34.97 由表五可知:

1.梓山中学、水头中学、沙心中小学(初中)各分数段人数比例均列公办学校后六位,大塘初中有三个分数段人数比例列公办学校后六位,葛坳初中、于都七中有两个分数段人数比例列公办学校后六位,宽田中学、段屋初中、黄田初中、盘古山初中、曲洋初中各有一个分数段人数比例列公办学校后六位。

2.在低分段人数比例上,梓山中学、大塘初中、沙心中小学(初中)、曲洋初中、水头中学和葛坳初中均高达34%以上,应引起有关学校的高度重视。

3.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禾溪初中四个分数段、利村中学三个分数段人数比例排在全县后六位,今年这两所学校不再排在后六位,进步都较大。

(二)全县民办学校各分数段人数占报考人数比例情况

表六:2015年民办学校各分数段占报考人数比例情况

- 4 -

前40位 学校 报考(≥707) 比例% 2.24 0.48 0.43 0.68 0 0 前100位 (≥695) 人 数 40 1 7 26 2 1 比例 % 4.72 0.48 1.01 1.60 0.61 1.08 前300位 (≥670) 人 数 116 3 33 86 13 1 比例 % 13.7 1.45 4.76 5.31 3.94 1.08 前500位 (≥661) 人 数 159 6 40 117 21 1 比例 % 前1000位(≥638) 人数 比例% 前3500位(≥561) 人数 比例% ≦511分 人 数 219 133 353 726 133 73 比例% 人数 人数 于都三中 847 于都五中 207 实验中学 694 19 1 3 18.77 273 32.23 517 61.04 2.9 5.76 7.22 6.36 1.08 17 8.21 47 22.71 25.86 64.25 50.86 44.81 40.30 78.49 72 10.37 250 36.02 222 13.7 643 39.69 45 13.64 139 42.12 4 4.3 13 13.98 实验二中 1620 11 天润实验 330 于都六中 93 0 0 由表六可知: 1.于都三中在各分数段人数一直较多,实验二中、实验中学在各分数段人数比例也较大,于都五中在全县前40位中,已经突破了零的记录,其它分数段的人数比例较去年有所上升,天润学校在各分数段人数比例上相比去年有所下降,于都六中在各分数段人数比例上比去年有所下降。 2.从511分(含,即于都二中均衡线)以下的人数比例来看,于都三中比例最少,25.86%,于都六中、于都五中、实验中学均超过50%,实验二中、天润实验学校比例较小。可见于都三中在培优的同时,对辅差工作也做得较好,其它学校的辅差力度相对较弱。 (三)全县各学校中考学科成绩统计分析

表七:2015年全县公办学校各学科三率和排名前六位分析表 排位 第1位 第2位 第3位 第4位 第5位 高龙中小学 丰田初中 于都中学 小溪初中 尧口初中 语文 1.618 1.557 1.554 1.537 1.536 于都中学 桥头初中 于都二中 高龙中小学 固院初中 数学 0.882 0.800 0.768 0.751 0.731 于都中学 于都二中 高龙中小学 祁禄山初中 于都八中 英语 0.997 0.951 0.925 0.921 0.879 桥头初中 于阳初中 于都中学 丰田初中 于都二中 物理 0.983 0.975 0.951 0.940 0.936 于都八中 祁禄山初中 高龙中小学 于都二中 小溪初中 化学 1.327 1.270 1.256 1.240 1.187 丰田初中 于都二中 于都八中 乱石初中 黄麟初中 思品 1.876 1.789 1.689 1.650 1.535 丰田初中 于都二中 高龙中小学 乱石初中 历史 于都中学

- 5 -

第6位 于都八中 1.532 丰田初中 0.723 丰田初中 0.810 高龙中小学 0.888 新陂初中 1.186 禾丰中学 1.500 罗江初中

排位 第1位 1.527 高龙中小学 1.495 高龙中小学 1.847 第2位 1.442 禾丰中学 1.453 桥头初中 1.714 第3位 1.417 丰田初中 1.373 丰田初中 1.684 第4位 1.405 于都二中 1.305 于都八中 1.635 第5位 1.366 乱石初中 1.260 于都中学 1.624 第6位 1.357 于都中学 1.258 于都二中 1.565 地理 生物 排位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地理 生物 表八:2015年全县公办学校各学科三率和排名后六位分析表 倒数第1位 倒数第2位 倒数第3位 倒数第4位 倒数第5位 倒数第6位 大塘初中 梓山中学 新陂初中 葛坳初中 沙心中小学 水头中学 1.071 1. 075 1.102 1.142 1.148 1.192 梓山中学 盘古山初中 沙心中小学 大塘初中 水头中学 新陂初中 0.406 0.431 0.445 0.461 0.485 0.500 梓山中学 沙心中小学 新陂初中 水头中学 大塘初中 靖石初中 0.408 0.423 0.533 0.534 0.543 0.549 水头中学 盘古山初中 大塘初中 禾溪初中 葛坳初中 于都七中 0.474 0.537 0.539 0.547 0.574 0.578 沙心中小学 大塘初中 梓山中学 黄田初中 段屋初中 固院初中 0.649 0.669 0.692 0.740 0.756 0.765 仙下中学 沙心中小学 水头中学 梓山中学 大塘初中 曲洋初中 0.650 0.761 0.809 0.861 0.875 0.898 大塘初中 于阳初中 梓山中学 黄田初中 葛坳初中 水头中学 0.698 0.743 0.754 0.769 0.773 0.792 梓山中学 水头中学 禾溪初中 曲洋初中 于都七中 大塘初中 0.574 0.665 0.702 0.727 0.744 0.746 梓山中学 黄田初中 沙心中小学 水头中学 车溪初中 曲洋初中 0.911 0.916 0.952 0.996 1.006 1.029 1.由表七可知:各学科进入全县公办学校前六位的学校及学科总数统计:高龙中小学8门、丰田初中8门、于都二中8门、于都中学7门、于都八中5门、桥头初中、乱石初中各3门,小溪初中、祁禄山初中、禾丰中学各2门,尧口初中、固院初中、于阳初中、新陂初中、黄麟初中、罗江初中各1门。 2.由表八可知:单科排在后六位的学校及学科数:梓山中学、大塘初中、水头中学各8门,沙心中小学6门,新陂初中、葛坳初中、黄田初中、曲洋初中各3门,盘古山初中、禾溪初中、于都七中各2门,靖石初中、段屋初中、固院初中、仙下中学、于阳初中、车溪初中各1门。

- 6 -

(四)中考总分平均分全县公办学校排位情况

表九:2015年全县公办学校中考总分平均分排位及分差值

参考 人数 总分平均分 与县均分差值 今年排位 比去年进退位 学校 参考人数 总分平均分 与县均分差值 今年排位 比去年进退位

学校 丰田 高龙 于中 八中 禾丰 二中 罗江 小溪 桥头 尧口 马安 平安 乱石 靖石 祁禄山 183 124 419 237 562 303 195 78 201 305 191 269 81 168 388 267 354 467.448 456.709 445.535 440.396 434.653 434.623 431.143 427.923 427.045 426.161 420.848 419.651 417.53 410.81 409.087 407.914 402.972 55.72 44.98 37.41 33.8 28.67 25.12 22.92 22.89 19.41 16.19 15.31 14.43 9.12 7.919 5.799 -0.92 -2.64 -3.82 -8.7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3 8 -2 -2 23 0 -4 1 6 9 -6 -4 3 -7 7 -5 3 -4 -2 新陂 黄麟 古田 宽田 步前 黄田 固院 段屋 禾溪 仙下 利村 七中 盘古山 205 282 227 467 225 136 458 353 117 559 209 531 245 549 346 187 108 337 349 401.439 -10.29 401.205 -10.53 399.392 -12.34 398.788 -12.94 397.164 -14.57 394.037 -17.69 392.196 -19.53 385.898 -25.83 383.504 -28.23 382.086 -29.65 381.526 -30.21 381.122 -30.61 380.249 -31.48 373.505 -38.23 369.792 -41.94 360.813 -50.92 360.453 -51.28 359.573 -52.16 346.269 -65.46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13 0 -4 6 0 -13 4 -14 10 -3 1 -4 -9 -1 -9 -1 1 -1 -3 1977 449.145 1462 436.853 葛坳 曲洋 大塘 沙心 水头 梓山 于阳 车溪 汾坑 三门

由表九可知:

1.对比近两年来看,于都中学、于都八中、丰田初中、于都二中总分平均分近两年均排在前六位,而禾丰中学、高龙中小学总分平均分今年排在前六位。沙心中小学、水头中学、大塘初中、梓山中学总分平均分近两年均排在后六位,而曲洋初中、葛坳初中今年总分平均分排在后六位。

2.2015年禾溪初中、新陂初中总分平均分分别排在第28位和20位,2014年这两所学校的总分平均分分别排在第38位和33位,这两

- 7 -

所学校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3. 2015年公办学校总分平均分最高的学校与最低的学校之间差距达121.179分,2014年此项差距为122.058分,这说明公办学校之间的总分平均分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4、与2014年相比,进位较大的学校有:禾丰中学+23位、新陂初中+13位、禾溪初中+10位,退步较明显的学校有:段屋初中-14位、黄田初中-13位。

表十:2015年全县中考公办学校总分三率和前六位学校学科排位情况表 学科排位 前6位学校 于都中学 于都二中 丰田初中 高龙中小学 于都八中 桥头初中 3 7 2 1 6 14 1 3 6 4 8 2 1 2 6 3 5 16 10 2 1 30 3 9 3 5 4 6 15 1 8 4 9 3 1 12 1 3 2 4 8 29 6 4 3 1 18 8 5 6 3 1 4 2 语文 数学 英语 思品 物理 化学 历史 地理 生物 表十一:2015年全县中考公办学校总分三率和后六位学校学科排位情况表 学科排位 后6位学校 梓山中学 沙心中小学 大塘初中 水头中学 盘古山初中 于都七中 37 34 38 33 17 29 38 36 35 34 37 30 38 37 34 35 25 24 35 37 34 36 27 19 25 21 36 38 37 33 36 38 37 22 23 31 36 31 38 33 24 26 38 30 33 37 23 34 38 36 21 35 29 18 语文 数学 英语 思品 物理 化学 历史 地理 生物

- 8 -

由表十、表十一可知:

1. 今年中考公办学校总分三率和排在前六位的学校中,于都二中、丰田初中的单科排位和总分三率和排位较吻合,学科发展较平衡。

2.总分三率和前六的学校中也都存在学科发展不平衡现象。如于都中学的思想品德排第十位,高龙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排第三十位,于都八中的地理排在第十八位,桥头初中的语文、英语、历史三学科也较薄弱,特别是历史排第二十九位。

3.总分三率和后六位的学校中,大部分学科排位都在30位以后,而盘古山初中和于都七中仅有两科排在30位以后,可见学科间严重失衡。

表十二:2015年全县中考公办学校各学科三率和前进位次表 学校 禾丰 盘古山 桥头 禾溪 语文 前进 21 15 12 10 学校 步前 禾丰 高龙 固院 数学 前进 20 15 13 学校 祁禄山 禾溪 桥头 丰田 英语 前进 28 26 15 14 学校 禾丰 沙心 固院 桥头 物理 前进 30 16 13 学校 禾丰 新陂 尧口 祁禄山 化学 前进 28 27 16 学校 黄麟 新陂 禾溪 桥头 思品 前进 21 14 学校 乱石 宽田 禾溪 利村 历史 前进 22 16 15 14 学校 禾丰 祁禄山 乱石 三门 地理 前进 21 19 17 学校 禾丰 禾溪 宽田 祁禄山 生物 前进 15 13 学校 禾丰 桥头 祁禄山 禾溪 总分 前进 24 15 14 13 车溪 利村 12 高龙 13 车溪 11 禾溪 11 禾丰 11 禾丰 13 宽田 14 桥头 12 新陂 10 丰田 9 尧口 9 固院、乱石 高龙 9 车溪 10 禾丰 12 利村 黄麟 9 七中 10 新陂 12 桥头 黄田 桥头 盘古山 9 古田 10 水头 乱石 9 古田 11 高龙 12 尧口 由表十二可知:禾丰中学、桥头初中、祁禄山初中、禾溪初中、新陂初中、利村中学、车溪初中、乱石初中、宽田中学总分三率和进步较大,且至少有三门学科进步幅度进入全县前六位。特别是禾丰中学所有学科均进入全县前六位。

- 9 -

表十三:2015年全县中考公办学校各学科三率和后退位次表 学校 段屋 古田 利村 黄麟 步前 语文 后退 -11 -10 -9 数学 学校 后退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地理 生物 总分 学校 后退 学校 后退 学校 后退 学校 后退 学校 后退 学校 后退 学校 后退 学校 后退 靖石 三门 古田 黄田 黄麟 靖石 固院 -8 盘古山 -6 段屋、罗江、 祁禄山、仙下 -17 靖石 -26 盘古山 -11 三门 -19 三门 -9 段屋 -8 古田 曲洋 -7 葛坳 -6 大塘 -14 曲洋 马安 -12 黄田 -10 -6 七中 -8 汾坑、平安、祁禄山、八中 -13 沙心 -15 于阳 -23 于阳 -30 步前 -16 车溪 -19 段屋 -16 -11 段屋 -13 利村 -15 黄田 -23 汾坑 -15 黄田 -10 梓山 -12 马安 -13 段屋 八中 盘古山 -9 盘古山 -7 靖石 黄田 -10 于中 -11 桥头 -16 于阳 -9 高龙 盘古山 -8 段屋 -9 小溪 -9 盘古山 -8 车溪、平安 -14 马安 -12 曲洋 -11 罗江 -11 于阳 三门 -10 盘古山 -7 七中 -10 汾坑 -8 古田 -9 沙心 -17 黄田 -12 -15 盘古山 -11 -9 -8 由表十三可知:学科退步明显的学校及学科数统计:盘古山初中7门,段屋初中6门,黄田初中5门,靖石初中、于阳初中各4门,三门中学、古田初中、马安初中、汾坑初中各3门。段屋初中、黄田初中、盘古山初中、曲洋初中、三门中学总分三率和退步较明显。

三、2015年取得的成绩及原因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1.公办学校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从各分数段统计来看,尖优段、优秀段、优良段和合格段人数所占权重与去年相比均有增加,说明公办学校的教学质量意识在增强。公办学校的优生段较去年有明显增加,特别是于都中学(初中部)和于都二中的优质学生数增加的幅度更明显,说明公办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在逐步提升。

2.部分农村学校的中考成绩都有突破,禾溪初中、利村中学走出

- 10 -

总分三率和全县后六的位臵,高龙中小学、桥头初中已经跻身总分三率和全县前六的位臵。总分三率和与去年相比,禾丰中学前进二十五位,桥头初中前进十六位,祁禄山初中前进十四位,禾溪初中前进十三位,新陂初中和尧口初中各前进十位。

3.部分学校依然保持优异状态:于都二中、丰田初中、于都八中、罗江初中。部分学校依然保持稳健上升态势:禾丰中学、桥头初中、祁禄山初中、禾溪初中、新陂初中、尧口初中、固院初中、乱石初中,其中进步较为明显有高龙中小学、桥头初中。

(二)经验总结

1.县委、县政府强有力的领导、英明的决策和悉心的关怀。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均衡发展,出台了《关于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县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县委、县政府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这些是我县教育质量能够稳步提升的重要保证。

2.县教育局励行改革,将方针政策落实到位,求真务实的作风。县教育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加快教育强县建设为指向,以“1266”工程为抓手,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优先发展为动力,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完善用人机制,创新评价体系,完善奖惩制度,积极有效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促进了我县教育稳步、健康发展。一是抓班子带队伍,激发教师潜能,发挥蝴蝶效应。明确了以质量和效能为唯一用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激活用人制度,进而开创了更加优质的干事创业氛围。禾溪初中的进步就是很好的例子。二是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几所学校,特别是禾丰中学、于

- 11 -

都八中、罗江初中,其教学成绩让我们坚定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越发地使我们清醒而又清晰地认识到,一切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提高课堂效率。这种改革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三是“师徒帮扶结对”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更好发挥我县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我县积极推出“师徒帮扶结对”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头作用,为全体教师创造了良好的专业成长环境,也培养了一大批教坛新秀与教学能手,优化了初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师资条件,促进了我县教育教学有效开展。四是举办“文明礼仪进校园”等参与热情高又有意义的辅助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营造了良好教育氛围,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助力。我们深入开展的学校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将礼仪教育作为促进学校整改的有力抓手,推动了学校塑造特色校园文化,进一步形成了育人的特色。五是召开了全县摸底考试质量分析会,为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指导建议。特别强调学校和教师要凝心聚力,把培优补困当做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来抓,思想上要重视,时间上要保证,措施上要落实。要倾听学生心声,让优生不骄傲,让后进生不气馁。校际间要加强交流,共研教法,共享资源,共同营造中考氛围。这为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四、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学科内部发展失调。公办学校各学科平均分最高与最低的差距:(中考试卷满分:语文、数学、英语各120分,物理、化学各100分,政治70分,历史50分,地理、生物各30分)语文相差13.44分,数学相差20.28分,英语相差20.76分,物理相差19.2分,化学相差18.9

- 12 -

分,政治相差19.6分,历史相差10分,地理相差7.41分,生物相差6.36分,总分相差118.4分。

2.城乡差距较大。全县农村初中报考人数10215人,占全县报考人数58.51%,其中,尖优段学生只有2人,仅占3.1%,优秀段学生196人,占14%,优良段人数601人,占23%,即使是合格段人数也仅占40%,而低分段人数却占了72%。这些比例与报考人数比例58.51%还有相当的差距。

3.个别学校质量滑坡明显。总分三率和退步明显的有:段屋初中退十六位,黄田初中退十二位,盘古山初中和曲洋初中各退十一位,三门中学退九位。也有一些学校某一学科倒退比较大,如靖石初中的数学和英语分别倒退17位和26位,三门中学的英语倒退19位,沙心中小学的化学倒退15位,于阳初中的政治和历史分别倒退23位、30位,利村中学的政治倒退15位,步前初中的地理倒退16位,汾坑初中的地理倒退15位,车溪初中的生物倒退19位,黄田初中的生物倒退17位,盘古山初中的生物15位。

(二)原因分析

1.学校管理不到位,创新不够

学校领导既是相关方针政策的直接接受者和执行者,也是各个学校教学管理的基层掌舵人。因此,学校领导的工作责任心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一所好学校,总是离不开校长及校领导班子完善的管理、通力的合作、进取的态度、务实的精神。然而,有的学校领导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和担子,责任意识“淡”,履行职责“弱”,落实工作“难”;有的学校领导班子学习热情不高,创新意识不强,开拓精神不足;有的学校抓教学质量耐心不够,力度不大,方式不活;有的学校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管理混乱,学生违反了纪

- 13 -

律,出了问题,无人管或只是敷衍了事,从而造成校风日下,为差生的产生准备了土壤;有的学校办学思想不明确,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分重视“尖子生”,较少关心后进生。这些都影响着学校乃至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师资素养不高,专业成长较慢

有些教师不能正确坚守职业道德,缺乏工作热情与激情,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不注重自我的专业成长,知识脱化,观念保守,教学也缺乏创新。有的学校因对常规检查流于形式,教师也以“抄教案、搬教参”,甚至直接以“陈年教案”来维持现状;有的学校因缺少激励机制与评价方案,教师失去竞争动力,不愿创新思路搞好教学,更谈不上静下心去搞教科研了;有的教师知识水平不高,不能因材施教,忽视对学生学习指导和行为矫治。这些都导致部分学校教学成绩难上新台阶。

3.资源配臵不平衡,城乡分化渐突出

一是教师资源配臵不平衡。很多教师因学校课程安排和教师职称评定需要,所担任的学科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符,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学业专长,有的甚至是现学现卖,每位教师所担任课程调整频繁,导致对教材生疏,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农村,各乡镇教师资源配臵存在着更大的差异,特别是当前,由于县城教学条件好,年年在乡镇选调,吸纳了农村相当部分农村骨干老师,大大削弱了农村的教师队伍。二是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城乡结构上是县城多,乡镇少;在学科结构上是传统学科多,新型学科少;年龄结构上是新教师偏多,能领头的中青年教师偏少。这些不平衡客观上延缓了农村学校和农村学生的发展。三是因为资源配臵不平衡,“择校”“择班”现象普遍,大量的农村学生往城镇挤,导致城镇学校班额大,甚至一个班七八十号人,

- 14 -

不利于个别化教学的实施,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研氛围不浓,教研活动形式化

一是缺乏学习型、研究型的团队,缺少能真正坐下来深入教学、深入学生、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教师。二是教师教研意识淡薄。教师只重教不重研,缺乏自我提升,还有的教师对教研活动本就有抵触情绪。三是教师承担的工作太杂,迎检性或临时性任务多,占用了教师大量的研修时间或授课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

五、几点意见与建议

1.落实《若干意见》,推进优先发展

强于都必先强教育,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教育发展了,能保证我县经济社会中的各项事业得以又好又快的发展。大力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具有长远发展眼光的战略。要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蓬勃发展;进一步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加强教育用人机制改革;完善教育激励机制和依法保障教育投入等。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关键在于如何一步一步去落实,拿出切实的行动,真正给教育优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强化过程管理,树立质量意识

教育教学质量事关学校的兴衰和学生的前途命运,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教育教学质量也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工作的硬指标。因此,学校的管理工作必须始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一是校长应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致力于学校管理规范化高效率。要着重抓好领导班子建设,要以教学管理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二是严格制度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减少管理过程的随意性,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三是要狠抓教学常规

- 15 -

落实。要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一定要重视教学常规的落实。从教学计划、备课(集体备课和个性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考试分析、课后辅导、教改教研等方面要进行下足功夫。四是要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渗透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要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树立师生楷模,利用好广播、橱窗、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等等,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注重专业成长,优化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培养一支素质优良、水平一流、能力高超的教师队伍是学校不懈的追求,也是学校增强核心竞争力优势所在。一是要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县局组织的“在职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培训”机会,丰富专业知识,增强教育科研能力,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育教学理论及教学基本功等方面都能得到大幅度提升。二是要提升教师基本技能。积极开展丰富的基本功比武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校每个学期都要开展教后反思、教学随笔、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评选活动,并给予优秀者适当奖励。除了在校内开展竞赛活动外,还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有关竞赛活动,教师通过参加活动,既获得了成就感,也为职评晋升等积累了硬件资料,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三是充分发挥名师引领作用。通过“师徒结对”、“送教下乡”、“区域研讨”等平台,使教学中暂时遇到困难或工作经验不足的新教师尽快走上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4.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

- 16 -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学校要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围绕教学这一生命线,大胆探索和试验,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陈旧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过去有的学校不去想提高课堂效率,光靠延长学习时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有悖素质教育的要求。近年,县教育局在13所中小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试点,还有众多学校在课程教学改革上自主探索和实践,一个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目标体系正在展露雏形。今年中考,不少试点学校也因此受益,成绩进步显著。

5.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摆在各校较突出的问题有: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厌学、弃学学生增多,差生面在不断扩大。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教师要变“教书育人”为“育人教书”,学校要坚持先教学生为人之道,再教学生为学成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学生乐学、好学、会学。二是要坚持能力为重,提升学习品质。着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积极创新能力。三是要坚持全面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溺爱尖子生,不忽视中等生,不歧视后进生,不搞题海战术,不分重点班。四是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同时加强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切实做好保学控辍工作。

6.完善评价体系,引导舆论导向

完善评价体系,就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树立科

- 17 -

学的人才观,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要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要克服过去单纯以文化成绩论英雄的倾向,以教育局在于都八中、城关小学、于都六小试点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为依托,努力开创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7.加强校际合作,实现均衡发展

要解决日益突出的城乡分化矛盾,一是政府要抓紧落实“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三年攻坚计划”,继续给予农村教师更多的津补贴。二是要建立县城学校与农村边远学校结对帮扶、共同考核的机制。三是针对骨干流失、学科失衡等问题,农村学校要加强校本培训,创新教师培训机制,激发教师潜能,尽快把新教师培养成新型教育教学能手。

8.规划学校发展,办出学校特色

在校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规划发展与特色办学是强校的有效途径。要精准把握发展机遇,研究学校发展历史,客观分析学校的优劣,深刻挖掘和传承学校优秀的、独特的办学成果及办学经验。进一步提炼创新,升华为学校特色,把理论内化为全体师生的行为方式,沉淀为学校的精神,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内涵,成为学校深层次发展的思想动力。

- 18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86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