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工程施工毕业设计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工程施工毕业设计

一、工程概况及构造布置

(一)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设计资料

1、桥梁跨径及桥宽

标准跨径:20m(墩中心距离)

主梁全长:19.96m

计算跨径:19m

桥面净宽:7m(行车道板)+2×0.75m=8.5m

2、设计荷载

公路Ⅰ级荷载,人群荷载3.0 kN/m2,每侧人行栏、防撞栏重力的作用力分别为1.52kN/m和4.99kN/m。

3、材料及工艺

混凝土:主梁用C50,栏杆及桥面铺装用C40。

预应力钢筋采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的Φs2.9钢绞线,每束6根,全梁配5束,

普通钢筋直径大于和等于12mm的采用HRB335钢筋;直径小于12mm 的均用R235钢筋。

按后法施工工艺制作主梁,采用径50mm、外径65mm的预埋波纹管和夹片锚具。

4、设计依据

(1)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I-2003),简称《标准》;(2)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J D60-2004),简称《桥规》;

(3)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JD62-2004),简称《公预规》。

.WORD版本.

.WORD 版本.

5、基本计算数据

注:考虑混凝土强度达到C50时开始拉预应力钢束。

分别表示钢束拉时混凝土的抗压、抗拉

标准强度,则ck

f '=29.6Mpa ,

tk

f '=2.51Mpa 。

(三)横断面布置

1.主梁间距与主梁片数

主梁间距通常应随梁高与跨径的增大而加宽为经济,同时加宽翼板对提高主梁截面效率指标ρ很有效,故在许可条件下应适当加宽T梁翼板。本设计主梁翼板宽度为1700mm,由于宽度较大,为保证桥梁的整体受力性能,桥面板采用现浇混凝土刚性接头,因此主梁的工作截面有两种:预施应力、运输、吊装阶段的小截面(上翼板宽度bi=1600mm)和运营阶段的大截面(上翼板宽度bi=1700mm)。净—7m+2×0.75m =8.5m的桥宽选用五片主梁,如图1所示。

.WORD版本.

图1 结构尺寸图(尺寸单位:mm)

2.主梁跨中截面主要尺寸拟定

(1)主梁高度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主梁高度与其跨径之比通常在1/15~1/25,标准设计中高跨比约在1/18~1/19。当建筑高度有受限制时,增大梁高往往是较经济的方案,因为增大梁高可以节省预应力钢束用量,同时梁高加大一般只是腹板加宽,而混凝土用量增加不多。综上所述,本设计中取用1300m的主梁高度是比较合适的。

(2)主梁截面细部尺寸

T梁翼板的厚度主要取决于桥面板承受车轮局部荷载的要求,还应考虑能否满足主梁受弯时上翼板受压的强度要求。本设计预制T梁的翼板厚度取用140mm,翼板根部加厚到220mm以抵抗翼缘根部较大的弯矩。

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中腹板主拉应力较小,腹板厚度一般由布置预制孔管的构造决定,

同时从腹板本身的稳定条件出发,腹板厚度不宜小于其高度的1/15。腹板厚度取180mm。

马蹄尺寸基本由布置预应力钢束的需要确定的,设计实践表明,马蹄面积占截面总面积的10%~20%为合适。考虑到主梁需要配置较多的钢束,将钢束按三层布置,一层最多排三束,同时还根据《公预规》9.4.9条对钢束间距及预留管道的构造要求,初拟马蹄宽度为500m,

.WORD版本.

高度为150mm,马蹄与腹板交接处作三角过渡,高度过80mm,以减小局部应力。

按照以上拟订的外形尺寸,就可绘出预制梁的跨中截面图(见图2)。

(3)计算截面几何特征

将主梁跨中截面划分成五个规则图形的小单元,截面几何特征列表计算见表2。

图2 跨中截面尺寸图

.WORD版本.

注:大毛截面形心至上缘距离:

231318.7

42.62()

5428

i

s

i

S

y cm A

===

小毛截面形心至上缘距离:

244112

51.63()

4728

i

s

i

S

y cm

A

===

(4) 检验截面效率指标ρ(希望ρ在0.5以上)

上核心距:

11426305.8

24.09()

5428(13042.62)

s

x

I

k cm

A y

===

??-

下核心距:

11426305.8

49.39()

542842.62

x

s

I

k cm

A y

===

??

截面效率指标:ρ=

24.0949.39

0.570.5

130

s x

k k

h

++

==>

表明以上初拟的主梁中截面是合理的。

(四)横截面沿跨长的变化

如图1所示,本设计主梁采用等高形式,横截面的T梁翼板厚度沿跨长不变。梁端部区段由于锚头集中力的作用引起较大的局部应力,也为布置锚具的需要,在距梁端680mm围将腹板加厚到与马蹄同宽。马蹄部分为配合钢束弯起而从四分点附近(第一道横隔梁处)开始向支点逐渐抬高,在马蹄抬高的同时腹板宽度变开始变化。(五)横隔梁的设置

.WORD版本.

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荷载作用处的主梁弯矩横向分布,当该处有横隔梁时比较均匀,否则直接在荷载作用下的主梁弯矩很大。为减小对主梁设计起主要控制作用的跨中弯矩,在跨中设置一道路中横隔梁;当跨度较大时,应设置较多的横隔梁。本设计在桥跨中点和三分点、四分点、支点处共设置五道横隔梁,其间距为4.75m。端横隔梁的高度与主梁同高,厚度为上部220mm,下部200mm;中横隔梁高度为1160mm,厚度为上部160mm,下部140mm。详见图1所示。

二、主梁作用效应的计算

(一) 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1.永久作用集度

(1)预制梁自重

中截面段主梁的自重(四分点截面至跨中截面,长4.75m):

G(1)=0.4728×25×4.75=56.145 (kN)

马蹄抬高与腹板变宽段梁的自重(长3.75m):

G(2)≈(0.75952+0.4728)×3.75×25/2=57.765(kN) 支点段梁的自重(长1.48m):

G(3)=0.75952×25×1.48=28.102kN)

边主梁的横隔梁自重

中横隔梁体积:

0.15×(1.01×0.7-0.4×0.08×0.4-0.4×0.14×0.16)=0.0740(m3)

端横隔梁体积:

0.21×(1.16×0.35-0.4×0.×0.24)=0.0843(m3)

.WORD版本.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7j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