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君涓生婚恋悲剧浅析并现代婚姻启示

更新时间:2023-11-15 23: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子君涓生婚恋悲剧浅析并现代婚姻启示

宋欣泽 2012年3月

摘要:

子君涓生是鲁迅先生《伤逝》里的主人公,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他们顶着各方压力组成家庭但最终以悲剧结局。他们的爱情悲剧是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他们的悲剧引人深思,不仅启发当时盲目追求个性解放、不顾后果的年轻人理智思考“解放”后的现实生活问题,也对当代的爱情婚姻生活有一定的教育指导意义。 关键字:环境; 子君; 涓生; 现实; 婚姻生活; 导言: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五四”以后青年所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伤逝》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了涓生和子君的恋爱及其破灭过程。作为践行新的婚姻观念的先驱,子君涓生的爱情婚姻悲剧有一定的启发性,不论对当时还是在当世都有着发人深省的现实教育意义。下面我将从环境因素、个人因素方面分析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并论说这出悲剧对现代婚姻的启示。

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1、 社会环境因素

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封建道德礼教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政治手段备受历代统治阶级推崇的,它披着礼教的外衣控制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使每个人做的每件事都在一定的规则范围之内。本是统治阶级用以愚民驭民的方法,但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与完善,它已经成为一种行为方式,一种社会标准,一种自

然习惯,是比写在纸上的律法更深入人心的溶入骨血的存在。虽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启发和鼓舞了很多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积极追求个性解放,努力争取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但就整个社会环境而言,绝大多数人仍按着封建道德礼教自觉约束自己的生活,并自发监督别人的生活。就封建婚姻观而言是听从“父母之命”,儿女的婚事由家长作主,由于封建礼教是男本位的礼教,女性更被约束以“三从四德”,一生中根本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子君追求自由婚姻的举动是相当离经叛道的。社会环境的严峻使子君与涓生在交往的过程中被监视、窥测,涓生的好友纷纷替他胆怯而规劝,他们两人租住房子被房东多次委婉拒绝,终于涓生被他的单位领导除名。种种遭遇都表明了当时封建道德礼教对市井人心仍具有独一无二的影响力。因为涓生子君结合的非礼教性使的他们成为众矢之的备受冷落,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并直接导致了涓生的失业从而面临现实的生存压力。

2、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遵循执行封建制度的基础单位,家国一体封建秩序的根基正是通过家庭这个单位来维系和稳固的。子君作为组成家庭的个体也不能例外,就家庭环境而言,封建家长对子女的婚姻必然按照礼教认可的方式进行且只承认礼教允许的方式。只因为子君自主选择了婚姻就让她的族叔不再认她做侄女,这充分显示了封建道德对人性人情的扭曲、异化,只有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礼教才能大于亲情,骨肉亲情才会被完全泯灭。就子君个人而言家庭不是包容她自由选择婚姻的所在,要想自由结合只有自绝于家庭一途。就子君的家庭而言,不再承认个体是家庭的一员,是封建家长撇清与不守礼法的家人的关系的最佳途径,是丢卒保车的家庭整体利益策略,通过舍弃“异类”而让整个家庭仍处于社会规范内不受牵连才是最重要的。子君的出走首先在婚姻关系中是孤注一掷,没有退路的:她的婚姻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否则将无以自处,这种背水一战在精神上是存在压力的。其次,她在以后的婚姻生活

中不会从娘家得到任何形式的帮助。再次,在婚姻关系破裂回娘家后,面对的也只能是别人的冷嘲热讽。在这种情境下,她的孤独感可以想见,所以有了小油鸡和叭儿狗。面对涓生的失业,她不能不怯弱,因为除了涓生她已经没有人可以依靠。等到察觉涓生对她的冷淡,她无法不忧疑,她的婚姻最后可能迎来最坏的结果。所以,封建礼教规范下的封建家庭作为维护封建制度的基础单位,对于生存于其中个体的约束是有悖于正常的人性人情的,是被礼教异化了的感情的变态体现。 3、 经济环境因素

涓生的工资是两人赖以生存的全部资本,涓生失业就代表着日子总有一天会难以为继,面对既成的事实,子君首先表现了她的怯弱,勇敢无畏的子君失去了挣脱家庭束缚与涓生结合时的决绝沉静。涓生因为对这种状况的发生早有预见表现虽然较子君镇定,但他对未来生活的估计明显偏于乐观,事实情况是自涓生失去工作直到两人分开家里并没有任何进项。经济的窘迫把两个人本来隐性的性格矛盾、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的矛盾、两性之间无法超越的自身局限性矛盾纷纷摆到了明处。两人冷战的爆发再一次验证了“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老话,也证明了上层建筑必须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现实普遍意义。 4、 文化环境因素

子君和涓生像所有受“五四”新文化运动鼓舞的知识分子一样,否定旧文化旧传统,崇尚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带给他们的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引导了他们的思想。但新文化有自己产生和扎根的土壤,接受了新观念却没有新观念背后的文化传统,使得他们的信仰缺乏实现的环境。

从上述几点可以看出,爱情婚姻自由,个性解放不能离开社会解放而独立存在。一种社会文化的形成,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建立,必然要以物质经济为基础,政治制度为保障,正所谓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个人因素影响

1、爱情的盲目

像涓生到图书馆躲避子君冷静下来后总结的那样,他与子君的结合是盲目的。首先涓生对子君并不完全了解,所以结合后仅三周,因为更加了解,便有了真正的隔膜;其次在结合之前涓生已经料到会因为与子君结合而丢掉工作,对此他只是对失去工作之后的经济来源有规划,对能否实现想要的结果并没有考虑,也没有把这种可能的情况跟子君交流,只是单方面对失去局里工作后的经济来源怀着乐观的希望。待到真的猜测变成事实,本来笃定生活无虞的雀跃过后,现实的打击终于让涓生明白“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再次,从失业后涓生的一系列表现来看,他的心理成熟度和承受能力还不足以使他胜任一个丈夫的角色,他对现实生活缺乏切合实际的了解,婚姻出现问题后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加以疏导只是一味逃避,更为了推脱责任而与子君分手。子君同样没有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的考虑,在问题出现后她的反应同样让人觉得她对于婚姻生活缺乏必要的了解。没有考虑过如果婚姻生活出现经济问题后以她的性格能不能将这个家庭支撑下去,又能不能承受两个人可能分开的结局。两个人的结合看起来更像一场赌局。 2、 子君的性格缺陷

子君性格偏于保守内向柔弱。作为践行新的婚姻观的人,她更适合做一个追随者而非开拓者。在婚后她依然按照旧传统尽一个做妻子的责任,默认男主外女主内的惯例并于此倾注全力。这与新旧文化交替形成的文化断层有关:新的婚姻观念没有可参照的模板,而已遭否定的旧传统对女性在婚姻中的责任义务规定却是耳熟能详的。她在婚姻生活中对既定旧规矩没有一丝一毫的超越,更加说明了她不具备在婚姻关系中开一代新风气的能力。 对于涓生的不满,与房东太太的矛盾之类她是隐忍的,她的意思的表达在文中所见全反映在脸上。对于涓生的失业她先是慌乱无措

继而麻木冷漠,把养家的责任全卸给涓生。两人关系破裂后,子君回到娘家不久便死亡的结局也充分显示了她柔弱的个性。 3、 涓生的性格缺陷

涓生太理想化,想的比做的多,行动能力跟不上思想的速度,没有责任感。他的冷酷自私在生存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才充分地显现出来。从到图书馆躲避家里的冷眼始,他已经下意识地选择了于己最有利的生存方式:分开以求存,逃避他应负的责任。因为涓生所受的教育,使得他的选择有着比封建文人更加清醒的薄情寡性。他想象着子君“勇猛地觉悟了,毅然走出这冰冷的家,而且,——毫无怨恨的神色”,毫无怨恨,他就可以抛下这个累赘之余也省下了良心的谴责。子君被父亲接走并留下了两个人仅有的财产后,达成所愿且有了旅费至少在想象中又有了前途后,他才记起为使良心安然而刻意忽略掉的子君此后人生所要经受的痛苦,和痛苦尽头连墓碑也不会有的坟墓。涓生像英雄一样地选择又像懦夫一样地逃避。 4、经济拮据下的心理变化

根据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人的需求共有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次序不完全固定。涓生和子君结合时他们满足的是归属与爱的人对较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涓生失业后他们的需求开始向较低层次的安全、生理需求转变。本来衣食无缺的两个人开始为如何生存操心,生活环境的变化让子君怯弱,涓生在预备措施无效后选择独善其身。这一切再次验证了物质是一切精神生活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像马斯洛的心理学理论阐释的那样:人只有保证了自己的生存,才能顾及精神方面的需求。这是正常的逻辑。在危机面前,两个本就对现实生活认识不深的年轻人面对生存的窘境、思想的分歧,没有沟通,没有携手共同应对困难的尝试,任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终于

在物质、精神的双重压力下分崩离析。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他们的心智还没有成熟到能够承担婚姻责任的地步,他们的结合是盲目的。 5、缺乏沟通

子君和涓生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他们几乎不怎么就婚姻生活中各自的想法进行沟通。并且对于婚姻生活的理解要求由始至终从来都不一样。子君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义成一个传统贤妻良母的形象,行使的全是传统观念下女性在婚姻中该承担的责任义务。涓生对生活有着更高要求:他希望爱情能够时时更新,生产,创造;两个人能够像从前一样谈天、读书、散步。家务的琐碎让子君无暇分身,经济情况也不允许请女工来代替子君做家务。矛盾在于:涓生对精神交流的要求要高过对伙食丰富的要求。子君却基于传统女性责任把照顾好丈夫、管理好家务作为自己的本分。思想分歧从这里开始。 后来涓生失业后,子君给涓生以冷脸,认为养家是男人的责任。而涓生更倾向人的独立性,男女等同的现代观念。后续的矛盾不过是同一思想分歧的扩大。这样的情况下,两个人的沟通就很重要。已经受到新文化洗礼的年轻人,通过沟通这完全是可调和的矛盾。而从文中我们看到,子君用的最多的表示自己情绪的方式是神情脸色。涓生表达自己的不满多用言语暗示,或干脆在心里气愤暗笑,继而逃避,最后分离。没有沟通或无效沟通让两个人的分歧越来越大,终于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压力下结局成一个悲剧。

总之,子君涓生的结合仅就个人层面而言也是不理智的。他们对现实生活没有足够的认识,对彼此的了解不够深入,本身性格的缺陷不足以应对现实生活,对夫妻之间的矛盾也没有进行及时地沟通调解。这些都决定他们的结合必然要以悲剧收场。

一部好的作品的优秀之处在于一旦生成便具有永久的魅力和超越时代的影响力,子君涓生的爱情悲剧对于当代的婚姻生活又有着怎样的现实指导意义呢?

子君之死对现代婚姻的启示

1、 对彼此的深入了解很重要

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走进婚姻的两个人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对对方的优缺点都有相当的了解,欣赏对方的优点,包容对方的缺点,性格相近或是互补。其中最重要的是品性。所谓“日久见人心”,一个人德行的好坏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在细微处,在危难中,心底最真实的一面才会暴露出来。子君与涓生的悲剧首先就在于他们并没有在半年交往的时间里对彼此的品性有更加深入地了解,才导致以后的心理隔阂,并最终以涓生彻底暴露的自私冷酷结束婚姻。 2、 经济独立

对每个人而言,经济独立是婚姻关系中拥有平等人格最基本的条件。不论男性女性,每个想认真经营婚姻的人都不该把自己当成另一半的附属品,不被对方尊重的婚姻关系是不能够长久的。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一味依赖别人是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的。子君的局限性就在于她从来就没想过赚钱养家跟女性有什么关系,她的思想解放只到自由选择婚姻为止。子君始终没有走出传统意识下女性在婚姻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局限。没有独立意识是她与涓生在经济出现问题后最大的思想分歧。 3、心智成熟到足以走进婚姻

心智成熟对于婚姻生活是很重要的,生活中什么问题都可能遇到,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只有心智足够成熟才能应对这些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心智成熟包括在婚姻生活中能够承受压力,有应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包容心,以负责任的态度经营婚姻。婚姻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它的琐碎容易使置身其中的人产生厌倦,所以婚姻也是需要容忍坚持的。生活中两个人出现矛盾是正常的,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草率冲动做决定是心智还不成熟的

表现。

4、 要进行有效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意思理解的偏差或各种想法的不同,两个要相守一生的人面对复杂的婚姻生活对于各种事情有不同的行事做法也很正常,所以婚姻中的两个人要经常进行沟通,什么事情不要憋在心里让对方去猜。沟通很重要,有效的沟通更重要,子君和涓生之间不是没有沟通,对于子君埋首家务两个人之间不再像从前一样一起谈天、读书、散步,他们商量请一个女工,但是并没有实行。这就属于无效沟通;子君对涓生摆冷脸是恶性沟通;涓生用道理暗示子君是让意思更模糊的沟通,他们从来没有过有效沟通。涓生失业后,子君与涓生在思想上完全两样,涓生发现了子君的怯弱后并没有及时疏导她的情绪,结果一步步让两个人的情绪都受影响。事情的发展正是从这时开始一步步走下坡路的。这是一个关键点,正是在面对困难需要两个人共同面对时更需要通过沟通在两个人之间形成合力。对未来涓生有自己的思路,他的局限性在于他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与子君分享,只寄希望于子君自己觉悟。子君又局限在男子负责养家的传统习惯里。于是各人抱着各人的想法你不满意我我瞧不起你,关系越来越僵终于分手收场。所以在婚姻关系中有效沟通很重要。 5、 尊重父母的意见

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基本不存在父母包办婚姻,现代人对于婚姻的选择也都是自由的,但父母会给我们很多忠告,这些忠告中最多的就是关于经济,我们说世界上只有父母是永远不会害你的。如果说书上讲的各种理论证明物质是一切的基础。那么父母告诉我们的就是他们活了半辈子的生活经验。如果父母的话有道理就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如果已经决定同甘共苦也要努力得到父母的理解支持。不论什么样的爱情也不值得割舍亲情,舍弃父母。另外,父母毕竟阅人经验丰富,他们可能会发

现你没有发现的你的另一半身上的问题,对此你要留个心眼,在以后的接触中着意观察,如果发现确实有问题就要考虑你能不能接受了,至少提前知道不至于到有事了受不住打击。这并不是提倡一切听父母的,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对有道理的听,没道理的可以跟父母讲明你的想法,但不要伤害父母的感情。

涓生和子君作为特定时代践行新的婚姻模式的先锋,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平衡的支点,他们是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下长大的,性格中已有的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子君连赚钱养家的念头都没有动过。涓生骨子里仍带着封建文人的清高,因为他接触并认可新文化,所以觉得两个人的出路是必须携手前行或奋身孤往的,却也不把这些道理讲给子君听,也从侧面反映了涓生并没有忘记封建礼教对于男子的要求,同时他知道子君对男人养家的传统是认可的,涓生的清高让他没法开口让子君也承担养家的责任。

虽然他们的婚姻以失败告终,最后子君甚至赔上了性命。但这部作品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失败的模板,不论什么年代,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所以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他们的失败婚姻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恋爱婚姻过程中,能够更好的避开文中涉及婚姻失败的暗礁,化解可以化解的矛盾,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更理性地对待婚姻生活。敢于尝试,哪怕只是失败的尝试,也是一种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7i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