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第四版)笔记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20 20: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第四版)笔记及答案

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政治经济学—广义地说,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经邦济世,经国济民)

历史发展: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最先使用Economy(家庭管理),

⑴14-15世纪,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A.de.蒙克莱田1615年《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首先使用了“政治经济学”,开始涉及国家的经济管理问题,研究流通领域。 ⑵真正近代经济学,是在理论研究转向生产领域开始的。

⑶法国重农主义代表人物布阿吉尔贝尔和魁奈首先把研究领域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限于农业生产),把农业看作是创造纯产品(剩余价值)的领域,这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

⑷成理论体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由W·配第创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 古典政经有,①科学成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②庸俗成分——西方经济学

⑸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经的科学成分,创立了马政经,其代表当时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的利益,对政经做了根本的改造。主要表现在:

第一次明确提出正经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创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

并据此进行社会经济分析。

②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③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发现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④揭示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必然性,并预见了未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

1、按研究对象区分:①资本主义部分②社会主义部分

2、按所处的阶段分:两者均可包括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 ①处于资本主义的政经

②处于社会主义的政经(现阶段):a.分析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经济b.分析与社会主义并存的资本主义经济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要体现2个开放,即:A.向实践开放 B.向西方经济学开放) 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经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取得进展,突出表现在: ①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商品关系,并进而确认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市场经济。

②承认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研究重点转向社初阶段的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③明确社初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适应的 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承认公有制可有多种实现形式,进而明确公有制企业在股权多元化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 ⑤依据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特征,将非公有制经济中的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技术人员明确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⑥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涉及物质资料生产(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服务。

政经研究的是生产的社会属性,但不能脱离生产的自然属性(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生产的社会属性)。 2)政经研究对象——生产关系;是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既要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要研究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

3)政经要研究影响和制约生产关系发展的生产力,特别注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4)马克思主义政经的基本分析框架——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A.以资本主义为研究对象:目的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寻求改变这生产关系的动力

1

B.以社会主义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寻求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途径,通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经济学对某个经济体的分析

①可分为两个层次:本质层次的分析——对生产关系层次的分析 表层层次的分析——对经济运行层次的分析

A.西经:偏重对经济现象的表层描述和分析。(更关注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B.马政经:偏重对经济关系本质的分析(生产关系),研究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制度的本质规定,特别注重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分析。(更关注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②马政经与西经也可能交叉:

A.西经也会涉及经济制度的分析,但以资本主义制度是永恒的制度为前提,总体着重研究宏微观经济运行中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B.马政经也会分析经济运行,其重点是各种生产关系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和调整。 五、政经的研究方法及任务

1)研究方法——哲学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和抽象法) 数学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法)

2)实证分析——试图在不做出是好是坏的价值判断的情况下,分析经济体系的行为和运行。 回答“是什么”

规范分析——考察经济行为的后果,并提出它们是好是坏,以及这些结果是否可以变得更好的判断。 回答“应该是什么”

3)任务——揭示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的客观必然性,也就揭示客观的经济规律。

4)政经研究的科学价值——阐明支配一定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以及为另一种更高机体所代替的客观规律。

5)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客观的、必然联系。 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有三个层次: ①各个社会形态都共有的经济规律 ②几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 ③某个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6)学习思路:

A.政经对资本主义分析的任务: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趋势。(借鉴、竞争、信念),关注:

①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②资本积累理论——揭示剥夺者最终被剥夺的历史趋势; ③在生产理论——揭示资本主义再生产矛盾;

④平均利润率下降理论——揭示资本过剩和生产过剩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周期性危机; ⑤剩余价值分割理论——揭示不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⑥资本主义总过程理论——描述信用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危机分析;

⑦在新条件下的资本主义新特点及其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之间的关系;等等

B.政经对社会主义分析的任务:以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为目标。一方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另一方面,要把政经理论作为行动指南。 7)对中国现阶段经济的研究要进行多层面的研究:

①生产关系层次——即经济制度层面的研究;②经济运行层次;③经济发展层面 8)现阶段学习政经的意义: ①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认识 ②对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认识

2

③寻求指导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经济理论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P15-28)

人力社会存在和发展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的。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和自然发生一定的关系,即生产力;二是人们相互之间发生一定的关系,即生产关系。 马政经①把生产关系看作是一个由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关系组成的体系,研究这些关系的内在结构;②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中研究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规律,研究社会经济制度发展变化的规律。 政经所研究的生产关系: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生产关系。 2 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P15-17 答:1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 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性消费); 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

(2) 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① 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② 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2 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1) 生产决定交换,表现在:

① 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商品生产对应商品交换,非商品生产对应非商品交换。 ② 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是由生产过程中分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的。

(2) 交换决定着生产,表现在:

① 在生产进行之前,首先要进行生产资料、劳动力等要素的交换。 ② 在生产出某种产品后,需要进行产品交换或商品交换。 3 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1) 分配有两种:产品的分配和资源的分配。这两种分配与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2) 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 ① 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

② 分配的方式也是由生产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分配过程中的地位。 (3) 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资源的分配)决定着生产。

(4) 产品分配对生产也具有决定作用。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结果的分配,它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3、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8-19摘总 ** 答: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

1)从表面上看,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对物的占有关系,实质上它是通过对物的占有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不仅决定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2)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又决定劳动产品的分配形式。所有制、分配方式的差异体现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异。以所有制、分配方式体现的基本生产关系,又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实现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表现为具体的经济体制层面,它与实际的经济运行紧密联系。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经济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它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经济体制既受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其他因素如经济结构、文化传统、管理水平等的影响。 3)生产资料所有制有两重相互联系的含义:一是在法律上承认生产资料归准所有;一是在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上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人们将生产资料占为己有,并不只是为了显示归属关系,而是要通过这种占有为

3

自己谋取某种经济利益。这就必然引起人们之间发生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构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体,而法律形式只是对这种经济关系的社会认可和保护。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不仅仅反映了生产资料的法律归属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关系的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处于首要的和决定的地位,生产的性质和形式决定了分配、交换、消费的性质和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包含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它是进行生产的条件,决定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了生产的性质,从而决定了分配、交换、消费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不同。

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P25-26 答:⑴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生产力起决定作用。因为:

①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它的这种变化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而生产关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表现为相对稳定;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基础。 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应就会阻碍。 ⑶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的经济规律。

注:1、生产方式—人类社会为了存在怀柔发展,必须获得物质资料,这种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即~。 生产方式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生产力—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生产的社会形式(表示人类社会发展在一定阶段上的社会性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总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相继出现5种生产方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2、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对立的统一体,生产关系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它反映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包含三个要素:人的劳动(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劳动资料(又包括生产工具—最重要的;建筑物等)、劳动对象。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社会生产的组织或制度安排也会形成生产力。

5、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基本关系? P27 答:⑴在政经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

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当今各国社会经济制度,主要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二是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⑵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经济体制以各种具体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如有变化,也即某种经济制度由不成熟到成熟、不完全到完全、由发展到衰落的变化)

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改变经济制度的属性。(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也会有差异。同样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

注:1、 经济体制的改革,从本质上说,是在本质经济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对经济运行关系所进行的调整。

一方面,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改革经济体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现经济制度关系的本质要求。 2、判断经济体制合理、有效地标准:三个有利于。

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经济学中,制度创新主要是就经济体制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制度创新与体制改革是同义语,但二者

4

也有本质区别。体制改革强调的是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制度创新是制度上的一种新发明。

4、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并支配着人们在生产和过程的地位,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的特征,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在一个社会中,可以有多种所有制存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决定决定该社会的性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是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经济关系组成。

①所有,是一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按照自己的一直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在历史上,所有与占有,支配,使用并不是分离的

所有者也就是占有者使用者支配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占有,支配,使用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含义。 ②相对于所有而言,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占有,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所占有的生产资料,但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期限内它实际上占有生产资料,并且这种占有具有排他性。

③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在现实经济中,所有者和占有者可以是支配着,也可以通过他人支配。

④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体系。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5、区别:⑴所有制是一个经济制度范畴,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可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⑵所有制性质决定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

联系: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这种法权关系是反映着经济关系和意志关系。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P29-44

2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P33-34 答:1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质。

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来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它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②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体现了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抽象劳动则体现了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④ 只有在商品经济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 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类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2 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① 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② 它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③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3 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重点!)P36 答:1定义: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 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

5

耗费。

第二种含义是指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

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 3 联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 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指价值的决定,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指价值的实现。

4 区别:① 第一种含义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的;

② 第一种含义所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所决定的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 ③ 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 因此,经济调节的目标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配置到各个部门。

4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重点!)P34-35摘总* 答:1 含义及其矛盾: ①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属于不同利益主体,决定了他们的劳动是私人劳动。 ② 社会劳动:是指社会分工决定了生产劳动具有社会性质。

③ 矛盾:表现为直接的私人劳动和间接的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④ 矛盾解决办法:依靠商品交换的实现。

2 论述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

①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如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根源。 ②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③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即:若私人劳动成功转化为社会劳动,则再生产顺利进行;若私人劳动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会破产。 5 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P42-43

答: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以此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1)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上学波动和市场竞争实现的。

②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商品生产者为了多获利润,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努力降低商品价格。这不仅刺激了技术进步,也在客观上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优胜劣汰,导致生产者两极分化。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各不相同,他们的竞争能力也存在着差别,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他们的发展也会不同。 2)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现实市场上出现价格偏离价值,其可能性在于两个方面: ①受到货币价值变化的影响。用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是商品的相对价值。由于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商品价值没有变化,而货币价值发生变化,就可能出现商品价值不变而商品价格发生变化。

②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的影响。市场价格决定供求,但供求又反过来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 6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重点!)P39-40

答:1、在现代经济中,技术、管理在经济增长、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 2、科技人员的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科技本身创造价值。

① 科技人员的劳动是一种活劳动的形式,科技则是一种物化劳动的形式。 商品的价值只能由活劳动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新价值; ② 科技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 一方面,科技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

另一方面,科技可以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的结合形成了

6

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出现了新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上。 3、管理劳动也是一种复杂的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

管理劳动是一种具体劳动,又是一种抽象劳动,管理人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人员的劳动一起形成新价值。 由于管理劳动是一种复杂的高智力劳动,因此,它在商品新价值形成中的贡献是多倍的简单劳动的贡献。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P61

2、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P45-48 答:1 货币的产生: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探求货币的起源,必须考察价值形式的发展历史。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2 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一般等价物。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5种职能:

①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②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只能)。 ③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④支付手段(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和工资等的职能)

⑤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3、 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 P57-59 答:1 货币流通量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其基本规律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2 公式:① 在不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 /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② 在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金属货币下的货币流通规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赊售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支付总额)/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3 纸币流通量也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但其实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不管纸币发行了多少,流通纸币总量必须同它所代表的流通金量相等。即: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货币金属量应该是: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所以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必须以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发行并调节纸币的流通量,以保证宏观经济的顺利运转。

注:货币流通——指货币表现为一个不断重复的、不断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和卖者之间交换位置的运动。 4、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P53 答: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经济因素是最根本的。

①国际收支状况对一国汇率的变动会产生直接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其币值就会上浮,汇率增加。 ②一国物价水平会影响其商品、劳务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物价上涨一般会导致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进而导致汇率的变动。

③国际利率的差距将引起短期资金的国际移动。若一国发生资本内流,该国货币汇率会趋于上浮。 ④一国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是影响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提高利率,会引起国内的短期资本内流。 ⑤外汇储备少,则表明外币需求增加,外币相对增值,一国的汇率将上浮。

⑥财政状况常常是预测汇率变动的重要指标。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表明政府支出过度,通胀和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将进一步恶化,导致汇率自动下浮。

5、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 P54-55 答:1、标准(西方的):M0=现金(纸币和硬币)

M1= M0+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支票账户 )—是货币界定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M2= 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 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7

M4 =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公司债券、人寿保单等)M0 和M1称为狭义货币(或交易货币)

货币层次——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

2、意义:有益于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决策,有助于中央银行分析整个经济的动态变化。 【注:我国的货币层次分为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分存款+个人持有信用卡类存款 (企业活期款=企业存款-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建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障金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 M1是狭义货币 , M4是广义货币。 我国把流通中的现金单独列为一个层次的原因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信用制度还不够发达,现金在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中占30%以上,流通中现金的数量对我国消费品市场和零售物价的影响很大,现金的过度发行会造成物价上涨。】

补充:1、外汇(Foreign Exchange)国际汇兑的的简称。

动态含义:指将一国的货币兑换成另一国的货币,以便清偿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活动。

静态含义: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是动态含义的抽象和发展,通常指静态含义。其两个本质特征:

一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二所表示的资产必须具有可兑换性。

外汇作用:①外汇是国际购买手段,使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流通成为可能,大大扩展了国际货币流通的范围,促进了国际经济交往。

②外汇是国际支付手段,可避免国际支付中支付黄金,节余交易费用并有利交易安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③外汇是国际储备资产,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收支。④外汇是调节国际资金与缺的手段,可促进货币信用的国际化。

2、外汇汇率(Exchange Rate)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时的比率。又可称为:

①汇价(汇率是一种价格,是用一国货币单位表示另一国货币单位的价格,也即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价格)

②兑换率(各国货币币值不同,两国货币交换时必须按一定的比率即兑换率进行 ③外汇牌价(在外汇市场上,汇率要标示出来,此时的汇率即~) ④外汇行市(银行要把汇率作为外汇买卖的准备,这样汇率又称~) 汇率 固定汇率 :中心汇率; 干预汇率 浮动汇率 自由浮动汇率; 管理浮动汇率

①单独浮动汇率;②钉住单一货币汇率;③钉住一揽子货币汇率;④联合浮动汇率 3、货币乘数—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央行的初始货币供给与最终形成的社会货币流通量之间存在着倍数扩张或收缩关系,即乘数效应。

K=D/R=1/r (D—存款总额,R—原始存款,K—货币乘数,r—央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4 、通货膨胀—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通货紧缩—有两大特征:物价连续下跌;货币供给量不断下降。(我国尚无统一说法) 第四章 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2、 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可能出,送分题!) P62-64 答:1 定义:①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②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③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2 一般特点: ① 增殖性。不断地和无限地追求自身的价值增殖,是资本区别于一般货币的根本特征。 ② 运动性。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资本运动速度的快慢反映

8

了资本增殖能力的强弱和形成一定时期内资本增殖量的多少。

③ 返还性。投资者在开始投入资本的时候,目的是要回收资本(也包括增值额)。 ④ 风险性。资本具有收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收益越大,风险也可能越大。

3 主要形态: ① 货币资本形态。——即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本,它是资本最一般和初始的形态。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货币资本主要存在于资本的购买阶段,用于购买其他生产要素。

② 实物资本形态。—是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一切物的要素和待售的产出品,也称物质资本

③ 无形资产形态。——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

④ 虚拟资本形态。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说明资本积累的动因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并比较资本积累与积聚,资本积聚与集中的区别和联系。 答1资本积累动因:① 资本积累内在因素是实现资本价值增殖.资本积累本质上是把资本的增殖转化为实现资本进一步增殖的手段

② 资本积累的外在因素是市场竞争。它迫使资本扩大自身的规模以便提高竞争力。外在的竞争压力会转化为内在的资本积累动力。

③ 资本增殖和市场竞争不仅都是资本积累的动因,而且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实现价值增殖的本质欲望推动着资本的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的成败又影响着资本价值增殖的程度。 2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① 利润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率越高,资本积累量越多。 ② 预付资本的大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预付资本量越大,资本积累量越多。

③ 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在生产中的运用,可以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下降,都能提高利润率,增加资本积累量;而且由于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使得产品价格下降,一定的资本积累量可以购买更多的产品即要素,使资本积累的实际效果提高。 ④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这一差额会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大而增大。 ⑤ 积累率。在利润量一定的情况下,积累率越高,资本积累量越大。

3 资本积累与资本积聚的比较:(先把两者的定义都给出,如前所述) ① 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 ② 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 ③ 资本积聚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4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比较:

① 联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并且二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殖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积聚。

② 区别:⑴ 资本积聚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前提,资本集中则不。

⑵ 资本积聚的实现会受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制约,资本集中则很少会 ⑶ 资本积聚增大了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只能改变资本的结构和质量。 ⑷ 资本集中扩大资本规模的速度比资本积聚快。

3、 谈谈资本经营的特点和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重点!) P67-68 答:1、资本经营就是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

2 、资本经营的特点: 一个共同点:同一般生产经营领域中的资本运动一样,运动的目的都是价值增殖。 四个不同点:① 内容和对象的特点。资本经营一般不注重资本的物质内容,而主要着眼于价值化、证券化的资本。

② 经营方式的特点。资本经营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的结构调整、资本置换、资本交易、资本扩张与收缩等方式来优化资本。

③ 市场的特点。资本经营除企业内部的资本结构调整外,主要依托资本市场、产权市场来开展企业并

9

购、股权转让和长期融资,此外也涉及外汇、期货、黄金市场的交易行为。

④ 资本经营的收益和风险都比较大。 所以,资本经营更多的依赖产权主体的明确、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存在,还要有一批有运筹资本能力的、敢于冒险也善于避险的、有创新精神和活力的资本经营者。

3 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

① 利用证券市场或其他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资产的收购、出售、购并、托管和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和卖出股权等形式。

目的: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资本的增值能力;改变产权结构和竞争格局,融通资金。 ② 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

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使资本价值直接得到增加;

通过投机性交易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股票市值),也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市场地位。

③ 对资产存量或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从而改变投资的规模、方向和结构。在这点上体现了资本经营与商品、市场的经营的直接结合。 ④ 无形资产的经营。实现无形资产的价值增殖。

⑤ 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

4、 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也可能出!) P70-75 答:1 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

全部产业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为相应的三部分,使它们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各自执行其相应的职能。三种循环形式的相互交错和相互衔接,资本的循环运动就会发生停顿。 第二,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时间上的相互继起。

所以,产业资本的三种资本职能形式再循环中的并存及其相互继起,是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并存是继起得以形成的前提;继起是并存得以维持的保证。

2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研究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资本的周转速度,故影响资本周转的主要因素有: ① 资本的周转时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

资本的生产时间包括:(1)劳动时间 (2)劳动过程的正常中断时间(3)生产要素的储备时间 资本的流通时间包括:(1)购买时间 (2)售卖时间

周转时间的影响用公式表示:n = U/u。(n-资本周转次数;U-年;u-一定量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 因此,资本的周转速度和周转次数成正比,和周转时间成反比。 ②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

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快。

③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指包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在内的预付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 公式: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P76-P86

2、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P76-77 答:1、定义:社会资本运动是指(单个资本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互为条件,相互交替的运动的总和。

单个资本运动是指各单个资本经过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依次变换不同的资本形态,独立进行循环和周转,实现着单个资本的再生产.

2 联系:①从运动过程看,二者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② 从运动形式看,在循环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③ 从运动目的看,都是为了实现价值增殖。

3区别:① 单个资本运动只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的生产消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资本流通,不包括对工人、资本家对生活消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般商品流通。社会资本既包括??又包括??(单个资本运动中,

10

工人和资本家对生活资料的个人消费不属于资本流通,而是商品流通。社会资本运动是各个单个资本运动总和,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只能够在整个社会生产的产品中购买,购买过程同时是另一部分资本家销售商品的过程,实际上是把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是社会总资本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要考察。)② 单个资本运动只是包括预付资本的价值运动,不包括资本的全部运动。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运动,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运动。(因为:在个别资本运动中,剩余价值只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是在资本运动的外部进行的,只有用于追加资本的部分才被包括到个别资本运动中。但是在社会资本运动中,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是用于购买消费品,同时也就是资本家售卖商品的过程,也包括了剩余价值的全部运动。)社会总资本运动公式:

(注:社会资本运动是单个资本运动的有机组合,单个资本运动是社会资本运动的组成因子。

社会资本运动的过程是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并在运动中变换资本的职能形式。社会资本运动包括生产消费、生活消费、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预付资本的运动、剩余价值的运动。社会资本运动包括个人消费在内,是因个人购买消费品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者出售消费品并把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这部分资本的循环正是通过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运动来实现。故个人消费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一般商品流通是社会资本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3、 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P79 答:社会总产品和服务的各个组成部分经过流通进入消费,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使用价值上得到替换,这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该过程是在市场上完成的,故市场实现问题是研究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首先,社会资本再生产反映了资本的现实运动,而资本从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是资本运动的一个“惊险的跳跃”,它表明既有生产过程是否顺利完成,也同时表明下一个生产过程能否正常开始。 其次,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不仅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而且要求资本价值所反映的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 所以,社会总生产包括了价值补偿和使用价值的替换,也包括了总量补偿和结构补偿。所有这些补偿和替换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出在价值和使用价值形态上得到实现的过程。

(补充: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 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① 价值上分为三部分:c+v+m ② 实物上分为两大部类:Ⅰ&Ⅱ )

5、 综合实际,分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特点? P85-86 答:1、卖方市场指因产品短缺儿求大于供的市场形势,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此时,或是市场价格自由上涨,或是政府对价格进行管制,乃至对生产要素和产品实行配给制,以使供求矛盾得到协调。

2、买方市场指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此时买方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此时价格通常趋于下降。卖方可采用价格手段、改善服务、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来参与竞争。市场经济体制能使企业按市场导向进行生产,也即要以一定的买方市场的形成为基础,所以,卖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

3 卖方市场的特点: 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主权的行使是比较困难的,企业也往往缺乏研究市场需求,改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动力,社会缺乏活跃的微观经济基础。

4 买方市场的特点: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的地位上升,市场对企业的约束力增强,市场需求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明显,企业的竞争意识强烈,创新较为频繁,资源配置趋于优化,微观经济的活跃会带来宏观经济的繁荣。

(1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Ⅰ(c+v+m) =Ⅰc+Ⅱc 左=右: 左>右: 左<右:

11

②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Ⅱ(c+v+m) =Ⅰ(v+m) +Ⅱ(v+m)

左=右:第二部类生产的所有消费资料必须满足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要求。 左>右: 左<右:

③ 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Ⅰ(v+m) =Ⅱc 左=右: 左>右: 左<右:

2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 第一个前提条件:Ⅰ(v+m) >Ⅱc

② 第二个前提条件:Ⅱ[c+(m-m/x) ] >Ⅰ(v+m/x) 其中m/x为剩余价值中资本所有者的消费量。 ③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Ⅰ(c+v+m) =Ⅰ(c+△c)+Ⅱ(c+△c)

设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m-m/x按一定的比例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c和追加的可变资本△v。 ④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Ⅱ(c+v+m) =Ⅰ(v+△v+m/x)+Ⅱ(v+△v+m/x) ⑤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Ⅰ(v+△v+m/x) =Ⅱ(c+△c)

3 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的实现过程:即用文字描述上述公式,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各自都包含三方面的交换。)

4、 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建立? P80-84 答:(一)1、社会简单再生产指社会剩余价值用于消费而非积累,生产维持在原来规模上重复进行。为利于揭示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有必要做出若干假定:设生产周期为一年;全部生产资料价值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一次性消耗掉;消费资料在一年内被消费,没有外贸和储蓄。

社会再生产问题,本质上就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能够实现,就是要使社会总产出全部经过交换、进入消费;也即社会的总供给符合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为使下一年的再生产能够维持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Ⅰ、Ⅱ)的全部产出都必须通过交换而得到实现。社会产出品从价值形式上分为c、v、m,社会总产出的价值构成和使用价值构成:Ⅰ.c+v+m , Ⅱ.c+v+m 其中,

⑴第一部类Ⅰ是为全社会提供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的,它的全部产出(即Ⅰc+v+m)必须和当年社会包括两大部类在内的为维持社会简单再生产而需要补偿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总和(即Ⅰc+Ⅱc)相等。这一关于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的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Ⅰ(c+v+m)=Ⅰc+Ⅱc —— 这是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⑵第二部类Ⅱ是为全社会提供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的,它的全部产出(即Ⅱc+v+m)必须和当年所需要的维持两大部类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既有规模的消费需求(即Ⅰv+m +Ⅱv+m)相等。这一关于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关系:

Ⅱ(c+v+m) =Ⅰ(v+m) +Ⅱ(v+m)——这是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2、全部社会总产出的交换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的方面:

⑴第一部类产出中Ⅰc,其使用价值采取生产资料和生产性服务的形态;在价值上表示本部类在生产中所消耗的需要补偿的那部分生产资料和服务。这部分产品和服务的供求都发生在第一部类内部,因此是通过第一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实现。

⑵第二部类产出中Ⅱ(v+m),其使用价值采取了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的形态;在价值上表示本部类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这部分产品和服务的供求都发生在第二部类内部,因此是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实现。

⑶第一部类的Ⅰ(v+m)表示的产品有待和Ⅱc交换。其中Ⅰ(v+m)在价值上表示第一部类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而其使用价值形态仍然是生产资料,因而供求在使用价值形态上不一致,无法在本部类内部通过交换而满足需要。

12

Ⅱc在价值上表示第二部类生产中所消耗的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性服务;但其产品的使用价值形态仍然是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因而其供求在使用价值形态上也不一致,同样无法在本部类内部通过交换而满足需要。

这样,就发生了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交换的需要,即Ⅰ(v+m)与Ⅱc交换,使第一部类的消费需求得到补偿第二部类的生产耗费得到替换。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交换,全部社会总产出都得到实现,简单再生产得以继续进行。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就是: Ⅰ(v+m)=Ⅱc

二)1、社会扩大再生产指社会生产在社会总资本循环运动中不断扩大规模。它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或提高生产要素产出效率或二者同时发生而得到实现。在经济运行的实践中,无论是外延扩大再生产还是内涵扩大再生产,追加一定的投入是必要的,但内涵扩大再生产所要求的是改善要素质量和结构,以利于提高要素产出率;外延扩大再生产则突出资本等要素规模在量上的相应扩大。

⑴在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追加资本应该转化为实际的生产要素。一部分追到到不变资本中,用于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服务;另一部分追加到可变资本中,并转化为工资形态,用于购买劳动力,而劳动力所有者将把其所得到的工资用于购买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因此,在社会总产出中,在补偿了两大部类原有的耗费以后,还必须有一定的剩余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扩大再生产所要求追加生产资料、生产服务和消费资料、生活服务的需要。

其中,扩大再生产所需要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服务是由第一部类生产的。因此,第一部类的产出在补偿了当年两大部类的生产资料耗费以后,必须有一个余额,用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的需要。这就要求第一部类中代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两部分的产出之和必须大于第二部类所需补偿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的耗费的总额。Ⅰ(v+m)>Ⅱc是扩大再生产的第一个前提条件。

⑵第二部类的产出在补偿了当年两大部类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以消耗的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后,也要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劳动力所引起的追加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的需要。设:剩余价值中资本所有者消费量为m/x(且x>0),则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x- m/x)用于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追加劳动力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服务。这样,第二部类除补偿本部类人员所耗费的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外,余下的包括积累在内的部分必须大于第一部类现有人员补偿所耗费的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的总和。所以,Ⅱ〔c+(x- m/x)〕>Ⅰ(v+m/x)是扩大再生产的第二个前提条件。 2、根据再生产正常运行所提出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基本要求,

首先,第一部类全部产出(供给)必须在总量和结构上都符合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的补偿的需要,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要;其次,第二部类全部产出(供给)必须在总量和结构上都符合两大部类对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的补偿的需要,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要。

设: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x- m/x)按一定比例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c)和追加的可变资本(△v),上述两方面的供求平衡要求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⑴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Ⅰ产出的实现条件:Ⅰ(c+v+m)=Ⅰ(c+△c)+Ⅱ(c+△c),简化即:Ⅰ(v+m)=Ⅰ△c+Ⅱ(c+△c),

这个前提所要求的Ⅰ(v+m)>Ⅱc部分正是Ⅰ△c+Ⅱ△c,代表了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的需要;从其使用价值的供给来源,是来自于第一部类提供的积累即Ⅰ(m- m/x)那部分。 ⑵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二部类Ⅱ产出实现条件:Ⅱ(c+v+m)=Ⅰ(v+△v+m/x)+Ⅱ(v+△v+m/x),简化: Ⅱ〔c+(m-m/x)〕=Ⅰ(v+△v+m/x)这个前提所要求的Ⅰ(v+m)>Ⅱc部分正是Ⅰ△v+Ⅱ△v,代表了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劳动力对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的需要;从其使用价值的供给来源,是来自于第二部类提供的积累即Ⅱ(m- m/x)那部分。

⑶对上述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式分别约简,第一部类消去Ⅰ(c+△c),其代表的需求由第一部内的供给来满足的,

13

第二部类消去Ⅱ(v+△v+m/x),其代表的需求可以在本部类内部通过交换而解决。

所以,社会扩大再生产基本的实现条件:Ⅰ(v+△v+m/x)=Ⅱ(c+△c)

第六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P87

2、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P87-88

1.① 商业信用: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其直接为生产服务。

② 银行信用: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2 联系: ① 商业信用的发展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商业信用工具需要银行信用工具来替代。 ② 银行信用的产生是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的需要。

3 区别:(各自特点) ① 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

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本集中起来,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

② 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银行信用对企业来说,属于间接融资。

③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在再生产周期的繁荣或高涨阶段,以商业信用方式出售的商品也多;相反,在危机阶段,商业信用也相应陷入萎缩状况。 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信用的规模和范围。

3、 论述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关系。 P95-97 答:1、① 虚拟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② 主要有两种形式:⑴ 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国家债券等。 ⑵ 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

③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交易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

④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

2 信用制度对虚拟资本的影响:(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

① 在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基础上逐步发展的货币虚拟化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

② 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股票,债券等资本所有权证书,可以获得定期收入并可以在证券市场自由买卖,实现价值增殖,也逐渐被视为可以独立的获取收入,成为具有不同于现实资本存在形式的虚拟资本。)

③ 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基础。(股票,债券的成功发行,从购买者手中获得现实的资本投入生产经营过程都依赖于庞大的信用体系,特别是离不开银行信用的参与。) 3 虚拟资本对信用制度(esp:银行信用)的影响:

① 银行资本本身的虚拟化。(随着有价证券独立运动的发展和有价证券高收益的性质,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逐渐同意债务人用有价证券来担保获得贷款。这使银行资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现金(银行券),二是有价证券(汇票、公共有价证券(国债,国库券,不动产抵押,各种股票))。银行资本的虚拟化不仅表现为发放贷款时作为担保手段吸纳的股票,债券等,还有相当部分是银行作为一项投资直接购入的企业股票和债券。 ② 虚拟资本还导致大量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金融衍生品指以货币,外汇,股票,债券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衍生出来的,作为买卖对象的金融商品。如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和股票期权等。这些金融衍生品具有双重的虚拟性:一方面是实物资产价值在传统金融工具上的虚拟,如股票,债券等;另一方面是已虚拟的传统金融工具对金融衍生证券的进一步虚拟。衍生证券的利润已经和实业投资没有什么关系,而是源于衍生证券市场上的利润再分配。)

14

4、 说明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P97-98 答:1、虚拟资本:① 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② 其主要有两种形式:⑴ 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国家债券、各种证券抵押贷款等。

⑵ 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

③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交易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

④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

实体资本:是与虚拟资本相对应的资本,直接以商品资本,生产资本或货币资本的形式参与生产和流通过程并发生价值增殖。

2、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之间存在对利于统一的关系。

1)联系:①从统一性来看,虚拟资本是实体资本的”纸质副本”以证书形式证明实体资本所有权,表现实体资本价值。所以,虚拟资本的存在和运动必然要以它所表现的实体资本为基础。实体资本的基础作用表现在:

⑴ 实体资本的运动状况决定虚拟资本的运行状况,证券发行者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着证券投资者的收益。 ⑵ 实体资本运用的规模影响着虚拟资本发行的规模,社会再生产规模决定着证券投资规模。 ⑶ 实体资本的循环周期影响虚拟资本的周期波动。 ② 虚拟资本对实体资本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⑴ 虚拟资本和现实货币资本都是实体资本循环运动的起点,从而影响实体资本运用的过程和规模。 ⑵ 虚拟资本的流向影响着实体资本的分配比例和结构。 ⑶ 虚拟资本扩大了实体资本的活动范围。

2)区别:从矛盾性来看,虚拟资本虽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质副本,但其价格却不是由实体资本的价值决定的,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的。这样一来,虚拟资本的价格变动就会与实体资本的价值变动相背离,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

虚拟资本价格运动的特点是:① 虚拟资本价格与预期收益大小和预期收益的可靠程度成正比。 ② 在预期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按相反方向调节虚拟资本价格。 ③ 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跌与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5、 论述虚拟经济的正、负效应。 P99-100 答:1定义:①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

②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但各种信用工具和证券化的资本形式并不必然是虚拟经济。 ③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 正效应:它的发展在总体上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融资工具。 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存量的重组和结构调整。 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风险。

由于虚拟经济的金融资产在企业和居民的资产组合中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虚拟经济的市场状况会产生明显的财富效应。

虚拟经济正效应的发挥是建立在健全的市场制度和信用关系的基础上的。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的关键是健全市场制度和信用体系,要使虚拟经济的市场具有自动调节虚拟经济规模的功能。 3 负效应:集中表现在因投机过度而引发的泡沫经济上。

泡沫经济是虚拟资本及其衍生出的虚拟经济的副产品,如果调控不力,就可能对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培育理性的市场主体是防止泡沫经济的微观基础,因而也是发展虚拟经济的必然要求。防止泡沫经济,还需要建立严格的虚拟经济发展法规和政策。

15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2 商品和价值3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6 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8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12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14 竞争与垄断18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22 资本主义的分配26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29

第十一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31 第十二章 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34 第十三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37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40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42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44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46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49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51

第二十章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55 第二十一章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56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1、 名词解释

生产力: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和自然卷发生一定的关系,这一关系称为生产力。 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发生一定的关系,这一关系称为生产关系。

所有制:①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② 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③ 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所有权:① 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② 所有权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③ 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

产权:① 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整合。② 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③ 产权的基本特征有:⑴ 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⑵ 是权利束而不是某项权利;⑶ 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益性。

产权制度:① 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 ② 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③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两权分离。

生产方式: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它总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人类社会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生产方式。 制度创新:① 是创新主体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② 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③ 制度创新的过程表现为: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制度均衡,又到新的创新 2、 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性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 2)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① 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② 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1)生产决定交换,表现在:

① 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商品生产对应商品交换,非商品生产对应非商品交换。

② 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是由生产过程中分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的。 2)交换决定着生产,表现在:

① 在生产进行之前,首先要进行生产资料、劳动力等要素的交换。 ② 在生产出某种产品后,需要进行产品交换或商品交换。 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1)分配有两种:产品的分配和资源的分配。这两种分配与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2)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

17

① 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

② 分配的方式也是由生产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分配过程中的地位。 3)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资源的分配)决定着生产。

4)产品分配对生产也具有决定作用。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结果的分配,它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3、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并支配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在一个社会中可以有多种所有制存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决定该社会的性质。 2)①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② 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③ 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于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物质方式,而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方式,表示人类社会在一定阶但得社会性质。

2)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化之中,与其相比,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起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基础。

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相适应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他们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是人类共同的规律,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该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对应。当一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发展时,它就会成为阻力,这时候就要进行适宜的改革。

5、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基本关系。

① 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二是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竞争与合作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②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会改变经济制度的性质。 6、其他概念

生产力包含三个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1、 名词解释 商品

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18

②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③ 商品体现了一种生产关系。 商品经济

①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②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使用价值

①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②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同一种商品可兼有多种使用价值。③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等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⑴它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⑵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人、针对社会有用的。⑶必须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④ 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⑤ 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关系。 交换价值

①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 ②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③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

①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

②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③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具体劳动

①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②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③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性的范畴。 抽象劳动

①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 ②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③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价值量

① 指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 ② 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③ 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个别劳动时间

① 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② 由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复杂劳动

① 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

② 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计算价值量的时候,其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可以多倍于简单劳动。 ③ 复杂劳动转换为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是在反复的交换中自发形成的。 简单劳动

① 指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

19

②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区别不是由自然或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主要是由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别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衡量标准是相对的。 劳动生产率

① 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② 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 产品量 / 劳动时间

③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市场经济

①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资源配置

①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生产性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

② 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分配使用各种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2、 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1)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质。

① 其中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来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它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②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③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体现了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体现了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④ 只有在商品经济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类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2)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① 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② 它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③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3、 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重点!)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是指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不同商品的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或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条件:如果供过于求,优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下降,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上移动;反之如果供不应求,??。可见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生产条件实现的,而决定价值的仍然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指价值的决定,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指价值的实现。不过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第一种角度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的;第一种含义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决定的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经济调节的目标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配置到各个部门。

20

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重点!) 1)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①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 ② 社会劳动是指社会分工决定了劳动具有社会性质。

③ 二者的矛盾表现为直接的私人劳动和间接的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④ 二者矛盾的解决要依靠商品交换的实现。

2)再论述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

①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如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根源。 ②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③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即:若私人劳动成功转化为社会劳动,则再生产顺利进行;若私人劳动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会破产。 5、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

①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因此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② 价值规律具有三大作用:

⑴ 调节作用。指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⑵ 刺激作用。指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努力降低商品价格。

(3)分化作用。指价值规律作用导致优胜劣汰,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③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6、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重点!)

1)在现代经济中,技术、管理在经济增长、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 2)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是生产劳动者,他们和普通工人的具体劳动共同创造了使用价值,他们和普通工人的抽象劳动共同形成了价值。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大多是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倍增的简单劳动,能比普通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也该获得更多的报酬。在现代社会中,复杂劳动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 3)科技人员的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科技本身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一种活劳动的形式,科技则是一种物化劳动的形式。商品的价值只能由活劳动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科技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一方面,科技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另一方面,科技可以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出现了新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上。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1、 名词解释 货币

①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②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的。

③ 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价值形式

① 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5种价值形式中可能单考其中一种或几种,最重要的是简单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② 简单价值形式可以表现为: 一种商品=另一种商品

等式左边是“相对价值形式”,右边是“等价形式”。相对价值形式表现自己的价值,等价形式不表现自己

21

的价值,而用自身的使用价值表现相对价值形式的价值。 ③ 等价形式的3个特征:

⑴ 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物价值的表现形式。 ⑵ 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⑶ 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价格

①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② 价格的变动主要有两个原因:商品价值的变动和货币价值的变动。 价值尺度

① 是指以一定量的货币来衡量和表示商品的价值。

②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③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 流通手段

①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③ 纸币一类的价值符号可以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① 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② 货币具有贮藏手段职能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因而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③ 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④ 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流通中货币量的“蓄水池功能”。 支付手段

① 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 ② 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帐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

③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世界货币

① 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② 货币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③ 世界货币是货币在国内职能的延伸,首先是充当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其次作为购买手段,用于单方面向国外购买商品;再次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货币流通

① 是指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卖者之间不断交换位置。 ② 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流通服务。 ③ 货币流通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通货膨胀

① 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② 通货膨胀是与纸币流通有密切联系的经济现象,只有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 通货紧缩

①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 ②从本质上说,通货紧缩是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货币现象。 2、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1)货币的产生: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探求货币的起源,必须考察价值形式的发展历史。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22

2)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一般等价物。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3、 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

1)货币流通量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其基本规律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在不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 /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在进一步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流通中商品的价格总额 - 赊售商品价格总额 +到期支付总额 - 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2)纸币流通量也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但其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不管纸币发行了多少,流通纸币总量必须同它所代表的流通金量相等。即: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货币金属量应该是: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所以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必须以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发行并调节纸币的流通量,以保证宏观经济的顺利运转。

4、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汇率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影响外汇供求的因素,最终都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动。经济因素是最根本的。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国际收支状况会产生直接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就会引起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长与外国货币供应的增加,顺差国的币值就会上浮,汇率增加;相反,逆差国币值下跌,汇率下降。

(2)一国物价水平会影响其商品、劳务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物价上涨一般会导致出口商品的减少和进口商品的增加,进而导致汇率的变动。同时,一国货币对内币值的下降不可避免地影响其对外价值,削弱该国货币子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地位,从而导致汇率下浮。

(3)国际间利率的差距,将会引起短期资金在国际间的移动,若一国发生资本内流,该国货币汇率就会趋于上浮,反之,资本外流,汇率下浮。

(4)一国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是重要影响因素。如果一国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这表明政府支出过度,通货膨胀和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将进一步恶化,结果汇率自动下浮,反之,自动上浮。 5、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① 货币层次的定义 ②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

M0是边界最窄的货币界定,通常称为现金,具有很高的流动性。M0和M1称为狭义货币,或交易货币,即主要用于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货币。把M2、M3、M4?称为广义货币,是对货币外延的扩大,在一定条件下,广义货币可以转化为狭义货币,通常被称为一种潜在的购买能力或支付能力,需要经过一定时期才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③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

是为了把握流通中不同口径货币的特点、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进行宏观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不同流通性的货币层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流通量时就不能同样对待,应选择流通性强,与经济活动最为密切的层次作为重点,从而便于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同时,中央银行对不同货币层次的监测和控制,也促使各种金融机构作出相应的反应。

第四章 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1、 名词解释 资本

①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3

② 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 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生产成本

① 就是为生产商品和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而发生的资本耗费。 ② 生产成本的范畴对于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⑴ 生产成本构成了企业产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也是衡量企业盈亏的界限,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有重要影响。

⑵ 生产成本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⑶ 生产成本也影响着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

⑷ 此外,生产成本的回收状况,也关系到企业对原有正常生产规模的维持能力。 利润

① 是商品价值扣除生产成本后的余额。

②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如果把价值增值额与全部预付资本比较,即看作是大于预付资本的增值额,则是利润。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③ 利润概念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利润率

① 是指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又称资本利润率。 ② 用公式表示为:利润额=利润率/全部预付资本*100%

③ 决定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劳动的因素、资本的因素、市场的因素。 ④ 利润率客观反应资本的增殖程度。 资本积聚

① 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

② 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③ 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资本集中

① 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② 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 资本经营

① 是指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

② 资本经营的区别特点:(1)内容和对象差异。(2)方式差异。(3)市场差异。(4)收益和风险差异。 ③ 资本经营的方式:(1)利用证券市场或其它形式的产权市场进行资本的收购、购并、托管、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卖出股权等形式。(2)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3)对资本存量或所积累的资产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的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以改变投资规模、方向与结构。(4)无形资产经营。 风险投资(重点)

① 风险资本的运营即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用于风险投资的资本通常是通过一定机构和方式向社会各类机构和个人筹集,因而风险投资也是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结合。经营风险资本的机构和个人就是风险投资者。

② 与一般的资本经营相比,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是:

⑴ 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因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效益的资本。 ⑵ 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

⑶ 在投资的同时往往也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目的是降低投资的风险。

24

⑷ 具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要求和机制。 资本循环

① 指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售卖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一过程就是产业资本的循环。 ②资本循环的目的是实现价值增殖。 ③ 产业资本的循环公式为:

G — W(Pm、A)? P ? W’— G’。

G — W(Pm、A)? P ? W’— G’﹣ G — W(Pm、A)? P ? W’— G’﹣ G — W(Pm、A)? P ? W’— G’

(其中G代表资本的货币形态,A代表劳动力要素,Pm代表生产资料,W代表商品形态,P?代表生产过程,W’代表包含剩余价值的产成品)

从G到G’观察货币资本循环,从P到P观察生产资本循环,从W’到W’观察商品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① 资本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就叫做资本周转。

② 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周转速度,而资本循环的重点在于实现条件。 固定资本

①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在使用价值形态上全部投入了生产过程,并可以较长期的在多个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它们的价值是根据其使用价值的逐渐损耗一部分一部分的逐次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并随着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逐渐回收。直到使用寿命结束,其价值才全部转移完毕。

② 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③ 是价值的转移方式。 流动资本

是指以燃料、原料以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价值的一次性转移和在流通过程中价值的一次性回收。 折旧

① 折旧是实现固定资本更新的基本途径,是固定资本价值周转所采取的特殊形式。

② 折旧就是指对固定资本价值转移量的计算以及从商品销售中逐步提取和回收这部分价值的方式。 ③ 折旧率低,表明固定资本使用年限长,它可以降低分摊到每一产品上的固定资本费用,但会减慢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利于及时采用新技术和减少无形损耗。折旧率高则正好相反。 2、 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 1) 资本的定义:

①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②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2)资本的一般特点:

① 增殖性。不断地和无限地追求自身的价值增殖,是资本区别于一般货币的根本特征。

② 运动性。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资本运动速度的快慢反映了资本增殖能力的强弱和形成一定时期内资本增殖量的多少。 ③ 返还性。投资者在开始投入资本的时候,就蓄意要回收它。

③ 风险性。资本具有收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收益越大,风险也可能越大。 3)资本的主要形态:

① 货币资本形态。即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本,它是资本最一般和初始的形态。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货币资本主要存在于资本的购买阶段,用于购买其他生产要素。

25

② 实物资本形态。是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一切物的要素和待售的产出品,也称物质资本。

③ 无形资产形态。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 ④虚拟资本形态。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3、 谈谈资本经营的特点及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重点) 1)资本经营的定义:

资本经营就是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 2)资本经营的特点:

① 内容和对象的特点。资本经营一般不注重资本的物质内容,而主要着眼于价值化、证券化的资本。 ② 经营方式的特点。资本经营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的结构调整、资本置换、资本交易、资本扩张与收缩等方式来优化资本。

③ 市场的特点。资本经营除企业内部的资本结构调整外,主要依托资本市场、产权市场来开展企业并购、股权转让和长期融资,此外也涉及外汇、期货、黄金市场的交易行为。 ④ 资本经营的收益和风险都比较大。

⑤ 资本经营更多的依赖产权主体的明确、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存在,还要有一批有运筹资本能力的、敢于冒险也善于避险的、有创新精神和活力的资本经营者。 3)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

① 利用证券市场或其他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资产的收购、出售、购并、托管和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和卖出股权等形式。

② 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或通过投机性交易提高公司股票市值。 ③ 对资产存量或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从而改变投资的规模、方向和结构。在这点上体现了资本经营与商品、市场的经营的直接结合。

④ 无形资产的经营。无形资产的所有者可以通过协议转让、拍卖所有权或使用权,或运用特许经营等方式转让使用权,来实现无形资产的价值增殖。

⑤ 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

4、 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1 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2005年考过,不用看了!)

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全部产业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为相应的三个部分,使他们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这三个只能形式上,各自执行其相应的职能。否则,就不能做到三种循环形式的相互交错和相互衔接,资本的循环运动就会发生停顿。

2)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时间上的相互继起。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循环中必须各自相继的经历三个阶段并相应转换为其他职能形式,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并且各自的职能形式的转换过程能够前后衔接、相互更替;而且还要求三种职能形式的相互转换在时间上能够前后紧密的衔接。

产业资本的三种资本职能形式在循环中的并存及其相互继起,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并存是继起得以形成的前提,没有并存,就不可能有不同职能形式各自的循环,也就不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继起;继起是并存得以维持的保证,没有继起,资本职能形式的转换到了某一阶段就停滞下来,不同职能形式的并存就不会存在下去。

2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研究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资本的周转速度(00名解,2分),从这个角度来说,影响资本周转的主要因素有: ① 资本的周转时间,指预付资本以一定的形式为起点,到它带着利润以同样的形式返回出发点所耗费的时

26

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生产时间包括:(1)劳动时间(2)劳动过程的正常中断时间(3)生产要素的储蓄时间。资本流通时间包括(1)购买时间(2)售卖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反映了资本周转的速度,资本周转依次所需时间越长,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资本周转时间的影响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n = U/u,其中n代表资本周转次数,U表示年,u表示一定资本量周转一次的时间;因此,资本的周转速度和周转次数成正比,和周转时间成反比。

②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率,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快;

③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指包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在内的预付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公式为: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 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 预付资本总量

由此可见,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不仅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所占的比重有关,而且也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有关,在实践中,提高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以便带动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受到很大重视的问题。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1、 名词解释 单个资本(不重要)

① 指各自独立地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实现价值增殖。

② 各单个资本都是社会资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单个资本的增殖与风险受社会资本的构成及社会资本运动的质量所制约。 社会资本(重要)

① 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又称为社会总资本。

② 社会资本的构成具有广泛性和系统性。

1)广泛性是指社会资本所包含的单个资本,不仅有投资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也有投在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不仅有投在物质生产领域的资本,也有投在服务业的资本。

2)系统性是指构成社会资本这个有机整体的各产业及产业内部各部门的资本投放都必须符合一定的客观比例;而且投在各部门和产业的资本,其各自运行也必须互相配合。

③社会资本的整体功能不等于组成社会资本的各部分资本的简单算术和,社会资本的内部构成状况决定了其整体的功能是大于还是小于部分之和。 两大部类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三次产业

① 是按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序列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来划分的,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历史阶段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② 按照三次产业的分类,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第二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如商贸、旅游、金融保险、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 ③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卖方市场

① 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

27

的竞争;

② 卖方市场中价格趋于上涨。 买方市场

①指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 ②买方市场中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③供给略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最理想,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 2、 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1)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定义:

① 单个资本运动是指单个资本经过循环过程和流通过程,依次变换不同的资本形态,独立进行循环和周转,实现着单个资本的再生产。

② 社会资本运动是指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

2)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社会资本运动是单个资本运动的有机组合,单个资本运动是社会资本运动的组成因子。

① 从运动过程看,二者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② 从运动形式看,在循环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③ 从运动目的看,都是为了实现价值增殖。 3)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

① 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生产消费,社会资本运动不但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生活消费;

② 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

③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预付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运动,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运动。

3、 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研究社会再生产,一方面要考察社会总产出的各个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实现价值补偿,另一方面要考察社会总产出的各个部分在转化为货币资本形式之后,又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即实现物质补偿的问题。

社会总产出的实现问题(市场实现)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包括价值补偿和食物替换,这是因为: 首先,社会资本再生产反映了资本的现实运动,资本从商品形式向货币形式的转化(价值补偿过程),是资本运动之“惊险的跳跃”。它表明既有生产过程是否能顺利完成,也同时表明下一个生产过程能否正常开始; 其次,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不仅要求生产中所消耗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而且要求资本价值所反映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也就是使用价值的替换问题,这种替换不仅要在总量上得到满足,而且要在结构上也得到满足。(未按教材更改)

所以,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包括了价值补偿和使用价值替换,也包括了总量补偿和结构性的补偿,所有这些补偿和替换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出在价值和使用价值形态上都得到实现的过程,它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4、 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1)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定义

简单再生产是指社会剩余产品是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积累的,生产再维持原来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扩大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再社会总资本循环运动中不断扩大规模,它可以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生产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或二者同时发生而得以实现。

2)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的平衡关系:P90

① 基本实现条件: ,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应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即第一部类的所生产的生产资料价值的总和,应等于两个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

28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即第二部类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总价值,应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

2)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的平衡关系:(00年简答,10分,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即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以及第二部类提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

,其中 为剩余价值中资本所有者的消费量。

设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 按一定的比例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 和追加的可变资本 。 3)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的实现过程:

简单或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的产出交换包括三个方面: (1)在第一部类内通过交换而实现: 简单在生产IC,扩大再生产 I(C+⊿C)。 (2)在第二部类内通过交换而实现:

简单再生产:II(V+m),扩大再生产II(V+⊿V+m/x)。

(3)两大部类之间互换,使第一部类的消费需求得到补偿,第二部类的生产消费得到交换。 简单再生产I(V+m)和IIC,扩大再生产I(V+⊿V+m/x)和II(C+⊿C)。 5、 结合实际,分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特点。 1)卖方市场的含义:

① 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

② 卖方市场中价格趋于上涨。 2)买方市场的含义:

① 指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 ② 买方市场中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③ 供给略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最理想,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 3)卖方市场的特点:

在卖方市场中,消费者主权的行使是比较困难的,企业也往往缺乏研究市场需求,改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动力,社会缺乏活跃的微观经济基础。 4)买方市场的特点:

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的地位上升,市场对企业的约束力加强,市场需求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明显,企业的竞争意识强烈,创新较为频繁,资源配置趋于优化,微观经济的活跃会带来宏观经济的繁荣。因此一定的买方市场形势是优于卖方市场形势的。但是,若供给过多的超越了现实的需求,买方市场的正面作用也会走向反面:大量产品积压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微观和宏观效益下降,失业率上升,即期需求会趋于消极,发生信用危机的可能性会增大。

第六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1、 名词解释 商业信用

① 是指以赊帐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直接为生产服务。

② 以这种方式买卖商品,在商品转手时,买方不立即支付现金,而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后再支付。这样,双方形成了一种债务关系,卖方是债权人,买方是债务人。卖方所提供的商业信用相当于把一笔资本贷给对

29

方,因而买方要支付利息。赊销的商品价格一般要高于现金买卖的商品价格,其差额就形成了赊购者向赊销者支付的利息。

③ 商业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⑴ 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 ⑵ 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 ⑶ 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④ 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 银行信用

① 是指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② 银行信用是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和再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银行通过借贷关系,将再生产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和社会上的闲置资本集中起来,再把它们贷给需要货币资本的企业。 ③ 银行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⑴ 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 ⑵ 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

⑶ 银行信用有可能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信用的规模和范围。 ④ 银行信用在信用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国家信用

① 是指国家借助举债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② 国家在这种信用关系中处于债务人的地位;

③ 国家信用在国内的基本形式是国债,它通常以发行公债券和国库券的形式来实现; ④ 只要政权稳定,国家信用的信用度就是最高的。 消费信用

① 是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② 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赊账、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等。 ③ 赊账是利用结账信用卡,凭信用卡先购后支付。

分期付款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先支付部分现款,然后根据签订的合同,分期加息支付余下的贷款;在货款未付清前,商品所有权属于卖者;分期付款多用于耐用消费品的交易。

如果说赊账和分期付款属于商业信用的范畴,那么发放消费信贷则属于银行信用的范畴。根据接受贷款对象的不同可以将信贷分成两类:一是买方信贷,银行直接对商品消费者发放贷款;二是卖方信贷,由银行凭分期付款单据作为抵押,对销售商品的企业发放贷款。消费信贷是推销商品、扩大销路、刺激需求的手段。

④ 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或其它信用机构向缺乏货币购买力的消费者提供贷款的活动。 股份有限公司

指公司股东的责任仅以所认缴的股票面额为限的公司,这种公司的主要特征是: ① 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且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出售; ② 公司的股份可以自由转让,但不能退股;

③ 股东个人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相分离,股东凭股票分享公司的收益,但对公司负债只负有限责任,即以股票面值为限。

④ 公司破产清算时,公司债权人可以对公司的资产提出要求,而无权直接向股东起诉,公司以本身的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负责。 实体资本

是本身具有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挥实际作用的资本。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 虚拟资本

① 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是一种资本商品,具备资本和商品的性质。

30

② 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

⑴ 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国家债券等,同一笔货币被反复使用便产生虚拟资本;

⑵ 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以资本所有权证书的形式进入流通,同一张所有权证书或债权凭证反复交易就形成纯粹的虚拟资本。

③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交易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

④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 实体经济

指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建筑业、服务业等提供方式在商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 虚拟经济

①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

②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但各种信用工具和证券化的资本形式并不必然是虚拟经济。 ③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泡沫经济

① 是指虚拟资本及其衍生出的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导致的投资过度的经济现象。 ② 泡沫经济的主要表现有:

表现形式: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经历了连续涨价之后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实际价值的一种经济现象。表现领域:房地产、股票等。

⑴ 在利息率偏低的刺激下,企业有高负债投资的冲动。但高负债的投资若没有回报,不能回流,就会产生泡沫经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

(2)股市、房地产市场和外汇市场上的过度投机。(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3)2000年初,纳斯达克市场上高科技股价格猛跌所表现的IT产业的泡沫经济。

④泡沫经济的危害是,其发展和破灭会对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使国民经济总量虚假增长、结构扭曲。 2、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1)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定义:(也可以按照上面的名词解释多写一点!)

① 商业信用是指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直接为生产服务。

②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2)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P101

商业信用的发展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① 商业信用工具需要银行信用工具来替代; ② 银行信用的产生是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的需要。 3)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区别:P99(各自特点)

① 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而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本集中起来,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

② 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银行信用对企业来说,属于间接融资;

③ 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在再生产周期的繁荣或高涨阶段,以商业信用方式出售的商品也多;相反,在危机阶段,商业信用也相应陷入萎缩状况;而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信用的规模和范围,一方面,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另一方面,银行信用也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1

3、 论述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关系。 1)虚拟资本的含义:

① 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② 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

⑴ 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国家债券等,同一笔货币被反复使用便产生虚拟资本;

⑵ 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以资本所有权证书的形式进入流通,同一张所有权证书或债权凭证反复交易就形成纯粹的虚拟资本。

③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交易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

2)信用制度对虚拟资本的影响——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

① 在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基础上逐步发展的货币虚拟化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

② 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股票,债券等资本所有权证书,可以获得定期收入,并且可以在证券市场自由买卖,实现价值增殖,也逐渐被视为可以独立的获取收入,成为具有不同于现实资本存在形式的虚拟资本;

③ 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基础。股票,债券的成功发行并从购买者手中获得现实的资本,并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依托于庞大的信用体系,特别是离不开银行信用的参与。 3)虚拟资本也对信用制度,特别是银行信用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① 银行资本本身的虚拟化。随着有价证券独立运动的发展以及有价证券高收益的性质,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逐渐同意债务人用有价证券来担保获得贷款。这使银行资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现金(银行券),二是有价证券。银行资本的虚拟化不仅表现为发放贷款时作为担保手段吸纳的股票、债券等,还有相当部分是银行作为一项投资直接购入的企业股票、债券;

② 虚拟资本还导致大量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金融衍生品指以货币、外汇、股票、债券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衍生出来的,作为买卖对象的金融商品。如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和股票期权等。这些金融衍生品具有双重的虚拟性:一方面是实物资产价值在传统金融工具上的虚拟,如股票,债券等;另一方面是已虚拟的传统金融工具对金融衍生证券的进一步虚拟。衍生证券的利润已经与实业投资没有什么关系,而是源于衍生证券市场上的利润再分配。 4、 说明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1)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的含义:

① 虚拟资本的含义: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② 实体资本的含义:是与虚拟资本相对应的资本,直接以商品资本,生产资本或货币资本的形式参与生产和流通过程并发生价值增殖。 2)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联系:

① 虚拟资本的存在和运动要以它所表现的实体资本为基础:

⑴ 实体资本的运动状况决定虚拟资本的运行状况,证券发行者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着证券投资者的收益; ⑵ 实体资本运用的规模影响着虚拟资本发行的规模,社会再生产规模决定着证券投资规模; ⑶ 实体资本的循环周期影响虚拟资本的周期波动。 ② 虚拟资本对实体资本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⑴ 虚拟资本和现实货币资本都是实体资本循环运动的起点,从而影响实体资本运用的过程和规模; ⑵ 虚拟资本的流向影响着实体资本的分配比例和结构; ⑶ 虚拟资本扩大了实体资本的活动范围。 3)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

虚拟资本虽然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质副本,但其价格却不是由实体资本的价值决定的,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的。这样一来,虚拟资本的价格变动就会与实体资本的价值变动相背离,其价值不

32

随实体资本价值的变动而变动,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虚拟资本价格运动的特点是: ① 虚拟资本价格与预期收益大小和预期收益的可靠程度成正比; ② 在预期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按相反方向调节虚拟资本价格; ③ 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跌与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5、 论述虚拟经济的正、负效应。 1)虚拟经济的定义:

①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

②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但各种信用工具和证券化的资本形式并不必然是虚拟经济; ③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虚拟经济的正效应:

它的发展在总体上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①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融资工具; ②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存量的重组和结构调整; ③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风险;

④由于虚拟经济的金融资产在企业和居民的资产组合中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虚拟经济的市场状况会产生明显的财富效应。

虚拟经济正效应的发挥是建立在健全的市场制度和信用关系的基础上的。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的关键是健全市场制度和信用体系,要使虚拟经济的市场具有自动调节虚拟经济规模的功能。 3)虚拟经济的负效应:

集中表现在因投机过度而引发的泡沫经济上。

①泡沫经济是虚拟资本及其衍生出的虚拟经济的副产品,如果调控不力,就可能对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 ②培育理性的市场主体是防止泡沫经济的微观基础,因而也是发展虚拟经济的必然要求; ③防止泡沫经济,还需要建立严格的虚拟经济发展法规和政策。

第七章 竞争与垄断 1、 名词解释 资本集中

① 就是个别资本结合形成更大的资本。

② 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 垄断

指少数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或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卡特尔

① 同类商品的企业在划分销售市场,规定商品产量,规定价格达成的协议,形成一个初级的垄断组织。 ② 它受协议约束,但在生产、经营、销售、法律上独立。 自然垄断

① 一般指城市供水、煤气、电力等产业部门中,由一家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比由两家以上企业共同提供产品、服务成本更低的情形。

② 它决定着某些行业由一家企业垄断经营的合理性,并由政府的市场准入管制加以保障。 完全竞争

① 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② 完全竞争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⑴市场上有许多的竞争者和消费者。他们都是市场上既定价格的服从者,而不是决定者。⑵不存在产品差别。⑶各种生产资源都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不受任何限制。⑷市场信息是

33

畅通的。⑸不存在外部性。 完全垄断

① 是指某个产业上,卖方只有一家企业企业,其产品没有替代品,新企业进入为不可能的市场结构。 ② 完全垄断形成的原因是进入障碍。⑴关键性资源为一家企业所拥有。⑵政府给与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排他性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⑶自然垄断。

③ 完全垄断除了仍存在某些公共事业中的自然垄断外,越来越成为关于市场结构的一种纯粹理论假说。 寡头垄断

① 是指由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少数几家企业组成的市场结构。

② 寡头垄断的形成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某些产业部门的技术经济特点使然,是客观的经济现象。 ③ 形成原因:⑴ 长期竞争导致某些产业部门只有少数企业存续而绝大多数企业退出的结果,必然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⑵产业技术特点决定了某些产业部门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效果,导致该产业部门由少数大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经营的合理性。⑶寡头垄断也是产业内的企业子需求约束下自觉调节供给与需求矛盾的结果。 垄断竞争

① 是一种介于垄断和竞争的之间、既具有某种竞争的特点、又具有某些垄断特征的市场结构。

② 特征:⑴产业内的企业数量多。⑵存在产品差别。产品差别是垄断竞争的最主要原因。⑶企业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进入或退出一个产业。

③ 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如何扩大产品差别,维护产品差别,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产品差别

① 指同类产品由买方的偏好而形成的具有不完全替代关系的状态。 ② 造成产品差别的原因主要有:

⑴ 产品的物理差异;质量、性能、结构、设计等方面存在差异。 ⑵ 买方知识的差异,如不了解质量,只看外观;

⑶ 买方的主观差异,如广告宣传造成的对商品品牌的偏好; ⑷ 服务方面的差异; ⑸ 特殊销售活动; ⑺ 销售地理位置的差异。

在多种因素中,企业研究与开发、销售活动是最基本的原因。

③ 在垄断竞争条件下,扩大和维护产品差别是企业间竞争的重要手段。 过度竞争

① 是企业数量多、非集中的竞争性产业中常见的现象。 ② 判断一个产业呈现过度竞争状态的标准主要是两条: ⑴ 企业过度进入该产业;

⑵ 该产业中过度进入的企业长期不能从该产业中退出,造成该产业生产能力的较多闲置或产品的大量积压。 ③ 过度竞争会对资源配置产生一系列消极的影响,1、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阻碍价格机制正常作用。3、加大竞争成本、损害创新能力。 有效竞争

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其具体含义可以概括为:

① 从短期看,如果现实的市场背离了完全竞争的某个条件,那么最好在其他条件下也有所背离,这样的竞争才是有效的;

② 从长期来看,存在潜在竞争和替代品竞争的产业或市场,就是有效竞争的产业或市场; ③ 工业生产经营的多样化也具有竞争的性质。 2、 论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1)资本集中的含义:

34

① 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② 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 2)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

① 同一部门中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引起了资本集中

竞争的分化作用使某些优势企业发展壮大,而弱势企业缩小破产,客观上造成了资本向优势企业的集中。 ② 不同部门之间企业的竞争也在引起和扩大资本集中

由于现实中的进入和退出某个部门都是有障碍的,为了超越进入壁垒,弱化退出壁垒,减少沉没成本,不同部门企业争夺有利投资领域的竞争越来越主要采取建立企业集团、实现跨行业多角化经营的方式来实现,从而导致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出现,直接推动了资本集中。

3)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 ① 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具有了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基础

⑴ 机器大工业体系建立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为资本向先进技术企业的集中创造了基本条件。 ⑵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二战后的新科技革命呼唤出了一系列需要采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新兴产业部门,如汽车,钢铁,电子等,规模经济效应是这类产业的生命。

② 信用和股份公司是资本集中得以加速的杠杆(03年辨析,4分) 03辨析: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是促进资本集中的强有力杠杆。

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逐渐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资本组织形式。在股份公司制度下,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社会信用关系,通过发行股票方式把中小资本和其他分散的社会资本集中起来,进行巨额投资活动或组建大型企业,直接加速了资本集中;另一方面,股份公司制度也为企业间的兼并和合并提供了最简便的形式,为资本集中创造了便利条件。 3、 谈谈垄断的各种类型及成因。 1)垄断的定义 2)垄断的类型:P120

① 按照垄断主体存在的不同领域,可以把垄断区分为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如地方保护主义)。其中经济垄断有以下4种:

⑴ 自然垄断,一般指城市供水、煤气、电力等产业部门中,由一家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比由两家以上企业共同提供产品、服务成本更低的情形,它决定着某些行业由一家企业垄断经营的合理性,并由政府的市场准入管制加以保障;

⑵ 技术垄断,指经济主体对技术专利的排他性占有和使用的权利; ⑶ 市场垄断,指少数企业或组织排他性的控制要素和产品市场;

⑷ 由产品差别引起的垄断,指由于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差别化,而在事实上形成排他性的生产、经营,如品牌效应。

② 按照垄断行为来划分至少有以下3种: ⑴ 价格垄断行为,如垄断高价或低价;

⑵ 非价格垄断行为,如广告,研发,销售,售后; ⑶ 组织垄断行为,如购并。 2)垄断的成因:P119

竞争引起的生产和资本集中为垄断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 ①

生产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

由于社会生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在一个产业部门中,少数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份额,这使得少数大企业有可能超越单个企业组织的局限,在一个产业或若干个相关产业部门之间进行更高层次组织协调。 ②

生产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02年简答,6分) 02简答:为什么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

35

⑴ 生产集中使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胀。而在一定时期的特定市场上需求总是有限的。如果企业仍遵循自由竞争的规律各自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势必导致生产过剩,利润减少,也造成资源的损失与浪费。为了保持与扩大利润,大企业间有必要结成垄断组织,瓜分市场份额,以调节生产; ⑵ 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产品及企业形象在公众中有一定地位,这对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构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自由竞争受到限制,逐步形成了少数大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 ⑶ 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

4、 论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

竞争引起垄断,但垄断的形成并不会完全消除竞争,而只是改变了竞争的集体目的和手段、形式和后果。 1)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的竞争;二是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 2)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是指垄断企业与部门内部及外部非垄断组织的中小企业之间发生的竞争关系。其手段主要有:

① 依靠进入壁垒排挤中小企业。进入壁垒包括多种形式,其中主要有: ⑴ 由垄断企业的巨大规模形成的壁垒;

⑵ 大垄断公司在产品差别、垂直联合、生产多角化等方面形成的壁垒; ⑶ 由于垄断组织控制投入品而形成的壁垒; ⑷ 由于庞大的销售费用形成的壁垒; ⑸ 通过倾销手段而形成的壁垒。

② 通过转包等形式控制中小企业,在一定条件下,控制中小企业可能比排挤中小企业对垄断企业更为有利。 ③ 通过买方垄断掠夺中小企业,当一个市场中购买企业的集中达到较高程度,而出售原材料或投入品的又是众多分散的中小企业时,就会发生买方垄断。

3)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主要在两个领域内展开:一是同一部门内部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二是不同部门之间垄断企业的竞争。

同一部门内部垄断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形式有: ① 在价格协调的同时进行公开或隐蔽的价格竞争;

② 广泛的非价格竞争(主要形式)和市场外竞争:非价格竞争包括促销、质量和服务方面的竞争;市场外竞争只要是指争夺原料,人才,专利等生产要素的竞争。 ③ 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以降低成本。

不同部门之间垄断资本的竞争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 ① ②

垄断企业在相关垄断部门之间的竞争,表现在纵向经济联系上,如一个垄断资本为另一个垄断资本提垄断企业在非垄断部门内部的竞争,表现在部门内的剩余资金在其他投资领域的竞争。 供原料;

5、 论过度竞争的资源配置缺陷。 (1)定义及其判断标准

① 是企业数量多、非集中的竞争性产业中常见的现象。 ② 判断一个产业呈现过度竞争状态的标准主要是两条: ⑴ 企业过度进入该产业;

⑵ 该产业中过度进入的企业长期不能从该产业中退出,造成该产业生产能力的较多闲置或产品的大量积压。 (2)过度竞争会对资源配置产生一系列消极的影响:

① 过度竞争使生产者进入过密,高估或低估市场需求,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 过度竞争阻碍了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过度竞争对生产者来说必然是库存增加,或者说只有通过降价来减少库存,从而给生产者造成损失。

③ 过度竞争会加大竞争成本,从而导致产业利润率过低,并损害了企业或产业的创新能力。过度竞争在资源配置中的缺陷表明,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积极作用是有条件的。

36

6、 论反垄断的作用与局限。 1)反垄断政策

通常通过立法(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具体内容有: ① ② ③ 等。

2)反垄断的作用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垄断实践来看,反垄断政策和反垄断法的运用,对于限制垄断行为,克服垄断弊害,维护有效竞争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在: ① ②

对生产的过度集中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合并的某种限制实现的; 对企业间的勾结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公开的垄断组织已不能合法存在。

预防形成垄断市场结构的政策,包括保护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政策以及对企业合并的审查制度等; 对垄断性市场结构的事后调整政策,包括对垄断企业实行肢解、分立等;

禁止或限制企业间的共谋,卡特尔和不正当的价格歧视,对欺骗,行贿和压制竞争者的行为进行裁定

3)反垄断的局限

从反垄断法的具体实施来看,并没有起到象法律条文界定的那样达到反垄断、保护、促进竞争的目的,也没有限制住资本集中的不断加强和垄断行为的扩张。这些法令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未能完全摆脱内容空泛,条文笼统,词义含混,可以被人随心所欲的加以解释的弊病。如在美国,

① 立法机构,不断采取修改条文、另立特别法、制定豁免条例等办法,使许多垄断组织得以逃避反垄断法的制约;

② 行政机构则通过司法部保护垄断组织,按照“三权分离”原则,司法部可以通过不起诉,使垄断组织得以逃避反垄断法的制裁;

③法院对案件的判处,也可以利用法律条文的含糊不清,做出无罪的决定。

因此,反垄断法事实上未能阻止垄断组织迅速膨胀及各种形式的企业勾结、联合的发展。而且,反垄断法的实施与否经常取决于政府的需要。

资本主义经济

第八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1、 名词解释 资本原始积累

① 是指资本生产方式确立之前,通过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生产资料和大量货币财富再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过程。 ② 实质上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③ 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以及货币转化为资本,另一反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雇佣劳动制度

① 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雇佣劳动为其生产,并从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中获取剩余价值的制度。 ② 雇用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③ 劳动者成为商品是雇佣劳动制度建立的前提。

④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重新结合是在雇佣制度下实现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一样,是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存在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但创造自己的工资收入,而且无偿的为资本家创造出利润。因此,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 劳动力商品

① 劳动力商品是指作为商品买卖的劳动力;

② 劳动力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劳动,价值由维持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这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二

37

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用于延续劳动力供给;三是劳动力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用于提高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③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④ 劳动力称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1、有人身自由;2、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剩余价值

① 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②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③ 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就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率

为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成都,剩余价值率m’即剩余价值m和可变资本v的比率,有两种表示方式: ① 物化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比可变资本,它表示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m/v。

② 活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劳动时间比必要劳动时间,它表明在工人的一个工作日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多大部分用来无偿的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不变资本

①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全部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② 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不变资本。 ③ 通常以C表示。 可变资本

①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全部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② 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价值增殖,所以叫可变资本。 ③ 通常以V表示。

④ 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2、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

到解放?”

这是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形成时提出的论点,包含两个含义:⑴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于封建社会内部。⑵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主义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⑴ 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于封建社会内部

中世纪晚期西欧城市的兴起,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使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为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日益发达商品经济中,小手工业生产者发生分化,一部分上升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而大部分成为雇佣劳动者。 ⑵ 取代解放生产力

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为生产方式奠定基础的变革的序幕。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38

工业革命不仅引起了生产技术的革新,使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巨大发展,开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新时代,而且引发了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并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主义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历史体现。 3、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雇佣劳动者为其生产,并以雇佣者的剩余劳动中获取剩余价值的制度。

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直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 ②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重新结合是在雇佣制度下实现的,劳动力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不得不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与生产资料重新结合起来进行生产活动。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一样,是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存在的。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不仅创造出自己的工资收入,而且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利润,因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

③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剥削制度,其基础和历史上存在的其它制度一样,也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而使它相区别的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这样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4、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只有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因为如果劳动力不是商品,货币就无法购买到劳动力,则即使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也无法让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无法使货币成为资本。 ① 劳动力商品的定义

劳动力商品是指作为商品买卖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劳动,价值由维持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 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在不断运动过程中谋求自身增殖的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是为了使货币资本带来剩余价值,这正是资本总公式(G-W-G’)中价值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③ 关联

一、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经营,需要掌握一定量的货币,以便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资本流通公式,G(货币)-W(商品)-G’(更多货币),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通价值规律相矛盾,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殖,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二、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必须以流通过程为媒介,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01年辨析,3分)

三、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W阶段货币上,因为价值量并没有增值,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因为此时商品价值是既定的。则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 四、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比它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5、 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⑴ 定义

剩余价值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⑵ 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①劳动过程

39

在劳动过程中,资本家要工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首先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的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用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同时,劳动者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又形成商品的新价值。 ②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增殖的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 6、 剩余价值生产包括哪两种基本生产方法?

剩余价值的生产包括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而高劳动强度实际上等于变相延长了工作日。

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到两个因素的限制:生理界限和道德界限。除此之外,工作日的长度还取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资本主义剥削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将工人的劳动时间绝对的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就不可能生产剩余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是以工作日已经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的,由此来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但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期,由于生产工具没有重大变化,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加重剥削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7、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重点)

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因为:

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决定性动机,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都是以获取剩余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表现在: ①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

② 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 ③ 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实质上是分割剩余价值的过程;

④ 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是消费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是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它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劳动的必要条件。

3 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表现在:

① 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设法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市场,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 正式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断扩大和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剥削,从而不断激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7h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