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整理)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要点和习题

更新时间:2024-05-27 14: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绪论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 (p8)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 分子生物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分子生物学是由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学、以至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综合融会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凝聚了不同学科专长的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它虽产生于上述各个学科,但已形成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手段,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关系最为密切 :

生物化学是从化学角度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分子的结构、转变与新陈代谢。传统生物化学的中心内容是代谢,包括糖、脂类、氨基酸、核苷酸、以及能量代谢等与生理功能的联系。

分子生物学则着重阐明生命的本质----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生命信息的传递和调控。 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关系也十分密切:

传统的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细胞和亚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探讨组成细胞的分子结构比单纯观察大体结构能更加深入认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因此现代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应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

分子生物学则是从研究各个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入手,但各个分子不能孤立发挥作用,生命绝非组成成分的随意加和或混合,分子生物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各生物分子间的高层次组织和相互作用,尤其是细胞整体反应的分子机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向细胞生物学的靠拢。 第一章序论

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用事实证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指出:物种的变异是由于大自然的环境和生物群体的生存竞争造成的,彻底否定了“创世说”。达尔文第一个认识到生物世界的不连续性。意义: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学说及其唯物主义的物种起源理论,是生物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创举之一,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细胞学说 建立及其意义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经典遗传学

两条基本规律:统一律:当两种不同植物杂交时,它们的下一代可能与亲本之一完全相同;分离规律:将不同植物品种杂交后的F1代种子再进行杂交或自交时,下一代就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分离,因而具有不同的形式。 1865年发表《植物杂交试验》,直到1900年才被人们重新发现。孟德尔被公认为经典遗传学的奠基人。 现代遗传学

Morgan及其助手第一次将代表某一特性的基因同染色体联系起来,使科学界普遍认识了染色体的重要性并接受了孟德尔的遗传学原理。

Morgan特别指出:种质必须由某些独立的要素组成,我们把这些要素称为遗传因子或基因。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准备和酝酿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的两点重大突破:

1.确定了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基础物质 2.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这一阶段以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开创了分子遗传学基本理论建立和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的主要进展包括:

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 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进一步认识 DNA双螺旋发现的意义:

确立了核酸作为信息分子的结构基础;

提出了碱基配对是核酸复制、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 从而最后确定了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为认识核酸与蛋白质的关系及其在生命中的作用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础。 Crick于1954年所提出的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 ): 初步认识生命本质并开始改造生命的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至今)

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作为标志。其间的重大成就包括: 重组DNA技术的建立和发展 基因组研究的发展

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的建立和发展 基因表达调控机理

细胞信号转导机理研究成为新的前沿领域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DNA重组技术(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定义:又称为基因工程,根据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原理,将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DNA转移到另一生物体中,使后者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或表达出所需要的产物。 DNA重组技术的应用:利用微生物基因工程生产重组基因工程药物、转基因植物和动物体细胞克隆、基因表达与调控的基础研究。

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

三.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的研究 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

基因组(Genome):细胞或生物体一条完整单体的全部染色体遗传物质的总和。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测定出人基因组全部DNA3109硷基对的序列、确定人类约5-10万个基因的一级结构 。

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

蛋白组计划(Proteome project):又称为后基因组计划或功能基因组计划,用于揭示并阐明细胞、组织乃至整个生物个体全部蛋白质及其功能。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的科学。 四.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 本章内容 1. 染色体

2. DNA的结构 3. DNA的复制

4.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特点 5. DNA的修复 6. DNA的转座

第一节 染色体(chromosome) 概念:

染色体(chromosome):原指真核生物细胞分裂中期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染色质。现在这一概念已扩大为包括原核生物及细胞器在内的基因载体的总称。

染色质(chromatin):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在分裂间期染色体结构疏松,称为染色质。其实染色质与染色体只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周期的表现。 常染色质(euchromatin):是进行活跃转录的部位,呈疏松的环状,电镜下表现为浅染,易被核酸酶在一些敏感的位点(hypersensitive sites)降解。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在间期核中处于凝缩状态,无转录活性,也叫非活动染色质(inactive chromatin),是遗传惰性区。在细胞周期中表现为晚复制,早凝缩,即异固缩现象(heteropycnosis)。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特征分析 染色体特性: 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 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 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组成

DNA 30%--40% 组蛋白(histone) 30%--40% 非组蛋白(NHP) 变化很大 少量RNA 染色体中的蛋白质

组蛋白(histone):一类小的带有丰富正电荷(富含Lys、Arg)的核蛋白,与DNA有高亲和力。

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它与DNA组成核小体。 组蛋白分为H1、H2A、H2B、H3及H4。

非组蛋白(non-histone protein):是染色体上与特异DNA序列结合的蛋白质,所以又称为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 组蛋白具有如下特性: 1、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 2、 无组织特异性。

3、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 4、组蛋白的修饰作用。

5、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 非组蛋白:

非组蛋白大约占组蛋白总量的60-70%,种类很多。 (1)HMG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能与DNA结合(不牢固),也能与H1作用,或与DNA超螺旋结构有关。

(2)DNA结合蛋白 :可能是一些与DNA的复制或转录

有关的酶或调节物质。

(3)A24非组蛋白 :与H2A差不多,位于核小体内,功能不祥。

非组蛋白的一般特性: 1.非组蛋白的多样性;

非组蛋白的量大约是组蛋白的60%~70%,但它的种类却很多,约在20-100种之间,其中常见的有15-20种。 2.非组蛋白的组织专一性和种属专一性。 DNA

C值:通常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C值反常现象:真核细胞基因组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DNA所隔开,这就是著名的“C值反常现象”。 染色体中的DNA

根据DNA的动力学研究,真核细胞DNA可分为:

高度重复序列:几百→几万 copy。如:卫星DNA和微卫星DNA。

中度重复序列:10 →几百 copy。如:各种rDNA、tDNA及组蛋白基因。

低度重复序列:2 →10 copy。如:血红蛋白。

单拷贝序列:大多数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和基因间间隔序列。只有一个拷贝。如:蛋清蛋白。 染色体折叠 DNA 核小体 螺线管 圆筒 超螺旋

(1)核小体

染色质纤维细丝是许多核小体连成的念珠状结构。核小体(nucleosome):DNA绕在组蛋白八聚体(H2A、H2B、H3、H4各一对)核心外1.8周(146bp),形成核小体核心颗粒。 (2)螺线管

10nm的染色质细丝盘绕成螺旋管状的30nm纤维粗丝, 通称螺线管(solenoid)。螺线管的每一螺旋包含6个核小体,其压缩比为6。这种螺线管是分裂间期染色质和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基本组分。

(3)上述螺线管可进一步压缩形成超螺旋。由30nm螺线管缠绕而成一细长、中空的圆筒,直径为4 000nm,压缩比是40。

(4)超螺旋进一步压缩1/5便成为染色体单体,总压缩比是7×6×40×5,将近一万倍。 原核生物基因组 特点: 1、结构简练

2、存在转录单元 多顺反子mRNA 3、有重叠基因

Sanger1977在《Nature》上发表了ΦX174 DNA的全部核苷酸序列,正式发现了重叠基因。 第二节 DNA的结构 一、DNA的一级结构

所谓DNA的一级结构,就是指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其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 基本特点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互相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相结合,形成碱基对,它的组成有一定的规律。这就是嘌呤与嘧啶配对,而且腺嘌呤(A)只能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只能与胞嘧啶(C)配对。

2、DNA的二级结构

DNA的二级结构是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结构。 通常情况下,DNA的二级结构分两大类:一类是右手螺旋,如A-DNA和B-DNA;另一类是左手螺旋,即Z-DNA。 3、DNA的高级结构

DNA的高级结构是指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超螺旋结构是DNA高级结构的主要形式,可分为正超螺旋与负超螺旋两大类。

DNA分子的超螺旋化可以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示: L=T+W其中L为连接数(linking number),是指环形DNA分子两条链间交叉的次数。只要不发生链的断裂,L是个常量。T为双螺旋的盘绕数(twisting number),W为超螺旋数(writhing number),它们是变量。 2.3DNA的复制

2.3.1 DNA的半保留复制机理 2.3.2 复制的起点、方向和速度 2.3.3 复制的几种主要方式 一、DNA的复制

1、DNA的半保留复制

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所以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的这种半保留复制保证了DNA在代谢上的稳定性。 2、复制的起点与方向

一般把生物体的复制单位称为复制子(replicon)。一个复制子只含一个复制起点。 多复制子:DNA复制时,原核生物一般只有一个起始位点,而真核生物则有多个起始位点,因而在复制时呈现多复制泡,也称为多复制子。

DNA的复制主要是从固定的起始点以双向等速复制方式进行的(图2-18)。复制叉以DNA分子上某一特定顺序为起点,向两个方向等速生长前进。

拓扑异构酶I:拓扑异构酶I解开负超螺旋,并与解链酶共同作用,在复制起点处解开双链。参与解链的除一组解链酶外,还有Dna蛋白等。 DNA解链酶(DNA helicase):DNA解链酶能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来解开双链DNA。 单链结合蛋白(SSB蛋白):SSB蛋白的作用是保证被解链酶解开的单链在复制完成前能保持单链结构,它以四聚体

形式存在于复制叉处,待单链复制后才掉下,重新循环。所以,SSB蛋白只保持单链的存在,并不能起解链的作用。 3、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与冈崎片段

DNA复制时,短时间内合成的约1000个核苷酸左右的小片段,称之为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

DNA复制过程中至少有一条链首先合成较短的片段,然后再由连接酶连成大分子DNA。现在已知一般原核生物的冈崎片段要长些,真核生物中的要短些。进一步研究还证明,这种前导链的连续复制和滞后链的不连续复制在生物界是有普遍性的,因而称之为双螺旋的半不连续复制。 DNA链的延伸:

DNA复制体(replisome):在复制叉附近,形成了以两套DNA聚合酶Ⅲ全酶分子、引发体和解链酶构成的类似核糖体大小的复合体,称为DNA复制体。 4、滞后链的引发

DNA复制时,往往先由RNA聚合酶在DNA模板上合成一段RNA引物,再由DNA聚合酶从RNA引物3' 端开始合成新的DNA链。滞后链的引发过程往往由引发体(primosome)来完成。引发体由6种蛋白质n、n'、n''、Dna B、C和I共同组成,只有当引发前体(preprimosome)把这6种蛋白质合在一起并与引发酶(primase)进一步组装后形成引发体,才能发挥其功效。 5、链的终止

当复制叉前移,遇到20bp重复性终止子序列(Ter)时,Ter-Tus复合物能阻挡复制叉的继续前移,等到相反方向的复制叉到达后在DNA拓扑异构酶IV的作用下使复制叉解体,释放子链DNA。 6、复制的几种方式

(1)环状DNA双链的复制:环状双链DNA的复制可分为θ型、滚环型和D-环型几种类型。 (a) θ型

复制的起始点涉及到DNA双链的解旋和松开,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复制叉 。前导链DNA开始复制前,复制原点的核酸序列被转录生成短RNA链,作为起始DNA复制的引物。

(b) 滚环型(rolling circle) 这是单向复制的特殊方式。如ΦX174的双链环状DNA复制型(RF)就是以这种方式复制的。DNA的合成由对正链原点的专一性切割开始,所形成的自由5‘ 端被从双链环中置换出来并为单链DNA结合蛋白所覆盖,使其3’—OH端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不断延伸。在这个过程中,单链尾巴的延伸与双链DNA的绕轴旋转同步 。 (c) D-环型(D-loop)

这也是一种单向复制的特殊方式。这种方式首先在动物线粒体DNA的复制中被发现。双链环在固定点解开进行复制。但两条链的合成是高度不对称的,一条链上迅速合成出互补链,另一条链则成为游离的单链环(即D-环)。 (2)线性DNA双链的复制

线性DNA复制中RNA引物被切除后,留下5'端部分单链DNA,不能为DNA聚合酶所作用,使子链短于母链。T4和T7噬菌体DNA通过其末端的简并性使不同链的3'

端因互补而结合,其缺口被聚合酶作用填满,再经DNA连接酶作用生成二联体。这个过程可重复进行直到生成原长20多倍的多联体,并由噬菌体DNA编码的核酸酶特异切割形成单位长度的DNA分子。 二、原核和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 1、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II和III的性质比较 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Ⅰ:有3’→5’外切酶活性和5’→3’外切酶活性。保证DNA复制的准确性。

DNA聚合酶Ⅱ :活性低,其3’→5’核酸外切酶活性可起校正作用。主要起修复DNA的作用。

DNA聚合酶Ⅲ:7种亚单位9个亚基。只具3’→5’外切酶活性,主导聚合酶。

Klenow fragment: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处理大肠杆菌DNA聚合酶,获得两个片段,大片段分子量76000U,称为Klenow 片段。它保留着聚合酶和3’→5’外切酶的活性,广泛使用于DNA序列分析中。

三、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

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始需要起始原点识别复合物(ORC)参与。

真核生物DNA复制叉的移动速度大约只有50bp秒,还不到大肠杆菌的120。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在全部完成复制之前,各个起始点上DNA的复制不能再开始。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特性比较 2.4.3 DNA复制的调控 原核细胞DNA的复制调控:复制叉的多少决定了复制频率的高低。

真核细胞DNA的复制调控: 1.细胞生活周期水平调控 2.染色体水平调控 3.复制子水平调控

真核和原核生物DNA复制的比较 相同:

1.半保留复制

2.都有引发、延长、终止三个阶段

3.都必须有相应功能的蛋白质和DNA聚合酶参与 区别:

1.真:多个复制起始点;原:一个复制起始点

2.真:所有复制受一种调控;原:一个复制子上有多个复制叉

2.5 DNA的修复

DNA修复系统 功能 错配修复 恢复错配 碱基切除修复 切除突变的碱基 核苷酸切除修复 修复被破坏的DNA DNA直接修复 修复嘧啶二体或甲基化DNA 2.6 DNA的转座

2.6.1 转座子的分类和结构特征 2.6.2 转座作用的机制

2.6.3 转座作用的遗传学效应 2.6.4 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

移动基因(Movable gene):又称为转位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s),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由于它可以从染色体基因组上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位置,甚至在不同染色体之间跃迁,因此有时也称为跳跃基因(Jumping gene)。 原核生物的转座因子可分为:

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IS):最简单的不含有任何宿主基因的转位因子。片段长度700—2500bp。

复合转座子(transposon,Tn):是一类携带某些与转座无关的抗性基因(或其它宿主基因)的转座子。分子量>2000bp。 转座噬菌体(Mu,D108):具有转座功能的一类可引起突变的溶源性噬菌体。 插入序列的结构特点:

1.在IS两端含有长度为10—40bp反向重叠序列 2.含有一个编码转座酶的长编码区。

3.插入时在DNA位点产生一个短的(3~9bp)正向重复序列。 复合转座子的结构特点:

1.两翼为两个相同或相似的IS序列。 2.中部为某种抗性基因。

3.IS序列一般不能单独移动。 Conclusion

a) 转座过程是由Donor 提供Tn copy到 target site, 涉及酶切、复制、重组的遗传学过程。

b) 转座完成后,在Tn的两端出现target site序列的正向重复,其长度取决于staggered cutting的长度。

c) 转座因子的 IR 序列是转座酶的重要识别位点,与转座,切除有关

d) Cointegrater 是转座过程的中间体 (具有两个 Tn 和两个 replicon), 其稳定性依 Tn不同而异,或 resolution 完成转座过程.

e) Cointegrater 可能导致 Tn 和抗性的积累。 转座作用的遗传学效应

1. 诱变效应 (提高重组频率、形成易变基因?) 2. 切除效应 (倒位、缺失、重复、footprinting) 3. 双转座效应(外显子改组 exon shuffling ) 4. 位置效应(启动表达、增强表达?)

5. 转座爆炸(激活表达、基因内重排突变基因形成) 转位作用的机制:靶序列的复制。

转位作用的遗传学效应:引起插入突变;产生新基因;产生染色体畸变;引起生物进化。

转座因子的应用:利用转座子分离、克隆基因;利用Tn进行基因定位;作为基因转移载体。 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 1、玉米中的控制因子

自主性因子:具有自主剪接和转座的功能;

非自主性因子:单独存在时是稳定的,不能转座,当基因组中存在与非自主性因子同家族的自主性因子时,它才具备转座功能,成为与自主性因子相同的转座子。 Ac-Ds体系、Spm, En转座子。

2、果蝇中的转座子 Copia类、P转座子等。

本章重点 染色体及DNA结构 DNA复制 习题

1.DNA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若一完全被标记的DNA分子,置于无放射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代,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中放射性状况如何

A.两个分子有放射性,两个分子无放射性 B.均有放射性 C.两条链中的半条具有放射性

D.两条链中的一条具有放射性 E.均无放射性 2.DNA复制时哪种酶不需要

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B.DNA指导的RNA聚合酶 RNA合成的基本特点:

1.底物是:ATP、GTP、CTP、UTP 2.在聚合酶作用下形成磷酸酯键

3.RNA的碱基顺序由DNA的顺序决定 4.仅以一条DNA链作为模板 5.合成方向为5’→3’ 6.合成中不需要引物

3.1.2 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 亚基 基因 相对分子量 亚基数 组分 功能 C.连接酶 D.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E.拓扑异构酶 3.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A.DNA聚合酶Ⅰ有7种、9个亚单位

B.DNA聚合酶Ⅱ有最强的外切核酸酶的活性 C.DNA聚合酶Ⅲ是真正的起复制作用的酶 D.催化过程产生的焦磷酸是主要底物 E.用4种脱氧核苷作底物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

基因表达:是基因经过转录、翻译、产生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的整个过程。

转录(transcription):以D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原则合成一条单链RNA,从而将DNA中的遗传信息转移到RNA中去的过程称为转录。

编码链(coding strand)=有意义链 模板链(template strand)=反义链

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 transcription):转录仅发生在DNA的一条链上。

启动子(promoter):是DNA转录起始信号的一段序列,它能指导全酶与模板正确的结合,并活化酶使之具有起始特异性转录形式。

终止子(terminator):转录终止的信号,其作用是在DNA模板特异位置处终止RNA的合成。 转录单位:DNA链上从启动子直到终止子为止的长度称为一个转录单位。 3.1 RNA的转录

转录的基本过程都包括:模板识别、转录起始、通过启动子及转录的延伸和终止。

1、模板识别阶段主要指RNA聚合酶与启动子DNA双链相互作用并与之相结合的过程。转录起始前,启动子附近的DNA双链分开形成转录泡以促使底物核糖核苷酸与模板DNA的碱基配对。

2、转录起始就是RNA链上第一个核苷酸键的产生。 3、转录起始后直到形成9个核苷酸短链是通过启动子阶段,通过启动子的时间越短,该基因转录起始的频率越高。 4、RNA聚合酶离开启动子,沿DNA链移动并使新生RNA链不断伸长的过程就是转录的延伸。

5、当RNA链延伸到转录终止位点时,RNA聚合酶不再形成新的磷酸二酯键,RNA-DNA杂合物分离,这就是转录的终止。

3.1.1 转录的基本过程

α rpoA 3.65×2 核心酶 核心酶组装,启10 4 动子识别 β和β’共同形β rpoB 1.51×1 核心酶 成RNA合成的10 5 活性中心 1.55× β’ rpoC 105 1 核心酶 11×1 核心酶 未知 ? 104 存在多种σ因σ rpoD 7.0×1 σ因子 子,用于识别不10 4 同的启动子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 1、RNA聚合酶:大多数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是相同的,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2个α亚基、一个β亚基、一个β’亚基和一个ω亚基组成,称为核74心酶。加上一个σ亚基后则成为聚合酶全酶(holoenzyme),相对分子质量为4.65×105。研究发现,由β和β’亚基组成了聚合酶的催化中心,它们在序列上与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两个大亚基有同源性。β亚基能与模板DNA、新生RNA链及核苷酸底物相结合。

σ因子可以极大地提高RNA聚合酶对启动子区DNA序列的亲和力,加入σ因子以后,RNA聚合酶全酶识别启动子序列的特异性总共提高了107倍。

σ因子的作用是负责模板链的选择和转录的起始,转录的起始从化学过程来看是单个核苷酸与开链启动子-酶复合物相结合构成新生RNA的5’端,再以磷酸二酯键的形式与第二个核苷酸相结合,起始的终止反映在σ因子的释放。过去认为二核苷酸的形成就是转录起始的终止,实际上,只有当新生RNA链达到6-9个核苷酸时才能形成稳定的酶-DNA-RNA三元复合物,才释放σ因子,转录进入延伸期。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

真核生物中共有3类RNA聚合酶。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一般有8-14个亚基所组成,相对分子质量超过5×105。 除了细胞核中的RNA聚合酶之外,真核生物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还存在着不同的RNA聚合酶。线粒体RNA聚合酶只有一条多肽链,相对分子质量小于7×104,是已知最小的RNA聚合酶之一,与T7噬菌体RNA聚合酶有同源性。叶绿体RNA聚合酶比较大,结构上与细菌中的聚合酶相似,由多个亚基组成,部分亚基由叶绿体基因组编码。线粒体

和叶绿体RNA聚合酶活性不受α-鹅膏覃碱所抑制。 常用的转录抑制剂及其作用: 抑制剂 靶酶 抑制作用 利福霉素 细菌的全酶 与β亚基结合,阻止起始 链霉溶菌素 细菌的核心酶 与β亚基结合,阻止延长 放线菌素D 真核RNA聚与DNA结合,并阻止延长 合酶Ⅰ α-鹅膏蕈真核RNA聚与RNA聚合酶Ⅱ结合,起碱 合酶Ⅱ 始复合物的形成 转录可被分为4个阶段,即启动子的选择、转录起始、RNA链的延伸和终止。 原核生物中:启动子选择阶段包括RNA聚合酶全酶对启动子的识别,聚合酶与启动子可逆性结合形成封闭复合物(closed complex)。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所形成的转录起始复合物:除了RNA聚合酶之外,真核生物转录起始过程中至少还需要7种辅助因子参与。

一般情况下,该复合物可以进入两条不同的反应途径, 一是合成并释放2-9个核苷酸的短RNA转录物,即所谓的流产式起始;

二是尽快释放σ亚基,转录起始复合物通过上游启动子区并生成由核心酶、DNA和新生RNA所组成的转录延伸复合物。

RNA聚合酶的核心酶虽可合成RNA,但不能找到模板DNA上的起始位点。

只有带б因子的全酶才能专一地与DNA的启动子结合,选择其中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均一的产物。б因子的作用只在起始,一旦转录开始,它就脱离了起始复合物,而由核心酶负责RNA链的延伸。因此,聚合酶全酶的作用是启动子的选择和转录的起始,而核心酶的作用是链的延伸。 真核生物RNA Pol II的转录起始复合物 真核生物转录起始除RNA聚合酶外,至少还需要7种辅助因子参与,如TBP,TFIIA,TFIIB,TFIID,TFIIE,TFIIF和TFIIH。

3.2 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2、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启动子是一段位于结构基因5’端上游区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范本DNA准确地相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转录的起始是基因表达的关键阶段,而这一阶段的重要问题是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相互作用。 3.2.1 启动子区的基本结构 转录单元(transcription unit):是一段从启动子开始至终止子结束的DNA序列,RNA聚合酶从转录起点开始沿着模板前进,直到终止子为止,转录出一条RNA链。

转录起点是指与新生RNA链第一个核苷酸相对应DNA链上的碱基,研究证实通常为一个嘌呤。

常把起点前面,即5’末端的序列称为上游(upstream),而把其后面即3’末端的序列称为下游(downstream)。

在启动子区内有一个由5个核苷酸组成的共同序列,是RNA聚合酶的紧密结合点,现称为Pribnow区(Pribnow

box),该区的中央约位于起点上游10bp处,故又称-10区。 绝大部分启动子都存在位于-10bp处的TATA区和-35bp处的TTGACA区。这两段共同序列是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位点,能与σ因子相互识别而具有很高的亲和力。 Pribnow区(Pribnow box)这个区的中央大约位于起点上游10bp处,所以又称为–10区。 TTGACA。这个区的中央大约位于起点上游35bp处,所以又称为–35区。

–10位的TATA区和–35位的TTGACA区是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位点,能与σ因子相互识别而具有很高的亲和力。

在真核生物基因中,Hogness等先在珠蛋白基因中发现了类似Pribnow区的Hogness区(Hogness box),这是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25~–30 bp处的共同序列TATAAA,也称为TATA区(图3-7)。 另外,在起始位点上游–70~–78 bp处还有另一段共同序列CCAAT,这是与原核生物中–35 bp区相对应的序列,称为CAAT区(CAAT box)。 在–70~–80区含有CCAAT序列(CAAT box),在–80~–110含有GCCACACCC或GGGCGGG序列(GC box)。 3.2.2 启动子区的识别

氢键互补学说:RNA聚合酶并不直接识别碱基对本身,而是通过氢键互补的方式加以识别。

这种氢键互补学说较为圆满地解释了启动子功能既受DNA序列影响,又受其构象影响这一事实。 3.2.3 酶与启动子区的结合

在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聚合酶首先与启动子区闭合双链DNA相结合,形成二元闭合复合物,然后经过解链得到二元开链复合物。

DNA开链是按照DNA模板序列正确引入核苷酸底物的必要条件。

RNA聚合酶既是双链DNA结合蛋白,又是单链DNA结合蛋白。

3.2.4 -10区和-35区的最佳间距 在原核生物中,-35区与-10区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6~19bp,小于15bp或大于20bp都会降低启动子的活性。

在细菌中常见两种启动子突变,一种叫下降突变(down mutation),如果把Pribnow区从TATAAT变成AATAAT就会大大降低其结构基因的转录水平;另一类突变叫上升突变(up mutation),即增加Pribnow区共同序列的同一性。 3.2.5 增强子及其功能

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为增强子或强化子(enhancer)。 增强子很可能通过影响染色质DNA-蛋白质结构或改变超螺旋的密度而改变模板的整体结构,从而使得RNA聚合酶更容易与范本DNA相结合,起始基因转录。 增强子与启动子的区别:

1.增强子对于启动子的位置不固定,而能有很大的变动; 2.它能在两个方向产生作用。一个增强子并不限于促进某一特殊启动子的转录,它能刺激在它附近的任一启动子。 3.2.6 真核生物启动子对转录的影响

习惯上,将TATA区上游的保守序列称为上游启动子元件

(upstream promoter element,UPE)或称上游激活序列(upstream activating sequence,UAS)。

在真核生物基因中,Hogness等先在珠蛋白基因中发现了类似Pribnow区的Hogness区(Hogness box),这是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25~–30 bp处的共同序列TATAAA,也称为TATA区。 另外,在起始位点上游–70~–78 bp处还有另一段共同序列CCAAT,这是与原核生物中–35 bp区相对应的序列,称为CAAT区(CAAT box)。 在–70~–80区含有CCAAT序列(CAAT box),在–80~–110含有GCCACACCC或GGGCGGG序列(GC box)。 TATA区的主要作用是使转录精确地起始;

CAAT区和GC区主要控制转录起始频率,基本不参与起始位点的确定。

转录实际上是RNA聚合酶、转录调控因子和启动子区各种调控元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转录的终止

RNA聚合酶起始基因转录后,它就会沿着范本5’→3’方向不停地移动,合成RNA链,直到碰上终止信号时才与模板DNA相脱离并释放新生RNA链。终止发生时,所有参与形成RNA-DNA杂合体的氢键都必须被破坏,范本DNA链才能与有意义链重新组合成DNA双链。 3.4 终止和抗终止 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

终止位点上游一般存在一个富含GC碱基的二重对称区,由这段DNA转录产生的RNA容易形成发卡式结构。在终止位点前面有一段由4-8个A组成的序列,所以转录产物的3’端为寡聚U,这种结构特征的存在决定了转录的终止。终止效率与二重对称序列和寡聚U的长短有关,随着发卡式结构(至少6bp)和寡聚U序列(至少4个U)长度的增加,终止效率逐步提高。 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

ρ因子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2.0×105的六聚体蛋白,它能水解各种核苷酸三磷酸,实际上是一种NTP酶,它通过催化NTP的水解促使新生RNA链从三元转录复合物中解离出来,从而终止转录。 3.4.3 抗终止

抗转录终止主要有两种方式:

1.破坏终止位点RNA的茎—环结构 2.依赖于蛋白质因子的转录抗终止

3.3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原核生物mRNA的特征

mRNA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占总RNA的2%左右(tRNA占16%,而rRNA则占80%以上)。原核生物中,mRNA的转录和翻译不仅发生在同一个细胞空间里,而且这两个过程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蛋白质合成往往在mRNA刚开始转录时就被引发了。一个原核细胞的mRNA(包括病毒)有时可以编码几个多肽。 3.3.1 原核生物mRNA的特征 1.原核生物mRNA的半衰期短

2.许多原核生物mRNA以多顺反子的形式存在

3.原核生物mRNA的5’端无帽子结构,3’端没有或只有较短的poly(A)结构

4.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有一被称为SD序列(Shine –Dalgarno sequence)的保守区,因为该序列与16S-rRNA 3’端反向互补,所以被认为在核糖体-mRNA的结合过程中起作用。

只编码一个蛋白质的mRNA称为单顺反子mRNA(monocistronic mRNA),

把编码多个蛋白质的mRNA称为多顺反子mRNA(polycistronic mRNA)。

多顺反子mRNA是一组相邻或相互重迭基因的转录产物,这样的一组基因可被称为一个操纵子(operon),是生物体内的重要遗传单位。如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转录成编码3条多肽的多顺反子mRNA,经过翻译生成β半乳糖苷酶、透过酶及乙酰基转移酶。 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

前体RNA 成熟mRNA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3.3.2 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

1. 真核生物mRNA的5’端存在“帽子”结构:pppApNpNp 。

2. 绝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具有多聚(A)尾巴。 帽子结构

帽子被扣在了mRNA的5’端,并可能在几个位置发生甲基化。

mRNA5′端加“G”的反应是由鸟苷酸转移酶完成的 。 帽子甲基化作用

帽子0:出现在所有真核生物中。

尿苷酸一7一甲基转移酶 在G的7N位甲基化 帽子1:除单细胞生物以外所有其他真核生物中都有的最主要的帽子。

2’一甲基一转移酶

第2个碱基的2’-OH位置上(实际上在任何修饰反应进行前,它是转录物中原来的第1个碱基)

帽子2:甲基基团可以添加到戴帽mRNA的第3碱基上。这个反应的底物是已经具有两个甲基基团的帽子mRNA。 2’一甲基一转移酶催化2’-OH位置上甲基化 这种帽子通常低于戴帽群体总量的10-15%。 二、mRNA的转录后修饰---------帽子 1、 帽子的种类

帽子0(Cap-0) m7GpppXpYp----------(共有)

帽子1 (Cap-1) m7GpppXmpYp-----第一个核苷酸的 2’-O 位上产生甲基化(A N6 位甲基化) 帽子2(Cap-2) m7GpppXmpYm 第二个核苷酸的 2’-O 位上产生甲基化(A、G、C、U)

其中: ☆ 单细胞真核生物只有 Cap—0

☆ Cap—1 是其余真核生物的主要帽子形式 ☆ Cap—2 存在于某些真核生物中 2、 帽子结构的生成

☆ 甲基供体都为S—腺苷甲硫氨酸(SAM)

☆ RNA鸟苷酸转移酶-----戴帽酶(capping enzyme) 由于并非所有的内含子都有中部核心结构,所以有了内3、 帽子结构的功能 含子的分类 1) 对翻译起识别作用------为核糖体识别RNA提供信号 Ⅰ类(groupⅠ):含有中部核心结构的细胞器基因 核基因 Cap—0 的全部都是识别的重要信号 Ⅱ类(group Ⅱ):不含有中部核心结构细胞器线粒体基因 Cap—1,2 的甲基化能增进识别 内 核基因 2)增加mRNA 稳定性,使5’端免遭外切核酸酶的攻击 Ⅲ类(group Ⅲ):具有 GU-AG 特征的边界序列核基因3)与某些RNA病毒的正链合成有关(Cap—1、Cap—2 ) mRNA 前体 除帽子结构外的Euk.mRNA内部甲基化---m6A形式 Poly A尾巴 3、 poly(A) 的功能 1) 可能与核质转运有关 2) 与mRNA的寿命有关 3) 与翻译有关 a、 缺失可抑制体外翻译的起始 b、 胚胎发育中,poly(A) 对其mRNA的翻译有影响(非poly(A) 化的为储藏形式) c、对含 poly(A) 的mRNA 失去 poly(A) 可减弱其翻译 4) poly(A)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有很大应用价值 a.也可将 oligo (dT) 与载体相连,从总体RNA中分离纯化mRNA b.用寡聚dT(oligo (dT))为引物,反转录合成 cDNA 若 干 基 本 概 念 基因表达的第一步 以D. S. DNA中的一条单链作为转录的模板,在依赖DNA的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A = U,C=G 配对的原则,合成RNA分子 模板单链 DNA的极性方向为3’→5’, 而非模板单链DNA的极性方向与RNA链相同,均为5’→3’。 3.5 内含子的剪接、编辑及化学修饰 一、概述 割裂基因(split gene):指编码某一RNA的基因中有些序列并不出现在成熟的RNA序列中,成熟RNA的序列在基因中被其他的序列隔开 内含子(intron):原初转录物中经RNA拼接反应而被去除的RNA序列或基因中与这些RNA序列相应的DNA序列 外显子(excon): RNA拼接(RNA splicing):一个基因的外显子和内含子共同转录在一条转录产物中,将内含子去除而把外显子连接起来形成成熟RNA分子的过程。 拼接点: 5’ 拼接点或左拼接点(内含子上游) 3’ 拼接点或右拼接点(??下游) 3.5.1 RNA中的内含子 真核生物mRNA前体的加工: 1. 5’端形成特殊的帽子结构 2. 在3’端切断并加上一个poly(A)的尾巴 3. 通过剪接除去转录来的IVS(非翻译区) 4. 链内部核酸的甲基化 内含子的分类 中部核心结构(central core structure):在有些内含子中,含有4个重复的保守序列,长度为10 ~ 20bp,4个保守序列构成一种二级结构,在拼接中起重要作用。

RNA基因的内元均位于 tRNA 的反密码环上 3、拼接方式 方式一:由拼接装置完成(核mRNA内含子)可供识别的特异序列拼接装置由多种蛋白质和核蛋白组成 方式二:自我拼接(两类内含子Ⅰ 、Ⅱ )形成特定的二级结构RNA具有催化拼接的能力 方式三:需要蛋白质酶参与的拼接(酵母tRNA)前两种拼接都属于转酯反应 3.5.2 RNA的剪接 RNA的剪接实质:就是要把断裂基因的内含子除去,连接外显子。 剪切方式:mRNA前体的剪接;自我剪接;蛋白质剪接(tRNA)。 剪接体 (spliceosome):各种参与剪接的成分形成的一个体系。 Ribozyme:有酶活性的RNA。 拼接机制(Splicing mehanism ) SnRNA (or ScRNA) 与拼接点序列间存在互补区域并参与剪接, 形成拼接体( spliceosome)。 Spliceosome 逐级组装,SnRNA(U1、U2、U5和U4/U6)分步替代。 U1通过5’拼接点互补而结合,U2识别并结合分支点A, U1和U2作用使内元的 5’端和 3’端带到 一起(U1与 3’拼接点配对),U1、U2、mRNA与U4-U5-U6复合物形成一个完整的拼接体。 3.5.3 RNA的编辑和化学修饰 RNA的编辑:是在mRNA水平上改变遗传信息的过程。 种类:单碱基突变;尿苷酸的缺失和添加 化学修饰:甲基化;硫代;二价键的饱和化;去氨基化;碱基的同分异构化;核苷酸的替代。 习题 1.真核生物的TATA盒是: A.转录的起始点 B.翻译的起始点 C.RNA聚合酶与DNA模板稳定结合处 D.DNA聚合酶的活性中心 E.DNA合成起始位点 2.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有mRNA、tRNA、rRNA三大类 B.胞质中只有一种RNA,即mRNA C.最小的一种RNA是tRNA D.原核生物没有hnRNA E.原核生物没有snRNA 3.真核细胞中mRNA的加工修饰不包括: A.在mRNA 3’末端加poly A尾 B.mRNA的前体是核内hnRNA C.在mRNA 5’端形成7甲基鸟苷酸帽子结构

D.除去非结构信息部分 E.不同RNA片段之间的拼接 4.绝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 5’端有:

A.帽式结构 B.poly A C.起始密码子D.启动子 E.SD序列 5. snRNA的功能是:B

A.参与DNA复制 B.参与RNA剪接 C.激活RNA聚合酶 2.由AUG和AUA二个密码子编码;

3.AGA和AGG不是Arg的密码子,而是终止密码子,即UAA、UAG、AGA和AGG均为终止密码子。 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互相作用:

反密码子(anticodon):指tRNA上能辨认一个mRNA密码D.形成核糖体 E.是rRNA的前体 6.核酶(ribozyme)的底物是:

A.DNA B.RNA C.核糖体 D.细胞核膜 E.核蛋白 7.反义核酸作用主要是:

A.封闭DNA B.封闭RNA C.降解DNA D.降解RNA E.封闭核糖体

8.转录与DNA复制过程的共同点是:

A.需要DNA聚合酶 B.所用模板相同 C.所用原料相同 D.所得产物相同 E.需要RNA聚合酶

1.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的成熟步骤主要包括 ① 5’端形成特殊的帽子结构

②在3’端切断并加上一个poly(A)的尾巴 ③通过剪接除去转录来的IVS(非翻译区) ④链内部核酸的甲基化

生物信息的传递(下)—从mRNA到蛋白质 4.1 遗传密码—三联子 1、mRNA与蛋白质之间的联络是经过遗传密码的破译来完成的4.1.1 三联子密码及其破译

遗传密码(code):mRNA中蕴藏遗传信息的碱基顺序称为遗传密码,密码是密码子的总和。

密码子(codon): mRNA中每个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翻译成蛋白质多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这三个核苷酸就称为一个密码子。

阅读框(reading frame):遗传密码是三个一读,称为阅读框。 AUG:蛋氨酸(Met)或起始密码 UAA、UAG、UGA:终止密码 UAG—琥珀型(amber)密码子 UGA—蛋白石(opal)密码子 UAA—赭石型(ochre)密码子 三联体密码的破译:

以均聚物、随机共聚物和特定序列的共聚物为模板指点多肽的分解

核糖体结合技术

4.1.2 遗传密码的性质 1.密码的简并性:

简并(Degenracy):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景象称为简并。

同义密码子(Synonymous codons):对应于同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 2.密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普遍性:无论在体外还是体内,也无论是病毒、细菌、植物还是植物,遗传密码均适用。

特殊性:线粒体密码子,其它例外(支原体、四膜虫) 线粒体mRNA中的密码子:

与胞浆中mRNA的密码子有三点不同(哺乳植物): 1.线粒体中UGA不代表终止密码子,而是编码Trp;

子的地位,这个地位上的碱基与密码子的碱基是互补的。 所谓“摆动假说”(Wobble hypothesis):即密码的第一、第二碱基是必需严厉依照规范配对(A-U、G-C),而第三碱基则可以有一定水平的摆动灵敏性。 Wobble hypothesis:

1.恣意一个密码子的前两位碱基都与tRNA anticodon中的相应碱基构成Watson-Crick碱基配对。

2.反密码子第一位是A或C时,只能辨认一个密码子。当反密码子第一位是U或G时,能辨认两个密码子。当Inosine(I)作为反密码子第一位时,能辨认三个密码子。 3.假如数个密码子同时编码一个氨基酸,但凡第一、二位碱基不相反的密码子都对应于各自的tRNA。 4.依据上述规则,至多需求32种不同的tRNA才干翻译61个codons(密码子)。

密码子—反密码子配对摆动的准绳: 反密码子5’端 密码子3’端 G U or C C G only A U only U A or G I U,C or A

遗传密码子的根本特点:

1.每个密码子三联体(triplet)决议一种氨基酸;

2.两种密码子之间无任何核苷酸或其它成分加以别离,即密码子无逗号;

3.密码子具无方向性,从N端到C端; 4.密码子有简并性;

5.共有64个密码子,其中有1个起始密码子和3个终止密码子;

6.密码子有通用性,即不管是病毒、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密码子的含义都是相反的。 二、tRNA

tRNA的二级构造(三叶草构造) 1. 3’端含CCA-OH序列

2. TψC环(TψC loop):7个碱基

3.额定环(extro variable loop):3-18个碱基 4.反密码环(anticodon loop):7个碱基

5.二氢尿嘧啶环(dihydr-Uloop或D-loop):8-12个碱基 6.螺旋区:4-5个碱基 4.2 tRNA

4.2.1 tRNA的L形三级构造

tRNA的三级构造次要由在二级构造中未配对碱基间构成氢键而引发的。在三叶草构造中的氢键被称为次级氢键,在三级构造中的就称为三级氢键。大局部恒定或半恒定核苷酸都参与三级氢键的构成。 4.2.2 tRNA的功用

在蛋白质生物分解进程,tRNA次要起转运氨基酸的作用。 tRNA上与多肽链分解有关的位点: 1. 3’端—CCA上的氨基酸承受位点 2. 辨认氨酰tRNA分解酶的位点 3. 核糖体辨认位点 4. 反密码子位点 4.2.3 tRNA的品种 起始tRNA; 延伸tRNA; 同工tRNA; 校正tRNA。

校正tRNA:分为无义渐变及错义渐变校正

在蛋白质的构造基因中,一个核苷酸的改动能够使代表某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UAG、UGA、UAA),使蛋白质分解提早终止,分解无功用的或有意义的多肽,这种渐变就称为无义渐变。

错义渐变:由于构造基因中某个核苷酸的变化使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变成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 4.2.4 氨酰– tRNA分解酶

是一类催化氨基酸与tRNA结合的特异性酶,其反应式如: AA+tRNA+ATP → AA-tRNA+AMP+PPi 它实践上包括两步反响:

第一步是氨基酸活化生成酶-氨基酰腺苷酸复合物。 AA+ATP+酶(E)→ E-AA-AMP+PPi

第二步是氨酰基转移到tRNA 3 末端腺苷残基的2 或3-羟基上。

E-AA-AMP+tRNA → AA-tRNA+E+AMP 4.3 核糖体

4.3.3 核糖体的功用 4.3.1 核糖体的构造

由几十种蛋白质和几种rRNA组成。

包括两个亚基,大亚基约为小亚基绝对分子质量的一倍。每个亚基包括一个次要的rRNA成分和许多不同功用的蛋白质分子。

核糖体上有不止一个的活性中心,每一个这样的中心都由一组特殊的蛋白质构成。

核糖体的根本功用依赖于其中的rRNA,核糖体蛋白质起着增强rRNA功用的作用。

多聚核糖体(polyribosome):在执行蛋白质分解功用时,单个核糖核蛋白体常常5-6个或更多个串联在一同,构成一个聚合体,称为多核蛋白体或多核糖体(polyribosome或polysome)。 4.3.2 rRNA

rRNA的根本特点

1. rRNA是单链RNA。

2.G-C碱基对与A-U碱基对的总量不等。

3.单股rRNA链可自行折叠,构成螺旋区和环区,一切螺旋区的碱基都是保守的。

4.一切来源rRNA均能构成4个构造域(Ⅰ、Ⅱ、Ⅲ和Ⅳ),每个构造域均含许多茎(螺旋段)和环,它们经过无间隔碱基对的互相反响彼此接近。

5.绝大少数的rRNA碱基的特异功用尚不清楚。 rRNA

1、5S rRNA: 含与tRNA和23S rRNA辨认序列

2、16S rRNA:含与mRNA5’端和 23SrRNA互补序列。 3、23S rRNA :存在一段能与tRNAMet序列互补的片段,5S rRNA互补序列。

4、5.8S rRNA :与tRNA作用的辨认序列,同5SrRNA。 5、18S rRNA :与16SrRNA同源。 6、28S rRNA

4.3.3 核糖体的功用

核糖体必需包括至多5个活性中心,即mRNA结合部位、结合或承受AA-tRNA部位(A位)、结合或承受肽基tRNA的部位、肽基转移部位(P位)及构成肽键的部位(转肽酶中心)。

核糖体小亚基担任对模板mRNA停止序列特异性辨认,如起始局部的辨认、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互相作用等,mRNA的结合位点也在此亚基上

大亚基担任携带氨基酸及tRNA的功用,肽键的构成、AA-tRNA、肽基-tRNA的结合等,A位、P位、转肽酶中心等次要在大亚基上。

4.4 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机制 4.4.1 氨基酸的活化

氨基酸必须在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作用下生成活化氨基酸——AA-tRNA。

tRNA与相应氨基酸的结合是蛋白质合成中的关键步骤,因为只要tRNA携带了正确的氨基酸,多肽合成的准确性就相对有了保障。

4.4.2 翻译的起始

起始密码子和起始信号:

1.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常为AUG,少数为GUG

2.在mRNA起始密码子上游8-13个核苷酸的地方往往有一段富含嘌呤的序列,称为Shine-Dalgarno序列,简称SD序列。它和16S rRNA 3’端有一个互补的序列,它们互相识别,以保证起始的正确性。

Eukaryotic ribosomes migrate from the 5 end of mRNA to the ribosome binding site, which includes an AUG initiation codon. 翻译的起始 : 第一步,30S小亚基首先与翻译起始因子IF-1,IF-3结合,再在SD序列的帮助下与mRNA模板结合。

第二步,在IF-2和GTP的帮助下,fMet-tRNAfMet进入小亚基的P位,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配对。

第三步,带有tRNA,mRNA,三个翻译起始因子的小亚基复合物与50S大亚基结合,GTP水解,释放翻译起始因子。 原核生物的翻译的起始因子:

IF-1 9.5kd 加强IF-2,IF-3的酶活

IF-2 95kd-117kd 促使fMet-tRNAfMet选择性的结合在30S亚基上

IF-3 20kd 促使30S亚基结合于mRNA起始部分,阻碍30S与50S亚基的结合

真核生物的翻译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机制与原核生物基本相同,其差异主要是核糖体较大,有较多的起始因子参与,其mRNA具有m7GpppNp帽子结构,Met-tRNAMet不甲酰化,mRNA分子5' 端的“帽子” 参与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 真核生物的翻译的起始因子:

eIF2 3种亚基 形成三元起始复合体(eIF2,GTP,tRNA) eIF2-A 65kd Met-tRNAmet与40S亚基结合 eIF1 15kd 促使mRNA与40S亚基结合 eIF3 >500kd 促使mRNA与40S亚基结合 eIF4b 80kd 促使mRNA与40S亚基结合 eIF4a 50kd 促使与mRNA,GTP结合 eIF4c 19kd 促使两亚基结合 eIF5 150kd 释放eIF2,eIF3

eIF4e(eIF4f的亚基) 与5’端帽子结合 4.4.3 肽链的延伸

过程:后续AA-tRNA与核糖体结合,肽链的生成,移位 延伸因子:EF-Tu,EF-Ts,EF-G(原核生物) EF-1,EF-2(真核生物) 2个GTP

后续AA-tRNA与核糖体结合

细菌中肽链延伸的第一步反应:第二个氨基酰-tRNA的结合。该氨基酰-tRNA首先与EF-Tu · GTP形成复合物,进入核糖体的A位,水解产生GDP并在EF-Ts的作用下释放GDP并使EF-Tu结合另一分子GTP,进入新一轮循环。 肽键的生成

核糖体·mRNA·AA-tRNA复合物中,AA-tRNA占据A位,

fMet-tRNAfMet

占据P位。在肽基转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的催化下,A位上的AA-tRNA转移到P位,

与fMet-tRNAfMet

上的氨基酸生成肽键。起始tRNA在完成使命后离开核糖体P位点,A位点准备接受新的AA-tRNA,开始下一轮合成反应。 移位

肽键延伸过程中最后一步反应是移位,即核糖体向mRNA 3' 端方向移动一个密码子。此时,仍与第二个密码子相结合的二肽基tRNA2从A位进入P位,去氨基酰-tRNA被挤入E位,mRNA上的第三位密码子则对应于A位。EF-G是移位所必须的蛋白质因子,移位的能量来自另一分子GTP水解。 4.4.4 肽链的终止 终止因子:

原核生物有3种蛋白因子:RF1、RF2、RF3。RF1用于识别终止密码子UAA、UAG;RF2帮助识别UAA、UAG;RF3不识别终止密码子,主要是协助肽的释放。一旦tRNA从核糖体上脱落,则核糖体立即离开mRNA,并解离成50S和30S亚基,核糖体可以重复使用。 真核生物仅一种:RF

4.4.5 蛋白质前体的加工 1.N端fMet或Met的切除

2.二硫键的形成:蛋白质合成后通过两个半胱氨酸的氧化形成

3.特定氨基酸的修饰:磷酸化、糖基化、甲基化、乙基化、羟基化、羧基化

4.切除新生肽链中的非功能片段 糖蛋白中常见的糖—肽连接键: N—糖苷键:β-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天冬酰(GlcNAc-Asn) O—糖苷键:α-N-乙酰氨基半乳糖基-丝氨酸/苏氨酸(GalNAc-Ser/Thr)

4.4.6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1.抗生素类阻断剂:

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竞争性抑制蛋白质合成 四环素和土霉素:四环素阻止氨酰-tRNA转移到A位置 氯霉素:阻断50S亚基的活性 嘌呤霉素(Puromycin)

白喉霉素(diphtheria toxin):与延长因子发生作用 2.干扰素对病毒蛋白合成的抑制: 从白细胞中得到α-干扰素,从成纤维细胞中得到β-干扰素,在免疫细胞中得到γ-干扰素。

抗生素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原理 抗生素 作用点 作用原理 四环素族 原核核蛋白体抑制氨酰- tRNA与小亚基结合 小亚基 氯霉素 原核核蛋白体抑制转肽酶,阻断延长 大亚基 链霉素/卡原核核蛋白体改变构象引起读码错,抑制起始 那霉素 小亚基 嘌呤霉素 原、真核核蛋抑制转肽酶,妨碍移位 白体大亚基 放线菌酮 真核核蛋白体抑制转肽酶,阻断延长 大亚基 红霉素 原核核糖体大阻断移位,阻断Pro合成延长 亚基 4.4.7 RNA分子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 RNA在生命起源中的地位及其演化过程 生命是自我复制的体系:

三种生物大分子,只有RNA既具有信息载体功能又具有酶的催化功能。因此,推测RNA可能是生命起源中最早的生物大分子。

核酶(ribosome):具有催化作用的RNA。 由RNA催化产生了蛋白质

DNA代替了RNA的遗传信息功能 DNA双链比RNA单链稳定;

DNA链中胸腺嘧啶代替了RNA链的尿嘧啶,使之易于修复。 蛋白质取代了绝大部分RNA酶的功能

蛋白质化学结构的多样性与构象的多变性;

与RNA相比,蛋白质能更为有效地催化多种生化反应,并提供更为复杂的细胞结构成分,逐渐演化成今天的细胞。 4.5 蛋白质运转机制 蛋白质运转类别

若某个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转是同时发生的,则属于翻译运转同步机制;

若蛋白质从核糖体上释放后才发生运转,则属于翻译后运转机制。

这两种运转方式都涉及到蛋白质分子内特定区域与细胞膜结构的相互关系。

4.5.1 翻译—运转同步机制 信号序列(signal sequence):在起始密码子后,有一段编码疏水性氨基酸序列的RNA区域,这个氨基酸序列就被称为信号序列。

信号肽(signal peptide):绝大多数越膜蛋白的N端都具有长度大约在13-36个残基之间的以疏水氨基酸为主的N端信号序列或称信号肽。 信号肽的结构特点:

1.一般带有10-15个疏水氨基酸

2.常常在靠近该序列N-端疏水氨基酸区上游带有1个或数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

3.在其C-末端靠近蛋白酶切割位点处常常带有数个极性氨基酸,离切割位点最近的那个氨基酸往往带有很短的侧链(Ala或Gly)

信号序列的基本作用:

1.通过与SRP的识别和结合,引导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 2.通过信号序列的疏水性,引导新生肽跨膜转运SRP & DP 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al,SRP):是一种核糖核酸蛋白复合体,它的作用是识别信号序列,并将核糖体引导到内质网上。 停靠蛋白(docking protein,DP,又称SRP受体蛋白):即SRP在内质网膜上的受体蛋白,它能够与结合有信号序列的SRP牢牢地结合,使它在合成蛋白质的核糖体停靠到内质网上来。

信号肽假说(signal hypothesis):

提出:G.Blobel & B.Dobborstein(1975) 证明:基因重组实验 核心内容:核糖体同内质网的结合受制于mRNA中特定的密码序列(可以翻译成信号肽),具有这种密码序列的新生肽才能连同核糖体一起附着到内质网膜的特定部位。

已知野生型细胞中,β-半乳糖酶定位于胞质内,麦芽糖结合蛋白定位于胞外,麦芽糖运转蛋白位于外膜内腔。如果把β-半乳糖酶羧基端基因片段与麦芽糖运转蛋白和麦芽糖结合蛋白的氨基端基因片段相连,并以此为模板指导合成杂种蛋白质,就可以通过测定β-半乳糖酶的活性确定杂种蛋白质在细胞内的位置。 4.5.2 翻译后运转机制 1.线粒体蛋白质的跨膜运输 2.叶绿体蛋白质的跨膜运输 翻译后运转机制

线粒体蛋白质的跨膜运转

通过线粒体膜的蛋白质是在合成以后再运转的。这个过程有如下特征:①通过线粒体膜的蛋白质在运转之前大多数以前体形式存在,它由成熟蛋白质和N端延伸出的一段前导肽(leader peptide)共同组成。 ②蛋白质通过线粒体内膜的运转是一种需能过程;③蛋白质通过线粒体膜运转时,首先由外膜上的Tom受体复合蛋白识别与Hsp70或

MSF等分子伴侣相结合的待运转多肽,通过Tom和Tim组成的膜通道进入线粒体内腔。 前导肽的作用与性质

拥有前导肽的线粒体蛋白质前体能够跨膜运转进入线粒体,在这一过程中前导肽被水解,前体转变为成熟蛋白,失去继续跨膜能力。

前导肽一般具有如下特性: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含量较为丰富,它们分散于不带电荷的氨基酸序列之间;缺少带负电荷的酸性氨基酸;羟基氨基酸(特别是丝氨酸)含量较高;有形成两亲(既有亲水又有疏水部分)α-螺旋结构的能力。 叶绿体蛋白质的跨膜运转

叶绿体定位信号肽一般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决定该蛋白质能否进入叶绿体基质,第二部分决定该蛋白能否进入类囊体。在这一模型中,蛋白质运转是在翻译后进行的,在运转过程中没有蛋白质的合成。 叶绿体蛋白质运转过程有如下特点:

①活性蛋白水解酶位于叶绿体基质内,这是鉴别翻译后运转的指标之一。

②叶绿体膜能够特异地与叶绿体蛋白的前体结合。

③叶绿体蛋白质前体内可降解序列因植物和蛋白质种类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4.5.3 核定位蛋白的运转机制 核定位序列(NLS—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 NLS可以位于核蛋白的任何部位。

蛋白质向核内运输过程需要一系列循环于核内和细胞质的蛋白因子包括核运转因子(Importin)α、β和一个低分子量GTP酶(Ran)参与。由上述三个蛋白组成的复合物停靠在核孔处,依靠Ran GTP酶水解GTP提供的能量进入细胞核,α和β亚基解离,核蛋白与α亚基解离,α和β分别通过核孔复合体回到细胞质中,起始新一轮蛋白质运转。

细菌同样能通过定位于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将新合成的多肽运转到其内膜、外膜、双层膜之间或细胞外等不同部位。4.5.4 蛋白质的降解

在大肠杆菌中,蛋白质的降解是通过一个依赖于ATP的蛋白酶(称为Lon)来实现的。当细胞中出现错误的蛋白质或半衰期很短的蛋白质时,该酶就被激活。Lon蛋白酶每切除一个肽键要消耗两个分子的ATP。

成熟蛋白N-端的第一个氨基酸(除已被切除的N端甲硫氨酸之外,但包括翻译后修饰产物)在蛋白的降解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表4-16)。当某个蛋白质的N端是甲硫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时,表现稳定。其N端为赖氨酸、精氨酸时,表现最不稳定,平均2-3分钟就被降解了。 在真核生物中,蛋白质的降解依赖于泛蛋白(Ubiquitin),该蛋白只有76个氨基酸残基,序列高度保守(从酵母和人细胞中提取的泛蛋白几乎完全相同!),生物细胞内即将被降解的蛋白首先在ATP的作用下与泛蛋白相连。这个过程需有E1、E2、E3三个降解因子参与。一旦被降解蛋白与

泛蛋白相连接,这个复合体就能被运送到分子量高达

1×106

的蛋白降解体系中直到完全降解。 习题

1.遗传密码的摆动性是指: A.遗传密码可以互换

B.密码第3位碱基与反密码的第1位碱基可以不严格互补 C.一种密码可以代表不同的氨基酸

D.密码与反密码可任意配对 E.不同氨基酸具有相同密码 2.反密码子IGC可以识别的密码子是: A.GCG B.GCA C.ACG D.ICG

3.关于tRNA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有反密码子,能识别mRNA分子的密码

B.由氨基酸臂携带氨基酸C.一种tRNA能携带多种氨基酸 D.一种氨基酸可由数种特定的tRNA运载 E.20种氨基酸都各有其特定的tRNA

4.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复合物在何处形成? A.起始密码子AUG处 B.5’末端的帽子结构 C.TATA框 D.CAAT框

5.合成蛋白质后才由前体转变而成的氨基酸是: A.脯氨酸 B.羟脯氨酸 C.丝氨酸 D.赖氨酸

6.下列哪种抗生素兼可抑制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蛋白质生物合成?

A.环己酰亚胺(放线菌酮) B.氯霉素 C.四环素 D.链霉素 E.嘌呤霉素

7.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质在N端都有一段信号肽,这些信号肽的长度是多少个氨基酸残基:

A.大于100 B.15到30 C.约50 D.小于10

8.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的作用: A.指导RNA剪切 B.引导分泌蛋白质跨膜

C.指引核糖体大小亚基结合 D.直到转录终止 5 分子生物学研究法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特别是基因操作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使分子生物学研究在上世纪中叶开始高速发展。 5.1 重组DNA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上世纪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的三大成就:

第一,在20世纪4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解决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

第二,50年代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制,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世代交替问题; 第三,50年代末至60年代,相继提出了“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说,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阐明了遗传信息的流动与表达机制。

1.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4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解决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 Hershey和Chase(1952)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2. 50年代揭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 保留复制机制,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世代交替问题; 3. 50年代末至60年代,相继提出了\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说,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充分认识了遗传信息的流动和

表达。 但是:当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分离和富集单一DNA分子的技术,科学家无法对这类物质进行直接的生化分析。随着DNA分子体外切割与连接技术及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了重组DNA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重组DNA技术(recombination): 是应用酶学方法,在体外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通过酶切、连接等操作重新组装成杂合分子,并使之在适当的宿主细胞中进行扩增,形成大量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工具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DNA连接酶(DNA ligase)

工具酶的发现和应用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史最重要的事件 两大技术保证:

1.DNA的体外切割和连接

重组DNA实验中常见的主要工具酶 酶类 功能 限制性核酸内识别并在特定位点切开DNA 切酶 DNA连接酶 通过磷酸二酯键把两个或多个DNA片段连接成一个DNA分子 DNA聚合酶I按5'到3'方向加入新的核苷酸,补平(大肠杆菌) DNA双链中的缺口 反转录酶 按照R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根据碱基互补原则合成DNA链 多核苷酸激酶 把磷酸基团加到多聚核苷酸链的5'-OH末端(进行末端标记实验或用来进行DNA的连接 末端转移酶 在双链核酸的3'末端加上多聚单核苷酸 DNA外切酶从DNA链的3'末端逐个切除单核苷酸 III λ噬菌体从DNA链的5'末端逐个切除单核苷酸 DNA外切酶 碱性磷酸酯酶 切除位于DNA链5'或3'末端的磷酸基团 2.DNA的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

DNA核苷酸序列分析法是在核酸的酶学和生物化学的基础上创立并发站起来的一门重要的DNA技术学,这门技术,对于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克隆DNA片断的操作,都有着十分广泛的使用价值。 重组DNA实验中常见的主要工具酶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核心技术 基因操作(gene manipulation):DNA分子的切割与连接、核酸分子杂交、凝胶电泳、细胞转化、核酸序列分析以及基因的人工合成、定点突变和PCR扩增等。 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在体外将核酸分子接入病毒、质粒或其它载体分子,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并使之参入到原先没有这类分子的寄主细胞内而能持续的繁殖。 5.2 DNA操作技术 5.2.1 核酸的凝胶电泳

v 电泳的基本原理:一种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会以一定的速度移向与它自身带相反电荷的电极。我们把这种电泳分

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度,叫做电泳的迁移率,它与电场强度和电泳分子本身所携带的净电荷数成正比。

v 核酸的凝胶电泳:糖-磷酸骨架在结构上的重复性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负电荷,因此它们能以同样的速度向正电极方向迁移。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这种迁移速度,亦即电泳的迁移率,取决于核酸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构型。 v 影响迁移率的四大因素: 一、分子物理性质: 分子大小:大的迁移快

电荷多少:电荷密度大的迁移快

构形:闭环(CCC)>单链开环(OC) >线性(L) 二、支持介质:

在电泳中常用无反应活性的稳定的支持介质,如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等,其分子的迁移率与分子的摩擦系数成反比。其中,摩擦系数与凝胶密度相关。 三、电场强度:

电泳场两极间单位支持物长度的电压降即为电场强度或电压梯度。在低电压时,线状DNA片段的迁移率与所用电压成正比。但当电压增高时,大分子量DNA片段迁移率的增大是不同的,因此琼脂糖凝胶的有效分离范围随电压增大而减小。电场强度愈大,带电颗粒的泳动速度愈快。 四、缓冲液离子强度:

缓冲液是电泳场中的导体,它的种类、pH值、离子浓度直接影响电泳的效率。常用的缓冲体系有Tris-醋酸(TAE)、 Tris-硼酸( TBE )、 Tris-磷酸( TPE )三种。以TAE最为常用,价格低且其缓冲能力低,需经常更新

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PFGE):用于分离超大分子量(甚至是整条染色体)DNA。 在标准的PFGE中,第一个脉冲的电场方向与核酸移动方向成45°夹角,而第二个脉冲的电场方向与核酸移动方向在另一侧成45°夹角 。

应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技术,可成功地分离到分子量高达107bp的DNA大分子。 核酸电泳的指示剂:

电泳过程中,常使用一种有颜色的标记物以指示样品的迁移过程。核酸电泳常用的指示剂有两种:溴酚蓝呈蓝紫色,二甲苯青呈蓝色。

溴酚蓝的分子量为670Da,在不同浓度凝胶中,迁移速度基本相同,它的分子筛效应小,近似于自由电泳,故被普遍用作指示剂。二甲苯青的分子量为554.6Da,携带的电荷量比溴酚蓝少,在凝胶电泳中,迁移率比溴酚蓝慢。 核酸电泳的染色剂:

溴化乙锭(EB)是一种具扁平分子的核酸染料,能插入到DNA或RNA分子的相邻碱基之间,并在300nm波长的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荧光。

溴化乙锭不能与琼脂糖凝胶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相结合。 在适当的染色条件下(0.5 ug/ml),荧光强度与DNA片段的大小(或数量)成正比。 5.2.2 核酸的分子杂交

定义:核酸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是指具有一

定同源性的两条单链核酸在一定条件下,按碱基互补的原

则重新配对形成双链的过程。 原理:DNA的变性和复性 在一定的条件(如适当的温度、有机溶剂存在等)下,DNA的双链可解开成为单链,这一过程称为DNA的变性(Denaturation)。高温、低盐和有机溶剂促进DNA变性。 DNA的杂交即复性(Renaturation)是变性的单链DNA在一定的条件下(低于Tm的温度下)与其互补序列退火形成双链的过程,因此杂交与Tm值相关。 影响杂交的主要因素: 温度:一般在低于Tm约15至25度的温度杂交速率最快。 盐浓度:钠离子增加杂交分子的稳定性,降低钠离子浓度强烈地影响Tm值和复性速率。但当钠离子浓度超过0.4M时,对复性速度和Tm值影响不大。

甲酰胺:有机溶剂如甲酰胺能减少双链核酸的稳定性。每增加1%的甲酰胺,DNA/DNA或DNA/RNA双链的Tm值减少0.72℃。常用50%甲酰胺。

硫酸葡聚糖:使杂交速率增加,但有时可能增加杂交本底。 核酸探针的类型

1 克隆的DNA片段,常用cDNA探针。 2 RNA探针(Riboprobe)

RNA探针的优点是特异性高;杂交效率(灵敏度)更高。适合于Northen杂交、原位杂交等。主要缺点是不稳定,易被降解,另外其制备较困难。 3 寡核苷酸探针

可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制备较方便,但灵敏度稍差。 4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

是很好的探针来源,其优点是制备和标记相对容易。 核酸标记的类型:

放射性同位素:32P, 35S , 33P;目前应用最广,优点是灵敏度高,特别适用于单拷贝基因或低丰度mRNA检测,缺点是易造成放射性污染以及半衰期短,使用不便。

非同位素标记:常用地高辛或生物素系统。优点:无放射性污染,较稳定;缺点:灵敏度、特异性稍差。

常用核酸杂交技术:滤膜杂交、固相杂交、原位杂交、核酸杂交、液相杂交。

滤膜杂交:是指先将待检测的核酸序列结合到适当的固相支持物如尼龙膜上,然后与存在于溶液中的已标记探针进行杂交的过程。

滤膜杂交的基本过程

1. 核酸探针的制备和标记; 2. 核酸片段的凝胶电泳分离;

3. 将凝胶中的核酸片段通过印迹(blot)转移到某种固相支持物上;

4. 用标记的探针与被固定的靶核酸序列杂交; 5. 洗膜(除去未杂交的游离探针等);

6. 检测带标记的杂交分子(放射自显影或酶联反应)。 常见的几种滤膜杂交 1. Southern印迹:指将经过电泳分离的DNA片断转移到一定的固相支持物的过程。 根据毛细管作用的原理,使在电泳凝胶中分离的DNA片段

转移并结合在适当的滤膜上,然后通过同标记的单链DNA或RNA探针的杂交作用检测这些被转移的DNA片段,这种实验方法叫做DNA印迹杂交技术。

Southern印迹杂交主要用于基因组结构分析、基因组DNA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等。

2.Northern印迹:是指RNA经变性凝胶电泳后,将其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以便用杂交反应检测特定的mRNA分子的含量与大小。

基本过程包括:RNA的提取、RNA变性电泳、RNA转移和固定、杂交、检测。

除RNA的提取和变性胶电泳与DNA不同外,其余基本与Southern印迹 同,关键是减少实验中的RNA酶污染。 Northern blotting(诺赛恩RNA印迹技术)

是将RNA分子从电泳凝胶转移到硝酸纤维素滤膜或其他化学修饰的活性滤纸上,进行核酸杂交的一种实验方法。 3 蛋白质杂交技术(Western blotting):又称为immunoblotting,指将蛋白质从电泳凝胶中转移到硝酸纤维素滤膜上,然后同放射性同位素125I标记的特定蛋白质之抗体进行反应的技术。 基因探针(probe):就是一段与目的基因或DNA互补的特异核苷酸序列,它可以包括整个基因,也可以仅仅是基因的一部分,可以是DNA本身,也可以是由之转录而来的RNA 探针的种类:基因组探针(genomic probe);cDNA探针(cDNA probe);寡核苷酸探针(人工合成的)。

探针的标记:放射性同位素:如32P;非同位素:如生物素、地高辛。

理想标记物特点,一种理想的标记物,应具备以下特性:①高度灵敏性;②标记物与核酸探分子的结合,应绝对不能影响其碱基配对特异性;③应不影响探针分子的主要理化特性、杂交特异性和杂交稳定性,杂交体的Tm应无较大的改变;④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

1.放射性同位素: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应用广泛;易造成放射性污染、半衰期短。如32P、3H和35S。

2.非放射性同位素:无放射性污染,稳定性好;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太高。半抗原、配体结合生物素、地高辛和荧光素。 Probe synthesis:Nick Translation切口平移法、Random Priming随机引物合成法、End labeling末端标记法。 5.2.3 细菌转化

细菌转化:是指一种细菌菌株由于捕获了来自另一种细菌菌株的DNA而导致性状特征发生遗传改变的生命过程。提供转化DNA的菌株叫作供体菌株,接受转化DNA的细菌菌株则被称为受体菌株。

感受态细胞:处于能够接受外源DNA状态的细胞称为。 步 骤:

1.将快速生长中的大肠杆菌置于经低温(0℃)预处理的低渗氯化钙溶液中,便会造成细胞膨胀(形成原生质球)。 2.与转化混合物中的外源DNA形成粘附在细胞表面的复合物。

3.立即将该体系转移到42℃下做短暂的热刺激,复合物便会被细胞所吸收。

4.在全培养基中生长一段时间使转化基因实现表达、细胞活性恢复。

5. 涂布于选择性培养基中分离转化子。 5.2.4 核苷酸序列分析

1968年 华裔科学家吴瑞设计出引物延伸测序策略

Sanger在它的基础上发展了快速测定DNA的末端终止法 K Mullis完善了PCR扩增DNA方法 1、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

这种方法要求使用一种单链DNA模板和一种适当的DNA引物,因此有时也称为引物合成法或酶催引物合成法。 由于ddTTP没有3'-OH基团,寡核苷酸链不再继续延长,在本该由dTTP掺入的位置上发生了特异性的链终止效应。 2、Maxam-Gilbert化学修饰法

用化学试剂处理末端带有放射性标记的DNA片段,造成碱基的特异性切割,由此产生的一组具有各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的反应混合物,经凝胶电泳分离和放射自显影之后,便可根据X光片底板上所显现的相应谱带,直接读出待测DNA片段的核苷酸顺序。 Gilbert & Maxam的化学修饰法 G系统: pH 8.0

硫酸二甲酯 → G → m7G →C8~C9断裂 →脱G A+G系统:pH 2.0

哌啶甲酸(pidine)→ 嘌呤环 N质子化→ 脱嘌呤 C系统: 1.5 mol/L NaCl C + 肼(hydrazine)→ 脱C T + C系统:

肼(hydrazine) → 打开嘧啶环 →重新5C环化→脱嘧啶 3. DNA序列测定的自动化 1. DNA测序步骤与自动化 1)模板制备 可自动化 2)定序反应 可自动化

3)凝胶电泳 自动化有一定困难:制胶,点样,电泳,凝胶干燥,放射自显影。

4)核苷酸序列阅读与计算机输入 可自动化 2.自动测序仪

Conney等人于1987年设计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引物,然后做链终止测序,用激光扫描阅读序列。

红色引物+T反应系统(引物+DNA+dNTP+ddTTP) 黄色引物+G反应系统(引物+DNA+dNTP+ddGTP) 绿色引物+A反应系统(引物+DNA+dNTP+ddATP) 兰色引物+C反应系统(引物+DNA+dNTP+ddCTP) 3、DNA序列分析的自动化

采用四甲基若丹明(tetramethylrhodamine)作为荧光剂,预先标记引物DNA。带有这种引物的DNA片段能在激光诱导下发出荧光。 电泳过程中,当DNA条带在电场的作用下,经过激光通道小孔时,带有荧光剂标记的DNA在激光的激发下便产生了荧光。

4、DNA杂交测序法(SBH)

用一组已知序列的寡核苷酸短序列作探针,同某一特定的较长的靶DNA分子进行杂交,从而测定其核苷酸的序列。

所需要的ribosome。(中科院上海生化所 2001) a.1000 b.2000 c.4000 d.400

判断题:活跃转录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质中,处于异染色质中的基因通常不表达。 2. 转录水平的调控

2.1 基因转录的顺式调控元件 2.2 基因转录的反式作用因子 2.3 基因转录的基本条件

2.1基因转录的顺式调控元件

顺式调控元件(cis-regulating element)是指对基因表达有调控活性的DNA序列,其活性只影响与其自身同处于一个DNA分子上的基因.

2.1基因转录的顺式调控元件

a. 正调控元件:启动子(promoter) 、增强子(enhancer) b. 负调控元件—沉寂子(silencer)

负调控元件是能抑制基因表达的序列. c. 其它顺式调控元件 :应答元件 转座元件 启动子(promoter)

真核启动子一般包括转录起始点及其上游约100-200bp序列,包含有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列元件,每个元件约长7-30bp。 启动子中的元件

核心启动子元件(core promoter element) 指RNA聚合酶起始转录所必需的最小的DNA序列,包括转录起始点及其上游-25/-30bp处的TATA盒。

上游启动子元件(upstream promoter elements) 包括通常位于-70bp附近的CAAT盒和GC盒、以及距转录起始点更远的上游元件。 增强子

增强子通常占100-200bp长度,也和启动子一样由若干组件构成,其基本核心组件常为8-12bp,可以单拷贝或多拷贝串连形式存在。 沉寂子

最早在酵母中T淋巴细胞的T抗原受体基因的转录和重排中发现证实。

沉寂子的作用可不受序列方向的影响,也能远距离发挥作用,并可对异源基因的表达起作用。 增强子与沉寂子概念的相对性 应答元件(response element)

定义:现代分子生物学把能与某个(类)专一蛋白因子结合,从而控制基因特异表达的DNA上游序列称应答元件。 功能:它们与细胞内高度专一的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协调相关基因的转录。 最常见的应答元件:

热激应答元件(heatshock response element,HSE)

糖皮质应答元件(glucocorticoid response element,GRE) 金属应答元件(metal response element,MRE) 铁应答元件(IRE)

2.2 基因转录的反式作用因子

转录水平的调控主要是通过与多种DNA元件结合的蛋白因子来实现.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是通过识别和结合顺式调控元件的核心序列而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一组蛋白质. 反式作用因子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可正(激话)可负(阻遏). 补充:反式作用及反式作用元件

调控基因不仅能对同一条DNA链上的结构基因起表达调控作用,而且能对不在一条DNA链上的结构基因起作用,在遗传学实验上称为反式作用(trans-action),调控基因就属于反式作用元件(trans-acting element),其编码产生的调控蛋白称为反式调控因子(trans-acting factor)。 2.2.1 反式作用因子的结构区域

DNA结合域(DNA binding domain),多由60-1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几个亚区组成。 转录激活域(activating domain),常由30-100氨基酸残基组成,这结构域有富含酸性氨基酸、富含谷氨酰胺、富含脯氨酸等不同种类,一酸性结构域最多见; 连接区,即连接上两个结构域的部分。 a.反式作用因子的DNA结构域

结构域(domain):是指蛋白质中可以具有独立的超二级结构的部分。通常由一个基因外显子编码,并可具有特定的功能。在较大的蛋白质中,多个结构域间可通过较短的多肽柔性区互相联接. 基序(motif):一般指构成任何一种特征序列的基本结构.作为结构域中的亚单元,其功能是体现结构域的多种生物学作用.

1. DNA结合结构域基序 a. Helix-turn-helix(螺旋-转角-螺旋)。是最早发现于原核生物中的一个关键因子,该结构域长约20个aa,主要是两个α-螺旋区和将其隔开的β转角。其中一个被称为识别螺旋区,因它常常带有数个直接与DNA序列相识别的氨基酸。 b. Zinc finger(锌指)。长约30个aa,其中4个氨基酸(Cys或2个Cys,两个His)与一个Zinc原子相结合。与Zinc结合后锌指结构较稳定。 c. Homeodomain(同源域),最早来自控制躯体发育的基因,长约60个氨基酸,其中的DNA结合区与 helix-turn-helix motif相似,人们把该DNA序列称为homeobox。主要与DNA大沟相结合。

d. Leucine zippers(亮氨酸拉链)

是亲脂性(amphipathic)的α螺旋,包含有许多集中在螺旋一边的疏水氨基酸,两条多肽链以此形成二聚体。每隔6个残基出现一个亮氨酸。由赖氨酸(Lys)和精氨酸(Arg)组成DNA结合区。 几种常见基序

E 螺旋-环-螺旋(Helix-loop-Helix,HLHt)基序由2个α螺旋间隔一个非螺旋的环(loop)组成.如原癌基因产物C-myc及其结合蛋白Max.

2.3 特异性基因转录的基本条件: ①启动子(特别是核心启动子)

②转录模板(转录起始点(+1)---终止点) ③RNA PolⅡ

④普通转录因子(GTFs)

真核细胞的三种RNA聚合酶

转录因子与普通转录因子

以反式作用影响转录的因子可统称为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

在真核基因转录中,一些转录因子是RNA聚合酶Ⅱ转录起始必需的,并且可以维持基础水平的转录,因此称为基础转录因子或普通转录因子(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 与DNA结合的转录因子大多以二聚体形式起作用 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转录因子 3.转录后加工

在细胞核内对基因产物(mRNA前体)进行各种修饰、剪接和编辑,使编码蛋白质的外显子部分连接成为一个连续的开放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的过程称转录后加工. 4.翻译水平调控

翻译起始因子(IF)的调节:可逆磷酸化的作用. 1.eIF-4F的磷酸化激活蛋白质的合成. 2.eIF-2的磷酸化引起翻译起始受阻,降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水平

mRNA结构与翻译控制 (一) 5’-UTR结构

1、mRNA5’端m7G帽有增强翻译水平的作用. 2、“上游AUG密码子”(位于起始AUG上游的其他AUG密码子)的存在往往抑制下游开放读框的翻译效率.

3、起始AUG旁侧序列对翻译效率的影响.Kozak序列:GCCAUGG

(二) 3’-UTR结构

1.poly(A)尾增加翻译效率 2.富含UA序列抑制翻译。 mRNA稳定性与翻译控制

mRNA稳定性主要取决于3’—UTR结构 1)poly(A)尾增加mRNA稳定性,

2)3’-UTR中UA序列导致mRNA不稳定. 5. 翻译后修饰

1.氨基酸侧链的共价修饰:乙酰化、磷酸化、糖基化(N-、O-)

2.蛋白质前体的切割和成熟。Proprotein→protein.例:胰岛素的成熟。

蛋白质的磷酸化反应

指通过酶促反应把磷酸基团从一个化合物转移到另一个化合物上的过程,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种普遍的调节方式,在细胞信号的传递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蛋白质磷酸化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1在胞内介导胞外信号时具有专一应答特点。

2蛋白质的磷酸化与脱磷酸化控制细胞内已有的酶\活性\。 3对外界信号具有级联放大作用。

4蛋白质的磷酸化与脱磷酸化保证了细胞对外界信号的持续反应。

本章重点掌握内容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特点 DNA的甲基化与基因表达

真核基因调控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概念及种类 真核转录因子的结构区域

基本概念:

基因扩增 基因重排 启动子 增强子 沉寂子 应答元件 motif Homeodomain HTH Zinc finger Leucine-Zipper HLH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7g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