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更新时间:2023-07-19 10:3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10年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灯 火
萧 萧
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生命”是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
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
昏黄。
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仔油灯”。
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
都放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
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①
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
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
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
深夜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根据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
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
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
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
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
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
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
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
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
以免房子到处留下乌黑的油烟。
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
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拿得提着灯过去,
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②
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
护火,步步为营,仿佛履薄的人,战战兢兢。
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
在童年的心中。
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无烛光的灯
泡,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
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
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
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
灯光下写作。
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
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
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
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
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
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着一些光影缤纷!
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 (有删节)
14、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
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答案提示】(1)现在已不多见,便于读者理解;(2)凸现煤油灯“动”的生命意
义,(3)为两个温暖的场景蓄势;(4)与后文新奇、眩惑的灯火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在煤油
灯中寄托的对温暖的回忆。
15、(1)答案提示:写当时灯少,对等倍加爱护。晚上战战兢兢的举灯走的情形呵护着
知识、温暖。
(2)答案提示:没有祖母温馨的陪伴的我孤寂怅然中,难于找到温情。
16、答案提示:第一、二人称兼用,第一人称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使
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第二人称叙述是指作者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描述的笔法。作者用
“你”的形式与叙述对象对话,把表现的事物更亲切地表现出来。
17、答案提示:跟古人促膝谈心的温暖;祖母嘘寒问暖的温馨;对知识的渴求;全新世
界的光影缤纷。
(10年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大河家
张承志
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
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之家,大河家便渐渐地成了自己的必经之地。它恰像那种
地理老师不懂得、暗中的地理枢纽;虽然偏书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的名声更自然
更原始。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这些地点,一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开始依恋。像我此次离开祖国两年之久.从
归国那一瞬起便觉得它们在一声声呼唤。真是呼唤,听不见却感觉得到,在尚未立稳脚跟放
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马上去看望它们之前,该先在纸上与它们神交。
大河家是甘肃南缘边界上的一个回民小镇。密集的、土夯的农家参差不齐地排成几条街
巷,街头处有一块尘土飞扬的空场,那就是著名的大河家集。店铺簇堆,人马拥挤.集上半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数以上都是头成白帽的回民。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杨树的梢头,远近能看见十几座之多。
出集百步.便是咆哮黄河。
在这里等摆渡,一眼可以看见甘青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傍大河家集一侧是甘
肃.黄土绿树,戴白帽的回民们终日在坡地里忙碌。大河彼岸是青海.红石嶙峋.服色尚黑
的藏人们隐约在山道里出没。大河家,它把青海的柴禾和药材,把平特角的藏羊和甘肃的大
葱白莱.把味浓叶大的茶——在轰鸣滚翻的黄河水上传递。
河上悬空吊着一条胳膊般粗的大铁索。一条大木船挽在这悬索上.借黄河水的冲力.用
一支舵往返两岸。船入中流时,那景色十分壮观。在颤篮如叶的渡船上,船客子扳牢大舵,
把黄河的千钧水力,分成了横渡的巧劲。
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走客子,船把式称船客予,淘金人称金客子。船撞入漩涡时。
水溅起来,岸上船上的人都怔怔地看。使船时的吆声是听不见的,在大河家.永远地充斥着
河谷的,只有黄河跌撞而下的轰轰涛声。
清晨时分,因为黄河走得太急.过水太多吧,整个河谷白摹津地罩着浓雾.听得水响,
不见河流。渐渐天热了.阳光照透了雾,才看见平素黄河的雄姿。那黄河太漂亮了.衬着一
面被它在古时劈开的红石头山,衬着被它滋润得冲天的茂盛青扬林.一川狂怒狂欢的黄河水,
不顾性命地尽管奔流。
我住在韩三十八家里是第几次了.现在回想着已经数不清楚。此刻从异国归来.仿佛中
我又住进了他那院里。韩三十八今年盘是八十岁。他也喜欢看河。黎明时,雾罩河.他一声
不响地凝望着那一川雾。水气渗在他脸上的皱纹里,我猜不出他在看河时想些什么。
他从死地里挣着命回来了。五十年前他做过护兵.在喀什以南的戈壁滩上.捏着步枪疯
跑.天上的飞机追着他们剿杀。那是没有边的大戈壁滩呐.不知道人怎么能跑过飞机.队伍
散了,他和几个大河家同乡钻进了昆仑山。
沿着昆仑山北缘.沿着塔里木沙漠南缘。他们几个大河家男子逃回了家—— 世界上著
书立说的探险家谁走过这样的路线?韩三十八老汉和我看河.总是默默无浯。他从来不提当
年,也不讲他见识过的血腥沙场。这对我这个求学者不免可惜,因由我只有凭自己猜想了。
返回大河家以后.他干尽了渡口远近的一切营生:船客、金客、麦客.卖过茶叶,闯过
藏人地方。黄河是他的家路;他说过,只要挣上了钱.就找河。在任何一个渡口搭上个筏子.或
是再当个筏客子再挣几个钱,不多久就能与他的妇人相遇。这真是一种准确的地理;任世界
再大也不难找到黄河,河水一直流向家门.正因此韩三十八老汉稳如泰山.任世事浮沉总那
么胸有成竹。壮游无止,这是中国的古风。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去看甘
青两省,去看黄土高原和积石山脉的分界,去看那造雾的滔滔大河,和真的经过险境的人一
块。
14.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说:“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克子。”
综观全篇,这两句话有哪些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又“总是默默无语”,这是为什么?(2)作者这样
写的目的有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6分)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
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本文前三段,第一段点出
题目含义;第二段介绍大河家的基本情况,点出主题,预示下文;第三段写出写作缘由,抒
发情感。故答案总结为: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
兴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
内在机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15、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句子重在理解关键词语,把握句子
结构特征和情感内涵。第一句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句子,要从文章中找出答案,还要结合全文
主旨理解。第二句要理解“随波逐流”和“去大河家住一阵”的深层含义,还要明确作者的
情感态度。故答案总结为:(1)①大河家虽然偏疏、原始,不为认知,却是连接中国的一个
地理枢纽;②在大河家,可以看见甘肃、青海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③大河家更在
精神和心灵上沟通了中国。(2)①我们不能在世俗生活中放任自流;②要深入到大河家这样
的底层民间,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根以及人生的真谛;③这既是作者的自我鞭策,更是对读
者的期待。
16、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
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故答案总结为:①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
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②为后文作铺垫,解释下文“金客”、“麦客”等的含义;③
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
17、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是因为老汉与河的关系,“默默无语”是坎坷人生后
的醒悟。作者写韩老汉,是将他当作了底层人的代表,写韩老汉的动作,就是写意韩老汉为
代表的大河家人、底层人与河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思考。故答案总结为:第一问:①黄河是韩
三十八老汉的母亲河,是他生命的安全港湾;②壮观的黄河让韩三十八老汉百看不厌,让他
想起了自己坎坷的人生;③韩三十八老汉历经险境,已经胸有成竹,波澜不惊。
第二问:①揭示黄河与大河家人之间命运与共的关系:②传达作者对自己与黄河、
黄土地以及底层人民关系的感悟.
(10年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海棠花
①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
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
②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
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记得有一个晚上同几个同伴在家南边
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
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
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儿渴望,渴望
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
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
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
③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是古老的都城,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尽有许多机会可以作赏花的韵事,但是自己却很少有这福气。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
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木兰。此外,就是同一个老朋友在大毒日头下面跑过许多条窄窄的灰土
街道到崇效寺去看过一次牡丹;又因为去得太晚了,只看到满地残英。至于海棠,不但是很
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短到几乎没有。
最初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天气陡然暖了起
来,已经是夏天了。
④夏天一来,我就又回到故乡去。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
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
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结在海棠树下檐边中间的蜘蛛网,
借了星星的微光,把影子投在天幕上。一切都是这样静。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
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
直响,知道外面下雨了。
⑤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六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成淡黄的
时候,我离开故乡,来到了德国。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我们天天在过日
子,却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的。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从现在
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当时颇有同感,觉得自己也应立刻从即时起仔仔细细地过日子
了。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到了
德国,更是如此。我本来是下定了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所以每天除了钻书
本以外,很少想到别的事情。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而且祖国又时来入梦,使
我这万里外的游子心情不能平静。就这样,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在祖国和异域之间,我的思
想在挣扎着。不知道怎样一来,一下子就过了六年。
⑥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天,这里花之多。就让我吃惊。家家园子
里都挤满了花。五颜六色,锦似的一片。但是我却似乎一直没注意到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
是,我最初只看到满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看花苦为译秦名”,我也就不译了。因而
也就不分什么花什么花,只是眼花缭乱而已。
⑦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我的心一
动。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来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乡思浓
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
⑧在这捶尽的五月天,当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
令人感到痛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乡思,欣赏这一点乡思。她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
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填满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
远,它们却离我愈近。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
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
⑨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它依然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
成一团。它似乎一点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在树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海棠
花一样红艳的晚霞。
1941年5月29日 德国哥廷根
(取材于季羡林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串联起作者生命中从故乡到异域的一些断片,运用了首尾照应寓情于物的手法。
B.第②段写作者故乡单调的房顶及同样单调的海景,凸显出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绚烂。
C.作者虽然十分渴望”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未能如愿。
D.上世纪30年代赴德国留学的作者始终用苦行者的精神钻研学问,以致无暇顾及海棠
花。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E.文章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年代德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
17.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①文章第②段开头说“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作者与海棠花真
的是“无缘”吗?为什么?(3分)
②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18.第⑤段画线部分状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与下文有什么关联?(4分)
19.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
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
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16、(4分)A C
17、(7分)
①并非无缘。文中的一些片段看似与海棠花无缘,但海棠花最终唤醒了作者浓烈的相思,
使“有缘”构成了文章的终结点。
18、(4分)
状写了作者挣扎在幻想和现实、祖国和异域之间,无法获得安宁的心境。
对心境的描写为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唤醒思乡之情做了心理和情感的铺垫。
19、(10分)(略)
(10年上海秋季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笔 墨 的 超 越
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
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
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④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
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
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
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
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
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
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
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因此,笔可
以“歌”,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
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
要的呈现手段之一。相传锺繇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界破空间。成为
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⑥在这一传统中,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朱光潜说:
“例如写字,横、直、钩、点等等笔画原来都是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高人雅士,原来没有
什么‘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常觉到‘骨力’、‘姿
态’、‘神韵’和‘气魄’。”这些感受,与其说是一个普通的欣赏者通过想象、移情获得的,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毋宁说是中国人把文化中最核心的观念向笔墨艺术活动持续贯注的结果。
⑦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
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在运笔的过程中,
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则正”、 “君子藏器”。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因为
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明代书论家项穆说:“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笔墨本身不是目的,
人的心灵才是目的。看起来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炼的目标。
⑧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
宋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能及尔”。而人格的修炼,最终又
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孔子“志于道,据于德,
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艺术
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
⑨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
戏笔墨”成为一个成语——口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宋代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
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
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
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1.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2分)
2.简析第③段中两处画线句作用的异同。 (3分)
3.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种特殊感情”指代上文所说的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B.“不仅由于”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C.在结构上,这一段有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的作用。
D.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也显得更为清晰。
4.第⑤段中加点词“性灵”的意思是________。 (2分)
5.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⑨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因为 B.何况 C.可见 D.虽然
6.从全文看,笔墨的“超越”可以归纳为哪些要点? (4分)
1.笔墨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
2.两处引用阐明了笔墨艺术的魅力;引用沈尹默的话阐明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
起强烈的动感,引用宗白华的话阐明笔墨艺术胜过许多复杂的艺术。
3.A
4.情感和美感
5.D
6.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
格的修炼。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
(10年上海秋季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7一12题。(20分)
天目山
①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不是为观光,是为了那些大树。几十年
里,只要说到树,天目山就从父亲的眼神里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说,假如你没去过天目山,
根本不明白什么叫树。其实不全是为了树,我知道,是为了一个人。几十年来,若是提起他
的名字,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她的双眼仿佛是海潮淹没的沙滩。她喃喃说,我要
和你一起去。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②去天目山,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
③只是,我没有想到,登天目山那一日,会遇上那样一场弥天大雾。像一场突如其
来的暴风雪呼啸而过,远山近树忽而不见了。山中古老的禅源寺,隐匿在苍白的雾气里。下
车寻路,林间的青石板小径如雨泼过似的,湿漉漉地腻滑,只几步便消失在浓烟样的水雾中。
④母亲默默地走在前面。白色的纱幕被她的脚步豁开一个缺口,影子穿过去,纱帘
瞬间又闭合了。山路通往林深处,在那深不可测的绿巷中,我隐约看见了一排排树,昂然立
于路旁。它们竟是那样的高大,浓密的云雾遮去了树梢,树尖伸到望不见尽头的天上去了;
最令人惊叹的是树干之直,刀削般笔挺,像一根根气度轩昂的罗马石柱,支撑着绿屋的穹顶。
褐色的树皮一片片如鳄鱼的鳞甲,已被千年的风霜锤磨成坚韧的岩石。
⑤他究竟倒在哪一棵树下了呢? 鲜血从他年轻的胸膛里流淌下来的时候,他或许就
靠在了那棵大树的树干上。他依托了大树,所以牺牲的那一刻仍像树一样站立。龙爪般的树
根至今还留着他的血迹,只是被蒙蒙的雾气暂时稀释了。
⑥那个无风无雨的春日,那些被父亲无数次赞颂和崇仰的天目山大树,就这样从漫
山飘忽的浓雾中,和那个叫萧洪明的故人一起,若隐若现地走来。我看不清他的面孔,只听
见他脚上沉重的铁链,一声声从森林尽头传来。我不知道他在匆匆离去前,是否还有心情观
赏这些天目山的稀世大树。57年前的树叶早已零落成泥,但我清晰地看见他灼热的目光仍
在枝条上缠绕。
⑦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我所见的,是被他熟读过的那些树。陡峭的石阶两旁,柳
杉武士样雄伟,顺坡排列,阵势逼人。再抬眼,金钱松破雾而出,穿云摩天,傲气十足。若
不是弥天大雾遮挡了视线,就可望见悬崖峭壁的林莽中那几百棵千年银杏。等到秋天,山谷
里定是黄叶灿烂,一片金光四射。
⑧几十里山路,不是在走,是在仰望,瞻仰那些永远的树。当那一排枪声在冰冷的
山谷里响起来的时候,惟有这些树,是沉默的目击者。后来那些离乱梦魇的岁月,仍是这些
树,在荒野莽丛中陪伴他。他年轻的生命终止在27岁那个年纪,大树却已千年。
⑨母亲依然走在前面。从上山那一刻起,她的双目就被山峦雾气染得湿润。树林深
处鸟鸣啁啾,声声如歌,让人想起遥远的青春季节:一群女生欢笑着从禅源寺的临时课堂上
跑出来,手拉手围着寺前的老银杏树,雄壮的抗日军歌惊飞了树上的小鸟 待她几年后重
回天目山,却是被押解着,一步步踩着前头他沉稳的脚印。直到今日,她一抬眼仍能看见他
坦然的目光,如阳光下流淌的山涧小溪,从石缝里透出乌亮的光泽。
⑩母亲站住了,站在一棵柳杉树下。树身奇粗,三人合抱仅围大半圈,瘢痕累累,
深藏的皱褶中写满沧桑。枝条上没有一片绿叶,惟有躯干依然屹立,像一尊古老的石像。在
我的惊叹中,母亲说,这就是真正的大树王,现在它死了。五十多年前,我曾见过它活着的
样子,树冠就像一把巨大的伞,整个开山老殿都被它遮住了。一阵山风袭来,雾气旋转着,
雪花般从它粗糙的枯枝中穿过。刹那间,油绿的树叶似一树繁花,缀满了它坚韧的枝干,青
枝摇曳,生机盎然,满山坡都是杉叶林涛的哗响。大树王在我的想象中复活,抑或说它从未
死去。
⑾雾越发浓了,洇湿了母亲的头发。父亲说,他们已是第三次到天目山了,但没有
人知道那个57年前被枪杀的革命者,究竟葬在哪里。我说,你找不到他,因为他已经变成
了一棵树。
⑿世事变迁,惟有天目山的树,是永远的。为着他们那一代人的理想,半个世纪之
后我们依旧对他们深怀敬意。然而,在缥缈的雾中我们似乎模糊了他们理想的内容。山民说,
天目山东西两峰之巅,各有一池,池水清冽,冬夏不涸,颇似双目仰望苍穹,故得名“天目
山”。我想象那清澈的池水,像是他在诘问苍穹。
⒀山林寂静,水气迷茫。雾中影影绰绰的大树无言,没有回声。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7.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2分)
8.第②段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 (2分)
9.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⑨段作赏析。 (3分)
10.根据文中的内容,介绍萧洪明其人。(不超过60字)(3分)
11.对文中写“树”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描写雾气越来越浓厚,烘托了天目山大树悠久的历史沧桑感。
B.第④⑦段写树形神兼备,赋予了树轩昂、雄健、不屈的气质。
C.描写“大树王”死而复生的情景,突出了它顽强的生命活力。
D.浓墨描写大树,层层铺叙,为篇末揭示赞美先烈的主旨服务。
E.本文以登山行踪为顺序,始终贯穿对大树的描述,脉络清晰。
F.天目山的树在父母眼里是一种植物,在作者眼里是人的象征。
12.第⑿段中写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其意图是________。 (4分)
7.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着泪水,表达了母亲的悲伤之情
8.去天目山,不仅是为了看树,更是为了缅怀先烈,这是积久的愿望和庄重的活动
9.虚实结合,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由林中景色联想到战争岁月;欢快的场
景与悲壮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了萧洪明坚毅不屈的形象,表达了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
(10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面包
沃尔夫冈 博歇尔特①
她突然醒来。两点半。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
一下椅子。她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寂静无声。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
发现是空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此特别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呼吸声。她起床,摸索着经
过漆黑的房间来到厨房。在厨房两人相遇了。表针指着两点半。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
西。她打开灯。两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深夜。两点半。在厨房里。
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桌
布上留下了面包屑。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现在桌布
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地传到她身上。她转过头来不再看
盘子了。
①“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他说,并环视一下厨房四周。
“我也听到了什么。”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这是老了。跟他年
龄一样老了,六十三岁。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他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
她看起来相当老了。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发上。头发使人一
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意忍受他在撒谎。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②“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他又说了一遍,又推动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
另一个角落。
“我也听到了什么。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了。”
“我也听见了。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没有。大概没什么事。”听到他不安地在说。
她赶紧帮他说:“过来,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走,睡觉去。站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他向窗户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点什么事。我还以为是在这里。”
她把手伸向电灯开关。我必须现在就关灯,否则我必定还会去瞧盘子的,她想。我不能
再去瞧那个盘子。“过来,”她说,同时把灯关灭。“这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刮风时檐槽常
常碰墙壁。这肯定是檐槽之故。刮风时它总是哗哗乱响。”
两个摸着走过黑黢黢的过道来到卧室。两双光脚在地板上拍击作响。
“是有风,”他说,“已经刮了一整夜了。”当她睡在床上时,她说“是的,刮了一夜的
风。刚才大概就是檐槽在响。”
“是呀,我刚才还以为是在厨房里。大概就是檐槽吧。”他说着话,仿佛已沉入半睡中。
她注意到,当他撒谎时,声音多假。
“真冷,”她说,并轻声地打着哈欠。“我可钻被窝了,晚安。”
“晚安。”他回答,又说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啊。”
随后就是寂静无声。许多分钟后她听到,他在小心、轻声咀嚼。她故意深沉又均匀地呼
吸,使他不致发觉,她尚未入睡。然而他的咀嚼节奏均匀,倒使她慢慢进入了梦乡了。
当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时,她分给他四片面包;平时他只有三片。
“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她说着离开了餐桌。“我吃这面包消化不了。你多吃一片吧。
我消化不好。”
她注意到,③他把头深深埋在盘子上。他没有摔跟头。就在此刻她对他非常同情。
“你可不能只吃两片面包。”他对着盘子在说。
“够了。晚上我吃面包消化不好。你多吃吧,吃吧!”
过了一会儿,她才又坐在桌旁的灯下。
(选自《外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包智星译)
[注]①活尔夫冈 博歇尔特:西德废墟文学的先驱和重要代表作家。小说《面包》写的
是一战后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
16. 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16题4分
答:
1,妻子发现丈夫凌晨在厨房。1分
2,妻子仔细观察后发现丈夫偷面包。1分
3厨房对话中,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1分
4,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面包匀给丈夫。1分
17. 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5分)
17题5分
答:第1句,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了丈夫寻找借口意欲掩盖真相的心理。2分
第2句,与第1句内容上重复,体现了丈夫内心的慌张与不安。
第3句,动作描写。“头深深埋下去”说明丈夫不敢面对妻子。体现了丈夫矛盾心理。
一方面,知道妻子确实会吃不饱。另一方面,如果不接受妻子面包,自己又饥饿难忍。3分
18.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18题6分
答:小说通过饥荒中妻子维护丈夫尊严并为他省下口粮的小故事,不但表现了患难与共
的真情,也歌颂了二战后饥荒中,人们互相砥砺互相关爱的精神。
分析:第二段中,妻子已经很明确判断出丈夫偷了面包,但她并没有明言。
丈夫在被窝中吃面包,妻子可以安然入睡,也体现了她对丈夫深挚的爱。
最后妻子以谎话对谎话,更能体现她对家人和家的深沉的爱。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10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让法律来保护阳光
“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大举措。2006年1月1日,中国将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
——摘自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11月7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的致辞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相对于越用
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这些能源可谓循环往复、取之不竭。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专
门立法来保护它的开发呢?原来这阳光、这风、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我们歌颂阳光的美丽,
羡慕风的来去,欣赏生物的多姿,①其实它们受着许多的束缚,满肚子委屈。阳光不远万里
来到地球,不只是为了红几朵花,绿几棵树,它还能发电、供热,能让汽车跑,能让电灯亮。
科学家说,晴天太阳照着的每一平方米就蕴藏着1千瓦时左右的能量。风儿在地球上飘荡,
也不只是为了来一点凉爽、送几片白帆,它还有更大的力量,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就恼怒、
狂躁。你看那台风、飓风、龙卷风是怎样地拍胸怒吼。地球上除人类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生
物,不过它们只是无奈地独处,兰在幽谷无人问,花自飘零水自流,②还有谁知道它们居然
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呢?
阳光、风、水、生物、地热、海洋有这么多的本事,为什么不使出来呢?有两个原因:
一是人们的认识所限,有眼不识金镶玉,轻慢了它们,它们当然就不出力。这好办,随着科
学的进步,观念的转变,会纠正的。二是人们的固执,明知可用就是不用,甚至不许别人用。
原来能源一族也和人类社会一样,新旧之间会明争暗斗,抢位置、争高低,先来的见不得后
到的,强势者挤兑着弱小的。新能源的开发当然要投资,旧能源说,何苦呢,照旧用我不更
省事?新能源的开发要成本投入,旧能源说,你看,得不偿失!房顶上装一个太阳能光伏发
电系统和供热系统,可以供全楼的照明、热水。③建筑商说还得改图纸,施工队说太麻烦,
物业说不美观。山坡上竖一个风力发电塔就可送电到万家,但是先要征地,又要修路、进设
备、培训技术人员。主持者一想,算了吧,还是到热电厂买电去。玉米的传统用途是食用或
者当饲料,现在发现可以造酒精,这酒精还能开汽车,玉米秆可以发电。但是将这些理论变
为现实有许多风险,谁第一个吃螃蟹?总之,新事头绪多,旧轨最好循。至于新事物的前景,
一般人管不了那么多。一般人管不了,谁来管?国家来管。用什么办法来管?用法律。只有
法律才能平等地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于是就有了《可再生能源法》。
1831年,当整个欧洲还在靠油灯、蜡烛照明,煤炭取暖时,法拉第把一块磁铁投入线
圈,电流计上的指针轻轻摆动了一下。他给人表演时,有绅士问,“这有什么用?”法拉第
说:“先生,不用多久,它就会给您交税的。”现在全世界靠电力生产的财富和税收早已多得
难以统计。为推广新能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现在阳光、风、生物等新能源才崭露头
角,就像当年法拉第手中的磁铁和线圈,亟盼世人理解,盼社会支持,盼法律保护。打个比
方,《可再生能源法》就像《未成年人保护法》一样,它是专门保护弱者、保护未来、保护
人类的长远利益的。
千百年来我们都将阳光当作人类自由的象征,现在突然发现,我们并没有给阳光自由,
发现我们亟须用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阳光的自由。当年有人问恩格斯说,你和马克思为之
奋斗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恩格斯回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
件。”自有阶级社会以来,人类就在为自己争自由,为社会秩序立法,现在我们又懂得为自
然争自由,为保护利用自然立法。人类的自由发展应该成为自然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反之,
自然的自由发展也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条件。当阳光、风、各种生物、还有地热、海洋都自由
地迸发它们所有的能量时,人类自己也就获得了最大的自由。
(选自《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有删改)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19. 请在画线部分任选两处,指出其所用修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
效果。(4分)
19题。4分
答:第1句,拟人1分。赋予阳光、水等人的委屈情态,生动鲜明的表现了人们对新能
源认识的局限。1分
第2句,反问1分。增强语气,再次强调应该正确认识并充分利用好新能源。1分
第3句,排比1分,增强气势,突出新能源发展受限制的现实原因。1分
20. 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
分析。(5分)
20题。5分
答:作用为承上启下1分。承上指法拉第刚发现电磁感应时不被人理解,和现在新能源
现状接近。2分
启下则为,电力现在对人类的贡献预示着新能源会带给人类美好的未来。2分
21. 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的?(6
分)
21题。6分
答:标题含义为,人类通过立法来保护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分
文章主要从新能源现状即为新能源立法的原因和2分
立法的意义两大角度论述。其中,现状包括人们对新能源认识有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上
受限制。2分
(10年山东卷)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
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
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跪
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
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
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
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
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
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
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
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
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刘四爷是虎相。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
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
胡子。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就必也知道虎
妞。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
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刘四爷打外,虎妞打
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
在买上自己的车以有,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把钱凑够
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我可还得在这儿住,多咱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
“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
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因此,甚至有人猜
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想弄个上门女婿。
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
归了祥子。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其实呢,刘老头子
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假若
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侮人。在车厂子里,他不闲
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 用不着谁支使,
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厂子里平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
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初上来,大家以
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
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刘老头子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过他一眼;
老头子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
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
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
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
刘家父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而慈善一些。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第四章,有删改)
19. 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4分)
20. 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21. 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4分)
22. 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
19、【解答提示】口语化、善用短句,对比。应举例分析。
20、【解答提示】通过年龄、身体状况、相貌、个头,写刘四爷的虎相,照应上文对刘
四爷性格为人的描写,引出“虎妞”和祥子,为下文刘四爷对待祥子的态度作了铺垫和对比,
为后来祥子做女婿作了铺垫。
21、【解答提示】有追求,有理想;勤劳本分;保持本色,真诚自然;讲究干净;脾气
好,受人言语。
22、【解答提示】祥子。写刘四爷是为了引出祥子,侧面详写了祥子的性格。
(10年山东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
【注】[美]保罗 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
7个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
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 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
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
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
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
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
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
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 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
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
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得打电话,
要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 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
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 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
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
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
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
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
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
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
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
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
声说。
帕特丽夏 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 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9.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4分)
20.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一生都做不了的事”?(4
分)
21.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
析。(4分)
22.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6分)
19.【解答提示】(1)表明小女孩生命危急,时间紧迫,(2)清晰显现出援救进展;(3)
表明人们援救行动之快,体现人们的仁慈的爱心;(3)给读者以时间紧迫的阅读感受。
20.【解答提示】“你们”指帮助获得青霉素的博士、记者和警察们,进行电话寻找,协
调各个部门,迅速找到青霉素,快速运到医院,这是医生做不到的。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21.【解答提示】将青霉素称为“仁慈的东西”,应为它能救小女孩的性命;将车称为“仁
慈之车”因为它快速运来了药物,体现了作者对小女孩即将得救的喜悦,对人们的爱心的赞
颂。
22.【解答提示】(1)对生命的尊重,(2)世间有大爱,(3)在战争的年代对人性、爱
的关注与渴盼。注意注释的作用。
(10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溜 索
阿 城
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
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
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
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
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
鬃飘起来。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驮队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那索似有千
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领队瞟一眼汉子们。一个精瘦短
小的汉子站起来,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
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
风中抖。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手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
绳也一抖抖地长出去。语文新高考博客
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
三条汉子站起来,拍拍屁股,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领队哑声问道:“可还歇?”余下
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
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
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
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
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边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
飞身小过去。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
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
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而抓得紧。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
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猛地耳边有人笑:“莫抓住不撒手,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
索头。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
跺几下。
猛听得空中一声忽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
子们跟前。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郎的响着,似是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
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选自《阿城精选集》,有删改)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
1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6分)
13.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6分)
14.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11、【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
如临其境。
【解析】考查描写类表达技巧,可转换题目,即“文中画线部分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峡谷
的险峻气势”?“视觉、听觉”比较容易,由所见之景方位不同推出“视角变化”,“俯望怒
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为内心感受。
12、【答案】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
(1)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解析】作用题,但角度单一,难度较小。文章中的牛之所以充满恐惧感,就是因为怒
江峡谷的高峻险恶,此属侧面表现。而人物刻画方面的作用则包含两方面,一是“战战兢兢”
的“我”,这是映衬;二是勇敢无畏的领队和汉子们,这是反衬。在答题是注意不要遗漏其
中任何一方面。
13、【答案】(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
迫,胸有成竹;
(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
(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
(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解析】鉴赏人物形象题。这一题型也是平时训练重点,只需找出和人物相关的内容,
再根据内容概括形象的特点即可。
14、【答案】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
缩;
(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情感取向:
(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
(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解析】探究题。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
不能只局限于一点。深刻意蕴:①角度一:整体把握。驮队飞渡峡谷代表战胜自然和艰险;
②角度二:领队和汉子们。表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以及无畏勇敢;③角度三:
雄鹰、骏马、牛等动物形象。正反对比,隐喻人应该有雄鹰、骏马那样的精神,而不能想牛
那样软弱畏缩。④角度四:“我”和领队。表现艰苦环境能磨练人。情感取向:分析文章蕴
含的思想感情,需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去发掘。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17题。
人们在欣赏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 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时,会感到蒙娜丽莎
的微笑时有时无,对此,科学家们有不同的解释。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西班牙科学家奥特洛和帕布罗斯认为,这只是视觉误差所致,因为我们在注视她的时候,
眼睛会向大脑输送不同的信息。他们是人的眼睛视物的生理学和光学原理为依据的,这与美
国科学家利文斯通的依据一样。但是,他们的具体解释择与利文斯通大相径庭。他们认为,
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在想大脑传递不同的感觉信息或图像时有事一种图像会掩
盖或覆盖另一种图像,因而有时会看到蒙娜丽莎的微笑,有时却看不到。
他们让志愿者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欣赏蒙娜丽莎,并说出各自在不同位置和角度所看到
图像和蒙娜丽莎的笑容变化。在距离很远时,志愿者看到的图像很微小,也很难分清其面部
表情,随着距离接近,画面变大,他们开始看到笑容,画像越大,笑容越容易看到。这时中
央视锥细胞与外围视杆细胞一样能向大脑传递信息。这一解释与利文斯通的解释显然不同,
因为利文斯通认为外围区的视杆细胞才能感受到蒙娜丽莎的微笑。
然后,西班牙研究人员决定通过眼睛对光线明暗程度的感受,也就是视锥细胞(感受强
度和色彩)和视干细胞(感受弱度和黑白)的特点来观察蒙娜丽莎的微笑。研究人员让志愿
者注视白色屏幕30秒后观赏画像,在注视黑色屏幕30秒后观赏画像,志愿者的感受是,他
们在注视白色屏幕后更容易看到蒙娜丽莎的微笑。奥特洛和帕布罗斯认为,白屏减弱了视杆
细胞的感官能力,才会让视锥细胞能够感知蒙娜丽莎的微笑,可见,视锥细胞感知蒙娜丽莎
的微笑,同时视干细胞感觉到蒙娜丽莎的微笑。
美国眼科专家康茨韦奇和泰勒通研究发现,从视网膜至视觉皮质之间路径上的干扰因素
也会决定人们看到的是笑容还是其他表情。如果蒙娜丽莎的嘴角边的视觉干扰增加,如同电
视品目中的雪花现象,就会让蒙娜丽莎看起来像是在笑,但是在其嘴角的影像干扰如果减小,
蒙娜丽莎看起来似乎就比较悲伤,这说明,即使是科学的解释,也有不同的结论。
15、西班牙的奥特洛、帕布罗斯与美国的利文斯通对“蒙娜丽莎微笑之谜”的解释有那
些相同之处?主要分期啊是什么?(3分)
16、根据本文表述,在那几种情况下欣赏着更容易感觉到蒙娜丽莎在微笑?(3分)
17、自然科学家为破解蒙娜丽莎微笑之谜做出的种种努力,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是否
有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15、答案:(1)相似之处:都以人的眼睛视物的生理学和光学原理为依据:都认为视杆
细胞能够收到蒙娜丽莎的微笑。
(2)主要分歧:视锥细胞能否感受到蒙娜丽莎的微笑。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本题的答题区间是第2至4段,第2段说明相同
之处,第3、4段说的是分歧。
16、答案(1)观赏距离接近,画面变大时;(2)先注视白色屏幕30秒,然后再欣赏画
作;(3)从视网膜至视觉皮质之间路径上的干扰因素增加。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归纳、概括文中信息”的知识,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此题对应语境区间是文章的第三、四、五段。关键在于抓住结论性的句子。另
外还要注意句间的逻辑关系(如条件、因果等)。
17、答案 有意义,艺术与科学联姻,有助于科学地把握艺术规律,使审美活动理性化。
没意义,用 自然科学方法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不是审美,无法解读作品意蕴。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知识,能力层级为E级。
【解析】这是一道主观性、开放性非常强的题目。如果回答“有意义”,思路应该从文
中的观点和作者的态度出发来组织答案。如果回答“没意义”,则要突出艺术是有其内在规
律的,然后做到自圆其说。
(10年天津卷)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
寒冷的高纬度
——我的梦开始的地方
从中国的版图上看,我的出生地——漠河居于最北端,大约在北纬53度左右的地理位置
上。那是一个小村子,它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每年有多半的时间白雪飘飘。我记忆最深刻
的,就是那里漫长的寒冷。冬天似乎总也过不完。
我小的时候住在外婆家里,那是一座高大的木刻楞房子,房前屋后是广阔的菜园。短暂
的夏季来临的时候,菜园就被种上了各色蔬菜和花草,有的是让人吃的东西,如黄瓜、茄子、
倭瓜、豆角等;有的则纯粹是供人观赏的,如矢车菊、爬山虎等等。一到昼长夜短的夏天,
这形形色色的植物就几近疯狂地生长着,它们似乎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是不多的。我经常看
见的一种情形就是,当某一种植物还在旺盛的生命期的时候,秋霜却不期而至,所有的植物
在一夜之间就憔悴了。这种大自然的风云变幻所带来的植物的被迫凋零令人痛心和震撼。我
对人生最初的认识,完全是从自然界的一些变化而感悟来的。比如我从早衰的植物身上看到
了生命的脆弱,同时我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生命的从容。
因为许多 了的植物, 在来年的春天优惠焕发出勃勃生机,看上去比前一年似乎更加
有朝气。
童年围绕着我的,除了那些可爱的植物,还有亲人和动物。请原谅我把他们并列放在一
起来谈。因为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我的亲人。也许是由于身处民风纯朴的边塞的
缘故,他们是那么善良、隐忍、宽厚,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让人觉得生
活里到处是融融暖意。我从他们身上,领略最多的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平和与超然,这几乎
决定了我成年以后的人生观。至于那些令人难忘的小动物,我与它们之间好象有着难以理解
的情缘,我养过的狗和猫,他们都是公认的富有灵性的动物,我可以和它们交友,可以和它
们搞恶作剧,有时他们与我像朋友一样亲密,有时则因着我对它们的捉弄,好几天对我不理
不睬,在喧哗而浮躁的人世间,能够时常忆起它们,内心会有一种异常温暖的感觉。
在这样一片充满了灵性的土地上,神话和传说几乎到处都是。我喜欢神话和传说,因为
它们就是艺术的温床。神话和传说是绚丽的艺术灵光,它闪闪烁烁地游荡在漫无边际的时空
中。而且,它喜欢寻找妖娆的自然景观作为诞生地,所以人世间流传最多的是关于大海和森
林的神话。 也许是因为神话的滋养,我记忆中的房屋、牛棚、猪舍、菜园、山川流水、日
月星辰等等,它们无一不沾染了神话的色彩和气韵。我笔下的任务也无法逃脱它们的笼罩。
我所理解的活生生的人,不是庸常所指的按显示规律生活的人,而是被神灵之光包围的人,
那是一群有个性和光彩的人,他们也许会有种种缺陷,但他们忠实于自己的内心生活。从人
性的意义来讲,只有他们才值得永久的书写。
还有梦境。也许是我童年生活的环境与大自然紧紧相拥的缘故吧。我特别喜欢做一些色
彩斑斓的梦。有时我想,梦境也是一种现实,这种现实以风景人物为依托,是一种拟人化的
现实,人世间所有的哲理其实都应该产生自它们之中。梦境的语言具有永恒性,只要你有呼吸、
有思维,它就无休止地出现,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联想。
我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与我的故乡,与我的童年,与我所热爱的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
对这些所知所识的事物的认识,有的时候是忧伤的,有的时候则是快乐的。我希望能够从一
些简单的事物中看出深刻来,同时又能够把一些貌似深刻的事物给看破,这样的话,无论是
生活还是文学,我都能够保持一股率真之气、自由之气。
我童年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认定世界就
北极村这么大。当我成年以后到过了许多地方,见到了更多的人和更绚丽的封疆之后,我回
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
——选自《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有删节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18. 概括说明文章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故乡植物的生命有哪些特点?描写这些植物时作
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3分)
19.除了植物外,文章中出现了哪些影响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的元素?这些元
素分别给予作者怎样的影响?(8分)
20.文章结尾说“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
这句话有那几种含义?请概括回答。(5分)
2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对自己童年生活做了诗意的回顾,语言清新,情趣盎然。
B.第3自然段中“爱总是那么不经意的写在他们的脸上”一句,凸显了故乡亲人的淳朴
善良。
C.第4自然段中所谓“活生生的人”,是指有种种缺陷但忠于自己内心生活的人。
D.文章主、副标题相配,既点明故乡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又为全文笼罩上梦幻色彩,
别具韵味。
18.(3分)
生命短暂 生命力强 拟人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和分析表达技巧”的知识,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这个段落的主体在中间部分,抓住这部分中议论性的句子,并确定关键词,就
可以组织答案。回答第二问时,最好答出修辞效果。
19.(8分)
亲人,是作者领悟到随意而安的平和与超然;
动物,使作者带来异常温暖的感觉;
生活与传说,使作品染上了神话色领略神灵之光;
梦境,是作者感悟人生道理,从而产生的联想。
20.(5分)
(1)故乡是世界的缩影
(2)作者对故乡的爱是永恒的
(3)童年在北极村学到的一切,奠定了坐着人生基础
(4)故乡是坐着人生思考与创作精神之源
(5)故乡使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得以升华
21.(2分)
答案 C【命题意图】此题考查“鉴赏与评价文学作品”的知识,能力层级为E级。
【解析】此项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知识。思考时要注意语境,通过句间的
逻辑关系理解各句的来龙去脉。这里“活生生的人”是指笼罩于神话光彩之下的凸显人性本
真的人。
(10年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陈峻峰
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一排直
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来。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
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
看上去好像依然完好无损。而且,就一只鸟巢而言,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
得经典。
两只鸟飞来,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去年那只的鸟巢进行确
认。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
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的巢穴。现在的情况是,它们在经过
确认之后,瞬间两只鸟同时飞起,又同时落在了那只鸟巢之上。我猜它们一定会检查它们一
冬没有人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更是要把卧室重新装饰一新。它们要在那里缠
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飓风、雷电和大雨。
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一个
新的巢。循着我的目光从左往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在第三棵水杉上,那么它们选择
的就是第五棵。
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
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
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在父
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和劳苦,我
只能通过它们飞向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就这样,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出现,
它们的家建好了。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出来,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我能
感觉到巢的坚固和安稳,也能想象那卧室的簇新和舒适。
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
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
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
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象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那么,与
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
命的繁衍和系统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
和生活。
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
省,包括我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
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
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类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
对峙。
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
人类的巨大痛苦。
(有删改)
14.“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这句话再文中的含义是
什么?(4分)
15.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16.根据文意,请简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6分)
17.文章最后写道:“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
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6
分)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14、参考答案:①作者对两只鸟长期的喜爱与关注;②对它们独立自强的精神一直充满
崇敬。
标准答案:表面写仰望鸟不住旧巢,不辞辛劳另筑新巢;实则表达了对鸟这一行为的敬
仰。敬仰之情尽管是在那天才突然萌生,但这一深重的感情好像贯穿了整个春天。
15、参考答案:
①首先观察描述两只鸟不用父母旧巢而建新巢的过程,为后文的议论抒情做铺垫;
②接着与人类比较从而揭示和赞美鸟儿独立自强的精神,揭示文章的主旨;
③最后从鸟巢建在梢顶沉痛反思自己和人类伤害鸟类的丑行,深化文章的中心。
标准答案: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旧巢与我的观察和猜测,
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的观察和思考;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梢引发的
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
花亦眠点评:标准答案只是概括了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内容,作为思路,重在提示各部分
的关系及其对文章主题的作用。
16、参考答案:
①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
②不依赖不懒惰,不坐享父母的旧巢
③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
④和父辈的旧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
⑤有独立的思想,要创造自己的生活
⑥拒绝、痛斥和对峙人类的伤害
标准答案:既可守望父母的遗址(祖宗的牌位),又与“文化传统”保持适当的距离。
体现出年青一代对属于自己的独立、信心、锐气和生活的追求。可以远离来自人类的威胁。
花亦眠点评:作为6分题,可以概括为3点,也可细化为6点。此标准答案概括为3
点,显得有些粗略。
17、参考答案:
作者通过对鸟在梢顶建巢的观察思考,沉痛地反思了人类自身的劣性和对鸟类的伤害。
提倡我们应该保护自然,尊重鸟类,学习这两只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承前启后,
勤奋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标准答案:(1)用存疑的方式表达作者明确的观点:不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而是人类的
巨大痛苦。
(2)巨大痛苦源于人类不善待鸟类而招致鸟类的拒绝、痛斥和对峙,作者因此既饱受
良心的责备,又担心遭受自然的报复。
(3)主张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启示人类应亲近自然,善待生灵。
花亦眠点评:此题是对文章结尾句子的分析,以把握作者的观点,其实就是理解全文的
主旨。标准答案第(1)点纯属多余,鸟类可能既有不安的天性,也可能来自于人类长期的
伤害,站在人类的自省角度来说,后者自然是作者表达的重心。(2)(3)两点的主要意思有
所重复,完全可以概括起来;此外,反思并改正自己的过错与劣性,学习鸟类的精神(结合
文章第二大部分)以提高人类的品性,是本文两个极重要的方面,不仅仅在于亲近自然、善
待生命。可见此答案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没有全面的把握。
(10年陕西卷)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保护人 【法】莫泊桑
玛兰做梦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正在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07-19
葡萄品种学 练习题09-05
通信工程06-16
2015社区六五普法工作计划结尾范文03-20
2020银行员工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5篇08-06
2011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共87节)12.4圆锥曲线共同性质及应用06-03
如何设计颁奖典礼流程07-10
模具专业冲压模具毕业设计12-26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文学类
- 文本
- 阅读
-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 公开选拔教育局副局长专业科目试题来源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课_贞观之治
- 编译原理 第2讲(第三章).
-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第六讲讲义精选(1)
- 丝瓜高产栽培技术
- 粤菜大师八道经典粤菜制作秘籍
- 信号电缆故障原因分析与防范
- 关于健康的英文作文
- 2013年考研政治大纲
- 忻城县2011年城关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 东亚银行职位申请书
- 2015内蒙古三支一扶考试:6月13日国内时政热点
- 高中英语 Unit4 Earthquakes Period 1 Warming up and Reading优秀教师版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复习题(题)
- 55条基本规则造就一个优秀的孩子
- 十五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
- 建筑物卫生设施配置数量要求
- 一阳分时绝技战法
- 04-Office 2010教程 下册 项目四 Outlook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