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员工招聘考试必备(金融基础、财会、经济法等)

更新时间:2023-08-25 10: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农村信用社员工招聘考试必备(金融基础、财会、经济法等)

创业创新三十载
广播电视大学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批准创办的新型大学,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伟大创举。1979年3月,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应运而生。
30年筚路蓝缕,30年创业创新。江苏电大在艰苦的环境中起步,在开拓探索中奋进,今天,已发展成为一所以计算机与现代网络技术、卫星接收系统和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为主要手段进行远程开放教育的巨型大学。
30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江苏电大致力于探索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提供多形式社会教育服务的新模式;探索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网络学习环境开展远程教育的新途径;探索合作办学、整合与共享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新机制,探索建立健全有效保障远程教育质量的新方法。从学历补偿教育到普通高等教育,从早期的开放教育试点到近年现代远程教育的规模化发展,江苏电大已向社会输送50.3万名本、专科毕业生,非学历教育培训达780多万人(次)。全省电大占地面积7084.16亩,固定资产29.5亿元,现有教职工9797人,共有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籍)生18.5万余人,现已成为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成员和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ICDE)成员,跻身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巨型大学的行列。江苏电大为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加快我省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成为我省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和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
回顾过去,学校事业取得辉煌成就,我们无比欣慰和自豪;
展望未来,向着新的目标扬帆进发,我们充满信心和力量。
2008年12月,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在未来五年将我校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一流现代远程开放大学的奋斗目标。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江苏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的作用,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伟大征程中,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创业创新历程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了为“四化”建设多快好省培养人才的重任。30年风雨兼程,江苏电大人艰苦
奋斗、勇于开拓,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的创业创新之路。


在改革开放中应运而生
1978年2月6日,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批准创办广播电视大学。
1979年3月12日,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江苏省革委会批准建立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各地、市分校和县管理站也相继成立,一个遍布

农村信用社员工招聘考试必备(金融基础、财会、经济法等)

江苏全省的广播电视高等教育办学系统初步形成。
1979年,全省电大招收全科生7933人、单科生8376人。全省电大有教职工620人,其中教师174人;所用经费41.95万元;图书0.67万册。省校仅有教职工11人,所用经费5.7万元。
1979年底,江苏电大按行政区划设有14所分校,组建了744个教学班。全省有54个县(市)建立了电大管理站(教学班)。至1982年,全省64个县(市)基本都办起了电大管理站(教学班),有的还把教学班办到了乡镇。江苏成为全国率先完成地、市级电大建制和县级电大管理站布局的省份。


学历补偿教育的开展
在创办的最初几年,作为学历补偿教育的主体,电大利用全国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运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授课,为广大社会青年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圆了一代人渴望已久的大学梦,为江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有效缓解了改革开放初期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电大成为当时社会青年所向往的学习场所。
1980年,经省政府批准,江苏电大开始招收普通专科生。1984年,省政府同意江苏电大扩大招收乡镇企业职工和回乡知青。1986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广播电视大学举办普通专科班。至1988年,江苏电大招收全科生总数为114823人,其中普通专科班学生为16731人。


薪火相传
江苏电大30年的建设发展,凝聚着全体教职工和历届领导班子的智慧与汗水。图为学校历任党政主要领导
2版
创业创新历程

多形式办学途径的开拓
在开展学历补偿教育的同时,江苏电大积极探求多途径多形式办学之路。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中小企业,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事业得到全面拓展。
1984年,江苏电大在全国电大中率先伸向农村办学。1986年初,我省县和县以下电大教学班已培养全科毕业生12720名,占全省电大毕业生总数的29%。全省有51个县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办学、教学基地,其中28个县的46个乡镇建立了60个农村电视大学教学班。
1986年,在省政府的支持下,江苏电大开始发展广播电视中专教育。1993年4月3日,在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中专部基础上建立江苏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1998年7月,在全省137个重点乡镇成
教中心增挂乡镇燎原学校校牌,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燎原教育网络。1999年,经省政府批准,江苏电大在全国电大系统内率先开展五年一贯制大专教育试点。
1996年,根据全国电大教育工作会议(黄山会议)精神,江苏电大开始了“注册视听生”和“专升本”两项改革试点,进行开放办学与教学现代化的探

农村信用社员工招聘考试必备(金融基础、财会、经济法等)

索。1996-1999年,我校注册视听生和“专升本”分别招收24165人和892人,同时招收燎原中专注册视听生1830人。
1999年起,江苏电大开始了普通本科教育。当年招生202人。1999-2005年,共招收普通本科3268人。
在开展普通、成人和开放本专科学历教育的同时,学校积极开展非学历教育。尤其自80年代后期起,江苏电大依托系统办学优势,开始了大规模的培训,先后开出一批直接服务社会各行业的非学历教育项目,办学领域逐步拓展,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探索
1999年,教育部批准开展“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江苏电大作为首批参与试点的省级电大,开始了开放本、专科教育试点;随后启动省内开放专科层次开放教育试点。
全省电大共有78所市、县电大参与了试点。开放教育共开设了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43个;开放本科毕业51938人,开放专科毕业142229人。目前,开放教育本、专科在校生124822人,占我校各类专科以上在册学生总数的68%。
经过了近8年的探索与实践,2005年底,在教育部组织的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中,江苏电大获得了优秀等级。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学校开展远程教育的能力不断增强,开放教育由试点项目转入常态发展。目前,开放本科教育已覆盖到了全省市县电大。2007年,学校承担开放教育研究生培养的任务,提升了远程教育的办学层次。

全民学习服务体系的构建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2008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事业发展新目标:建成我省远程教育中心,成为构建我省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体力量。面对新的历史使命,江苏电大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的社会服务模式,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实现远程教育功能向“三农”、社区、街道的延伸。2009年省教育厅先后批准在学校成立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江苏远程教育中心,标志着远程教育向社会教育领域的进一步拓展,把教育教学资源和学习服务送向更多领域、更广人群,为全民学习搭建服务平台。

系统整体优势
30年来,江苏电大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形成了由12所
市电大,1所直属分校,22所二级学院以及44所县级电大分校组成的办学系统,形成了覆盖全省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网络系统。30年来,在系统建设中,着力探索系统管理体制的改革,推进系统运作机制的创新,系统办学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全省远程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整体优势。

适应于远程教育发

农村信用社员工招聘考试必备(金融基础、财会、经济法等)

展的需要,江苏电大不断加强对系统的统筹管理力度,强化对基层电大的服务意识和服务力度,实现了招生工作的南北合作以及就业工作的全省电大联动,加强了师资培养、科研、学生工作的系统性组织以及资源开发的系统性合作,并以继续教育项目带动基层电大办学空间以及服务功能的拓展。同时,省校自身各项工作获得了长足发展,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形成了一校四区的格局。全省电大系统的整体优势更加明显,为江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大大增强。


1993年,江苏电大在全国电大系统内率先启动县(市)级电大评估;1998年,又率先启动示范性县(市)级电大评估;2008年,我省电大积极参与中央电大组织的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评估,2009年,江苏电大昆山、江都、武进3所二级学院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通过评估,有效推进了县级电大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提升,成为市、县以下区域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社区教育中心的主力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1993年12月16-18日,省政府在南京召开全省县级电大工作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季允石,省政府秘书长王湛,省教委主任袁相婉、副主任陈乃林等出席会议并讲话。王湛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县级电大要坚持面向“县”,注意发挥“电”,正确对待“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3版
改革成果发展
30年艰苦创业,30年勇于探索。江苏电大在改革发展中实现了学校事业的跨越发展,取得了令社会瞩目的成就。

实现办学规模稳步扩大
30年来,江苏电大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中小企业,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开放教育规模稳定在15万人左右,成为我省远程教育的主体力量。组织实施国家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累计招生2.9万人。30年来,江苏电大各类学历教育累计招生82.7万人,已向社会输送了50.3万余名毕业生。全省电大先后举办135个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非学历教育培训达780多万人次。2003年,跻身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巨型大学之列。

形成事业发展新模式
30年来,江苏电大在创业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事业发展新模式。
发展模式:
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紧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在主动适应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增强自身服务能力,实现电大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办学模式:形成了省校、市校、二级学院、县级电大分校“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系统运作”的模式。地方电大既在教学业务上接受上级电大指

农村信用社员工招聘考试必备(金融基础、财会、经济法等)

导,在教学资源上实现共享,又有一定办学自主权,适应和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支持相结合,以突出增强学习者创新力、创业力培养为特色,基于网络环境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模式:构建了“学-导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即基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网络环境,通过学习者自学和教师导学的有机结合,运用多元的网络平台、学习资源和助学方式,实现“学”与“导”的有效互动。
教学管理模式:探索了“三化”教学管理模式,实现教学管理制度化、支持服务人性化、质量监控全程化。
支持服务模式:形成了人本化学习支持服务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提供贯穿于开放学习全过程的学习资源服务、技术服务、学习支持等全方位学科与非学科支持服务,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保证远程开放学习的质量。

在第六至第十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中,我校分别获得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4项;在全国电大五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中,我校分别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6项;在第一至第三届全省高校“方正奥思杯”、“天空教室杯”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中,我校分别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


在第六至第十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中,我校分别获得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4项;在全国电大五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中,我校分别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6项;在第一至第三届全省高校“方正奥思杯”、“天空教室杯”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中,我校分别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

创设网络学习新环境
江苏电大致力于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种媒体技术拓展远程开放教育事业,构建了天地人网结合的网络教学环境,即“天网+地网+人网”的教学传输系统平台和实施教学辅导、教学管理和学习支持服务的交互系统;推出了体现导航清晰、功能集中、操作简便特点的“一站式”电大在线平台;制作了数量充足、质量较高、满足教学需要的网上资源;建成了大规模、多功能的数字图书馆;实现了从广播电视教育到现代远程教育的成功转型。

2002年,江苏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研究所荣获“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2005年,荣获“江苏省优秀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2006年我校被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授予“先进组织”称号:2008年获得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优秀管理单位。

1998年11月,“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专业被评为江苏省成人品牌专业。2005年5月,“影视多媒体技术”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2007年8月,“

农村信用社员工招聘考试必备(金融基础、财会、经济法等)

基础会计”、“民法专题”被评为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学校现有中央电大共享共建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程12门。
目前学校拥有CAI课件120个;VOD视频5000多课时;音像教材3547门,35763讲。

凸显远程教育研究的独特优势
江苏电大重视科研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引领作用,坚持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加强对远程教育发展战略、模式改革、教学管理、支持服务等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近10年来,省校完成了远程教育研究课题100项,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出版专著、教材160多部,获得各级各类奖励90项,还有的研究成果被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引用。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承办了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与中国‘三农’问题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与远程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功能作用”等大型学术会议。学校形成了远程教育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在全国电大系统处于领先地位。

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江苏电大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地引进、培养等措施,建设了一支把握远程开放教育特点,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截至2008年底,全省电大共有教职工9797人,其中专任教师685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758人。至2009年10月,省校正高职15人,副高职95人,博士13人,硕士183人。同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截至2008年底,省校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3人;涌现了一批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省级优秀教师、省级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电大先进工作者。

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江苏电大重视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工作,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了学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08年12月26-27日,学校召开第二次党代会,大会提出了“建设更高水平的一流现代远程开放大学”的奋斗目标,以及“发展能力建设、教学质量建设、行为规范建设、大学文化建设”的四大
战略重点,明确了十项主要措施。
2009年3-7月,以“加强内涵建设,强化规范管理,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我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2004年,我校建成基于公共图书馆概念的大规模、多功能的数字图书馆,可使全省电大开放教育学生随时、随地共享丰富的数字图书资源,为

农村信用社员工招聘考试必备(金融基础、财会、经济法等)

构建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印度、泰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十几所开放大学及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与香港公开大学、澳大利亚TAFE学院等开展合作办学。
作为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ICDE)、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成员,参与了20余次年会及世界开放大学校长会议等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派出百余人次教师出国留学进修、访问考察、进行学术交流,从事国际合作科研项目。聘请境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来校讲学。(晓轩 亦文)
4版
建材班的故事
常州市委老干部局(常州电大82级中文专科班 、02级中文本科班) 梅文岩
我是1982年进入常州电大首届中文专业建材班的。班级设在当时远离电大本部的常州砖瓦厂教育科,在隆隆的机声和砖窑高大的烟囱吐出的浓烟中,来自全市十四个系统的三十四个同学,围坐在两个魔盒一般的音箱下面,开始了特殊的学习生活。直到现在,我都一直在想,是什么力量把我们召集到一起?又是什么力量使建材班的同学之谊一直持续到今天仍然历久弥新?
我们这个班可谓大龄青年班,半数以上都是知青,有好几位同学入学时已为人父。使我惊奇的是,每个进入建材班的学生几乎都有一段求学的特殊经历。班上的大师兄W是文革前65届知青,血亲家庭成员49年都去了海外,那年代,上大学对于他来说只是插队放牛时眼望天上云彩时的遐想。文革结束后,在美国大学当教授的胞兄给他寄来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著名的天文系的入学通知书。此时,妻子已有孕在身,望着妻子热泪涟涟的模样,W一咬牙象电影《牧马人》里的许灵均一样留了下来。班上66届高中毕业的H,入学时是常州第一所全日制本科高校的教学秘书,他求学的路也是那样的坎坷。77年高考他考了数学满分,78年高考数学差2分满分,总分都过重点大学的线,但终因成份不好而被拒之门外,无法选择的出生使他丧失了求学的选择。67届初中毕业的C命运相似,凭着家学渊源和过人的天资,庙堂级的刊物《文学评论》文革结束复刊后,他就在上面发表过学术论文。他报考的是77
届社科院文学所唐宋文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分考超过了90,因为外语没有过关而壮志未酬。吴世昌老先生还专门致信给他予以勉励。第二年考湘潭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专业分又是高分,再因外语没达标而受挫。更难忘的是67届高中毕业的班长Q,插队落户期间曾经有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农场上给了他一个工农兵学员

农村信用社员工招聘考试必备(金融基础、财会、经济法等)

的名额,为了同一农场象丁香花一样结愁怨的“小芳”,爱神导演了一出命运逆转的悲剧,他主动请求领导把上大学的名额让给了“小芳”。谁知“黄鹤一去不复返”,负心的“小芳”连一句“谢谢你给我的爱”都没有留下。是没有围墙的广播电视大学以宽阔的胸襟容纳了我们,使这样一批在和命运之神的搏击中苦斗的青年重燃起希望的火焰。因为有了这团火焰,使我们在烟雾笼罩的教室里围坐在一起;使我们在滴水成冰或骄阳似火的日子里迎接每学期的全国统考;使我们在工作、家庭、学习这个人生的三角中风雨无阻地疲于奔命;使我们几乎忘却了大千世界声色犬马的诱惑;使我们历经磨难而未曾泯灭的人文精神和美好理想得到了升华。
电大的三年过得象闪电一样快,伴随着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伴随着国门的打开,我们建材班的同学象刚刚出窑的砖瓦一样,走向了全市十四个系统不同的方向,用三年的知识回报社会,用三年的历练成就人生。在社会转型期的激变中,建材班的同学象《苦难的历程》卷首语所说的那样“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在激烈的人生搏斗中,我们的心灵深处是否有一个电大三年中滋养出来的文化人格在支撑着我们宠辱不惊呢?是否有一种隐藏在内心深处某个角落的集体无意识在引导着我们百折不回呢?虽然我们这个班的同学有的还正当年,仍在常州的某个城区规划局长、工商局长、建设局长的岗位上;虽然我们班走出了六个不同岗位的县处级领导干部;虽然我们班更不乏不向命运低头至今还在人海里打拼的硬汉,但我首先想到的还是班上同学中的投笔从商终不悔的“儒商”和面壁十年图破壁的“寒士”。
我在建材班的同桌S,电大毕业时,已经是某市级机关的一名科长了,用现在的干部标准也绝对是年轻干部。改革开放大潮洪波涌起,呼唤着有志者担当时代的弄潮儿。按部就班的机关生活再也满足不了S弄潮的欲望,他不愿意把生命交付给第三梯队板凳队员的长久期待,趁着南巡讲话点燃的一腔热血毅然下海,白手起家创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在游泳中学习游泳。一步一步坚实的脚印后面是常州的“牡丹公寓”、“玫瑰园小区”、“华府家园”、南京的
河西楼盘、江宁楼盘……。事业成功之后,并没有看见他在任何场合披红戴彩,也没有看到他在媒体上志得意满的镜头,依然低调,依然不卑不亢,走在大街上更象一个不事张扬的公务员。去冬今春房地产行业遭遇“严冬”,我在电话里问他冬天的感受,他还是那样不紧不慢的声音:“还好,楼市总归有升有降,就像造房子总

农村信用社员工招聘考试必备(金融基础、财会、经济法等)

归有高有低。居安思危、积谷防饥,这些古人早讲过了。”仿佛为他自己的话作注解,今年春节,S带着家眷到印尼2004年发生大海啸的海滨完成了一次信心之旅。看到后海啸时期异国一番赏心悦目的景色,也许令他徒生出几分金融海啸过后事业上别有一番境界的憧憬呢。
商海搏浪当然不象海边散步那样爽,而是充满了漩涡和暗流,不经意间就会樯倾楫摧,何况我辈一介书生。班上师兄D毕业不久就辞去某科研单位检验室的职位毅然下海,得助于改革开放,他在刚刚放开的钢材市场上掘到了第一桶金。他完成的第一笔交易是卖给一家乡镇企业半吨钢材,买到钢材的农民把一根红绸带系在钢材上的那种庄重和喜悦令人感动。事业上的成功激活了D兼济天下的情怀,他在中央开发大西北战略提出的前几年,就义无反顾地携着自己的全部财富和融资,踏上了西去创业的列车。西部廉价的矿藏、廉价的能源、廉价的劳力、廉价的运力无不散发着诱人的芬芳。他到了山西的临汾地区,承包经营一家停业的铁厂。一切都按法律办事,一切都按规律办事,冷却多日的铸铁炉欢腾的火苗似乎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成功。千算万算,少了一算。D合作的晋商已经不是话剧《立秋》里丰德票号的马洪瀚老板了,儒商的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生意不在情谊在的文化传统已经荡然无存。当铁厂第一批产品出炉,等待D的不是红绸带,而是一张法院的封条。D如梦方醒,自己落进了奸商设下的天衣无缝的圈套。文人咽不下这口气,官司一直打到省高院,最终结果,官司,赢了;投资,栽了,栽得血本无回,栽得债台高筑。我想起当年D西行前同学送行时他说的话:趁着现在年轻,再闯一闯。等到年纪大了再回到书房里来,与笔墨厮守。若是今天D把自己的创业经历和人生体验写出来,说不定又是一部划时代的《创业史》。
并不是只有下海才显出英雄本色,反之,一以贯之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寂寞和清苦中耕作在学术园地里的同学同样使我由衷钦佩。这里,就不得不说到建材班的小C和老C。小C年纪最轻,是班上的小老弟。小C毕业后做过法院的书记官、做过民主党派工作、到北大书法班进修、又做了两年北漂、现在某文化部门专事书法。虽然二十几年不断
自我选择又不断自我更新,但有两样没变,一是对书法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二是不平则鸣、一鸣惊人的性格。最近,他捧着一本新出的学术专著《书法正源》前来赠于我,是老资格的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的,煌煌22万多字。我在网上一找,竟有近40家书店在销售《书法正源》,且已销往东南亚。至于小C的性格,最近坊间

农村信用社员工招聘考试必备(金融基础、财会、经济法等)

赐给他一个外号“常州李敖”,还陆续有“常州李敖”的故事流传于耳,说是他最近到雪偃桥的南杨桥古村落去采风,碰到在该村搞旅游开发的山西老板,老板拿着他搞的规划图来请“常州李敖”指教,看着看着,“常州李敖”拍案而起,没有给山西老板一点面子。说是你对“小桥流水人家”一窍不通,怎能跑到杨桥来糟踏江南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看这图纸,你莫不是要在常州再修一个你们家的乔家大院?说得老板灰头土脸无地自容。正如言恭达先生对他的评价:是“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在犬儒主义盛行的今天,小C的这点魏晋风度和侠肝义胆不是难能可贵的吗?
老C就是前面提到我们班当年去敲社科院文学所大门的江南才子C,说实话,与其称老C为“同学”,不如称他为“老师”,因为一来当年建材班没有专职辅导老师,老C家的斗室就是我们的第二课堂,同学经常济济一堂,众声喧哗之后总是听老C侃侃而谈。二来两年前他以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的身份受聘于北大资源学院高级研修中心客座教授,上第一堂课开头的第一句话是:“我只读了三年电大,今天来给你们上课很荣幸”,真的很牛。老C电大的毕业论文是写南宋辛派词人韩元结的。当时,国内尚无韩词的注释本(好像至今仍无),连韩的《南涧甲乙稿》也几成孤本,内地研究宋代文学的都拜倒在苏、辛、陆、李等大家门下,唯老C独辟蹊径,钩古稽沉,旁征博引,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前来常州进行论文答辩的上海师范大学的专家组为老C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水平所折服,称他的论文填补了当时国内宋词研究的空白。其实,我知道这还是老C小试牛刀,仅词学研究方面,老C当年就和南京的唐圭璋、程千帆,北京的邓广铭、袁行霈,上海的施蛰存等大家多次交往。然而不要以为老C是食古不化的乡究,或是躺在故纸堆上吃古人老本的酸儒。电大毕业后老C如浮云野鹤,走南闯北,浪迹天涯,行无定踪。20年后,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他又神定气闲地回到了书桌旁,网民们在网络热帖里开始见到“无想山人”的名字,时间长了才把他和老C连在一起。在他的博文里,我读到了《贺兰山下的沉思》、《镇北台上的遐想》等等气势雄浑的历史文化散文,就象
沉寂多年的火山顷刻间爆发,一发而不可收。在斑斓多彩的后面,是老C不变的立场,用它自己的话说,是民间的立场、文化的立场、传统的立场。老C开始拥有自己的“粉丝”,其中有不少电大的同学,更多的是从未谋面的网友。记得一位网友在跟帖里说道:过去我喜欢看余秋雨写的文化历史散文,觉得他写得好。看了无想

农村信用社员工招聘考试必备(金融基础、财会、经济法等)

山人的散文,觉得他比余秋雨写得更好,更深刻,更有现实意义。
也许我在这里絮絮叨叨叙述电大30年间一个小小的角落里的故事,或会给人以“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之感。会被当代的莘莘学子所不屑,甚至是当代的电大生。然而,正是电大用知识的阳光滋育了那么多“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小草,使它装点了祖国大地漫山漫坡的春色,它能把石缝当作眠床,把悬崖当作坦途。我很固执地认为,建材班同学的命运可能是一代电大人的缩影,可能是电大30年成就的见证,也可能是今后更多30年电大发展辉煌的动力。甚至直到距我第一次走进电大的二十年后的2002年,我再次坐进了常州电大教室,成为中文本科班的学员。在又一个三年的学习中,是否有我对建材班的一种怀旧、一种感恩在陪伴着我呢?
注:本文所叙述的故事均为真人真事。


校 庆 抒 怀
邳州分校 张元栋
踏着时代的足音,
我们——呼啸而来!
唱着昂扬的战歌,
我们——铿锵豪迈!
裹挟着卅冬的风雪,
装点了卅春的容彩!
邳州电大哟,
你历经沧桑、一路坎坷,
终于登上了
——三十年校庆的检阅台!
看!神州升腾、喜晖蔼蔼;
听!鼓角激荡、奏鸣和谐;
一万名毕业生和三万名培训生,
合唱的凯旋
激荡了五光十色的世界!
傲然屹立于科学之林,
威武奋进在四化阶台!
民族之魂化作万丈彩虹,
光耀五洲,横跨四海!
振兴中华!统一祖国!
这光荣的使命正落在
——我们的时代!

我们——时代之骄子,
遨游在知识的大海!
分不出你从工厂、我从农村、他从商店来;
分不出有的当了爸爸、有的当了妈妈、有的正在恋爱;
分不出有的生来金贵、有的遭遇坎坷、有的运交华盖;
啊!一束电波传天外,
电大同窗心扉开!
这就是当今的我们啊——
我们的时代!

亲爱的校友,
电大的老同学,
你从工厂来,
你从农村来,
你来自外贸局的经理室,
你来自商场百货的大柜台,
你是律师、法官,执法如山,
你是局长、科长,爱民在怀,
秀木成林思园丁,
满园桃李电大栽。
九月九日的太阳最红艳啊,
九月九日的鲜花最可爱,
今年的双九日,
我们汇合在卅年校庆的检阅台!

你那张革新的图纸啊,
描了又描,改了又改,
绘出了工厂一番新气派。

你建设新农村的最新设计啊,
精思熟虑,浓笔重彩,
播映机前年轻的梦,
化作现实的百花开。
土建设计发雄威,
琼楼玉宇千尺台;
港口发展更神速,
千舟竞发奔未来;
煤炭、粮食和蜂蜜,
邳州大蒜辣又白,
出口做起大生意,
商界同学真豪迈……
是英雄自风流,
电大

农村信用社员工招聘考试必备(金融基础、财会、经济法等)

辈辈栋梁材——
这就是新世纪的电大校友,
这就是我们奋斗的新一代。

这电的时代!这火的时代!这光的时代!
这飞跃的时代!这热腾的时代!这辉煌的时代!

天蓝、柳绿、花红、云白……
风驰、电掣、船飞、浪骇……
这美妙而可爱的天地哟,
这英雄追逐的世界!
我们
——勇敢搏击、决不徘徊!
党是指引我们航行的灯塔,
我们乘风破浪,一展风采!

踏着时代的足音,
我们——呼啸而来!
唱着昂扬的战歌,
我们——铿锵豪迈!
裹挟着卅冬的风雪,
妆点这卅春的容彩!
邳州电大的校友哟,
我们携手并肩,
奔向万紫千红的未来!


来吧,来电大吧!
常州市电大 张 筠
当你在求知的黑暗里沉睡,
有一盏灯为你点亮!
当你在创业的艰涩中彷徨,
有一扇门为你开放!

开放
为所有人开放
象春天的花蕾
尽情的开放!
三十年,
披星戴月、披肝沥胆、披荆斩棘,
电大的春天
才这样的明媚
这样的……
春光无限!

今天,电大的定义
诠释了多少的教育
电大的教育
开辟了学习之路的九天通衢!
网络、远程、多媒体
多么广袤神奇的天地
电大的胸怀,是山,是海洋
容纳百川,浩瀚无限!

别小看了电大人呵
就像不要小看夜晚徘徊未定的月亮
别小看了电大人呵
就像不要小看东方喷薄欲出的太阳

失落吗?
我看见:中考失利的阴翳
遮蔽在
你的眉头和心扉
来吧,来电大吧
听一听,晨光里朗朗的书声、婉转的鸟语
看一看,电大的画室、机房、还有实习工场!

来吧,来电大吧
你有着灵巧的双手
灵动的思绪
当你手捧着鲜红的技能证书
骄傲地走出电大的毕业礼堂
我看见,你脸上的笑容和阳光
我看见,你也是芬芳的桃李
你也是
社会的栋梁!

遗憾吗?
当你错失学生时代的“末班车”
当你在普通高校的门外踽踽独行,迷茫、惆怅,
当你被事务的疲惫折磨、纠缠,
当你在八小时的噪音之后沉默和沉默后感喟
来吧,来电大吧!
请在华灯初上的街上
像蝴蝶一般
匆匆掠过
请暂别
忙碌的工作,新婚的家,嗷嗷待哺的婴儿

来吧!来电大吧!
给你一段精妙绝伦的讲授
让你汲取
让你愉悦
让你充实
让你顿悟
让你……
新奇!
给你一个只属于你的在线IP
让你在虚拟的空间
大展你雄厚的实力
给你一方天地
延续你少年的壮志、壮年的理想

实现你
追梦的殷殷期望、执着向往!

生命,三十而立
我们有时倍感困乏!
但当春风吹拂电大
三十的步履
却是如此坚定、铿锵
于是,我们只想
紧紧拥抱知识拥抱生活拥抱信念
拥抱
电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辉煌!


我上电大
吴韶华
1979年,离我参加高

农村信用社员工招聘考试必备(金融基础、财会、经济法等)

考还有一年,父母因工作调动,我随全家从外地搬迁到南京,在南京上高中学习环境不能马上适应是意料之中的,没想到教材也存在很大差异,一年后的高考结果可想而知了……
一日,南京中学打来电话,询问我是否愿意上“电大”?电大是什么学校?全家人一时弄不明白。经过讨论,家里人一致认为,按照我的情况,若参加高考复读的话,不但需要复习高中的课程,还有很多需要补习的内容,考上大学的风险还是很大,要想继续上学,没有其他学校可供选择,只有上电大。后来,我被录取在江苏电大南京师范大学教学班。
南师大教学班设在南师大校园内电教大楼的顶楼,一位和蔼可亲的工会干部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开学以后,我才明白,电大就是通过收看电视学习课程,再由南师大老师给我们辅导、答疑,课程学习结束后,所有课程均参加中央电大的统一考试。班主任告诉我们,电大一共有两个专业,一个是机械专业,一个是电子专业,她觉得电子专业比较有发展前景,已经给我们全班选择了电子专业,同学们只有睁着茫然的眼睛表示默许。
南师大校园古朴美丽、鸟语花香,柳树下、小河边到处是莘莘学子面带自信地结伴学习、交谈……可是我们班同学的心情和我差不多,总有些失意落魄、寄人篱下的感觉,这里的一切都不属于我们。每次一放学,大家就立即骑上自行车,以最快的速度迅速离开这里,冲出学校大门。看大门的老头总是冲着我们的背影,叽哩哇啦乱叫。
那时,每天上的电视课却深深地吸引着大家,电视上的老师全部来自于北京著名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等。记得“高等数学”课程的绪论部分是来自清华大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讲的,精彩绝伦的讲解,深入浅出的介绍,不知不觉中把我们带进了奇妙的数学王国,老人家面对全国数以万计的求学者语重心长的激励,让我们逐渐忘却了心中那隐隐的不快……
清华大学谭浩强老师给我们上的计算机“BASIC语言”课程让我终身难忘,他把当时计算机这种高科技的东西,诠释的如同日常科普知识。谭老师后来在电视上还先后向全国讲授了7种计算机语言,观众超过500万人。在计算机应用
推广、普及中,谭老师成为了我国有巨大影响的计算机教育专家,被认为“开创计算机书籍贴近大众的新风”,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将他列入“世界名人录”。还有北大“英语”课程教师郑培娣讲师、“高等数学”课程教师邵士敏副教授,清华大学“电子技术应用基础”教师童诗白教授……虽然我们之间远隔千里,但让我们

农村信用社员工招聘考试必备(金融基础、财会、经济法等)

感到名师大家就在身边,我们享受了最优质的教育。
刚开始上电视课时,我们教室的前后门口经常挤满了南师大的学生,他们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我们,满脸疑惑,他们一定不理解为什么这个班级整天在看电视?而我们总是报以愤怒的表情,心想: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高考比你们差几分……渐渐地,来围观学生的目光不再盯着我们,而是盯着电视,听我们“老师”讲课了。后来,我们发现我们的南师大辅导老师也经常跟着我们一起听课、记笔记。同学们失去的自信在一点点恢复。每次上电视课,最怕停电,那时南京经常分区域停电,一旦无法上电视课,大家就骑上自行车,三五成群地到某个同学家去收看电视,生怕缺掉一节课。
记得一次数学测验,南师大辅导教师带来了他们本科班的考卷,我只用了一半的考试时间就做完了,检查无误后便第一个交了考卷。听同学后来讲,我交完考卷之后,老师批改了我的卷子说:“好,100分!不过有一处笔误还是扣她1分吧。”这次考试,全班的成绩都不错,与本科班不相上下。
转眼三年过去了,班主任告诉我们,学校不包毕业分配,择优推荐。结果我们全班38名同学,22名同学被省、市级机关录用,其余全部到研究所、学校、银行、医院等,听说有的单位还向省电大要人,并且愿意报销学生三年的所有培养经费,但是学校已经没有剩余的毕业生了。我由于学习成绩优良,平时表现不错,留在母校,成为一名电大工作者。
在电大由于工作之便,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份在1980年高考刚结束后,江苏省人民政府给江苏电大的批复文件,文件同意江苏电大首次招收高考中未录取的高分考生,实行走读,毕业后不包分配,所需办学经费由省机动财力中给予补贴。正是由于这份批复,更是由于广播电视大学这种教育形式,在当时教育资源奇缺,高考录取率只有4%的情况下,解决了一大批深造无门的高中毕业生的求学问题,为地方经济的
发展多快好省地培养了大量社会急需人才,也为电大赢得了声誉。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5q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