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课堂实录

更新时间:2023-03-14 15: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优质课

《木兰诗》教学实录 宝山二中 崔玉玲

一、导入:

打开多媒体。呈现花木兰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的女主人公是谁吗?” 生:“花木兰!”

师: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唱一唱花木兰”伴随着音乐,我的一曲“谁说女子不如男”为课堂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师:这段音韵优美、脍炙人口的豫剧唱腔演绎的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个动人的故事,你知道吗? 生1:花木兰的故事。

生2: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师:故事的主人公花木兰就诞生于一千多年前南北朝的乐府民歌《木兰诗》中。今天我们带着语言这把钥匙,开启想象的大门,一起来解读这个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英雄形象。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本节课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品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2.体会文章详写和略写的重要作用。

3、学习排比、对偶等句式,并体会排比句式的作用 二、课前预习展示

1

师:文言诗词贵在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文意,感知人物形象谁愿意来读?

有六名同学站了起来准备朗读。

师:老师来分工,同时还有一个要求,朗读中,全体同学要认真倾听,对我们的朗读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有三个:读准字音、读的通顺、读出节奏。 师:哪位同学想对我们刚才的朗读进行评价? (分工后开始朗读)

师:他们读完了,谁为评价一下。 生1:我认为刚才都把读音读准了。

生2:我同意把字音读准了,但节奏感没读出来。 生3:我认为刚才“出郭相扶将”的“将”应该读一声。

生4:我认为刚才读的有点快。

师:你们评价得都很准确,看起来你们真的认真听了。

三、自主学习

师:这是一首叙事诗,故事情节非常生动。下面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完成以下任务:

1、结合课下注释了解故事内容,将不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圈画出来,在小组内寻求解决。 2、(1)、用几句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2)、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木兰的表现哪一个地方最能感动你?

2

先自己学习,再小组讨论。

(生自主学习过程,教师边巡视,边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自学成果展示

师:自学过程中还有疑难的提出来,让全班同学帮你解决。

生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怎么翻译。 生6:爹娘听说女儿要回来,互相搀扶着出来迎接。 生7:还有“朔气传金柝”的翻译。 师:谁来帮他解决,“朔”指北方。 生8:北方的寒气传来大更的声音。 师:还有问题吗?

生9:“将士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再来读一遍。

生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生11: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师:同意他的翻译吗?

生12:我不同意,征战并不是指真正的十年,因为后面说的是十二年。

师:对,这里的十年是虚指。你再来翻译一下。 生13: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战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师:这位同学非常有思想。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难的

3

句子。若按常规的翻译应该是“将军们经过战斗都死了,将士们十年之后胜利归来”这样的翻译符合实际吗? 生:不符合。

师:对,这里用到了一种“互文”的修辞,翻译时将上下句的意思互相交错补充。因此这里就应该翻译成“将军将士们经过无数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 师:还有吗? 生:没有

五、初读诗歌,感知故事

师:接下来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学的成果,谁能用几句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要注意我的要求: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生14:我觉得应该分为五个故事情节。第一个是替父从军;第二个是战前准备、辞别父母;第三个是从军作战;第四个是战归策勋;第五个是归家团聚。 生15:我觉得应该是:木兰织布、决定从军、征战沙场、还朝辞官、

师:同学都能概括出主要的情节,但有的同学在根括课文情节时,有的太详细,而有的同学没有抓住重点。老师也总结了几个:代父从军、出征参战 辞官还乡

4

师:通过朗读,同学们对木兰的性格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用形容词把木兰的精神品质。概括到黑板上。

几名学生纷纷上黑板总结“勤劳、善良、淳朴、谨慎、机智、勇敢、刚毅、孝顺”

师:同学们总结的不错,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深入人心。因为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子,在她的身上,既体现了———— 生:儿女情怀 师:又体现了———— 生:英雄气概

师:一千多年前的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其英雄的形象流传至今。那么你从相关的故事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 老师给大家一个句式:从———这几句诗句中,我读出了木兰的————让我——————。用上这个句式,三分钟的时间,先在小组内讲给你的同位听,分享你的读书成果。我们再全班交流。

示例: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个急于还家的木兰,因为这里的“愿””驰”写出了急于还家的迫切心情。 (学生小组内自由交流,教师巡视)

师:下面来展示你的读书成果,老师有一个要求:先来读句子,再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因为

5

——。同时读到这个句子的同学,你若有补充,起来发表你的观点。

生16:我读的句子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读),我读出了一个非常孝敬父母的木兰。因为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父亲战死沙场,所以自己去参军,可以代替父亲战死沙场。 师:为了父亲,勇于牺牲自己。

生17:“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我从这一句读出了一个不羡慕钱财、不羡慕官位的木兰。 师:不慕荣利的木兰。

师:木兰不用尚书郎,她为什么“不用”? 生18:因为她非常想回家,见她的父母。 生19:她不想在乡亲面前摆出很高的架子。 师:她想表现一个平凡的木兰。

师:立了战功的木兰与一般英雄的光宗耀祖、富贵还乡恰恰相反,她舍弃的是—— 生:荣华富贵 师:她要的是—— 生:亲情

师:对,亲情、天伦之乐。这里面包含的是对家乡、对父母最深切的眷恋。正如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样一个单薄、朴实的木兰又立在我们眼前。

6

生20: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个柔美的木兰。

师:一个“柔美”的木兰,刚才我们解读的是木兰英雄的一面,原来英雄也柔美,英雄也妩媚! 师: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真的很高,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分组来解决一下下面几个问题? (出示课件中的问题)

(1)、这首诗在叙事上的详略得当体现在哪些地方?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并体会它的好处。 (3)、结尾有何妙处?

(4)、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帼英雄。

师:这一组题我们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看那组能又快又准。

生21:我们组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我组认为行军前的准备和还乡是详细写的,而辞官是略写的。 生22:我们组不同意你们的观点,我们认为辞官也是详写。

生23:我组认为从军缘由也是详写。 生24:我组认为战争生活是略写

师:看起来你们分析的很准确。那我们来看一下,一般的的文章详略是怎样安排的(出示课件) 师:由此可见,内容的详略是由主旨来定的。

7

生25:我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主要表现木兰的儿女情怀,次要表现木兰的英雄气概。所以详写的是“从军缘由、行军准备、恋别、辞官、还家,略写的是战争生涯”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这篇文章在写作上,也有一大特色,谁发现了?

生26: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 师:举个例子

生2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师:具体说一说

生26: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表现出木兰回家后的喜悦之情。

生2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话运用了互文的手法,表现出战争的惨烈。

师:说得不错,这样的句式还有很多,这正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也是乐府诗的一大特色。 我们再看文章的结尾,又表现出了什么? 生28:这也是比喻,是赞扬木兰的聪明机智。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她宁愿抛弃高官,回到故里去过她的平民生活,她这种淡泊名利的思想值得我们思考,因为这是一种幸福,但这种幸福不是一种简单的概念,而是一种人生的取舍,她放弃了高官厚禄,回到平民中,她在享受着平凡的人的幸

8

福。当然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各个角度去理解,但有一点就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再大的困难留给自己克服,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木兰的可贵品质,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个人的选择,保家卫国,义不容辞,这种牺牲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源远流长,千古流传,繁衍生息的精神支柱,值得我们后人发扬光大。

然而历史上不独有这一个巾帼英雄,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让我们仰慕,你还能再举出一些中外历史上巾帼英雄的例子吗?

生(纷纷说):居里夫人终生追求对于科学的探究,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刘胡兰面对屠刀无所畏惧;穆桂英、佘老太君等杨家女将;王昭君出塞;秋瑾为了推翻清朝政府而牺牲;英国的撒切尔夫人;?? 师:看起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呢?这些巾帼英雄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她们每个人都值得我们赞美传唱。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不错,在这节课中,我们共财感受了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儿女情怀和英雄气概。最后,让我们再次唱响英雄的赞歌吧! (伴随着课文的配乐朗读,我进行了一些课堂的达标测评,并布置课后作业。)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4t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