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2)离线作业
更新时间:2024-05-11 13: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国文学(2)》课程作业
姓名: 诸葛华 学 号: 712098092032 年级: 2012秋 学习中心: 兰溪学习中心
—————————————————————————————
第一编 唐代文学
第一章 初盛唐诗人 一、填空题:
1.“初唐四杰”是指( 王勃 )、( 杨炯 )、( 卢照邻 )、( 骆宾王 )。 2.“初唐四杰”中擅长歌行体的是( 卢照邻 )和( 骆宾王 ),擅长五言律诗的是( 杨炯 )和( 王勃 )。
3.被称为“七绝圣手”的诗人是( 王昌龄 )。
4.陈子昂提倡( 兴寄 )和( 风骨 ),表明了他的革新诗风的主张。 二、名词解释: 1.“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指的是在初唐高宗至武后初时期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人,他们4位都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在唐诗开创时期,对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的开拓、格律的形成方面都起了很大的积极推动作用。 2.王孟诗派
“王孟诗派”指的是因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而得名的诗派,也是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派。该派诗人在创作内容中较多地描写山水田园的风光与人们的闲适生活。该派的其它成员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3.高岑诗派 “高岑诗派”指的是因代表人物是高适和岑参而得名的诗派,也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派。该派诗人在创作内容中较多描写大唐国家边塞风光与将士们的征戍生活。该派的其它成员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王翰等人。 4.“沈宋”
“沈宋”指的是沈佺期与宋之问的合称,都是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两人对唐诗的贡献主要在于声律方面。他们从前人和时人应用形式格律的各种实践中,将已经成熟的形式肯定下来,最后完成律诗“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任务,使后来的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可以有一定的规则去遵循。 三、简答题:
1.“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作用。
答:“初唐四杰”对唐诗的促进作用在于:1.开始注意韵律格式,逐步形成声律风
骨兼备的唐诗;2.开始把诗歌从宫庭移到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扩大
1
了诗歌的题材和思想;3.五言律诗的形式开始有了初步的定型。 2.两次出塞的诗人是谁?有何代表作? 答:两次出塞的诗人是——岑参;
他的代表作有:《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3.简述王维的艺术成就。
答:王维的艺术成就主要有:1.既能概括地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刻画自然
事物的动态。2.准确捕捉表现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3.他的作品往往兼具陶诗浑融完整的意境、谢诗精工刻画的描写。4.在语言上清新洗炼,朴素中有华采。
4.高适的边塞诗有何特色?
答:高适边塞诗的特色:除长篇歌行外,在表现形式上多采用长篇咏怀式的五言古
诗,将诗人个人的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为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总体的基调是慷慨昂扬的。 5.高适《燕歌行》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答:高适《燕歌行》的主要思想是:既有对男儿自当横行天下的英雄气概的表彰,
也有表示对战争给征人家庭带来痛苦的深切同情;诗歌一方面是对战士浴血奋战而忘我的崇高精神的颂扬,另一方面则是对将领帐前歌舞作乐表示的不满。 四、论述题:
1.试论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贡献。 论: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贡献主要有:
1.在诗歌理论方面:陈子昂提倡“风骨”和“兴寄”,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词采相结合,这对唐诗风骨的形成与新诗风的开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2.在诗歌创作方面: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等诗中所包含的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体现了唐诗的风骨。
3.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影响了整个唐代,他对风骨的追求,提出的诗歌美学,对唐诗风骨的形成与新诗风的开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2.结合具体作品说明张若虚和刘希夷在唐诗发展方面的贡献。 论:张若虚和刘希夷在唐诗发展方面的贡献有: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篇长篇歌行,虽然采用乐府旧题,却赋予诗歌新的内容,作者将诗情、画意和对宇宙奥秘与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而又无迹可寻的诗境。而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在诗境创造方面与之相类似。
他们在诗歌意境创造上的进展,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将诗情与画意相结合,浓烈的情思氛围,空明纯美的诗境等,都表明了唐诗意境的创造已到达炉火纯表的阶段,更是为为之后盛唐诗的出现、唐诗繁荣局面的到来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3.结合具体作品说明岑参边塞诗的创作特色。
2
论:岑参边塞诗的创作特色:
在边塞诗方面,岑参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支配下,诗人对军旅生活、边塞风物与民域风情热情歌颂,突破之前在诗歌创作中局限于描写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艺术表现方面,岑参借鉴了高适等人七言歌行纵横顿宕、舒卷自如的体势并加以创新,形式接近乐府,但自立新题。
第二章 李白 一、填空题:
1.李白的思想受到儒家、( 道家 )、道教、( 侠义 )和( 纵横家 )、佛教思想的多重影响。
2.李白在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漫游时期与著名诗人( 杜甫 )两次相遇。 3.相传李白诗中与崔颢《黄鹤楼》争胜的七律是《 登金陵凤凰台 》。 二、名词解释: 1. 诗仙
“诗仙”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李白作为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是豪放而飘逸的,艺术成就又极高,因此获得了“诗仙”的称号。 三、简答题:
1.李白的妇女题材的诗歌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答:李白的妇女题材诗歌表现了他的感情:在诗中作者塑造了各种身份、各种性格
的女子,作者同情她们的纯情、歌颂她们的刚烈,这是对压迫戕害她们的封建礼教的挞伐。如《子夜吴歌》、《北风行》。 2.李白诗歌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李白诗歌的语言特点:他的诗语言任情率真,似随口而出,毫不刻意雕琢。他
的诗篇语言大都清新自然,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天真美。 3.李白的乐府歌行有何特点?
答:李白的乐府歌行特点:他能综合乐府杂体和楚辞的长处而又富于变化。李白将
乐府杂言中类似散文的句法有古朴质拙的美感和劲健的力度与楚辞句式有错综变化和惝恍飞扬的美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4.李白诗歌的结构有什么特色?
答:李白的诗歌特点:他的诗风格豪放飘逸、感情激荡迸发,须有大开大合、跌宕
跳跃的结构作为载体。他的诗歌常开头突兀,如狂飙骤起;中间省略过渡照应,形象转换倏忽;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令人遐想联翩。 四、论述题:
1.李白诗歌中的夸张手法有何特点? 论:李白诗歌中的夸张手法特点:
3
为了突出笔下的形象,强化感情,李白常大胆的把夸张与神奇的想象相结合,起到艺术的聚焦(即放大或缩小)作用。
这种夸张是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既出人意料,又合乎艺术的真实。他还善于把鲜明的对比和大胆的夸张相结合,加大艺术上的反差,从内容上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从形式上形成一种不对称的美。
2.试论《蜀道难》中出现的三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作用有何不同? 论:《蜀道难》中出现的三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作用不同:
李白的《蜀道难》主调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同一句话,诗中重复三次,但每次作用不尽相同。
在开头,重在表现蓦然惊讶的感受,也使文势更为突兀;在中间,是表现一种发愁和畏惧的心理,在文章气势上有换气和振起的作用,并承前启后;在末尾,则表现一种无可奈何,只得作罢的情绪,且与开头遥相呼应,使全诗通过这样的一唱三叹,让主调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3.试述李白的诗歌中所用的想象手法。 论:李白诗歌中所用的想象手法:
李白喜用雄伟高大、非凡奇特的形象,抒发他“吞五岳、纳四海’的胸襟,宣泄他那纵汹涌的感情,表现了超凡的才能和耿介卓立的风节。
这些形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幻境、人间和仙界打成一片,它们已不再是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主观的外化。如《梁甫吟》、《蜀道难》。 4.试述《将进酒》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论:《将进酒》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将进酒》表达了李白鄙视富贵,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的性格,表现了他对自身价值的自信,同时也流露出他感慨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情绪。
《将进酒》写得豪迈、洒脱又激情奔放,作者以淋漓的笔法,反复表现自己的痛苦和矛盾。全诗表面上写的是“乐”,却把“愁”字藏在字里行间,直到全文最后字才点出来。
《将进酒》通篇大起大落,忽开忽阖,既有黄河奔腾万里直泻入海的气势,又有黄河九曲百折千回的蕴涵。在句法以七言为主而又参差错落的变化,音节嘹亮,韵脚多变;读起来抑扬顿挫而又自然流畅。
第三章 杜甫 一、填空题:
1.有唐一代,许多伟大的诗人都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独绝一世,李白即被誉为“诗仙”,杜甫被誉为 (“诗圣”), ( 王维 ) 被誉为“诗佛”, ( 刘禹锡 ) 被誉为“诗豪”, ( 李贺 )被称为“诗鬼”。 二、名词解释: 1.“三吏”
“三吏”即杜甫的现实主义的3首诗歌:《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4
通称“三吏”。 2.“三别”
“三别”即杜甫的3首诗歌现实主义诗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通称“三别”。 3. 诗史
“诗史”就是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诗的内容真实反映了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历史,因此,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 4.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是指诗人杜甫诗歌的独特风格。作者生活的时代环境急遽变化,个人生活的穷愁困苦,思想感情的博大与深厚,以及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是形成这种风格的主要因素,也是这一风格的主要表现。 三、简答题:
1.简述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答: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1.在“三吏”、“三别”中反映出封建时期的广大人民
在残酷的兵役下所遭受的痛楚。如:“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刻同情。2.“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对祖国无比热爱。他的喜怒哀乐是和祖国命命运的盛衰起伏相呼应的,如《春望》。3.在《兵车行》、《丽人行》中,表现了作者对统治阶级的各种祸国殃民的罪行充满强烈的憎恨。如:“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4.除和当时政治、社会直接相关的作品外,一些咏物、写景的诗,也都渗透着对民众和时局的关切之情,如《花鸭》刺奸相的钳制言论。5.一些有关夫妻、兄弟与朋友间的抒情诗,如《月夜》,也无不渗透着挚爱和无私精神。 2.简述杜甫的影响。
答:杜甫的影响:杜甫的诗反映现实的乐府诗自创新题,“即事名篇”,直接开导
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这一影响一直贯穿到清末黄遵宪;他的作品高度的爱国精神,不仅在文学史上而且也在历史上起着积极的教育作用;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典范;在表现方法上也为后世开示了不少法门,一方面提炼口语,同时又通过千锤百炼创造出字字敲打得响、“字字不闲”的诗句,对于后来人们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以《石壕吏》为例,浅论杜甫叙事诗寓主观于客观的特色。
答:杜甫叙事诗寓主观于客观的特色:杜甫叙事诗的最大的特点是寓主观于客观。
他善于克制自己的主观情绪,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在《石壕吏》,主要内容写的是石壕吏深夜捉人应征的故事,通篇按时间顺序对事件进行客观叙写,娓娓道来,只有“吏呼一何怒”稍微透露了一点作者自己的爱憎,而这又是客观描写,然而,这样写将强烈的爱憎及讽刺寓
5
于叙事之中,不言爱憎而爱憎毕现,更是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兵役制度的腐朽与罪恶,反映了广大人民在战乱年代的悲惨遭遇。杜甫运用此手法,使人更觉惊心动魄,哀痛感人。 四、论述题
1.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1.从创作特色来说,杜甫诗最大的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最显著的艺术风格是沉郁顿挫。
①叙事诗:第一,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力地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的矛盾,震撼人心。第二,杜甫寓主观于客观。如《石壕吏》就是寓讽刺于客观叙事之中,更觉真挚哀痛。第三,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第四,采用俗语。如“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平白如话。第五,细节描写。《北征》中妻儿的描写堪为典范。 ②抒情诗:第一,杜甫往往像在叙事诗中刻画人物那样对自己曲折、矛盾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解剖。第二,杜甫往往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第三,在抒情诗中,具体说在政治抒情诗中,杜甫往往大发议论,提出自己的政见和对时事的批评。
2.杜甫是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这就决定了他的现实主义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也是杜诗的一大特色。《洗兵马》正是这一特色的代表。
2.从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历程来谈谈杜甫的地位。 论:杜甫的地位:
杜甫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我国诗歌的
现实主义传统是最早从周代民歌就开始的,如《诗经》中的《七月》、《伐檀》等都是优秀的代表。到两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精神和表现手法更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缘事而发”的叙事诗,如《孔雀东南飞》。汉末建安时期,文人们开始写一些现实主义的诗,建安后转入低潮,至初唐陈子昂倡导汉魏风骨,现实主义诗歌才又略见起色。李白虽也写了一些现实主义的诗歌,但他的成就主要在浪漫主义方面。杜甫总结并发扬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使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达到了顶峰,并把现实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
第四章 白居易与中晚唐诗人 一、填空题:
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论主张是唐代大诗人( 白居易 )提出的。
2.白居易的两首最著名的叙事长诗是( 《琵琶行》 )和( 《长恨歌》 )。 3.白居易的诗歌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价值最高的是( 讽喻诗 )。
6
4.有“五言长城”之誉的中唐著名诗人是( 刘长卿 )
5.被苏东坡称之为“郊寒岛瘦”的分别是( 贾岛 )和( 孟郊 )两位唐代诗人。 二、名词解释: 1.“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是一种用自命新题写时事的诗。用乐府诗写时事,又不受古题束缚,而是“因事立题”,自创新题。“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提出的,白居易和元稹等在理论上和创作上大力提倡,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诗歌进行了一场改革运动即新乐府运动,使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把唐诗创作推向了新的高潮。
2. 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是在唐太宗大历年间活跃在唐代诗坛的十名著名诗人的统称,这十人有: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李端。 三、简答题:
1.试析白居易的《长恨歌》。
答:白居易的《长恨歌》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故事。《长
恨歌》留给读者更多的不是“惩尤物”式的道德教训,而是对刻骨铭心爱情的深深的感动。
2.试析白居易的《琵琶行》
答: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他被贬江州的次年所写,通篇读下来,感伤意味虽较重,
幸而作者善于掌握各种不同的气氛,以音乐节奏的变化表现情绪的起伏,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诗才与内涵。 3. 简述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韩愈诗歌主要是:想象夸张奇特,搜奇猎险,刻意创新,甚至以俗为美,以丑
为美,以翻新盘硬聱牙之语,创造一种雄肆险怪的境界,从而给人以艺术上的震撼。他还惯以散文手法写诗,使诗句可长可短,灵活自由。 4. 刘禹锡诗歌成就最高的是哪三类?
答:刘禹锡的诗歌成就最高的三类:政治讽刺诗、怀古诗与民歌体诗。 四、论述题:
1. 试述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征。 论: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征:
①用外貌和心理等细节塑造人物形象。如《卖炭翁》中刻画一个年迈善良的炭工。
②叙事和议论相结合。讽喻诗基本上都是叙事诗,但叙述到最后,往往发为议论,对所写的事作出明确的评价。
③鲜明的对比手法。白居易的诗歌常常采用对比的手法,达到一种震撼人心的特殊效果。
④语言的通俗易懂。诗人白居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风格就是平易近人。 2. 试述李商隐的爱情诗歌。
7
论:李商隐的爱情诗歌:
李商隐的爱情诗有的以“无题”命名,有的借诗中前二字为题,多以爱情相思为题材,意境要眇,情思婉曲。在爱情诗中,李商隐的许多诗句深情凝聚、精彩绝伦,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具有很高的意境和品格,但格调都较为凄凉感伤。
第五章 唐代古文运动和韩柳 一、填空题:
1、( 柳宗元 )与( 韩愈 )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世称韩柳。 2、韩、柳古文理论主张的核心是( 文以明道 )。
3、韩愈在《送孟东野序》的开头提出有名的( 不平则鸣 )观点。 4、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是( 《永州八记》 )
二、名词解释 1、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提倡散文、反对“时文”即骈文的一种文学运动。之所以称为古文运动,是因为它在形式方面是“反六朝,复古体”,在文体上要求恢复先秦两汉古代文章的传统。 2、骈文
骈文是一种盛行于六朝的文体,它讲究辞藻典故、声律对仗,全文语句多组成整齐的对偶形式,这种两两对称的语句如同二马并驾,所以称之为骈文。 三、简答题
1、简述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
答: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1.提倡“文道合一”、“文以明道”(“文”指文章形
式,“道”指内容);2.主张兼收并蓄,在继承前代散文优良传统基础上革新文体,创立新的文学语言。有二条标准:①词必已出,惟陈言之务去;②“文从字顺”,要求文字流畅通顺,合乎语法规范。3.韩愈论文非常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情感力量,认为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2、《种树郭橐驼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答:《种树郭橐驼传》运用了多重对比:1.郭橐驼与其他种树者的对比;2.其他种树
者中过于疏懒者与过于勤勉者之间的对比;3.用种树之理与为官之理做对比。 3、概括《张中丞传后叙》中许远、南霁云、张巡的性格特征。
答:《张中丞传后叙》中许远、南霁云、张巡的性格特征:张巡:具有从容镇定的
气度,视死如归的品质,博闻强记。许远:具有宽厚谦和、为国让贤的崇高品质。南霁云: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4、韩愈散文的主要艺术成就。
答:韩愈散文的主要艺术成就:1.在思想感情上,面对现实,富于真情实感,洋溢
8
着“不平则鸣”的斗争精神;2.在文风上,气势雄深雅健,文风奔腾激荡;3.在言语行文上,讲究语言锤炼,大量吸收古今语言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提炼,使语言简练准确、鲜明生动。在行文中又能适应表述的需要而采用长短不一的句法,使之更宜于写景、抒情、叙事、说理,因而使文气显得自由奔放,明快犀利,又善于创造性地运用排比对偶的句式以增强文气。表现手法多样化,多有创新。 四、论述题
1、试论韩、柳散文创作的成就。 论:分析韩、柳散文创作的成就:
韩柳在散体文创作上有着众多的开拓,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在勇于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美学规范,表现在文学观念、辞采语言技巧等各方面。
2.韩柳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大大强化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把古文提高到了真正的文学境地。
2、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 论:分析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他的山水游记虽借鉴于古人,但在意境构造与表现技巧上均有所发展。对景物的描绘不仅能肖其貌且能传其神,常结合自己的遭遇寓情于景,别具味外之味。其中呈现的大都是奇异美丽却遭人忽视、为世所弃的自然山水。
游记中最突出的是《永州八记》。在文中几乎能发现作者或隐或现的身影,体会到他被埋没而备受迫害的愤懑悲愁。他善于选取深奥优美型的小景物,经过一丝不苟的精心刻画,展现出高于自然原型的艺术之美。《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都是如此,由意在宣泄悲情到艺术地表现自然,将悲情沉潜于作品之中,形成了柳氏山水游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 3、试比较韩柳在古文运动中的异同。 论:比较韩柳在古文运动中的异同:
韩愈、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但在政治、学术方面有同有异。
1.他们都是中小地主阶层出身,都反对当时的藩镇与宦官。但柳宗元投身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活动,主张改革;韩愈则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们的思想都以儒学为主导。但韩倾向于唯心主义,却坚决反对佛教;柳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却又兼信佛学。
2.他们的文论都主张文道合一,文质并重,学习先秦两汉作品而要有独创性,并且都擅长议论文、传记文。但韩愈尤长于碑志、序跋、哀祭等体;柳宗元的寓言、游记、骚赋等则为韩所不及。艺术风格方面,韩雄奇奔放而柳清峻雅洁,宋人李涂评“韩如海”,“柳如泉”。
3.韩愈收召后学,传授古文,门下人才辈出;柳宗元贬谪南方时,也有从学的
9
人,但缺乏特出知名之士,因此,韩愈的影响大于柳宗元。
第六章 晚唐五代词 一、填空题:
1.冯延巳留词一百多首,其中( 《鹊踏枝》 )十几首向来认为最能代表他的成就。 2.《南唐二主词》是南唐国君( 李煜 )和( 李璟 )词的合集。
3.词最显著的特点是绝大多数词调的句子都长短不齐,因此又称为( 长短句 ),每调一般分为( 上阕 )和( 下阕 )。 二、名词解释: 1.花间词人 五代时期,后蜀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的词为《花间集》,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外,都是集中在西蜀的文人;由于他们在词风上大体一致,被后世称为“花间词人”。 三、简答题:
1.简述李煜词的成就。
答:李煜词的成就:李煜的词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人通过妇女的不幸遭遇,无意
流露或曲折表达自己心情的手法,而直接倾诉亡国的深哀与剧痛。他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语言更明净、优美,接近口语,进一步摆脱花间词人镂金刻翠的作风。故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第二编 宋元文学
第一章 北宋前期文学 一、填空题:
1.宋初复古派的理论先驱是( 柳开 )。 2.苏梅指( 苏舜钦 )、( 梅尧臣 )。 二、名词解释: 1.西昆派
“西昆派”是北宋初期出现的一个诗派,以其成员杨亿的《西昆酬唱集》一书得名。主要成员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御用文人。他们是在修书和写作制诰的余暇,以作诗为消遣。诗的内容不外乎男女爱情、宫廷故事和官僚生活情致,尤以咏物为多。主要模仿晚唐作家特别是李商隐。 2.白体诗人
“白体诗人”是指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著名作家有柳开、姚铉和王禹偁。其中最为重要的,主张学白又不为白体所缚,能写出自己特色的是王禹偁。 3.晏欧词派
“晏欧词派”是因代表人物晏殊和欧阳修二人得名。他们都是朝中重臣,词作的风格颇为接近,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 ,张先、晏几道等的词风都与之大致相似,
10
后人称之为晏欧词派。晏欧词受晚唐五代词,尤其是南唐词影响较大。同时又更加文人化,典雅化。 4.慢词
所谓“慢”,本指音乐而言,“盖调长拍缓,即古慢声之意也”。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柳永大量写作篇幅较长的慢词,扩展了词的体制,改变了宋初以来小令为主的单一格局。 三、简答题:
1.宋初复古派在宋诗发展中的作用?
答:复古派在宋诗发展中的作用:宋初文学复古运动是以复古以革新的文学思潮;
它偏重于散文的提倡,明道、致用、尊韩,重朴尚散是他们文学主张的要点;这些观点对宋代古文家的文论和道学家的文论都有直接影响。另一面在当时,由于它的倡导者无论是柳开还是石介、尹洙、穆修等人,都没有取得出色的创作成就,因而都不能荡除当时的浮靡文风。 2.王安石诗歌的创作特色?
答:王安石诗歌的创作特色:王安石写诗与作文一样,阐述政治主张、学术见解、
议论时事、评说历史,把诗歌看作是抒情言志的工具,偏重于写个人情怀,绝大部分代表作都深深打上了他政治生涯的烙印,现实性、社会性特别强。王安石的诗在艺术上的特色,是以工巧取胜,以才学取胜,以议论取胜。他讲究炼字炼句,意境新颖,名篇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两句经常被人称引。其中“绿”字经过十几次易稿才敲定。
3.柳永词对内容题材的开拓的表现是什么?
答:柳永词对内容题材的开拓的表现:柳永词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开拓主要表现为:
1.虽多为舞宴歌席、倚红偎翠之作,但在描写享乐和风情传统题材时,更多地把笔触伸向青楼市井,使他的词更有市民文艺的色彩。2.部分词还从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市井风情。3.羁旅行役的感受也是柳词的重要内容。这类词作,表现出作者独特的生体验和心态。抒写了才人志士不得志的寂寞悲哀和漂泊流浪之感,但这种失意和流浪的伤感,又常常和男女恋情纠结在一起,多以志士之悲慨开头,而以男女恋情终结。 四、论述题:
1.试论欧阳修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贡献。 论:分析欧阳修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贡献:
欧阳修是北宋前期重要的政治家,文坛领袖。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欧阳修对诗文革新运动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下方面: 1.与政治上的革新斗争相联系,积极倡导了诗风文风的革新。
2.理论的倡导和作品的示范。他虽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但比宋初复古主义者更注视文学的特点。
11
3.扶植、奖掖后进人才的功绩。王安石、曾巩、三苏父子的诗文之所以名重一时,和他的揄扬提拔分不开。这些人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中坚力量,用他们的创作推动了北宋中叶文学的繁荣。 2.说明柳永在词的艺术表现上的创新。 论:柳永在词的艺术表现上的创新:
柳永对词的形式和艺术表现方面的创新主要表现在:
1.他依据词的题材内容开拓的需要,使用和创制了大量慢词。与此相适应,他创造性地运用了细致而有层次地展开铺叙的艺术手法,使词的表现深透而结构严密。
2.柳永大部分词作以白描见长,这主要得力于他对情景交融的抒情艺术手段的杰出运用,使他能在叙事和写景中畅达而自由地。
3.语言的通俗化和口语化。这是他提炼民间口语的结果。但他也保留了文人词语言雅练概括的特点。 3.试论宋诗的特点。 论:宋诗的特点:
1.从思想内容上看,宋代诗歌比历代诗歌所反映的内容都广阔,与当代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结合得更紧密。宋人直接以诗歌议诗,很多诗就是针对某一政治事件而发。
2.从艺术表现看,无论艺术构思、手法技巧,还是篇章结构、遣辞造句等方面均有所新,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散文句式、句法入诗,翻新与改进写作手法等等,形成与唐诗不同的特色。大体上唐诗主情致、风韵,宋诗主气骨、理趣。
第二章 苏轼 一、填空题:
1.苏轼散文文学成就较高者集中于( 赋 )、( 论 )、策、记、书等,共同特点是长于( 抒情 )与( 议论 ),集前人之大成并加以发展。
2.苏轼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将诗文革新运动扩大到( 词 )的领域。 3.苏轼被贬黄州时写出了代表其最高散文水平的名篇是(《前赤壁赋》)。 二、名词解释: 1.以诗为词 “以诗为词”是苏轼提高了对词的认识与评价,他有意识地把词看成是同诗具有相等功能的文体。 三、简答题:
1.苏轼诗歌中的议论有什么特点?
答:苏轼诗歌中的议论特点:1.在议论时亦体现出讲究才情的特点,因而绝少空发
议论,或借助于形象的描绘,或和叙事咏古紧密结合。2.议论本身也新奇警策,深刻精彩,富有启发性,创造了一批“哲理诗”。
12
2.苏轼有关政治生活的词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答:政治生活的词表现苏轼感情:抒发了他积极入世和围绕着进退出处所产生的复
杂矛盾的从政之情,多写退隐之情以及闲适悠游的生活态度。 3.简述苏轼词中旷达风格的艺术表现。
答:苏轼旷达风格的艺术表现:1.以清空之笔刻画一些具有旷达特质的主人公形象。
2.以清空之笔描绘一些空静幽邃的景色。3.以清空之笔咏叹一些具有高远寓意的物象。 四、论述题:
1.试述苏轼词豪放风格的体现。 论:苏轼词豪放风格的体现:
1.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善于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2.善于创制铿锵的音调,使很多词从缓拍曼调变成强音促节。 2.试论苏轼散文创作的特点。 论:苏轼散文创作的特点:
1.苏轼的散文能于平淡的通达和雄深磅礴的气势中带有一种超凡入化的情韵和真率深挚的感情,写得行云流水,天马行空。
2. 苏轼的散文能于纡余委备、圆活流转之中,带有一种创新出奇的锐气和错综变化的美感。很多文体在苏轼的笔下都有所发展,叙事、议论、抒情结合得更为紧密。他的记中常带议论,论中又多带形象的描绘用生动的比喻,还使赋进一步散体化。
3.试述《前赤壁赋》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论:《前赤壁赋》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苏轼的《前赤壁赋》在内容上通过主客问答的对话,抒发游赤壁的感怀,表达
作者的超然思想和旷达思想。以泛舟夜游赤壁为线索,写了作者感情上的三次起伏“乐——悲——乐” 。
艺术上,此文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作者巧妙地把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体。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并同感情的变化紧密配合,使感情波澜起伏,行文富于变化。 另外苏轼在文体上有所创新:打破传统赋的格式,在赋中融入更多的散文因素,使其与赋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既是一篇抒情散文,又是一首散文诗的效果,成为苏轼散文中影响最大,文学性最强的千古名篇。
第三章 北宋后期文学 一、填空题
1、在苏轼的周围,曾出现了一些作家群,其中被称为“苏门四学士”的四位是( 黄庭坚 )、( 秦观 )、( 张耒 )和( 晁补之 )。
2、“江西诗派”最先由( 黄庭坚 )提出,后来,方回把“老杜、山谷、后山、简
13
斋”合称为(“一祖三宗”)。 二、名词解释 1、易安体 “易安体”是指李清照在《漱玉词》中创造的一种语言风格,特点在于运用浅近、清新的语句,或者提炼日常生活中的口语,采用白描手法来表达作者真挚的感情。 2、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指宋代以黄庭坚为核心的一个诗歌流派。吕本中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奉黄庭坚为宗派之祖,之下又列上陈师道等二十五人。诗派以江西为名,是因为他们与黄庭坚是一致或接近的,而黄庭坚是江西人,诗派又称豫章派。到了宋末元初,方回又提出了一祖三宗的说法。江西诗派在诗歌艺术技巧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诗派活动前后持续二百多年之久,影响巨大,直到晚清的宋诗派和同光体诗人。 三、简答题
1、李清照前后两期的代表性作品主要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李清照前后两期的代表性作品:李清照前期词主要体现了少女、少妇悠闲风雅
的生活情趣,如《如梦令》、《一剪梅》;后期词则以前所未有的低咽调子唱出了使人惊心动魄的哀歌,如《声声慢》、《永遇乐》。 2、南宋初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爱国词人有哪些?
答:南宋初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爱国词人:最有代表性的词人是岳飞、张元干和张孝祥,还有叶梦得和朱敦儒等。 四、论述题
1、试述靖康之变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论:靖康之变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北宋的覆灭与宋室的南迁,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山河破碎,神州陆沉,惨痛的局势促使许多作家开始面对现实,突破了原有的风格,形成一股慷慨激昂的文风。
务实的散文家偏离了文以载道的传统,有胆识的诗人突破了江西诗派的教条,最为明显的转换反映在词的创作上:创作态度由率一转向严肃,作品内容由对自身的关心转向对国家命运的关注,风格由绮艳转向悲壮。 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
黄庭坚的诗歌生新、瘦硬、奇峭的风格,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善于改窜陈句,创为夺胎换骨之说。
2.好用拗律、押险韵。他的三百十一首七律中,拗律就有一百五十三首,如《题落星寺》,全诗没有一句是完全合律的。
3.好用奇字僻典,刻意苦吟。黄庭坚为了创意出奇,在运用修辞方面有着突出的造诣,重视炼字造句,如“清风荡秋月”(《晚起临汝》)中的“荡”字。运用冷僻典故的句子如《戏赠彦深》、《颐轩诗六首》。
14
3、请述李清照《声声慢》的艺术特色。 论:《声声慢》的艺术特色:
①巧用叠字。起首用七对叠字,后又用上“点点滴滴”,既利于感情的渲染,又加强音韵之美。
②层层铺叙,用五个层次来表现自己孤寂之心情。 ③造语工致自然,口语化。
④用入声韵,知音、齿音的运用,更加深了凄苦、孤寂和悲凉。
第四章 陆游和辛弃疾 一、填空题:
1、大体来说,陆游的诗作以( 七言 )为主,他的( 七言律诗 )最为人所称道。 2、陆游诗歌创作的主旋律是 以表现( 民族情感和爱国思想 )为主要内容、以豪放悲壮为感情基调。
3、宋代存诗最多的诗人是( 陆游 )。
4、辛弃疾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 5、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 内容 )的扩大,( 题材 )的拓宽。 二、名词解释: 1、《关山月》 《关山月》是陆游爱国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很少对客观现实生活作具体的铺叙、细致的刻画,而是抒写个人的主观感受,把巨大的现实内容压缩在这首短诗里。虽只十二句,却用巧妙的构思、对照的手法描写了皇帝的下诏主和,朱门的酣歌醉舞,战士的亟思报国和遗民的渴望恢复等方面的情况。诗作结构紧凑,想象纵横,将领月下享乐,战士对月长叹,遗民对月垂泪,时空或异,但却紧紧围绕着诗眼“月”字,强烈的对比将悲剧氛围渲染到极致,同时蕴涵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深哀巨痛。 2、辛派词人
“辛派词人”是指创作风格和辛弃疾类似的一批诗人。所处时代晚于南渡词人,包括辛派先驱张孝祥,辛派中坚陆游,与辛词相似的陈亮,效辛体而自成一家的刘过等。 辛派词人将词体的表现功能发挥到了最大限度,词不仅可以抒情言志,而且可以同诗文一样议论说理。从此,词作与社会现实生活、词人的命运和人格更紧密相连,词人的艺术个性日益鲜明突出。词的创作手法不仅是借鉴诗歌的艺术经验,“以诗为词”,而且吸收散文的创作手段,“以文为词”;词的语言在保持自身特有的音乐节奏感的前提下,也大量融入了诗文中的语汇。虽然词的诗化和散文化有时不免损害了词的美感特质,但词人以一种开放性的创作态势容纳一切可以容纳的内容,利用一要可以利用的创作手段和蕴藏在生活中、历史中的语言,空前的解放了词体,增强了词作的艺术表现力,最终确立了词体与五七言诗歌分庭抗礼的文学地位。 3、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15
江西诗派的陈与义、吕本中去世以后,一批出生于靖康前后的诗人登上诗坛。他们是在烽火连天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山河破碎的动荡时势使他们具有完全不同于苏轼、黄庭坚的创作环境。而且他们自少就感受到诗坛风气的转变,所以比陈、吕等前辈更富有独创精神,最终以全新的艺术风貌取代了江西诗派在诗坛上的主流地位。这些诗人中以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四人最为著名,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三、简答题:
1.、简述陆游在宋诗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影响。
答:陆游在宋诗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影响:抗击女真、收复失地是贯穿陆游一生的理
想。体现于创作中,便形成了以表现民族情感和爱国思想为主要内容、以豪放悲壮为感情基调的诗歌主旋律。作为整个宋代留存作品最多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以广泛的题材、多样化的风格和老练的技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同时代以及后起诗人纷纷效仿的对象。而他诗中始终表现出一种激烈而深沉的民族情感,反映着在那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年代人们的普遍心愿,在当时以及后世,都赢得了广泛的尊重。
2.、简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主题以及思想内容。
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主题以及思想内容:故国沦陷、国耻未雪的仇恨
和焦虑,故乡难归、流落江南的飘泊感,英雄无用的压抑感和壮怀理想无人理解的孤独感,交织于词人的心中。因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他萌生出退隐之念,但英雄无功的羞愧感和执着的进取心促使他放弃了隐退的念头。欲进不能,欲退不忍,刚强自信的英雄也禁不住愤然泪下。此词充分表现出英雄心灵世界的丰富和曲折性,深度开掘出词体长于表现复杂心态的潜在功能。 3、简述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缺陷。
答: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缺陷:由于既广泛汲取前人之长,又从自身的需要出
发灵活运用,各适其宜,陆游诗歌的风格具有多样化的面貌。不过,陆游虽然很讲究作诗的技巧,但他最高的艺术追求,却是归于自然平淡。但陆游诗歌的缺陷也较显著。作为一个大诗人,他善于学习和运用各种不同的风格,但他的独创性不能算是很强。他写得太快太多,不免有粗糙的败笔,尤其是意境变化较少,词句自相蹈袭,每每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至于用典过于堆垛、化用前人诗句而缺乏新味的情况,也有不少。 4、举例说明辛弃疾词作风格的多样化。
答:辛弃疾词作风格的多样化:辛弃疾亦有委婉动人的词作。如著名的《摸鱼儿》,
上阕借物起兴,因物设喻,下阕写宫怨,用典故,借一个女子的春愁闺怨,把一种对国势危殆的忧惧,壮志难酬、遭遇坎坷和落寞怅惘的心情一层层地写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肠荡气,用笔极为细腻。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阕连用三个典故的用意。
答:典故的用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阕先连用了三个典故,说明自己在
16
国难当头时不愿归隐而愿为国家作出一番贡献,也不会“求田问舍”,谋取私利,但时光都虚掷了,这叫人怎能忍受!上阙为什么要“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为什么要感慨“无人会,登临意”,都在这几句中作出了明确回答。 四、论述题:
1、论辛弃疾词作的艺术风格以及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论:辛弃疾词作的艺术风格以及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对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能写入词中。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如著名的《摸鱼儿》。
辛弃疾和苏轼在词的语言技巧上都是有力的开拓者。前人说苏轼是以诗为词,辛弃疾是以文为词,这当然有些简单化,但确实也指出:到了辛弃疾手中,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不复有规矩存在。
概括起来说,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文人词较多使用的以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跃地连接句子构成整体意境的方式,在辛词中完全被打破了。但并不是说,辛弃疾的所谓“以文为词”不再有音乐性的节奏。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动的语气的同时,他仍然能够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
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又一大特色,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集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这本来很容易造成生硬艰涩的毛病,但是以辛弃疾的才力,却大多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
2、辛弃疾词作在语言方面的特色及其不足。 论:辛弃疾词作在语言方面的特色及其不足:
概括起来说,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文人词较多使用的以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跃地连接句子构成整体意境的方式,在辛词中完全被打破了。但并不是说,辛弃疾的所谓“以文为词”不再有音乐性的节奏。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动的语气的同时,他仍然能够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
辛弃疾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又一大特色,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集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这本来很容易造成生硬艰涩的毛病,但是以辛弃疾的才力,却大多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
不足之处在于辛弃疾的词时常也有过分散文化、议论太多,以及所谓“掉书袋”,即用典用古语太多的毛病。
17
3、结合具体作品说明陆游爱国诗歌的主题思想。 论:陆游爱国诗歌的主题思想:
陆游留下的大量诗篇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收复失地,抗击金人,为国家和民族洗血耻辱的作品。这类作品同时由两个侧面组成:
一方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如《关山月》通过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分明的爱憎以及报国无门的深哀巨痛。
4、请对苏轼、辛弃疾词作风格之比较.。 论:苏轼、辛弃疾词作风格比较:
辛词和苏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
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 所以,同属于豪放雄阔的风格,苏轼词较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而辛词则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
第五章 元代文学 一、填空题:
1.杂剧和南戏都包括( 曲词 )、( 宾白 )、( 科介 )三个部分。 2.北方杂剧的创作中心是( 大都 )。
3.元曲四大家是指( 关汉卿 )、( 马致远 )、( 郑光祖 )、( 白朴 )。 4.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高明所作的《 琵琶记 》。 二、名词解释: 1.铁崖体
“铁崖体”是元末最具艺术个性的诗人杨维桢,强烈主张艺术创作个性化,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 2.杂剧
杂剧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演剧角色可分末、旦、净三类。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它的曲调是由北方民间歌曲、少数民族的乐曲和中原传统的曲调结合而成。 3.散曲
小令和套数是散曲最主要的两种体制,散曲体制中还有一种带过曲。它使用的曲,粘连着科白、情节。在语言方面,既注意一定的格律,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在艺术表现方面,它比近体诗和词更多地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 4.元诗四大家
“元诗四大家”是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他们都是元朝时的台阁文臣,因
18
长于写朝廷典册和达官贵人的碑版而享有盛名。 三、简答题:
1.南戏和杂剧有何区别?
答:南戏和杂剧的区别:南戏流行于东南沿海,剧本由若干“出”组成,“出”数
不作规定。曲词的宫调也没有规定。南戏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各类,均可歌唱。歌唱的形式既有独唱,又可对唱、合唱、轮唱,不似杂剧只能由一人独唱到底。在唱腔上,杂剧的曲调是由北方民间歌曲和中原传统的曲调结合而成;而南戏的曲调则由东南沿海的民间音乐和中原传统的音乐结合而成。 2.北方杂剧和南方杂剧的创作中心分别是哪里?
答:北方杂剧的创作中心在大都;南方杂剧的创作中心在杭州。 3.论述关汉卿杂剧的影响。
答:关汉卿杂剧的影响:关汉卿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是中国戏曲的奠基
人。他的杂剧,是推动元杂剧脱离杂剧的“母体”走向成熟的杠杆,是标志戏曲艺术创作走上高峰的旗帜,并对后来的戏曲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试析《天净沙·秋思》的艺术特色。
答:《天净沙〃秋思》的艺术特色:这首小令仅28字就勾勒出一幅秋野夕照图,特
别是首三句不以动词作中介,而连用九个名词勾绘出九组剪影,构成鼎足对,交相叠映,创造出苍凉萧瑟的意境,映衬出羁旅天涯茫然无依的孤独与彷徨。全曲景中含情,情景交融,隽永含蕴。 四、论述题
1.论述《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1. 《西厢记》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完成了莺莺、张生、红娘等个性鲜明的形象塑造。
2. 《西厢记》善于描摹景物,酝酿气氛,衬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心理描写十分细腻,多数场次饶有诗情画意,形成作品独特的优美风格。 3. 《西厢记》选择和融化古代诗词中优美的词句和提炼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熔铸成自然而华美的曲词。《长亭送别》一折最能体现这方面的特色。如[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一曲里,作者用几个带有季节性特征的景物,衬托出离人的悲伤情绪,把读者引向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里。 2.论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性。 论: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性:
1. 关汉卿杂剧具有鲜明的剧场性。他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以洗练的笔触交代戏剧情境与人物的关系,把观众的目光“聚焦”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
2. 关汉卿戏剧语言以本色当行著称。他所写的人物唱词,在抒情中蕴含着鲜明
19
的动作性,切合特定的戏剧环境。
第三编 明清文学
第一章 明代诗文与戏曲 一、填空题:
1.“前后七子”在文学复古运动中主张“文必( 秦汉 ),诗必( 盛唐 )”,有盲目尊古的倾向。
2.徐渭“四声猿”包括哪四个杂剧?
《狂鼓史》、《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 二、名词解释: 1.“前后七子” “前后七子”指明代从宪宗成化到穆宗隆庆年间,文坛上倡导并参加复古运动的文人团体。按时代先后,他们又分为“前七子”与“后七子”。“前七子”,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七人,其中以李梦阳和何景明为代表。“后七子”,以李攀龙和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前后七子” 以古为法式,使曾长期占据明代文坛统治地位的“台阁体”逐渐淡出。 2.台阁体
“台阁体”以台阁重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题材主要为应制、颂圣以及墓志铭、神道碑、题序、赠答之作,内容不离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应酬捧场,表现出平庸呆板,毫无生气的风格。 3.唐宋派
明代以归有光、唐顺之、王慎中、茅坤等为代表的散文流派,因主张为文不光要学习先秦两汉,也要学习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因称“唐宋派”。他们还提出“文从字顺”的要求,作品一般较平易通达,在反对拟古风气上起了一些积极作用。 4.“童心说”
“童心说”由晚明思想家李贽提出,集中反映了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抒发真情,反对虚伪说教,认为文章必须“童心自出”,而“闻见道理”遮蔽“童心”。并强烈反对用圣人之言,抨击“代圣人立言”的荒谬,大大动摇了理学的权威。 三、简答题:
1.简析杜丽娘这一形象。
答:杜丽娘形象:在杜丽娘的身上体现着对“情”的要求与“礼”的约束的矛盾、
冲突,表现出封建时代一个勇敢坚决的女性为获得婚姻自由的斗争精神。杜丽娘的形象,成为人们冲破封建束缚、渴望个性自由的艺术象征。 2.小品文有何特征?
答:小品文有何特征:一是文体没有定制,包括尺牍、日记、游记、序跋、短论;
二是通常篇幅不长;三是结构松散随意;四是文笔轻松而富于情趣。 3.简述公安派文学理论主张。
20
答:公安派文学理论主张:认为文学随时代发展而发展,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自己
的特色,不能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反对一味摹拟古人,认为好文乃自“胸中流出”;提出“性灵说”,强调文学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充分表现作者个性。 四、论述题:
1.汤显祖《牡丹亭》有何艺术特色? 论:《牡丹亭》艺术特色:
《牡丹亭》情节构思离奇曲折,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十分细致传神;语言曲雅清丽,以诗的语言、抒情的笔触刻划人物形象,描写景致,点染气氛。 2.试论《牡丹亭》的思想内涵。 论:《牡丹亭》的思想内涵:
《牡丹亭》写深闺少女杜丽娘对书生柳梦梅由梦生情,因情而死,死后反得摆脱封建礼教的约束,鬼魂与柳结成姻眷,又还魂复生,终于结为人间夫妇的故事。
在《牡丹亭》中作者不仅只写痴情男女青年的爱情故事,抨击封建礼教;而且还有鲜明的针对性,即强烈地反对为封建礼教张目的“理学”。它讲爱情,讲“人欲”,并使爱情战胜了礼教,这个主题思想在当时有着十分积极的社会意义。
3.试述徐渭“四声猿”在明代杂剧史上的转折意义。 论:徐渭“四声猿”在明代杂剧史上的意义:
1. “四声猿”完全扫空了陈腐臭烂的伦理说教,而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色彩,给明代杂剧的面貌带来明显的改变。
2. “四声猿”语言追踪元代作家,扭转了明代文人把杂剧案头化、书面化的趋势。
3. “四声猿”采取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奇幻的内容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也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
4. “四声猿”完全打破了元杂剧的体制,不守元人一剧四折的惯例,不限定一人主唱,曲调兼用南北。
第二章 明代小说 一、填空题:
1、陈寿的一部(《三国志》)和( 裴松之 )的注包含着生动的故事,为《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水浒传》通常属于( 英雄传奇 )一类。
3、《金瓶梅》的书名是由小说中的( 潘金莲 )、( 李瓶儿 )、( 庞春梅 )三人的名字合成。
4、明代小说的“四大奇书”是指(《三国志》)、(《西游记》)、(《金瓶梅》)、
21
(《水浒传》)。 二、名词解释: 1、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特点是分章标回,故事连接,段落整齐。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著名的作品有:《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等。 2、“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是明人辑著的五种话本集及拟话本集的总称。“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明冯梦龙编。“二拍”是:《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是明末凌濛初编著。“三言二拍”的内容很复杂,有爱情描写,也有宣扬宿命论思想的作品。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成就。 3、拟话本
话本在明代,因群众的爱好、书商的大量刊行,逐渐引出了文人的注意。他们由对话本的编辑加工进行模拟话本写作,出现了主要供案头阅读的文人模拟的话本,称为拟话本。 4、神魔小说
神魔小说是指明清时代在儒释道“三教同源”的思想影响下产生的,以神魔怪异为题材的白话章回小说。它包括了由说经故事演化而来的神魔小说,如《西游记》;由历史故事分化而来的历史幻想化的,如《平妖传》、《封神演义》等;由民间传说故事演化而来的,如《八仙出处东游记》等。 三、简答题:
1、比较拟话本较之话本的特色。
答:拟话本较之话本的特色:拟话本作为文人创作,较话本有自己的特色:拟话本
的主题思想更为集中,情节更为曲折,尤其是在人情世态的描绘上更为丰富。细节描写和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上,也趋于丰富和细腻。但小说的矛盾冲突一般没有话本的直接尖锐。语言上文言成分增加,虽然比较洗练,流畅,但没有话本的鲜明、生动。
2、简述世情小说的源流、演变。
答:世情小说的源流与演变:世情小说是指以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反映现
实社会生活的小说。在魏晋志人志怪小说中,已露端倪。而唐传奇中的一些婚姻爱情名篇,已经具备了世情小说的基本特征。到了宋元阶段,世情小说进入了成长发展阶段。宋元话本中的小说话本分为“灵怪”、“烟粉”、“传奇”、“公案”等等,其中的“传奇”是明清时代长篇人情小说的父祖,“烟粉”类对人情小说亦有极大影响。像《闹樊楼多情周胜仙》歌颂男女青年纯真、热烈的爱情,“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理想。《刎颈鸳鸯会》、《新桥市韩五卖春情》等体现出来的“淫报”、“色空”思想,对《金瓶梅》的影响也很突出。在前代艺术积累的基础上,诞生了《金瓶梅》。《金瓶梅》揭开了长篇世情小说发
22
展的序幕,从此,世情小说大发展,大繁荣,逐步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主流。 四、论述题:
1、比较《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不同。 论:《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不同: 1.《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主人公上不同:
虽然都是歌颂英雄,叙写重大的政治军事斗争,但是《三国》里的主人公都是历史上发生过影响的帝王将相,描写刘备、诸葛亮、关羽等等帝王、忠臣、名将的威严和神圣。而《水浒传》则是把出身农民、渔民和城市平民这样的下层人物作为英雄来歌颂,即使出身高贵的柴进、花荣等人,也把他们平民化了。
在作品描写的人物角色方面,《三国演义》比较单调,只有帝王将相,而《水浒传》则包罗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渔民屠夫、和尚道士、小贩小偷、虔婆妓女、市井无赖等。《三国演义》写上层人物写得生动传神,而《水浒传》则写市井细民、江湖豪侠,写得生动形象。
2.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人物性格的塑造方面的不同:
《三国演义》的人物性格明显是先天生成的。刘备从小就有帝王气,曹操自幼就是奸诈性格。而《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性格形成是与环境密不可分的。如林冲对于高俅的迫害逆来顺受,到了野猪林险遭毒手,他还是希望鲁智深给他留下后路,对管营、差拨陪尽小心,在破草房里,还充满了幻想和重过小康生活的憧憬。直到陆谦放火烧掉草料场,他才终于杀死仇人,投奔梁山。既写出了他的懦弱退让,又写出了环境逼得他走投无路,本身含有的英雄本色在特定环境的激发下,爆出反抗火花的过程。写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显示了《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的长足进步。
3.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人物性格方面的不同: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多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少数人物如诸葛亮,在当军师和当丞相时稍有变化,前期着重表现他的才华横溢、恢宏潇洒,后期着重描写他的鞠躬尽瘁、小心谨慎。但如刘备、张飞、曹操、孙权等众多人物性格基本上是没有变化的。《水浒传》在这方面有长足进步,作者在描写林冲、武松时,都有性格发展变化的过程。再如宋江,他的性格矛盾中存在着义士与忠臣的两极的对立,反映了传统思想中儒家忠孝思想与市民文化中的狭义思想的对立,反映了宋江性格结构中深层次的矛盾与冲突。另外,《水浒传》也注意人物形象的个性化。
2、请述《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论:《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1.《西游记》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就是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
在《西游记》里,环境是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仙地佛境、险山恶水;形象多身奇貌异,似人似怪,神通广大,变幻莫测;故事则上天入地,翻江倒海,兴妖除
23
怪、祭宝斗法。作者将这些奇人、奇事、奇境熔于一炉,构筑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展现出一种奇幻美。这种奇幻美,看来“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因为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的影子,或含生活的真理,表现得那么入情入理。
2.《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也极有特色,即能做到物性、神性、人性的统一: 孙悟空的乐观大胆、敢于战斗的叛逆性格,与神的变幻不测、猴的急躁敏捷十分和谐地融为一体。他长着一副毛脸雷公嘴的猴相,具有机敏、乖巧、好动物习性。他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他是一只神猴,却又是人们心目理想中的人间英雄,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韧不拔、积极乐观,但他又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容易冲动,爱作弄人,具有一些凡人的弱点。
与孙悟空不同,猪八戒虽然是天蓬元帅出身,但他却更象一个普通人,更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他的本性憨厚纯朴,取经路上挑行李,背死尸,脏活累活由他干;在斩妖除怪的战斗中,也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但他的食、色两欲难以泯灭,看到美酒佳肴常常是流涎三尺,遇见美色,更是心痒难挠。他使乖弄巧,好占便宜,又纯朴天真,呆得可爱;他贪图安逸,偷懒散漫,又不畏艰难,勇敢坚强;他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英雄,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显然,《西游记》多角度、多色调描绘出来的人物形象,与《三国演义》中的帝王将相、《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相比,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具有真实性。它无疑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3.《西游记》在艺术表现上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以戏言寓诸幻笔”,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使全书充满着喜剧色彩和诙谐气氛:
这种戏言,有的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有的笔墨,看似风趣而夸张,但其实是讽刺世态的利器;还有的戏谑文字,则将神圣的天帝佛主、凶恶的妖魔鬼怪调侃、揶揄后淡化了头上的光圈或狰狞的面目。《西游记》的语言,往往寥寥几笔,便神采焕发,嬉笑怒骂,妙趣横生。
第三章 清代诗文 一、填空题:
1.“清初三老”是指( 黄宗羲 )、( 顾炎武 )和( 王夫之 );“清初古文三大家”是指( 魏禧 )、( 侯方域 )和( 汪琬 );
2.“江左三大家”是指( 龚鼎孳 )、( 钱谦益 )和( 吴伟业 );“南施北宋”是指( 施闰章 )和( 宋琬 )。
3.( 陈维崧 )开创了阳羡词派;张惠言在嘉庆初年开创了( 常州 )词派,周济继之。
二、名词解释: 1、桐城派
“桐城派”指的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由康熙时期方苞始创,一直绵
24
延至清末,由创始人方苞、刘大櫆和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该派文学主张近宗明代的唐宋派,远接唐宋八大家,以“义法”为中心,桐城派作家总的特点是雅洁,各人风格也有不同。 2.梅村体 “梅村体”指的是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创立的一种诗歌体裁,因吴伟业号梅村而称之。梅村体限于七言或以七言为主的歌行。基本特征是:吸收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歌行长篇叙事的诗歌体制和四杰歌行平仄协调的声律特点使典用事的表现技巧,以及两派歌行共有的华美绮丽的语言形式等主要因素,参合变化,形成一种既兼有两派之长又自成一家的新诗体。 3.江右三大家
“江右三大家”指清代中叶著名诗人袁枚、赵翼与蒋世铨。他们在当时的诗坛上的地位与清初的“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类似而地域不同,因此对应称为“江右三大家”;又由于他们主要活动在乾隆时期,所以也称“乾隆三大家”。 三、简答题:
1、简要说说纳兰性德词的艺术特色。
答:纳兰性德词的艺术特色:纳兰性德词直抒胸臆,善用白描,语言自然,情致深
婉,风格颇近李煜。他的词多写离愁别恨,悼亡怀旧之情,有的写山川景物,羁旅生活,都笼罩着深沉的愁思。纳兰性德因任康熙皇帝侍卫,多次奉命出塞,其中部分抒写边塞生活的小令,较有特色 ,如《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代表作有《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长相思?山一程》等。 2、试论陈维崧词的创作特色和对词坛的贡献。
答:陈维崧词的创作特色和对词坛的贡献:陈维崧词模仿苏轼和辛弃疾,以壮语著
称,尤于稼轩为近无论小令长调,多以豪情盛气出之。不过他的词豪放有余,沉厚不足,往往剑拔弩张,缺少韵味。当然也不无其他风格之作,如《偶忆》则兼有秦、柳风调。陈维崧开创了阳羡词派。阳羡词派的词敢于反映现实,识高胆张,但在清政权加强专制统治后显得不合时宜,故逐渐衰亡。 四、论述题:
1、试论朱彝尊词的特色 论:朱彝尊词的特色:
朱彝尊词以姜夔、张炎为宗,多在字句声律上下功夫,字琢句练,精工隽永。他的词最著名的是吊古词和情词。吊古词大都写浪迹天涯之时,登临怀古,寄托兴亡之感,感慨深沉,表现含蓄,词味醲厚醇美。朱彝尊的情词着意表现恋时的感情,婉转清丽,艳而不浮,较全面地体现了浙西词派醇雅清空的特点。 2、试论袁枚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以及对乾嘉诗坛的影响。 论:袁枚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以及对乾嘉诗坛的影响:
袁枚论诗持“性灵说”:
25
正在阅读:
中国文学(2)离线作业05-11
乘法的初步认识 公开课配套练习题12-24
公路车辆行驶临界速度计算模型08-25
区风景与旅游发展委员工作总结和今后五年旅游工作思路08-04
暖暖的初恋情感美文03-27
圣诞节唯美文案03-27
立夏绝美文案(精选60句)03-27
2022母亲节最美文案(精选90句)03-27
数据的读取06-1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中国
- 作业
- 文学
- 2015倒车入库场地实景图片详解
-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 中药制剂AB卷及答案
- 仁爱英语七年级下Unit8topic1sectionB知识点讲解教案导学案
- 2012公务员面试通关秘笈
- (一)电缆沟工程
- 申论社会热点原因与对策整理
- 围护结构方案 - 图文
- 书写环保倡议书教案
- 基于ESVIEW3.2.1的PRONET伺服驱动器PID调试
- 原子Bose-Einstein凝聚中的Feshbach共振 - 图文
- 计生宣传资料之二 doc(关爱女孩)
- 铁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铁建设113号文终稿) - 图文
- 考研日语核心单词4000
- 特大桥施工创优规划
- 机箱外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王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热水控制器设计
- 车辆定点维修 - 图文
- 某时代广场智能化项目深化设计 - 图文
-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故都的秋》课时作业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