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文化区

更新时间:2024-07-01 01: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华东文化区

华东文化区包括上海市和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四省。华东文化区分吴越文化、八闽文化和台湾文化三个亚区。上海海派文化即是吴越文化的核心,又有较明显的特征,较广泛的影响,故单列出来。我们在介绍这一区域文化时,按照总分的模式,先介绍整个华东文化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情况,然后对每个次文化区做详细介绍,仍是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出发,人文方面主要选取该地区的特色文化加以展示。 目录: 一、总述

(一) 苏沪浙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 (二) 闽台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 二、吴越文化

(一) 概况

(二) 吴越地理位置

(三) 吴越文化分布及历史 (四) 吴越风俗 (五) 典型文化

(六) 温州文化与温州模式 (七) 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 (八) 饮食与建筑 三、上海与海派文化

(一) 概况 (二) 历史发展 (三) 地理位置

(四) 上海性格——挥不去的小资情调 (五) 海派文化

(六) 奇幻旅程——乐游上海 四、八闽文化

(一) 八闽来源

(二) 八闽自然地理环境

(三) 八闽文化——多样性与复杂性 (四) 八闽文化——开放性 五、台湾文化

(一)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2)地形地貌 3)气候特征 4)自然资源

(二)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根基

1)教育和科举的移入 2)语言的渊源关系

3)文学、艺术的渊源关系 4)风俗习惯的渊源关系

5)宗教信仰的渊源关系 (三)台湾的特色人文

1)台湾原住民

2)台湾的特色饮食文化 3)风景名胜

总述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苏沪浙更加接近,自然地理方面的共性特点更多,而福建和台湾则比较相近,故本节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阐述苏沪浙人文地理和闽台人文地理。

(一)苏沪浙人文地理区

本区位于长江下游及钱塘江流域,是我国人口众多、城镇密集、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的一个人文地理区。

本区开发历史已久,远古时代已有人类居住。早在5万年前,“建德人”已在此栖息。7000年前余姚江已有原始氏族文化。河姆渡及良渚等地,均有原始公社文化的发现。当时人们已知种稻、养蚕、制陶。西周时代,江苏属鲁、宋、楚、吴等国,浙江属吴、越等国。

本区沿江滨海,位置适中,气候温暖湿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丘陵、低山为主,大致江北多平原,江南多丘陵、低山。海岸线较长,岛屿众多,为发展海洋事业提供了条件。内陆则河流密布,湖泊众多。河流分属长江、淮河、钱塘江、瓯江等水系。湖泊有太湖、巢湖、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等。矿产资源少,以岩盐、明矾、萤石、煤炭较重要。

长江下游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两次人口大迁徙,更加速了经济的开发,使本区经济逐渐超过了黄河流域,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近代以来,又是民族工商业的主要发祥地。粮、丝、茶、鱼居全国前列,南京、扬州、苏州、杭州、明州(宁波)成为重要的经济中心。上海开埠以后,经济畸形发展,很快成为全国最繁荣的城市。解放以后,本区利用原来的基础,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本区农业综合发展,精耕细作,集约经营,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以水稻、小麦产量最大。浙西盛产茶叶,蚕桑集中在太湖周围,毛竹是本区重要的产品。区内海、淡水渔业均较发达,舟山、吕泗是主要近海渔场;沿海滩涂及河湖坑塘是海、淡水主要养殖基地。

本区交通便利,已形成以铁路和长江水运为骨干的运输网。内河航运、公路运输、海上

运输、航空运输均较发达。上海、宁波、连云港为著名海港,有航船通南北各港口。

本区是上海经济区的主要部分,是长江三角洲开放区的腹地。

(二)闽台人文地理区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山岭耸峙,丘陵起伏,素有“东南山区”之称。全省山地占37%,丘陵占51%,平原占12%,较大的盆地和平原有漳州平原、福州平原、泉州平原、兴化平原四处。台湾岛中部与东部为台湾山脉纵贯,山地丘陵占总面的2/3;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面积不足1/3,岛上有中央山、雪山、玉山、阿里山、大屯山和海岸山(台东山)六大山脉,恒春、丰原、嘉义、基隆竹南四个丘陵,台南、屏东、宜兰、台东纵谷四大平原,台北、台中两个盆地。

福建的气候为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21℃,年降水900~2000毫米;台湾则为热带、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1500~3000毫米。北部的火烧寮曾超过8000毫米。福建的河流有闽江、晋江、九龙江等。台湾的河流有浊水溪、淡水系、曾文溪等。福建矿产资源较少,有煤炭和瓷土等,水利较丰富。台湾矿产约有20余种,以煤炭、石油最为重要。

福建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有54个少数民族成分,世居的少数民族有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口58.3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1%。福建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和祖国大陆高山族人口较多的省份,回族发祥地之一。台湾少数民族是台湾最早的开发者和建设者,长期以来习惯上被称为“高山族”,然实非单一民族。有阿美族、排湾族、泰雅族、雅美族等等。

福建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有福建佛学院、福建神学院、闽南佛学院3所宗教院校,在校生600多人。此外,福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之多、人数之众、影响之深远、供奉神祇之庞杂、与海外联系之密切,在国内均属罕见,据初步统计,全省建筑具有一定规模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达2万多座。台湾宗教团体分布广泛,有佛教、天主教、道教、伊斯兰教等。

参考文献:

胡兆亮 阿尔斯郎 琼达.中国文化地理概述[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9月第3版 周尚意.文化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吴越文化

一、概况

吴越文化区包括江苏省和浙江省,长江三角洲是吴越文化的核心。“吴越”是为地名,指春秋战国时代崛起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句吴、于越二国疆域所在地,其中心地区包括江苏省的南部、上海市和浙江省的大部分地区。 二、吴越的地理位置

《越绝书》卷六云:“吴越为邻,同俗并土。西州大江,东绝大海,两邦同城,相亚门户。”同书卷七:“吴越二邦, 同气共俗。”《吕氏春秋·知化篇》也有“ 夫吴之与越也, 接土邻境壤。交通属, 习俗同, 言语通” 的记载。也就是说,吴越两国接壤,不仅语言相通,而且风俗大同小异。东望东海,西邻长江,北接华北平原,南临安徽江西一带,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三、吴越文化的分布及历史

吴、越二国史实见诸文献,始自春秋。《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都有载。吴王阖闾都于姑苏,越王勾践都于会稽,这是史书上都注明了的。然而在这以前,吴、越的文化中心又在何方。关于吴都的地望,文献上记载是周太伯奔吴,初居梅里,后居姑苏,此两地皆在苏州、无锡之间,属太湖地域。但我们发现苏州、无锡一带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没有非常明显的商周文化因素,而宁镇地区长江北岸沿江地带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区却发现大量的西周时期的周文化因素与当地土著文化结合而形成的吴文化遗存。如南京的锁金村、安徽的屯溪等地。这说明吴文化 的早期活动中心不在太湖流域的苏、无,而是在宁镇及安徽一带。 自商末周初起,吴和越两个国家分别在今天的江、浙地区逐渐形成,并于春秋时期相继称霸。这一地区在公元前11世纪“泰伯奔吴”之前,已经达到较高的文明程度。这从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马家浜文化时期和良渚文化时期的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到佐证。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六朝时期以前产生并存续于江浙地区的吴越文化,尚未形成一种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统一性和系统性的文化形态。直到六朝前期,吴越民众仍以尚武逞勇为风气。相比中原地区,吴越文化的落后是明显的。但就总体性状而言,粗犷中蕴涵精雅,是当时吴越文化的显著特征。从近年出土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春秋吴国大墓的玉器、青铜器中可以看出,吴越人已具有从粗犷中追求精雅的审美心理和实践创造力。六朝至隋唐的晋室南渡,士族文化的阴柔特质及其对温婉、清秀、恬静的追求,改变了吴越文化的审美取向,逐步给其注入了“士族精神、书生气质”。南宋直至明清时期,吴越文化愈发向文弱、精致的方向生长。随着工商实业的萌芽,吴越文化除阴柔、精细之外,又平添了消费特征和奢华之习。到清康乾盛世,苏、杭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堂,其间不论是经济、科技、教育,还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都成为这一文化走向高峰并在全国领先的标示,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四、吴越风俗

(一)图腾崇拜。据考证, 居住于吴越地区的土著所崇拜的图腾有二: 一为蛇,, 一为鸟。古代越人历来被认为是蛇的子孙。越人熟习水性.. 常在水中, 故他们又把蛇当作保护神。志恨据《越绝书》、《吴越春秋》以及《水经注》、《??物志》等古籍上有关“ 鸟田” 的记载, 认为越人视“ 百鸟佃于泽” 为祥瑞, 将鸟看成是上天派使降福子

人的, 因此在人与鸟之间便产生了一种超自然的关系, 于是鸟被视作神灵、奉为图腾。 (二)断发、文身与裸体习俗。吴越地处东南海滨, 气候温暖。其地水道纵横、湖泊密布自然环境使吴越之民习于水上生活, 也养成了他们断发、文身和裸体的生活习俗。历代典籍对此记述颇多, 如??论衡· 书虚篇》“ 时吴为裸国, 断发文身《左传哀公七年》", 商末, 太伯仲雍南奔吴地, “ 断发文身, 裸以为饰, 岂礼也战, 有由然也。”《墨子· 公孟篇》“ 越王勾践, 剪发文身。裸体与吴越地区温暖的气候条件有关, 也与越人的文身习俗和习水生活密切相关。·。史书称“ 裸以为饰” , 作为饰的应是文身之纹, 裸体则是有意将身纹显露出来。越人裸身又习水于, 因此作为吴越之俗的男女同川而浴”。 (三)习于水, 便于舟。吴越人居于滨海水网地区, 故以习水和擅长舟揖而著称。勾践曾说?? 夫越性脆而愚, 水行而山处, 以船为车, 以揖为马, 往若飘风, 去则难从。” 故又有“ 胡人便于马, 越人便于舟”之说。吴国也是“不能一日废舟揖之用。早在新石器时代, 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土著居民就有了习水便舟的本领。如在浙江河姆渡遗址, 不仅发现了木桨,还发现了许多水生植物 菱角、芡实等的遗存和河生、海生动物的遗骸。这说明当时人们不仅能在河湖等水域进行采集活动, 而且还能驾船到河口近海进行捕捞。

(四)善制青铜兵器和好勇尚武之风。春秋战国时期, 吴越兵器中以剑最为精良, 世称吴越剑“肉试则断牛马, 金试则截盘厄”。相传春秋时, 著名冶剑匠欧冶子曾为越王铸五剑, 分别以“湛卢” “纯钧” “胜邪” “鱼肠” “ 巨网” 名之。其中“ 巨阔” 剑能“ 穿铜釜、绝铁钥、青中抉如菜米” 而“纯钧” 之剑更是“扬其华, 梓如芙蓉始出其抓。烂星之行, 观其光, 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 岩岩如琐石 ;观其才, 焕焕如冰释。”吴国也有与欧冶子齐名的制剑工匠干将, 他与妻合铸的“ 干将” 、“莫邪” 雄雌二剑名扬天下。后世常以“ 干将” 来泛指宝剑, 其影响历千百年而不衰。另外还有历史上著名的吴钩。 五、典型文化

1:吴语,以苏州话,上海话,宁波话等最为典型 2:昆曲,世界文化遗产,600年历史,百戏之祖 3:越剧:现今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以爱情为主题,以婉转柔美的唱腔,儒雅的女小生为主要亮点 4: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 5:苏州状元 6:白蛇传说 7:师爷文化:绍兴 8:杭州西湖 9:宁波天一阁藏书文化 10:佛教禅宗天台宗 11:吴歌,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12:西塘,堪称\活着的千年古镇 13:乌镇中国江南的封面,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 14:河姆渡遗址 15:唐诗之路 16: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说唱艺术。 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昆曲、越剧、师爷文化和苏州状元。

昆曲,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越剧是中国汉族五大戏曲种类之一,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绍兴师爷是明清时期封建官制与绍兴人文背景相结合的产物。这个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肇始于明,盛行于清,没落于辛亥革命前后,自始至终,在我国封建统治机构中活跃了三四百年,声名扬及国内外,成为中国封建官衙幕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各级地方行政官吏、绅士、商人等群体,共同操纵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诸多层 面,成为封建专制统治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封建官僚政治的实施过程中作用显著。“无绍不成衙”不仅表现为绍兴师爷遍布各地衙门,也表现为很多地方的衙门中书吏多绍兴人,绍兴籍大名士李慈铭在日记中写到这种情况:“吏皆四方游民无籍者充之,而吾越人更多。”此“越人”即绍兴府人。在京师许多衙门中,书吏之职几乎被绍兴人垄断。夏仁虎引《旧京琐记》云:都中书吏,“原贯以浙绍为多”。金安清《水窗春呓》说:“六部胥人皆绍兴籍。”有一首竹枝词也反映了六部书吏多绍兴人的情况:“部办班分未入流,绍兴善为一身谋。得钱卖缺居奇货,门下还将贴写收。”意谓中央各部的书吏分几种班,都是未入流,绍兴籍的书吏最善谋划,并善于弄钱。这里特别提到书吏的绍兴籍贯。清代京师书吏多绍兴人这种情况,是由明代沿续下来的,即源于明万历年间朱赓辅政。清乾嘉时人昭梿在《啸亭续录》中谈到这种情况的源流:“各部署书吏,尽用绍兴人,事由朱赓执政,莫不由彼滥觞,以至于今,未能已也。”朱赓是绍兴府山阴人,他利用职权引用了很多绍兴籍书吏。这些书吏互相牵引,互为党援,形成了“书吏绍兴帮”,或曰“绍兴籍胥帮”。 与绍兴师爷同样,苏州状元也是我国著名的地域人群。苏州是全国状元最密集的地方。历代苏州共有42名状元。科举中最荣耀的是五子登科和连中三元,都与苏州有缘。典型的五子登科是唐朝的归融。他本人是进士,其长子、次子、三子、四子、五子均是进士或状元。还有明朝时的商辂和清朝时钱檠是连中三元,并且在苏州建立了“三元坊”。而苏州状元辈出,有鱼米之乡、物产丰富的经济基础,有教育文化传统的背景。清康熙年间,苏州紫阳书院是全国最著名学府,更有会元、榜眼、甚至是状元来执教。苏州勤于读书习文重儒的民风更为其提供了群众基础。 六、温州文化与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在近20年的发展中创造了辉煌的经济奇迹。 而温州模式的形成与温州文化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了联系。

文化传统对现实经济发展和模式选择有着深刻影响, 温州农村商品经济近年以少有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就得益于区域文化传统。我国植很于自然经济小生产、以孺教为核心、由封建“ 大一统” 格局所维系和强化的传统文化, 是压制、束缚商品经济萌动和发展的至今仍然存在的非经济因素。温州虽然也在传统文化总体覆盖之下, 但区域文化在历史发展和外在条件冲击下也可能发生局部变化, 产生有别于传统文化的某种异质。在温州这块土壤上滋生

出来的永嘉学派, 提倡功利之学, 虽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大, 但既然在温州生长出来, 不免留下较鲜明的痕迹。

滨海的地理环境, 面向辽阔无际大洋, 适宜子开放型的思维活动和风险精神的生发, 近代又得到工业社会文明的先风。因而, 温州人“ 崇本抑末” 、“ 重农轻商” 、唯财重义” 的正统因袭包袱较轻。历史上温州人或远涉重洋, 或内地经商, 经济活砂领域朝外、内两个扇面形展开。比起巨商大贾的宁波邦, 温州人不过是小打小闹, 多不在异国他乡定居。候鸟似的往复去来, 反而易在故土衍生和扩散重商思想影响。 七、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

江南文化的中心与代表。 今天不论研究吴越文化,还是海派文化,都必须将其置于长三角文明的大背景中。惟此方能历史地发展地把握其主体文脉与核心精神。长三角文化与吴越文化、海派文化相承相继、一路走来,充分展现了归并和重塑传统优势的强大整合力。在当今新形势下,要使之得到应有的张扬和推进,再造长三角区域文化新的辉煌,对其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的充分把握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一方水土涵养一方人文,溯(长)江、环(太)湖、濒海的“山水形胜”,造就了吴越文化缔造者的文化习性与人文精神,注定了这一方文化与生俱来的开放胸怀。今天更要不断强化这种开放开拓的自觉意识,努力将长三角文化打造成“包孕吴越”、“汇通大海”的多元文化体。 二是,聪慧机敏、灵动睿智。吴越文化的创生和传承,既是优越地理环境的造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晶。吴越人民世代相袭的聪明才智,非但赋予锦绣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而且熔铸出由这些精雅文化形式所体现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重视教化、尊重人才,蔚然成风。长三角文化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位,理当对其予以充分吸纳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三是,经世致用、务实求真。吴越之地商品经济率先起步,市民阶层形成较早,实业传统、工商精神、务实个性和平民风格等,都是吴越文化包括海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毫无疑义,大力弘扬崇真向善、淳朴平实、诚信守份的精神,正是目前思想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重任。长三角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求实、务实风格的延续。

四是,敢为人先、超越自我。善于创造、勇于创新是吴越文化、海派文化共同的秉性,也是这一区域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生动力。只有始终坚持这种永不止息的创新精神,增强突破意识,摆脱狭隘的视域和地域羁绊,才能进一步助推长三角区域的文化整合,在切实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不断谱写新的华章。

八、饮食与建筑

江浙菜由浙江菜和江苏菜构成。苏菜由徐海、淮扬、南京、苏南四种风味组成,是宫廷第二大菜系。浙菜由浙北风味,浙南风味,浙东宁绍风味,浙中风味,浙西风味组成。今天国宴仍以江浙菜为主。 江苏菜系由原江浙菜系分出。原江浙菜系可分为淮扬风味、南京风味、苏南风味、浙江风味和徽州风味。后来浙菜、徽菜以其鲜明特色各为八大菜系之一。原山东菜系的徐海风味和原江浙菜系的淮扬、南京和苏南风味组成苏菜。以淮扬和苏南风味为代表。

(1)徐海风味 以徐州菜为代表。流行于徐海和河南地区,和山东菜系的孔府风味较近。曾属于鲁菜口味。徐海菜鲜咸适度,习尚五辛、五味兼崇,清而不淡、浓而不浊。其菜无论取料于何物,均注意“食疗、食补”作用。另外,徐州菜多用大蟹和狗肉,尤其是全狗席甚为著名。徐海风味菜代表有:霸王别姬、沛公狗肉、彭城鱼丸等。

(2)扬州风味 以扬州、淮安为代表,主要流行于以大运河为主,南至镇江,北至洪泽湖、淮河一带,东至沿海地区。和山东菜系的孔府风味并称为“国菜”。淮扬菜选料严谨,讲究鲜活,主料突出,刀工精细,擅长炖、焖、烧、烤,重视调汤,讲究原汁原味,并精于造型,瓜果雕刻栩栩如生。口味咸淡适中,南北皆宜,并可烹制“全鳝席”。淮扬细点,造型美观,口味繁多,制作精巧,清新味美,四季有别。著名菜肴有清炖蟹粉狮子头、钦工肉圆、软兜长鱼、涟水鸡糕、大煮干丝、三套鸭、水晶肴肉、松鼠厥鱼、梁溪脆鳝等。 (3)金陵风味 以南京菜为代表,主要流行于南京和安徽地区。 金陵菜烹调擅长炖、焖、叉、烤。特别讲究七滋七味:即酸、甜、苦、辣、咸、香、臭;鲜、烂、酥、嫩、脆、浓、肥。南京菜以善制鸭馔而出名,素有“金陵鸭馔甲天下”的美誉。金陵菜的代表有盐水鸭、鸭汤、鸭肠、鸭肝、鸭血、豆腐果(北方人叫豆泡)和香菜(南京人叫元岁)。

(4)苏南风味 以苏州菜为代表,主要流行于苏锡常和上海地区。和浙菜、安徽菜系中的皖南、沿江风味相近。有专家认为苏南风味应当属于浙菜。苏南风味与浙菜的最大的区别是苏南风味偏甜。苏南风味中的上海菜受到浙江的影响比较大,现在有成为新菜系沪菜的趋势。苏南风味擅长炖、焖、煨、焐,注重保持原汁原味,花色精细,时令时鲜,甜咸适中,酥烂可口,清新腴美。近年来又烹制“无锡乾隆江南宴”、“无锡西施宴”、“苏州菜肴宴”和太湖船菜。苏州在民间拥有“天下第一食府”的美誉。苏南名菜有香菇炖鸡、咕咾肉、松鼠鳜鱼、糖醋排骨、太湖银鱼、桃源红烧羊肉、太湖大闸蟹、阳澄湖大闸蟹。松鹤楼、得月楼是苏州的代表名食楼。

(5)浙北风味 以杭州菜为代表,主要流行于浙江苏南上海地区,和江苏菜中的苏南风味相近。杭帮菜,讲究清、鲜、脆、嫩的口味,注重保留原汁原味。主要代表菜有西湖醋鱼、叫化童鸡、东坡肉、龙井虾仁、糖醋里脊、葱包烩、油条等等。还有嘉兴粽子,湖州千张等。

(6)浙东宁绍风味以绍兴菜、宁波菜为代表,对现代上海菜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浙东宁绍菜,作料以鱼虾河鲜和鸡鸭家禽、豆类、笋类、海鲜为主,擅长烹制海鲜,鲜咸合一,以蒸、烤、炖等技法为主,讲究鲜嫩软滑、原汁原味,色泽较浓。主要代表菜有冰糖甲鱼、锅烧河鳗、腐皮包黄鱼、苔菜小方烤、火臆金鸡、荷叶粉蒸肉、彩熘全黄鱼、网油包鹅肝、黄鱼鱼肚、苔菜拖黄鱼、霉干菜焖肉、糟鸡、糟溜虾仁、清汤越鸡等。浙东风味包括台州菜舟山菜。主要代表蛋清羊尾、饺饼筒、临海麦虾、舟山大小黄鱼。

(7)浙南风味 以温州菜为代表,也称瓯菜。流行于浙江上海闽北地区。温州菜,以海鲜入为主:轻油轻芡,重刀工;口味清鲜,淡而不薄;烹调讲究,细巧稚致。主要代表菜有“三丝敲鱼”、“双味蝤蛑”、“桔络鱼脑”、“蒜子鱼皮”、“爆墨鱼花”。

(8)浙中风味 以金华菜为代表,该菜系中的金华火腿,金华烧饼为全国闻名的食品。跟浙江其他风味相比,尚未形成自己鲜明特色。

(9)浙西风味 以衢州菜严州菜为代表,其中严州菜与徽菜(皖南菜)风味相近,衢州菜与邻省赣菜接近,口味偏辣。主要代表菜有南方孔府菜,富春江鲥鱼等。

江浙水乡集镇布局多以前店后作坊或仓库为主, 店面临街, 作坊靠水, 楼上住人, 充

分利用水上运输之便, 是一种节约用地的高密度的店宅街坊平面组合法。与河道垂直的弄巷里,大户人家宅院重迭, 栉次鳞比, 深幽的巷道与繁盛的镇市形成迥然相异的宁静时居住环境。水乡集镇普通民居多为木架承重, 屋脊高, 进深长, 防热通风效果好, 在平面处理上尽可能采用置小天井及前后开窗的作法, 门窗基本采用低低的槛窗及长格扇窗。室内正中多为宽敞的堂屋, 两厢卧室, 明灶暗室, 是水乡集镇居民时传统习惯。绍兴的柯桥镇昌镇和吴江的黎里镇及芦墟镇, 通常在两街夹一河的布局中, 临街店宅伸出廊檐, ",56321 . 避风、挡雨、遮阳, 形成既室内又室外时公共空间。一些手工作坊沿街而设,,平添水乡集镇古朴、率真的风韵。

参考文献:

[1] 佘德宇.浙江文化简史[M].人民出版社 2006年3月第一版

[2] 胡兆亮 阿尔斯郎 琼达.中国文化地理概述[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9月第3版 2011年5月第2次印刷

[3] 段宝林 江溶.山水中国·浙江卷[M] 山水中国·江苏卷 [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01) [4] 陈克伦. 吴越风俗考[M].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9,(01) [5] 胡兆量. 温州模式的特征与地理背景[M]. 经济地理 , 1987,(01) .

[6] 刘森林. 江南水乡特色探讨[M].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05)

上海和海派文化 一、概况

上海,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全国最大的城市,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6340平方千米,分下19个县区,居有汉、回、满、蒙、壮、朝鲜、维吾尔、苗、藏等民族。城镇化水平居全国首位;是我国热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二、历史发展

上海历史悠久,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上海简称“沪”,源于上海地区的吴淞江原称“沪渎”。相传上海为战国时楚国春申君的封邑,故别成“申”,春秋时代,上海是贵族游猎宴乐之地,吴国寿梦王朝曾于今上海松江县建造“华亭”,故上海又有“华亭”之名。在春秋时期,上海属于吴国领地,吴灭入越,越灭后又入楚,东晋时还是海滨捕鱼之地,唐代发展成为贸易港口,商业交往日益频繁。清代嘉庆年间所修《啥上海县志》记载:宋初诸番市舶直达青龙江镇,后江流渐隘,市舶多在今县治处登岸,故称“上海”,此即上海得名之由来。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设上海镇,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设上海县。16世纪时已成全国最大棉纺中心,有“衣被天下”之誉,1842年,帝国列强争相到此划定租界,经营工商业,并由此形成开放的港口城市特色。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称号,呈现出“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2y.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