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更新时间:2023-05-28 21: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概述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联结学习说 社会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一、学习的定义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 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理 解: 1、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人类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 2、并非任何行为的变化都意味着学习,只有那些以个体经验为依据而 产生的行为变化才叫学习。。

关于经验: (1)个体在生活活动中所经历到的一切事情。 (2)个体在生活中为适应环境要求所从事的一切活动。 (3)并非任何学习都伴随有外显行为的变化。没有外显 行为表现出来的学习,叫潜伏学习。 (4)没有褒贬之意,不带有价值评判的色彩。 总之: 学习总要表现为主体的某种变化(可见、可不见);

这种变化不能归结为先天的反应倾向或成熟的结果; 变化必须保持一定的时间。

二、学习的分类 1、加涅(R.Gagne)的学习分类: (1)按学习的复杂程度分: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词语联想 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 决学习。 (2)按学习结果分类: 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 能。

2、布卢姆(B.Bloom)的学习分类 他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 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知识、理解、 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3、奥苏伯尔(D.P.Ausubel)的分类有意义学习 弄清概念之 间的关系 听演讲或 看材料 学校实验室实验 机械学习 记乘法表 接受学习 运用公式解题 有指导的 发现学习 尝试与错误 独立的 发现学习 听导师精心 设计的指导 科学研究 例行的研究

(1)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 讲授者将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 在学习中不要求主动去发现什么,只要求把学习的内 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以后能在恰当的时候把知识提 取出来或加以运用。

发现学习– 讲授者不直接把学习内容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 去发现这些内容。

(2)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意义学习:指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 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也就是说,要在符号代表 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起一 种“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恰恰相反。学习者没有理 解学习符号的真实含义,只是在学习内容与已有 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一种非本质的、人为的联系。

(3)四种学习方式的关系:

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也不一定 就是意义学习。 当学生不具备必要

的知识背景时,有些教学内容就 只能以接受学习的方式进行传授。这时只要教师的 讲授得法,学生的接受学习并不一定是“机械”的; 同样,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发现”的典型步 骤,对自己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却稀里糊 涂,则他们的学习就可能是机械的。

三、学习理论简介(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S-R) 1、 哲学基础:经验主义。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 是人类知识的唯一来源,因而强调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影响。 2、主要观点如下: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习惯反应) (2)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直接的,不存在观念、推 理的作用。 (3)强调重复练习和强化的作用,重视对学习的外部过 程和条件的研究。 3、代表人物: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等。

5、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假设 (1)人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受个人经历和环境刺激共同 作用的结果。 (2)可观察事物间的关系(即刺激和反应的关系)用来描 述学习。 (3)学习包含了行为的变化 。 (4)如果刺激和反应的间隔时间很短,那么学习最容易发 生。 (5)许多物种,包括人,学习的方式有相似性。

(二)认知主义学习观1、哲学基础:先天论。知识来源于理性、观念。感觉只 提供原始材料,只能按照“心”原有的先天组织和结构来解释。 2、主要观点如下: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认知地图、心 理完型、编码系统等)。 (2)认为S-R之间的联结是间接的,有推理和观念作中 介即,S-O-R。

(3)重视对学习的内部过程与条件的研究。3、代表人物有:苛勒、托尔曼、布鲁纳、奥苏伯尔等。

(三)人本主义的学习观点1、哲学基础:现象学。世界由现象构成,没有确定 无疑的知识存在,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理解,因此个人的 主观世界是第一位的,我们要尊重学习者的意愿,并相信 其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学只不过是创造一种环境而已。 2、主要观点如下:

(1)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尊重学习者。(2)学习对人来说是一个正常的、自然的过程。 (3)强调意义学习。 (4)最有用的学习是对学习的学习。 3、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

第二节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学习的联结论强调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的过程,因此联结理论又可称为“刺激—反应”理论。

一、经典条件作用有个小孩一直体弱多病,所以经常到医院去看病打针, 每次打针,他都因为害怕而“哇哇”大哭。久而久之,他一 见到穿白大褂的大夫就放声大哭。有一次,

他母亲带他到一 个亲戚家玩,这时亲戚家请的清洁工如约而至。清洁工身穿 白衣、头戴白帽,酷似医院大夫。这位小孩一见清洁工,立 即抱住其母亲放声大哭起来。

巴普洛夫 (1849-1936) 牧师的儿子,早年在教会学校 和神学院读书 1870,读了刘易斯的《普通人 生生理学》,放弃当牧师念头, 进入圣彼得堡大学主修动物生 理学和医学 1875,医学外科学院攻读博士 1904,因消化生理学、唾液腺、 味腺、肠腺的自身分泌研究, 获诺贝尔生理学奖。

(一)巴甫洛夫的实验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 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 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 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 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 泌的刺激,如铃声,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声但 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原来就 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 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二) 两种刺激、两种反应 两种刺激:第一个是中性刺激,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并 不引起预期的、需要学习的反应。这是条件刺激 (CS),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就是铃声。 第二个刺激是无条件刺激(UCS)。它在条件反射 形成之前就能引起预期的反应:条件反射形成之前, 出现肉,即UCS,就引起唾液分泌。

两种反应:对于无条件刺激的唾液分泌反应叫无条件反应, UCR; 由于条件反射的结果而开始发生的反应叫条件反应, CR。

(三)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1 无条件刺激(UCS)————无条件反应(UCR)条件 作用 前 (食物) (铃声) (唾液分泌) 分泌反应 无条件反应( UCR) (唾液分泌)

2 条件刺激(CS)—————引起注意但无唾液

条件作 3 条件刺激(CS) 用中 (铃声) (多次 无条件刺激(UCS) 重复) (食物)

条件作 4 条件刺激(CS)——————条件反应 (CR) 用后 (铃声) (唾液分泌)

(四)条件反射的遗传准备性 何种刺激与何种反应形成条件联系,似 乎取决于遗传准备性。– 例如按压反应易与食物建立联系,不易与电 击建立联系; – 气味、滋味易于与内脏反应建立联系,而不 易与逃避电击建立联系。

自然条件反射– 指在动物的自然生态环境中联同出现机会较 多的刺激之间易于形成暂时神经联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2r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