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3-09-26 02: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物化学》 第2版

(供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法医学、 心理医学、麻醉、医学影像等本科专业使用)

教 学 大 纲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法医学、 心理医学、麻醉、医学影像等本科专业使用)

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等本科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分为两部分讲授,第一部分为生物化部分,第二部分为分子生物学部分。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总学时90学时,第一部分为生物化部分,55学时;第二部

分为分子生物学部分,35学时。

教 材: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生物化学》(案例版)第2版(周克元主编)。

第一部分 生物化学

第1章 绪 论

学习内容:

一、生物化学的概念与发展简介 二、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生物化学与医学 四、本书的主要内容 学习要求:

一、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 二、了解生物化学发展史

三、了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了解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五、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案例)

第2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内容:

一、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1.氨基酸结构、分类与理化性质 2.肽、肽键、肽链与天然活性肽 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概念及其维持作用力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概念及其维持作用力、主要类型与超二级结构 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概念及其维持作用力、结构域 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概念及其维持作用力、亚基 5.蛋白质的分类

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分子病

2.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分子结构与别构效应、蛋白质构象病与朊病毒

四、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分离纯化 1.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2.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3.蛋白质的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 4.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分析(自学)

5.蛋白质空间结构测定(自学) 学习要求:(掌握 > 熟悉 > 了解)

一、掌握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特点、氨基酸的两性解离和紫外吸收性质、肽键及多肽链的连接方式;了解生物活性肽。

二、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包括肽单元及一级、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三级及四级结构概念和维持的作用力;掌握超二级结构、模体及结构域概念。 三、掌握蛋白质各级结构与功能关系、协同效应、别构效应的概念;熟悉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血红蛋白空间结构与运氧功能关系;了解分子病概念及其例、蛋白质构象病与朊病毒。

四、掌握蛋白质两性电离、亲水胶体、变性、紫外吸收等性质及相关概念;熟悉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及其依据的性质;了解多肽链氨基酸测序的原理。

第4章 酶

学习内容: 一、概述

1.酶的概念 核酶、脱氧核酶的概念 2.酶的命名与分类 3.酶的化学本质 二、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1.酶的分子组成 2.酶的活性中心

三、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1.酶促反应的特点 催化作用,酶的专一性 2.酶促反应的机制 酶-底物复合物

四、酶促反应动力学

1.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Km和Vmax的概念 2.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最适温度 4.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最适pH

5.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不可逆抑制,可逆抑制 6.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7.酶活性测定与酶活性单位 五、酶的调节

1.酶活性的调节 别构效应和协同效应,酶的共价修饰,酶原的激活 2.酶含量的调节 3.同工酶 概念 六、酶与医学关系(自学) 1.酶与疾病的关系 2.酶在医学上的其他应用 学习要求:

一、掌握酶、核酶的概念,酶的专一性及分类。掌握结合酶、辅酶与辅基的概念。

掌握活性中心、必需基团的概念。熟悉结合酶中辅酶、金属离子的作用。了解酶的命名与分类。掌握酶促反应特点。熟悉诱导契合假说,酶-底物中间复合物学说。了解临近效应、多元催化、表面效应。

二、掌握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中米氏方程式、Km和Vm概念及意义。熟

悉Km和Vm的测定方法。了解米-曼氏方程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最适pH,最适温度的概念并了解其原理。

三、掌握不同类型可逆抑制作用的概念、特点,Km和Vm的变化。熟悉不可逆

抑制剂、激活剂的概念和特点。掌握酶活性单位的定义,了解酶活性测定方法。

四、掌握关键酶、变构酶的概念。掌握酶原、酶原激活的概念、同工酶的概念。

了解酶共价修饰调节概念,蛋白合成诱导、阻遏和酶降解对酶活性的调控。了解酶与医学的关系。

第5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学习内容: 一、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A、D、E、K 二、水溶性维生素

B族维生素8种、维生素C和硫辛酸 三、微量元素(自学)

微量元素铁、碘、铜、锌、轱、锰、硒、氟 学习要求:

一、掌握几种常见维生素的活性形式及作用; 二、了解各维生素缺乏导致的疾病。

第6章 生物氧化

学习内容:

一、生成ATP的氧化体系

1.呼吸链 电子传递链,ATP合成酶 2.氧化磷酸化,P/O比值概念

3.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4.ATP ATP循环与高能磷酸键,ATP的利用,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 5.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物质转运 二、其它氧化体系

需氧脱氢酶、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体的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微粒体氧化酶 学习要求:

一、掌握电子传递链的概念,组成,排列顺序,两条电子传递链。了解排列顺序的依据。

二、掌握底物水平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的概念,熟悉P/O比值概念。

掌握ATP合成偶联部位。熟悉ATP合酶结构,ATP合成偶联机理。熟悉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包括抑制剂、ADP、甲状腺素的影响)。 三、熟悉ATP循环,高能磷酸键类型,贮存和转移。 四、掌握NADH转运的两种穿梭机制。熟悉ATP/ADP转运。 五、熟悉过氧化物酶、SOD和加单氧酶。了解其它氧化体系酶类。

第7章 糖代谢

学习内容: 一、概述 1.糖的生理功用 2.糖的消化吸收 3.糖代谢的概况 二、糖的无氧分解

1.糖酵解的反应过程:基本途径、关键酶 2.糖酵解的调节 3.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三、糖的有氧氧化

1.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基本途径、关键酶、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2.糖有氧氧化生成的ATP 3.有氧氧化的调节 4.巴斯德效应 四、磷酸戊糖途径

1.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关键酶 2.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 3.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五、糖异生

1.糖异生途径:3个能障1个膜障、关键酶 2.糖异生的调节 3.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4.乳酸循环

六、糖元的合成与分解 1.糖元的合成代谢:关键酶 2.糖元的分解代谢:关键酶 3.糖元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4.糖元累积症

七、血糖及其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血糖水平的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调节 3.血糖水平异常 学习要求:

一、了解糖的生理功能和消化吸收过程。

二、掌握糖酵解的概念、反应过程、关键酶及其调节,并熟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三、掌握糖的有氧氧化的概念、反应过程、关键酶及其调节,并熟悉糖的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四、掌握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及其生理意义,并熟悉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 五、掌握糖异生和乳酸循环的概念,并掌握糖异生的反应过程和关键酶。熟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了解糖异生的调节。

六、掌握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基本反应过程、关键酶及其调节。了解肌糖原和肝糖原代谢的异同。

七、掌握血糖的概念、血糖的来源去路以及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机理。熟悉胰高血糖素和糖皮质激素升高血糖的机理。了解血糖水平异常。

第8章 脂类代谢

学习内容: 一、脂类生理功能 二、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三、不饱和脂酸的命名及分类 四、甘油三酯代谢

1.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合成部位,合成原料,合成基本途径

2.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脂肪动员,脂肪分解代谢,脂肪酸的β-氧化,酮体的生成、利用和生理意义

3.脂肪酸的合成代谢 合成部位,合成原料,合成基本过程 4.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前列腺素、血栓噁烷及白三烯 五、磷脂的代谢

1.甘油磷脂的代谢 甘油磷脂基本结构与分类,合成部位和合成原料 2.鞘磷脂的代谢 六、胆固醇代谢

1.胆固醇合成 部位和合成原料,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2.胆固醇的转化 类固醇激素生成 七.血浆脂蛋白代谢 1.血脂 组成及含量

2.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结构 3.载脂蛋白 种类及其作用 4.血浆脂蛋白代谢 概况

5.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高脂蛋白血症 学习要求:

一、熟悉脂类的生理功能、脂类的消化和吸收、胆汁酸盐及辅脂酶的作用。了解不饱和脂酸的命名及分类。

二、掌握甘油三酯合成过程、脂肪动员的概念、限速酶及其调节。掌握甘油代谢及脂肪酸β-氧化的全过程、关键酶及能量生成。掌握酮体的概念,合成及利用的部位、过程和生理意义。掌握脂肪酸合成的原料,关键酶及调节以及必需脂肪酸

2.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3.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4.肝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 5.肝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二、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1.生物转化的概念 2.生物转化反应的类型 3.影响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 三、胆汁和胆汁酸盐 1.胆汁

2.胆汁酸的代谢与功能 生成及生理作用 四、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 1.胆红素的生成 2.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转运 2.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

3.胆红素在肠中的转变 胆色素的肠肝循环 4.血清胆红素与黄疸 学习要求:

一、熟悉肝脏在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二、掌握生物转化作用的概念,反应的类型,结合反应的种类、结合基团活性供体。熟悉影响生物转化因素。了解加单氧酶系。

三、掌握胆汁酸分类、胆汁酸肠肝循环及其意义。熟悉胆汁酸的生理功能。了解胆汁酸的生成。

16

四、掌握胆色素、游离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的定义;熟悉胆红素在肝脏转变、胆红素肠道中变化、胆色素肠肝循环。熟悉黄疸的概念,黄疸的病因分类及特征。了解胆红素生成、转运过程。

第十六章 细胞信息转导

学习内容: 一、信息物质

1.细胞间信息物质 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局部化学介质、气体信号 2,细胞内信息物质 第二信使、第三信使 二、受体

1.受体分类、一般结构和功能 膜受体、胞内受体 2.受体作用特点 3.受体活性调节 三、信息的传递途径

1.膜受体激素信号转导机制 cAMP-蛋白激酶途径、Ca2+-蛋白激酶途径、cGMP-蛋白激酶系统、酪氨酸蛋白激酶体系、核因子кB途径、TGF-β途径 2.细胞内受体激素调节机制 四、信息途径的交叉联系 五、信息途径与疾病 学习要求:

一、掌握第二信使的概念及细胞内信息物质的种类。熟悉细胞间信息物质的概念。

了解细胞间信息物质的分类及其特点。

二、掌握受体的概念及其分类、化学本质。掌握受体与配体作用的特点。熟悉4

种主要受体的结构特点。了解受体活性的调节作用。

17

三、掌握信息传递进入细胞内的两种传递方式(膜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和细胞内

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掌握cAMP-蛋白激酶途径和Ca2+-蛋白激酶途径。熟悉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途径。了解膜受体介导的其它信息传递途径的。

四、了解信息传递的交互联系特点。 五、了解信息传递的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第二部分 分子生物学

第三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内容: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 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核苷酸 碱基成分,戊糖与核苷,核苷酸的结构与命名

2.核酸的一级结构 核酸(DNA和RNA),多聚核苷酸链的方向性 二、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1.DNA碱基组成规律

2.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

3.DNA的超螺旋结构及其在染色质中的组装 4.DNA的功能 三、RNA的结构与功能

1.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 遗传密码

18

2.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 3.核糖体RNA的结构与功能 4.其它小分子RNA及RNA组学

四、核酸的理化性质、变性和复性及其应用 1.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 2.DNA的变性

3.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 核酸探针 五、核酸的分离与纯化

学习要求:

一、掌握各种碱基、核苷酸、戊糖的结构特点,DNA、RNA化学组成的异同。 二、掌握核酸(DNA、RNA)的一级结构的概念,连接键。

三、掌握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掌握核小体结构特点。熟悉DNA的超螺旋结构。了解DNA在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组装。

四、掌握tRNA、mRNA、rRNA的结构特点与功能。了解其它小分子RNA。 五、掌握以下概念:溶解温度、增色效应、DNA变性与复性、核酸分子杂交。

第十二章 DNA的生物合成

学习内容: 一、复制的基本规律 1.半保留复制 2.双向复制

3.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19

二、DNA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变化 1.复制的化学反应 2.DNA聚合酶

3.复制保真性的酶学依据

4.复制中解链和DNA分子的拓补学变化 5.DNA连接酶

三、DNA的生物合成过程 1.原核生物的DNA生物合成 2.真核生物的DNA生物合成 四、反转录和其它复制方式 1.反转录病毒和反转录酶 2.反转录研究的意义

3.滚环复制和D环复制(自学) 五、DNA的损伤(突变)与修复 1.突变的意义 2.引发突变的因素 3.突变分子改变类型 4.DNA损伤的修复 学习要求:

一、掌握复制、半保留复制、双向复制、半不连续性复制、复制叉、复制子、领

头链、随从链、冈崎片段的概念。熟悉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

二、掌握参与DNA复制的主要物质的种类,原核和真核生物DNA聚合酶作用、

种类及其特点,拓扑异构酶、引物酶、单链DNA结合蛋白和DNA连接酶

20

的作用和特点。熟悉DNA复制的化学反应、保真性的酶学依据。了解DNA聚合酶的分子结构特点,复制中DNA分子的拓扑学变化。

三、掌握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熟悉真核生物DNA复制过

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四、掌握端粒和端粒酶概念,了解端粒延长机制。

五、掌握反转录概念、作用特点、作用过程。了解反转录的生物学意义。 六、掌握DNA损伤(突变)的概念、突变的类型,切除修复的基本原理。熟悉

突变的意义、引发因素,光修复、SOS修复及重组修复的概念并了解其机制。

第13章 RNA的生物合成

学习内容:

一、RNA合成的模板和酶 1.转录的模板

2.RNA合成由RNA聚合酶催化 全酶、核心酶 3.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及其组成 4.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及其种类与性质 二、原核生物RNA的合成过程

1.转录起始需要RNA聚合酶全酶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 2.转录延长时形成转录空泡,蛋白质的翻译也同时进行 3.转录终止分为依赖ρ因子与非依赖ρ因子两大类。 三、真核生物RNA的生物合成

1.转录起始需要启动子、RNA聚合酶和转录因子的参与,形成转录起使前复合物

21

2.转录延长过程中没有转录与翻译同步的现象,核小体的位移或解聚 3.转录终止和加尾修饰同时进行

4.rRNA的合成,由聚合酶I催化,中度重复基因 5.tRNA和5SrRNA的合成,由聚合酶Ⅲ催化 四、真核生物RNA前体的加工

1.mRNA前体的加工包括首、尾修饰和剪接 内含子的其它剪接方式及功能、断裂基因、mRNA编辑。

2.tRNA前体的加工,插入序列3’端添加-CCA和稀有碱基生成 3.rRNA前体的加工主要为剪切

学习要求:

1.掌握 复制与转录的异同点;转录、不对称转录、模板链、编码链的概念;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全酶及核心酶的组成和作用;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主要类型和产物;转录因子的概念;真核生物的断裂基因、内含子、外显子和剪接体的概念;mRNA的首尾修饰;tRNA和rRNA转录后加工修饰特点。 2.熟悉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与模板的辨认结合;原核生物转录起始、延长和两类转录终止过程的特点;真核转录因子、转录前起始复合物和真核生物转录的三个阶段;内含子剪接机制;核酶锤头结构的作用特点和研究意义,

3.了解 -35区、-10区、上游、下游等概念;内含子的分类和mRNA编辑;tRNA和rRNA转录后加工过程,基因概念的定义与延伸siRNA,micro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定义及应用。

第14章 蛋白质生物合成

学习内容:

22

一、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1. 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遗传密码的方向性、连续性、简并性、摆动性和通用性

2.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3. t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搬运工具 氨基酸的活化与氨基酰-tRNA合成酶、氨基酰-tRNA的表示方法 二、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1. 翻译的起始 翻译的起始因子、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过程、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过程

2. 肽链的延长 延长因子、进位、成肽、转位

3. 翻译的终止 终止密码、终止因子、核糖体解聚、多聚核糖体 三、翻译后加工及蛋白质输送 1. 新生肽链的折叠 分子伴侣 2. 一级结构的修饰 3. 空间结构的修饰 4. 蛋白质的靶向输送

四、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1. 毒素类蛋白质合成阻断剂 2. 抗生素类阻断剂 3. 其它蛋白质合成阻断剂 学习要求:

一、掌握遗传密码的特点、组成及其相关概念;掌握蛋白质生物合成中mRNA、tRNA和rRNA的作用;掌握氨基酸的活化过程和关键酶;

23

二、掌握翻译、核糖体循环、多聚核糖体的概念;掌握原核、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的异同;熟悉翻译起始因子、延长因子和释放因子的种类及其作用;熟悉翻译起始、延长和终止过程;

三、掌握翻译后加工、新生肽链折叠、蛋白质靶向输送等概念;熟悉一级结构修饰和空间结构修饰;了解多肽链折叠、蛋白质合成后的三种靶向转运机制; 四、熟悉常用抗生素等物质抑制翻译的机理;了解白喉毒素和干扰素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机制。

第15章 基因表达调控

学习内容: 一、概述

1.基因表达及其调控的概念:基因、基因组、基因表达、基因表达调控 2.基因表达具有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 3.基因表达的方式

4.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 二、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1.基因表达调控呈现多层次和复杂性 2.基因转录起始调控的基本要素 三、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1.原核基因转录调控特点

2.原核基因转录的起始调控: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转录调控机制(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CAP的正性调节、协调调节) 3.原核基因拥有不同的转录终止调节机制 4.原核基因表达翻译水平上的调控

24

四、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1.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2.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特征

3.真核基因表达的染色质水平调控(自学) 4.真核rRNA和tRNA的转录调控(自学)

5.真核蛋白编码基因表达的转录起始水平调控(自学) 6.真核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

7.真核基因表达的翻译水平调控(自学) 学习要求:

一、掌握基因、基因组、基因表达的概念;熟悉基因表达的方式,了解基因表达

的时空特异性的意义、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 二、掌握基因转录起始调控的三个基本要素。

三、掌握原核基因操纵子的概念、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其负性、正性、协调调节;

了解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和调控机制、原核基因表达翻译水平的调控。 四、熟悉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特征;了解真核转录

因子的分类及组成、真核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

第二十章 重组DNA技术

学习内容:

一、重组DNA技术的基本过程 二、重组DNA技术中常用工具酶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命名、类型、II型限制酶的作用特点、限制酶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2l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