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长春市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4-03-16 20:18: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长春市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为了推进我市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我们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委员,在主席、副主席的率领下,分别深入7个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及数十个有关文化经营单位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并到辽宁中部其他六城市学习考察。召开了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研讨会、征求意见会。通过调查和研讨,对我市文化产业现状有了较深的了解,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就推进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初步意见。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作为有2400年悠久历史的辽阳,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文化建设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我市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6年末,全市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单位近2000个,从业人员20500多人,实现营业收入12.98亿元,增加值8.34亿元,占全市GDP的2.24%。
(一)领导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的氛围已基本形成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建设愈加重视,特别是各文化及相关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为发展文化产业做了大量工作。2005年市文化局专门增设了文化市场科,负责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工作。编制了“十一五”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各基层单位也成立了文化产业部、外联部、经营部等相应机构。2004
年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曹雪芹艺术节,2005、2006年将公益性文化项目公开向社会推介,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文化产业开发。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体育等系统也纷纷成立组织,制订规划,采取行动。一个兴办文化产业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 (二)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在国家规定的12类文化产业指标体系中,我市有演出、影视、音像、文化娱乐、图书报刊、艺术培训、文化艺术品、会展、广告等9大类产品业态,文化产业框架基本形成。目前由文化部门管理的各类文化经营场所1197家,其中歌厅246家;网吧249家;音像制品303家;书刊店209家;电子出版物12家;舞厅15家;台球厅74家;演出场所10家;工艺美术品店13家,其他66家。已经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市场体系。 (三)文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一是文艺服务业呈现生机和活力。全市现有文艺服务单位11个,从业人员260人,实现营业收入360元。近年来,辽阳艺术剧院创作排演了多部传统和现代剧目,其中《月在别时圆》、《蹬三轮车的女人》、《白菊花》等分别在国家文化部和省调演中获奖。艺术剧院歌舞队到关内四省并参加沈阳韩国周商业演出,2006年实现演出收入35万元。民间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现有6家,常年在省内外巡回演出,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更为辽阳争得了荣誉。辽阳民间鼓乐今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鼓乐演奏员王长世,在去年全国民间艺术大
赛上获金奖,被誉为 “吹歌大王”。二是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业实力增强。辽阳广播电视业,已初步形成了集广播、电视、互联网、广电报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的现代信息产业集团。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98%以上,年创收能力5千多万元,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台站、全省技术管理先进单位称号。今年4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辽阳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的《直播中国·走进辽阳》大型新闻直播节目,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辽阳日报》报纸版面从4开版小报到对开8版大报,由黑白版面到现在的彩色版面,报纸内容也大大丰富,栏目达170多个,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青睐。图书发行和销售业形成了以新华书店为经营主阵地的销售网络,共有网点120家。新华书店作为我市最大的图书及音像制品销售的龙头企业,坚持不卖盗版书、不打价格战、不搞虚假宣传的“三不”原则,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经营方式的新模式,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重新树立了新华书店作为老字号国有企业的品牌形象。三是文化旅游业成为新的亮点。文化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打造了佛教历史文化游、自然生态游、乡村风情游等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2004年我市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前,全市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约1.5万人,“十一五”期间旅游总收入49.7亿元,年平均递增34.9%。综合指标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四是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迅速。群众体育、竞技体育跃居全省同等城市前列。以胜利体育馆建成为标志,通过承办
一系列大型文艺演出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收入大增。特别是体育彩票发行工作,自1996年即开型体育彩票发行以来,累计发行量2.53亿元,获公益金2162万元,已成为我市体育产业的重要支柱。五是文化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原有一批设施的基础上,又新建了中华广场、广佑寺、体育馆、宏伟广场、宏伟区汇华宫、辽阳县文化中心、灯塔市文化中心等,特别是市博物馆新馆及市体育场等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也将陆续建成,极大地提高了我市的文化品位。
(四)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文化市场管理逐步向规范化迈进
多年来,不断加强了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积极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在原有的基础上,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几年又相继成立了娱乐业协会、印刷业协会、网吧协会、古玩商会等行业组织,进一步强化了行业自律,规范了市场行为。深入开展了“打黄扫非”清理整顿工作,把出版物市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以及歌舞娱乐场所作为文化市场治理整顿的重点,文化市场得到进一步净化。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我市文化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按照党的十六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的要求,面对国内外文化产业快速发
展的新形势,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许多认识上、工作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小、散、低。目前,我市文化产业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水平,与先进城市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基本处于自发、盲目发展的初级阶段。大部分产业的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必要的资源整合。小、散、低是目前我市文化产业的普遍现状。所谓小,即各类文化产业项目普遍规模小,处于小打小闹,很难形成规模效益。所谓散,即各文化产业单位之间缺乏联系与合作,不能形成资源优势互补,而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政,自由发展。所谓低,即各类文化产业普遍科技含量低,传统产业项目多,真正高科技现代化产业项目凤毛麟角。
二是缺少具有辽阳特色的品牌产品和支柱型龙头企业。辽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自然资源优越,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由于多年来,我们在发展思路上重经济轻文化,对我们的文化资源潜能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发掘不够,致使我们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已大大落后于其他同类城市,与我们文化资源大市很不相称。目前我市文化产业集中度低,尚未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优势互补的集群发展态势,更缺乏辽阳特有的品牌产品。
三是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不畅。一是目前隶属文化局的
部门多数为国有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财政(全额或差额)拨款。经营性文化单位还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对政府的依赖性依然很强。由于多年来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产品指令性的生产方式及国有文化单位公益性与经营性界限的模糊,在融资和搞活自身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二是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文化产业开发上,一方面各级党政部门重视不够,引导不够,偏重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企业发展,在对外招商中推介文化产业开发项目很少;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政策不明确,宣传不到位,许多投资商对我市巨大的文化市场潜力认识不清,政策不明,对未来市场前景模糊,资金很少流向文化产业。
四是人才匮乏。文化产业实质上是知识产业,是靠人才支撑起来的智慧产业。由于我市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管理的文化人才短缺,致使一方面文化产业各领域的管理水平显得普遍偏低,文化产业的高端化发展趋势与我们低端化经营管理形成鲜明对照;另一方面,丰富的文化资源很少被开发利用,巨大的资源优势迟迟不能变为产业优势。以我市文化局系统284名专业人员为例,具有高层次、高素质的管理和复合型人才极为有限。从知识结构上看,具有专业对口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0%。农村尤甚:一是文化站干部素质低。有的乡镇,一方面一些真正搞文化专业的人进不来;另一方面某些领导把文化站当做“吃皇粮”单位,安排了一些非文化专业和其他部门精简下来的人员,致使文化干部出现
许多“外行”。二是队伍变型。乡镇文化干部普遍身兼数职,有不少文化干部常年被抽调抓中心“跑龙套”,而主业却成了有名无实,出现以文化工作为“副业”的倒挂现象。辽阳县18个乡镇文化站站长中,专职从事文化工作的只占20%。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思想不够解放,产业意识不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代,是文化经济新时代,但是,传统经济发展思维的强大惯性还很大,尤其是广大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走出传统的文化观念和定式,仍然以固有的思维方式去看待文化问题。一是对发展文化产业持怀疑态度,认识不到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是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之间的区分还不十分明确,或者口头上讲文化产业重要,而迟迟行动不起来。三是对文化产业的片面性理解,如有的认为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部门的事情,还有的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开展一些群众性文化活动等等。由于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文化意识淡薄,文化产业意识不强,重经济轻文化,重意识形态工作轻文化产业建设,重评奖轻市场,重争取投入轻计算产出等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是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尚不到位,特别是文化部门系统内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还任重道远。一方面,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政
企职责不清,单位吃国家“大锅饭”问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一些适合于市场化发展的事业单位内部改革也不到位,经营机制不灵活,职工吃单位“大锅饭”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两个“大锅饭”问题的存在使这些单位普遍陷入困境,缺乏动力,没有活力。辽阳艺术剧院是2002年“三团”(市评剧团、市艺术团、市地方戏剧团)合并而成,由差额拨款变为定额补贴(每年152万元),由于改革没有到位,内部机制没有激活,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工资上调和离退休人员及在职不适宜演出人员逐渐增多,包袱越来越重,在职人员只能50%开资,加之设备严重老化,排练条件极度落后,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
三是政策指导和社会保障不到位。政策的力量是巨大的。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文化产业要想得到更快发展,没有一整套有效的政策措施是不可能的。目前,我市还没有出台较为全面系统的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缺乏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文化市场的桥梁和途径,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市场还受到过多的观念和政策上的约束和阻碍。文化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一直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也严重制约着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种政策滞后现象已经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性的问题,无形中制约着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对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未来15到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伴之以文化的振兴和
全面发展。近年来,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显现,文化产业作为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国内国外特别是周边等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冲击波,已使我们感到了强烈的震撼。辽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大市,文化产业并没有做大做强。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真思考文化产业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问题,突破传统观念的禁锢,创出一条具有辽阳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一)调整发展思路,把现代化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摆上重要位置
近几年辽阳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走在了前列,可喜可贺。但冷静分析,从战略和长远发展看,无论在经济总量、社会影响力、现代化程度,我们都不及沈阳、鞍山等其他城市,唯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特有的优势。因此,辽阳若想有真正的发展,必须另辟蹊径,走一条独特发展之路,这条路就是立足我们的独特的文化资源,以文化和旅游为重要支柱产业,发展壮大辽阳。
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
1、在国际,文化产业发展强劲。当前,文化产业正以全新的理念和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
要产业支柱已被世界所公认。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不仅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传统产业,而且在产业规模和财富创造能力上日益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实力。在美国,文化产业收入占GDP总量的18-25%;在日本,文化产业的产值超过了汽车工业。由此可见,文化的功能不仅仅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文化本身是永不疲软的经济增长点。
2、在国内,文化产业市场越来越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文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进入新世纪,我国文化消费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城乡居民文化、教育和娱乐消费支出显著增长。据统计,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总量约为4685亿元左右。如此巨大的市场消费空间,无论对于刺激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还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扩大内需方针下的促进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 3、在我市,发展文化产业有其特殊优势。(1)资源优势。一是辽阳是东北历史最悠久的古城,从战国至明末,一直是我国东北地区军事、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在诸多文化典籍中,有关辽阳的记载俯拾皆是,辽阳先民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历朝历代相对应的文化古迹。目前,我市被列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等44处,象辽阳这样文明古老,形成比较完整的历史文脉,在东北各城市中是独一无二的。二是辽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许多历史重要人物出生或祖籍在辽阳。三是辽阳自然条件优越。有风光秀丽的太子河,有葠窝、汤河两湖,
有风景如画的核伙沟、通明山,更有享誉海内外的汤河冷热泉。四是辽阳有比较成熟的古玩、书画、剪纸、地方戏、高跷、鼓乐、秧歌等众多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发展基础。 (2)区位优势。辽阳位于辽宁中部,哈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辽溪铁路、本辽辽高速公路横跨东西。北依省会沈阳,南接钢都鞍山,东临煤铁之城本溪。适中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交通、通讯条件,形成了有利于文化市场发展的区位优势。
(3)市场优势。一方面,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从古到今就有着文化消费的传统,同时作为180多万人口的城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文化消费也正处于上升趋势,是一个巨大的、稳定的文化消费市场;另一方面,近些年我市旅游势头强劲,接待境内外旅游人数分别以年平均递增36.9%和42.9%的速度增长,随着环境的改善,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相信这种巨大的、动态的文化消费市场会越来越大。
任何城市最本质的特征无不来源于历史,来源于本地区特有的自然优势。调整发展思路,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辽阳未来发展的战略考虑,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符合国内发展趋势,更符合辽阳发展的实际。如果将辽阳的“错位”发展定位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上,将有利于辽阳的可持续发展,将会给辽阳带来长久的、无穷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鉴于此,我们建议市委、市政府,重新审视辽阳的发展思路,应把辽阳发展现代文化
产业放在特殊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视,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二)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争创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文明城为目标,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立足传统文化产业,开拓新兴文化产业,做强优势文化产业,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确定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创建文化产业基地,进一步优化发展文化产业的软硬环境,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发挥文化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基本原则。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协调相促进,通过文化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推动辽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突出辽阳地域文化特色;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遵循市场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力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坚持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相协调,以新的体制和机制为动力,使辽阳文化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一轮增长点;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3、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构建以东京城、东京陵、广佑寺、环城风光带等旅游文化黄金线为先导,以博物馆、民俗馆、古玩市场一条街为中心,以具有辽阳地方特色的古玩、书画、剪纸、地方戏、鼓乐、秧歌、洗浴为支撑,形成主业突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各类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年均递增17%以上,到2010年从业人数3万人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 %以上。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以上。
(三)以开发一批重点历史景观和打造东北第一历史名城为突破口,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魅力的提升
1、建设以东京城、东京陵为依托的清文化旅游区。东京城建于天命六年(1621年),是后金的都城,在前清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至今城基明确,天佑门尚存。因城不大占地0.75平方公里,可按历史恢复原貌,并作适当延伸。建议迁出城内及周边居民,分期修复城墙、城门,重建八角龙殿、寝宫,建造清太祖努尔哈赤石雕和殿内舒尔哈齐、穆尔哈齐、雅尔哈齐、禇英等群雄蜡像(画像)。城内可适度建设仿清店铺,安置部分动迁居民,开展住宿、餐饮、旅游工艺品经销等服务。改造城边周围环境,建绿地、停车场等休闲服务场所。
与东京城相毗邻的东京陵曾是清王朝祖陵,虽清顺治年间将努尔哈赤祖、父辈的陵墓迁回赫图阿拉,但现葬于此的舒尔哈齐、穆尔哈齐、禇英等王室成员都是战功显赫的重要历史人物,在清
朝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将东京陵与东京城一并开发,形成东西呼应、相融一体的清文化风貌旅游景区。建议,廓清陵园,动迁附近小学及住户,将三处墓园连成一片。重修祭祀殿,设置牌楼、石像生,形成陵区特有的肃穆氛围;改造陵区现有市场,修筑仿清商铺,开展旅游服务;在阳鲁山上恢复绿地、重植松柏,设置休闲式石桌、石凳、休息亭等,将陵区改造扩建为东京陵公园。
与此同时,在城与陵中间区域的新城村附近,建满族民俗村。修建满族风格的商业街,内设戏楼、茶室、酒肆,建造满族民居。举办满族民俗活动,开发满族食品。建成后的东京城、东京陵景区,将填补抚顺(兴京)、辽阳(东京)、沈阳(盛京)前清史文化旅游链缺失辽阳的重要一环。此项目的开发建设对辽阳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复原护城河,建环古城旅游风光带。辽阳城现存遗址为明洪武年间修筑,距今已六百多年,因其为京东首镇,有其特殊的历史位置。铁岭新区人工河、人工湖建设及开原古城复建给我们很大启示。护城河环绕城墙外围一周,为古代辽阳的城防设施,是古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我们将护城河开发利用好,无论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城市个性特色,还是促进历史文化旅游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建议重建辽阳老城东、北段护城河,与现存西、南段河道沟通,恢复明代护城河原貌。在河道两岸建设反映辽阳历史文化的专题游园,完善提升现有沿岸景区(景
点),赋予明确的主题内涵,形成环古城旅游风光带。一是在护城河内侧尚未被永久性建筑覆盖的城墙遗址上,采用“起高台”、异质草种绿化、不同色彩的硬覆盖等手段,将古代城墙凸显出来。恢复魁星、望京、平胡、镇远四大角楼及钟鼓楼和具有代表性的南门泰和门,构架辽阳古城总体轮廓。二是对现有新华园、泰和园等几个游园采用彩绘、雕塑、沙盘、景观墙等手法,分别明确主题,注入文化内涵。如泰和园突出明代辽东都司重要的历史地位;新华园反映明代辽阳文化教育成就;襄渠园表现古代辽阳重要人物。三是在护城河南段东侧和东段、北段新规划一批专题游园。如反映曹氏祖籍在辽阳的喇嘛园;集中展示历史名人吟咏辽阳的诗词园等。四是修建明城墙遗址公园。北哨地区的一段夯土墙心,历经六百多年,尚未颓坍,历史价值十分可贵。可动迁周围居民,用柜架式防雨蓬将残墙顶部遮盖,墙周围设护栏,四周植草绿化。园内可建一展亭,将明洪武年间维修后的辽阳城模型和上世纪初辽阳城老照片展列其中。五是进一步完善沿岸现有景区景点。如广佑寺景区(白塔公园、青年湖公园)、关帝庙等。 建成后的护城河环古城旅游风光带(可开展徒步或乘游船环古城观光项目),将成为东北地区最具魅力的旅游品牌。“魁阁凌霄”、“望京杰构”、“白塔晚晴”、“广佑雄风”等历史景观一一再现,将吸引无数海内外游人。
3、扩建首山风景区。首山为千山之首,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既是许多著名战役的古战场,又是东北著名佛教圣地,
有诸多文物古迹,其中建于明隆庆五年的清风寺是我市唯一保存下来的原寺庙建筑,极具开发价值。建议在原清风寺基础上完善配套建设,广植松柏进行美化绿化;在后山巨石上搞摩崖石刻(诸如“千山第一峰”和历代帝王、名人吟咏辽阳的诗词等)。建辽阳古战场展览馆。展览馆以沙盘为主,配以反映发生在辽阳的重大战役的彩色壁画和重要人物蜡像。如燕太子丹抵御秦将李信、司马懿征战公孙渊、隋炀帝征战高句丽、唐太宗统一辽东之战、大延琳起义、甲午中日辽阳保卫战、义和团抗击沙俄之战、日俄辽阳会战、第二次解放辽阳之战等。建辽阳佛史展览馆。通过雕像、图画、文字等形式,将昙操、通慧圆明大师、善英、雪庵、道元、韩可等历史上在东北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大德高僧,弘扬佛法,传经布道的情景再现,以展示辽阳东北佛教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完善赵乃普墓建设,强化首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首山东山公园作为首山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开发建设已经起步。近几年辽阳县投入了大量资金,公园内已建成健身广场3处,荷花池1处,今年将投入500万元建公园山门,新修道路2600延米。建成后的首山风景区,将成为既有历史、宗教文化,又有现代健身休闲功能的旅游景区。现首山东侧有一小部分地块属于太子河区域,建议市有关部门加强对这一景区的规划指导,协调好地属关系(或搞联合开发,或将属太子河的景区规划部分土地划归辽阳县),保证整个景区建设顺利实施。
4、建燕州城风景区。燕州城为高句丽时期古城,依山傍水,
风景秀丽。城南面垂直悬崖,崖下是由南折向西流的太子河,河对岸有著名辽金时期的冮官屯窑址和九连洞奇观。此处山青水秀,开发价值很大。可修整石城,维修内城点将台,恢复城周植被,营造部分人文景观和商贸门点。建辽代窑址展览馆。对九连洞进行开发。开展乘游船观赏自然风光、参观窑址、探寻九连洞奇观等旅游项目。此处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于一身,可吸引大量游人。
5、建“襄平布”雕塑。辽阳始建于战国晚期,称“襄平”,为燕国辽东郡首府,是东北地区城市建置的始祖。“襄平布”,正面铸有“襄平”二字,为辽阳建城后发行的青铜货币,是反映古城始建初期经济、文化水平的代表性文物。建议在站前拆除“腾飞塔”,重建“襄平布”雕塑(或称“襄平塔”),作为古城辽阳的标志性城市雕塑。雕塑以“襄平布”为主体形象,体量与原“腾飞塔”相当或稍大,正面朝向站前广场。下面台座及周边景观设计应将以下因素纳其中:一是正史和地方文献有关历代辽阳政权机构设置的记载,以表现辽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二是以浮雕或圆雕形式反映辽阳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三是所有建设用料均采用本地的生态材料。
辽阳的自然及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还很多,诸如:汉墓的开发利用、太子河及桃花岛的开发、龙石风景区建设、核伙沟景区和冷热泉资源的进一步开发等。随着上述项目的开发建设,辽阳在东北地区第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将更
加凸显,具有辽阳特色的文化产业将有一个质的飞跃,辽阳城市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和大众的文化心理结构将朝着更高层次、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对辽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以“三抓”为切入点,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1、抓重点,发展优势产业。从辽阳文化产业基础和文化资源优势与特点出发,做大做优一批支柱产业和主要产业。尽快形成主业突出,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群。一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根据实际,建议确立以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歌舞、健身、洗浴)、文化服务(评剧、地方戏、民间鼓乐、长篇小说)、工艺美术(书法、绘画、剪纸)作为我市优先发展的四大文化产业。明确各个产业的发展方向,规划发展区域,优化空间布局,逐步形成资源整合共享、产业延伸配套的良好格局。二是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宣传辽阳历史、满族民俗、冷热泉等地域文化,整理推出出生、祖居或与辽阳情结深远的名人文化,如太子丹、公孙度、唐太宗、东丹王、金世宗、清太祖、清圣祖及历代帝王、文人吟咏辽阳的诗词、联赋等。三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培育和发展网络文化服务、动漫网游、广告会展、策划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网络文化服务要整合资源,强化对网吧和经营性网站的管理,培育和扶持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经营规范、有市场竞争力的网吧连锁企业。注意发展一批教育软件和文化娱乐软件开发制作的专业公司。进一步推动数字电
视发展,加快推进数字电视多功能的开发、推广和利用。引入市场机制,随着新博物馆的建设,推进会展业发展。办好节庆活动,聚集人气、商气和文气。继续举办好曹雪芹艺术节、广佑寺佛教文化旅游节、弓长岭文化旅游节或类似《直播中国·走进辽阳》、《“走进双拥”大型军民联欢晚会》、《民间寻宝·走进辽阳》等大型文化活动。筹办辽阳文化周。
2、抓主体,壮大文化企业。要面向市场培育一大批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发展主体,建立大中小文化企业组织体系。一是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原则,积极探索事转企、经营部分剥离和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推进和深化市艺术剧院、新华书店、电影公司等转制改革,及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辽阳艺术剧院和辽阳剧院通过资源整合,引进社会资金,改善排练演出条件,建成文艺演出、休闲娱乐文化中心。引进民营资本,将东都影城改造为集电影、文艺演出、影视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场所。二是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扶持现有文化企业中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大潜力的民营企业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培育一批类似抚顺“天乐王朝”、辽阳三明会馆式的龙头民营文化企业。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准许民营资本进入各类文化产业领域,支持民营企业与国有文化企业联合重组,把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富裕资金同国有文化企业的丰富资源结合起来,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共同做大做强。三是积极吸引外资进入文化领域,要像抓工业经济项目
那样加大文化产业对外招商力度。吸引外资以合资、合作、参股、兼并、收购、项目招标等形式投资举办文化企业,不断扩大文化企业投融资渠道。
3、抓载体,建设重点文化设施。文化设施是文化产业的重要依托。要按照布局合理、规划科学、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的原则,分阶段、分层面、分类型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公益性与经营性设施有机分工、优势互补的文化设施网络。一是重点建设大型文化设施。要抓紧市体育场建设,并做好周边文体产业发展规划;抓好新博物馆工程建设和民俗馆改造,科学布展,早日对外开放;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辽阳应建一大型文化标志性场所,建议招商引资建辽阳大剧院或辽阳文化产业大厦;完成图书馆二期改造工程;扩大市艺术馆规模,晋升国家一级馆;“十一五”期间各县(市)区要加大对文化馆、图书馆建设,达到国家标准以上。二是有序建设经营性文化设施。鼓励民营资本投资专业书店、游乐园、游艺厅、健身场馆、展览馆及各类文化休闲设施。加强引导扶持,倡导个性化、特色化和品牌化经营,不断满足不同消费群体文化需求。三是加快建设基层文化设施。发挥社区“一站四室”和体育健身路径、文化广场作用,推进学校、企业、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十一五”期间村(社区)文化室、文化广场普及率要达到100%。形成县(市)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有文化站,村(社区)有文化大院(室),网络健全、布局合理的社会文化格局。
(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供政策保障
1、提高认识,创新理念。党的十六大做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特别是近期中央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全面部署后,全国各地形成了竞相发展文化产业的局面。无论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还是与国内一些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比,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落后了。但我们能够借他山之石攻玉,使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少走弯路,降低发展成本,形成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在认识上我们要形成新的理念,要把发展辽阳文化产业上升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升级点、加速经济隆起的增长点、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突破点的高度来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是技术密集,产品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资源能源消耗低,可推动经济增长由资源消耗和投资拉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新兴产业;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具有资本集聚快,价值创造快,涵养财源,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对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促进作用;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形象、城市魅力、城市精神、城市地位的重要体现。
2、摆在重要位置。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像研究经济工作那样研究文化工作,要把文化建设纳入领导目标考核体系。建议成立市现代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管理体系,领导和协调文化体制
改革,加强对全市文化产业的统一领导和指导,督促、协调文化产业的运行。各县(市)区也应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真正构建一个有效的文化产业指导管理机构。要在市现代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指挥、统一口径、统一行动,推进整体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各部门发展文化产业的整体合力。应建立辽阳市文化产业动态统计调查制度,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统计监控体系。
3、制定规划。辽阳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工作繁重复杂,要在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集中组织各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和完善我市“十一五”和未来十至十五年发展规划,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借用国内一流专家和机构的力量,进行科学论证,使规划更具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保证文化产业快速协调有序发展。
4、强化政策推动。用足用活国家、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应尽快制定和完善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建立科学的文化运行和发展机制,特别是在市场准入、投融资体制方面要有较大突破。充分调动全社会兴办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设立辽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文化项目的产业化、支持关键技术的开发、支持文化产业链的形成。
5、营造舆论氛围。要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委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宣传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优势
和美好前景,调动全民创业激情,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思想舆论支持。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辽阳文化资源、文化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出版发行辽阳历史文化丛书。 6、加强人才培养。要坚持以人兴文,强化人才支撑,建立健全文化人才激励机制。采取培养、引进、借用等方式,聚集大批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文化专业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造就一批文化名人。创造条件,大力推进文化艺术人才成为自由职业者的步伐,建立规范的人才有偿转让和管理流动的机制。要发挥现有文化专业人才的作用,搭建平台,创新机制,确保他们的知识、技艺能有效地成为文化产品生产的基本要素。要坚持把引进优秀文化人才与发挥民间艺人作用结合起来,运用先进的文化创作理念和先进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文化,使民间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与现代社会消费相适应的文化产品。建立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开设包括文化产品设计、文化生产经营、文化经纪、文化管理等相关专业课程,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7、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建立规范、公平的市场秩序。要建立统一的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制定完善市场规则,增强执法监督的透明度,防止多头管理和乱收费、乱罚款现象,确保文化市场管理的公开、公平、公正。对以往的政策规定进行一次清理,对于与当今形势不相适应的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特别是对各行政管理部门自行制定的规定加以整合,重新规范,避免政
出多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一方面教育文化企业经营者增强法制意识,自律意识,保证市场有序运作;另一方面宣传教育广大消费者树立法制观念,自觉抵制对不健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
正在阅读:
推进长春市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03-16
兼职翻译工具介绍-Trados 7.0 图文简单教程11-03
社区2023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总结范文03-22
中国预算软件行业市场调研与未来趋势研究报告(2014-2019)05-29
(面试套路)华图公务员面试培训班内部讲义12-18
电极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4-29
关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02-13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排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特色专业-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12-29
特殊机构及产品证券账户业务指南05-03
2012年自主招生安徽录取名单06-2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长春市
- 现代文化
- 调查报告
- 产业发展
- 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