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法门 慧明法师 白话

更新时间:2023-10-24 22: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地法门 慧明法师开示

弟子陈耀智记 四明居士语译

佛法理论深奥,经典浩瀚如海,每部经都赞叹本经的微妙功德;各宗的修行者,又都说自己所修的法门最殊胜无上,使学人无所适从。很多学佛的人,听某法师讲某经,就一心跟着读某经;有人说某经有灵感,就急着诵某经;某经某咒能消业障、开智慧、除疾病、增福寿,又加上某经某咒。几年下来,学会了许多经咒,因为有功德,都不愿放弃,于是早课诵某某这几种经,晚课念某某那几种经,初一月半佛诞六斋日又诵另一些经咒,脑子里忙忙碌碌终日被经转,问他修的是什么法,或许他会说,读诵大乘,求生净土啊。现在很多善男子善女人确实都有如此情况的。

佛法虽然法门无量,头绪却只有一个,就在一个“心”字上。经中说,心包太虚,心遍十方,心生种种法生,一切唯心造,心力不可思议。。。等等。十法界只是心的觉与迷的差别而已。所以学佛的人不了悟自心,心外有法,知见不正,不明事理,舍本逐末,就会被外境诱惑。今年修这法,明年修那法,以为功课种类越多,功德就越大,又不知什么叫做功德。于是就愚昧无知地走进了迷信的领域,化费很多精力,浪费宝贵光阴,真是深可惋惜的。

慧明法师是近代难得的大德。他是农民出身,不识字,没有文化。少年时就出家为僧,在寺内做些种菜烧饭搞卫生等苦差使(修福),有空欢喜打坐参禅(修慧)。因听《圆觉经》后悟理明心,竟成为大法师。一个不识字的人,能成为讲深奥玄妙佛理的大法师,原因就是他发挥了心的作用。

这本《心地法门》是他的开示,当时是由弟子陈耀智记录的。弘扬净土数十年的四明居士,读此书后,爱不释手,认为这样稀有的法宝应该普遍流通,深入群众。慧明法师在第一讲里虽然明显地告诉我们,禅宗古德谁不懂教,谁不以粗俗的话来开示学人,而法师自己也是以粗俗的话来教导的,目的是使人人能懂;可是当时记录的是用文言文,对于现代一般读者在文字上恐有障碍。为此四明居士将它译成浅显易懂的语体文,同时把佛教的专用名词和术语也通俗化了,力求大家能通过文字悟明真理。

一个莲友问他:“慧明法师是修禅修密的,你一向赞扬净土,劝人念佛,规劝同道不要修其他法门,为什么对这本书特别青睐呢?”居士回答说:“心地法门是佛法的精髓,不论任何宗派,修行的目的都是为了净心和明心,等到心地清净了,同归净土,还有什么种种法门的区别呢?(都是众生妄想心起分别),法

师不是说,一切法门不出自心,禅就是净,净就是密,三而一,一而三吗?不管我们修的是哪一法门,都应该认真对待这本《心地法门》,透过文字,领会真实义理,然后依法踏实修行,才不辜负老法师苦口婆心的一番开示啊!” 现在学佛念佛的人多,若不知道心地法门,不能善用其心,往往事理不圆融,产生偏计和执着,影响进步和往生,这是我处编印这本书的目的。谨此谢谢四明居士的语译。

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

一九九三年九月初版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修正版

一九九八年一月再版

缘起

吾师弘法江汉,越四年矣。同人随侍丈席,得师一言半偈,如甲坼在原被春风而不自知其长养。曩者,裒其旨要,辑为语录,间违謦咳,资以启发。顾以言简意远,难抉幽微,兢兢以不得正知见为惧。乙亥秋,师如自南京:展礼之馀,群思饶益,环请开示。师曰:“佛法本无定法可说,禅密兼修,只重悟证,不尚言说,於离言法中,必欲以言显说,则言说亦成筌路蹄,能会斯旨,不妨方便敷演,用策事修,若执筌蹄。失宗义矣。”同人唯唯。迨圆音广播,语语具含多味,法法摄归一心。心地法门之大旨,咸各于是。而方便导引,意则由浅及深,语则深入浅出,不即经教,不离经教。於是执教者,自惭隔雾观花,始分根蒂;初机者,自幸荒陬失路顿识归途。罢讲之馀,同声赞叹。远地同人,阻於胜会,佥以瀑悬绝山献,隔壑闻声;月在中天,万川现影。不有记录,何以传薪?不付枣梨,何从分膳?纷纷函述,所请胥同。师鉴其诚,遂许可焉。乃汇辑成篇,刊而布之,颜曰开示录。俾与会者入耳成因,未与会者亦得因言会意,惟耀智阙於修,而浅於学,不能仰见吾师指外之月,遂难绘箜篌指上之音。笔述既竟,渐悚实多,谨志端倪,以明缘起。

丙子春弟子陈耀智敬述

丙子春弟子陈耀智敬述

第一座 信愿行

同学们,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它是不立语言文字的,所以说“言语道断,心行路绝。”密法道理更不可说。由于大家再三启请,又因各位修持多年,对本法已有认识,就随缘来方便说一说,不过使大家知道学佛的过程,以作

修持的策进。望大家净心谛听,不要起分别;一起分别,便生知见,与道就相背驰了。

“心即是佛”一语,是禅宗的根本,无论讲到什么地方都离不开它,因为一切是唯心的。“信愿行”三字,有循序渐进的意义,学人往往随便看过,没有很好地去想一想。须知这三字中,每一个字都有它的过程与差别。在座的同学们,也有知教理的,也有初发心的,我且把“信愿行”三字的过程与差别,略略解释如下:

“佛法大海惟信能入”,所以首先就要重视一个“信”字。但信有真妄的分别,这中间更要经历许多过程。如果不明了这种过程,难免真妄混淆,中途退悔,或发生其他差错。信字过程,简单说,有下列几种:

一、不信。众生本来所有的佛性,与佛没有丝毫差别;但是由于多劫以来的业力障蔽,所以以前对于佛法是不信的。以后逐渐经亲友劝导,或因环境关系,一时为外力促动,于是存一个不妨试一试的念头去学佛。不过这时表面上虽学佛,而心中实在并没有起信。

二、疑信。什么叫做疑信呢?所谓疑,就是惑而不定。初学的人,一面生信,一面又在怀疑。今天觉得学佛是好,明天又觉得学佛是不好的。今天遇一善因缘的人来赞叹,便增加信心;明天遇一恶因缘的人,笑为迷信,便又生疑惑。思想上经常会发生矛盾,发生动摇。这种信,名为疑信。那末,这个“疑”,究竟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当知还是从自心上生出来的。试问,自心既已生信,为什么又生疑呢?这是因为“信”为真心所动,“疑”是业力所生。众生业力太重,所以一念真心将起,而无边业力就来遮障,不许学人起信修持。这正是佛魔交战的关头,何等危险!所以必须断疑才能生信。

三、浅信。初学的人经过熏习,对佛法稍有认识,疑减少了,信增加了;但发心不真,因此,所信的程度很浅。他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世法上的一切希望,或求知识上的渊博多闻,这样,仅仅是普通的信,不能发生愿与行的力量。为什么?因为信的浅,所以等到利益看不见,或环境变迁,便把信心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种信,譬如空中羽毛,遇到一阵风,就不知吹到什么地方去了。

四、深信。学佛的人经过相当时间的修持,已经得到受用,觉得佛法确实是具有真理,于是加强修持,立志不变。这时还算不得真正认识,只可说是墙上草,虽说有根,一旦遇风吹来,还是要二面倒的。这就是说,信佛的根基虽然立定了,但是信师信法的心还不坚固。今天归依这个法师学禅,明天又归依那个法师学密,他会随着境界转,见到新奇的就想改变。这是由于不明自心佛,不知一门深入的道理。

五、定信。定们就是坚定的信仰。学人修到这个时候,熏习得久了,业障逐渐消除,信心才算坚定下来。象是树大根深,风就不能动摇它了。信师信法专一而不变移,猛勇精进,不生厌怠。但大风吹来的时候,大树还可能动摇。如修行人根本业障翻动,加以外境压迫,信心还是不免有退转的可能。所以定信还不是究竟。

六、真信。真信就是契合“真如”的信。真如是如如不动,清净无相的。信心到了这个地步,才算是真信。真信不动,也就同虚空一般不可动摇。这时自心与佛、法、师,心心相应,息息相关,没有纤毫痕迹,也没有丝毫分别。所以《金刚经》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信心到了这个境界,才是真信;真信才是究竟。 照上述信字的过程看来,分析似乎嫌多了一些。其实,不把这些等级差别分析清楚,不能发生真信。怎样能真呢?去妄即真。所以去妄是最要紧最直截的功夫。然而去妄又谈何容易,若要容易,最好先从语言上下手。信字从人从言,一边是人字,一边是言字,是说人的言语应该是真实无妄,可以信赖的。这就是指示我们下手的方法,要从语言真实上做功夫。大家必定以为这信字是世法上所说的,信实的信,相信的信,这跟佛法上所说的信仰的信,有什么相干呢?须知佛法不离世法,言从心生,人以信立,人有信用才能在社会上站脚。慧明以前要大家守心口如一的戒,其用意就在这里。

大家不要把“心口如一”四字看轻了。这一戒条,就是去除虚假,建立信用的实际工夫。佛要比丘自己陈述过失,发露错误就是为了徵信,看看比丘所说的是不是心里话。儒家也说,“言而有信”,说话要有信用,“言忠信”,说话要忠实可信,也是教人从言语上建立信字的基础。就是以商场来说,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商店,他们的货物比别家都贵,而生意鼎盛,历久不衰;别家的货比较便宜,顾客倒不愿去购买。为什么这样的呢,因为一则是真的一言堂,货真价实;一则是喊价齐天,还价齐地,是有欺骗性质的。就从这一点来说,已可证明言行不二,才能立信,才能被人信得过,更可见信字的重要。世法上说:“民无信不立”,人没有信用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佛法上说:“信为功德母”,一切功德都是从信所生的。足见信字是世间法和出世法的根本。希望同学们时时审查自己,是不是心口如一,言而有信。切不可随口说话,随便答应,缺少信用,信用一失,做人的立场尚且不够,怎能谈得上学佛呢?

再说愿字。人们做一件事,必须先有愿,没有愿绝对不能成事,所以愿也叫愿力。因为有了一种愿望,才能发生一种力量;有力量,才能向前推进。因此,信心具备了以后,就应当立愿。但愿有小愿、空愿、真愿、大愿的分别:

什么叫小愿?初学佛的,多半只求自利,他的愿力小。小愿又可分为三种:一、求现世荣乐,就是求名利福寿,乃至妻财子禄等;二、求来世福报,就是求来世生人生天,得大富足,享受快乐;三、为求自了,着于涅磐。他们不知道名利恭敬,妻财子禄,都是人们往劫有漏善因所造成,本来不需要祈求;就是求得了,而人生如梦,转眼成空。生人生天,富贵快乐,在轮回之中,难逃生老病死的苦。所以六祖说:“拟将修福欲来罪,后世得福罪还在。”因此说,这些都是小愿。至于妄想去求涅磐的,只希望自己了脱生死,不知如来应世,为的是救世度生,假使只知自了,而不知利他,那是执着顽空,也是小愿。

什么是空愿呢?空愿就象空头支票不能兑现。也就是说,学佛人虽然有了信心,但是业识的障蔽还是很深,偶尔激於情感,一时兴奋,就轻率地立个誓愿,那心口是不相应的,所以一愿出口,转身便忘了。或者只凭口说,借此获得虚名。这样的立愿,不但容易成为妄语,而且增加违背誓愿的大罪。

什么是真愿呢?就是真实不虚的愿。无论愿的大小,都出于至诚,经过详细审思。愿心发了以后,存心动念不敢随便转变,任凭情况怎样,始终如一绝不违背。譬如发愿要对同参互相亲爱。以后对同参就要隐恶扬善,遇事随顺他们的意见。发愿不动瞋恨,便得对人事事和蔼,烦恼不生,渐渐做到冤亲平等。不过,这些愿真而不大,虽有受用,还是不究竟的。

什么是大愿呢?学佛到了因缘成熟,得遇善知识,澈底明了佛法真义,深知佛恩难报,于是发至诚不二的心,立利他无我,弘法利生,众生不尽,我誓不尽的大愿。至於为了佛法可以不顾惜身体,为了佛法可以倾家荡产不要生命,那还属于次要的。这样才是宏誓大愿。

大家当知,愿心就是“因心”,因地的发心。有了“因心”才有“果觉”,果地的正觉。因大果大,因真果真,所谓“因该果海,果澈因源。”因包括了果,果贯彻到因。不但学佛要立愿心,才能由因生果,就是一种政策主张,一种技术创造,也必须先有正确的见解。具备了正确的见解,还须有坚定的愿望,不怕艰难困苦,遭到任何打击决不回头,然后才可达到目的。若是胸中没有一定的见解,固然不能成功;而愿力不坚,也必至精神涣散,结果还将遭到失败。这种事例很多,不必细说。学佛人在自利方面,为明心见性;在利他方面,为救济世人度化众生,这固然是难事,而明心见性,也不是近期内所能成功的,所以更非立真实的大愿不可。我们发愿,和发誓一般,所以又叫做誓愿,凡是违背的,必受严重的谴责和报应。

最后说行字。学佛的人一开始就要“行,所谓依法奉行。但“行”是根据愿而来的。真实的心愿发了以后,就应当照愿实行。若是有愿而不去实践,或行动不力,就同口说皇帝筵席上的丰盛菜肴,而实行际上得不到一饱。所以无论愿的大小,或自修,或利他,必须难行要行,难忍要忍,即使粉身碎骨,也没有顾虑,修行达不到愿望,中途决不改变。但行字范围很广,简单说,就是要行菩萨道。菩萨道就是广大无边的六度万行。然而万行不离六度,依照佛说,以布施度悭贪,对治贪爱和吝啬;以持戒度毁犯,对治防范各种过失和犯罪;以忍辱度瞋恨,对治愤怒发脾气;以精进度懈怠,对治懒惰;以禅定度散乱,对治胡思乱想;以般若度愚痴,对治愚昧邪见。这六度都含有度己度人同登彼岸的意义,也就是行字所包含的意义。那末,度人度己应该以哪一项为先呢?

须知人我原是一体,自他两利,何必有先后之分呢?因为度人就是度己,度己正是为了度人。大乘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所以只知利他,正因为只知利他,结果众生未尽,而自己已得度;小乘菩萨着於我相人相,只知自利,正因为只知自利,所以我执难破,结果不易自度。由此可知,自利不利,尚在此岸,利他无我,才登彼岸。

总之,信愿行三字,都是从心里发出来的。大家学习心地法门,更应当时时在心上用功。所以六祖教人:“此须心行”,这必须从心上去修。“迷人口说,智者心行”。迷人只在口头上说,有智慧的人能在心上去实行。他又说:“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口里诵经与心不相应,就是被经所转。望大家依心起信,依心立愿,依心力行。心是真如,真如是真实不虚,如如不动的意思。念念能依这样的心,就可成为真信、真愿、真行。心本来是没有限量的,它的体是大到没

有边际。如果处处能依这样的心起信发愿修行,就可成为大信、大愿、大行了。既真且大,自然可以达到心佛共同一体,互相感应了。

慧明所说的话,都很粗俗;但话虽粗俗,也不无理由。禅宗古德,谁不懂教,谁不是以粗俗的话来开示学人。他们所以这样教导,是恐怕学人离开自心自性,专在经教文字上上枉用功夫,徒然增加理障罢了。

第二座 戒定慧

同学们,上次讲过信愿行,今天讲的戒定慧,“信愿行戒定慧”,这六个字是学佛的人最要紧的基础;而且是不能分开的。因为要是真信愿行,才能谈到戒定慧;相对地说,能持戒、习定、生慧,才能有真的信愿行。

禅宗以“心即是佛”为根本,一切都要在心上用功。心以无相为相,今天便讲无相戒定慧。但是既然是无相,为什么又有戒定慧呢?这就是六祖所谓“随方解缚”,随顺方便,解除众生的束缚的意思。因为众生的业识很重,若是没有方便,怎能深入?所以学佛的人要先从持戒做起。能持戒,才能习定生慧。 什么是戒呢?“心地无非自性戒”。戒有有相和无相的分别。有相名为身戒,无相名为心戒。修习心地法门的,应该严持心戒。大家现在打坐,就是做心戒的工夫。为什么?因为上座后一心持咒,(净宗念佛也一样),依靠咒力锁住一切妄念。(也可以用念佛转化妄想杂念。)久之妄念不生,便是“心地无非”的境界,也就是没有善念,没有恶念,没有无记的境界。不但在座的时候是这样,下座后还是这样。一切时、一切处,都不起分别,不生烦恼(念佛的人行住坐卧,一句佛号不中断)。自然动静一如,才算完成“心地无非”的戒。心戒境界虽然太高,只要真能发心,具有真信愿行,又有什么困难呢?不过,业力没有消除,定力不够,容易见境生心,心随境转,所以不如同时守持有相戒,比较稳妥而有益。望大家参照以前所订的透关八条(一、心口不一,二、杀盗邪淫,三、两舌恶口,四、贪戾悭吝,五、瞋恨嫉妒,六、自大轻人,七、信心不坚,八、我执烦恼。附后),仔细体会。什么是属于事相,什么是属于心相呢?事相是有相戒,心相是无相戒。由事相而戒到心相,就是从有相戒,达到无相戒。

须知守戒为佛法最要紧的事,无论哪个宗哪个派都重戒律,儒家也有君子的“三戒”,颜子的“四勿”。而佛法包括世间法和出世法,更非持戒不能入门。中国佛法近来不能盛行,就是因为学人不能於身戒心戒切实遵守,所以被人们所疑谤。我们应该迫切地以身作则,努力在戒字上用功,以“心地无非”为戒的根本,以“利他无我”为戒的正行,以“透关八条”为策进。戒身不妄作,戒心不妄动,久而久之,定水澄清,心珠自然显现了。

怎样叫做定呢?“心地无念自性定”。学佛以得三昧为主,三昧是正定的意思。怎样才能得正定呢?就是要一念不生。经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

相就是如如不动,不动就是定。假使念头稍为一动,那无明烦恼就会随着起来了,这样,心就不定了。所以说,心地无念就是定。只有无念才叫正念,有了正念,才能万德具足,一切智慧自然现前。同学们,不但学佛的人要有定力,才不会被魔扰乱,不为境界所转变,就是世间上的一切,没有定力也不能成功,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高贵品德就是定力所获得的。(这就是说,生活在社会上遇到富贵不会起贪心,贫贱困苦的时候,不会改变志愿,威势逼迫之下,不会被屈服。这才是真实的定力,虽然这还是世间的定,所以修定要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考验,并不是离开生活,盘上腿子,一坐几日,几个月就算是定功,这种定是死定呆定。)定力是从修养(生活中修习培养)得来的,古来所有的天下立大功,名誉传到后世万代的,没有不从修养上下过功夫的。如诸葛亮一生的功业,都成就於“宁静致远”四字上。所谓宁静,就是从修养得来的定。致远就是看得远,看得广,看得深透,是从宁静中得来的慧。

什么叫做慧呢?“心地无我自性慧”。我们的自心佛,妙用无量,不可思议。只因为迷人不知,地水火风四大合成的身体,本来是虚幻的。把假我看得太真,将本来般若胜智的真我,遮障住了。学佛的人第一要破我相,把假我看破,因为有我相,便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没有我相,也就没有一切相了。那末,当体空寂,一切智慧自然现前,便能“度一切苦厄”,没有种种烦恼困苦了。所以说:“心地无我自性慧”。试看古德和世间上圣贤豪杰,哪一个不是从“无我”得来的。烈士能慷慨捐躯,牺牲生命,就是因为一念无此假我,看破这个假我,才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名垂千古。学佛人若是想把真我的珠光显露,起大智慧,就应先破我执。偈曰:

万法唯一心,权且立虚名, 有我非觉体,无相乃真成。

同学们,佛法法门虽多,总不离戒定慧。不过在三乘之中,三学境界各有不同。例如六祖告志诚说:“你师父的戒定慧是接小根智人。我的戒定慧是接大根智人。”因为戒定慧的体虽然相同,可是作用不同,所以境界也就不一样了。三学的道理,不独佛法是这样,就是儒家也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这就是戒定慧三学的次第进程。因为“克己”就是克制自己,不要贪爱五欲,那就是戒;“复礼”(礼同理,就是理性),是恢复本来的性,本性是不动的,不动就是定;“天下归仁”,仁是仁爱,普天之下人人仁爱,是妙用无穷,就是慧。可见世间法和出世法道理是一样的,因为一切是唯心的,都是在一心之内的。还有,戒定慧三学,戒中有定,定中有慧,慧中有戒。所谓一而三,三而一,都不出于自心。学人果能明白自心,自然能悟得无相戒定慧了。

第三座 四归依

同学们,四归依有有相归依和无相归依。今日所讲是无相归依。佛法有显和密的分别。学显教的,是归依佛法僧三宝。学密教的,於三宝之外加一归依师。

因为密法无上,必须尊重上师。但这都是有相归依。慧明所说的无相归依,是根据禅密兼修的道理。现在依次略略来加以说明:

归依佛,是归依哪一佛呢?若是归依释迦佛,释迦佛已灭度;若是归依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西方;若是归依十方诸佛,十方诸佛有无量无数;若是归依木雕泥塑绣绘的佛,那雕塑绣绘的佛,是表法(“表法”就是用物质形象表现种种思想意识—法。也就是象徵某种概念,例如,观音象徵慈悲,文殊象征智慧??等。),是没有知觉的。那末,究竟应该归依哪一佛呢?当知佛就是觉,佛与众生本来同样有个觉性,没有差别,只是觉与不觉的分别罢了。学佛的人是以始觉去觉悟本觉。那始觉本觉原来不离自心,所以归依佛就是归依自心觉,并不是归依心外的佛。

这样说来,那心外还有没有佛呢?回答是肯定的,是确实有佛的。释迦佛虽示现灭度,而其实并没有灭度。阿弥陀佛虽在西方,可是和十方诸佛的法身,都无量无数遍满十方,但是诸佛虽无量遍满,我们若是自心不觉,诸佛和我们又有什么相干?因此,必须自心常觉,才能和十方诸佛感应道交。所以归依佛,就是归依自心觉。

归依法。佛法法门无量,法法平等,我们究竟应归依哪一法呢?当知法就是正,归依法就是归依正。学佛的人要有正知正见,树立正言正行。什么叫做正呢?清净慈悲为正,心地无非为正,利他无我为正,无念无相(心地法门专讲心,无相不是外面没有虚幻的事相,而是心里没有相,心里没有事相的挂碍,空寂灵知,如如不动。)为正。但是清净慈悲??无相,以及佛说八正道等,都不出自心,都在自心之内。心正一切正,所谓“一即一切”。所以归依法就是归依自心正。 归依僧。僧的本来意思,是众多比丘在一处和合而住。但过去僧不可见,现在僧很多,高僧也不少,究竟应归依哪一位僧呢?当知僧就是净,归依僧就是归依净。我们的自心原本清净,只因多劫以来污染越来越深,使灵明变为晦昧,智慧变成愚痴,以至造业受苦。从今以后,要扫去一切烦恼习气种子,纤尘不染,回复本来清净面目。所以归依僧就是归依自心净。

归依师。学佛的人迷时须要师度,悟了就可以自度。一切众生有五性差别,假使不定性的凡夫,遇到大乘学大乘,遇到小乘学小乘,遇到外道学外道,那就会事倍功半,或者竟走到岔路上去了。因此,明师的指点关系最为重要。但这只是指有形相的世间的师父,不是无相的师,无相的师就是自心。为什么呢?自心本来具足恒沙功德,无比智慧德能,和诸佛是一体的,是一样的;若是舍离自心,专向外面去求有相的师,那末,即使遇到明师,而不在自心上时时检点觉察,又怎能与师父的心相应呢?大家从我学法,如果是依我色身为师,我的色身跟大家又有什么差别?慧明在语录上明明说,以心传心为玄。既然说是玄妙的,当然不是肉心。因为肉心妄执,它是障蔽灵知的;既然说是心传,当然不是语言文字可以说明的。要知这个玄妙的心,就是大家的本心,就是三世诸佛的果体,一切众生成佛的正因,也就是我们唯一无二的真正师父。所以归依师就是归依自心做师父。

总而言之,四归依:佛是觉,法是正,僧是净,师是心。大家把这四字连贯起来,就能看到是,觉、正、净、心。倒转过来看则是,心、净、正、觉。由此可以悟到,“觉正”才能“净心”,“心净”就得到“正觉”。归依觉、正、净、心,就是归依自心。大家日日念着四归依,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四归依的道理原来是这样的。因此,迷人总是在相上去求,不在自心上去体悟。当知离心外求,论显教,有三藏之多;论密法,有五部之繁。试问从哪里去修去学?我佛出世,就为的是“心即是佛”一段大事因缘。禅宗古德继承心法,所以功德无量。我们学佛就应在自心上用功,才符合佛的宗旨。

同学们,四归依也是方便说的。正如一把钥匙交给大家拿去开锁,锁开了自然会见自心的珍宝。但不能悟到无相四归依的,总是在相上打搅。初发心的时候,会在修持时,或礼佛忏悔时便觉,一转念间,便又不觉了。这种觉,是有相妄觉,不是真觉。希望大家把这种妄想差别的着相念头,要如快刀斩乱麻似的一齐割断,专从自心上用功,从觉上做起。除去有相觉,悟入无相觉,这才是真正的自学。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说正。大家有了觉才能正。若是不觉便不能正,不正便是邪。邪了就是戒定慧都谈不上,信愿行也谈不上,还说什么四归依?至于世法上,以合法律与道德的行为为正,否则不正;向着善的方向去就正,不善就不正。凡是行为不正的,他的前途肯定会有危险。譬如铁道双轨,要平正不倾斜,火车才能通行。如果轨道倾斜不正,车便行不通;如若勉强开驶,就会发生危险。学佛的道理也是这样。

第三点,说净。学佛就是由染求净,譬如白布一匹,污染得太厉害了,就必须洗涤,然后才能洁净。我们自己想一想,能不能没有染污。不但名利恭敬,成种种贪爱的染,而且无明烦恼,更成为念念尘劳的染。当知有了一种染污,已经可以成为身心的祸害,何况是多种染污呢?所以修行人必须六根没有染污,把身口意三业逐渐消除,才可使里面的障碍不生,外面的尘垢不染,这样才能清净。 第四点,说心。释迦佛五年寻师学佛,所遇到的都不合他的要求。那末,雪山成道,究竟依靠哪一位师父呢?那不是依自心寂照为师吗?他是依靠自心,用寂照功夫成道的。六祖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可见自度的,才能算悟入;不依自心,怎么能说是自度呢?学佛人如果不依自心的真空无相的师,专向心外驰求,今天说这个法师本领高,明天说那个法师神通大,试问法师的高大,和我们的本份有什么相干?越是驰求,离心就越远。这样学佛,比如往南去的车子,向北面轨道上行驶,终于不能见到自己的本性。

如上所述,可见佛、法、僧、师都不离自心;假使离开了自心,那末,学显学密,谈性谈相,都是属于客尘影事,比如梦中说梦。如能明悟自心,那末,无量法门就象自己储藏的家珍,可以取用不尽了;不但显密圆融,性相不二,就是佛法僧师也不可得,可以说,无相归依就成为无相菩提了。

第四座 心地法门

同学们,对于“心地法门”四字,我们往往只在表面上忽略看过,而不知这四字的意义最为紧要最为广大。如能细心领会便可悟道,何必再去多求呢?这四字分开来讲,心便是佛,地比喻心量,法就是正,门就是路,也就是说,心若是能象大地一样,就可入正觉的路了。

我们的自心本来无量遍满能生万法,也象地一样具有博大深厚的德,能生万物,所以借来作为比喻。地之所以能生万物,是由于它能随时节因缘而动作,作了象是没有作,没有感受,安定不动。而我们众生呢,昏迷了真心,追逐着妄相,见到境界就生心,遇到事物就要动念,於是自己蒙蔽了灵明自心,越来越增多障碍。学佛的人以妄修真,就应当以地作为法则,作为榜样,虽然山河大地都是因妄而生,有成有坏,我们又何必以虚妄的大地作为法则呢?但须知地虽然是虚相,可是它的功德却是没有限量的。地能生一切物,能载一切物,能容纳一切物;而且所生产的一切物,是养育众生而不是自私自利;载一切物,是大小都收,清净的污秽的一样对待,而没有取舍分别的成见;容纳一切物,随便你污辱它毁坏它,钻它凿它,它是一点也不会动摇,不会有厌拒瞋恚的念头;所以称为大地。假使我们的尽量能够与地同样广大,能够同地一样利益他人,没有取舍瞋恚的我执,一切不动,便不难和真如本心相符合,那还有不成就的吗?

我们学的是心地法门,日日说:“心地无非,利他无我”,到底我们的心能不能象地一样的大,能不能养育众生,能不能什么收容,听人污毁而不动呢?不要说不能任人污毁,恐怕连一句空话都不能容忍;不要说养育众生,恐怕对自己的亲属尚且不免自私自利。这样,还说得上“心地无非”吗?学习心地法门的人,时时刻刻都要将自心与地比一比,看究竟比不比得上。据我看来,不要说象大地那样大,甚至连一亩地那样小都比不上。为什么这样说呢?一亩地,一年四季还能生许许多多的东西来养育众生,而且也有被侵犯而不计较的容量。试问我们的心量,比这一亩地的生育,这一亩田的容量是怎样的呢?大家如果不在这个上面去思索、去用功,无论怎样是得不着受用的。

地能大能生能载能容,和天的德相合,所以古人称天地的德为大德。我们的心量功德,能同大地一般大的,就是大德。所以学佛人已有成就的,也称为大德。儒家说:“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有大德的人,一定能得到名利福寿。学佛而成大德的,对於名利福寿已看作是梦幻泡影,只有初发心而不明佛法的,多有为求名利福寿而来的。但是要得名利福寿,必须到大德的地位才行。若想成为大德,那心量与功德必须同大地一般才行。

同学们,怎样叫做登地菩萨?因为他的心量功德俨然同大地一般大。至於二地三地的菩萨,他们的心量功德当然更大,就同两个地三个地一般大了。到了超过十地,才称为等觉、妙觉。大家想一想,思量思量,我们的心量功德,有一个地那么大没有?须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自心佛本来有着无量功德,比十地还大,只因为妄心不息,时时执着外境,遮障真如自性;也象日月光明本可普照一切,只因云雾遮蔽,于是不能显现;一旦云消雾散,光明就能顿时恢复。修行人一念真心发露可以顿超十地,也正是这样。所以广额菩萨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

大家要明白,地所以能够成就这样大量的功德,就好在浑然无知,寂然不动。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呢?就坏在知见多,容易动。要知道,知见多,容易动,都是因为妄心不息所造成的。妄心就象火,我们妄心一动,就象火在心内燃烧,于是就生烦恼。因此,烦恼也叫做热恼,这就是造业受若的根本。

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是唯心所现的,名之为火宅。火宅中本来有法王。学佛的人应在火中找到法王,才能得到真实受用。可是凡夫误认虚幻的以为是真的,舍弃真的去追逐虚幻的,以至一翳蒙蔽了眼睛,就空花乱坠,只见空花,不见法王。殊不知三界就是一心,把识转过来就是智,离开妄心就是真心,真心就是法王,不必去寻觅,自然能见到。凡夫不明白这个道理,自心中常被无明烈火燃烧着,不但见不到法王,而且被这阵火把本来有的功德都烧光了。所谓:“一念瞋心起,烧尽功德林。”我们学大乘法门,应知“诸法如幻,诸法亦真。”这话怎么说呢?凡事不动无明,不生烦恼,确认坏就是好,好就是坏,对于一切一切,不贪爱执着,也不远离舍弃。这样,不但火不能烧,而且这个火,也就转成智慧光,可以彻照无边,与诸佛同体了。我们的自心原来是能够自己作主的,但因定力不够,常被业境所转;而业境没有自性,本来是虚妄,只要我们能把得失心、是非心、瞋恨心、分别心、乃至一百六十种相续心、八万四千尘劳心一概空去,这时,妙明真心自然现前,便可与天地同德了。

心地法门以禅密兼修(或禅净并修),可以顿时超出三界,一直进入佛地,就以现在的凡夫身证得圣果,这也是登地菩萨所修的。大家能修这个无上法门,就是大家的因缘已经成熟,慧明不过是指条路罢了。希望大家,难行要行,难忍要忍,难舍要舍,难成要成,努力在心地上用功。如果遇到了象没有遇到一样,见到了象没有见到一样,错过了这个良好的机会,那不是很可惜吗?当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们学佛是来解决生死问题的。若是别有作用,另有企图,不但得不到真实受用,而且会增加业障,更不用说解决生死问题了。

人们都免不了有烦恼,若是对人生没有正确的认识,烦恼重的,容易生厌世的心。只要能依心地法门切实修心,学习“地”的气量,以“地”作为学习的榜样,不但能清凉自在,而且能转动一切改变一切,那又有什么劫难的顾虑呢?佛法的目的原是帮助大家得到自在幸福的,简要地说,就是要挽救人心的。学佛的人想挽救人心,应该先救自心;想救自心,应当在心念上用功,忏除一切恶念,增长一切善念,更要时时检查自心正不正,大不大,能不能同“地”一样不动,有没有与“地”一样功德。这样才是真修心地法门。我再给大家四句偈,如能仔细参思,自然有益:

学佛在心不外求,心地慈悲德具足; 贪瞋痴爱疑妄尽,不动无明是活佛。

第五座 禅密兼修的心宗

同学们,禅密兼修的心宗,道理本不可说,现在方便加以解释,先说禅字。这个禅字,或者以为是六度中“禅那”的禅,或者认为是六度中的“般若波罗密”。其实禅宗的禅,包括六度万行,是以心传心的意思。所以永嘉禅师说:“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还有分为如来禅与祖师禅的。要知道,祖师禅和如来禅,原是同一心传。禅宗是释迦佛於灵山会上,拿起花来给大众看,能领会的就传法给他。那时,只有迦叶尊者微笑领会,于是单独传给迦叶尊者。因此,迦叶尊者名为西方初祖。历代单传至二十八祖达摩大师。达摩大师东来传法,为东土初祖。代代相传,心心密付,所谓“教外别传”。

佛法的真理是没有言语可以说明,没有形相可以表示,所以禅宗不重言说,而是直接指出当人本来就有的心,使人亲见自性,完成佛道,这是无上法门。初祖东来,就是为了这“心即是佛”的一大事因缘,告诉人们不要迷惑受苦,向外求佛,你的心就是佛,这是人生的大事。可是禅宗境界太高,根机钝劣的,不但很少有一说明了的,而且多流为口头禅,只是在口头上说说罢了。因为末法时代的众生,大都业障深重,所以同时要修持密法,或者修念佛法门(参看第十二座),净和密是仗佛力,禅是只凭自力。佛力自力合而为一,才可以应机,深入到究竟,成就佛果。

禅密兼修的心宗,有通和别两个意义。什么叫两者相通的呢?先释“心”。禅是自心,密是佛心。佛心自心,本来属於一心,都是这个妙明圆觉的心。其次释“宗”。凡是以文字显示的为教,不立文字的为宗。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所以叫做宗。密法虽有咒文,但只是循其音,而不必了解它的意义,说了等於不说,虽有文字和没有文字一样,所以也叫做宗。因此,禅密兼修叫做心宗。 什么是两者有分别的呢?禅和密各有二种意义:先谈禅的二种意义:一、依祖意,禅是达摩祖师所传的心法,没有语言文字,只是以心传心,所以说是心宗。二、遵佛旨,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而他自己却说,没有说过一个字;且於灵山会上,传心给迦叶尊者,嘱咐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咐嘱於汝,勿令断绝。”这正法眼藏就是实相无相玄妙奥秘的心,所以说是心宗。 其次谈密的二种意义:一、总释:《大日经》说:“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所以说是心宗。还有,密咒也叫真言,梵音为陀罗尼,就是总持,一总都包含了,统统都包括在内了。一切密咒都是诸佛菩萨微妙本心,秘密奥妙不容易知道,可持而不可说,所以说是心宗。二、别释:密咒有八万四千种,这六字大明咒,是观自在菩萨所说,是观自在菩萨的微妙本心,是诸佛的妙心,也就是众生的一心。传授六字大明,就是以心传心,所以说是心宗。

禅宗是教外别传,不依照经教,没有次第阶级,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所谓以心传心。古德教人,多於喜怒哀乐之中,旁敲侧击,明白启示,暗中逗引,大机大用,无非使学人顿时悟到自心,一举足便踏入如来宝所,所以名为最上乘。但是它的流弊是,容易使学人稍有悟入便以为万事已毕,不再进行事修;或者躲到深山静处去修行,沉空守寂,不知起用。密宗仪轨繁重,必须按着次序一级一级进修,由小而大,不遗漏一法,也不超越一法。先修“加行”,然后传本尊真言,再由念诵而观想,逐渐进入无相般若。以他力和自力归入三密一如,就以现

在的凡夫身而成就圣果。但它的流弊是,容易使学人炫惑於神通,着於魔境。而且置办法器,庄严道场,供养上师等等,不是富有资财而兼有闲暇的不能办到。 只有禅密兼修,取禅宗的自心是佛,实相无相,以救密法着相入魔的危险;取密法的专重事修,借不可思议的威力,感化有情,来帮助禅宗浅悟即了,以为无相无得,就不发起度化众生的偏执。因此,禅密兼修,不偏执坛场、供养等事相,不固定依次修习的阶层,只在根机相应,因缘成熟,无论贫富老幼都可以修持。一方面知道禅宗心即是佛,而不废弃事修;一方面知道密法以佛力加被,心外有玄,但是不着玄相,不会入魔。这样,定能在今生就可以成就。末法时代,这才是适应各种根机普遍摄化的法门。

密法虽有神通,须知这种神通是从微妙本心、不可思议中生出来的,还是幻妄的,学人千万不可贪着。一般修密的人欢喜谈境界谈神通,这不但淆惑观听,而且容易入魔。古德说:“神通治病,皆圣末边事。”当知密法功用是在凡俗中成为圣人,不可言说,难道只在于神通治病那些雕虫小技吗?现在东密和藏密风行全国,固然是佛法的好现象,但学者每每贪多务得,接受了一座法,不没有修得感应,又想去受第二法了。今日来一金刚上师去归依;明日来一阿阇黎也去归依。不知学到什么程度才是究竟。应该知道,修密要一门深入,信师信法更要始终不二,不能朝三暮四。这样,才能达到不可思议的境界。

佛说,“一切法门究竟都归一心。”因恐众生执着文字,於是在文字语言教导之外,另传一个法门,离开语言,不执事相,以显示心即是佛的体;还特地说了密法,指出诸佛菩萨微妙本心的用。如来这样慈悲以种种方便显示心要,而有的众生认为显教好密教不好,有的则认为密教好显教不好,自己遗失衣里明珠,实在可悲可叹!慧明弘扬禅密兼修的心宗,是以禅为体,以密为用;以禅摄密,以密护禅,也就是以心摄心,以心护心。大家须知,禅和密名称虽然是二个,其实只是一个心。不过,禅密两宗,一个着重在悟,一个着重在修。所以禅密兼修,就应该修和悟并重。

大家切不可这样说,禅是顿悟自心的,不须要在事上修持了。须知理虽然可以刹那悟入,但是在事上必须重视逐渐修习。为什么?“风息浪未平,粪除臭味在”,多生习气要待修习才能清净。象黄金在矿石里,它的本质固然是金,但不采不淘不炼就不能成为纯金。密宗的六字大明咒,功德无量无边(净宗的念佛也有同样的功德)。只要至诚专修,心念归一,自然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可以消除根本业障,得到即身成就。如果不能一门深入,分别心重,或不起大悲的心,自私自利,就不能相应。当知禅密兼修,应以救世度生为心愿,以佛心为自心,本尊是我,我也就是本尊。能发这样的大心,自然和诸佛菩萨以及本尊心心相应,从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称为心宗。

第六座 心宗医心病

同学们,近日天气失常,患伤风感冒的很多。应该知道,我们的病是多种多样的,现在将病源和治法,略说如下:

病有无形和有形两种:无形的病是贪瞋痴爱以及一切烦恼;有形的病是外感内伤以及一切四大不调。无形的病是心病,有形的病是身病。身体的病起因於心病,心若是没有病,身体也就不会生病了。那心本来清净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为什么会有病呢?只因为最初一念妄动,就有了这个身体,有身体就是病。又因为你的思想牢牢执着四大合成的幻我假我,於是妄想执着,由贪瞋痴爱而起八万四千烦恼,又生心病。由于这些心病,就生出种种身体上的病来。所以生老病死随着所造的业轮转,无时无刻不在痛苦之中。我们既然知道身体的病起源于心病,心病起源于动念,病源已经查清了,就应该对症下药。什么是药呢?禅密兼修就是正本清源的阿伽陀药。这药乃是释迦佛传下来的医治众生生老病死苦的妙药,能够普遍治愈身体和心理上一切疾病。因此,如来也被称为大医王。 学佛的人知病求药,所以能离苦。而众生在睡梦中糊里糊涂,在病不知病,还认苦为乐。不知茫茫业海无量无边,贫富贤愚谁也逃不出生老病死的苦。所以有也苦,无也苦,富有的人不过是由于往劫善因较多而得到好的果报,但是善因一完了,恶果就随着来了,轻则再转人身,痴愚残疾,重则堕三恶道,长劫沉沦。这种因果轮回的事迹,或记载在书册上,或传播於世俗中,决不是虚构不实的。可惜世人不觉悟,病上加病,真可怜悯啊。近来全世界天灾人祸不断的出现,不独生者病苦颠倒,而死者也成千上万。这种共业,都由众生共同的心病所造成。那共同心病就是从各个人一念妄动所感召而来的。由于自心不清净,就使他人的心也不清净,这种辗转相引,你牵引着我,我牵引着你,于是就成为共业。如果能够觉悟到一切是幻,虚假不实,念念清净,那末,当下就身心轻安。假使自心病减,共同心病也就相应减少。为什么?就是因为自心清净,他心也清净了。如若不肯放下,事事执着,这样,事事都能够害自己生病,也使人家生病,俗话说:“心病无药医”。所以我佛慈悲,广说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尘劳的病。

大家现在学禅密兼修的心宗,就是能断病源的心药,只要肯吃,保证能治愈心病。心病痊愈了,不但身体的病也得到痊愈,一切病都可以痊愈了,又何必再去寻八万四千种法药呢?大家每日除打坐时间稍能净心片刻外,该有多少念头?要知道,每一念头都是病,又该有多少病?要知道,每一念头都是病,又该有多少病?一种病尚且能够使人不能起床,何况有多种病呢?近日大家有患伤风的,初起时本是小病,如果不及早医治,或是吃错了药,便可转为重症,甚至使人死亡。我们一念之差,一般人以为无足轻重,关系不大,殊不知念念相续,念头多了,就会使烦恼无边,病上加病。当知生死事大,人寿几何?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啊!希望大家猛省,赶快觉悟过来,赶快依法修心,以治心病。现在有一首偈,可治有形和无形的病:

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须心药医; 心若正时身亦净,心生还是病生时。

同学们,这首偈虽只是四句清淡而不深奥的话,如果大家能仔细参究钻研,或当作真言咒语持诵,自然会有妙用。要知道,禅宗的方法,一般就是参话头,话头有活话头和死话头,看学人程度深浅给予传授。这首偈可当作活话头参,长久地参参究,一定会有所悟入。大家以其平淡而忽视它。

我们有了病,因为不知病源,所以医药乱投,结果得不到效验。假使永远不能自知,这样,病越来越重,业越来越深,堕落到了三途,将更加难以知道了。知道些什么呢?知病由业生,业由烦恼生,烦恼由无明生,无明一动,心病就成为身体上的病。所以说:“自身有病自心知。”根本的病不是医药所能治,专仗佛力以难得到效果,因为病由心生,还须心治,所以说:“身病还须心药治。”什么是心药呢?心正是药。所谓正知、正见、正思惟。如果心里有所忿恚,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虑,都是烦恼,都不得其正,都是心不正。心既然不正了,就将随着外面的境界妄动,起惑造业,而成为身体上的病;若是心能正,那末,心安体泰,身体也自然清净了,没有病了,所谓“修身在正其心。”就是心正身净的道理。所以说:“心若正时身亦净。”心体本来是空寂灵明的,只因为妄动,就成为障碍,不但恶念是病,所有一切念都是病,所谓“有念皆非”,有了念头都不好,这是更进一层的说法。所以说:“心生还是病生时”。 这四句偈,讲法很多,讲得太清楚了,反而不好。因为禅宗的话头,同密法真言一样,都有破除知见的功效。(念佛也能破除知见)。长时期去参究,长时期去持念,自然可以悟道。现在全人类劫难不断发生,众生都在病中,大家因缘成熟,来学这无上心地法门,既然知道了病源,又知道了治病的药,希望照这药方,依法奉行,一面悟,一面修。修什么呢?修一切善法。一切善法就是利益众生化度众生,因为使人得到利益,你才有功德。有功德,才能正,才能净,净了就没有病。如果不行度生利他的事,徒然持咒打坐,虽有功德,利益不大;若能发心真实,逐渐罪业消除了,也可减少身心的病。禅密兼修的心宗,不但要医治自己的心病,更要医治众生的心病。为什么?因为我们应该本着“众生不尽我愿不尽”的愿,看到众生的病象是自己的病。我们应该大雄无畏,对待一切众生慈悲仁爱,弘扬心地法门,普治众生的心病。若是众生没有病,我的病也就没有了。这才是心宗医心病的本旨。

第七座 本法假修与真修

同学们,禅密兼修有假修和真修的分别。而真修中,又有决心与有恒的困难。须知“学佛容易修行难,假修容易真修难,真修容易决心难,决心容易有恒难。”学佛的人凡是修到中途退悔的,都是因为没有决心真修,或虽有决心而没有恒心。假使立愿真修,而又具有决心,且能有恒长久不变,这就决不会退转了。现在方便分为四种意义,略加说明:

什么叫假修?我们的色身本来是假,为了求真,於是要修。所以说:“以假为真”。能够舍掉假的,才能得到真的。若是处处在假我上着相,不在真我上用功,这就叫做假修。一切法门都起源於心,心就是真我。离开了心向外去求觅,就不能相应,也叫假修。心地法门教人打坐,便是修心;教人持咒,就是把散乱

的心收摄起来。假使上座时,身体虽然坐着而心不坐;持咒时,口虽然在持念,而心不持,也叫假修。禅密兼修,以“心地无非”为戒的根本,以“利他无我”为正规的行为。真修这一法门的,就是行菩萨道。如果只知道打坐,专为自己了脱生死,甚至骄傲自大嫉妒他人,动不动就生烦恼,就和本法不相适应,也是假修。

什么叫真修?在一切的时间,在一切的地方,对一切的事物不贪受、不厌恶,也不远离,在上座时,身体和心都安定地坐着;持咒时,心和口同样持念,身和心打成一片,而且本着“利他无我”的宗旨,发大慈大悲的心,起弘法利生的行,苦口婆心地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己更须心里所想的和说的做的完全一样,永远不变,这是真修。这样的真修,并不是难事,所以不能实行的,只因为没有下决心,容易被外境所转移。

什么叫决心?就是放下一切,一门深入,勇猛精进的意思。佛法根本是为了脱生死,普度众生。这是何等重大,何等艰难,如果不立下决心,怎么能够侥幸成功?释迦佛以皇太子的尊贵,正当青年有为的时候,因看到生老病死的苦,便能悟假趋真,放弃王位,遍访名师五年,雪山苦行六年。他的决心是多么坚强啊!二祖慧可,去拜谒达摩初祖的时候,整夜立在雪中,而初祖面壁静坐不去理他,反呵斥说:“诸佛无上妙道,多生多劫以来精勤修习,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尚且得不到,难道你只化了些很小功劳,而能求得大法吗?”二祖听了教诲,就用刀斩断手臂。他的决心又是怎样的呢?大家想一想,初祖原是为了传授大法给二祖而来东土,渡海三年,面壁九年,及至二祖不远千里来拜谒他,为什么开始不理睬他,后来带呵斥他呢?等到他断臂表示决心,才允许他入门,收他做弟子。这是为什么呢?那是为了检验他有没有决心罢了。大家要修这一法门,就应该以我佛我祖的决心为决心,把佛祖的决心作为自己的决心。况且我们今生学佛,因为有了因缘,才能听到无上心地法门,既不必出家为僧,又不须要受雪山和断臂的苦,如若再不下决心,那不是错失良好的机缘,自愿堕落在轮回中吗? 什么叫有恒?有恒就是始终如一,百折不回,永不改变的意思。有些学佛的人已经下了决心,立了誓愿精进修学,可是没有多久,就精神涣散;或者遭遇到逆境,而疑这疑那,生起差别的念头。这是什么原因呢?病在没有恒心。没有恒心就会百事无成,何况学佛,虽然有一时的决心,仍是和没有决心相等。当知学佛成道,不是经过九苦九难,是达不到究竟目的的。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偶然放松一下,就会前功尽弃,以前的努力都化为灰烬了。所以决心真修之后,必须没有丝毫间断,一往直前,虚空可坏,愿力不移,自然垢净光明,水清月现。 那末,有恒无恒究竟从哪里起来的呢?是在发心的至诚不至诚。凡是有决心而没有恒心的,都是由于一念冲动,不是出于至诚。如果发心出自至诚,确有坚定的知见,那就决定不至于半途而废,所谓“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即有恒,有恒自能见性。”若是不能决心有恒的,都是因为被无始以来的业力所障碍,所以应虔诚加诵《金刚经》、《心经》以作加行,作为辅助。这两部经都是实相般若,会有特殊感应的,不仅能消无始以来的业障,还能增长福慧。假使持之有恒,就可以明心见性。

禅是诸佛心传,密是诸佛心印。禅密兼修确是无上法门,难逢难遇。但必须具备无上的决心,至诚的行愿,才可能深入。有倾财尽命的勇气,坚苦卓绝的精神,才有明心见性的希望。因为大舍大得,不舍不得嘛。现在末法时候,菩萨虽乘愿而来,也有隔阴之迷,如果不速急觉悟,恐与众生一同堕落,这不是很危险吗?大家发心精进的固然很多,没有恒心中途间断的也为数不少。假使没有决心和恒心,一会儿进,一会儿退,终归自误,不得成就。从前佛在世时,恐怕比丘们懈怠没有恒心,有一警示的办法,就是教比丘,在生厌烦懈怠心的时候,自己摩自己的头,手摩到了头,就会感觉到自己落发为僧,为的是了生死,既想到了生死,自然精进心起来,厌怠心退去,虽千辛万苦,粉身碎骨,也不会退转了。大家在家修行,虽然不能摩头,自己警惕自己,但可以忆念亲长故旧,或老或少,死去的很多,并默想他们临死时的痛苦情况。同时警觉自己的身体不久也当这样,自然就能下决心,自然有恒心了。佛者觉也,觉了即佛。觉些什么呢?觉一切世法如幻,觉生老病死可怕,觉自身种种烦恼痛苦毕竟难免,乃至世法上一切成败兴亡,都如梦幻泡影,这些都是促进我们觉悟的好教材,假使能时时借鉴,到处都可觉悟,为什么不能有恒呢?

同学们,禅宗现在正是回光返照,日渐衰落的时候,而禅密兼修也是有时间性的。花只一开,月难再圆,切勿错过这一生难得的机会。六字大明咒功德无量,已详载《大乘庄严宝王经》中。大家如果能下决心真修,恒久不变,自然会有不可思议的受用。同学中曾经得到不可思议的感应的很多。须知这些感应,就是诸佛加被我们的。譬如老年父母,仅有一个独生子。他忽然逃失了,好久没有音信,一旦从外归家,做父母的怎不欢喜爱护呢?然而父母所以爱护逃归的儿子,不仅仅是为了他们一身有所依靠,而最值得高兴的是有人继承家业,传种接代。诸佛菩萨对真正修学佛法的人慈悲爱护,也正是这样。因此,真修的人应当负担起如来的家业。弘扬正法,化度众生。然而化度众生,首先在于具备足够的功德。自己功德不够,眷属还不能化度,怎能化度其他众生呢?所以儒家说:“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什么是功德呢?“心地无非”是功,“利他无我”是德;“心正”是功,“行正”是德;六度万行是大功德;达摩初祖所谓“净智圆妙,体自空寂”是真功德。这些功德原是不容易得到的。但只要我们能真修,既具有决心,而又有恒心,大雄无畏,慈悲无我,视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现在活佛,或是往劫父母,那末,“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想得到功德,功德就来了,又有什么困难呢?

第八座 本法的心念与关节

同学们,禅密兼修法是简单易行的,但心念与关节最为紧要。若是不在心念上用功,便是心外求法;不明关节,就会漫无标准不知心念微细的相,不但没有精进,而且恐怕中途会出差错。为什么呢?禅宗见性成佛,密法即凡成圣,都是无上法门。如果不是心念相应,关节明了,怎么能深入进去呢?现在将本法的心念与关节,略说如次,望大家注意。

密法出现于世,是有不可思议的大事因缘。它是为了使三恶道众生生三善道,三善道众生超出三界速成佛道。修密的,得三密加持,能使地狱猛火变成七宝莲池,无边热恼当下清凉;以七粒米普使法界饥虚饿鬼都得饱满,离苦得乐。这是我佛摄化众生,救世的妙道,难道仅仅是为了治病祈雨,对慧命没有关系的小法术吗?这些不可思议的功德,不是心念相应,具有大德的,又怎能获得呢?所以密宗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本。禅宗的根本,则是“自心是佛”。怎样才能称做佛呢?心里远离一切相没有一切相,空寂灵明的就是佛。六祖说:“禅宗法门,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心里没有念也没有相,就是菩提。菩提发起作用来,就是慈悲。这样说来,禅密两宗都是以菩提心为因,大慈大悲为本。菩提心就是大慈大悲心。禅密兼修,必须具备这些心念才可相应。

修密法的,全仗佛力加被。想得到佛力加被,必须先发菩提心,视万物为一体,六道众生和我是同一生命,怜悯自他生死的苦,誓愿度尽众生。然后依法精进,决不容许有刹那违背慈悲的心念。精诚所至,自然感动佛天。这样佛力加被一人,就是加被一切,怎么会得不到感应道交呢?如果只知道自利,着相妄求,那就万难相应。修学禅宗,要见性成佛,必须以般若智破除一切虚妄的相,以慈悲平等的心念普度一切,然后才能圆满菩提。若是只知在山林里静室中枯坐默参,不起悲心度化众生,怎能与自心佛相应?然而自佛他佛本来不二,相应只在心念罢了。可是说起来并不难,做起来确是很不容易啊。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宿世业习,每个人总是免不了存在的,这就使修持的时候成为障碍。《大日经义释略》说:“因地菩萨有五种盖障:一是烦恼障,就是根本烦恼,乃至八万四千上中下品,障盖了净心;二是业障,就是过去现在造了很多轻重罪业,业障没有消除,不能入道;三是生障,由于宿业牵累,或病或魔,或身体忙乱没有空闲,不能精进;四是法障,就是往劫障法因缘,今生不能闻到生法,或不能一门深入;五是所知障,就是已经遇到善知识,但因种种知见,互相不能和合,以至妨碍了修学般若。”由此可知,因地菩萨还有这许多盖障,何况我们凡夫呢?如果不是具有广大的真心,勇猛忏悔,怎能除去一切盖障?所以菩提慈悲的心念,是禅密兼修的根本。

菩提没有相状,也不可得,学人如若处处着相,处处求得,这样,他的心念就不能和无相菩提相应。求福报的,报尽还堕,枉费辛勤;求病愈的,生老病死终不能免。这些着相妄求的人,不要说所求的不一定能得到,就是得到了,还将失去。这样,得失扰乱他的心,疑惑动摇他的信念,没有不差别退悔的。只有以无相为本,看到一切有相的,都是虚妄,那末,得也好,失也好,不会动摇他的心,困苦不会退失他的志愿,危难不会折服他的志气,自然可以大雄无畏,勇猛直前,至诚不变了;自然可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不去求得到而自然就得到了。“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不着有也不落空,乃至自他不二,平等为怀,看到众生的苦痛,跟自己亲身所受到的一样,度一切众生,也没有我能度他,他是为我所度的心念,这样就是身在事相中,心里没有相的无相菩提。

修密法虽有一时发神通的,但是神通的事是绝对不可随便对人说,不可泄露的,不然的话,必定会招来魔障。为什么呢?因为有意显露,就是着相,就是有所求;着相有求,就是自心不清净;自心不清净,就是自己进入到魔境里去了。自入魔境的,不仅以神通坑害自己,自己害了自己,而且一定会影响听到的、见到的,使他们抛却自心,离开自心跟你一同进入魔网。这样,就是迫使佛弟子作魔眷属,那是罪大恶极,应堕地狱的。《楞严经》说的五十种阴魔,喜有喜魔,怒有怒魔,甚至着空、着清净,就有空魔、清净魔,这是何等危险啊。所以密法对于不是适当的人,他不传。学密的必须大德阿阇黎传授。修法时,更须的阿阇黎监督照顾。东密和藏密还有种种法器仪轨,庄严道场。以至清洁坛场等事也要亲自整理,这是因为,一则根据密教仪轨,以启发虔诚心;一则,收摄心念,以免攀缘外面的境界。应该知道,神通原是我们本性中所十足具备的,本来是有的,不是从外面求得的,只要有大慈大悲的心念,艰苦卓绝,百折不回,去度化众生,牺牲自己,那末,至诚所感,自然得大善知识加以启发,等到水清月现,就能证得万法不离自心。

假使不发大心,只是依样画葫芦,跟着人家学,处处着相,想求得什么,即使稍微有些感应,还是心外的事,若是作为圣解,以为与道相应了,便会进入魔道。至于大家修法各有感应,这都是由于发心真切,所以得到佛力加被,坚固你们的信心,促使你们的精进。对于这种感应,不作圣解,就是好境界。所以慧明曾在语录上说,我们在坐中所见的境界是虚妄的,不应执着这一境界,生欢喜心、恐惧心,要以不喜不惧,不取不舍去正确对待,这才是对的。现在有一偈:

执相心着魔,离相心自在; 一切平等观,无取亦无舍。

禅密兼修是方便法门,开门见山,直捷了当,不是从一级一级逐渐进入,不着重在事相上,也不是偏面只谈理论,下手就在心念上用功。心念清净了,就能生菩提,就能显露正觉心,就能超凡入圣;相反的,要是心念不清净,就会迷惑颠倒制造罪业,这样就是凡夫。所以凡和圣的区分,只在心念罢了。但其中具有关节过程,不可不知。

禅宗参话头和密法持真言,念咒,虽有一个靠自己,一个仗佛力的不同,但是自他不二,同是不可思议,同是把它来锁住一切妄念。真言功用更不可思议。所以本法只持六字真言,不用话头,就是用这个真言,破除一切妄念种子。(跟念佛转化妄想破无明相同。)等到知见不生,妄念清净了,自然真心现前,自佛他佛一体相应,哪有自他之分呢?

所谓关节,参禅一般分为三关,就是初关重关牢关。本法也有三关。什么是初关呢?学人持诵真言,持到万念归一,不起二念,没有妄念,叫做透初关,但透过这一关,还只是似石压草,还不是究竟。什么是二关呢?真言持到持而不持,不持而持,(等于念佛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是谁在持,自己也不知道,乃至好似有二个人同时在持念,这是三昧(正定)现前,也叫透二关。什么是三关呢?真言持到真、妄、法三者都不知道,深入三昧,而得“离持正定”,什么都没有,空空寂寂,灵灵明明,就证到了实相,一切具足,这叫透三关。以前参禅的,透一二关的是有的,透三关就很难。这此关节过程,关系很大,要是不明了,就会辨不清楚浅深层次,容易堕落到“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的危险。一般修禅的往往一句自心佛,成为口头禅,于是就错误地进入了上述的危险,所谓十人九差路,走错路头了。而修密的争奇炫异,希望奇妙灵异,千奇百怪,在相上求相,也都不是究竟。

禅密兼修的心念与关节,归纳起来不出三种:一是破妄,二是显真,三是真妄不二。三密加持,就是破妄。真言持至一无所得,就是显真。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就是真妄不二。禅密兼修的,能根据这三种,在心念上用功,透过关节,自然破妄显真,乃至真妄不二了。

第九座 烦恼与菩提

同学们,怎么叫烦恼与菩提?因为烦恼与菩提不出一心,烦恼的事,确是修行人证悟菩提的必由过程。现在来约略谈一谈。

烦恼与菩提含有二义:一是火中生莲义,二是转识成智义。

什么是火中生莲的意义呢?火比喻烦恼,莲比喻菩提,烦恼是苦,菩提是乐。学佛人要由苦得乐,须于烦恼火宅之中生出红莲,才为究竟。为什么呢?火有毁灭的威力,不实的物质一经火焰的焚烧,没有不随它而化为灰烬的。火也有锻炼的功力,坚真的物质受它的溶化、冶炼就成为金刚不坏之体,不但不被一切所破,而且能破一切。修行人须于烦恼火宅中,磨砺陶熔,借烦恼为促进发心的善缘,以困苦为锻炼身心的炉灶。这样用功,才能成为法器,假使没有烦恼磨炼,不但难发大心,即使稍为有些成就,一碰到环境逼迫,就随着境界而转,象二祖的立雪断臂,六祖的卖柴舂米,憨山的为法入狱,乃至或行乞执役,或燃指烧身,或舍身饲虎,这样的例子多得说也说不尽,他们没有不是从艰难险阻中磨砺出来的,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不进入到老虎的洞穴里去怎能得到小老虎呢?所以说:“道在苦中求”。

么样的心是妄;又不知真心和妄心原来是一心;更不知道一心之妙也不可得,所以修持不相应。修持不相应,就会使用功没有成果,效用也就显不出来了。因为佛法的真理不能悟到,其他道理也很难彻底了解。因此,世道就受影响。须知,世道渐衰,并不是世法的问题,而是人心不正的关系。为什么呢?人心不正,道心就不能起来,以致舍真逐妄,舍本逐末,从流忘返。真理越晦昧,世道也就越衰竭。所以说:“事在人为,道在人行。”世法和佛法道理是一样的。儒家说:“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如若人人能本着仁心,行仁事,在家庭能仁慈仁孝,在社会能仁爱仁恕,以仁感仁,以仁对治不仁,那又何愁世道不仁呢?现在有一偈,来揭露其要点:

佛法与世法,本来不二法; 心善是菩提,心恶是夜叉。

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又说:“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佛法不离世法,只是区别于善与不善罢了。然而一切法是没有自性的,善与不善完全在于一心。心正了法就成为善,心邪了法就成为邪。以出世无我的心,行入世利他的事,这样,一切法都是善法,种种事物没有不善的了。善法就是菩提,不然的话,一切法都不是善法。不是善法就是夜叉。

欧美科学偏于物质,有善和不善二方面,就其资生工巧改善生活方面说,是有益人类的,也是菩提。就其新奇武器毒害群生方面说,就无异于夜叉。不过,这些武器在发明者的本旨,是想与社会国家有利的,然而没想到酿成世界人类的大祸,那就和发明者的本旨相违背了。须知造杀人的因,必结人类相杀的果,未来的惨剧是可想而知的。推其原因,是由于偏执入世有为的用,而忽视了出世无为的体。有用无体,偏于一边,这就失去了平衡。为什么会执入世而忽视出世呢?因为他们以为无为落于空,不如有为能生万物。其实,空有是不二的,是一体的,譬如一切生物,离空不生,离地不长,天生地长,正所以显空有不二的用。所以偏执於有,虽功效蓬勃一时,可是物极必反,终于不是长治久安之策。

中国的文化本来是很高的,消长之理遍於人心。於是谈唯心的,以为唯物有害,乃偏重于精神。殊不知,偏重物质固然是执着于有,偏重精神,也是执着于空,二者都有执着。所以执有执空都不是中正之道。当知精神是体,物质是用,假使有体而没有用,所谈的将没有用的学问;有用而没有体,所做的将是没有体的事。没有用的学问和没有体的事,它们的弊端是相等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除了积极扩大固有的道德文化之外,一面应以精神运用物质,一面应发展有益的科学,以物质焕发精神,才符合中正的道理。

世俗的人以为学佛人不应谈世法。谈世法仿佛是开倒车。当知倒车就是顺车。为什么?法法圆融,互相联系,互相包容,互相摄受,入世固然包含出世,出世也离不开入世。入世出世尚且是假名,倒车顺车更加是戏论,所以经说:“无有定法可说。”总之,佛法真理不离世法,出世入世完全在于自心。心正,入世也是出世;心不正,出世也是入世。六祖说:“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慧明悟境有限,方便贡献,只备大家作一参考罢了。

第十五座 有为无为不二

同学们,心即是佛,不在口说;有无不二,更不可说。现在只能随便谈谈。究竟什么是佛呢?是有为心吗?是无为心吗?什么是有为心呢?有为心就是生灭心。什么是无为心呢?无为心就是真如心。若说有为心是佛,那末,有为心是生灭妄心,这是凡夫心,怎么能称做佛呢?若说无为心是佛,可是无为心是真如妙心,如同虚空,本来无相,了不可得,既没有相又不可得,哪里去找佛呢?当知有为心和无为心本来不二;不二的心,便是自心,这叫做佛。为什么呢?一切万法都是真如一心所现,我们的妄心本是真心。所以常住真心是生灭妄心的体;生灭妄心是常住真心的用,原来是不二的。法身是体,报身是用;法身报身原是一身,真心妄心同归一心。不过,我们的真心法身是无为,妄心报身是有为。无为是体,有为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所以说是不二的。

佛法中的真如门不生不灭是无为,生灭门有生有灭是有为。然而说有说无,说生说灭,说不生不灭,都是方便对治的说法。当知有生有灭就落於有边,不生不灭又落於无边。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就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不可说有,不可说无。薛简问六祖:“不生不灭,何异外道?”六祖说:“将灭止生,以生显灭,为外道说。我说不生不灭,本自无生,今亦不灭,不同外道。”这个道理非常微妙深奥,实在不容易知道,只得取明镜作为比喻吧!

镜体本明,来比喻真如;明能显色,来比喻生灭,镜照物的时候,明体不动,照红现红,照绿现绿。当照到红的时候,虽然出现红色,可是镜上并不染上红色;当照到绿色的时候,虽然出现绿色,可是镜上并不染上绿色。现红现绿,就是生灭;虽然生灭,但镜体并没有动。不动的体,就是真如。色离开镜的时候,镜上并不留色,就是前念不生;后来的颜色照到镜上时,镜上又显出色彩来,就是后念不灭。如果前念不生,当体就空寂了。也就是我执一破,无非无我,那无住真心就现前了;后念不灭,那就是真空不空,从体起用,由无住而生其心,就是无我利他。镜能照能现,就是生灭不灭的利他;镜不染不留,就是不生不灭的无非。真如与镜是同样道理,它是事情来了就应付,应做的做,该说的说,做了说了,不在心中留下痕迹,光明自在,应用如如,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但镜如果蒙上尘垢,光明就不现了,即使物在当前,也不能显照出来。若是经过揩试磨擦,尘垢除净的时候,光明就顿时能够再现。也象众生被业力遮盖了真如本心,于是就

真妄颠倒;假使发心真修,业障得到消除,真心就能再显。真如与镜,道理是相同的,磨擦修持以后,尘垢揩干净了,光明就出现了,情况也是相同的。所以究竟智,又称为大圆镜智。

再以天地作为比喻。天体本来是空,就是无为,这和真如法身相同。地生万物,就是有为,这和妄心报身相同。然而地如果没有天上日月照耀和雨露滋润的种种妙用,怎能生长万物呢?如果没有天,地上的高原旷野山川丘陵,种种错综复杂的组织,又怎能显出生化培育的功用呢?由此可知,天地是互相为用的。我们的无为法身,有为报身,也是这样,所以法身和报身是不二的。

成佛,就是将妄心转为无量真心,并不是将报身变成法身。但是又必须由报身才可以修成,所以又不是舍报身而后能成法身。因为法身无为,报身有为,离开有为就显不出无为来。一切有为,都是以无为为根据的,我们的假我不离真我,众生的妄心离不开真心。真我假我本来是一我,妄心真心原来就是一心,所以叫做不二。说到这里,顺便提一提,有些想舍身成佛的真是愚昧到了极点。

小乘佛法偏于空寂,因为它是着于无为而失于有为。着一失一就成为二,不能叫做不二。大乘佛法自利利他,自他等同,所以叫做不二。心地法门是以“心地无非,利他无我。”两句为体和用的。什么是体和用呢?“心地无非”是体,“利他无我”是用;若是不立“心地无非”的体,决不能起“利他无我”的用;若是只知“心地无非”的体,而不起“利他无我”的用,那就只有体而没有用,就落于无为;偏面地执着起用利他,而不立心地无非的体,那就有用而没有体,这又着于有为,那都不能叫做不二。必须在体上发挥宏伟的作用,才不落于有无,才叫不二。再用明暗作个比喻,没有明怎么可以见暗,没有暗又怎么可以显出明来呢?明与暗必须互相为用。心地无非,利他无我,道理也是这样。

佛说“诸法空相”,又说“真空不空”。既说“诸有是有”,又说“诸有非有”。说“有是幻”,说“幻亦真”。说“空是真”,说“空亦幻”。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又说“修一切善法,即得正等正觉”。才说“有为”,又说“无为”。才说“出世”,又说“入世”。既已说法四十九年,又说未曾道出只字。既说无量法门,又说不可说。无实无虚,即非即是,佛法道理难以理解,就在这里。然而佛法真理,真实不虚,怎么可以不可说呢?如果修行人能依法起修,以假修真,修到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假成真,证到无为,这就是体。得体以后,以真应幻,示现有为,这就是用。依体起用,即相离相。“即相”是用,“离相”是佛(体)。本着这个佛心,随缘度生,不取不舍,不着有为,不落无为,原来有为无为本来是不二的。一切一切都是这样。只因众生执着太深,说有着有,说无着无,说一着一,说二着二,所以佛又说,有无不二。佛还真妄同时并说,随

说随扫,来显示不二的真理。其实,那都是权巧方便,引人入胜。假使说到究竟,那就连不二法门也不可说。为什么呢?圆妙一心尚且不可得,那不二法门怎么可以说呢?从前文殊菩萨以不二法门问维摩诘,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赞叹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原来是这样的。

同学们,禅宗本来是没有话可讲,密法更加不可用语言来说明。慧明自愧悟理不深,由于大家再四请求,不便拂逆大家求法的善意,在我讲话开始的时候,我就阻止记录,但在大家坚决要求之下,只好随缘。而远地同学,没有来听讲的,现在又纷纷来信,要求印刷出版。本来不是帝王吃的美食,可是大家要求分食的心不可阻止,这更增加了我的惭愧。前后所说一十五次,不过贡献大家,作临时修持参考之用。说理并不精深,语言也很粗俗,大家如果一定要刊印,希望切不要多印,以免流行于世,增加我的罪过。一切法门最要紧的是要了解它的意义。大家若是能够透过语言文字知道它的真实意义,那我说的等于不说,这书印了也同未印,这篇言说就等于废纸;大家若是执着文字,遗忘了真实意义,这也就说了等于不说,印了等于没有印,这篇言说也就同于废纸;大家若是能够明了“心即是佛”,那末,就不必待我来言说了,这样,此篇言说更成废纸。望同学们再三加以考虑!

附录一 心地法门的透关

学佛的人想要见到本来面目,须要打破生死关头;要想打破生死关头,须要扫除无始以来身心恶习;要想扫除开始以来身心恶习,必须痛下持戒工夫。持戒功夫深了,恶习就能逐渐除尽,本性就自然显现。

只是心地法门的心戒,戒相太高,下手不容易。现在为了便利初机,订定逐渐消除过去习气的方法,方便叫做透关。透关与持戒意义相同,而且有把恶习彻底除尽的意义。关比喻恶业,恶业完了叫做透。主要的可以归纳为八项:一、心口不一,二、杀盗邪淫,三、两舌恶口,四、贪戾悭吝,五、瞋恨嫉妒,六、自大轻人,七、信心不坚,八、我执烦恼。

这八项,每个学人可以各自体会身戒心戒的意旨,结合自己的习气,就其易犯的先除,不常犯的后除。下定决心之后,自己向佛前严立持戒透关的誓愿,痛自忏悔。忏是自己反省以往的过错,悔是决心将来不再重犯。限定日期,一一透过。或一期限除一种,或一期革除数条。数的多少要事先详加考虑。日期的久暂,可以随缘来规定。定了以后,务必要在限期中除尽。易犯的既然不再犯了,不常犯的自然容易消除。这是修持的实际工夫,若是不能实行透过粗重恶习,那末浅近的佛法尚且隔了一道门墙,又怎能深入“心地无非,利他无我”的无相法门呢?

附录二 心地法门的佛魔一心

人的善恶都是由于心生。心善是佛,心恶为魔。佛魔原来没有定性,但随心念的善恶以为转移罢了。诚实、谦恭、慈悲、勤俭,是善念。欺诈、骄慢、瞋恨、淫惰,是恶念。所以一念善就和佛相应,身心环境成为祥和,而被佛所化,不但善的越来越善,恶的也可以转而为善;一念恶,就和魔相应,身心环境转为恶劣,而被魔所化,不仅是恶的越来越恶,善的也可以转而为恶。所以说,凡圣不出一心,善恶都由心造。心佛就是佛,心魔就是魔,道理固然是这样的。

末法时代人多迷暗,善恶不明,自己陷进到苦恼中去。更有心怀险曲,而表面上假说一套好听的话,以为人家都可以被他欺骗,人家都不会知道,殊不知恶劣的邪魔已经包围住他的身心了,一旦业力发动,小则病苦丧乱,大则沉沦恶道,即使能信赖已往的善因,暂得到侥幸避免,然而福报完了,恶报无穷,岂不危险!这个作善得到吉祥,作恶得到灾殃的道理,是古今中外不会错的。总之,佛魔不离自心。为什么呢?因为一切唯心嘛。所谓“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但法无自性,法无邪正,心正修邪法,邪法亦正;心邪修正法,正法亦邪。心善就化魔为佛,心恶就化佛为魔。我们起心动念的时候,可以不小心谨慎吗?

而且学佛乃是逆行返本的事,所谓“倒驾慈航”。不逆行,怎能返本?逆行这个道理,不独学佛是这样,一切事事物物都没有不是这样的。就象剑不磨就不锋利,玉不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天没有秋霜冬雪严寒的逆行,怎能使万物春生夏长欣欣向荣呢?人没有坚苦卓绝的逆行,怎能创立济世利人的功业呢?舜没有凶顽不讲理的父母,怎能成就大孝的名呢?禹没有父亲(鲧)治水失败而被杀,促使他抱着悲痛的心情,经过千苦百难的磨炼,去和洪水奋斗,怎能成为治水的大功臣呢?可知烦恼的火,就是菩提的因。这就是火中生莲的真义。

什么是转识成智的意义呢?执着事相,起分别心,这是识;外不离相,内心无染,这是智。识就是烦恼,智就是菩提。为什么呢?因为烦恼是由无明业识产生的,菩提是由清净慈悲而增长的。但是识与智并不是二件事,也不是一个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因为识是妄,智是真,离真没有妄,离妄也没有真。众生迷惑了真心追逐着妄相,就生起烦恼,烦恼越深,距离真心就越远了。如果能够发心真切,磨砺得功夫深了,那末,忽然认识到妄是幻的,进而不离于幻,即幻为真,再进而不着于真,当下清凉,识就成为智了。因为世间苦乐,原来没有自性,说苦说乐,都是由于业识妄心自己加以分别。所以,你认为是苦就成为苦,认为是乐就成为乐。就象名利场中吹捧拍马,趋承奔走,热衷于名利的人认为是乐,而清高的人就认为是苦;歌舞场中,灯红酒绿,正真规矩的人认为是苦,而荒唐游乐的人则认为是乐。所以寒山消遥自在住在岩洞之中,吃的是残羹馊饭,象是无上美味;拾得烧火做饭,天天笑口常开,快乐得很;南岳思禅师由于疾病,认识到身体是虚幻的,因此顿时转为轻安;乃至颜渊生活在脏乱的小弄里,穷苦得只有一只圆竹筒和木瓢,旁人为他忧心,而他却还是快快乐乐。可知烦恼与菩提,都从一心出来,它们俩本来都没有自性,并不是烦恼生成是烦恼,菩提生成是菩提,二者绝对不能转移的。能转烦恼为菩提,就是转识成智的意思。

大家既然明白了烦恼与菩提的意义,就应当不畏苦,不怕难,要在苦中难中寻得快乐,这样的快乐才是真乐。世人所以怕困难,贪安逸,怕痛苦,求快乐,都是因为被业识障住了智慧。若是能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自然不至于认苦着苦,认乐着乐了。话虽这样说,但如果不从苦难中,一件一件磨炼透过,那末,苦来还是着苦,乐来还是着乐,业识仍旧难以破除,怎能转识成智呢?不能转识成智,怎能火中生莲呢?由此可知,火中生莲,与转识成智两种意义,互相为用,才是烦恼与菩提的真实含义。学佛的人应当把这二种意义,作为座右铭,放置在案头,时时来勉励自己。

同学们,既然明白了这个意义,切勿随便将烦恼与菩提一语,当作“烦恼就是菩提”来解释。如果这样来理解,就是自误了,就大错了。为什么?因为烦恼是苦,菩提是乐,苦不是乐嘛;烦恼是暗,菩提是明,暗不是吸嘛;烦恼是业识妄心,

菩提是清净真心,妄不是真嘛。一般口头禅者,多半借“烦恼就是菩提”一语,以为一悟就可以了事,于是就贡高我慢,不愿从事上去修行。实不知,没有到大彻大悟的时候,怎能随便说:“妄就是真”,“烦恼等于菩提”,这些大话呢?所以初学佛的人,千万不可说“烦恼就是菩提”,只可说,没烦恼不成菩提。为什么?菩提是觉心,烦恼是启发觉心的善知识。因为人生如梦,象处在暗室里一样,只有处于暗中,才能生起求光明的心;只因为有烦恼,所以能生厌离烦恼的心。

释迦佛当日,因为看到生老病死苦,才立下了:“不断八苦,不回王宫;不成正觉,不转法轮”的大愿。后来更经历了五年访道,六年雪山一麻一麦的苦,才得圆满菩提。可是众生整日里在生死烦恼苦海之中,执迷不悟,不但不能认烦恼为善知识,而且在烦恼中制造烦恼。那些稍有觉悟的人,又不知火里生莲,转识成智的妙义,他们只是种有漏的因、烦恼的因,贪求来生福报,而不知道福报是会障碍菩提的。为什么?福大业也大,业大障就深。业大障深,离菩提就更远了。所以不说“福报菩提”,而说“烦恼菩提”。六祖说:“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这就是福报障碍菩提的深长意义。

学佛的人并不是要完全抛却福报,但须知福报是前世有漏善因所得来的,福报享尽了还是要退堕的。所以应该有福报不作福报想。所谓不作福报想,就是不作自己享受想,把福报转移到弘法利生的事业上去,作为成全众生,救济众生之用。这样,福报大的,功德也大。如果只求自己享受,一旦善报已尽,恶报就会到来,那时就追悔不及了。与其享有限的福报,而受无穷的恶报,为什么不依照“利他无我”的教导,切实弘法利生,早登觉岸呢?

学佛的人眼光要远,心量要大,不可贪求小利,不可把自己围困在小圈子里,须知不能大舍就不能大得,不能大苦就不能大乐。大觉世尊是由大舍大苦中而来的。所以儒家也说:“天之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可见不但学佛是这样,就是世法中要想担负起大任的,作出伟大事业的,也必须经历许多烦恼。不独担负起大任者是这样,就是小的,象得到一些小名望,得到一些小技术,乃至科学上一切发明,都是经过长久磨炼,下苦功夫深刻钻研,才能成功的。俗语说:“国乱出忠臣,家贫出孝子,严师出高徒,茅屋出公卿。”这都说明由苦得乐的道理,因此说一说烦恼与菩提的关系,望大家认清这一点。遇事能逆来顺受,逆顺不二,就须要有至诚心,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不但化烦恼为菩提,且能化度一切了。

第十座 三世因果

同学们,学佛的根本要明因果。因果的道理丝毫不爽,一点也不会错的,不独善恶报应逃不出因果的定律,就是宇宙形形色色的种种事物,都不出因果。佛说了无量法门,就是说明因果的道理。世上一切兴衰存亡就是证明因果的事实。迷人不明这个道理,往往一听到因果二字,不是取笑为迷信虚妄,便认作是神妙难知。于是认为迷信的,就拨无因果,说因果是不存在的;认为神妙难知的,就任意违背因果。由於这样,就使佛法不得昌盛,而世道人心也就越来越险恶,真使人慨叹!

因果二字,道理是很正确的,事实也很明显的,以天时论,日出日没为因,昼夜为果;寒冷为因,霜雪为果。以人事论,内伤外感为因,疾病为果;求学为因,知识为果;勤俭为因,富裕为果;奢侈懒惰为因,贫困为果;就科学来说,在物理则冷热为因,缩涨为果;在化学,则一氧二氢为因,成水为果;在数学则乘除为因,积数商数为果;乃至“爱人者人恒爱之,杀人者人恒杀之”,没有一件事不是因果的现象,怎么能说是迷信呢?又有哪些晦昧难知呢?事实上,我们是无时无刻不在因果律中生活,只不过是自己糊里糊涂不觉罢了。但是因果之理,虽然是明显的,然而又是微妙的;虽然是单纯的,然而又是复杂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就一事一物来说,因果是单纯而明显的,象上面所举的天时、人事、科学等类。但如果就人生善恶来说,那末因果因缘,相互而生,细微复杂,循环无端,不是明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就不能深知它发生的来龙去脉。

现在拿瓜来作为比喻。瓜子比作因,以瓜比作果。现在的瓜是产生于过去的子,而现在的子,又生未来的瓜。这说明现在的果,生于过去的因,而现在的因,又生未来的果。人生因果,也是这样。但是同一瓜子,分播到各地,而得瓜的时候,为什么有好坏迟早大小甜淡的区别呢?这是因为有缘的关系。缘帮助因生出果来,因须要依靠缘得以显现出来,因缘不同,果就不同了。如同一种子,已经潜伏着优劣的因,优的因好果也好,劣的因坏果也坏。这是单纯的因果。在播种时,品种优良,而肥料又多,这是好因又碰到好缘,所以结成好果。品种优良但是肥料少,这是因好而碰到缘不好,那结出来的果就不同了。若是种劣肥料多,这是坏因得到好缘,果就会比较好。相反的,如果是因和缘都不好,那末,所产生的果必然更坏。至于气候的不同,耕耘锄作有差别,以及灌溉的勤或怠,处处都会影响因果的变迁。总之,由因到果,必须信赖于缘。缘的差别又是很大,所以因果一事,既明显而又微妙,既单纯而又复杂,很不容易知道它的全面情况。

仅就瓜果这种小事,因因果果尚且不容易知道,何况人生的因果微细复杂,岂肉眼凡夫所能看清它的底细?迷人不能觉察,只以现世的成败得失来衡量因果,观察因果,他们看到做善事的得恶报,做恶事的得善报,强者结果还是强,弱者结果还是弱,乃至近年以来,水旱等灾,乡中贫苦忠厚的人遭受灾难的反而多,而都市富贵作恶的这些人受灾的反而少。于是就怀疑因果没有凭据不可相信,这岂不是绝大的愚迷吗?须知因果通于三世,善人善报,恶人恶报,这是单纯的因果。

善人恶报,恶人善报,这是复杂的因果。善人得恶报,是由于过去世的恶因在今生先成熟了;今生虽善,而没有极大功德,过去世的恶因不可能避免,所以遭受恶报;但是今生的善因,仍然会结来生的善果的。恶人得善报,是由于过去世的善因在今生先成熟了;今生虽恶,而不是罪大恶极,过去世的善因不可能消灭,所以得受善报;但是今生的恶因,仍将结来生的恶果。

又有一世之中而前后善恶的报应不同的,也是因为往世今生善恶不同的因缘,所以有不同的果报。强者弱者也是同样的道理。乡间受苦的人是因为他们在前生种了恶因,所以今生在乡间身受贫苦,或者还遭受灾劫;但今生忠厚勤劳的习惯,就种了来生的善因。都市享乐的人,是因为他们在前生种了善因,所以今生得在都市享受较优的福报,或者还免于灾劫;但今生有骄奢淫佚的恶习的,就种了来生的恶因。所谓“作善降祥,作恶降殃;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这些因果循环的事,与种瓜得瓜的因果因缘,优劣肥瘦,完全是相同的。

例如历史上所记载的,白起挖了个大坑把士兵活埋了,他自己的结果是长久沉沦在地狱中受苦,后来转身为陈家的女儿(见夷坚志),又复堕落为蜈蚣(见群谈采馀)。吕后用毒药杀死赵王如意,而如意死后,在她的腋下作怪,终于使她死亡了(见史记吕后本纪)。曹操奸诈篡位,一生欺负别人,结果世世变猪(见前人笔记)。安禄山篡夺唐朝的王位,还杀害其子孙,结果瞎了眼睛,身生毒疮而死,他的王位又为史思明所篡夺(见唐书逆臣传)。袁盎用奸计杀了晃错,盎十世为高僧,当转身为悟达国师的时候,晃错化作人面疮向他报仇(见高僧传)。吕蒙正默求,能有护持佛法的来做他的子孙,后来他的子孙三世做宰相,并且都崇信佛法(见金汤篇)。郗夫人因为瞋恚嫉妒,死后堕落为蟒蛇(见高僧传)。王华(王阳明先生的父亲)拒绝美色而大魁天下,才华出众(见渊鉴类涵)。羊祜的前身是李氏的儿子(见晋书羊祜传)。史可法是文天祥再来投生(见史可法传)。历史上这样的记载,说也说不完,而近年发生的因果报应的事实,更为明显。三世因果证据确凿,怎么可以说是没有的呢?

大家当知,因果关系不独是事实昭著的,丝毫不会错的,就是在一个念头中,因果已经具备,已经落入因果。古德说:“念佛即佛,念魔即魔。”又说:“一念成佛”。从相反方面来说,就是“一念成魔”。古来修行人,因一念而堕落的不知有多少,世法上以一念而折损福报,或一念而转危为安的,更不知有多少。就以同道们的修持而论,修持深的,偶然动一个不净的念头,或稍为懈怠,即时就能受报。轻的一上座会感到奇痛,重则生病,或发生其他枝枝节节的事故。若是能至诚忏悔,就可立刻归于平静。这是什么缘故呢?“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嘛。也就是所谓“因生果生,因灭果灭”啊。凡是修持深的,心念较初修的为清净,偶然有一念不净,那这一念就会当时种因,立刻成果,就象无线电的广播,遍满虚空。八识田中,也是因果立刻具备。所以感应有这样的迅速。

我们既知因果不会消灭,就应当在存心动念,应事接物的时候,处处要在因上用功,不起恶念,不作邪事,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算是真正明因果的人。假使口善心恶,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不但神明难欺,而自身因果,怎能侥幸避免?因为一念恶因,已经种下了恶果,自己造因,自受果报,何必等待神明的赏罚?可是世人愚痴,贪瞋疑妄,只想得到一时的快意;欺瞒自心愚弄自己,不想到后来的祸患就会到来;乃至恶果成熟,又要怨天尤人,怪这怪那,这就更加颠倒,恶果之上又种恶因了。恶报无穷,实可悲叹!所以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为什么怕造因呢?因为他知道这样的因,就有这样的果,那样的因就有那样的果。众生为什么怕果呢?因为他不明白这样的果是产生于这样的因的。所以因就是果,果就是因,必须在因上多加小心才是呢。

同学们,学佛的人不但要明因果,而且要转变因果。怎么转呢?从因上转。能够把因转动,果也随着因而转动了。所谓“五八六七果因转”。“转烦恼为菩提”,“转八识成四智”,都须从因上着手,六识要造业,就把六识转变过来,那就念念自觉了,不但不造恶因,而且会至诚忏悔往昔今生的罪过。七识执着假我,就把七识转变过来,那就不但无我,而且能够发大愿大行来利益化度众生了。这样,就能业障天天消除,功德天天进步,所有烦恼恶因都转成菩提善果了。同时,对于共业因果,也应发心转动。就象连年天灾人祸,这是众生共业造成的,应当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止恶行善,普遍劝化世人止恶行善,共同来转恶因为善因,转恶果为善果。这样存心,才是如来的弟子。

大家应当知道,一切善恶因果的源头是从心念而起的,所以念凡就成为凡夫,念圣就成为圣人,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人生为善恶,果报还如此。”心念因果的力量,不是很广大吗?大家修习这一心地法门,不但要明白因果的利害,而且应该彻底转动自心的因果,才可了脱生死。因此,慧明在语录上说:“佛法是因果录,是了生死的法门。”

第十一座 事与理

同学们,佛法有事与理的区别,讲习经论的,叫做理,依法修持的叫做事。“心即是佛”这句话,也有事与理的区分,学佛的人务须认识明白。事理本来是一不是二,但是必须依照理论,贯彻到事上去,也由于事上应用才能显出理来。到了事理一如,那就事就是理,理就是事,才可以说是“心即是佛”。如果随随便便说一句“心即是佛”,那末,这是事上的佛呢?还是理上的佛呢?若是事上的佛,

功德,而且能引起他人信仰佛法。假使受而不守,不独自己要遭到毁戒的罪,而且会引起世人疑谤佛法,甚至于影响一般学佛者的信仰。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知道,能持戒的,学大乘的有益,学小乘的也有助益;不持戒的,学大学小,不但都无是处,而且必遭堕落。我们所学的心地法门,就是大乘无相法门,必须持“心地无非”的戒。否则,不但堕落,而且会即身着魔。

还有,小乘身戒偏重于相,大乘心戒在事相上不很重视。偏重于相的容易看见,不住于相的不容易知道。正因为难知,更应当在人家见不到,听不到的地方小心谨慎,恐怕犯戒。所以这要比较偏重于相的,其难易是不可以道里计的了。

以上所说身心戒品,虽有难易之分,而持戒的功德是一样的。因此,只宜互相赞叹,而不应该互相毁伤。《维摩经》说:“自守己戒,勿讥彼缺。”自己守住戒律,不要讥笑人家持戒的缺点。这样,才符合佛法圆融的宗旨。可是有的学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或有分门别户,互相诋毁的事,实可叹惜。

就象吃素一事,学大乘人,说小乘人吃素是着相;学小乘人,说大乘人不断荤,是违背佛法,相互之间纷纷责难。当知吃素是养成慈悲的心,又能舍弃口腹的爱好,确有功德。然而不住相的大乘人,是以行菩萨道为本,假使限于素食,怎能依“四摄法”,起“利行”、“同事”的作用呢?况且佛制也准许方便食三净肉,难道断荤不断荤,就可以断定是佛法不是佛法吗?

再比如断淫一事,本是学佛人最重要的戒律。小乘菩萨终身断淫,固然是了生死的根本,而大乘菩萨“心不住相,亦不离相。”只断邪淫,不必断尽正淫。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应机示现,与俗人生活在一起,才能普遍摄受一般众生。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应运入世,都是菩萨。末法时代,娼门屠户都有菩萨示现。不过,菩萨不坠邪见,杀盗淫妄必定因为救世利生而发。如来当日,也示现有妻有子,那就是显示正见。如果举世断淫,菩萨怎能入世,怎能达成众生不尽,我愿不尽的愿呢?菩萨留惑润生,就是这个缘故;而且菩萨所示现的种种逆行,岂凡夫所能测知?就以这六字大明咒来说,这原来是除盖障菩萨所殷勤求觅,后来在一个犯戒行,而且有妻子的法师处传得来的(载在《大乘庄严宝王经》中)。还有,《圆觉经》中,如来答弥勒菩萨回入尘劳,有几种方便的请问,明明说:“以大悲方便入世,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又答普觉菩萨:“末法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的请问。如来说:“求正知正见人,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诸有过,赞叹梵行。”又说:“示现种种过患,心无骄慢,况复搏财妻子。”可见修大乘佛法,不可着相。

然而菩萨虽然表现逆行,但都是有事无心。如果心不清净,别有企图,藉口“不着相,示逆行”,来掩盖他的短处,自己吹捧自己是大乘菩萨,修的是大乘法门,这种人确是邪见,必堕阿鼻地狱,因为因果规律是不会放过他的。

佛法固然重解悟,但尤其重行和证。不修行就不能证得佛果,所以六祖说:“见闻转诵是小乘。”因为只求多闻,徒然增加知见,见了事事物物就动念,遇到境界就生心,所以说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因为佛法意义很深,不容易理解,能悟解的,也有功德。但不能依法修证,所以说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因为法法平等,本来没有大小,一切法都以修行为本,凡是能依法修行,始终不变,一定能获得成就,所以说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因为这样便是即相离相,实相无相,所以不染着,也无所得。无相无得,也叫做真得。通达万法,具备万法,不是言语可以完全说清楚的,只有证到了才能知道,所以说是最上乘。在这四乘中,前三乘虽然有言说,但也不是亲证的不能真知。所以依法修行,是学佛人的根本。如若受到了佛法,知道了佛法,而不去修行,或修行不依法,都难以证得佛果,必将丝毫没有成就。

学佛的人无论修习哪一宗派,都是佛弟子。自己不依本法切实去修,埋头去行,一味互相责难,分别大小,这是佛教中的败类。由于他们颠倒是非,所以佛法衰败到了现在这个地步。须知佛法本来不允许有诤辩,“诤即失道意”,失道意,就是违背佛旨,破坏佛法,这岂是佛弟子所应做的?

佛门弟子若是想使佛法昌盛,就应除去门户之见,门户之诤,各依各法,各持各戒,无论身戒心戒,但能持守就是正道,不能持守就不是正道。六祖说:“欲身见真道,行正即是道。”古人造这个“正”字,上面是“一”下面是“止”,包含着教化的意义。依佛法说:“一切法门皆归不二”,止于一就正,有二就是不正。言行不二就是一,言行不一就是二。正要心正,貌正心不正,还不能算是真正佛弟子。如果自心能正,就能好坏平等。既然是平等,那末,赞我也好,谤我也好,一律平等看待,又何必计较呢?佛在世的时候,尚且有人毁谤,何况我们后代的人呢?而且谤可消业,何必自生烦恼。谤有二种:一故意谤,二无意谤。故意谤人的,另有作用,可不必论。无意谤人的,因为不懂道理,更不必计较。我们修心地法门,以“利他无我”为心愿,于谤又有什么交涉?况且密法的根本原则,就是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本。明白了这一道理,对于一切毁谤,应当看作甘露一样。

同学们,佛说四乘,何尝有四。所谓“一路涅磐门”,并没有大小之分。所以《法华经》开权显实,撇开权宜之教,显示实际理体。这是佛亲口宣说的。他说,佛

法只有一乘,没有二也没有三。而且四大声闻,都受到佛的记莂,更可确知没有大小之别了。六祖说,乘就是行,心量大的,则大行,心量小的,即小行,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穷达二字,不一定作下位上位解释,以为穷的地位低,发达的地位高。要知道,穷的是心穷,心穷量就小;达的是心里通达,心里通达量就大。如来于鹿苑说法后,看见许多声闻们心量太小,还是执着于相,所以教他们到维摩居士的丈室受呵责,受批评,使他们的心量变大,发起大行。

由此可知,并不是修大乘法的,就是大乘。必须智慧大、心量大、愿行大、功德大,一切不着相,才能算是大乘。如果修的是大乘法,而智慧小、心量小、愿行小、功德小,处处好着相,那还是小乘。怎样叫做大呢?“心地无非”,就是体大,“利他无我”,就是用大。大家根据这两句关于体用怎样扩大的说明切实去行,而不着行相,才不愧是学这心地法门的了。但是究竟应向什么地方去行呢?应该在世出世法上去行。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由于大家是经过多劫修持的,所以能学这个无相心地法门,这是很难得到的殊胜因缘,希望不要随随便便把它错过了,也不要分别大小。慧明已在语录上说过“无分别智即胜智。”

第十三座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同学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句经,是《金刚经》中最紧要的关节。现在简略地跟大家说说:《金刚经》是实相般若,佛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可以开学人的大智慧。然而全部《金刚经》都是破相显体的,只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两句,乃是体用并显。哪个是体,哪个是用呢?“应无所住”是体,“而生其心”是用。虽然是两句,可是用离不体,体离不开用。“应无所住”,既不着有;“而生其心”,也不落于无;这就是《金刚经》的本旨。所以六祖听到了这二句话,就立刻悟道。然而六祖为什么能一听到就开悟呢?当知六祖乃肉身菩萨,早已见性。这怎么能知道呢?试看六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看了这一偈语,知道六祖已悟无住本性的体,只是还没有明了生心起用的妙处,所以叫他三更入室。等到传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二句时,六祖就大悟体用不二的道理。后来就依据这个道理教化学人,使禅宗兴盛起来。可见这两句经,非常重要。望同学特别注意!

“应无所住”就是一切不住着,一切不执着。若能一切不住就是实相境界。既然了悟到实相是没有形相的,一无所得的,那还有什么我执、烦恼、生死、无明可住呢?若是执着“无住”又落于偏空。为什么?当知真空不空。什么叫不空?真空是空寂灵知的,在起用时自然能见到不空,见到本来所有的万法,本来所有的万德。那末,用是从什么地方起的呢?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就是起用。怎样“生心”呢?就是生我们本来所有的妙明真心,就是生悲愿无尽的菩萨心、菩提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无我心。这种种心都是无所住而生的心,便是真心、清净

心,也就是佛心;而众生所生的心,乃是贪心、我执心、贡高心、差别心,乃至八万四千烦恼心,这种种心都是有所住而生的心,便是妄心、业识心、也就是众生心。为什么呢?因为众生处处着相,相多所以心也多,心多就不能清净,心不清净,就不能悟得实相真心。

所以学佛的人要求悟到实相真心就得放下一切。一切不住,一切不执着,真心自然显现,这就是所谓道心。道从心生,心由道见,讲到究竟,这一个道字,也不可说。所谓“言语道断,心行路绝”。这个道理很微妙,初学的人不易领悟。佛要求我们领悟实相是没有形相的,教导我们,离开妄念就是真心,所以说“应无所住”。因为没有住着,没有执着,就是离开妄念。佛又要求我们领悟起用的妙处,所以又方便说“而生其心”。因为“生其心”就是起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二句,看来似觉矛盾,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

同学们,既知“应无所住”就是实相菩提,也就是法身佛的境界,就不要去觅这个实相,觅这个法身佛了,因为寻觅就不是了。为什么呢?实相是没有形象的,是不可寻觅得到的。永嘉说:“觅即知君不可得。”那末,怎么办呢?不住着,不执着,放下便是,念头一动就不是了。一起寻觅的心,便成妄想。当知这实相境界,不是诸佛所独有,我们也是本来就有的,因为佛与众生本来无二无别嘛。只要大家此刻闭目寂照,一念不生,于是就如如不动,万物同体,那就是实相的无住真心。如果念头稍为一动,就是有所住;有所住,就不是实相。所以古德说:“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大家修持不能相应是因为有所住,有所求。有住有求,便是自加捆缚,怎能自见本性呢?

大家现在修的是心地法门,须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搞清楚。要明白这两句经的体和用。必须先立其体,然后才能起作用。体怎么立呢?将一切有求有住的心放下就可“立”了。因为一切放下,妄心自然停息,妄心停息,那无住真心自然就现前了。但是大家明知放下是好事,而总不能放下,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业识太深,放下不容易,由于放下不易,所以又要从“降伏其心”下手。殊不知一切无住,便是降伏。要是另求降伏,便是头上安头。如果能一切无住,就能得实相本体。依实相本体,而住无所住,生无所生,就是依体起用。

佛与众生的分别,只在觉与不觉,慈悲与不慈悲。觉,就能在五花八门的事相中,心里不住着一切相,所以称为佛。不觉就会见到顺逆境界生心动念,遇到什么,住着什么,所以叫众生。慈悲,就能平等为怀,万物一体,称为佛;不慈悲,就会贪、瞋、痴、慢,烦恼丛生,叫做众生。但是觉与不觉是体上的分别;慈悲与不慈悲是用上的分别。其实,体用不二,都是一心。若是能转恶心为善心,就是佛心,所以六祖说:“一念平直,众生是佛。”

同学们,佛有三身,当知我们也有三身,所谓法身、报身、化身。其实,三身就是一身,“无所住”是法身,“生其心”是报身与化身。这是怎么说的呢?因为一切不住时,空寂灵知的真心遍满虚空就是法身。生其心时,善心生得善报,恶心生得恶报,这时的心就是报身。念念思量,种种变化,思邪化地狱,思善化天堂,这时的心就是化身。大家明白了以后,就要时时在无住生心上用功,心如虚空而不存虚空的量,度尽一切众生而不着众生的相,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不变就是无所住,随缘就是生其心。

第十四座 出世与入世

同学们,佛法真理本不可说,出世入世也是假名,只能方便说一句,“都归一心。”究竟哪个心是出世,哪个心是入世呢?当知真心为出世,妄心为入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是空,入世是有;出世是法身,入世是报身;出世是真,入世是妄。然而真妄不二,离开入世,也没有出世。所以六祖说,离开世间就没有菩提。这种道理,要用心参究,才能知道我佛慈悲应世的大事因缘。

初学佛的,只谈出世,不谈入世;而不懂佛法的,只知入世,不知出世。这样,都落入二边。为什么?因为世法就是佛法,离妄就没有真,离真也就没有妄,而且佛法的真实道理,入世就是出世,出世就是入世。所以经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又说:“如如不动。”当知出世入世是体用不二的。出世为体,入世为用。离开了体就没有用,离开了用也就没有体。佛法真理就是这样。可是凡夫妄生分别,执着入世这一面,就起惑造业;执着出世这一面,就又厌恶世间生活,远离人间,避居山野。他们不知,一切事事物物都是幻象,生死也了不可得。如来为了破这些执着,所以恒顺众生,示现种种方便指引他们入道。其实,应无所应,住无所住,法身真心十方遍满,妙用如如,这正表明出世;而报身以真心为依据,示现幻身,随机应化,这正表明入世。

根据上述道理,学佛的人应该明白,住无所住,生无所生,无住无生,就是真心。真心是空,妄心是有,假使能对一切的一切,有事无心,就能当下得到自在。还有什么出入呢?不过,这个道理很微妙,初学不易领悟,应该要从无住与生心上去用功。所以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就是出世,生心就是入世。无住生心,就是出世入世不二的妙心。

大乘佛法不离入世,不废出世,所以首先要修心。修持不相应的,并不是佛法不相应,而是因为学人不肯在心上用功,所以不明心地,不知什么样的心是真,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29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