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三解活动

更新时间:2024-02-17 06:48: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三问三解”活动

“三问三解”活动 三问:问政于民

三解:解民忧

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解民怨 解民困

篇二:“三问三解”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4月份以来“三问三解”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今年4月份以来,我市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主题,围绕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加强党建、锤炼干部四大任务,继续深化“三问三解”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深化认识,让“三问三解”活动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我市把“三问三解”活动作为深化创先争优、服务人民群众、密切干群关系、推动科学发展的总抓手,进一步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在全市掀起了“三问三解”活动热潮。一是把“三问三解”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金钥匙。各级机关干部主动深入基层,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对各领域基层党(总)支部进行了科学分类定级。市委组织部还列出基层党组织书记全员培训、提高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增加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基层组织活动场所规范提高、推进社区“三有一化”和做好大学生村官培养选拔等六项实事,采取部领导实地走访调研、下发批示督办函等办法,认真督办落实,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实现晋位升级。二是把“三问三解”作为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好途径。各级机关干部在基层工作期间,将开展“三问”作为切入点,把

问的过程作为与群众交流协商的过程,作为集中民智、发扬民主的过程,作为改进作风、联系群众、增进感情的过程,真问实问,问出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烦心事,问出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新期盼,使实施决策、开展帮扶更加科学民主、顺应民意、有的放矢。三是把“三问三解”作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总抓手。各级机关干部在基层工作期间,将开展“三解”作为着力点,主动深入项目现场、生产一线,主动拜群众为师,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全面吃透了基层情况,与群众共商发展和民生大计,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技术力量、信息资源和项目优势,促进各类项目、资金和公共服务向基层流动,妥善解决影响发展、民生、稳定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使基层各项工作得到了有力加强。四是把“三问三解”作为锤炼党员干部队伍的大课堂。我市把开展好这项活动作为检验党性强不强、作风实不实、对群众感情真不真的“试金石”,让广大党员干部在与群众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体验到泥土之辛、稼穑之苦,经受了一次难得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洗礼,进一步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升了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夯实责任,让“三问三解”活动真正成为服务基层的重要举措

为了把联系服务群众的要求具体化、规范化、常态化,促使机关干部下得去、问得真、解得实、帮得准,我市按照“四个坚持”的思路,形成下基层抓落实的工作合力。一是坚持领导

带头。市、县(区)四套班子领导干部结合分管工作及党建、扶贫、新农村建设联系点,每人联系一个县(区)、一个镇(办)、一个村(社区)或一个重点企业,市、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联系一个对口基层单位、一个村(社区)或一个企业(社会组织),各镇(办)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村(社区)、一个下属单位,确保领导干部全员参与。活动开展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到各自联系点,带着课题访群众,带着诚意解难题。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等市上领导分别深入到基层,通过召开联席会、现场办公会、座谈会、现场督办会等形式,现场为基层单位和群众排忧解难。突出抓大事、抓难事,积极协调和整合各部门力量,着力破解工业生产、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发展瓶颈和养老、教育、医疗、移民搬迁、交通、饮水等民生难题,发挥了示范表率作用。二是坚持帮扶到户。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等形式,组织机关干部和群众建立长期固定的包抓关系,要求每名机关干部承诺帮助基层群众兴办实事好事2件以上,并建立了帮扶台账,全市13500名党员干部与3.3万户群众结对了帮扶对子,做到群众不脱贫、帮扶不脱钩,面貌不改变、干部不撤离。各级机关干部从群众“最盼、最需、最怨、最急”的需求入手,积极开展“五送五帮”(送政策、送技术、送温暖、送资金、送文化,帮助开好一个解放思想促发展的家庭讨论会、帮助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增收规划、帮助确定

一个好的致富项目、帮助开展一些科技培训活动、帮助解决一些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活动,有针对性地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竭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全市各级机关干部共筹措各类资金1.2亿元,扶持项目1800多个,化解矛盾纠纷3300多起,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4万件。三是坚持考核到人。为保证“三问三解”活动取得实效,我市制定了《全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年、“三问三解”活动督查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安排部署全面查、重点工作集中查、突出问题重点查、跟踪问效专项查”的全程督查机制,市委“三问三解”活动6个督查指导组,采取明查暗访、调阅资料、走访了解、电话函询、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等方式,每月至少督查一次,在各县(区)督查过程中每次随机抽查2个镇(办)、4个村(社区)、4个基层单位;在市直单位督查过程中,至少召开一次座谈会,专题听取工作汇报,每次检查不少于三分之一单位。以《民情联系卡》和帮扶台帐为依据,以群众评价为标准,对每名机关干部参与活动的态度、作风和成效进行严格考评,对工作成绩突出、群众反映好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敷衍、群众反映不好的通报批评,问题突出的作出相应处理。四是坚持舆论引导。紧密结合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和“三问三解”活动主题,充分利用简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活动宣传力度,并结合庆祝建党91周年,发现、宣传和表彰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就近学、照着干,为

活动开展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真问实解,让“三问三解”活动真正成为惠及百姓的有效途径

理解了“三问三解”的真谛,掌握了“三问三解”的方法,全市广大机关干部纷纷走进基层一线,面对面帮扶、零距离服务,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取得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发展上水平的“三赢”局面。一是历练了干部作风。通过开展“三问三解”活动,使机关干部在基层广阔天地里接受了一次生动活泼的群众路线再教育,改造了主观世界,升华了思想境界,净化了灵魂,增强了为民服务的意识和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激发了干事创业活力。许多机关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以前由于各种原因,下基层与群众接触不多,对群众冷暖安危知之甚少。现在近距离同群众打交道,知道了人民群众生活的艰辛,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职责所在!”二是结下了鱼水深情。在“三问三解”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有力出力、有智扶智,设身处地体察群众疾苦,不遗余力为群众生产生活找门路、想办法、出实招,真正做到把感情沉下去、把民声带上来;把责任沉下去、把信任带上来;把思考沉下去、把方法带上来;把实惠送下去、把满意带上来,用滴滴汗水换回了浓浓鱼水深情。不少群众感慨地说:“现在下来的干部说话亲切、办事实在,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三是夯实了基层基础。我市将开展“三问三解”活动与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融为一体,

篇三:三问三解活动实施方案

关于在全镇干部中开展以

“为民服务争先锋、跨越发展创佳绩”为主题深

化“三问三解”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在各级机关干部中开展“三问三解”活动的安排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转变机关干部作风,落实惠民富民政策,将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引向深入。镇党委决定,组织镇全体干部深入村组,以“为民服务争先锋、跨越发展创佳绩”为主题,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以下简称“三问三解”)活动。

一、目标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科学发展水平、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为目标,以实施富民行动、和谐行动、温暖行动、强基行动为抓手,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困、帮民富,引导全体干部在思想上为民利民、工作上惠民富民、作风上亲民爱民,有针对性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锤炼党性、改进作风、解难帮困、创先争优,更好地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不断提升全体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积极为促进跨越发展、打造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做出新的贡献。

二、活动范围

1、参与人员。镇领导班子成员和镇机关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各村支部村委会负责人。

2、联系对象。重点为困难较大、意见较多、问题突出的群体以及各联村包组的困难群众。

3、基本要求。全体干部参与,分单位开展,每个村和重点企业实现全覆盖。要结合各自职能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切实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三、主要任务

1、实施富民行动,在促进群众增收上迈出新步伐。各村各单位要把增加群众收入作为开展活动的首要任务,采取各种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深入宣讲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市县党代会及“两会”精神,增强干部群众对党的政策知晓率,全面提高村民综合素质。特别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要扎实搞好宣讲和学习贯彻活动,迅速把会议新精神、新要求、新任务传达到村组干部群众,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各单位的技术力量、信息资源优势,促进各类项目、资金和公共服务向基层流动。相关单位要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定帮扶项目,加强跟踪服务,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增产增收。在深入企业搞好帮扶的同时,要主动搭建桥梁,推动村企合作,开辟就业岗位,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村企发展的“双赢”。

2、实施和谐行动,在创新社会管理上取得新成效。各村各单位要认真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十大工程”,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和谐稳定的问题为突破口,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坚持领导接访、下访、回访和包案等制度,妥善处理矛盾纠纷,对于排查出的问题,符合政策规定、能够尽快解决的要立即解决,一时

不能解决的逐项建立台帐,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时限,创造条件尽早解决。特别是要加大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及时消除各类不安全因素,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3、实施温暖行动,在保障改善民生上创造新业绩。各村各单位要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抓好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深入开展领导包村、干部包组工作,推进产业扶贫、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和小城镇建设,抓好水、电、路、视、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群众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城镇基本保险制度,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群众生活有着落、养老有保障。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把更多的资源向村组倾斜,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

4、实施强基行动,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要有新作为。各级党组织要持续深入地开展“三融入三提升”、“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科学发展、升级晋档”活动,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重点,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领头雁工程、堡垒工程、素质工程、强基工程、惠民工程等“五大工程”,进一步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和规范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加大党员教育培养力度,保障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完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在推动基层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在扶贫帮困

上取得新突破。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结合农村贫困人口识别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因户施策、针对性扶贫。各村和包村单位,要锁定贫困对象,找准致贫原因,编制好扶贫规划,逐户制定帮扶计划、确定增收项目,落实帮扶人员,确保贫困村的面貌能有根本性改变。全体干部要积级开展结队帮扶活动,科级领导包3户,一般干部至少包1户,帮扶干部每周驻村不少于2天,要掌握包扶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扶持项目需求信息,制定脱贫计划、落实包扶措施,做到不脱贫不脱钩,确保贫困户能稳定脱贫,实现“为民富民”帮扶目标。

四、方法步骤

开展“三问三解”活动自2012年3月开始,到12月底结束,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安排部署阶段(3月1日-3月15日)。各村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组建领导机构,细化工作措施,合理确定联系点和包扶对象,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宣传发动,确保全体干部全员参与、基层单位全面覆盖、活动开展全年进行。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16日-11月30日)。各村各部门要组织单位干部,扎实开展以“走访一批干部群众、宣讲一轮形势政策、完善一个发展规划、化解一批矛盾纠纷、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健全一套体制机制”为重点的“六个一”活动,找准摸清基层情况,掌握存在问题和实际困难,制定帮扶措施,抓好组织实施。

1、开展“三联”下基层。实行领导包村联户、村两委会抓点联户、干部驻组联户责任制。班子成员要结合联系的村或一个重点企业,包扶3户以上困难群众,全年深

入村组调研不少于100天;各村要结合各自职能包抓一项亮点工作、帮扶1户以上困难群众;包村干部在所包村组帮扶1户以上困难群众,全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70天;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保证每名干部都能下到基层,确保每个村组和重点企业实现全覆盖。

2、开展“三问”摸实情。要认真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上群众门、住农家屋、说百姓话,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交流,做到“五必访”,即:特困户必访、信访户必访、产业大户必访、重点企业必访、“两代表一委员”必访。坚持问政于民,深入了解群众对党的大政方针知晓情况、强农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坚持问需于民,及时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及实际困难、影响当地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坚持问计于民,虚心听取群众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基层组织的意见建议,汲取群众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智慧和方法。

3、开展“三解”办实事。要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抓起,从群众最直接的生计问题抓起,从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起,集中力量帮助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积极主动解民忧,要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帮助群众解决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保、收入分配、安全生产、环境优化等方面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细致解民怨,要积极回应群众的利益诉求,主动配合企业化解因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及企地矛盾纠纷等引发群众不满意问题。满腔热情解民困,要高度关注关爱贫困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协调有关方面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做到“平时有人问、病时有人管、难时有人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25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