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高效课堂模式(数学)

更新时间:2024-01-26 04: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71高效课堂”——

从课堂开始的素质教育破冰之旅

在某种程度上,学校的产品是课程,而学校课程的有效载体则是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有什么样的课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素质教育的重心只有落脚在课堂上才是持久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课外活动式的小打小闹的点缀。抓住了课堂就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牛鼻子。“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教着学生自己去学”,山东省昌乐二中立足学生六个学会——学会知识,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将课堂教学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27 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高效课堂不仅成为素质教育的源头活水而且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一、问题的提出

1.陶行知先生是上个世纪著名的教育家,他曾经这样描述旧中国的教育: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时光流逝,近一个世纪过去,我们仍然遗憾地看到,陶先生所描述的“旧中国式的教育”依然客观存在于现在的教育教学中。很多老师还满足于课堂上“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大多数学生仍然习惯于被动接受,习惯于学习上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学习上的“少\、“慢”、“差\、“费”现象依然严重。

2.我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两个值得深思的“27 1\现象:

(1)在一个班的学生组成上,我们发现,一个班由20%的特优生(特别优秀的学生)、70%的优秀生和1 0%是“待优生”(等待优秀的学生)组成。比如,一个班60名学生,其中有1 2名是特优生,42名是优秀生,6名需要大家重点帮助的“待优生”。 (2)在学生学习内容上,我们也发现:20%的知识是不用老师讲,学生自己就能掌握的;70%的知识学生通过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解决,只有10%的知识需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讨论,由教师提示、点拨、讲解之后才能掌握。即“2”是自己能学会的知识,“7\是讨论交流能学会的知识.“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知识。

3. 基于上述两点发现,我们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包办代替,首先是剥夺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权力,实际上造成了学习能力的下降;其次,因为20%的学生对20%的知识已经掌握,老师的再次、甚至多次讲解实际上造成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学生对学习了无兴趣;再次,“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可以满足学生交流、表达、倾听、与人交往的需要,可以使学生思维更加敏捷,视野更加开阔,认识更加全面,记忆更加扎实。 二、概念界定和研究目标 为改变“死”的教育为“活’’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过学生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学生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问,不把课表填满,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东西,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我们的“27 1高效课堂”就是立足于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以课堂为“圆心\,以自主探究为“半径”,画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大圆”。

1.概念界定。

“27 1高效课堂”就是根据学生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组成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时间和教学活动划分为“27 1\三个部分,即:课堂上20%的时间为老师讲解、引导、点拨的时间(课堂上老师讲授不超过1 O分钟),课堂上70%的时间放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上学生自学、练习、讨论、展示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课堂上用1 0%的时间(课堂最后5分钟)让学生对当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落实、深化、提高。

2.“27 1高效课堂”的研究目标。

(1)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在于“授人以渔”,让老师走下讲台,实现教师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自己主

1

动学习,让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高效学习,最终实现终身学习,“我的课堂我做主\,把学习的主动权、创造权还给学生,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

(2)为了配合“27 1高效课堂”的顺利推进,我们需要研究学生高效导学案的编制,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讨论、展示、交流、巩固、提高提供一个路线图,利于学生按图索骥,保证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法得当、学习过程科学、学习效果高效。 (3)推进“27 1高效课堂\,不“为课堂而课堂”,而是借助课堂这个主阵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走出“题海+时间\的应试教育的泥淖,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进取,因此,“271高效课堂”要研究“班级自治、自主发‘展”背景下的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三、“不唯模式唯高效’’的271高效课堂

从来没有一种模式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幻想一把钥匙能开所有的锁是荒谬的、反科学的。学科与学科不同,课型与课型不同,内容与内容不同,教师与教师不同,学生与学生不同,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模式也不能机械照抄照搬,因此,“27 1高效课堂\不唯模式唯高效,我们只提供基本的操作程序,指明方向,不搞“一刀切”,不搞“大一统”。

(一)27 1高效课堂的基本操作程序:预习自学,探究问题——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1.预习自学,探究问题:学生以高效导学案为学习路线图,按图索骥,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研究学习。

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学生在根据学案完成自学任务后,完成导学案上的训练题目,以检验自学效果,找疑难,找不足。

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学生完成导学案训练题目后,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先一对一进行AABBCC分层讨论,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讨论,交流学习中的收获,讨论学习中的疑惑,讨论跟踪训练中的问题。 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不仅展示本组学习成果、学习心得,也将小组共性的学习困惑提交班级讨论。在本环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进行点拨,点拨要“言不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点”要收到“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效果,“拨”要达到拨云见日、拨乱反正的目的。本环节是实现学生讨论“萝卜炖萝卜”到教师参与“萝卜炖牛肉\的“质变”的关键一环。

5.清理过关,当堂检测:课堂最后5分钟,教师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并且及时进行当堂教学效果的检测,以达到对所学内容的巩固、深化。 (二)学习目标——高效课堂的方向盘

学习目标是每一堂课要达到的目标,“积跬步,至千里”,只有每一个教学目标都顺利实现,才能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课堂教学目标就是高效课堂的方向盘,指引着学生学习的正确方向。教师每节课都要板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学习目标要保证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表述要清晰、准确,不模棱两可。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上课诠释目标,讨论围绕目标,展示体现目标,检测回扣目标,不偏离,不游移。

(三)高效导学案——高效课堂的路线图

(1)高效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是指导学生高效自学、高效讨论、高效展示的方案。高效导学案的编制要遵循四个符合:一要符合新课程标准,二要符合具体教学模块的要求,三要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四要符合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的实际。

(2)坚持导学案编制走程序,实现集体智慧与个人智慧的统一。我们要求所有导学案都要提前1周编制,由2位备课组长、导学案编写人、包科领导在2天内研究出框架,主备人用3__4天的时间进行编制,然后在每周周一、周四2次集体备课时全体教师再根据高考考纲、新课程标准对导学案进行认真研究、修改,最后包科领导把关、签字、印刷。

(3)坚持资源共享,实现集体智慧与效益的最大化。导学案编制完成后,教师要编写使用指导、编制说明,备课组指定专人定时上传至学校有关部门,由电教中心收集整理,分门别类,便于学科教师检索、参考、借鉴、修改、使用,实现学校集体共赢、资源共享。 (四)“三驾马车\打造学习“动车组”

2

高效课堂成功的关键在于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走出了由教师一个人推动全班学生学习进程的尴尬局面,化整为零,让每一名学生在小组的统一管理下主动学习。打个形象的比喻,原来的课堂学习只有教师是火车头,学生全是拖车车厢,车速自然无法提高,现在每一个小组都是动车,每个动车的动力合起来,整个班级就变成了一列风驰电掣的“动车组”。 (1)班级行政管理小组:每个班都设常务班委、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实行班务承包制,班级管理权下放,“人人当班长,个个是主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从自律、自理开始,走向自强。

(2)高效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6名同学组成,根据学习能力分为AABBCC三个层次,每个学习小组都有组训、组规、组约、组歌,打造小组精神,让学生在“比学赶帮超\中做学习的主人。

(3)学科高效学习研究小组:我们取消学科课代表制,实行学科班长制,任课教师是每个研究小组的特殊成员,每个学习小组均有一人进入研究小组,研究小组每周定期交流学科学习情况,教师虚心征求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学习策略,调控学习进程。

(五)“27 1高效课堂\是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成才的枢纽工程

抓住高效课堂不放松,我们就是抓住了教育教学的“牛鼻子\,找到了素质教育的“发力点\;只有课堂高效了,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才会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各项工作自然也就风生水起、精彩纷呈。我们围绕高效课堂,以“把每一名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为培养目标,以“给学生铭记终生的教育\为价值追求,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大德育实践课程,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揭秘火山群,西瓜嫁接,青岛看海,登上“大洋一号\、走进博物馆、科技馆,曲阜泰山中华文化寻根游??行万里路,让成长的过程变成受教育的过程,让学生人生更丰富;

——海量阅读,阅读变课程,学校藏书25万册、678种刊物、每周10节阅读课、每周一次读书活动、每学期最多40本书的海量阅读,让我们的学生口才更出众,思维更敏捷,胸怀更开阔,视野更宽广,境界更高远,精神更卓拔;

——学生自主管理,双休日自主发展,建设学生社团70余个,建设有“家庭式亲情关系\的现代班级,我的人生我做主,我的精彩我做主,课堂大舞台、学校大舞台、社会大舞台。

四、成绩与思考

1.大张旗鼓的课堂教学改革,‘使我校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导;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教室变成了学室、讲堂变成了学堂;教与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还成了一个师生情感交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提升生命价值、丰富精神世界的完整过程。学生们在课堂上如沐春风,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源头活水和主阵地。同时,“27 1高效课堂\倡导民主、尊重、平等、宽容、欣赏、和谐、进取等现代理念,影响了学生思想。因此,“27 1高效课堂”成为解决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矛盾、素质教育和升学教育的矛盾、教书和育人的矛盾、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矛盾等四大矛盾的金钥匙。

2007年11月28日,《中国教师报》八版联动对我校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客观、详尽的报道;2008年4月和5月、2009年1月,我分别在全国第五届名校长高峰会议和中国名校联合体会议上向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教育同仁介绍了我们的做法,受到一致好评,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继续前进的勇气!

2.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还停留在实践阶段,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1)“27 1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式要求;

(2)“27 1高效课堂\课堂不仅要求“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最重要的是要“效果好起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27 1高效课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不能为模式而模式,应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力争课堂的真正高效,为素质教育探索出一条新路。

“271高效课堂”十六条基本理念

3

·“27 1高效课堂”的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一个核心是课堂教学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两个重点一是要抓好备课,二是要抓好学习小组的建设。

一、一个核心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按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能力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才能,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必须的主观条件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也称智力,是人们完成任何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特殊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特殊职业或专业需要的能力,例如音乐表现力。

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提高了能够更好为掌握知识服务。但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不一定同步,掌握了知识不一定具备了能力,许多事实也说明,如有的学生学习分数高,却不善于观察、思考,思路狭窄,理解、创新能力差,即所谓“高分低能\现象。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都是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传统教学偏重知识掌握,而相对轻视了学生能力发展。当前,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由重视知识到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成为教育的共识。教育的真谛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其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校认为,“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为此,学校把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当作学校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学校把传统的“注人式”教学转换为“诱思探究式”教学,提出课堂教学的“四为主”原则,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思维为主攻,倡导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议,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动脑想、动手练、动嘴讲,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研究,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能自己去吸取新知。从而把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统一起来,使学生成为有知识和有智慧的一代新人。

二、两个重点 (一)备课

备课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研究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导学案、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当堂检测、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工作;备课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前后衔接、逻辑严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必须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良好的备课是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要仔细推敲每一个教学环节,提前设想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教学事件,搞好每一个环节的过渡和衔接。

备课包括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

(1)集体备课中的主备人要概括集体备课内容,认真研究新课标要求、文本知识及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达成的策略和方法。

(2)要对集体研究的每堂课的设计进行说课,要说明本节知识技能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实现能力要求的策略和方法。

(3)要对导学案和训练学案研究深透并定稿。

(4)要对小组长和小组的作用发挥提出可行性的指导措施。 (5)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当堂检测提出具体的方案。 (6)语文、英语科要研究下一周的阅读指导设计。 个人备课即任课教师对课堂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

(1)要有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学习小组长及学习小组的培训方法的设计。

(2)每堂课都要对课堂立体学习目标的设计,要精心安排实现目标的过程、控制及检查评价。 (3)要有对生成目标的预测及答疑准备。

(4)要有即时性评价的设计和时间控制的预测。

(5)要有当堂检测的精当设计和学习目标达成的预想。

(6)对讨论、展示、点评、总结等课堂环节有紧凑高效的安排。

4

1.教材挖掘:紧扣新课标要求,体现教材整个体系要求,挖掘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及实现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1)要对文本理解深刻,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能够分析、举例、板演、绘图。 (2)能用艺术的形式进行表达,实验、创作、制作。

(3)能辨别、联系、拓展,使用多媒体。

(4)能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要点。

(5)能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一 2.学习目标:要对课堂三维学习目标要有明确的定位和设计,让学习目标成为高效课堂的“转向盘”。(1)学习目标要按新课程三维目标准确设定。

(2)板书学习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位一体。 (3)老师对目标的解析要具体,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注意。

(4)整节课都围绕完成目标展开,讨论、展示、点评、总结都要体现目标。

(5)既要重视既定目标的完成,又要注重生成目标的生成和挖掘,这些都取决于老师的判断、理解和技巧。

3.导学案编制: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

(1)编制者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下大工夫精心研究课标要求、知识能力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设计ABC分层,切实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拒绝简单化、习题化,探究问题要有深度,要有挑战性。

(2)编制走程序,提前一周确定编制人,提前一周开始编制,中间研究两次,备课组长、包科领导参与组织,研究、修改好,最后定稿印发给每位老师,全部使用电子稿并上传至有关部门,实现资源共享。 ,

(3)导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学习反思等(不同课型、不同内容的导学案应有所侧重);训练学案要分层设计,有适当迁移拓展、归纳小结。

(4)每个导学案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日期、编号。 (5)每个导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有指导,有要求,有收有批,有评有纠。 整个学习过程的前后循环,使学习更有秩序,更加有效。

课堂上的讨论要求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主动参与,在组长组织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课堂展示的准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给学生提供最大的学习动力。

(1)书面展示各小组同时进行,展示要围绕学习目标。 、

(2)展示可提前公布内容,但不能公布由谁展示。

(3)口头展示要指定不同层次同学进行,不指名但分层,要脱稿展示。 (4)要展示重点难点、规律方法,也要展示问题、疑难n (5)展示结束都要有掌声鼓励。

点评要求:点评的准备和对知识方法的归类拓展是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

(1)由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点评、拓展,点评时要关注达标和结论生成过程,每名学生点评结束都要问一句“同学们都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还存补充吗?\鼓掌表示赞同。

(2)老师、学生要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即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

(3)即时评价时,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声音洪亮、语言表达,每节课都要有学习班长对学习小组的总结性评价,一定要评出最佳表现个人和学习小组。

课堂效益要求:高效课堂效益不只是在知识的掌握上,重点是在学生的参与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 (二)学习小组建设 “27 1高效课堂”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努力把小组打造成“动车组”,只有搞好每个“动车组”的建设,才能够使整列“动车,,快速前进。因此,构建良好的学习小组是进行课堂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学习小组通常由6名学生组成,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教师每一节课前都要对学习小组和学习小

5

组长进行培训,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具体的过程指导。教学就是教学生自己学,教学不仅是教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整个学习小组的管理水平和学习水平比教学生知识要重要得多。教师课前培训是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到“学好,,的关键,要课前有指导,课上有帮助,课后有反馈,不断反复,循环改进。

老师要对高效学习小组在学习中的“动车组’’分动力机作用再提高认识。学生只有在一个有效组织、有效管理的小团队里学习,时刻有竞争,时刻有管理,时刻有目标,事事有控制,事事有评价,我们的小组学习才能真正高效。首先要搞好学习小组文化建设和团队凝聚力、向心力的打造,每个人都为捍卫小团队集体荣誉而学,就能用团队的力量教育人、影响人,长此以往才能形成高效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学习小组间不是为竞争而竞争,而是通过不断比较,无时无刻地激发每个人学习的热情与欲望。学习小组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小组长要切实对本组的学习负起责任,能够任劳任怨地为同学们服务,在服务大家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要解决好小组长工作的四大矛盾:一是自己的学习与服务大家的矛盾;二是各科小组长和行政小组长工作的和谐;三是学习小组内同学们的行政管理、感情建立与各学科学习的矛盾;四是要处理好小组内和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与参与的矛盾。各备课组、各位教师在实践中要努力寻求解决以上四种矛盾的途径,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把评价主体让给学生,创新小组内部的评价和小组之间的评价的方式方法。

同时要注意发挥好高效学习科研小组的作用,科研小组让教师教学“分身有术”。每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研究,通过小组反馈,把学生推到前台,学生各自承担相应的任务,既分工又合作,了解学生平日学习存在的困惑,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内心感受,也了解学生对这一科学习、课堂组织的建议,更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革除低效和浪费,为真正的课堂高效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小组的建设中小组长作用的发挥和学习小组团队学习能力的培训远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1)小组长的作用:小组长要扮演好两种角色,一是学习小组的领袖,要帮助小组成员共同提高;二是教师的助教。教师要确保小组长这两种作用的充分发挥。

(2)小组长必须组织小组成员找时间保证课前1 5分钟预习充分并及时向教师反馈预习情况,保证训练学案及时落实。

(3)小组长每堂课要分层次给小组成员确立学习目标并保证小组学习过程的高效,要检查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4)小组长要组织协调小组内部的独学、对学、群学以及讨论、展示、点评、质疑等环节,打造优胜学习团队。

(5)教师每天都要安排小组培训任务,每堂课都要对小组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指导,教师即时性评价要注意激励性、公平公正性,不断给小组学习注入学习动力。

高效课堂要让学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享受到智力劳动的快乐。

·“27 1高效课堂”努力实现三个转变:教师变导师,教室变学室,灌输变探究

真正的教育是心灵的成长和灵魂的感召,绝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教师永远是永恒的职业,教师素质永远是课堂成败的关键,教师的博学睿智、自信从容、机智幽默、激情洋溢永远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认为,“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有‘唤醒’学生的力量\。“27 1高效课堂”把“教师变导师,教室变学室,灌输变探究”,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调动和开发自己的力量高效学习。

一、教师变导师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罗杰斯的教育理论,个体具有积极向上、求茂盛、求强大的本能,也就是说,人先天具有学习的本能,教师只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学生就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因此,教学不是靠强制性地“满堂灌\,教室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听讲室,学习也不是死记硬背,人云亦云。根据皮亚杰的认知主义理论,真正的知识在“活动”中建构,真正的能力在“活动\中发展,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充满兴趣,主动积极地学习。只有这样,知识才是“活”的知识,能力也才能够得到发展。

因此,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而是重“导\,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导师,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主

6

探索,自助成长。

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内容、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目标进行引领,目标要具体、立体,及时到位,这是教师设计高效课堂的关键。

要教育学生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有明确的目标追求,有学习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有成长的渴望。 要引导学生质疑,对学习内容不满足、不盲从、不迷信、不屈从,质疑是创新的雏形,教师要小心呵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时刻注意保证课堂的安全。

要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理解,教育是解放而不是封闭,多元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宽容的精神、开放的心态和民主的性格。

要引导学生自主规划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高效课堂就是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每一名学生都要做一个有头脑、有条理的主动学习者。

要引导学生及时对学习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回顾学习过程,清点学习收获,总结学习方法,重新认知学习内容。

二、教室变学室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事实上,客观的知识都要通过个体的建构才能够被学生掌握,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知识;能力更是个体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和锻炼出来的。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主义理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学习需要活动,需要交流,需要情感的激荡,这就要求课堂变“静听式”为“活动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独学”为“合作”,变“独断\为“民主”,即“教室”要变成“学室\。只有这样,才能够创设温暖宽松、探索学习的环境,也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以及道德与社会性的综合提高。

课堂能否成为开放的课堂、情感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真正地对于学生的潜能有高度的尊重和珍视,是否对学生充满信任和乐观的期待。只有真正尊重每一名学生存在的价值和尊严,才能彰显民主、平等的教育精神。

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和主动探究,重视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理解,鼓励不同观点之间的争鸣和碰撞。让学生多一点个性张扬,少一点自我贬抑;多一份自信与自尊,少一点自轻与自贱;多一点自主选择与自主承担,少一点轻信盲从与不负责任。

教师要勇于将舞台让给学生,不与学生争风头,要在学生展示、点评过程中学会沉默,学会等待,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甚至争论中获得真知,要让“听”的课堂变成“说”的课堂,让“静”的课堂变成“动\的课堂,让“教\的课堂变成“学\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习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三、灌输变探究

灌输式教育也称为“注入式\教育,强调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对知识、儿童、教育不同的认识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教育方式。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Comenius,1 592—1 670)就认为,“知识可以印在人心上面,和知识的具体形式可以印在纸上是一样的,因此把它灌输给他们学生就够了\。

灌输式教育一般与传授知识为主的讲授式教育、学生被动接受、体罚相联系,忽视了学生的特点,学生只是照本宣科,死记硬背,毫无创新精神。灌输式教学把学生当成了没有思想的机器,把知识硬塞给他。然而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有尊严,有思想,有感情,有需要。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内在感受和主观体验,没有把学生当成独立的个体,当成一个人去面对。因此,在传统课堂上,常常见到的场景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听得云山雾罩。然而,无论教师的讲技有多么高超,语言有多么优美流畅,永远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用心学,才能够调动各个器官,观察、思考、判断、探索、交流、总结,真正把知识学到心里,使能力得到提升。

鉴于此,近代以来,许多有识之士对此提出了质疑和批判,如西方教育家蒙田、卢梭、杜威,变压制为引导,变灌输式为探究式已经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

7

探究本身就是一个对问题寻找正确解释的科学过程,探究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探索答案、验证答案、交流展示,教师由教变导,变灌输为启发,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由接受变探索,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动脑、动手、讨论、交流、展示,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从中发展素质,提高能力。

探究式学习与杜威的五步学习法、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学习都不无相通之处。探究式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人格与地位,强调能力的发展,强调自主学习的意识与方法,更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

·“27 1高效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定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总体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特点,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教学目标。自主学习与学生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密切联系,是学生是否具有学习能力的主要体现。自主学习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低效学习。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自主学习真正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己决定、选择、调控、评价,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管理。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家长,也不是为了老师,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为自己而学,学习是自己的任务和责任;同时,为了担负起这份责任,学生就要用毅力调节自己的活动,控制玩耍时间,坚决把学习任务完成,从而培养和锻炼了毅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自主学习给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和空间,能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每个孩子天生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都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自己学习的问题,找到自己的薄弱学科和薄弱内容,安排练习和巩固的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搞好学习的同时发展了独立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主学习尊重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开发出了学生的潜能,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具体的不同于他人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从而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把自己的薄弱科目尽快赶上来。

总之,自主学习给予学生学习的主人地位,调动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使学生从内心生出学习的需要和成功的渴望,从而主动去观察、发现、讨论、展示,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利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学习中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学习。根据社会学理论,与他人交往是个体的内在需要,合作学习正是迎合了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为学生营造能够合作学习的环境,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合作与交流,促进学生学习。

根据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独学而无友\,一个人独自学习、闭门造车,学习效率会大大降低,学习效果也不尽如意。

因此,20世纪初,合作学习在西方教育改革运动中开始被人青睐,20世纪年代起,合作学习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掀起了合作学习研究的热潮,成为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之一。 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学习,教学才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的静听式被动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自我学习、合作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从而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合作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合作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学生通过生生之间的合作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习与合作能力,达到教学的目标。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与他人交往和合作是个体的社会需求,合作性充分利用并满足了学生的这一需求;同时,利用小组共同目标把小组里的学生凝聚在一起,在全班形成组内合作、

8

组间竞争的场面,使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从而促使大家互帮互助,你追我赶,使教学效率获得提高。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社会能力、表达能力、爱、团结协作精神的发展,真正实行了全面育人的教育。

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每一名学生提供成长的条件和空间,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不断获得进步和发展。

三、高效学习

所谓高效学习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要选择科学的学习方式及方法,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为了使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上做到学习高效,学校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人研究,学校规定教师在上课前必须精心准备导学案,学生提前预习学习内容,找出重点和自己的难点,并完成导学案;把课堂时间划分为“2,7,1\三部分,即教师讲课时间约占2/1 O,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约占7/1 O,总结反馈时间约占1/10,以保证学生进行合作、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课前根据课堂内容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习小组长的作用,带动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积极交流展示,踊跃发言;课后利用自习时间进行总结复习,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学生自学和与同学合作学习相结合、讨论交流与展示发言相结合、学习书本与课堂练习相结合、学生独立学习与当堂检测相结合等环节,既给学生创造了安全与宽松的亲情式学习环境,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与他人合作,并针对学习内容循环上升,通过课前预习、课上探索、课后反刍,巩固课堂学习内容,锻炼思维和能力,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7 1高效课堂”教师指导的三个要求:道而弗牵(引导学生但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强而弗抑(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是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而弗达(启发诱导学生但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

我国古代先秦教学论专著《学记》中提出了三大教育原则,其中之一即为“启发诱导\原则:故君子之教,谕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即引导学生学习但不能牵着他们走,也就是说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因势利导,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形成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强而弗抑则易,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基础上,又要让学生看到希望,对学习充满信心,从而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开而弗达则思,即给学生一定的点拨和启发,不是给出完整的答案,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荀子所说得“不问不告,问一而不能告二”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是专门的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具有专门的教育技巧和教育智慧,教师的知识经验相对学生更丰富,对所任教学科的把握更为深入和通透。根据人本主义理论,学生具有天生的求茂盛、求强大的本能,但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仍然重视教师所起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永远是教育中的首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取得良好效果。合作学习并没有否认教师的作用,也没有去除教师的作用,而是充分利用了教师这一资源优势,把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合作结合在一起,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充分互动,从而充分利用了教学中的每一个能量原,使其成为高效的整体。

在“27 1高效课堂”上,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点评等环节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引导和点拨,通过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问题的答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自尊,使学生情绪饱满、状态积极、思维活跃,而不是压抑学生,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与学生交流讨论,拓宽学生思路,激发其创造的欲望,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机械教学把答案直接给学生,一味让学生学知识、背知识的教学方式,变教为导,变灌输为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27 1高效课堂”课堂师生关系的三个标准:平等、尊重、合作

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息息相关,学生学习需要动力,而这种动力则来自于内心的情感,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能够给予学生心灵的温暖,更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动力。中学生的内

9

心是脆弱而敏感的,老师只有细心呵护,全面认识学生,了解们的思想和情感,才能真正认识学生,也才能去引导和帮助学生,教师的关心和帮助会给予学生莫大的安慰和心灵’的力量,从而更加积极地生活,更加刻苦地学习。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总之,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建立在融融的师爱氛围中,建立在教师高尚的人格修养前提下,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

首先,教师应彻底放下自己高学生一等的架子,与学生真正做平等的交流。教师只有把学生看成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才会放弃自己的优越感,除却自以为是的毛病,发现学生的智慧和潜力,欣赏学生的观点和做法;学生也只有在感到与教师真正平等时,才能够克服畏惧,打开思路,畅所欲言。事实上,只有学生和老师真正平等,才会有智慧的火花碰撞而出,才会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潜力。

在与学生平等的基础上,要充分尊重学生。获得尊重是每一个个体的内在需要,只有满足了学生的这一需要,学生才能够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主动学习。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随意讽刺、挖苦、侮辱学生,当学生犯错时,要对事不对人,切忌贬低学生人格的批评。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知识、性格、才能等。学生与学生千差万别,教师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某项作业,都能表演某一个节目,更不能轻视成绩与学习习惯不够好的学生,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因人施教,顺势利导,引导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学会合作”是对现代人的要求,这个要求不仅仅指学生要学会与人合作,教师更应该学会合作。“教学相长”,教师尽管“术业有专攻”,但是只有存与学生的碰撞中.才能产牛新的思想和收获.才能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改进自己。师生之间只有充分合作,才能够把教师的力量和学生的力量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要“拧成一股绳\,才能够整合两者之间的教育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对现代老师的急切要求,那种依然唯我独尊、一人遮天下的做法是不符合现实规律的,也是备受学生忌恨、注定不可能成功的。

·“27 1高效课堂”课堂建设的三个标准:开放的课堂、情感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开放的课堂:与开放相对的是封闭,就是要求课堂要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教学。

“开放\是前提:教师要敢于放手,学习能力来自“开放\。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穷人的孩子为什么早当家、能当家?放手就是爱,放手就是“放生\,开放就是解放;

开放与创新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传统的教育是单纯的静听接受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老师动、学生静,课堂封闭、枯燥无趣,学生多进行知识的记忆和习题的练习,机械的学习方式固化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建构开放课堂的要求,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自主学习和发展。

具体来说,开放课堂可分为时间的开放、目标的开放、内容的开放、学习方式的开放以及学习过程的开放。

时间的开放,一是指把课堂学习的时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包括课前预习,完成导学案,课后小结,进行巩固;二是指课堂时间的开放。在传统课堂上,时间由老师说了算,讲哪些内容,用多长时间,都由老师掌握,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而在开放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根据自己学习的状况、水平以及遇到的困难适当安排理解知识点、讨论困惑、练习巩固的时间,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时间安排的引导者,由此,能够在课堂上使学生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突出重点与难点,从而使学习更加有效。

目标的开放是指在一节课上,老师制定大目标,即总体的学习目标,指出学习的要求;学生制定自己的小目标,也就是在大目标的指导下,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需要完成的当堂目标,如解决某个难题,攻破某个薄弱环节。目标的开放把总体目标和个人目标有机融合在了一起,既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又发挥了老师的引导作用,充分整合了课堂上的教育资源,利于高效学习的开展。

10

内容的开放是指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水平确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有重有轻、有详有略地进行学习;同时,可以针对学习的知识点,迁移相关的知识,补充和扩展课外内容,以做到扩大视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学习方式的开放以及学习过程的开放。每名学生自己擅长的学习方式与方法是不同的,有的喜欢朗读,有的擅用书写,有的喜欢独自思考,在开放的课堂上,老师不强求一律,而是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如阅读、练习、做笔记或交流、讨论。这样,利于学生学习愉悦,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学习过程的开放是“27 1高校课堂”的主要特点之一,由老师做主转变为学生与老师共同学习,由老师讲授、学生接受转变为老师引导、学生自学,由静坐听讲式学习转变为自学、讨论、交流、展示的互动式学习,从而调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课堂生气勃勃、活力四射、充满竞争、张扬个性。

情感的课堂: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

传统课堂见物不见人,往往只追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老师一般是就知识而讲知识,学生就知识而学知识。学生尽管是一个人,但内心的感受、需要却被忽视,成了装载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情感是教学活动的催化剂,教师以爱为前提,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开导,开启学生感情的闸门;学生在情感的激励下,发奋学习,积极进取,使师生在亲情式的情感场里相互激荡、共同学习。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提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强调在课堂上要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运用感情这一催化剂,这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需求,包括满足学生求知、交往、成功、创造、审美、娱乐等的需要。

“27 1高效课堂\深入贯彻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积极打造亲情式课堂,改变教师的“一言堂\现象,注重学生的情感激发,使课堂真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使课堂温暖融洽、激情飞扬。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面无表情,学生和教材、教师之间就会间隔一堵墙,无法沟通。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打造亲情式课堂,首先教师要有激情,用情绪饱满的声音、眼神、动作展现给学生一个激情四射的自我,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用以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激发学习的动力;要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真心关爱、帮助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爱、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做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要积极营造安全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消除压抑、焦虑、恐惧、紧张;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小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以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形成良好的“课堂情感场\,使整个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使学生在与人真诚的交往合作中交流情感,在情感交流中促进学习,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经历成功,体验自我价值感,从而激发每名学生的学习热情。 亲情式课堂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供给学生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并使学生感受到家的温馨和温暖,感到与同学一起学习变成一件愉快而有趣的事情,而不是一种压力和负担,从而更加努力主动地学习。

教育家杜威认为,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和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促进积极思维的主观因素,强烈的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有效基石。激发兴趣的关键是课堂充满情趣,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高效的课堂:相对的是低效。

高效的课堂是要求在课堂上,讲求效率,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的内容,合理划分时间。在有限的45分钟内,不仅要掌握所学知识,更要在学习知识中发展能力与素质,从德智体美几方面全面得到提升,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更促进了个人的成长。要做到课堂高效,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研制导学案,指导好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前认真培训小组长,真正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充分整合课堂教育资源,让学生自主又积极地学习;要引导学生课后进行总结和巩固,以加强学习效果。

·“27 1高效课堂”的三个基本观点: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习即成长

教育是什么?教师起什么作用?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11

在古代的教育中,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要顺应儿童,采用游戏等愉快的教育方式。但到中世纪,基督教提出了“原罪论\,认为人的本性罪恶,儿童必须要进行管束和惩戒,要用棍棒和戒尺来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严重违背了儿童的特点,不仅束缚了身体,更限制了思维,阻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对儿童认识的深入,人文主义教育开始复兴,尊重儿童特点、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开始得到传播。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他对当时的儿童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认为这样只能造成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是摧残和奴役儿童,教育应该遵循自然、回归自然,把孩子看做孩子,尊重儿童的本性,给儿童充分的自由,培养自然人。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继承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对儿童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针对当时教育中阻碍、压抑儿童的现象,他认为,儿童自然的或天赋的能力,提供一切教育中起发动作用和限制作用的力量,教育就是要顺应儿童先天的能力和需要,创造合适的环境,使儿童能够通过操作、探索,获得知识、锻炼思维、提高能力。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继承了杜威的思想,并结合针对脱离儿童本性、压抑儿童的中国教育实际,提出了六大解放,即放儿童的头脑、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陶先生认为,只有充分把儿童解放出来,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把儿童的创造力开发出来。解放儿童的头脑体现了教育的思想和创造力,解放儿童的眼睛是解放信息的收集能力,解放儿童的双手是解放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解放儿童的嘴巴是发展合作交流的能力,解放儿童的空间和时间是给予了儿童学习和想象的自由。

儿童天生具有学习的需要,天生具有“求强大”的欲望,而传统的教育却千方百计把学生进行束缚和捆绑,使他们规规矩矩地跟着老师鹦鹉学舌,正如鲁迅先生批判的把孩子培养成低眉顺眼、唯唯诺诺的中国教育的弊端。

因此,教育就是要解放学生,要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嘴巴去说、用自己的双手去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在学习中主动获取知识、探索新知、大胆质疑、不断创新,并有意识地、自觉地加强自身的修炼,提高道德水平,以不断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

事实上,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那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教师就要认真观察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潜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质,提高各个方面的能力,提升自身素质。

·“27 1高效课堂”循环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课前预习自学充分、课堂合作探究拓展深刻、课后整理反刍落实到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不例外。叶圣陶先生曾说:“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所谓预习,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预习将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

1.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2.预习有利于提高听课的效率。 3.预习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4.预有利于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

5.预习可以提前消灭听课中的“拦路虎\。

为了搞好课前预习,要引导学生使用合理的预习方法,包括预习时间选择要恰当,第二天的课程可安排在前一天的自习时间进行预习,每科15一20分钟;预习时小组长要充分发挥带头和领导作用,使小组全体成员根据导学案,找出重点,标记出自己的难点,完成导学案。预习时,第一遍先把要学习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一共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重点是什么;第二遍要认真、仔细,一边细读一边思考,理解内容,遇到不懂之处要反复阅读与思考,若还不清楚,应标记出来,带到课堂讨论解决。

课堂学习:每次课堂只有45分钟,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向45分钟要质量。学生在课堂

12

上的分组讨论一定要有效,要针对导学案和自学中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学习,要保证讨论的是真问题,而不是假问题;自学、合作讨论、练习展示要有机结合;老师的引导和点拨要及时、到位;小组长要充分发挥作用,协调小组各个成员互帮互助,使各层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最后5分钟要进行总结反刍,当堂检测: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思维比较活跃,这时需要静心总结归纳,反刍消化,清理过关,使知识更加完善,掌握更加扎实。最后进行达标检测,检测方式:可以是口头检查,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检查,可以用小纸条,还可以设计题目进行书面检测,总之要根据当堂内容灵活检测,注重实效。下课前让学生整理课堂所学内容,整理好典型题本。分层次布置适量的自习作业。

每节课结束前教师都要提出对下节课预习的要求,布置好任务,指导好方法。

·“27 1高效课堂”的三件宝:导学案、双色笔、纠错本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古代,教师的作用就是传授道理、教授知识和技能、解答疑难问题;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叶澜老师强调学生和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作为教师,从自身来说,可谓“术业有专攻\,既学习了丰富的教育理论、教育的技能、教育方法,又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从另一方面来看,教师自身的修养、对事物的认识、知识的广博、思想的深刻也相对超出学生,由此,教师始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教育活动的双主体之一。在“27 1高效课堂”中,由学生静听教师讲授式学习转变为小组自学,而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仅占2/1 0,导学案便成为引导学习的重要工具。学生根据导学案的问题和提示,在导学案的指引下一步一步由浅至深、由表及里地合作学习。导学案给学生指出了学习的方向和方法,使学生心中有清晰的思路,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步步深入地学习,是学生自学中必备的条件之一。学校规定,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案,要突出指导,突出自学,形成方案,编制程序不能有丝毫马虎,必须确保质量。每堂课必须有学案,没有学案同没有备课一样视为教学事故。

学生在学习中,除了外在的引导,更需要主观的努力,这就需要动脑、动手。在阅读和理解学习内容和导学案的过程中,用双色笔及时标出自己疑惑或难懂的部分,以待与同学和老师讨论交流;利用纠错本,把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记录在笔记本上,以备在总结反刍时进行复习和巩固。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双色笔和纠错本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记录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加深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督促其克服难题,加深理解。

·“27 1高效课堂”的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所谓“身动,心动,神动”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身体能够随着学习的发生而活动,避免静坐式学习;.要有积极的情感投入,避免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要能够针对学习内容,有独立的思考和见解,敢于质疑,避免机械的记忆式学习。

我国古代的教育把学习过程分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其中“学”是对知识的感知阶段,应广泛地获取丰富的信息,包括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思\是对学习的思考,要用自己的头脑对所学的知识分析、思考、判断;“习、行\是练习和实践,在实践中运用、验证、拓展。西方心理学家加涅用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八个阶段,即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东西方的教育是相通的,即学习过程是一个意向活动和认识活动共同参与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动机、情感、性格意志以及感知与记忆、想象与思维等,也就是说,学习要靠心灵、大脑与身体三者的结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激励,情绪受到感染,充分发挥情感的力量,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的身体从板凳上解放出来,能够自由讨论、合作、探索、练习、展示;使学生的大脑受到启发、自由者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通过饱满的激情、自由的活动、灵活的思维,积极探求知识、发展能力,不断成长自己。

13

·“27 1高效课堂”的三量: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

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对应学习过程中的感知阶段、理解阶段、练习阶段。 信息量——感知、接收的信息要有宽度,也要有深度。

思维量——理解与创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训练量——运用阶段,训练,练习,把所学的知识进行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真正的建构。

信息量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在学习中,首先要有外部信息的刺激,大脑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也就是进行编码和存储,建构到自己的知识系统中。输人大脑的信息丰富,大脑进行加工的材料就多,所获得的有效信息也多,建构到个体知识系统的信息就越丰富;反之,如果信息刺激较为单一,大脑所能够选择和加工的材料就贫乏,最后的收获也相对要少。因此,在课堂学习中,要有足够的信息量,不仅有广度,也要有深度,从而使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加工。

思维量

信息输入大脑后,要经过大脑的加工和处理,这个加工和处理过程即思维和理解的过程。没有自己的思考,单纯靠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个体就很难将外部知识内化为个体知识。因此,教师应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并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再次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为了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高效学习,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问题首先应考虑学习的重点难点,针对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巧妙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题目,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等途径掌握重难点。 2.问题的数量要适当,过多或过少均不宜。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因此不宜过多,应抓住重点,拟定凝练的、高质量的题目。

3.问题要有质量。教师不能随意提出问题,问题也不能过难或过易,问题不是为了检查学生会还是不会,而是为了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掌握”和“提高”两个层次的问题。 4.问题设计要有层次,分别针对A、B、C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利于全班学生都能够思考和回答。 训练量

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和储存后,暂时存在了个体的记忆中,但这种知识不是永久的,也不能够为个体所用。为了让记忆持久,让所获得的知识用于实践,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需要训练。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完成必做题、选做题、附加题,并要求各个层次的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必做题是巩固基础知识,选做题、附加题是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和探究。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并在自己原有水平上不断提升。

课堂教学要重效率,优化限时训练,精选训练题,均衡训练量,使各档次学生学有目标、有信心。 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指定不同层次的训练题目,待优生要低起点,小步上升;优秀生要抓重点,重深化和提高;特优生要超常标,高要求,高发展。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必做题、选做题、附加题,让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够跳一跳够摘到果子。另外,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训练的习惯,杜绝抄袭或不做作业的现象;另外加强对习题的检查和批改,可以采用灵活的形式,如小组检查、互相检查。

·“27 1高效课堂”对学生的三看:看学生自主的程度、看学生合作的效度、看学生探究的深度

自主的程度:自主的程度包括自由和学习程度。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检测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主要包括学生学习的自由、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效果。如学生是否有充足的自学时间和空间;学生是否态度积极认真,能够主动地与别人讨论,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勇敢展示自我,而不是被动学习;学生是否能够针对问题科学制定自己的目标,并根据目标选择合理可行的方法,一步一步解决问题、实现目标,并大胆创新、创新思路、充分拓展和深化,做到有效学习。

14

自主的程度也可以从学习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四个方面考量。自由度是看学生的学习目标、方法、学习进度、结果评价多大程度上由自己决定;能动度就是看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时间度就是看学生有没有自学时间,自学时间有多少;创新度就是看这节课中学生是否有创新。一般来说,自学课学生是容易创新的,但不是每节自学课学生都能有创新。

合作的效度:合作学习的效果,讨论的问题是不是真问题,AB层是否帮助C层学生解决了难题,AB层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拓展和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效度如何,主要看小组讨论的问题、合作学习的过程以及合作学习的结果。也就是说,小组讨论的内容应该属于学习的重点、难点,符合本组成员的学习实际,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否则就会偏离学习的主线,失去探究价值。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成员之间交流要和谐、态度积极;时间的安排上要紧凑合理,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交流;任务的分工要合理,成员之间互帮互助,每个人都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合作学习的评价要看是否实现了小组目标,使每个小组成员都体验到了成功;讨论和探究是否深入,是否有拓展生成和创新等。

探究的问题的深度

探究学习是一种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既要看探究的知识面的广度,又要看探究的深度,是否对题目进行了挖掘和拓展,是否进行了知识迁移,小组成员是否都参与了探究,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创新想法,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激发了情感。

探究学习的深度如何,主要是看学生是否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够根据问题,进行发散思维,通过小组的研究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验证。要想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善于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启发,以引导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思维拓展。

·“27 1高效课堂”小组学习的三种方式:自学、对学、群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人独坐学习,无人交流、无人请教,学习的效率就会低下。为了取得课堂上的高效学习,合作就成为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采用合作学习是为了充分利用课堂的教育资源,利用每一个个体的力量,包括老师和每一名学生,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实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为了充分发挥每名学生的力量,合作学习小组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方式,也就是说组内六名学生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包括学习成绩(分别为AA、BB、CC)、性别、家庭环境等;而小组与小组的情况是基本相同的。在组内学习中,AA、BB、CC六名学生分别处于不同的学习水平,要充分发挥每名同学的资源优势,采用自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开始时,以学生自学,把学习的内容和导学案自己理解、完成,并标记出不懂的问题;对学就是AA讨论、BB讨论、CC讨论;在此对学的基础上,学生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小组集体进行交流讨论,若在组内仍然无法解决,则提到班级集体中进行。这三种合作学习的方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合作学习的空间,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个小组成员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互帮互助,和谐温暖,并富有层次性,活而不乱。

·“27 1高效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三力:思维力、表达力、生成力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能力建设,“三力”指向学生一生的长远发展。思维力指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力指向学生的语言能力,生成力指向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思是行之始,没有思考的行动必然是盲目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密切相连,思维是语言的本质,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只有富有思想,语言表达才会丰富流畅深刻而有内涵;也只有学会思考,才能真正用自己的眼睛看待和发现事物,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出问题,质疑,创新思路和新生事物。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具有独立思维能力是个体的发展的基础和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鹦鹉学舌。首先,就是遇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要敢于请教别人,或提出来与人讨论,而不要怕别人笑话,觉得自己“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真丢人”。事实上,每件事情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正确答案,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所得到的答案也必然不同,如此而已。其次,要引导学生掌握思考的技巧和方法。思考必须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必须依靠已经积累的知识进

15

刷。

六、导学案的具体使用

1.预习案:

课前提前1-2天下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有充足时间预习、思考、讨论。 用双色笔勾画出重点、难点,理解内容,并记录自己疑惑点。

上课前一天,任课教师可将预习案收回,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掌握真实学情。 设想课堂多种应对措施,保证点拨精当、简洁。 学生在预习案导引下,通研教材,并高质量完成预习案。

2.探究案

根据探究案的基本环节的设置顺序,依次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如下学习环节:

1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

2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

3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

4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

1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

结合探究案,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对探究题目的见解,并明确自己的疑问。

2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

针对预习自学和自主探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展示内容,小组内展开高效的交流讨论。

3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

展示点评的内容可以分为:

四点:重点、难点、易错点、联想点 四类:规律、方法、小窍门、跟踪练习 B层C层同学展示,A层同学点评。

4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

当堂检测至关重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深化 。 3.训练案

A.课堂学习结束时,下发训练学案。 B.学生课后完成并上交,由教师进行批阅。

C.也可由学生相互批阅后再上交。教师进行二次批阅后,总结反馈学生的完成情况。 D.在教师使用导学案过程中,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①老师通过批阅训练学案了解学情,明确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知识盲点,及时纠正备课设计存在的问题; ②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拓展,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让学生有机会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七、我们的感悟

1.271导学案使学生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271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抓手,保障了课堂的真正高效。真正变教师为导师、变教室为学室、变灌输为探究,使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使学习成为生命的狂欢!

3. 271导学案让我们老师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引领者和呵护者!

26

小组建设

—“271”高效课堂的动力之源

一、“271高效课堂”的内涵

1、学习内容方面: 20%的知识——自学能会 70%的知识——合作学会 10%的知识——老师教会 2、学生组成方面: 20%学生——特优生 70%学生——优秀生 10%学生——待优生

3、我们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 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10% (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二、学习小组------“271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

★小组学习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建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小组学习决定成败。 ★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 1、关于学习小组长:

(1)定位:助手、代言人、一组之魂、学习领袖、学习英雄。

学习小组长的学习能力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能力,学习小组长的学习水平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水平,更是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

(2)要求:①态度积极、率先垂范。②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③乐于助人、负责任。④组织、管理能力强。⑤集体荣誉感强。

(3)产生的方式:通过演讲、答辩竞选,全体投票表决,然后班主任组织协调由组长挑选本组的组员。

(4)职责: ①组织好每节课的课堂自学、讨论和展示。②帮助C层同学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负责本小组作业收交,检查清底子。③检查《成长日记》的落实。④监督各项班规的遵守情况。⑤记录好每天《积分记录》。

《积分记录》:小组成员积分评价指标

成长日记的使用(0 -2分) 课前准备(0 -2分) 课堂参与度(0 -5分) 课堂、自习纪律(0 -2分) 作业完成(0 -2分) 学习档案的使用(0 -2分) 卫生状况(0 -2分)

其它方面(0 -2分)

参考上述8项指标每日对小组成员打分量化。

每周六统计好小组成员一周成绩,在小组会上总结点评。 2、组建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27

①科学划分,六人一组,学习成绩均衡,分为AA、BB、CC三层,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 。 ②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

③都有小组名称、活动口号、组徽、组牌、组规。 3、分工:(一定角色、一定责任)

①每小组设常务组长、常务副组长、学科组长。

②常务组长抓学习,常务副组长抓常规,分工合作。

③学科组长每科一名,具体负责本学科的各项学习工作,用以调动、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④先一对一讨论,再集体讨论;C层、B层展示,A层点评、拓展。 4、调整:

不是一成不变,可适时进行个别调整,避免形成思维定势,避免不平衡。 5、小组评价:(评价是武器,能调动组与组之间对抗,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①值日班长负责本学科各小组的课堂评价,周六反馈值周班长,评选每周优秀学习小组。 ②每周进行一次展示之星和助人之星的评选活动。

③评价形式多种多样,除课堂评价外,作业、检测、每日常规等也进行小组评价。 6、小组间竞争,是班级快速发展的超强分动力。 竞争从班名、班徽、班级文化设计开始 利用宣言书,激发斗志

三、行政管理小组

①家庭式亲情关系的建立,让学生拥有高度的安全感,使学生高效学习成为可能 ②班规建设————我的班级我的家,我的家我的责任

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把研究权和评价权都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育创新的主体,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让学生快乐成长,全面协调发展。

分组讨论制定班规

班级纪检部总结班规落实情况 ③值日班长每日赠言和小组量化

每天一句话,一周一小评,一月一总评,评出班级最佳赠言

XXXX班个人量化表 2010.__月 __ 日 星期___ 值日班长_____ 第 18 周 小组 员

④值日校长制度成为学校自主管理新特色

28

四、高效学习科研小组

小组组成:任课教师、学科班长、每个小组内学科成绩最优秀的同学。

小组作用:建立以学科学习班长为组长的高效学习科研小组,成为师生共赢、教学相长的战斗小分队。科研小组职责:

①每周召开一次科研小组研讨会,学科班长组织,任课教师参加,反馈同学们在近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商讨达成解决办法。

②在课堂上帮助B层、C层同学解决疑难问题,主动展示、点评、质疑和拓展。

③在课下检查各小组笔记本的整理、典型题目本的整理,组长负责协调每天各科的作业量。

④定期举行一些学科活动。 任课老师职责:

①按要求每周参加一次研究活动,虚心听取同学们的建议,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②利用与科研小组成员每周碰头机制及时给小组成员加“营养餐”,把科研小组成员培养成本学科骨干。

③搞好引领、指导和培训。

五、小结

三个小组都必须建立在老师定期不断培训的基础之上。

29

高一数学课堂模式

一、高一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

以育人为目标,以“27 1高效课堂\十六条基本理念为支撑,完善“271高效课堂\为突破口,提高课堂效为目的。高效务实,积极争先,让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热情洋溢、激情四射、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让课堂变成学生快乐学习的天堂,真正让每名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1.教师必需指导学生课前1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主学习,认真钻研教材查阅相关材料,静心思考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导学案。不会的问题用红笔标出,找出难点和疑点,明确课堂学习的重点,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预习过程中,小组长要做好调控,组织同学进行简单讨论,认真检查每名同学的学案,确保自学效果。

2.收缴导学案,认真批阅、统计错题、分析错因或了解学生。

(三)课堂教学流程

1.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1)提前走进教室,要求教师精神饱满,能感召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

(2)提前2分钟板书本节课的学案题目,让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准备好讲义、典型题本、练习本等。

(3)在黑板右上角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设计科学,不能模棱两可,表述准确具体,可操作且落实性强,一节课不要擦掉。

2.课堂教学。

第一步:导入新课(1分钟)

(1)老师在批阅学案的基础上,首先表扬学案完成好的优胜小组,表扬学案做得好的同学,并指明是哪一小组的。

(2)解析本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特别强调情感目标,使学生热情洋溢、激情四射、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阐明学习内容、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带着目标听、学、思、练。

第二步:基础知识梳理(展示:问题导学)(5分钟)

展示本节课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性质、基本公式。 要求:

(1)对重要的概念、定理、性质、公式让学生El头展示或板书展示,并进行强化理解。 (2)抓住重点,区分易混点、易错点,强调到位。

(3)语言简练,表达清晰。

(4)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定理、性质、公式,通过设计思考题对问题进行探究,弄懂弄透并灵活运用。

(5)特别注意:多让C层同学展示。

第三步:自主学习(自查自纠)(5分钟)

在多媒体上出示答案,让学生独立自纠约5分钟。对“会而不对’’的题找出错因并纠正,对不会及有疑问的问题用红笔记出,准备讨论。

第四步:讨论、展示(1 5分钟) (1)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①明确讨论内容:重点讨论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馈小组不能解决的典型题目。

②讨论方法:坚持小组讨论“先一对一分层讨论\再组内集体讨论,先让A对A、B对B、C对C分层讨论,再A教B,B教C,A拓展(特别注意:调控C层同学积极讨论)。

③教师要全面掌控,参与到小组内讨论,并巡回指导。每小组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

3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1z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