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

更新时间:2023-05-10 21:4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

作者:乔改琴

来源:《新一代》2013年第03期

摘 要: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教师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语言应用能力的强弱,又表现在学生能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使学生领悟到“语文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关键词:联系实际;生活化;体验;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076-01

语文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语文又具有丰富的思想性、生动的情境性、广阔的开放性,最能把学生引入五彩的生活世界、独特的心灵世界。而生活本身就是语文大课堂,语文课堂并非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走向生活,并以生活为发散点,拓展文本,给学生创设一个张扬个性、享受生活乐趣的空间。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融入到真实的生活中,才会充满不朽的生命力。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也是最有内涵和思想、最有灵气和诗意的学科。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也离不开生活。因此,语文教学和生活应是紧密联系的。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创设情境,还原生活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语文学习问题的最佳情境就是生活,把语文学习放到生活实际中去,通过具体实践锻炼,促成语文学习的生活化,这不仅是大语文格局构建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本质的体现,需要勉力为之。即使是课堂上新课文的学习,也都可以融入生活实际。例如,课文《赵州桥》是北师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重点介绍了赵州桥的结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对此,我们决不能满足于简单了解,而是要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收看图像、视频和电影片断,介绍赵州桥和其他大桥的景况,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桥梁印象。此外还可加大阅读的量,既要阅读课文,增加间接体悟,又要追加一些校本材料给学生阅读、摘抄与体悟,例如在教学《四季》后,可引领学生阅读背诵《秋娃娃》、《冰花》、《花朵》等儿歌,使学生了解到更多有关于四季的知识,而且无形中又认识了许多生字。

二、教学环境生活化

要在课堂上更好地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就必须改善我们的教学环境,无论是大到校园环境的规划还是小到教室的布置,都必须更多地洋溢着温馨的生活气息和浓浓的童真童趣。生活化了的教学环境,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展的不仅仅是语文的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1w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