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国文科)

更新时间:2024-01-18 03: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入学考试中心 100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

国文考科

-作答注意事项-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题型题数: ?选择题共 23 题 ˙非选择题共 三 大题 作答方式: ˙选择题用 2B 铅笔在“答案卡”上作答,修正时应以橡皮擦拭,切勿使用修正液(带)。 ˙非选择题请在“答案卷”上作答,务必使用笔尖较粗之黑色墨水的笔书写,且不得使用铅笔。更正时,可以使用修正液(带)。 ˙答案卷每人一张,不得要求增补。 祝考试顺利

第 1 页 共 7 页 100年学测 国文考科

第壹部分:选择题(占54分) 一、单选题(占30分) 说明:第1题至第15题,每题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最适当的答案,画记在答案卡之“选择题答案区”。各题答对得2分;未作答、答错或画记多于一个选项者,该题以零分计算。 1. 下列“”中的字,读音不同的选项是:

(A)“柴”火/“豺”狼/同“侪” (B)“耆”老/“脐”带/神“祇” (C)信“笺”/鞍“鞯”/“歼”灭 (D)轩“辕”/墙“垣”/罚“锾”

2. 下列文句“”中的字词,意义相同的选项是: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足反居上,首“顾”居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事行身死,“固”所愿也 (D)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3. 下列书信用语,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世兄”可以用来称呼晚辈

(B)给师长写信,信首提称语要用“砚右” (C)书信结尾的问候语,“敬请 金安”多用于商界 (D)给师长写信,为了表示敬意,结尾署名时要称“愚生”

4. 古人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或相关,如孟轲字子舆;或相反,如韩愈字退之。依此推论,

则班固、许慎、王弼、朱熹四人的字依序应是: (A)孟坚/叔重/辅嗣/元晦 (B)元晦/辅嗣/叔重/孟坚 (C)叔重/辅嗣/孟坚/元晦 (D)叔重/元晦/辅嗣/孟坚

5. 诗人描写事物时,往往兼顾视觉与听觉,以达成“有声有色”的效果。如王维《山居秋暝》:“明

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便是藉由“视觉—听觉、听觉—视觉”的交错书写,以营造意境。下列写法完全相同的选项是: (A)岸上北风急,纷纷飞荻花。贾船停拥浪,江戍远吹笳 (B)雨后明月来,照见下山路。人语隔溪烟,借问停舟处 (C)古剎疏钟度,遥岚破月悬。沙头敲石火,烧烛照渔船 (D)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1 -

100年学测 国文考科

6. 下列是一段古文,请依文意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

楚文王少时好猎,有一人献一鹰。 甲、故为猎于云梦,罝网云布,烟烧涨天, 乙、此鹰轩颈瞪目,远视云际,无搏噬之志,

丙、王曰:“吾鹰所获以百数,汝鹰曾无奋意,将欺余耶?” 丁、文王见之,爪短神爽,殊绝常鹰, 戊、毛群飞旋,争噬竞搏,

献者曰:“若效于雉兔,臣岂敢献?”(刘义庆《幽明录》) (A)甲乙戊丙丁 (C)戊丁乙甲丙

7. 阅读下文,选出不正确的选项:

(B)丁甲戊乙丙 (D)丁甲丙乙戊

第 2 页 共 7 页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喜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A)本文认为老年人因厌事而保守且行事消极 (B)“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是说人生无常 (C)本文认为少年人着眼未来故勇于多方尝试 (D)“少年人如乳虎”比喻少年人充满活力积极奋发 8. 以下为同一系列的三首小诗:

《椅子和我》

椅子,独自坐着/我站在它旁边 时间慢慢走过 《芦苇》 沉思

芦花/在秋风中/越摇越 白

《我想到的》

熄了灯,我才开始发亮;/因为我想到的每一个字/都成了寒夜里的星星 (录自林焕彰作品)

这一系列组诗,最适合做为共同诗题的选项是: (A)偶然的遭遇

(B)凄凉的晚景

(C)孤独的时刻

(D)虚掷的光阴

- 2 -

第 3 页 共 7 页 100年学测 国文考科

9. 白先勇在他的小说《台北人》一书中,写出了当年随政府自大陆来台定居人物的生活和心情。

这些人多半拥有光辉耀眼的过去,以及难忘难舍的记忆,与平淡平凡的现况对照,“昔盛今衰、繁华不再”的感受特别强烈。依此特点,如要选择一段诗词做为该书的注脚,最适合的选项是: (A)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B)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C)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

水长东

(D)一向年光有限身, 满目山河空念远,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10-11为题组

阅读下列二段引文,回答10-11题。

甲、孙必振渡江,值大风雷,舟船荡摇,同舟大恐。忽见金甲神立云中,手持金字牌下示;诸

人共仰视之,上书“孙必振”三字,甚真。众谓孙必振:“汝有犯天谴,请自为一舟,勿相累。”孙尚无言,众不待其肯可,视旁有小舟,共推置其上。孫既登舟,回視,則前舟覆矣。(蒲松齡《聊齋誌異?孫必振》)

乙、邑人某,佻达无赖,偶游村外,见少妇乘马来,谓同游者曰:“我能令其一笑。”众未深

信,约赌作筵。某遽奔去,出马前,连声哗曰:“我要死!??”因于墙头抽粱 (粱 :

高粱茎)一本,横尺许,解带挂其上,引颈作缢状。妇果过而哂之,众亦粲然。妇去既远,某犹不动,众益笑之。近视,则舌出目瞑,而气真绝矣。粱本自经,岂不奇哉!是可以为儇薄之戒。(蒲松齡《聊齋誌異?戲縊》)

10. 最能凸显以上二段引文描写上共同特色的选项是:

(A)人物

(B)对话

(C)情节

(D)场景

11. 关于以上二段引文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甲段主旨在彰显人性温暖 (C)乙段主旨在强调应信守承诺 12-13为题组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2-13题。

台湾有许多河流深情的低吟新旧生命的更新与轮回,孕育高山与平原的历史、文化及各族群的光辉。

??如果没有了河流,人们仍然能活下去,但却会变得毫无情意。

台湾的河流在短短的三十年内,将面临长达亿年寿命的临终时刻,这是台湾土地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也是生存的孽缘。许多河流在不久的将来将无法回到大海的怀抱,成为断河。

现代人只要水不要河流,他们将不爱的留给河流抛给河川,然后以水利工程技术建堤防隔绝人河关系,建水坝和拦河堰截断回到大海老家的路,用越域引水抽干河水,满足人类需水的欲求,很少人尽心尽力去整治复原河流,以免重蹈中东沙漠化的终极命运。

治疗和呵护重病的河川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河禁。

在十年至二十年内尽可能禁止人类进入河川,禁止任何侵犯河流的行为,建造卫生下水道,编组河川警察,建立控制污染的追查网络和人力系统,把砂石采集权收回国营,广建湿地湖泊

- 3 -

(B)甲段充分展现反讽性效果 (D)乙段由悲而喜暗喻人生无常

100年学测 国文考科

补注地下水,让河流休养生息恢复健康。

第 4 页 共 7 页

不然,河流终将成为台湾人的记忆、被遗忘的大地之歌。(曾贵海《河流终将成为记忆》)

12. 依据引文,符合作者观点的选项是:

(A)河流虽被破坏,人们还是能继续生存,不会有丝毫改变 (B)河流生命的迅速枯萎,起因于地层的自然变动 (C)河流如被破坏,他所孕育的历史文化光辉,将面临终结 (D)河流即使被拦腰截断,也不会影响它源远流长 13. 依据引文,作者认为台湾河流面临的灾难是:

(A)因为气候暖化,将遭遇沙漠化 (B)因为经常泛滥,隔绝了人河关系

(C)因为现代人需水量大,河流将枯竭成为断河 (D)因为现代人不要河流,河流的生态遭受破坏 14-15为题组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4-15题。

写过极短篇的人都知道它易写难工,长久以来,这也成为此一写作运动的瓶颈。一般人认为叙述一则故事、制造一个意外的结局,便是极短篇的典型样貌,却不知真正的极短篇乃是以最经济的笔法,把动作、人物与环境呈现在单一的叙述过程中,这是一个高难度的写作形式,也是一种讲求语言容量的艺术,即使是对具有专业素养的作家都是一种挑战。要做到尺幅千里、须弥芥子,在有限中包涵了无限,的确不容易。??金圣叹所说的“一笔作百十来笔用”,正可以作为极短篇美学的圭臬。(痖弦《极短篇美学》) 14. 本文认为“极短篇”最重要的特色是:

(A)使有限篇幅涵蕴无限旨趣 (B)笔法极经济而叙事极繁复 (C)讲究语言精练和刻画细腻 (D)为故事塑造个意外的结局 15. 依据文意,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尺幅千里”指以大见小 (B)“须弥芥子”指以小见大

(C)“一笔作百十来笔用”是说文体多样 (D)“美学圭臬”是说文学和艺术的标准

- 4 -

第 5 页 共 7 页 100年学测 国文考科

二、多选题(占24分) 说明:第16题至第23题,每题有5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项,选出正确选项画记在答案卡之“选择题答案区”。各题之选项独立判定,所有选项均答对者,得3分;答错1个选项者,得1.8分;答错2个选项者,得0.6分;所有选项均未作答或答错多于2个选项者,该题以零分计算。 16. 下列文句,完全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

(A)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良莠不齐,常让游客们眼花瞭乱 (B)王先生做人行事有为有守,既不随波逐流,也不故步自封 (C)外籍劳工离乡背景,常因人生地疏,举目无亲,而不知何去何从 (D)林太太凡事喜欢追根究柢,锲而不舍,不找到原因,绝不肯罢休 (E)李小姐原本勤俭又快乐,嫁入豪门后,因价值观相佐,闷闷不乐 17. 下列文句“”中的数字,表示“几分之几”意思的选项是:

(A)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B)斩首十四级,捕虏“十一”人

(C)古者税什一而民足,今“百一”而民不足

(D)天子、诸侯子“十九”而冠,冠而听治,其教至也 (E)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什”通“十”) 18. 下列“”内语词,使用正确的选项是:

(A)怡君读书总是“心凝形释”,专注认真,终于如愿考上理想的大学 (B)阿嘉经历失败,以致失去斗志,从此“一蹶不振”,颓靡度日 (C)建宏爱好自然科学,做实验向来“管窥蠡测”,谨慎细心绝不马虎 (D)张老板为人“锱铢必较”,常与客户发生争执,生意因此一落千丈 (E)兄弟象对统一狮那场球赛精彩至极,使人“绕梁三日”,难以忘怀 19. 儒家思想,一脉相传。下列前后文句意义相近的选项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B)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不教民而用之,谓殃民 (C)仁者先难而后获/劳苦之事则争先之,饶乐之事则能让

(D)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E)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20. 下列有关经书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诗经》是中国古代南方文学的总集 (B)《尚书》保存了秦汉之际的典章制度

(C) 三礼指《周礼》、《仪礼》、《礼记》,其中《周礼》又称《周官》 (D)《易经》中的八卦可以代表八种不同的象,如干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 (E)《春秋》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左传》特点在详述史事 21. 阅读下文后,选出正确的选项:

- 5 -

100年学测 国文考科

每一句谎话都经过编号,打造成公交车,开向都市的路口街边搭载乘客。

第 6 页 共 7 页

而后我们在颠簸的空间里彼此挤压,在纷乱的红绿灯下左晃右荡。身心变形了,年老时下车的地点,却仍是年轻时兴奋的起站。(杜十三《都市笔记》) (A)本文旨在凸显都市人的忙乱 (B)本文写作运用了讽谕的手法 (C)本文强调都市人生活在谎言里 (D)本文认为谎言让都市人身心变形 (E)本文末二句意谓谎言让都市人虚度一生 22. 阅读下文后,选出正确的选项:

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为。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生一个人与一只猫,一只狗,有什么分别?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作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胡适《人生有何意义》) (A)作者主张众生平等,人和猫狗没有分别 (B)作者认为“白昼作梦”也是生命的意义 (C)“自己怎样生活”是人生有无意义的关键 (D)“生命无穷”是指人生有许多意外的遭遇 (E)作者劝人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无论是卑劣或污浊 23. 下列咏史诗所歌咏的历史人物,每一选项前后相同的是:

(A)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E)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第贰部分:非选择题(共三大题,占54分) 说明:请依各题指示作答,答案务必写在“答案卷”上,并标明题号一、二、三。

一、文章解读(占9分)

阅读框线内朱光潜《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的一段文字后,回答问题:

(一) 作者指出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知觉”同一棵古松有三种不同的反应态度,这三种态度各有

优劣吗?以你对本段引文的理解,请加以阐述说明。

(二) 阅读了作者这一段文字后,依据它的意旨,请你重新给它订个题目,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必须标明(一)(二)分列书写。(一)、(二)合计文长限150字—200字(约7行—9行)。

- 6 -

第 7 页 共 7 页 100年学测 国文考科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木商的心习,于是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植物学家的心习,于是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它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那一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由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二、文章分析(占18分)

阅读框线内文章后,回答问题:

(一) 客所以有“而今安在哉”的感叹,是因何而起?

(二)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所提示的人生问题是什么?

(三) 客云:“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请解释他对于问题(二)要如何解决?

答案必须标明(一)(二)(三)分列书写。(一)、(二)、(三)合计文长限250字—300字(约11行—14行)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ㄧ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三、引导写作(占27分)

司法院大法官会议做出第六八四号解释,认定大学生如不满学校的处分,有权可提起诉愿和行政诉讼。台湾大学李校长表示,依据《大学法》的规定,学校在法律的范围内有自治权,学生也有很多申诉管道;大法官做出这项解释,可能造成学校和学生之间关系的紧张。学校是教学的地方,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如何维持和谐,避免陷于紧张,而影响教学活动,是学校和学生双方面都应关心的问题。对大法官的这项解释和李校长的反应,以你在学校的亲身体验或所见所闻,请以“学校和学生的关系”为题,写一篇完整的文章。文体不拘,文长不限。

参考答案: 1 D 21 BCDE 2 C 22 C 3 A 23 ACE 4 A 5 D

- 7 -

100年学测 国文考科 第 8 页 共 7 页

6 B 7 B 8 C 9 B 10 C 11 B 12 C 13 D 14 A 15 B 或D 16 BD 或ABD 17 CE 18 BD 19 ABCD 或 ABCDE 20 CDE

- 8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1t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