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普基地能力提升与特色活动策划组织

更新时间:2023-10-12 02: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科普基地能力提升与特色活动策划组织

唐巧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国际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竞争的核心是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科技实力的竞争基础又在于全体国民整体科学素质水平,因此,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基础教育以及在全体民众中普及科技知识并弘扬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科普教育工作,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将科普工作的细节纳入国家长期发展规划中。就我国而言,在积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我们把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培养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对于以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为主旨的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承担着极其关键的历史责任。科普基地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传播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是有效集成全社会科普资源, 提升国家科普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是对全社会科普工作具有带动、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重点科普机构。在这重要的历史机遇时期,各科普基地要紧紧抓好科普基地示范建设工作,通过大力开展科普活动,使广大群众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知识,这样,科学精神才能在我们的民族中深深扎根,科学思想才能在全社会广泛传播,科教兴国战略才能更加全面地展开。 一、 科普基地的科普能力极其提升 (一)、科普基地的科普能力

《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国家科普能力表现为一个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主要包括科普创作、技传播渠道、科学教育体系、科普工作社会组织网络、科普人才队伍以及政府科普工作宏观管理等方面。其中,科普基地的科普能力主要包括四大系统:组织保障系统、基础工作系统、条件保障系统、监测评估系统。 1、 组织保障系统是基础。

科普基地要建立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和完善组织架构、工作机制与激励机制等体制机制建设,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规范,创造适宜的政策环境。 2、基础工作系统是重点

科普基地必须围绕关键的主题建设配套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建设富有基地特色的科普场馆和科普长廊,完善科普标识系统和解说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围绕主题的特色活动。 3、条件保障系统是关键

科普基地的科普工作首先要融入单位整体工作中,争取常规经费,扩大社会影响募集社会捐赠,实现科普经费的保障。其次要依据科普场馆规模、高水平科普工作需求和社会效益需求,配置高素质的组织实施队伍和监测评估团队。 4、监测评估系统是根本

科普基地要针对受众特点与需求,调整科普工作思路,提高科普工作的吸引力;要根据效果评估,总结经验,改进和提高科普工作效率,改革调整,扩增科普效果和科普工作效益。 (二)、科普基地科普能力的提升

科普基地的科普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基础的系统工程。从“公众接受科学”(科普方式主要表现为单向传播,公众被动地接受科学知识),“公众理解科学”(科普方式逐渐摆脱传统的“传播者本位”,强调反馈式的双向传播,注重与公众互动),以及“公众参与科学”(以公众参与科学为主要目标,强调公众对科技的体验,强调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性,强调公众对科技决策的参与性)三个维度出发,依据中国国情,目前我国科普工作大部分仍停留在“让公众接受科学”阶段,但越来越重视“公众理解科学”,因为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农工党和九三学社联组会议时着重指出: “创新型国家应该是科学精神蔚然成风的国家。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大力加强科普工作,使全社会真正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因而科普工作不仅要使我国公众掌握和理解科学技术知识与方法(即学科学)、具有科学精神(即讲科学和爱科学),而且要倡导学以致用的能力(即用科学)。

科普基地的科普能力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提高科普工作的绩效。科普工作绩效是多种因素参与科普过程的综合表现,是科普工作系统运行的必然结果。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科普工作系统由五个方面构成:①科普工作主体,主要是指科普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执行者和管理者;②科普工作客体,是指科普工作的对象,即科普受众;③科普工作载体,包括各种类型的科普设施和科普媒

介,如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社区、科普网络等等;④科普内容和科普方式(亦即工作机制),包括科普图书和刊物、科普活动的开展;⑤科普工作的条件和环境,主要包括资金投入、科普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等。这五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共同作用于科普过程,具体体现为科普人才队伍、科普基础设施和科普教育基地、科学教育和传播体系、科普作品、科普工作组织网络、社会环境。它们共同构成了科普能力的六大要素,科普能力建设正是这六个要素的不同组合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实践过程,塑造着两条能力主线:以能力为导向的科普工作——管理和服务能力,以能力为导向的公众科学素质——参与公共事务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特色科普活动策划组织

作为科普事业发展的助推器,特色科普活动需借助多种多样的模式来开展富有创意的,有效的科技特色活动。 (一) 打造主题鲜明的个性化品牌

以广州市为例,广州市开展面向市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科普主题活动,已形成一批特色科普活动项目,如华南植物园创建“琪林科普”品牌,它除了包括植物科普导赏、植物科普小电影赏析、科普讲座、叶脉书签制作、植物押花制作、植物种植、植物趣味知识问答、环保小天使飞行棋、植物趣味猜谜等原有日常科普内容,还增加了“乔木整树蒸腾作用野外测定实验”、“能源植物的未来发展”、“姜目植物分类基础实验”三个科学小课题研究,以及开展了生物体验实践园劳作、生活垃圾分类等新型科普活动形式,进一步丰富了科普内容;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举办的气象开放日,引入 “增雨行动”、“车行雷雨天”等气象科普系列游戏,以及现场还可以直接观看“神奇”的“二十四节气地球太阳”模型。人们按不同的节气,就可以看地球和太阳不同的位置。让小朋友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气象科普知识,并在娱乐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举办的“奇思妙想”少年儿童科幻绘画大赛;广州海洋馆的“走进缤纷海洋世界”等活动,都体现了鲜明的参与主题和创新精神。 (二) 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型路线

多个科普教育基地可联合起来,形成多条特色旅游线路,打造不同的科普旅游产品。例如可集体组织编印科普基地专版地图和科普基地示意图等资料派发给

市民,进一步推动科普基地向社会开放。举办“重庆市科普一日游”、“最受市民欢迎科普基地”评选活动,将科普基地与旅游结合起来,提高科普基地的知名度。针对青少年学生,科普基地应对学生参观给予一定的门票优惠,励科技工作者以指导青少年科学探索,参观科普场馆等方式,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兴趣,促进青少年科技活动上水平。 (三)开展切合大众需求的科普宣传

根据不同受众的年龄层次,关注不同受众的知识需求,选择不同的科普宣传内容。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科协组织开展以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军营为主题的“五进”系列科普活动。进社区结合“科普之夏”等北京市大型科普活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讲座、宣传、竞赛等活动,不断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居民科学素质。进学校以青少年高校科学营、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安全校园”讲座、科技专家进校园等活动形式,促进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提升,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进企业发挥科协广泛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进企业科协与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推动产学研密切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农村围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与“科技套餐工程”的实施,积极推进科技套餐工程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基站建设。进军营积极落实军民共建制度,使科普工作在推动部队精神文明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中的标志性活动有:进社区——北京医科学会携手服务社区居民,一是围绕健康话题,面对社区市民传播科学知识;二是社区居民和专家同台与市民互动,通过有问必答的方式为大家答疑解惑;三是在义诊咨询的同时开展健康常识比赛等活动;进学校——科学家为中学生作报告,邀请著名科学家薛其坤院士,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为中学生解读科技热点,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视角看待问题;进企业——北京泽天盛海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泽天盛海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聘请罗平亚院士及其团队进站工作,将相关领域高端智力资源和科研条件融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对新型油基钻井液等项目开展攻关研究,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科技和人才对石油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农村——科技套餐工程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基站,“北京市农民致富科技服务套餐配送工程”(简称“科技套餐工程”)是市

科协、市农委在全面分析、总结以往科技推广和科技下乡经验、成效与问题的基础上,组织市科协所属科技社团集成首都科技资源,开展的一项科技团体支农项目。使科技服务更加贴近农业产业、农村生活和农村百姓,摸索出一条广泛动员首都地区科技资源和科技人员联合服务京郊“三农”的特色模式;进军营——军民携手建设美丽延庆,该活动向广大官兵宣传了坚持生态文明战略,树立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共建美丽延庆的重要意义,以及地质地理科普知识;并为官兵举办了3G网络、信息化技术方面的科技培训,介绍了移动高科技产品;同时,向官兵赠送了科技图书、科普光盘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1l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