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08 05:12:0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 绩 评 定 表

学生姓名 李晓晓 班级学号 1209010108 专 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课程设计题目 通讯簿信息管理系统 评 语 组长签字: 成绩 日期

20 年 月 日

I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 院 学生姓名 课程设计题目 实践教学要求与任务: 设计要求: 1. 选题:按自由组合原则,以2人一组,每一组从所给题目中任选一个合作完成,并且一个题目只能由一个组选作。 2. 提交比较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和设计作品,要求如下: ? 课程设计报告至少2000字以上(原代码除外),报告所包含的内容及格式见《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 ? 所开应用系统应具有可运行、界面较美观、操作较方便等特点; ? 每位同学至少完成所选课题设计工作量的1/2。 理学院 李晓晓 专 业 班级学号 信息与计算科学 1209010108 通讯簿信息管理系统 设计任务: 使用现行较流行的软件开发工具和数据库,按照软件工程设计方法和原理,完成应用系统的开发,主要工作如下: 1. 创建必要的数据库表; 2. 开发出功能完善并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应用系统,系统的功能要求如下: (1) 基本信息管理:能够向数据库中添加、删除、修改相关的信息; (2) 数据查询统计:按照各种分类方式进行查询与统计。 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1周周一:分组、选题、收集与整理资料 (4学时) 第1周周三:需求分析、系统设计 (8学时) 第2周周一:用户界面设计 (4学时) 第2周周三:系统功能实现、验收、答辩 (8学时) 指导教师: 201 年 月 日 专业负责人: 201 年 月 日 学院教学副院长: 201 年 月 日

II

目 录

一、问题定义 ................................................................................................................................. 1 1.编写目的 ............................................................................................................................... 1 2.项目背景 ............................................................................................................................... 1 3.参考资料 ............................................................................................................................... 1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 2 1.系统概述 ............................................................................................................................... 2 2.可行性分析研究 ................................................................................................................... 2 3.结论意见 ............................................................................................................................... 4 三、需求分析报告 ......................................................................................................................... 4 1.名词定义 ............................................................................................................................... 4 2.任务概述 ............................................................................................................................... 4 3.具体需求分析 ....................................................................................................................... 6 4.支持信息 ............................................................................................................................... 8 5.需求分析 ............................................................................................................................... 9 四、概要设计说明书 ..................................................................................................................... 9 1.总体设计 ............................................................................................................................... 9 2.接口设计 ............................................................................................................................. 11 3.运行设计 ............................................................................................................................. 12 4.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 13 五、详细设计说明书 ................................................................................................................... 13 1.程序系统的结构 ................................................................................................................. 13 2.系统功能实现 ..................................................................................................................... 14 六、软件测试 ............................................................................................................................... 17 1.操作方法 ............................................................................................................................. 17 2.调和测试 ............................................................................................................................. 25 七、结 论 ................................................................................................................................... 27 参考文献 ....................................................................................................................................... 28

III

一、问题定义

1.编写目的

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与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步伐的加快,使得个人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与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对信息的掌握程度、信息获取是否及时、信息能否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信息的反应是否敏感准确,也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人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加入WTO,每个人在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通过用VB6.0编写通讯簿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软件工程原理,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实现了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本系统是一个通讯簿信息管理系统,它简单易操作,只要用户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账号,就可以方便的使用本系统了。

2.项目背景

名称 :通讯簿信息管理系统 任务的开发人员:陈辰,杨彩莲 用户:理学院 本次开发人员:陈辰

开发软件的单位:理学院10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一班

软硬件设施:个人计算机,SQL语言,VB语言,WindowsXP操作系统

3.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基础 汤淮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软件工程-----技术,方法与环境 王立福,张世琨,朱冰 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软件开发技术 倪秉营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软件工程 张权范 清华大学出版社

1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1.系统概述

1.1当前系统分析

伴随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快捷方便已经成为信息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后台使用了Access数据库,只需使用账号登录该系统,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管理员可以对个人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其他用户可以对人物信息进行查询,并可以在系统里直接联系该用户,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1.2目标系统分析

通过对通讯录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解分析后,确定了本系统将要实现的系统主要功能:

? 在系统设置模块中实现对用户基本信息的设置和保存、以及对该系统的一些设置。 ? 在联系人信息模块中实现系统存储用户输入的联系人信息的浏览、增加、修改、删除。 ? 在信息查询模块中实现系统对联系人信息的综合查询。

? 在联系人信息模块中实现系统存储用户输入的联系人信息的浏览、增加、修改、删除。 ? 在联系人信息模块中实现系统存储用户输入的联系人信息的浏览、增加、修改、删除。

2.可行性分析研究

2.1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库应用程序。现有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已非常成熟,利用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实现预定的功能。系统采用VB6.0开发工具,该工具功能强大,扩展性强,适合任何的编程工作,这些技术完全胜任开发任务;并且利用该工具能使操作人员可在短时间能完全掌握系统维护工作。系统运用了SQL作为后台数据库,而SQL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小型数据库管理软件,方便使用,性能稳定。于是,采用VB6.0+SQL技术完全能够实现本系统的开发。

系统流程图:

2

登录 判断是否合法 系统 信息查询 信息修改 查询条件 增删 修改 浏览 错误提示信息 从数据库读取数据 更新 错误提示信息 更新到数据库

图2.1 系统数据流程图

2.2社会可行性

由于使用该系统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用户与管理者,在信息沟通方面的问题,是完全有利的行为。我们研发小组会很好的行使合同上的权力和履行合同上的义务,并且该系统已经申请了专利版权,对侵权行为均会予以追究。

该系统对工作制度并无要求,随时操作随时处理,而对于工作人员的素质,只要具有使用该系统权限的用户和管理者都可以使用,并不需任何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即可上手操作。根据上述分析,该系统完全符合日常管理的要求。

3

3.结论意见

综合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各个方面因素的考虑,对通讯簿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可知,开发该通讯簿信息管理系统是完全可行的。

三、需求分析报告

1.名词定义

实体: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且可互相区别的事物。 联系:客观事物中的彼此之间的关系。 属性:实体或者联系所具有的性质。

2.任务概述

该通讯簿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目前已有比较完善的管理与使用功能。研制通讯簿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是为了满足用户与管理者方便对信息的各种管理与操作。 2.1开发意图

? 为了通讯簿信息管理系统更完善; ? 为了通讯簿信息管理更方便; ? 为了加强用户的正规化管理; 2.2应用目标

通过本系统软件,能帮助用户和管理者利用计算机,快速方便的对信息进行查询和管理,执行浏览、增加、删除等所需操作。 2.3产品描述

本产品是一种工作在windows系统平台的软件,它以SQL为数据库。 2.4产品功能 1.系统功能划分:

使用该系统有二个角色,用户,管理者。管理者可以查看、增加、修改和删除用户信

4

息,并能修改密码。用户可以浏览、查看用户信息,不能进行修改、删除和增加操作。 2.系统可分为3个模块: 1) 添加联系人功能

? 能录入新数据,当录入重复的编号时,则提示数据录入重复并取消录入; ? 当通讯簿中超过15000条信息时,存储空间已满,不能再录入新数据; ? 录入的新数据能按递增的顺序自动进行条目编号;

? 录入信息主要包括:编号、姓名、性别、手机、住址电话、办公电话、家庭住址、

电子邮箱、个人简历;

2) 信息管理功能

? 选中某个人时,可对此人的相应数据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 3) 查询功能

? 选择此功能时,可以根据输入任何一项联系人信息查询联系人详细信息; 2.5安全性

用户密码错误三次以后便不能登录便自动退出。

5

3.具体需求分析

3.1系统流程图

登录 判断是否合法 系统 信息查询 信息修改 查询条件 增加 修改 删除 错误提示信息 从数据库读取数据 更新 错误提示信息 更新到数据库

图3.1 系统流程图

6

3.2数据字典: 数据流描述:

数据流名:用户名密码 数据来源:用户登陆处理 数据去向:验证信息处理。 说明: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数据组成:用户名+密码 数据流量:小 数据流名:直接登录 数据来源:用户登录处理 数据去向:客户界面 说明:普通用户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不能登录 数据流名:登录 数据来源:验证信息处理正确 数据去向:根据验证信息返回条件决定是否登录 说明:系统登录到主界面。

数据元素词条描述: 元素名:用户 描述:使用该管理系统的人 定义:用户=普通用户+管理者 元素名:用户编号 描述:用来区分是否已经注册 定义:用户编号=普通用户编号+管理者编号

7

元素名:密码 描述:用来保证用户安全 定义:密码=普通用户密码+管理者密码 元素名:普通用户 描述:试图进入该系统的用户,即未注册用户 定义:普通用户=编号+姓名+性别+手机+住址电话+办公电话+家庭住址+电子邮箱+个人简历 位置:数据库 元素名:管理者 描述:已经注册该系统的用户 定义:管理者=用户编号+密码 位置:数据库 4.支持信息

4.1运行环境

(1)以Windows98 以上/ME/2000/XP作为通讯簿信息管理系统的后台操作系统。 (2)前台开发程序为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 (3)后台数据库为SQL Server 2000。 (4)主要硬件设备:PC机一台。 4.2支持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系统、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系统。 4.3接口

本产品的用户一般需要通过终端进行操作,进入主界面后点击相应的窗口,分别进入相对应的界面。用户对程序的维护,最好要有备份。

8

4.4控制

系统的主要输入设备是键盘。输出主要是显示器输出和打印机打印输出等。 4.5需求注释

对于本软件,它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接口需求,从稳定性、可行性上都是可以的。

5.需求分析

在以前的可行性分析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以上的需求分析过程。在分析的过程当中,

我们从整体上觉得整个软件系统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完全可行的,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四、概要设计说明书

1.总体设计

1.1需求规定 主要输入输出项目:

? 通讯簿基本信息表:(编号,姓名,性别,手机,住址电话,办公电话,家庭住址,

电子邮箱,个人简历)

? 系统信息表:(用户编号,密码) 1.2运行环境 硬件环境:

? 最低配置:CPU:Pentium3 800以上或其它兼容规格,内存:256M以上,硬盘:

20GB以上空间

? 推荐配置:CPU:Pentium4 1.6G,内存:512M以上,硬盘:100GB以上空间。 ? 软件环境:Windows 9x/2000/XP

SQL Server 2000 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

9

1.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1.3.1 E-R图

图4.1 通讯簿基本信息E-R图

图4.2 系统信息E-R图

密码 系统信息 用户编号 住址电话 个人简介 手机 办公电话 家庭住址 性别 姓名 电子邮箱 编号 通讯簿基本信息 1.3.2 结构图

游客 图4.3通讯簿基本信息结构图

浏览 数据管理 删除 修改 用户 数据查询 查询 10

1.3.3 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各块程序的分配关系:

表4.1 功能分配关系

游客(需要注册) 用户 创建 √ 查找 √ 修改 √ 删除 √ 1.3.4 人工处理过程

1. 创建用户(注册新用户):用户信息需要手工输入计算机。 2. 各种操作:需要用户手工输入计算机。

2.接口设计

2.1用户接口

表4.2 用户接口

向用户提供命令 查询信息 修改用户资料 删除用户信息 增加用户信息

软件回答信息 匹配检索关键字的查询信息 修改后新的用户资料 删除信息,报告成功的信息

增加成功的信息

2.2外部接口

表4.3 外部接口 软件接口

接口 与数据库接口

传递信息

通讯簿基本信息,系统信息

2.3内部接口

11

表4.4 内部接口

接口 维护用户资料 添加用户信息 传递信息 通讯簿基本信息(编号,姓名,性别,手机,住址电话,办公电话,家庭住址,电子邮箱,个人简历) 维护用户资料 删除用户信息 通讯簿基本信息(编号,姓名,性别,手机,住址电话,办公电话,家庭住址,电子邮箱,个人简历) 维护用户资料 修改用户信息 通讯簿基本信息(编号,姓名,性别,手机,住址电话,办公电话,家庭住址,电子邮箱,个人简历) 维护用户资料 查询用户资料 通讯簿基本信息(编号,姓名,性别,手机,住址电话,办公电话,家庭住址,电子邮箱,个人简历) 维护系统资料 维护系统资料 维护系统资料 维护系统资料

删除系统资料 增加系统资料 修改系统资料 查询系统资料 系统信息(用户编号,密码) 系统信息(用户编号,密码) 系统信息(用户编号,密码) 系统信息(用户编号,密码) 3.运行设计

3.1运行模块组合

施加不同的外界运行控制时所引起的各种不同的运行模块组合如下表所示:

表4.5 运行模块组合 用户添加信息 用户修改信息 用户删除信息 系统添加信息 系统修改信息 系统删除信息

创建模块 √ √ 查找模块 √ √ √ √ 修改模块 √ √ 删除模块 √ √ 12

3.2运行控制

表4.6 运行控制 运行控制 用户添加信息 用户修改信息 用户删除信息 系统添加信息 系统修改信息 控制方法 用户填写信息并提交,系统在信息表中创建一个新数据项 用户通过检索找到要修改的信息并修改,系统在信息表中写入修改后信息 用户通过检索找到要删除的信息并删除,系统在信息表中删除该数据项。 系统填写新用户信息提交,系统在用户资料表中创建一个新数据项 系统通过检索找到要修改的用户信息并修改,系统在用户资料表中写入修改后的信息 系统删除信息 系统通过检索找到要删除的用户并注销,系统在用户资料表中删除该用户的信息 4.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4.1出错信息

? 输入用户名不存在:说明数据库无此用户名,需注册。

? 密码错误:说明用户名和密码不匹配。弹出警告信息后需重新输入密码,一天内输

入三次错误密码,将对此用户进行强制退出,需持身份证解冻。

? 由于系统没有及时保存数据造成的数据丢失:可通过数据还原,还原成最近的数据

备份。 4.2补救措施

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变通措施,包括:

? 后备:使用附加存储设备备份数据。备份频率为每日一次。需手动备份。 ? 恢复及再启动:如果数据造成丢失,可使用备份数据还原。

五、详细设计说明书

1.程序系统的结构

13

数据管理 用户 数据查询 游客 图5.1 程序系统结构图

2.系统功能实现

从前面需求分析可以看出,系统功能简单,从使用和操作的功能上分,有两种用户:用户(已经登记注册);游客(未登记注册)。为便于整个系统组织管理,把各个相对独立的数据或功能组织到整个大系统中来,我们把各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完全独立设计,编译成独立的目标(功能)模块(single Executable),各功能模块最后被集成到一个称为虚拟桌面的控制台模块中。相应地将系统结构分为若干各子模块。对应于每一个模块,几乎都有查询、修改、查看详细资料这几个功能。整个操作流程就是由这几种基本功能实现的。在这里每个模块都要用到的功能没必要在每个子模块里重复阐述,在每个子模块里只列区别于其它子模块的功能实现。 (1)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用户登录模块主要根据用户登录的信息,与数据库中信息成功匹配后,获得其相应的操作权限。

14

开始 输入编号、密码 判断是否合法用户及身份(说明一) 用户

图5.2 登录模块流程图

说明:打开系统,等待用户输入账号、密码,判断用户输入的信息与后台数据库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等待用户重新输入。 (2)系统信息模块设计

系统设置模块主要实现对用户基本信息的设置和保存、以及对该系统的一些设置。

开始窗体初始化 系统设置 成功 保存 保存 用户组设置 成功 失败 提示信失败 提示信

图5.3 系统信息模块流程图

15

说明:单击确认按钮,对系统设置进行保存,并保存用户的信息,保存到系统。 (3)用户信息模块设计

用户信息模块主要实现对用户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开始窗体初始化 增加 修改 删除 提示信息 成功 保存 更新 成功 失败 提示信息 失败 提示信息

图5.4 用户信息模块流程图

处理说明:

说明一:单击添加按钮,根据需要在文本框里输入相应的用户信息,单击提交按钮,保存到数据库。

说明二:单击需要修改的用户,根据需要在文本框中修改信息,单击修改按钮并更新到数据库,若要删除该用户,则单击删除按钮。

16

六、软件测试

1.操作方法

1.1 欢迎界面

将系统的启动窗体设置为欢迎窗体,如图6.1所示,点击进入按钮,可链接至主窗体。

图6.1 欢迎界面

1.2 主窗体

主窗体中含有主菜单:[文件]、[数据管理]、[数据查询] 、[绿色通道]。绿色通道专门面向普通用户,可以对通讯簿进行查询和浏览操作,管理者属于高级用户,使用自己的账号密码登录后可对数据管理和数据查询菜单进行操作,以实现对通讯簿的增删、修改查询等操作

图6.2 主窗体

17

1.3 文件菜单 1.3.1 登录

出现登录界面,如果用户没有注册,则首先必须进行注册用户,点击注册界面,注册用户。完成后,登去录主页。如果已经存在该用户,直接登录: 用户编号 ——01 密码 ——1

图6.3 登录界面

当所输入的用户名不存在时弹出提示窗体如下:

图6.4 提示用户名错误

当所输入的密码为空时弹出提示窗体如下:

图6.5 提示密码为空

18

当所输入的密码错误时弹出提示窗体如下:

图6.6提示密码错误

当密码错误三次,则会弹出如下提示窗体后自动退出系统。

图6.7 密码错误三次

1.3.2 修改密码

用户可以对自己的密码进行修改:

用户名 ——01 旧密码 ——1 新密码 ——2 确认新密码 ——2

图6.8 修改密码

19

密码修改成功弹出提示窗体:

图6.9 密码修改成功

当所输入的旧密码为空或错误时,弹出提示窗体如下:

图6.10 旧密码错误

当所输入的新密码与确认新密码中所输入的密码为空或不一致时,弹出提示窗体如下:

图6.11 新密码错误

1.3.3 注册新用户

存在于通讯簿中的游客,可注册一个新用户:

用户编号 ——05 密码 ——5 确认密码 ——5

20

图6.12 注册新用户

注册成功弹出提示窗体:

图6.13 注册成功

当输入的用户名不存在时弹出提示窗体:

图6.14 用户名已存在

当输入的密码与确认密码不一致时,弹出提示窗体:

图6.15 密码输入不一致

21

1.4 数据管理菜单

数据管理主页具体操作:浏览通讯簿、增删通讯簿、修改通讯簿 1.4.1 浏览通讯簿

浏览时不能对文本框进行修改,且添加、确定、删除、取消按钮均失效。

图6.16 浏览通讯簿

当输入的移动记录数超出剩余记录数时弹出提示窗体:

图6.17 移动记录数过大

1.4.2 增删通讯簿

增删通讯簿时添加、确定、删除、取消按钮均有效。添加一个通讯簿信息: 编号 ——07 手机 ——12315 姓名 ——消协 住址电话 ——034011 性别 ——男

办公电话 ——123456

家庭住址 ——吉林省长春市 电子邮箱 ——2456322@123.com 个人简介 ——政府机构

22

图6.18 添加通讯簿信息

添加成功,弹出提示窗体如下:

图6.19 添加成功

1.4.3 修改通讯簿

将上文中添加的信息中的家庭住址由:

家庭住址 —— 吉林省长春市 改为 家庭住址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23

图6.20 修改通讯簿

单机确定后修改成功。 1.5 数据查询菜单

数据查询主页的具体操作:查询通讯簿基本信息

查询条件 —— 家庭住址 输入查询信息 —— 沈阳

图6.21 查询通讯簿基本信息

输出结果如下图所示:

24

图6.22 查询结果

1.6 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是专们为游客建立的,游客进入主窗体后不需要登录,也能实现通讯簿的浏

览和查询操作。当用户登录后,绿色通道将关闭。 1.7 退出系统

当按退出按钮后,返回到登录界面。

2.调和测试

2.1登录测试:

1.当输入没有不存在的用户名或密码时,如0560000、123456,或者0560078、000000,

将会出现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2.当用户注册时,如果该用户已经存在,且密码相同时,输出:该用户已存在。 3.客户用户名或密码输入错误,输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4.当用户名输入为空,输出:用户名不能为空。

5.当输入正确,如0560078、000123,000001、123456或000000、000000时,登录界面。

2.2查询用户信息

1.当该用户已经登录后,查看,输出对应的信息。

25

2.当用户没有登录时,显示未登录。 2.3添加用户信息

添加用户前,必须先进入系统。一旦添加成功,不能再次添加。

2.4删除用户信息

删除用户前,必须先进入系统。一旦删除成功,不能再次删除,也不能执行修改、浏览等操作,可以进行添加。 2.5修改用户信息

修改用户前,必须先进入系统。用户可进行多次修改,直至满意为止。修改后的信息更新到数据库,

26

七、结 论

时光飞逝,流年似水,短短的课程设计即将结束,现在回头想想两个月的设计,我对自己的这次设计有了更深,更新的体会。

在本次设计的全过程中,我对三年所学的知识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涉及了各方面的知识,大大扩展了我的知识面,同时是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在设计中我深知自己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掌握的一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是理论没有掌握好,而是光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时间中去,多做多练,才可以把理论的精华发挥出来。知识不是知道,了解就好,一定要去应用它,发展它,让它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应用,从而解决一些问题,这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而且知识又不是单一的,它是互相联系的,学科与学科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计算机是一门非常复杂且庞大的学科,一项课题往往需要多项技术才可以完成的。在设计阶段,通过对课题的深入分析与研究,迫使我对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遇到问题时,得到了指导老师与同学的悉心帮助,使我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通过这次设计,我学会了和别人配合工作,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只有通过合作,发挥自己的优点,体现团队精神,才能使工作做得更为出色。通过这次设计,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即将大三结束,我十分珍惜这次锻炼的机会,我按部就班的完成了自己的设计任务,但由于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恳请老师多多指教!当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而人才的竞争则是竞争的焦点,课程设计对于我们这些没有接触过实际项目的同学来说,是离校前很好的一次锻炼,使我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我们踏出校门,走上社会增强了能力与自信!

软件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才能在计算机技术方面不至于被淘汰,今后,我还要加强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合格的计算机人员,为我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服务。

在此,感谢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感谢她给了我们这次机会!

27

参考文献

[1] 陈艳峰等.Visual Basic数据库项目案例导航[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李刚.数据库应用技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珊 陈红.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4] 周靖译.Visual Basic .NET高级程序员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 吏嘉权.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 李天真,方锦明,宋益众.Visual Basic程序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 潘锦平.软件开发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8] 曹衍龙.Visual Basic系统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9] 刘志铭.Visual Basic数据库开发实例解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团. 1998. [10] 刘炳文.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8

参考文献

[1] 陈艳峰等.Visual Basic数据库项目案例导航[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李刚.数据库应用技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珊 陈红.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4] 周靖译.Visual Basic .NET高级程序员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 吏嘉权.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 李天真,方锦明,宋益众.Visual Basic程序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 潘锦平.软件开发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8] 曹衍龙.Visual Basic系统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9] 刘志铭.Visual Basic数据库开发实例解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团. 1998. [10] 刘炳文.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1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