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及其稳定性分析

更新时间:2023-09-17 10:12: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验二 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及其稳定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瞬态性能指标的测试技术; 2. 记录不同开环增益时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并测出系统的超调量σ%、峰

值时间tp和调节时间ts;

3. 熟悉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和不稳定现象,并加深理解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只与其

结构和参量有关,而与外作用无关的性质。

二、实验仪器

1. MATLAB软件 三、实验原理

对一个二阶系统加入一个阶跃信号时,系统就有一个输出响应,其响应将随着系统参数变化而变化。二阶系统的特性由两个参数来描述:一个为系统的阻尼比ξ,一个为系统的无阻尼自然频率ω。当两个参数变化时,都会引起系统的调节时间、超调量、振荡次数的变化。在系统其它参数不变时,可通过改变系统增益系数K来实现ξ、ωn的变化,二阶系统结构图如图3-1。

R(s) C(s) 1 1 K T2s T1s+1

图3-1 二阶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其闭环传递函数的标准形式为

K2?nT1T2C(s)K, ???221KR(s)T2s(T1s?1)?Ks?2??ns??ns2?s?T1T1T2无阻尼自然频率?n?T2K, 阻尼比??, T1T24KT1当ξ=1时,系统为临界阻尼,此时可求出K为0.625,ω为2.5。若改变K值,就可以

改变ξ值:当K>0.625时,ξ<1为过阻尼;当K<0.625时,ξ>1为过阻尼。三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3-2所示。

R(s) C(s) 1 1 1 K T3s T1s+1 T2s+1 图3-2 三阶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G(s)?K,

T3(T1s?1)(T2s?1)改变惯性时间常数T2和开环增益K,可以得到不同的阶跃响应。若调节K值大小,可改变系统的稳定性,且用劳斯(Routh)判据验证。

用劳斯判据可以求出:系统临界稳定的开环增益为7.5。即K<7.5时,系统稳定;K>7.5时,系统不稳定。

四、实验内容

1、观察二阶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响应曲线,按G(s)?K 的单位

0.5s(0.2s?1)负反馈系统,设计好实验线路,加入单位跃阶(1V)信号,从示波器上观察不同开环增益时系统的响应曲线。并记录K分别为10,5,2,1时的四条响应曲线,从响应曲线上求得超调量σ%、调整时间ts和峰值时间tp。

2. 选择某个稳定时刻,分别使用速度反馈控制和比例微分控制改善系统性能(比例系数为1,自己选择微分系数及速度反馈系数),记录改善前的单位阶跃输出机改善后的单位阶跃输出波形。分析改善的原因。

3、观察三阶系统(单位负反馈)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系统响应曲线。

G(s)?K

T3(T1s?1)(T2s?1)(1)按K=10,T1=0.2s,T2=0.05s,T3=0.5s设计实验线路,观察并记录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用劳斯判据求出系统临界稳定的开环增益。

(2)按T1=0.2s,T2=0.1s,T3=0.5s设计实验线路,观察并记录K分别为5、7.5、10

三条响应曲线。

六、实验思考

1. 开环增益K和惯性环节时间常数对系统的性能有什么影响? 如何观察三阶系统的发散振荡响应曲线?为什么最后出现等幅振荡现象?

答:由于ωn、ζ由T和K值决定,因此它们将影响系统的响应曲线,从而将影响系统的稳定性能。

当K>7.5的时候,三阶系统的响应曲线已经不再是理论发散的振荡响应曲线,而是恒为等幅振荡,这可能是由于放大器本身电源幅值的限制。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K=10,T1=0.2s,T2=0.05s,T3=0.5

K=5,T1=0.2s,T2=0.1s,T3=0.5s

K=7.5,T1=0.2s,T2=0.1s,T3=0.5s K=10,T1=0.2s,T2=0.1s,T3=0.5s

K=0.625 ξ=1时,系统为临界阻尼

K=1

K=2

K=5

K=10

K=5 微分系数0.05

速度反馈系统

K=5 微分系数0.005

K=10 微分系数0.05

PD反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0w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