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质量守恒定律(1)

更新时间:2023-06-07 05:1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习目标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方案。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3、用粒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请认真阅读P90-P91的活动与探究的内容 并思考:

活动与探究

实验一:白磷燃烧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 白烟,天平平衡点燃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跟反 分析: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1)、锥形瓶为什么要铺细沙?为了吸收白磷燃烧放出的热量,防止炸裂锥形瓶

思考

(2)、为什么要在玻璃管上套个气球?防止瓶中气体膨胀,将瓶塞冲开

活动与探究 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铁 + 硫酸铜 Fe CuSO4思考:铁钉 实验前要进 行什么处理?

铜 + 硫酸亚铁 Cu FeSO4

现象: 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天平平衡。

分析: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跟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实验分析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方案一 白磷燃烧产生大 量白烟,天平平 衡 m1 m1 反应前物质的总 质量跟反应后物 质的总质量相等

方案二

铁钉表面出现红色固体, 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 绿色,天平平衡m2 m2 反应前物质的总 质量跟反应后物 质的总质量相等

分析

分析比较两个方案的实验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 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一、量守恒定律

1、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理解:(1)、“化学反应”是前提:定律只适用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参加反应”是基础:不参加反应的物质 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3)、“质量总和”是核心:不能漏掉任何一种物质, 特别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4)、“质量守恒”是目的:定律只适用于“质量” 守恒,不包括体积守恒等。

请认真阅读P92实验5-1和实验5-2的内容,天平平衡吗? (跟前面两个实验的装置有什么不同) (1)、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2)、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改正这两个实验呢?

活动与探究

实验三: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的反应碳酸钠 + 盐酸 Na2CO3 HCl 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NaCl H 2O CO2

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粉末消失。天平不平衡反应产生的CO2气体逸出,导致反应后的 分析:总质量比反应前的总质量小。

活动与探究 实验四:镁条燃烧 镁 + 氧气 →氧化镁 Mg + O2 MgO 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产白色固体,放出热量。天平不平衡点燃

分析:氧气参加了反应,导致反应后的总质

量比反应前的总质量大。(1)、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小结: (2)、改正: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1、根据上面两个实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 样的实验结果。 2、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 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3、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例,从 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化学反 应必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思考下列事实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1、碳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 量比纸的质量小.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的质量变小. 3、蜡烛燃烧后消失.

1、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3、试用分子、原子的观 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O 水 分 子

H 通电 重新组合

+聚集成

分子

分解

原子

重新组合

新分子

新物质

3、定律的微观解释:(1)、质量守恒的原因: P93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2)、质量守恒的实质:(五个不变)① 、五个不变: 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微观

②、两个改变: ③、一个可能变:

1、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D ) 一定改变的是( F )

①原子的数目②元素的种类③分子的种类 ④原子的种类⑤物质的质量⑥物质的种类A、①②③④⑤ B、 ③④ C、 ①④⑤ D、 ①②④⑤ E、 ①④⑥ F、③⑥ 2、某化合物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 二氧化硫,则在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碳 元素 和 硫 元素。

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解释一些化学变化中质量的变化 练习1:P96 3、4 (2)、推断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例(1)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在空气中 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 O C、H 有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元素 练习(1)、已知化学反应R+2O2===CO2+2H2O 则R的组成是( C )A、只含有C、H元素 C、一定含有C、H、O元素 B、只含有C元素 D、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点燃

例(2)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B ) A、X2Y3 B、XY3 C、X2Y6 D、 X2Y4

练习(1)、酒精检测仪的反应原理为: C2H5OH+4CrO3+6H2SO4=2X↑+CO2↑+9H2O 则X的化学式为( C ) A、Cr2O3 B、CrSO4 C、Cr2(SO4)3 D、CrS 练习(2)、食物中的糖类给人体提供热量,某糖X在 人体内发生的反应是:X+6O2==6CO2+6H2O,则X的 C6H12O6 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判断的

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 ____________。

讨 论:1、在化学反应:2RO+X=2RO2中物质X的化 学式是 O2 。 2、某学生用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 物AD、BAC、BCD经过一系列十分复杂的化 学反应,制造出人类现还未知的物质X。该学 生在科技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制造 了一种新 元素X。”该学生的话是 错误的,因为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即不会生成新元素。

(3) 、推断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例(1)、反应A+B=C+D中,已知2 g A和5 gB参加 3 了反应,生成了4 g C,则有____g D生成。 (2)、 将24.5 g氯酸钾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 固体质量14.9 g,则产生气体_____g。 9.6 (3)、将10 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 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 为__ 5:1 (4)、12g木炭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 44 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 __g。15g木炭与32g 氧气充分反应,则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 44 ______g。

练习(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某反应,充分反应后, 质量关系如下: 甲 反应前质量(克)18 反应后质量(克)X物 质

乙 1 26

丙 2 2

丁 32 12

①、请判断X的值( C )A、14 B、20 C、13 D、5

②、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 A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中乙、丁是生成物 C、反应中乙:丁=5:4 D、反应中丙可能是催化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0i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