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学》2012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更新时间:2023-09-14 08:01:01 阅读量: 初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0062《教育行政学》2012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教育行政学》阐述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它从行政学的视角来讨论管理的实效性,是一门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学科。

本考试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及分值一般如下: 1、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2、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3、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

二、重点知识点

1、教育经费来源,我国现行的教育经费筹措体制 2、教育行政体制,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及其改革 3、职业,专业以及教师职业专业化内涵 4、课程,课程计划的内涵 5、教师聘任制度的内涵 6、中小学课程改革 7、课程实施指导的内涵 8、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

9、教育督导原则

10、编制教育规划的“人力需求法”

三、章节重点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教育行政的概念

教育行政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行政是指教育工作的管理和组织领导,包括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工作,即教育管理;狭义的专指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领导,通常称之为宏观教育管理,与之相对应,把对学校的管理称之为微观教育管理,主要是指对一所学校内部工作的管理和领导。

第二章 教育行政体制

1、教育行政体制的概念

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2、建国以来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

建国后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都是以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即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权力、职责的划分为中心问题的。

1958~1959第一次改革:主要解决中央向地方放权的问题。1961~1963第二次改革:中央再一次对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1963~现在第三次改革:中央又放权给地方,地方也逐步放权,直至乡镇。

3、加强教育行政宏观调控的主要途径

解决对教育系统的管理,加强统筹规划;加强教育政策的弹性幅度和稳定性;加强教育

法规建设;突出教育投资的方向性;加强教育督导与评价。

第三章 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1、教育行政组织的概念

行政组织结构是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行政组织结构模式对行政组织结构的效能发挥有很重要的作用。最常见的是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

教育行政组织是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

2、我国教育行政组织结构的改革

我国和大多数国家的行政组织结构类型是以层级——职能为主。这种结构是以层级式结构为基础,在各级主管人员的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实行主管人员统一指挥同职能专业部门相结合的行政组织结构形态。这种结构是在充分利用层级式行政组织结构和单纯职能式行政组织结构的长处,扬弃了其不足的基础上形成的,运用得当将是一种有助于提高行政效能的较好的行政组织结构形态。教育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按其行政主体或者按其所拥有的权限和所管辖的范围,可以分为国家教育行政组织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教育行政组织改革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行政组织结构的特点来建立最符合教育发展特点的教育行政组织结构。

第四章 教师人事行政

1、教师人事行政的意义

教师人事行政可以对教师实施综合管理和优化配置。现代人事管理与传统人事行政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注意到了用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性;教师人事行政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实际承担者,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衡量职业专业化的标准

专业工作是具有高度技术性的职业,必须运用专门地知识和技能;专业工作人员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专业工作必须是社会延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功能,是为社会大多数人提供必要的服务,因此必须强调服务精神而不计较经济报酬;专业工作人员在一定的专业领域内享有相当的独立自主权;专业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职业道德;专业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不断地在职进修;专业工作人员必须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专业工作人员要有行业组织。

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对策:1、提高教师素质,改革师范教育:首先通过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及能力与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来获取;其次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第三是建立较完备的教师进修制度。2、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工资,改善教师工作条件等。3、形成尊师的社会风气:建立教师节制度、发挥学校家长会作用,利用大众传播工具对教师重要性进行宣传等。

3、教师聘任制

所谓聘任制,是指学校与被用教师签定合同,由学校发给聘书,明确在一定时间内给予任用的方式。

搞好聘任制需要一定的条件:1、校长享有较充分的人事权,在政策范围内能够聘用学校所需要的优秀人才;2、校长及人事干部要有一定的经验,善于识别人才;3、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考核制度和办法;4、学校管理得法,有相当的财政实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有满意的人际关系,能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5、建立和健全各种岗位责任制。从满足这些方面对俄条件出发去完善。

4、教师聘任制与教师派任制的主要区别

从本质上讲,派任是建立在支配与服从的行政权力作用基础上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与被任用教师之间的行政关系;而聘任则是学校与教师基于双方地位平等原则,在双方意愿一致的基础上的民事法律关系。

派任的行为主体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是管理教师的机构而不是使用教师的机构;聘任的行为主体是签约双方,学校可以根据需要聘用或者解聘教师,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决定受聘与否以及合同期满后是否接受续聘。

5、我国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意义和局限性

聘任制有利于建立公平择优、平等竞争的选拔任用机制,有利于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进取向上的精神。应该说聘任制是深化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较之派任教师的制度确有许多优越性,但它在我国毕竟实践时间不长,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比如容易导致学校领导对教师聘任权的滥用,与教师的不安全感等问题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突出。

第五章 教育财务行政

1、教育财务行政的含义

教育财务行政是国家财务行政的组成部分,其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财务行政是指教育行政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一个分支,为完成其任务,对所需的国家预算资金所进行的领取、分配和使用的财务管理活动;广义的教育财务行政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同国家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履行国家财政管理的部分职能,对国家财政拨款及其它渠道筹措的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监督的管理活动。

2、教育财务行政的基本制度

教育预算制度;教育会计制度;教育决算制度;教育审计制度。

3、我国教育经费来源

我国的教育经费是以国家为负担主体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投资。这种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已经为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所确定。

一般的教育经费大致有以下几个来源:1、国家中央政府的拨款;2、地方政府的拨款;3、社会团体及私人捐助;4、由学校的财产和基金收入支出;5、企业提供办学经费;6、受教育者负担;7、国际援助及国外贷款。我国己基本建立了以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为主,发展校办产业,接受社会捐款,收取学费、杂费等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实施中还要解决好的问题有:1、如何在地方财政分权过程中不削弱中央政府的教育财政宏观调节能力;2、缩小各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差距;3、教育费附加征收的规范化;4、确定学费、杂费的合理标准,使其不违反群众的意愿和超出群众的负担水平。

第六章 教育制度

1、教育结构

教育结构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构成比例、高等教育的专业构成、普通教育的学科构成等。教育结构是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它受经济结构的制约,故教育结构必须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不断改革、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终生教育思想的基本点

终身教育的基本原理是强调人的发展的全面及统一性。它在于协调学校、家庭、工厂等各种组织中所进行的各种教育与训练,使个人的发展呈现出系统性;终身教育致力于教育的系统化。终身教育原理要求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终身教育不仅包括青少年的学校教育,还包括成年教育。

第七章 教育课程行政

1、课程计划的概念

课程计划是学校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它不仅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从教育行政上讲,课程计划形式上是国家的关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指令性或指导性计划;内容上是国家制定的学校教育教学标准;性质上是教育行政法规性文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法律约束作用。

2、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

学校培养目标;列出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的教学时数和教学顺序;各学年的教学时数及学期划分、假期时间;学校的各种活动诸如生产劳动、体育活动、自学活动的安排。 3、课程计划修订的主要原则

适应性原则;民主原则;弹性原则;系统组合原则。

第八章 教育计划

1、教育计划的概念

教育计划是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及任务而采取的规则、步骤、方法的总和。 2、教育计划的类型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按照教育计划的规模可以分为教育事业规划和教育计划。按照制定计划主体权力的大小、能控制教育资源范围的大小、计划对象特定化的程度来划分,可以分为国家的教育计划、地区的教育计划及学校内部的教育计划。按教育计划的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综合的教育计划和单项的教育计划。 3、教育预测

教育预测是指人类在教育领域中从事的预测活动。也就是以教育现象为预测对象,对其发展趋势或倾向做出科学的估计。教育预测具有预测活动的基本特征即前提性、时间性、描述性。

4、人力需求预测法

人力需求预测法是以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培养与提供为目标值,来规划教育发展的方法。

5、人力需求预测法的局限性

无视生产技术的变化及替代可能性的存在;人才培养及供给被限定在制度化的正规教育系统内;无视现存人次的再利用;对于人才培养及必要的资源和手段配合的变化及可替代行考虑不够;对人才培养的成本不够重视;忽视职业与学历的关系。

第九章 教育督导

1、教育督导的概念

教育督导就是对教育工作进行视察、监督、指导、建议的活动。

(1)监督检查下级政府、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的情况,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情况,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2)评价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3)指导和帮助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

(4)反映下级部门、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并向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提出反映意见和建议;

(5)鼓励、协助下级教育部门或教师就教育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寻求解决方法。 2、教育督导的基本任务

我国教育督导的任务是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

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保证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目标的实现。 3、开展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的要求

1、应强调“整体性”、综合性。 2、需建立有效的评价标准。

3、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功能,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价。

4、应采用合作的方式。

5、应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十章 教育法

1、法的概念

法通常在广、狭两种意义上使用。在狭义上使用时,系指法律,在这里法律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文件;在广义上使用时,与广义的法规相同,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规章等,即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和其他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性文件的总和。

2、教育法的概念

教育法是关于教育的法规。具体讲,它是举办教育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准则、依据和规范。它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文件的总称,是国家法规的一部分,具有法的一般特征。

四、重点习题及答题技巧

(一)简答题 【答题技巧】

简答题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情况,更为主要的是考察学生把握和处理知识的能力。要求简略地回答出所要求的问题答案,简略的结果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概括来完成,再用自己的话将其加以叙述。不要事无巨细地将教科书或讲义中相关的内容不加整理与概括地全部搬到试卷上。这样的回答虽然内容上有了保障,把可能的答案都给了出来,但不符合题的要求。所以,能否在200-300字间将答案写清楚,是考察简答题质量的一个标准。也就是说,如果全答对了,但是不够简练,也不会得到满分。 【重点习题】

1、 实行教育行政宏观调控的主要途径。 2、我国教育督导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3、课程(教学)计划修订的主要原则有哪些?各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在教育督导工作中,开展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必须强调哪些要求?? 5、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的含义及主要特点。 6、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主要标准。 7、现代教育督导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8、你学习《教育行政学》的主要收获有哪些?

(二)论述题 【答题技巧】

论述题的要求是用所学的概念或理论观点分析和认识现实问题,考察的不是学生记住了多少所学的知识,而是会不会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做论述题不是简单套用所学内容,而是要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问题,得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自己的看法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0f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