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3-09-11 15: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题目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与对策

班号 HGZ1243-2 专业 汽车维修与检测 学号 HGZ1243-21 学生姓名

舒奇文

指导教师

国树文

一、课题来源

课题《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来源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汽车教研室。

二、国内外现状

从发展时间上看,我国比国外起步晚了十几年,对欧美来说其汽车尾气排放技术是世界上的先进水平。欧盟国家为限制汽车废气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而共同采用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当前对几乎所有类型的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碳氢化物(HC)、一氧化物(CO)和颗粒物都有限制,比如小轿车、卡车、火车、拖拉机和类似机器、驳船,但不包括海轮和飞机。对每一种车辆类型,汽车废气排放标准有所不同。欧洲标准是由欧盟经济委员会(ECE)的汽车废气排放法规和欧盟(EU)的汽车废气排放指令共同加以实现的。汽车废气排放法规由ECE参与国自愿认可,排放指令是ECE或EU参与国强制实施的。在欧洲,汽车废气排放的标准一般每四年更新一次。在1992年实行了欧洲一号标准,从1996年开始实行了欧洲二号标准,从2000年开始,实行了欧洲三号标准,从2005年开始,实行了欧洲四号标准。相对于美国和日本的汽车废气排放标准来说,测试要求比较宽泛,因此,欧洲标准也是发展中国家大都沿用的汽车废气排放体系。例如中国大陆于2001年实施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Ⅰ)》等效于欧洲一号标准(EUI或EURO 1);2004年实施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等效于欧洲二号标准(EUII或EURO 2);2007年实施的国III标准相当于欧洲三号标准(EUIII或EURO 3),将于2010年实施的国IV标准相当于欧洲四号标准(EUIV或EURO 4)。

这些年我国在汽车尾气排放技术的发展上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我国未来的汽车尾气排放技术的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

三、综合分析

本文通过对国外与国内的汽车尾气排放技术对比与分析,指出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技术以及目前与西方发达国家汽车尾气排放技术的差距,并且在尾气治理制度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1

(1)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过低,起步晚。

(2) 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国机动车有公安、环保等部门共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责任不明,相互推脱责任等现象发生。

(3) 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有待加强。由于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存在多头管理,协调配合不够,对超标车辆的监管十分薄弱,没有形成很好的机动车尾气污染检测制度。而且缺乏必要的人员、经费、设备,上路抽检不够,难以达到监管效果。

四、方案论证

本文研究了国内外对机动车排放控制的理论与方法,收集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危害信息,分析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来突出治理汽车尾气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控制机动车污染的技术,结合我国现有国情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的机动车污染控制对策,及未来我国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

五、工作步骤

毕业设计安排 1 2 3 4 收集资料确定方案 通过调研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初步完成毕业论文 通过指导老师修改完成毕业论文审阅论文 1—3周 4—6周 7—9周 10—12周 2

六、参考文献

[1] 人民公安报.高科技路面材料有效净化汽车尾气[J]. 2010.

[2] 张豫南.车辆排放控制系统[J].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第1997期 [3] 网易:http://www.163.com/

[4] CIO时代网:http://www.ciotimes.com/2014/0220/90231.html [5] 邹小波. 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汽车维修. 2008.

[6] 陈海波,毛保华. 中国城市交通污染的现状及其控制策略[J]. 长沙铁道学院学

报,2003-2.

[7] 莫小平. 从国外先进技术看我国治理汽车尾气排放的发展方向[J].客车技术

与研究,第21卷第4期

[8] 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2014.

[9] 孙楠.汽车与公害——不容忽视的汽车污染[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 [10] 吴国正,马丽萍,贺克雕. 汽车尾气的污染与防治[J]. 广东化工. 2007. [11] 王瑛璞,赵佳.汽油车排放法规和控制技术的发展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5.

[12] 崔梅生,郭耘.汽车尾气催化技术发展现状[J]. 化工进展. 2000.

[13] 王亚军,彭希,冯长根. 汽车催化剂技术发展及研究概况[J]. 工业催化. 2000 . [14] 赵英. 我国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及问题[J]. 中国科技投资,2010

[15] 华爱红,李丽,丁国良. 浅谈汽车尾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 科技资

讯2007.

[16] 吴喜怀. 汽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7. [17] 戴海, 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立法研究. 2009.

[18] 潘书宏,黄明健. 我国城市机动车日尾气污染的现状趋势机及其控制对策[J].

中国环境管理,2010.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01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