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面向量到空间向量说课稿(比赛稿)

更新时间:2023-12-03 07:2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各位专家评委:上午好!

的说课稿

说课人:利辛高级中学数学组 刘洪涛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2—1,第二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第1节《从平面向量到空间向量》,下面我将从九个方面进行阐述,谈谈我对这堂课的构思及理由。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平面向量相关内容之后,由平面向量向空间向量的一个过渡,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是今后更好的以向量为工具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基础,是对平面向量的扩展与升华,是空间向量的开门之作。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向量的相关概念、性质与运算,掌握了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能力。有了这些知识与方法,学生完全有能力更进一步,把平面向量向空间向量推广与过渡。

三、教学目标分析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与时俱进的认识“多基”,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基本能力培养,据此,特将本节课三维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几何表示法和字母示法; (2)掌握两个空间向量的夹角、空间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空间向量概念的生成,向学生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空间向量图形的展示,培养学生朴素的审美“情趣”,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空间向量概念的生成,空间两向量的夹角;

(2)空间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

第 1 页 共 6 页

教学难点:平面的法向量。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既能夯实“多基”,又凸现了掌握知识的三个层次:识记、理解和运用。

四、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以育人为宗旨的。在教学我采用以问题为主线,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体,学生自我展示,老师适当点拨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对于本节课的难点突破,则是通过电脑动画演示,使数学课堂“动”起来,和设置一些递进式的问题,采用启发、诱导、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类比归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来。根据“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精心设计问题,调控问题的解决过程,是最佳的“知识增长点”。

五、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是空间向量相关概念的生成,在教学中我始终渗透一种由已知类比探究未知,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方法;通过问题设置让学生主动参于、积极思考、认真探究,鼓励他们“敢想”、“敢做”, 积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与交流,进而逐步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体特征的学习方式。

六、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针对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将注重培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通过问题设置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在生生、师生平等互助、和谐交流的过程中,来逐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七、教学互动设计

本部分我将从:复习回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生互动、探究新知,课堂练习、巩固提高,归纳小结、形成能力,课堂作业六个方面分六个问题进行阐述。在每

第 2 页 共 6 页

个问题又分别通过设计意图,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进行阐述。

(一)复习回顾

问题一:什么是平面向量?如何表示它?什么是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平面向量的夹角是怎样定义的,如何寻找它?

设计意图: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复习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知识,为新课的展开作铺垫。

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学生自我回顾,也可组内讨论,并派代表展示成果,我将进行适当补充,并指出平面向量是刻画平面内位移的有效工具。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动画演示:小明从学校大门口出发,向北走100m,再向东行走200m,最后乘电梯上行15m回到家。

(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问题二:1、请问如何刻画小明从学校回到家这个位移?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展示,学生很快会类比联想到可以用空间向量来刻画。 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由学生代表口头展示。并进行追问: 2、如何来表示空间向量呢?平面向量的相关概念在空间中是否可以适用呢? 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动画演示:点的位移、线的位移、面的位移。

这时小组内学生会展开积极的讨论,并派代表展示得到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此时适当表扬表现比较好的小组,并对后进组进行鼓励。

问题三:平面向量有夹角,空间向量是否有夹角呢?如果有,如何刻画空间向量的夹角?其范围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图像,类比平面向量进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

观察图像、分析问题、类比归纳和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动画演示:长方体中棱与棱、棱与对角线、对角线与对角线之间所表示向量间的关系。

学生自我探究或者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观察,类比得出结论,由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其成果。适当表扬表现比较好的小组。

第 3 页 共 6 页

例1:即课本P26例题,

动画演示:正方体棱表示的向量,学生很快就会得出结果。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不断提升,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问题四: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6页:向量与直线,要求画出给定直线L的方向向量。

设计意图:由于该知识点很好理解,让学生阅读,进而培养学生自学与实际动手的能力。

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学生阅读,并动手画图,我巡视并追问: 2、空间一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否是惟一的?学生很好得出结论

问题五:1、如果一直线L垂直一平面α,其方向向量与平面α什么关系? 动画演示:直线、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

设计意图:此是本节的难点,借助电脑动画的演示,加深学生的理解,加快其知识的生成,进而突破难点。通过不断的追问,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

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学生通过观察电脑动画展示和组内探究,不难得到结论。此时给出法向量的定义,并请同学动手在稿纸上画出一平面的法向量,进而追问:

2、平面的法向量是惟一的吗?它与平面内其他向量间是什么关系? 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动画演示:长方体下底面内一边表示的向量与其侧棱所表示的向量间的关系; 学生小组内讨论并派代表口头展示,我适当补充说明。

例2:课本P28 B组第一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刚达成的新知识,在巩固中提高,在提高中不断升华,进而内化成学生自身的能力。

问题六:1、你能完成上面例题吗?

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学生独立完成或者小组讨论完成,我巡视并适当点拨学有困难的学生。并追问:

2、你从该长方体的棱中,能找出下底面的法向量吗?此问题学生不难完成。

第 4 页 共 6 页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教材P27页练习第1、2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对所学知识加以及时的巩固,进一步深化对概念、性质的理解。

(五)归纳小结,形成能力: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填空题:

1.这节课我的收获是: 。 2.这节课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是 。 3.我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 。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式小结,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后反思的习惯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课堂作业,

1、必做题:P27页 习题 2—1 A组 第3、4题, 2、选做题:P28页 B组 第2题;

3、复习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预习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是对课堂学习的延伸与拓展,根据新课标中的“数学学习保底不封顶”的理念,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让学生能够各取所需。同时安排预习下节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并为下节课教学内容的顺利开展作铺垫。

八、板书设计:

从平面向量到空间向量 问题一: 问题二: 例1: 问题四: 问题五: 例2: 问题六: 归纳小结: 作业: 问题三: 第 5 页 共 6 页

学生展示区 学生展示区 学生展示区 学生展示区 九、教学评价设计

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我从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出发,采用层层设问的方式,分散难点,让学生自主学习,类比归纳,合作探究,来获取新知识和应用新知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从而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作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利辛高级中学:刘洪涛 二0一一年十月十五日

第 6 页 共 6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zx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