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收到货款而提前开具发票存在的涉税风险(老会计人的经验)
更新时间:2024-04-17 07: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发票是收到货款后再开具吗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未收到货款而提前开具发票存在的涉税风险(老会计人的经验)
导读:尽量避免提前开具增值税发票,力争做到“先收款,再开票”;若不得已先开票的情况下,应当要求对方出具发票已开但尚未支付货款的书面证明 案情简介:
A公司是一家钢铁贸易公司,为B工业企业长期供应各类钢材。2015年5月份,B工业企业向该A钢铁贸易公司订购一批价格为500万元的钢材,并支付了20%的款项。2015年6月,A公司向该工业企业交付了钢材。由于最近几年钢材产量过剩,买方处于强势地位。B企业要求客户在其尚未支付完全部货款的前提下,要求A客户为其全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称在开具发票次月支付剩余款项。客户应其要求为其全额开具发票。然而,B企业在次月并未按约定支付剩余货款,A客户多次催促下B支付剩余款项,B却以种种理由推脱,并声称与A公司不存在该笔交易。由于双方为长期合作客户,该笔交易并未签订书面合同。A公司打算起诉,但由于仅存增值税发票唯一交易凭证,担心证据不足而败诉。 分析:
现实交易中,由于买卖双方地位不平等,在买方市场情况下,买方由于处于强势地位,往往在尚未支付全部货款的情况下,要求销售方为其全额开具增值税发票。我们先来看看提前开具增值税发票,卖方存在何种涉税风险。首先,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根据上述规定,销售方如果在未收到款项而提前为购买方开具发票的,将就未收到的款项提前承担增值税的纳税义务,这对销售方来说将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其次,在日常交易中,由于买卖双方长期合作,经常存在双方不签订书面合同情况,且由于企业内部控制措施不严,不注意保存或没有结算书、送货单、接收单、入库单等书面证据,若购买方拖欠货款,仅凭借增值税发票并不能直接证明双方买卖关系的成立,即使起诉至法院,也有可能因证据不足而承担败诉的风险。
因此,为规避上述可能存在的风险,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对方未支付价款的情况下,尽
正在阅读:
未收到货款而提前开具发票存在的涉税风险(老会计人的经验)04-17
桂林山水风景图片大全02-09
《造价员》大量建筑工程计价例题05-25
描写丹东的作文500字06-24
总结的小升初考试三轮复习学习方法03-30
移梁吊梁措施11112-16
吴玲玲 - 图文03-19
2016-2022年中国钢渣处理市场调研及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 图文03-08
艺术设计概论考题及答案12-03
可研最新试题库及答案10-0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涉税
- 开具
- 货款
- 发票
- 收到
- 提前
- 存在
- 风险
- 经验
- 会计
-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unit78总复习 - 图文
- 新一届支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办法
- 工伤保险条例 学习笔记(2011)
- 离心技术习题
- 2016-2022年中国UV灯管行业分析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图文
- 架线施工作业指导书
- 2017-2022年大同市医养结合模式调查及市场投融可行性报告(目录
- 浑南新城交通护栏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校庆40周年迎新晚会主持词
- 磁珠法提取核酸的3种样本处理方法
- 2009年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习题四十六
- 2017年西藏初级公共营养师考试题
- 红酒网络营销策划方案 - 图文
- 《大学英语(一)》在线作业答案(随机3)
- 数码相框毕业论文1
- 2105控制器说明书(新)
- 八年级物理教案 压强和浮力 - 图文
- 基于IOS的列车旅行系统APP的设计与实现
- 基于空间变差函数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演变 - 以泛长江三角洲
- 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内科用药方法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