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产生 十进制计数法》面试试讲教案—人教版数学(四上)

更新时间:2023-05-06 08:0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面试试讲教案—人教版数学(四上)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的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和数的读法,

练习一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2、使学生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以内的数。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页的教学挂图。

教学重点:认识亿级的数及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读数。

教学过程:

一、学习数的产生

1.探究数的产生(质疑激趣)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大家猜想一下。(可以小组讨论,可以看书)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教师总结: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自学记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教师出示第1页的教学挂图:

让学生看图,图上说明了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讨论,互相补充。)

你读过这方面的书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请几名同学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

教师:由于十进制计数比较方便,以后逐渐统一采用十进制。经过很长时间,才产生了像现在这样完整的计数方法。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十进制计数法”。(板书课题:十进制计数法)

二、学习十进制计数法

1.复习旧知。

(1)说出亿以内的数的计数单位。(按数位顺序板书出来。)

(2)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千万是多少?

②亿以内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学习十进制计数法。

(1)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人口十二亿,世界人口50亿等。这些数都比亿大,从一亿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今天我们就来学比亿大的数。

(2)用算盘帮助数数,认识十亿、百亿、千亿。

指导学生制成下表:

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关系。)

说明像这种“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①说明写数时,要用尽可能少的符号来表示,这些符号叫做数字。

②说明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再说明数位的作用:有了数位以后,由于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的大小不同,所以用十个阿拉伯数字就可以表示出任意大的数。

③让学生说说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是怎样的,教师板书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把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扩展到“千亿”位,并告诉学生还有比千亿大的数,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数

位顺序表后面用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数位。如下表:

④使学生明确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⑤引导学生对数位分级。先让学生说出右起第一位至第四位是什么级,第五位到第八位是什么级,再进一步说明第九位到第十二位是亿级。同时说明数位分级的作用:数位多了,一位一位地读不方便,通过分级可以很方便地读数。

⑥让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看一看个级、万级、亿级的异同点

(分组说明)

3.巩固练习。

完成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练习一的第1题。

三、学习亿级数的读法

1.自学例1。

师出示小黑板。

让同桌同学互相读给对方听,再指名读,并说出要怎样读。着重说一说要先读哪一级,再读哪一级,亿级怎样读?

3.分组讨论总结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看课本第3页,并完成“做一做”中的第2题。

5.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一的第2题。

一组一组地读,读完后,让学生结合一组数说一下个级、万级、亿级的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做练习一的第3题。

每读一个数,都要注意提醒学生先分级,搞清是哪一级的数,各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再按照多位数的法则一级一级地读出来。

(3)做练习一的第4题。

先读给同桌同学听,然后,教师指名读给全班同学听,集体订正。

教学设想:本课是开学的第一课,知识的系统性较强,应采用完全自学的方法,但考虑到学生整体认知水平不同,所以采用了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差生与优等生共进的教学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zi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