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建筑工程测量定位

更新时间:2024-04-24 21: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苏华建(深圳)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测量定位 NO:6-1

建筑工程测量定位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测量定位。

2施工准备 2.1材料准备 2.1.1 红铅笔 2.1.2 油漆,排笔 2.1.3 墨线 2.1.4 线 2.2设备校核 2.2.1经纬仪的校检

(1)LL⊥HH,且误差小于τ/4。 (2)CC⊥HH,2C在±12\之内。 (3)HH⊥VV。 (4)光学对中器完好。

注:LL—水准管轴,CC—视准轴,VV—竖轴,HH—横轴,τ—水准管分划值,2C—CC与HH不垂直误差的两倍。 2.2.2水准仪的校检

(1)水准轴(LL)平行于视准轴(CC)。 (2)i角的误差在±10\之内。 (3)自动补偿仪定好。 2.3机具准备

2.2.1 全站仪一台,需经过检测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2.2.2 50米塑钢尺一把,需经过检测合格且无弯曲、损伤,刻度清晰。 2.2.3 5米钢卷尺一把,需经过检测合格。 2.2.4 棱镜两个,需经过检测合格。

2.2.5 J2经纬仪一台,需经过检测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2.2.6 坐标记录簿。 2.2.7 测角记录簿。

第2版 第0次修改 第1页 共8页 编制人:薛新生

江苏华建(深圳)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测量定位 NO:6-1

2.2.8 铁锤一把。

2.2.9 水准仪一台,需经过检测合格且在有效期内;自动补偿器完好。 2.3 作业条件

2.3.1 控制点预埋,应根据需要,在基坑四周预埋一定数量的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测出控制点坐标,坐标点应设在相对稳定的基坑边坡上方。 2.3.3 避开施工震动较大的时段进行测量观测。

3施工工艺 3.1 施工流程

3.1.1 甲方提供的坐标点不得少于两个,在一个坐标点的情况下必须再提供一个方向点。方向点与坐标点之间必须提供方位角。

3.1.2 坐标点预埋:每个工程要根据工程大小预埋一定数量的坐标控制点。坐标点预埋应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的基岩或原状土上。用1米长φ20~φ28钢筋,上部用钢锯条锯成“十”字形,打入基坑上部土内,土宜下挖30~50cm,四周用C30砼浇筑。预埋钢筋宜高于砼2~3cm,点的四周要用红砖砌筑加以防护,且要平整,便于架设仪器。坐标点之间要求相互通视。 3.1.3 提供的标高点,亦不得少于2个。 3.2操作工艺

3.2.1 先熟悉校核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 3.2.2 总平面图的校核

A:建设用地红线点坐标与角度,距离是否对应。 B:建筑物定位依据及定位条件是否明确、合理。 C:建(构)筑物群的几何关系是否正确。 3.2.3 建筑施工图的校核

A:建筑物各轴线的间距之和与总尺寸是否正确,夹角以及几何关系是否正确。 B:建筑物的平、立剖面及节点大样图的轴线尺寸是否吻合。 C:各层相对高程与总平面图中有关部位是否对应。 3.2.4 结构施工图的校核

A:轴线尺寸与层高、结构尺寸是否正确。

B:以轴线图为准,核对基础、非标准层及标准层的轴线关系是否明确。 C:对照建筑图,核对两者相关部位的轴线,尺寸标高是否对应。

第2版 第0次修改 第2页 共8页 编制人:薛新生

江苏华建(深圳)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测量定位 NO:6-1

3.2.5 设备施工图的校核

A:对照建筑结构施工图,核对有关设备的轴线,尺寸及高程是否对应。 B:核对设备基础,预留孔洞、预埋件位置、尺寸、高程是否与土建图一致。 3.2.6 校核红线桩坐标点与水准点

A:核算总平面上的红线桩的坐标与其边长、夹角是否对应(红线桩坐标反算)。 a):根据红线桩的坐标值,计算各红线边的坐标增量。 b):计算红线边长D及其方位角φ。

c):根据各边方位角计算各红线间的左夹角β。 B:核测红线桩边长及左夹角。 a):红线桩点数量不应少于三个。

b):校测红线桩的允许误差:角度±60″,边长1/2500,点位相对误差5cm。 C:校测水准点

a):水准点数量应不少于两个;

b):用附和线路法校测,允许闭合差为±10mm〃√n(n为测站数); 3.2.7 制定测量放线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与施工方法,并遵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4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测量定位方案; A:场地平面控制网的作用

根据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准确的测定并保护好场地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桩位,是整个场地内各栋建筑物、构筑物定位和确定高程的依据,是保证整个施工测量精度与顺利进行工作的基础。 B:场地平面控制网的布网原则、精度、网形及基本测设方法 a):布网原则

1):控制网中应包括作为场地定位依据的起始点与起始边,建筑物主点、主轴线。

2):在便于施测、使用,并长期保存(平面定位及高程竖向控制)的原则下,尽量组成建筑物外部平行的闭合图形,以便校核。

3):控制线间距以30~50m为宜,控制桩之间应通视、易量,其顶面应略高于场地设计高程,以便于长期保存,控制桩钢筋预埋一般为1米左右。 b):精度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 等级 边长(m) 测量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第2版 第0次修改 第3页 共8页 编制人:薛新生

江苏华建(深圳)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测量定位 NO:6-1

一级 二级 三级 100~300 10~300 50~100 ±5 ±10 ±20 1/40000 1/20000 1/10000 c):网形:常用网形有以下几种

1):矩形网:这是建筑场地中最常用的网形。通称建筑方格网,适用于按正方形、矩形布置的建筑群或大型高层建筑。

2):多边形网:适用于非矩形布置的建筑场地。可按其主轴线的情况测设多边形平面控制网。

3):主轴线网:对于不便于组成闭合网形的场地,可只测十字(或﹟字)形的主轴线或平行于建筑物的折线形的主轴线,但在测设直线的过程中要求严格的直线校核。

d):基本测设方法

平面控制网应以设计指定的一个定位依据点与一条定位边的方向为准进行测设。根据平面网形的不同,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测设方法:

1):先测定控制网的中心十字主轴线,经校核后再向四周扩展整个场地的闭合网形(即先内后外的原则)。

2):先测设外部场地控制网,闭合校核后再向内加密成网形(即先外后内的原则)。注:红线点一般不宜作为坐标控制点引测

3):只测十字主轴线时,先根据周围的坐标反算边长及夹角,然后在红线桩上,用前方交会法测定十字主轴线。

3.2.9 场地高程控制网的布网原则、精度及基本测法 A:布网原则:

a):在整个场地内各主要幢号附近设置2~3个高程控制点或±0.000水平线。 b):相邻间距80~100米左右。 c):构成闭合的控制网。 B:精度:

闭合差:±6mm内 √n或±20 √L之内 n—测站数;

L—测线长度以KM为计量单位; C:测法:

根据设计指定的水准点,用附和导线测法将已知高程引测到场地内,联测各

第2版 第0次修改 第4页 共8页 编制人:薛新生

江苏华建(深圳)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测量定位 NO:6-1

幢号控制点或±0.000水平线后,附合到另一指定水准点。当精度合格后,应按测站数成正比例分配误差。若建筑单位只提供一个水准点则应用往返测法或闭合水准线路法做校核。且施测前应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水准点定位和高程数字做严格审核。工期较长的工程,场地高程控制网应定期予以校测。 3.2.10 建筑物定位的基本方法 A:根据现有建(构)筑物定位

在建筑物内进行新建或扩建时,设计图上往往给出拟建建筑物与现存建筑物或道路中心线的位置关系。此时,其轴线可以根据给定的关系测设。 B:根据红线点定位桩定位

点位测设后应校测定位条件及自身几何条件符合设计要求。 C: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定位

在施工场地内设有平面控制网时,可根据建筑物各角点的坐标用直角坐标法测设。 3.2.11 选择建筑物定位条件的基本原则

建筑物定位的条件,应当是能唯一准确定建筑物位置的几何条件,最常用的定位是确定建筑物的一个点的点位和一条边的方向。

A:当以城市测量控制点或场区控制网定位时,应选择精度较高的点位和方向为依据(即以精定粗)。

B:当以建筑红线定位时,应选择沿主要街道的建筑红线为依据并以较长的已知边测设较短边(即以长定短)。

C:当以原有建筑或道路中心线定位时,应选择外廊(或中心线)规整的永久性建(构)筑物为依据,并以较大的建筑物或较长的道路中心线测设较小的建(构)筑物(即以大定小)。

总之,选择定位条件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精定粗,以长定短,以大定小。

3.2.12 建筑物定位放线的基本步骤 A:校核定位依据是否有误或碰动。

B:根据定位依据桩测设建筑物外轮廓中心线的控制桩。

C:在建筑物矩形控制网的四边上,测设建筑物各大角的轴线及细部轴线的控制桩。

D:以各轴线的控制桩测设建筑物四大角。

3.2.13 建筑物定位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及适用范围

第2版 第0次修改 第5页 共8页 编制人:薛新生

江苏华建(深圳)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测量定位 NO:6-1

建筑物最常用的定位条件确定建筑物的一个点的点位和一个边的方向。而放出一个点的平面的方法有很多,则要根据控制网的形式及分布、放线的精度要求以及施工现场的条件选用。 A:直角坐标法

当建筑物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网形式时,采用直角坐标法放线最方便。 B: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用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时,在一个控制点上进行,但该点必须与另一控制点通视。根据测定点与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它们之的夹角β与距离D,即可确定欲求点的位置。 C:角度前方交会法

角度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对于一般小型建筑物或管线的定位,亦可采用此法。 D:方向线交会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测定点由相对的两已知点或两定向点的方向线交会而得。方向线的设立则可以采用经纬仪交会而得。 E:距离交会法

从控制点到测设点的距离,若不超过测距尺的长度时,可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点位,不须使用仪器,但精度较低。 F:正倒镜投点法(又称正倒镜挑直线法)

在进行直线投点时,一般是把仪器安置在直线的一端,照准相应的另一端点,进行放线投点。若直线的两端点之间不能直接通视时,则可将仪器置于直线两端点之间的高处位置。运用正倒镜法进行投点,此外,在远距离投点时,亦可将仪器置于直线两端点的中间进行投点。

正倒镜投点法不受地形地物的限制,能解决通视的困难,同时由于使视线缩短,减少了照准误差,和可以不考虑对中误差的影响,因而使极点精度得到提高。 G:全站仪定点法

这种方法,解决不便量距的困难,也无需进行复杂的内业计算,可根据红线桩坐标数据直接放样,简单快捷,但受电磁波及高压电等外界条件影响较大,注意同时使用不同的方法及不同的仪器进行校核。 3.2.14 建筑物定位验线的要点

第2版 第0次修改 第6页 共8页 编制人:薛新生

江苏华建(深圳)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测量定位 NO:6-1

定位验线时,应特别注意到定位依据与定位条件,而不能只验建筑物自身的几何尺寸。

A:验定位依据位置是否正确,有无碰动。 B:验定位条件的几何尺寸。

C:验建筑物矩形控制网与控制桩的点位准不准,桩位牢不牢。 D:验建筑物外轮廓轴线间距及主要轴线间距。

4质量保证 4.1 主控项目

4.1.1 因仪器自身精度程度、钢卷尺刻度影响(钢卷尺受气温影响的伸缩误差较大,建议采用塑钢卷尺)以及观测人员的辨别能力的限制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测量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避免或减少。 4.1.2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表4.1.2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Ⅰ级 Ⅱ级

4.1.3质量保证措施

A:距离丈量时,尺长必须进行温差改正,尺寸改正,倾斜改正。拉尺人员要相对稳定,用力要均匀。

B:仪器必须严格安平,采用正倒镜法,消除中误差。 C:复线人员要设专人,可以避免测量人员造成的操作错误。 D:必须做好现场测量记录,便于复查。

E:水平仪器引测标高时,在一个测站上应尽量保持前后视相等,放尺人员必须保持标尺垂直。

F:基线测量时,后视点的长度要相应较长,前视较短。 4.2 一般项目

采用正倒镜挑直线法找中定线,安置仪器时要花费较多时间,要求测量人员将此作为一项基本技能进行操练,力求迅速、准确地安置仪器。

第2版 第0次修改 第7页 共8页 编制人:薛新生

边长(m) 100—300 100—300 测角中的误差(\5 8 边长相对中误差 ≤1/30000 ≤1/20000 江苏华建(深圳)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测量定位 NO:6-1

5施工注意事项

5.1 经纬仪、全站仪、自动安平仪的架设,调焦镜及目镜调节目标视觉不能存在明显的晃动现象,十字丝的位置必须正确,观测时尽量用十字丝焦点观测。 5.2 仪器出入箱及安放应严格按照仪器的说明书要求进行,仪器安置后,必须有专人看护,操作人员应做到手轻、心细、稳重,迁站时各部位应旋紧,稳定行走。

5.3 仪器箱上严禁坐人,仪器严禁非操作人员调用。 5.4 标高点、坐标点必须加以保护,便于长久保存。

6成品保护

6.1 现场所测的网线必须加以保护。 6.2 标高点、坐标点上严禁堆物,车辆行走。

6.3 标高点、坐标点条件允许时必须砌筑窨井,加盖保护。

7安全环保措施

7.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环境意识教育,严格遵守公司关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

7.2标高点、坐标点埋设应该做到外部美观,窨井砌筑大小高低一致,外部粉刷平整、光洁。窨井盖上设钢筋拉环,便于观测时去盖、加盖方便,确保行人、操作人员的安全。

7.3仪器架设时应避开塔吊吊钩、吊物,保证施测人员及测量仪器的安全。

8质量记录

8.1控制桩移交记录和签证本 8.2坐标网平面图 8.3标高网平面图 8.4网线平面图 8.5高程测量记录表 8.6角度测量记录表 8.7轴线复核表

第2版 第0次修改 第8页 共8页 编制人:薛新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zg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