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镜面对称与练习

更新时间:2023-05-14 19:4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镜面对称与练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7页 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小组活动时,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建立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大镜子一面、小镜子每人一面,反写的数字、文字、算式卡片,半个图案的蝴蝶、天坛、青蛙、雪花等图片,钟面,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故事引入,引发思

教师引入:同学们,

可不得了,百兽之王老虎

今天可遇到大麻烦了,瞧!

多媒体出示故事分解

图,教师稍进行解说。

2.巧用情境,提出问

教师提问:为什么老虎会受骗?

预设一:因为水中的倒影。

预设二:老虎看到了水中的自己,觉得是另一只老虎,所以受骗了。

教师总结:是呀!水中的老虎和生活中的老虎一模一样,所以老虎以为真的来了一只老虎,所以受骗了,想一想,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的现象?

预设:在镜子里。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板书:镜子中的数学)

【设计意图】课伊始,趣即生。一段有趣的数学故事,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数学经验提出“镜子中的数学”问题,如此导入新课,有趣而自然。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想一想:

教师引导:你们想知道镜子中有哪些数学吗?你们先想一想并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中的数学问题?

预设一:镜子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二:镜子中的成像与现实有什么特点?

2.猜一猜:

教师引导:大家猜一猜,镜子中的成像会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一:镜子中的成像与现实的现象是轴对称图形。

预设二:镜子中的成像与实际现象是相反的。

【课堂生成情况】

在实际的教学时,第二个预设出现了争执,有的学生认为,“镜面成像与实际现象相反”,也有的学生准确的说出,“镜面成像中,前后不变,左右相反”并且边说,还边演示,特别的有趣。对于这种情况,我正好顺水推舟,将这个问题直接引到验证上去。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适时进行板书,教师引导:刚才的问题只是我们的猜想(板书:猜想),要想检验猜想是否正确,还要经过验证(板书:验证),现在就

让我们一起去验证一下吧!

3.试一试:

利用手中的镜子,做下面的动作:

(1)向前走一步

(2)举起双手

(3)左手拿着一张纸,右手拿着一支铅笔

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提示】

在学生活动的时候,教师巡视,注意引导学生发现:(1)镜子中的成像与实际图像有什么关系?(2)成像的动作与实际情况相比,有什么特点?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教师引导:刚才老师发现,大家利用镜子玩的特别高兴,通过自己动手验证(指着黑板上的:验证),你发现我们的猜想对吗?

(学生会回答:有的对,有的不对。)

教师继续引导:现在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上来,将你们小组的发现边演、边说,介绍给大家?

预设一:镜子中成的像与实际动作是轴对称图形,与我们的。

预设二: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也向前走一步;向后退一步,镜子里的人也向后退一步;举起双手,镜子里的人也举起双手;放下双手,镜子里的人也放下双手。

预设三:左手拿着一张纸,镜子里的人变右手拿着一张纸;右手拿着一支铅笔,镜子里的人变左手拿着一支铅笔。

预设四:镜面成像时,前后、上下不变,左右相反。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真好,自己动手将我们猜想进行了验证,我们发现(板书:发现),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外的物体和镜子内的成像前后、上下——不变,但是左右相反发生变化,(教师板书:前后、上下——不变;左右——变)这就是镜面对称现象。 (板书补充课题“镜子中的数学——镜面对称现象”)

教师对方法进行总结:大家瞧呀!今天我们又一次用到了“猜想——验证——发现”(边说,便用手指着板书),这可是我们数学学习中的法宝,我们以后遇到了数学问题,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宝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验证——发现”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了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多种方法验证镜面对称现象的判断猜想,让学生感知、理解、体验镜面对称现象,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与大胆尝试的能力。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请跟我做。

【活动要求】教师做镜外人动作,学生做镜中人动作。

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边表演边对口令:

师:我蹲下。生:我们也蹲下。师:我起立。生:我们也起立。师:我向前走。生:我们也向前走。师:我向后退。生:我们也向后退。师:我左手摸摸耳。生:我们右手摸摸耳。师:我右手拍拍脸。生:我们左手拍拍脸。师:我抬左脚踢踢腿。生:我们抬右脚踢踢腿。师:我抬右脚踢踢腿。生:我们抬左脚踢踢腿。师:我的左手侧平举。生:我们右手侧平举、

【设计意图】利用活动,将今天的所学得以巩固。

2.课本21页,第2题:

3.课本练习:

(1)上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你还能找到类似的轴对称图形吗?

4.提高练习:还原“镜中汉字,镜中数字、镜中算式”。

教师引导:镜子在右边,实际的

图在左边,镜子中的象如右图所示,

你能将汉字和算式还原吗?

同位研究,想办法还原图中的内

容。

班内交流还原的办法:

最优方案:拿镜中汉字、镜中数字,镜中算式再照镜子,可以还原出原来的汉字、数字、算式。

教师总结:两次镜像能把原来的物体还原。

教师总结:今天,通过“猜想——验证——发现”的数学方法,我们认识了镜面对称现象,并且发现,在镜子成像时“上下、前后不变,左右相反”的特点,大家真了不起,请同学们在想一想,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镜面对称的现象?

教师引导:数学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观看课件:桂林风光、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设计意图】本环节练习,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通过变式练习、对比练习,做、写、说等多种练习形式,拓展了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这样的练习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开放性。它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

板书设计

镜子中的数学

——镜面对称现象

猜想验证发现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完全相反 前后、上下——不变

左右——变

使用说明

(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为了帮助学生能很好的感知镜子成像的特征,我设计了玩游戏、照镜子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镜面对称的特征,从而认识到镜里的和镜外的东西是左右相反的,但大小、上下与前后的位置与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另外,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体现数学方法的渗透,将“猜想——验证——发现”始终贯穿整个课堂,记得钱金铎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中说过“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努力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所有的学生都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同时又有一个能用数学思考的头脑”。因此我也希望我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是学习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会了数学。

(二)使用建议

本节课重点是理解镜子中对称现象的特点,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感受镜子的特点,因此一定要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空间。

(三)需破解的问题

如何把节奏打得更紧些,留出更多的时间来练习,一直是我上课时的弱项,因该好好突破一下了。

相关链接

吴正宪小学数学工作室:

/tresearch/wzxworkroom/

《镜子中的数学》百度文库:

/view/acf038cba1c7aa00b52acb91.html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z3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