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导控工作

更新时间:2023-11-20 01: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应对涉警网络舆情

导控工作

摘要:以郭美美事件为切入点,本文在探讨网络舆情传导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了涉警网络舆情的特点,明确了公安机关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导控工作的重要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公安机关;网络舆情;涉警事件

自2011年郭美美事件在网络掀起轩然大波,引发了公众对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的信任危机,三年后的今天郭美美由于涉嫌赌博而被落网,这种信任危机并未能解除,反而激起了网民对公安机关处理事件的态度及动因的激烈质疑。因此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成为了摆在公安机关能力建设面前的现实课题。

一、涉警网络舆情的特点 1、涉警网络舆情的界定

涉警网络舆情是指网民针对发生在一定的事件和空间内的围绕公安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所产生和持有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社会政治态度、情绪和观点的总和,它反映的是网民的政治立场和利益诉求与警方进行互动

1

的动态发展过程[1]。

2、网络舆情的传导机制

网络舆情案件的有些是基于现实的社会性事件而传播的,有些则是纯粹的谣言散播,但总体而言网络舆情通常都会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形成和扩散、高涨、波动、消退[2]。网民出于有意或无意的目的以特定的形式将相关事件传播到互联网上并发表自己对该事件的理解和看法,随着关注人数的增多,大量的网民会以各种形式在网络上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舆情集聚速度会以指数形式上升,在全社会构筑舆论高潮;这种高潮不会一直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高潮阶段形成的舆情会逐渐沉寂,但有些悬而未决的事件会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因为某些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引发新的高潮,这就是舆情的波动阶段,以郭美美事件的发展为例,自2011年爆发,由于事件中所涉及的相关人物、相关部门的事件真相未能水落石出,公之于众,于是在2014年郭美美被捕后再次掀起了舆论高潮;在事件得到公正处理或网民有新的关注目标之后,这一舆情便会慢慢淡化,最终沉寂。

3、涉警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通常都具有易爆性、即时性、丰富性、广阔性等特点,涉警网络舆情通常更为复杂,除此之外还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涉警舆情蝴蝶效应显著[3]。许多涉警舆情事件的

2

起源只是一些简单事件的探讨,诚如郭美美事件的开端仅仅是网民对其财富来源的质疑,与公安并无关联,但是随着网络舆情的集聚,引发了社会大众对红十字会的质疑,政府、媒体、社会机构等都先后卷入其中,爆发了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造成了涉警舆情;

第三,涉警舆情难以预测。涉警舆情事件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以实际发生的事实为基础的,而警察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特定的程式,大众往往难以充分获得所有内情,使得警察往往处于社会矛盾的交汇点上,往往容易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应,引发各类猜想,使负面报道信息集聚,发展态势难以把控,如兰州300人穿警服袭击工地事件,公安机关未能及时地给予恰当的回复,导致了网民对公安机关政治立场的质疑,引起了不小的骚乱;

第三,涉警舆情的传播更具广泛性和持久性[4]。由于涉警网络舆情往往与民生事态息息相关,突发事件所引发的涉警网络舆情会在一定时间后沉寂,而一旦有相关事件发生,极有可能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第四,涉警舆情后果具有严重性。舆情是社会大众情绪的表达,涉警舆情的引导和处理方式直接关系着民众对政府形象的认识,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发政府舆论危机和公共事件危机,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

二、涉警网络舆情导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在新媒体时代,舆论环境更为复杂,公安机关稍有不慎,便会被卷入负面舆论的漩涡中心,今年以来茂名PX风波、警察丢枪事件、苍南冲突事件、打黑英雄自杀、警察配枪丢失等事件无一不搅动了舆论,使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事件。因此必须加强涉警网络舆情的导控工作。涉警网络舆情导控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它是加强公安宣传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建立良好警民关系的重要契机;第二,是消除不实言论的必要手段,防范由此引发的社会危机的必要途径;第三,是执法机构在网络领域的延伸,是推进虚拟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5]。

三、公安机关应对网络舆情导控对策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民群众内部矛盾不断涌现,公安工作具有特殊的政治属性,对于维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承上启下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警察职能的行使往往会触及某一社会阶层的利益,处理不当便会成为众矢之的。因此正确导控网络舆情势在必行。

1、建立有效的舆情预警机制

舆情集聚所引发的后果的严重性和不可预测性往往产生于负面舆情集聚高涨之后,如若我们能在舆情大爆发之前做出良好的引导,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轻这些舆情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监测、分析和筛选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舆情信息,综合判

4

断信息走向,提前做好舆情的引导和处置工作,为后续的网络舆情导控提供决策依据,掌握在舆情导控中的主动权。

2、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网络舆情

涉警网络舆情的爆发往往源于民众对于公安机关对实际事件处置措施的质疑。网络舆情的发生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警察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透过舆情分析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以判断舆情发展态势和社会危险性,在第一时间有针对性地做出积极回应,在之后的事件处理过程中分阶段、分层次地将事件处理结果公之于众,给大众一个满意的交代,将负面情绪消弭于无形。

3、加强与社会的互动与合作

网络舆情的爆发与集聚往往牵动着社会各个机构与团体的神经,作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核心焦点,公安机关需要与媒体、民众、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增进彼此的交流和了解,主动接受媒体的监督和民众的意见反馈,构筑正义、公正的执法形象。一旦网络舆情爆发,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共同整合信息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避免由于信息的缺失而导致负面舆情的升级扩大。

4、不断提升公安执法水平

涉警网络舆情的引导成效需要有良好的应急机制和高水平的网络监管能力作为坚实的后盾。公安机关的网络监管部门应当不断总结和归纳实战经验,对各类涉警舆情的形成

5

原因及表现形式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据此针对不同的情况建立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置预案,一旦出现危机事件,立即启动预案,各部门协同作战,有条不紊地开展舆情化解工作。同时对于涉警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过错的行为、人员,公安机关应当用于承担责任,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作出合理处置,坚决维护公安的形象和尊严,避免舆论升级而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四、结语

郭美美事件引发的舆论高潮只是信息网络时代涉警舆情的一个缩影,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每一个公安民警都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做到公正执法,树立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正面形象,以便在应对网络舆情时能够获得大众的信赖,避免过多无端的猜忌。在当前阶段,面对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应当时刻提高警惕,一旦舆情事件发生,要以更加开放、平和、自信的姿态来引导舆论导向,更好地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魏瑞霞.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05):55-57.

6

[2]王平,谢耘耕.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及演变机制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03):11-14.

[3]洪霞.新媒体时代公安机关应对网络舆情探析[J].公安研究,2014(03):5-6.

[4]徐敬宏,李欲晓,方滨兴,刘颖.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生成及管理[J].当代传播,2010(04):14-16.

[5]何军.网络舆情引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学理论,2013(22):78-79.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yw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