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考试试卷2

更新时间:2024-03-05 13: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宁夏大学函授犯罪学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二分,共10分)

1、犯罪学:指将犯罪现象和犯罪人作为整体进行分析、研究、探求犯罪发生的原因及规律的科学,其核心在于揭示犯罪原因。 2、 犯罪亚文化 :犯罪亚群体在犯罪活动中逐渐形成并予以信奉和遵守的与主文化相对立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及其现象的综合体。 3、 斯德哥尔摩模式 :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彼此产生欣赏、喜爱情感并结成融洽、友好关系;被害人对当局和法律抱持怀疑与敌视态度。 4、犯罪条件:是指有利于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是犯罪的第二位原因,对犯罪发生不是必然的,而是必要的。

5、犯罪动机: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起因,是个人所具有的实施犯罪行为的决意和根据。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1.研究犯罪现象的产生及发展变化规律,探求犯罪原因及防控对策的科学称为( ) A.刑事侦查学 C.犯罪学

B.刑法学 D.罪犯矫正学

2.研究犯罪人的犯罪生涯或预测犯罪人未来行为方向或研究、预测特定罪犯矫正效果的方法是( ) A.全面调查 C.典型调查

B.抽样调查 D.个案调查

3.依龙勃罗梭的观点,社会防卫的前提是( )

A.消除犯罪条件 B.鉴别犯罪人 C.消除贫困

D.严密立法

4.在当代犯罪学的研究中居主导地位的理论是( ) A.犯罪环境学 B.犯罪经济学 C.犯罪心理学

D.犯罪社会学

5.菲利认为,犯罪饱和法则的主要表现之一是( ) A.犯罪数量的周期性变动 B.犯罪危害的周期性变动 C.犯罪结构的周期性变动

D.犯罪性质的周期性变动

6.把犯罪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的实证学派学者是( A.龙勃罗梭 B.菲利 C.加罗法洛

D.胡顿

7.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而非依据主题灵活设问的访谈被称为( A.直接访谈 B.间接访谈 C.结构式访谈

D.非结构性访谈

8.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犯罪产生的根源是( ) A.财产矛盾 B.利益观念 C.社会分工

D.私有制

9.下列诸项中,属于犯罪统计规律的是( ) A.恒比定律 B.差别规律 C.漏斗效应

D.反射效应

10.反映犯罪现象的影响和传播规律的是( ) A.起伏律

B.消长律

) ) C.辐射律 D.因果律

11.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80%的时期是( ) A.50年代初期 C.80年代初期

B.60年代中后期 D.2000年以后

12.暴力犯罪的情感特征一般是( ) A.冲动性 C.有同情心

B.冷静性 D.好奇性

13.影响犯罪行为方式是隐蔽还是公开的是( ) A.犯罪行为的动力机制 C.犯罪行为的抑制机制

B.犯罪行为的运作机制 D.犯罪行为的评估机制

14.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多用亚文化理论解释( ) A.男性犯罪的成因 C.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15.犯罪动机是( ) A.犯罪的直接原因 C.犯罪的相关因素

B.犯罪的条件 D.犯罪的根源 B.女性犯罪的成因 D.老年人犯罪的成因

16.下列诸项中,属于犯罪直接原因的是( ) A.犯罪意识 C.犯罪时间

B.犯罪工具 D.犯罪对象

17.下列诸项中,不属于犯罪社会原因的是( ) ...A.犯罪观 C.私有制

B.不良的社会风气 D.法律严重滞后

18.易导致犯罪行为产生的文化冲突类型是( ) A.审美观冲突 C.生活习惯冲突

B.经营方式冲突 D.行为规范冲突

19.家庭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可能导致易形成犯罪行为的( ) A.不良气质 C.不良体格

B.不良体质 D.不良人格

20.个人对自身、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认知程度及评价被称为( )

A.世界观 B.人生观 C.规范意识 D.自我意识

21.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身体、物质、精神损失以及所引发的反应被称为( ) A.被害现象 C.被害形式

B.被害后果 D.被害原因

22.犯罪心理学发现,犯罪动机一旦产生就具有了明确的( ) A.内部冲突性 C.目标指向性

B.控制性 D.自我意识性

23.趋势外推法所根据的预测原理是( ) A.系统性原理 C.可控性原理

B.可知性原理 D.连续性原理

24.在犯罪预测的诸方法中,常采用匿名方式进行的是( ) A.个人经验判断法

B.集体经验判断法

C.专家调查法 D.综合调查法

25.犯罪预防体系及措施针对的是( )

A.犯罪人 B.犯罪行为 C.犯罪现象 D.犯罪原因

26.在犯罪的侦查、起诉、审判、改造环节中,采取的有别于成年人的、目的在于挽救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的方法是( ) A.保护性预防 C.堵塞性预防

B.疏导性预防 D.控制性预防

27.下列诸项中,属于三级预防理论中第一层次的预防措施是( ) A.通过环境设计堵塞漏洞 C.严密监控缓刑者

B.制定避免学生逃学计划 D.提高警察的反应速度

28.在犯罪易发区或多发区,进行预防犯罪的相关设计,采用制约和限制犯罪发生的措施被称为( )

A.心理预防 B.社会预防 C.专业预防 D.情境预防

29.以下措施不属于我国犯罪防控系统第二道防线的是( ) ...A.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 C.倡导主文化遏制反文化

B.目标加固 D.贵重物品标刻

30.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社会帮教骨干力量的是( ) ...A.社区民警 C.狱警

B.帮教对象的朋友 D.村委会治保人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

犯罪预防的原则是指开展犯罪预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主要有以下方面:(1)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要求采取犯罪预防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一般构成犯罪预防可操作性的要件有三个:一是预防的战略性措施要从全局出发,要有长远规划,总揽全局,注重长期效应;预防的战术性措施要具体,要便于操作和实施,而不能空泛、模糊。二是犯罪预防要有现实性,即措施的制定要符合现实情况和现实要求,具有现实意义,而不能脱离实际。三是预防措施要有可行性,即措施本身在现有条件下或者经过创造条件后是可以行得通的和可以付诸实施的,而不能可望而不可即。(2)讲究效益原则。从犯罪经济学的理论来说,犯罪预防的费用是国家和社会为预防、控制和打击犯罪而支付的成本,其目的在于获得收益,即减少犯罪造成的损害。因此,在犯罪预防措施的制定和操作上,都要体现经济规律,按照效益原则办事,本着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效益的要求进行。(3)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群众的积极参与是与犯罪作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战胜犯罪分子的可靠保障,是专业预防的坚强后盾,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够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的。(4)讲究科学原则。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讲究科学。只有讲究科学,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取得最佳成效,这是普遍规律。因此,犯罪预防工作也必须讲究科学,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5)法制原则。依法办事是法治国家的要求,使犯罪预防做到有法可依,首先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对现有的相关法律要加以完善。(6)打防并举,预防为主的原则。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都十分重要,但必须要明确二者的关系,既要分清主次,

又要辨证地对待。要清楚打击起治标的作用,预防起治本的作用,所以要贯彻预防为主原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yw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