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点在教材里,此为参考)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5 15:34: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

讨论:人类行为

一、请指出人类有哪些本能行为?有哪些社会行为?

以觅食和求爱本能为例,讨论环境的多样性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二、回想一下你最近一次的情绪低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生理的、心理的还是环境的? 思考:想想人以及他(她)们的环境? 人的行为是本能决定的? 人的行为是环境决定的? 本能与环境的关系。

应与解决问题。 3.规划并执行各项社会福利服务方案。 4.倡导并维护人民之社会福利权益。 二、社会工作服务的人群: 受虐及失依儿童、不幸少女、自杀倾向者、受暴妇女、无依老人、身心障碍者、经济困顿者、少数民族、下岗女工、单亲家庭乃至一般社会大众都是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 三、社会工作服务的场域: 中央及地方政府社会行政单位、民间社会福利团体及基金会、医院、疗养院所、小区发展协会、社区重建中心、社区关怀站、各区心理卫生中心、学校及军队等,都是社会工作师所服务的场域。 一、助人与自助

--学习这门学科的意义

探索人类行为的动因,并为发展实践技能奠定知识基础。

融合多种学科,对人建立起深刻而系统的理解。 掌握综合评价自己、他人社会功能的方法,客观地认识我们身处的环境。

能够在自己和他人出现一些问题或困境的时候,想出对策,实施援助。

三、人类行为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1、行为的意义 2、人类行为的特质 3、行为的分类 4、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的差异 5、决定和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6、研究人类行为的重要性

1、行为的意义

行为是个体面对环境作出的反应。 分为狭义行为和广义行为。无论何种方式的行为,均为价值与态度之间的联系。 2、人类行为的特质 (1)适应性的; (2)繁多而多变的; (3)动态的;

(4)可控的和可训练的;

(5)生理、心理与社会性的有机组织表现; (6)发展性的。 3、行为的分类

(1)按照是否符合常规分为: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

(2)按照功能划分:生理行为、心理行为、情绪行为和社会行为

4、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的差异 (1)人类行为多习得行为;

- 1 -

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 学科性质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HBSE)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必修课,为社会专业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跨学科的学科性质

对人的认识非常复杂的过程,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医学等等学科都涉及到对人的研究,也对人的种种状况给出解释,我们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具备评估人状况的水平,同时也要将这些知识进行很好的整合。 背景资料:社会工作是什么? 社会工作一詞是由英文Social Work直译而來,其为一助人的专业。 一、社会工作主要的任务: 1.增强人们解决有关行为、人际关系、家庭、社会和心理适应等问题的能力。 2.开发、动员、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协助人们因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2)人类行为多变化,较难预测; (3)人类多思考和学习行为;

(4)人类的学习及其适用行为是传播的和积累的。

5、决定和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1)遗传及生理、心理状态; (2)物质环境; (3)社会环境。

两种学派的观点:华生的观点 吉柏林的观点 6、研究人类行为的重要性

(1)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决定的;

(2)可以掌握人类行为规律,改善人类行为; (3)避免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 (4)为人类服务提供基础知识。 小专题: 现代社会变迁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1、社区特征向社会特征的转变; 2、资源不足,人际间竞争行为增多; 3、社会流动速度加快,传统道德遭到摈弃,人们重名利和享受; 4、人们的自由度增强,隶属关系和等级关系受到挑战; 5、对少数民族的排斥愈加严重。 现代人压力现状 压力来源:人际压力、工作压力、休闲压力、心灵压力、身体压力、经济压力。 压力的影响:心脏血管系统、肠胃消化系统、肌肉系统、其他影响。 如何舒缓压力:增进人际关系、接受现状,改变想法、要自我肯定、多运动,放松身体。

四、研究人类行为的理论

(一)宏观理论模型 1、生态系统理论 2、行为动力学理论 3、功能理论 4、冲突理论 5、符号互动理论

6、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定则

1、生态系统理论

(1)生态学思想、系统理论与生态系统模式

生态系统简图 理论要点 1、个人失调行为与其所处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

2、个人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个人与系统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 3、注重将处理个人问题与改善社会环境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4、个人、家庭、及小团体从一个阶段到另一阶段都面临转型的问题。 5、工作方法:

(1)将焦点放在个人身上,帮助其寻求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协助案主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寻求资源、服务和机会; (3)将焦点放在改革环境,使其适应案主的需求。 生态系统观点的作用

生态系统方法试图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使人的需要与人的所处的环境之间更好地协调互动。

系统观点有助于扩大社会工作者观察个案的视野,帮助社会工作者把握系统中各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社会工作治疗的目的是重建系统,同时提升系统中个人的健康适应及大系统的健康适应。 案例分析 案主问题 家庭情况 父亲的评价 大妈的评价 老师的评价 问题症结 解决方案

(2)生态系统模式的主要概念

系统、边界、自动平衡、角色、关系、输出、熵、社会环境、适应、压力、应对?? (3)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工作者

促进者、调停者、教育者、评估者、个案接管者、呼吁者。

2、行为动力学理论

2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人生全程发展及其阶段性 (2)重要事件

(3)人类差异的影响 (4)应对行为

(1)人生全程发展及其阶段性 ?同批人格?理论

人生发展的阶段性包括人一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界点,构成了人生发展的独特内容。

我们这个年纪特别容易受别人的影响。看着别的同学狼吞虎咽地吃方便面,我也觉得那是美味;我的朋友怎样笑出声来,我也不自觉地像她那样笑。所以,我们实际上是没有个性的,时刻都在模仿。连说话的声调、惯用的语气词、骂人的话也全?他妈的?是潜移默化学来的。 (《中国青年》杂志 庞洁)

社会学家M.米德在《代沟》一书中,以非常幽默的语言写道:

?在前不久,老人还能说:‘你要知道,我曾经年轻过,可你却从来没有老过。’可现在,年轻人可以回敬说:‘你从来没在我的年轻时代里度过你的年轻岁月,而且你也再没有年轻的可能了。’? (《代沟》玛格丽特?米德著,曾胡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65页) (2)重要事件

微观事件:个体、家庭、朋友圈 中观事件:社区、学校、职场 宏观事件:地域、国家、全球 小专题:离婚对孩子的影响 影响1:痛苦、孤独 影响2:抑郁、自卑 影响3:灰暗、憎恨 影响4:暴躁、易怒 影响5:多疑、嫉妒 影响6:胆小、孤僻 (3)人类差异的影响

多元化社会中的种族和少数民族背景、阶级、性别倾向和文化等,对人类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讨论:

你对你周边的少数群体了解多少?

你认为对待他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4)应对行为

社会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帮助人们明确还有哪些行为可供选择。 6、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定则 (1)各年龄阶段由于社会环境改变影响行为的发展及转变程度各不相同。

(2)环境之转变程度极为重大,或非常不良,影响个人的行为较多。

(3)在某一特定社会环境中,人群会形成某些相同或相似的行为或人格特质。

(4)幼年时期所导致的行为偏差,会形成人格的基础,以致终生很难纠正。

(二)微观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3、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4、人本主义理论

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1)人格结构学说 潜意识 本我、自我与超我

(2)心理性欲发展阶段

力比多(libido) 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青春期 人格结构学说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2.1自我与同一性

2.2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1)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新生儿) (2)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1-3岁) (3)主动对内疚的冲突(4-7岁) (4)勤奋对自卑的冲突(8-12岁)

(5)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13-20岁) (6)亲密对孤独的冲突(20-30岁) (7)生育对停滞的冲突(中年) (8)完美对绝望的冲突(晚年)

自我同一性: “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3、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梵高的《麦田》 愿大家在

3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阴雨天 仍能有 阳光般 的 笑脸!

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Jean Piaget (1896-1980) was one of the 20th centuries most influential researchers in the area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智慧行为是一个生物体在现存条件下能够产生的最合适其生存条件的行为。

(2)图式是智慧的结构。是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3)同化(assimilation)

与顺应accommodation

(4)运算:运算是一种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5)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因素:成熟因素、经验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平衡化因素。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五、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个案研究法 3、溯源研究法 4、社会测量法 5、调查法 6、文化比较法 7、测验量表法

知识背景的储备。 列出观察和访谈大纲。 学习社会学统计方法。 掌握社会心理测量量表。

六、学科研究基本框架:

多维度框架 1.生物生理维度 2.心理维度 3.社会维度

生物-心理-社会方法的基础是系统思维原理,

它认为?每个人由分子、细胞和器官构成;同时每个人也是家庭、社区、文化、民族和世界的一员?。

该框架的基本假设

1.评估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有三个基本维度:生物生理维度、心理学维度和社会维度。

2.这三个维度通过概念化后行成一个生物-生理-社会功能系统。

3.生物-生理-社会功能系统由多个系统按照从小到大的规模等级被组织起来。

4.这个递增的等级系统处于一种与其他生命系统和自然环境的非生命组成部分持续不断地进行互动的状态。

多维评估体系示意图

人环系统(person in environment)【PIE】:它的设计目的是用来评估社会功能问题。它为社会工作者交流案主问题提供了一个一般性的分类。 因素1:社会角色问题 因素2:环境问题 因素3:精神问题 因素4:生理问题

个人和环境是复杂系统的代表,该系统从生物化学领域延伸到心理和社会领域。

一个人的生物构成会以一定的形式限制他对环境的反应能力。

不能仅靠单个因素来解释一个行为反应的原因,多种因素在复杂的系统中通过互动产生了特定的行为。

当我们思考生物-心理-社会互动时,我们认识到,某些生物问题,认知过程或者某些环境状况能够提高我们对某个特定行为反应的发展预期。

1.生物生理维度

出生前的状况与发展:母亲孕期中的营养状况;母亲的健康状况;父亲的健康状况;怀孕的时间长度;产前母亲的物质滥用情况;孕期并发症及家族遗传史;遗传异常;染色体异常以及出生时的生理缺陷。

案主关键的发展阶段史:什么时候开始走路、开始说话、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上厕所、以及第二性征出现的状况。

总体健康状况:体重的稳定性、睡眠周期的规律性、生理活动水平和营养水平、是否存在生物化学的不平衡问题,是否存在生理障碍情况;服用

4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药品、烟酒、病史 ;总体外观评价。 2.心理维度

认知发展与信息处理:注意力范围、记忆、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抽象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在校表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洞察与反思能力。

交流:语言能力与词汇量,语言应用,表达能力。 态度与情感:对自己和对他人态度的察觉能力;情绪反应:明显的情绪反应和过激情绪表现。 自我陈述

社会认知和调节:关于他人的社会知识,对社会互动的理解,对朋友关系的看法,案主对他人的期望。 同情能力

现实基础:认知能力,辨别现实的能力,以及案主思想和察觉的内容。 社会技能:社会互动是否恰如其分,社会技能方面的知识,有效交流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技巧:创造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思考事件结果的能力,案主对手段-目的的考虑。 不适行为的模式:给自己、家庭、社会带来难题的行为模式,渴望的行为改变和模式。 3.社会维度

家庭、群体、支持系统与社会环境 家庭系统;交流模式;家庭角色

与案主互动的群体;对案主有用的支持系统;社区及其他环境对案主的问题的影响。外部因素:失业、衰老、迁居等;环境压力:贫困、民族问题、失业;对邻里的认同;对社会成员资格的感受。

第2章 怀孕、分娩和新生儿

域对他的大脑或神经发展产生了威胁? 为什么这些人会出现某种类型的问题? 他们是否更可能受到环境中受到危险因素的影响? 如果是这样,这些关键阶段又是什么?

1.生物生理维度 2.心理学维度 3.社会维度 4.小结

1.1 自然选择理论与遗传

1 自然选择理论 2 遗传与人类行为

3 遗传疾病的三个基本类型 4 生物化学系统与行为

1 自然选择理论

拉马克与达尔文对食物选择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的基因理论对达尔文的科学补充。 达尔文的贡献:他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人类发展的理解,而且那些美化人类本性的观念发起了挑战。

2 遗传与人类行为 成长

增生(hyperplasia) 发展 管道效应

细胞—组织(缔结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

5

1.生物生理维度 1.1关于人类生命的理论知识 1.2胎儿生物生理的成长与发展 1.3胎儿面对的生理危险 专题:了解生物学 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许多活动都需要生物学知识。这些活动包括评估、筛选、与医疗和精神病监护人员协调服务、个案监督、心理治疗。人类成长与发展中的细胞系统、基因以及器官系统等各个方面。 他们有遗传问题吗? 遗传因素在个案中占据多大的比例? 神经元和大脑以及它们的发展是否某些领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织、上皮组织)—器官—系统

管道效应(canalization):任何物种都会遵循一种受到遗传过程影响的典型的发展路线。人们继承制约他们生长与发展的一般路线的过程被称为管道效应。

遗传信息包含在人类身体的每个细胞中。这种信息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线状结构。个人独特的性状诸如头发的颜色、眼睛颜色、身高等都被编码在染色体的基因中,每个身体细胞都有46条染色体。 有丝分裂:身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两个新的、各自含有46条染色体的子细胞来实现自我复制的过程。细胞复制自身时的速度各异。人体通过细胞分裂过程才实现了增长和发展。

产生生殖细胞或性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称为无丝分裂:精子和卵子,它们只携带父母双方双方遗传材料的一般,或者说23条染色体。在其中,有22对是常染色体,一对是性染色体。每个常染色体对和性染色体对都含有许多基因,它们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当双亲为生殖而结合的时候,创造一个新后代可用的基因大概有100万个。 3 遗传疾病的三个基本类型 单基因型,多因素型和染色体型。 单基因型疾病指的是由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或者与X染色体相关的基因所引起的遗传性障碍或缺陷。 多因素疾病

第二大主要的一类遗传病叫做多因素疾病,起特征是多个基因相互作用并且有环境因素的参与。如精神疾病,癌症等。 染色体疾病:是由细胞分裂中发生的大量问题所引起的。易位和分裂失败是最常见的问题。当精子或卵子形成时,可能会产生减数分裂错误。

4 生物化学系统与行为 我们的神经系统中有两类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构成了人脑的大部分。我们的神经系统中有各式各样的神经胶质。它们通常被称为“支持细胞”、他们不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神经元(neurons)。神经元是参与细胞间信

息传递的一类细胞。有些神经元很长并且从

细胞体上延伸出分岔的神经枝节。 神经轴突是长条形的纤维,它将脉冲从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传递到其他细胞。神经末梢则发挥着相反的作用。它们是细胞体上的纤维分支,负责把信息传递给神经元的细胞体。神经元是人体中仅有的互相分开的细胞。

神经元的增长与发展:在出生前发展的许多阶段中,每分钟增加的神经元可达250000个。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两倍于所需的神经元。

1.2 胎儿的生物和生理发展

1、胎儿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和精子细胞。 授孕。 细胞分裂。 形成胚胎。

胚种阶段(3D-2W) 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胚胎阶段(2周-8周) 孕期妇女的内分泌功能:胎盘的合体滋养层能分泌数种激素,对维持妊娠起重要作用。 主要为: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其作用与黄体生成素类似,能促进母体黄体的生长发育,以维持妊娠,HCG在妊娠第2周开始分泌,第8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②绒毛膜促乳腺生长激素(human chorionic somatomammotropin,HCS),能促使母体乳腺生长发育,HCS于妊娠第2月开始分泌,第8月达高峰,直到分娩; 胎儿的生理发展 1、胚前期:14天

2、胚胎期:2周~8周 3、胎儿期:9周~40周

从第8周开始,胚胎进入了胎儿阶段。 胎盘充当了胎儿的肺、消化道、肾和肝脏。 12周后,胎儿开始在羊水中活动。 20周开始,母亲可以感觉到胎动。

24周,开始做呼吸运动,对声音有反应。 28周,大脑本身较大,变得较为复杂,全身细瘦,皮肤发红多皱,上有胎脂,胎儿离开

6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母体可以存活,可以会开合眼睛。 第32周。胎儿身长40cm,重1500~1700g,皮肤深红,面部胎毛已经脱落,看起来与出生婴儿相似,能区分光亮与黑暗,胎儿头开始向下,准备分娩。 第36周。胎儿身长45~46cm,重约2500g,皮下脂肪多,面部皱纹消失,胎儿头降入骨盆,准备分娩。

第40周,胎儿发育成熟,身长约50cm,重约3000~3300g,皮肤粉红,皮下脂肪发育良好,又强烈的吮吸反射,位置调整到位,准备降生。 分娩的过程

第一个阶段:子宫颈打开到10厘米。 第二阶段:婴儿出生。 第三个阶段:胎盘娩出。

小专题:生产方式的选择 新生儿评估 艾普加评分(Apgar score):0、1、2 心率、呼吸、反应、肌肉伸缩性、颜色。 类药物

4、 产前检查

超声波。AFP,胎蛋白血液检查。羊膜腔穿刺检查。卵壳绒毛取样。胎儿镜检查。 5 、 出生并发症

缺氧症。胎粪吸入。胎位不正。产程延长。出生缺陷。 6、 早产儿 体重过低。宫内发育迟缓。呼吸急迫综合症。出生缺陷和发展失调。神经管畸形。脑瘫。

2.心理学维度

2.1认知发展与信息处理 2.2交流

2.3态度与情感 2.4社会认知和调节 2.5心理危险

2.1认知发展与信息处理

人的心理-社会发展从12周开始。 2.2交流

对声音的反应。学习过程。 2.3态度与情感

最近的研究揭示出产前的疼痛、喜好、兴趣、学习、记忆、攻击行为、恐惧、哭泣、微笑和情感??对从怀孕到出生的观察揭示一个产前和产后行为的连续统一体,在这个连续统一体中,感觉的、运动的、情感的和认知的特点是不断地相互缠绕的。 2.4社会认知和调节

新生儿的状态。反射。布雷泽顿新生儿评估等级。

新生儿的状态

六种状态:安静的警觉状态。活跃的警觉状态。哭闹状态。半睡眠状态。安静的睡眠状态。快速眼动睡眠。 新生儿的反射:生存反射。摄取食物的反射。 布雷泽顿新生儿评估等级(BNAS)

37个项目的行为评估和18个项目的神经学反射评估。 2.5心理危险 母婴的敏感阶段。

7

1.3 生物生理危险

1.孕期并发症 2.产前环境的影响 3.母亲的疾病 4.产前检查 5.出生并发症 6.早产儿

1.孕期并发症

妊娠剧吐。流血。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羊水过多。宫内发育迟缓。

2.产前环境的影响

母亲的年龄。

母亲的营养。叶酸和钙的摄入。

母亲的疾病。TORCH感染(弓形体病、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母亲的身高与体重 HIV携带者的母亲。 母亲的用药。 母亲的酒精滥用。 母亲的压力。

药物导致的发育危险:抗生素类药物、镇定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婴儿的出生经历。 出生的经历和发展。

3.社会维度

3.1家庭、群体、支持系统和社区。 3.2多元文化和性别因素 3.3社会危险

3.1家庭、群体、支持系统 和社区。

产前干预方案:每个分娩都是一个健康的孩子。产后的早期干预计划。

婴儿需要一个有结构性的、安全的、具有刺激性的游戏和感兴趣的玩具的根据地。 产前干预方案:低收入群体面临的产育问题、亚利桑那州的“妇女对妇女”计划 产后早期干预计划:1985年,亚利桑那健康家庭计划。 Home visits

Breastfeeding education and support

Emotional support and stress management Childbirth preparation

Parenting support and education Help to stop smoking Nutritional guidance

3.2多元文化和性别因素

文化与婴儿养育。性别与婴儿养育。 东西文化中养育观念的差异 东方文化 :依赖顺从 西方文化 :独立自主 养育类型

民主型(高要求、高应答) 专制型(高要求、低应答) 纵容型(低要求、高应答) 忽略型(低要求、低应答) 3.3 社会危险 经济问题 伦理问题

第3章 婴儿期

本章目录

1.生物系统及其对婴儿期的影响。 1.1婴儿期的生物发展阶段 1.2动作发展

2.心理系统及其对婴儿期的影响。 2.1语言发展 2.2认知发展 2.3情绪发展

3.社会系统及其对婴儿期的影响 3.1依恋

3.2道德感的出现

3.3社会性发展与自我的出现 4.小结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婴儿期是建立信任的阶段。婴儿期总是依恋他们的照顾者。

1.1婴儿期的生物发展阶段 1 0~1岁婴儿

(1)体重:3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1周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

(2) 身长:1周岁时,平均身长增长25~26cm,约为出生时的1.5倍。

(3)脑重:出生时0.35kg,一周岁左右约为0.95kg,是一生中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Will, just six months old, is not yet crawling. However, he is doing everything other than crawling and is able to move in almost any direction he desires...except straight ahead. His incredible array of movements frequently includes push-up like activities shown here. 大脑发育的髓磷脂化:始于孕期,持续到出生以后。

髓磷脂化的方向是从脑向下,从脊髓向外。 婴儿的动作发育遵循这个规律。 2 1~2岁婴儿

(1)体重:是成年身高的一半。 (2)身长 (3)前卤 (4)牙齿

(5)脑发育:2岁时,头围达48~49cm,

8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脑重为1.050~1.150kg,约占成人脑重的接球,往往会把球反弹在地。 75%,神经细胞约为140亿个,并不再增加。 平衡能力已经很强,他(她)能平稳地 走路和跑步。但是如果奔跑的速度太快,在Two years old already! Not just walking and 突然拐弯或突然立定时还是容易摔倒。 talking, but singing, conversing, drawing, 晚上睡觉时宝宝更乐意自己脱衣服,counting (to two), playing drums, laughing at 父母可以充分利用机会,锻炼他(她)穿脱my jokes, and running to hug me when I walk 衣服的能力。现在宝宝已经会摆弄一些大钮in the door. I thought having a two-year-old 扣、按扣和拉链,还可以穿鞋和脱袜子。宝would make me feel old, but it's like being a 宝还能用建筑积木搭起一座高塔或桥,随意kid again. Happy birthday! 涂写时已经能画出清晰的线条和图形。 3 2~3岁婴儿 通过动作,婴儿与客观世界建立了直接的相(1)体重 互作用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婴儿建立了自(2)身长 我和客体的概念,并产生了自我意识和最初(3)牙齿:两岁半时乳牙完全出齐,共20的主客体的分化。 颗。 (1)行走动作发展的意义 (4)脑发育:3岁时,脑重已接近成人,小(1.1)主动认知事物,扩大了视觉范围。 脑的发育基本完成,脑的功能日益复杂化。 (1.2)发展空间知觉,从二维到三维的发展。 (1.3)在直觉中分析综合并思考眼前的行动1.2动作发展 问题,即发展直觉行动思维,并孕育着具体 形象思维。 1 婴儿动作发展规律。 (1.4)为婴儿有目的活动--游戏、早期学2 婴儿动作发展的顺序 习、劳动准备条件。 3婴儿动作发展的意义 (2)手的动作发展的意义 4婴儿动作发展的影响因素 (2.1)手从自然工具,发展成使用或制造工 具的工具。 1 婴儿动作发展规律 (2.2)婴儿开始把手作为认识的器官来感觉 外界事务的某些属性。随意性目的性与语言从头到脚、由近及远、由粗到细(大运动 协调发展。 精细运动) (2.3)手与眼,动觉与视觉联合的协调运动, 产生直觉、行动思维。 2 婴儿动作发展的顺序 2.1稍微抬头;5.5仰卧翻身;6.6独坐片刻;4婴儿动作发展的影响因素 9.4独自能爬;16.9行走自如;25.7 能跑;(1)抓住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培养。 30.5独自双脚跳起。 (2)增加婴儿的感官刺激,给予孩子提供 大量的学习机会。 3岁前儿童手的动作发展顺序 小专题:对发展迟缓的早期干预 4.7抓着不放;6.4能用拇指、食指拿;21.61986年,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修正案颁布,用双手端碗;26.2脱鞋袜;32.1画圆形近似。 为有残障状况的儿童服务。 三岁儿童生长发育 过了3岁生日。现在他(她)的动作已经非常灵活,尤其对玩球的兴趣浓厚。宝宝现在已经会拍球、抓球和滚球了,但是由于手臂和手指之间的协调性还不强,当你抛给他球时,宝宝只会把手和胳膊直直地伸过来服务原则:社区支持下,父母承担主体,帮助残障儿童进行恢复训练。 理论准备: 一、皮亚杰的感觉运动时期 1、反射活动(0-1m):天生反射行为。 2、初级循环反应(1-4m):自发的,不是模9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仿的。 3、次级循环反应(4-8m):焦点从自身到次级物。 4、次级图式协调(8-12m):有意图的手段-目的行为,但具有随意性,缺乏自发性。 5、三级循环反应(12-18m):能够思考自己的行为。 6、表达思维的开始(18-24m):从动作取向到符号取向。 运用方法:习惯化和习惯化解除 分类能力:6-7m婴儿。 交叉形式的转换:即从一个感官到另一感官的转换。 天生的知识核心:物理运动、加和减、恒常性。

2.心理系统及其对婴儿期的影响。

2.1语言发展

1 、婴儿语言发展的第一阶段:语言准备期 2 、婴儿语言发展的第二阶段:语言的产生与发展

3 、影响语言发展的环境因素

1、婴儿语言发展的第一阶段: 语言准备期

(1)反射的发音阶段

(2)叽叽咕咕的声音和笑声 (3)典型的呀呀语阶段

(4)含混语阶段:发出的声音可以专门指称固定的意义。

2、婴儿语言发展的第二阶段: 语言的产生与发展

(1)词汇的发展:数量增加,范围扩大。 (2)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2.1)理解语言阶段(1岁~1.5岁)“单词复义”、“电报文体”。

3、影响语言发展的环境因素 重视对婴儿的交流。

进行语言性游戏,给婴儿语言学习创造环境。

2.2情绪发展

1、最初的情绪表现 2、情绪的分化与发展

1、最初的情绪表现

2个半月到6个月之间,婴儿开始出现对陌生人的害怕。早期婴儿的外部的刺激下,发展出愉快、感兴趣、惊奇、厌恶、痛苦、愤怒、惧怕和悲伤等八种基本情绪。在15-20个月,婴儿增加了复杂的情绪,尴尬、害羞、内疚和自豪。18-24个月,可以操纵情绪。 2、情绪的分化与发展

(1)婴儿的微笑:反射性微笑(0~5周);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5~14周);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2)婴儿的哭泣:生理-心理激活(出生~1个月);心理激活(1个月起);有区别的哭泣(2~22个月)。

(3)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识别与模仿:能对照顾者的面部表情进行识别并反应。 2.3气质

气质维度:活动水平、规律性、易接近性、反应的阈值、反应的强度、情绪特征、持久性和注意的广度。

三种类型的婴儿:反应延迟的(15%)、难侍候的(10%)、好照顾的(40%)。

3.社会系统及其对婴儿期的影响

3.1依恋

1、 依恋的发展 2、 依恋的类型

3、 依恋对婴儿发展的影响

1、依恋的发展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期(出生到3个月) (2)选择性的社会反应期(3~6个月) (3)特定依恋期(6个月~3岁):对母亲特别的依恋,对陌生人明显地拒绝。 2、依恋的类型 艾因斯沃斯实验 (1)安全型依恋 (2)回避性依恋 (3)矛盾型依恋

(1)情景一:母亲和婴儿被带进儿童游戏

10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2)情景二:母亲和婴儿单独留下 (3)情景三:一个不熟悉的妇女加入 (4)情景四:母亲离开房间,陌生人试图与婴儿游戏 艾因斯沃斯实验

(5)情景五:母亲返回

(6)情景六:孩子被单独留下 (7)情景七:陌生妇女返回 (8)情景八:母亲返回。

3 、依恋对婴儿发展的影响

依恋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与情感交流中逐渐形成,取决于父母与婴儿的交流方式。

对社会性剥夺的婴儿产生不良反应。 案例聚焦:安妮的故事

3.2、道德感的出现

1、婴儿的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及其行为表现

(1)受鼓励行为与受抑制行为

(2)受到婴儿自身情绪和环境的影响 2、婴儿的道德感及其行为表现 (1)同情感的产生(1 .5~2岁)。 (2)形成对社会角色的判断和好恶。

(2)与父亲的交往

”随着父亲的积极参与,他们同母亲一样给了婴儿需要的刺激。父亲增强婴儿体验的一种接触同母亲是不一样的。??他给孩子一种多样化的体验。婴儿需要一种深沉的声音,感觉到一个男子搂抱孩子的方式,是父亲把孩子在空中荡来荡去,让他骑在肩上,看看在父亲走进屋子时婴儿的神色吧,他的脸蛋变得快活起来,某种新的、使人兴奋的东西注入到他的日常生活中“。 (3)与同伴的交往 (3.1)开阔视野 (3.2)体谅别人

3、自我意识的产生 “红点实验”,15个月的婴儿可以意识到自己,18~24个月的婴儿的自我认知很完整。 自我意识产生是一个生物、认知、情感和社会能力总体推进的过程。 理论专题:自我 1.自我的起源:进化心理学 生态学压力与自我意识 社会压力与自我意识 2.自我的分类 公我、私我和群体我 自足性自我和包容性自我 独立性自我和互赖性自我 ?个己?与?自己? 基本过程包括分离和个别化的双向过程: 分离指的是逐渐同母亲、同别人、同外部世界的脱离分开。 个别化指的是成为独立的个人的过程。 六个小阶段:

(1)我向期(2个月):对外界事务不关注。 (2)共生期(2~5个月):无法将自己与外界事务区分开来,把自己与母亲作为一个共同享有的存在。

(3)分化期(5~10个月):婴儿意识里开始有自我,能够分别自我与母亲的差别。 3、自我意识的产生

11

3.3.社会性发展和自我的出现

1、早期社会化 2、社会交往的发展 3、自我意识的产生

1.早期社会化

(1)婴儿初期的社会化在家庭中完成 (2)家庭教育使外在的行为规范逐步内化为婴儿的行为准则,从而成为其早期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2.社会交往的发展 (1)与母亲的交往

与母亲的关系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学习基本的交往技巧,建立关系、解决冲突。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4)实践期(10~15个月):探索外部世界。 (5)和睦期(15~24个月):

(6)个别化和心理常性期(24个月~36个

月):婴儿有了对自我的明确的心理图像。

小结:从萌芽时期建立健康人格

第4章 幼儿期

(2-6years)发展主题 (2-3 years):自主与怀疑的阶段。自主控

制欲望增强。

(3-6 years ):主动性与内疚感的阶段。

形成自主健康的主动性。

发展特点:这一阶段儿童在他们的活动以及

关系中进一步展示出更强烈的自主性、身体技能和语言能力。

主要任务:形成更为协调的总体运动技能、

获得社会技能以增进关系以及大幅提高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技能。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惊人的运动欲望。

精细运动技能:

3岁儿童精细运动能力不足。

4岁的儿童喜欢建造复杂的积木游戏。 5岁的儿童能够写简单的文字、画画,熟练运用剪刀、颜料、铅笔。他们喜欢这些东西的接触性表达和创造性表达。

儿童会比家长更快地掌握家中电器的使用方法。

1.4 我国幼儿的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在婴幼儿期,缺铁性贫血可能延缓运动神经发育,损害认知能力的发展。在全国普及碘盐的情况下,我国8岁—10岁儿童因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仍达9.6%。我国居民普遍钙摄入不足,儿童问题则更加突出,儿童钙摄入量仅为膳食推荐供给量的40%左右。

营养过剩:儿童营养过剩或营养失衡也导致了肥胖问题。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儿童肥胖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1996年全国九大城市7岁以下儿童肥胖率由1986年的0.91%上升到1.76%,10年增长率为93.4%,平均以每年9.3%的速度增长。在部分地区如上海、南京,10年间肥胖儿分别增长523.8%和467.7%。

1.1幼儿期生长发育的基本特征

身高和体重发育速度变慢,体重增长落后于身高增长; 头围接近成人; 乳牙开始脱落; 活动量大。

1.2 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1、幼儿神经纤维的髓鞘化逐渐完成,是脑内部成熟的重要标志。

2、5~6岁,α波频率升高,θ波减少。 脑成熟规律:O-T-P-F,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3、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趋于平衡;内抑制迅速发展。

4、左右脑半球优势形成;出现优势手。

2、心理系统及其对幼儿期的影响

2.1认知发展与信息处理

儿童早期是一个幻想的、创造的以及想象的时期。

3岁,儿童能够以更加复杂的方式使用抽象和符号。懂得分类。

12

1.3运动能力的发展

总体运动技能: 4岁,儿童的大肌肉群的能力变得更为精细,能跳得更高,更远。

5岁,可以单腿蹦跳、溜旱冰。

女孩子的精细运动技能早于并好于男孩子。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4岁,儿童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和功能。 5岁,时间感和逻辑思维初步形成,开始想象他们行为的可能后果。 2.2记忆能力和信息处理 注意力时间增长

注意力局限:注意那些更有刺激性的方面。 3岁开始,孩子能有精确的情感关联性事件的记忆。

2.4语言和情绪发展

6岁,词汇量掌握到8 000个到14 000个。 能掌握语法规律 运用抽象词汇

懂得运用不同的口气说话

儿童情绪发展:

(1) 共同的负向情绪表现:生气、讨厌、 不耐烦、矛盾、痛苦、伤心、惊吓等,这些情绪共同的行表现,有哭闹、打人、否定、违拗。

(2) 共同的正向情绪表现:同理、自主、高兴、愉快、期待、新奇、亲密、满足、喜欢、依附、得意、开心等,行为表达多是笑容满面、哼歌及手舞足蹈。 聚焦:情感训练和情商教育 情感训练:约翰?戈特曼提出,是父母帮助孩子认识情感,然后运用经验让孩子了解自己从而达到解决的过程。 情感训练:五个步骤 (1)留意孩子的情感 (2)认识到情感是亲密和教育的机会 (3)同情地聆听,肯定孩子的感受 (4)帮助孩子找到词语来命名他的情感 (5)在探索解决手头问题的策略时要设定界限 利他与同情 学会分享:分享是实现自我的一种手段。 同情:首先需要能够辨别他人的感受。“快乐”、“愤怒”、“悲伤”。 Sarni(1989a)认为,唯有当儿童开始了解他们内心所真正感受的不一定要与他们所表达出来的一致时(即可以区辨真实感受与表面情绪的差异),他们才能以新的且更巧妙的策略与他人互动,这些新的策略使得儿童以控制他们的情绪表达行为。 3社会系统及其对幼儿期的影响

3.1儿童社会关系 母亲角色 父亲角色 兄弟姊妹 同辈伙伴

母亲角色:

幼儿通过母亲进入温和的活动

从母亲那里学会关于感受和人际关系的东西

通过母亲学习多样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父亲角色: 更富有煽动性 更精力充沛

更少涉及传统的和口头的东西 提高社会能力

感受愉悦和挑战性活动

手足角色: 调整时间 争吵和竞争

亲社会行为和负面 行为的互动影响

同辈伙伴角色: 人人平等的学习机会

学会分享、利他等亲社会行为 性别角色分化明确

3.2社会环境 幼儿园 电视

幼儿园:

13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通过与物、人以及材料的玩耍并综合其中的直接经验,可以使幼儿园的孩子学得最为有效。

电视:电视业作为一种社会机构对儿童产生了影响。

电视之所以产生负面影响并非因为电视提供了什么,相反却是电视阻碍了什么。例如,降低了家人交流的时间。 电视的好处:教育类节目

第5章 青春期与青年期

第一节 生物系统影响 一、身体发育成熟 1.身体长高 直观的标志:

女孩在8~9岁进入生长突增阶段,11~12岁达到生长高峰期,19~23岁就不再长高了。男孩约在10岁左右进入生长突增阶段,到13岁达到生长高峰期,直到23~26岁才停止。

生长规律:腿的长度首先达到顶点,然后是躯体的宽度,最后是肩部。 2.体重增加

青春生长期结束后,男孩的体重平均增长31.2Kg,女孩平均增长24.1kg。 肌肉与脂肪的增长,男孩肌肉和脂肪的比例是3:1,女孩的比例大约是5:4。因为到青春期,个体在力量和运动能力方面会出现性别差异。

二、生理机能发育成熟 1.心血管系统的发育 18~19岁,血压稳定,高压90~130mmHg,低压60~80mmHg。 2.呼吸系统的发育

肺功能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子肺活量有4124mL,而女子只有2871mL。 3神经系统的发育

皮层细胞的机能却在迅速发育,在13~14岁会有第二次飞跃。此后一直到20岁左右,脑细胞的内部结构和技能不断进行复杂的分化,沟回增多,加深,神经联络纤维的数量大大增加,大脑机能进一步完善,并在整体上趋于成熟。 4内分泌腺的发育

青春期的发育主要受内分泌的控制和影响。所以内分泌腺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A脑垂体:脑垂体被称为腺的首领组织。出生时已经发育得很好了。在4岁以前和青春期生长最为迅速。从前叶分泌出的成长激素有甲状腺刺激激素、副肾皮质刺激激素、性腺刺激激素等主要激素。

B甲状腺:甲状腺位于气管的两侧,主要分泌甲状腺素,主要功能为促进骨、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对全身的发育都有广泛的影响。 三、性发育成熟 1第二性征 :

第二性征是相对第一性征而言,第一性征是遗传决定的生殖器官和性腺差异。第二性症是个体性成熟的更为明显的标志,主要指那些重要的能够区分男女性别的特征,但对于生殖能力无本质影响的身体外部形态特征。是青春期最重要的身体变化之一,标志个体的生殖能力开始成熟。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 2.男孩的性成熟

睾丸是男性的主性器官,可以分泌雄性激素,从而刺激阴茎、前列腺、输精管等性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发育始于12岁左右,14岁开始加快,17岁达到高峰。

睾丸产生精子,是男孩的生殖器官,睾丸中曲细精管上的间质细胞则分液大量雄激素和少量雌激素,所以又是男孩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10岁左右,曲细精管开始发育,管壁出现少量的精原细胞,12岁左右,睾丸迅速发

14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育,容积增至12毫升以上,曲细精管的长度和曲折度者增加,管壁的精原细胞则不断分裂繁殖,逐步发育成各期生精细胞,最后产生精子,同时间质细胞分液雄激素等。? 睾丸-附睾-输出精管-射精管-尿道口,是精子处排的必由之路。

在睾丸等发育的同时,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等附属腺体也加快成熟,各自分泌具有特殊刺鼻气味的乳白色粘稠液,与精子汇合成精液,对精子的生存和活动极为重要。

3女孩的性成熟

标志是乳房发育。卵巢、子宫、阴道以及输卵管。卵巢是女性的主性器官,卵巢产生卵子,可以分娩雌性激素和孕激素。雌性激素可以刺激其他性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孕激素可以进一步促进子宫内膜的腺体的增长,以及乳腺的生长。

4早熟和晚熟

对于个体而言,成熟年龄差距可以达到6年。由此可以导致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个体的早熟与晚熟的问题。

早熟的男孩比同龄晚熟男孩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晚熟男孩的问题则是损伤性的。 早熟女生需要克服适应不良的问题。

晚熟的女孩由于和正常发育的男孩处于相同的发育水平,因此被认为好交际和富于表现力,并且具有更高的活动性、社会性和领导能力。

5成长加速,成熟前倾

近来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生物成熟指标不仅在绝对量上有所增大,而且其发展的过程也有前倾化的趋势。这种现象被称为发展的加速现象。一方面是身高、体重等成长速度的加快,即?成长加速现象?;另一方面是月经初潮,首次遗精现象的低龄化,即?成熟前倾现象?。

摄入更多的钙、蛋白质、锌和铁等。

因营养不良导致的问题:肥胖症和厌食症。

我国儿童青少年中的肥胖捡出率正以每5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长。2000年,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中的肥胖捡出率已经上升到6~8%。过量脂肪会侵蚀脑垂体,使脑垂体后叶脂肪化,阻碍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生长,维汉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生殖发育和性发育成熟。 厌食症:由于坚持拒绝摄入足量事物引起体重的急剧减轻,基础代谢率降低。活力减退,闭经,而且由于免疫力的减退使人易患各种疾病,由此引起的死亡占死亡率的10~15%,

(2)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平衡骨骼以及全身钙、磷代谢,加速矿物质在骨骼中的沉积,使骨骼密度增大;锻炼还能使骨骼直径增粗,骨髓腔增大,血液循环加快,供给骨骼更多的营养。

第二节 心理系统的影响

一、思维的发展 二、情绪的发展

三、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一、思维的发展

认知结构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

1 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观察力、有意识记忆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认知自觉性增强,能主动地制定观察计划,有意识地进行集中持久的观察,并能对观察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能排除各种干扰,坚持长时间观察。 2 在观察活动中,能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的细节,既重整体辨认,又重细节辨认,观察的正确率逐步提高;对观察对象本质属性的理解逐步深化,并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述观察的过程和结果。观察的概括性、深刻性明显提高,能概括事物的本质特点和规律。这

15

四 影响青少年生物系统发育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1)营养因素:性别差异。男孩要比女孩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是思维和感知协同发展的结果。 3 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的特点 :

(1)一般说来,青春期的孩子能通过假设演绎进行思维,即能摆脱具体事物的限制,运用概念、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2)在思维过程中已具有预见性的特征,即能在复杂活动或问题解决之前有计划、有策略。这是因为中学生的生活经验逐渐丰富,科学知识逐步增多,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得更为深刻的结果。他们能对事物之间的规律联系提出猜想即假设,并设计方案去检验假设。

(3) 思维具有形式化的特征,即中学生能时常无意或有意地运用逻辑规律来解决问题。

:(4)思维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或自我监控能力,即表现为中学生不但能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还能考虑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过程。尤其是高中生对思维的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显著增强,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确保思维的正确性和高效率。 (5) 思维的独创性在逐步增长。中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提高,突出表现在他们能不断提出新的假设、理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

交流方式:

青春期阶段,人们运用比喻的能力增强了。写作的蕴涵也丰富得多。

男孩的交谈看起来更富有竞争性,喜欢比较彼此间的经验与知识,而女孩则更多的是谈论自己,她们的个人感受和她们之间的关系。

二 情绪的发展

青春期情绪的总体特征:

一般而论:青少年从十三岁至十七岁的阶段,是一段情绪高涨而且紧张的时期。常有情绪不稳定的情况。

认识我们的情绪:

1 朦胧的成人意识。第二性特征出现之后,他们自我感觉已不再是小孩子,渴望独立自主、不受成人的限制和约束,在人格上受到尊重,在感情上有一种成人感。

2.强烈的逆反心理。生理机能的变化引起心理情绪的变化。他们对家长、教师、他人有了自己的看法,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他们愿意自己独立处理问题,有了心底的秘密。不愿意成人过多地管教自己,自己的事情不让成人过问,产生了一种闭锁心理。所以,家长若不注意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就容易诱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3.刚刚萌发的性意识。青春期第二性特征的出现,使他们开始有了性爱动机,由原来的疏远异性发展到愿意交往异性。同时又害怕成人的谴责和同龄人的讥笑,往往不知所措,易产生复杂心理和烦恼的情绪。

4.初步形成的理想意识。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在第二性特征出现之后,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提高,有了自己的理想。他们开始考虑个人的未来和国家的前途,他们对未来充满激情,在心中设计自己美好的未来,有了心目中的榜样、偶像,但不成熟。由于感情上的脆弱,这种理想一旦不能实现,或遭到挫折,就心灰意冷,意志消沉。

青春期容易出现的一些负面情绪: 1 愤怒 2 恐惧 3 忧虑 4 嫉妒 5 自卑

青春期情绪的调节: 1.自我放松训练

深度呼吸训练;静坐与冥想;自我暗示;意象训练;肌肉放松训练;音乐疗法;认知训练

针对上述不良的认知评价导致的不良情绪反应,伯恩斯(Berns)提出了以下的调节方法:①当你处于情绪困扰之中时,应尽力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记录在纸上;②现在从头到尾看一遍上面提到的七种不良的认知评价,并把它们与自己的想法进行对比;③重新客观地、积极地评

16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价自己的认知活动。

专题:青春期不良心理特点 (1)思想绝对化? 即评价情境与身心变化时容易走极端,要么做出极好的评价,要么做出极坏的评价,思维缺乏辩证的灵活性。 (2)以偏概全? 经历了一、两次不顺利的事情,便形成了顽固的条件反射,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就一概而论,仍旧产生类似的评价,而不去探究其中的原由,表现出消极的行为反应。 (3)认知的消极性? 看问题时只看到问题的消极方面,看不到积极的一面,形成了习惯性的消极的认知定向。 (4)妄自菲薄?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过于苛刻,常常不假思索地戴上?不好?的帽子,表达自责或责人的情绪。 (5)好夸张? 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和自己身心的变化,故意或习惯性地夸张,而不对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了解和深入的思索。 (6)过分自责? 是指对自己当前的情绪状态进行反省,寻找导致不良情绪的原因时,自己产生过度内疚的心理状态 (7)责任感的泛化? 认为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都是由于自己不负责任造成的,产生一种悔罪的感觉,并设法弥补自己的所谓?过失?。 阅读材料:网上的一则独白 每到深夜就觉得空虚,她说我自私,我靠下载无聊的视频打发时间,除了打球的时候还感到自己容入进去,其他时候都是没来状态,勉强的听课,勉强的看书,无聊的游戏,少数冲动和感到组成了一天天的生活,唯一的感动还是她带来的。我的心理确实是没有把她时时刻刻放在重要的位臵上,第一次感觉是因为自己的不足搞砸了一分可以很好的感情。 我在干什么啊。废物。 聚焦: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fy)的发展 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的前后一致和比较完善的意识。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定义为?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一种从信赖的人那里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由个体的生物、心理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三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 同一性是一种社会心理结构,这种结构通过自我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模仿、认同和积极的自我建构来反映社会的影响。 同一性也是一个自我调节系统,可帮助个体指导注意、加工信息、控制意识以及选择合适的行为 简单来说,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也就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坚定而连贯的意识。 同一性混淆: 同一性混淆指个体无法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想要成为怎么样的人。而根据研究,达到成熟的自我同一状态有两个要素:一是为探索(exploration);另一为投入。 ?探索?指同一性形成过程中个体对各种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政治信念、职业、社会角色等产生了茫然和困惑,这时个体需要对多种有意义的选择做出抉择。 ?投入?指个体为认识自己、实现自我并达到某一目标所使用和花费的时间、精力和毅力的程度。 同一性类型 同一性获得者(identity achieved):青少年体验了探索,思考各种同一性问题,选择自我投入目标和方向,做出了坚定、积极的自我投入 同一性延缓者(identity moratorium):青17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少年经历同一性危机,积极探索各种选择,并没有较高投入 提早成熟者(identity foreclosure):没有体验过危机或探索,过早做出投入,这种投入是非自觉的,以别人对他的期望为投入的方向。 同一性扩散者(identity diffusion):没有仔细思考或解决同一性问题,没有详细计划将来的生活方向,没有做出投入。 自我同一性测量 Bolistreri编制的自我同一性过程问卷( Ego Identity Process questionnaire 即EIPQ) Berzonsky ( 1992)编制的同一性风格量表(identity Style Inventory,即iSI)

影响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因素 社会因素

1、父母教养方式 2、亲子互动

3、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又叫同龄群体。它是指一个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在青少年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家庭和学校的影响。

同辈群体特征: 1、平等性 2、开放性 3、趋同性 4、互动性

心理因素

1、人格因素:同一性获得的青少年比其他青少年具有更高的外向性和更低的神经质水平;提旱成熟的青少年具有更少的开放性;扩散的青少年更神经质、更不开放,宜人性更差。

2、心理健康

3、认知因素:自我概念结构、自我信念一

致性、推理能力

自我同一危机的表现

没有甚至不在乎任何确定的价值观与信念 对选择缺乏信心或逃避选择; 人际关系不良;

不快乐且常有孤独感;

情绪困扰,人格不完整,有精神病或自戮倾向;

面对变化容易产生挫折感,适应力差, 常会制定出不切实际的目标,也无法面对挑战。

自我同一性危机与犯罪

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3. 社会系统及其对

青春期与青年期的影响

1、家庭关系 2、朋友关系 3、社会关系

4、青年自杀及干预

1、家庭关系 代沟的产生: 父母的职责:

充当顾问提供意见和情感支持,孩子可能不会以叛逆和批判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独立,在社会交往中就有足够的自信和辨别能力。

父母鼓励孩子与人合作和公平待人,在分享和承担上的示范利于孩子改进社交行为。

父母尊重孩子表达不同意见,允许他们的异议或对父母的抵制,让他们公开阐明理

18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由,能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孩子在以后的社交中能有效应付不良或不利的压力和影响。 every way all that anyone could be. I don’t think two people could have been happier till this terrible disease came. I can’t fight it any longer, I know that 聚焦:青少年自杀与问题家庭 I am spoiling your life, that without me 自杀(suicide)是个人有意识地、自愿you could work. And you will I know. You 地、以极端的方式直接结束自己的生命的行see I can’t even write this properly. 为,通常导致躯体受伤,甚至死亡,因而严I can’t read. What I want to say is that 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I owe all the happiness of my life to you. 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心You have been entirely patient with me 理学、社会学与生物学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 果,是环境(如社会特征、应激生活事件)与incredibly good. I want to say that--- 个体(如遗传因素和心理特征)共同的作用,everybody knows it. If anybody could 或者说是一种状态一特质(state- trait的have saved me it would have been you. 作用,与其家庭背景密切相关,涉及多种家Everything has gone from me but the 庭危险因素。(赖海雄,2009) certainty of your goodness. I can’t go 背景资料:自杀问题现状 on spoiling your life any longer. I don’ 美国10岁一24岁的青少年中,自杀t think two 是第二大死亡原因(意外事故为第一大原people could have been happier than we 因),青少年总的自杀率增加了3倍,85%的have been. 青少年想过自杀,其中50%的人制定过自杀 计划。在大部分提供有关自杀死亡数据的国?真的,我并不在意死亡;人只能死一次;家中,自杀是人们前10位的死因之一,而我們都欠上帝一次死亡……随便怎么个死在青年人中,则是前3位死因之一。 法,今年死明年死都一样。?(莎士比亚《亨 在中国,自杀问题尤其是青少年自杀问利四世》)他这种对死亡的看法从他写給他题较为严重。据1992年11月在南京举行的父母的一封信中可见。?死亡是件非常简单中国首届?全国危机干预暨自杀预防研讨的事?,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会?资料显示,中国(大陆)每年死于自杀的 人数为14-16万人,平均每人400人自杀身青少年自杀与家庭的关系 亡,自杀未遂者是其10倍,死亡人数大大 家庭是一个连续体,一对夫妻组织家超过交通事故。根据对我国疾病监测点部分庭时,他们并不是白板一块,而是将各自原资料(1988-1992年)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生家庭的?问题?存留在身上,带到新的家显示,青少年的自杀死亡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庭之中,存在Bowen认为的家庭心理病理代城市,均是位居前列的死因。(王先梅,2009) 际传递过程(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存在心理病理的家庭,成员间尤其是Dearest, 夫妻间存在极具关系破坏性的紧张与焦虑,I feel certain that I am going mad again: 有?问题?的父母往往以三角化I feel we can’t go through another of (triangulation)的方式将缺乏分化能力的these terrible times. 孩子拉入问题与矛盾之中,受三角过程的制And I shan’t recover this time. I begin to hear voices, and can’t concentrate. 约与驱使,孩子卷入病理关系之中,不能以

健康成长的方式不断地与父母进行情绪上So I am doing what seems the best thing 的分离,成为了?问题?孩子。 to do. You have given me the greatest 精神分析家萨巴斯(Sabbath, possible happiness. You have been in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19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969)提出?特定牺牲子?( expendable child)理论,认为有些自杀危险系数高的青少年在家庭系统中赋予了?特定牺牲子?(做出特定牺牲的孩了)的位臵。 家庭环境因子对青少年的自杀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诱因的?最近刺激物?作用,如亲人的否定、拒接、打骂或争吵,这种负性生活事件起着?扳机?作用。其二是来自家庭不良因素的长期、慢性作用,造成青少年人格缺陷和自杀倾向,这种人格缺陷与自杀倾向的存在,使这些青少年在?扳机?作用下,易于自杀。 失控的亲子关系主要指父母对子女的情感虐特、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以及放纵与过度情感满足。 ?一个人童年的惩罚体验到后来可能左右他攻击的方式:向外攻击或者向内攻击。 ……如果惩罚导致了孩了的情感被剥夺,则可能发生抑郁和自杀? 亲长失位指的是单亲家庭、离异家庭或放逐式父亲或母亲(父亲或母亲不履行职责)家庭在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父亲或母亲实质上的缺位。青少年在心性成长期间,健康的父爱与健康的母爱不可或缺,如果失去了某一方,不仅可能生活在父亲或母亲的心理阴影的影响下,也失去效仿与依靠的对象,造成角色认同的偏差与性格的缺陷,出现抑郁倾向与问题行为。同时,单亲家长往往对子女的教养不当,或对孩子简单粗暴,让孩子在外寻找温暖;或无暇顾及,对孩子放任自流;或因自己的放荡不羁,让孩子耳濡目染;或加倍补偿,对孩子溺爱迁就;或过高期待,让孩子不堪重负。 ?在自杀者死亡中,过去3年中丧失母亲的占50%(而对照组仅20%,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地域方面与自杀者相匹配后比较);丧失父亲者自杀者中占22%(对照组仅9%)。另外,童年丧失父母与成年后自杀企图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丧失父母者患抑郁症的风险是没有丧失父母者的2倍。?

2、朋友关系 拓展自我空间。

“家长就是胜不过孩子的朋友” 。

同辈团体正作为一个强大的社会化力量出现。

朋友的作用:

大家互相倾诉倾听,彼此影响和支持 在积极的同辈的交往中,不仅仅获得某种认同和归属感,

累积起不能或不愿向长辈得到的相当生活化甚至私人化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共同话题的讨论谈话,彼此参照和验证,修正和发展属于自己的见解;由此了解自己在众人中的形象,因着朋辈的评价建立起对自己的认识,并树立起信心来。

朋友关系的发展:

同辈关系非常重要,它们构成重要的社会支持源泉,也建构出一个关联的社会环境。同伴往往成为成长过程中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镜子”。

青少年获得了相应的自我确定和自我选择,他们会进入一个更亲密和更具启示性的更小的小团体。 聚焦:朋辈辅导 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充分尊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一切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提出的理念包括:(1)以他助一互助一自助为机制。心理咨询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同龄伙伴有共同的爱好、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彼此之间容易理解、沟通。(2)相信人是有能力、有价值、有责任感的,应该得到相应的尊重和信任。(3)朋辈辅导是一种民主性的助人自助的过程。 ?朋辈?包含了?朋友?和?同辈?的双重意思。?朋友?是指有过交往的并且值得信赖的人,而?同辈?是指同年龄者或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会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经验,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具有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心理学家在面向青少年和城市20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居民开展大规模的调查后得出结论,向知心朋友诉说是继自我调节之后最常见的求助方式。

一、朋辈辅导体系建立

1、建立朋辈教育中心 2、搭建朋辈教育网络平台 3、搭建班级朋辈教育平台 4、搭建宿舍朋辈教育平台 5、搭建社团朋辈教育平台 6、完善朋辈辅导制度 二、朋辈心理咨询

积极的倾听、情感反映、总结和探索、自我表露、解释、对质

新思路:生命教育

education for life

?从观察与分享对生、老、病、死之感受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及存在的价值,进而培养尊重和珍惜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愫?。

生命教育就个体本身而言,是关乎全人的教育,目的在促进个人生理、心理、社会、灵性全面均衡之发展;就个体与外界的关系而言,是关乎与他人、与自然万物、

与天(宇宙主宰)之间,如何相处互动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认识生命(包括自己和他人),进而肯定、爱惜并尊重生命;以虔敬、爱护之心与自然共存共荣,并寻得与天(宇宙)的脉络关系,增进生活的智慧,自我超越,展现生命意义与永恒的价值。(张美云,2006) 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不只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培养兴趣、训练思维、开发潜能、陶冶情感、锻炼意志、优化个性,旨在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为其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同时,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努力促进学生在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和判断能力,使其能在各种情况下完成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为其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第6章 中年期

中年期的整体特征

年龄段:25~40岁之间 特点:

①生理机能基本上已经完全成熟。

②个体的心理基本上已经处于安定状态。 ③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他为社会所接受与承认,并因此开始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5.生殖能力

30岁以后,人的大多数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开始以每年1%的速度衰退。 聚焦:亚健康状态 概念:亚健康即是指人体界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无器质性的病变,但有功能性改变。

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城市上班族,北京,75.3%;上海,73.49%;广东,73.41%。 亚健康出现的原因

1.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脑力疲劳。 2.缺乏运动

3.压力的工作环境 如何消除亚健康状态 1、改善工作环境

2、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21

1、生物系统对成年早期的影响

“黄金时期” 黄金时期的表征: 1.外貌特征 2.心肺功能 3.免疫力 4.体力和精力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5、定期体格检查 知识链接:心因性疾病 冠心病与性格 1974《A型性格和你的心脏》, A型性格的人,生活节奏快,做事匆忙,往往一事未干完,又去于另一件事,或几件事一起干。这种人好胜,竞争心强,不怕困难,勇于进取。 A型性格的人,性格外向,锋芒毕露 ,说话急速有力,易急躁,易怒,好激动,不能容忍自己看不惯的事情。这种人,对自己漠不关心,不知道休息和照料自己,不会享受生活的乐趣,整天使自己处于\紧张状态\。 B型性格的人恰恰相反,他们不争强好斗,没有竞争的压力;办事往往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工作有主见,不易受外界的干扰。紧张工作后能愉快地休息,拿得起放得下,能自己宽慰自己,消除各种烦恼。 具有A型性格的人最容易患冠心病、高血压神经官能症;而B型性格的人患冠心病的就很少。

其他疾病: 高血压 偏头痛 神经性皮炎 胃溃疡 中风

等有关性问题的社会化内容。 4、自我意识。自我同一性。 聚焦:成年人的自我发展 成年的认知发展的一个特点是:逐渐放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虚幻的梦想,更多地为现实的发展作计划。 一方面,成年人的生活价值、目标和职业有很强的相关性;另一方面,成年人对实践、达到这些目的具有深刻的承诺意识。 成年早期特殊能力发展 1、职业能力。熟悉并掌握了特定职业角色所需要的技能,使其能胜任本职工作、提高效率、创立事业。 2、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适应能力。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就是一种适应。适应行为的内容,如智慧、情感、动机、社会、运动等。 知识链接:个体应对压力 1、最佳压力水平。 2、多样化。赛尔叶的理论,最危险的压力是那种长期不变的压力。引起某个器官的损伤。多样性指着重体验新的不同种类的压力。积极体验新的兴趣,发展业余学习。 3、认知评价。拉扎勒斯通过调查认为,因理解而对压力有所部分的减弱。 4、利他主义。应付压力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如果有人能帮助分担的话,问题变得不那么可怕和让人难以接受,既要懂得独立和处理事情,又要学会与其他人携手合作。 聚焦:移情和爱 1、移情。 移情的作用: (1)移情是情感和社会相互作用的中介机制。 (2)移情是道德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基础。 (3)移情可以加深自我理解。 2、爱与非爱。 爱的关系为个人发展提供了一种主要的手段,每一种不同的爱都像爱者和被爱者提供了向新的发展阶段前进的必要体验。 22

2、 心理系统对中年期的影响

1、认知发展:辩证的、相对的、实用的 观察力:主动性、多维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提高。 记忆能力:逻辑记忆,有意记忆,理解记忆,合理成分增多,具有实际功能。

2、情感和情绪:个体控制能力增强,化解和舒缓不良情绪,成熟和稳定。

3、性心理。指向性道德、性伦理、性态度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懂得如何去爱别人的人,使一个内心丰富,思想成熟的人。 个体在付出爱的同时会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与尊严,会获得一种生命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同时,被别人爱也是一种美好的心灵体验,它使个体感到轻松愉快。 爱的种类:两性之爱 韦斯表述成年期的爱: (1)被爱者把爱的情感当作安全和幸福的源泉; (2)被爱者是强有力的结合力量,人们不断追求与被爱者的接近,而奋力抵抗任何分离的企图。 (3)被爱者就提供了一种有力发展的气氛,这种气氛促进每个人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3、社会系统对成年早期的影响

社会系统成年的五个标志: 1、结束学校生活;

2、开始工作并且在经济上独立; 3、离家独立生活; 4、结婚; 5、为人父母。 发展任务

(1)学习或实践与同龄男女之间新的熟练交际方式;(2)承担作为男性或女性的社会任务;(3)认识自己身体的构造,有效地使用自己的身体;(4)从精神上到行动上都独立与父母或其他成年人;(5)具有经济上自立的自信(6)选择职业及就业;(7)作结婚及家庭生活的准备;(8)发展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需的知识和态度;(9)追求并完成富有社会性责任的行为;(10)学习或实践作为行为指南的价值和伦理体系。

成年早期的任务

自我同一性的实现 建立亲密感和参与社团 问题聚焦: 离婚

选择生活方式 离婚

离婚的原因:婚姻基础不好;婚后一方或双方发生过失;性格不和;性生活不和谐。 离婚的理性原则:是当事人双方最幸福的一原则。

离婚后家庭成员的适应:适应变化的现实,接受变化的现实,并且努力开始新的生活。

生活方式的选择多元化:同性恋、独身主义

对同性恋的态度: 从排斥到宽容

独身主义

‘我从某个时候起认识到,一个人的生活不必负担太重和做太多的事,不必要有妻子、孩子、房子、汽车。幸运的是我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相当早,这就使得我得以长时间地过着单身生活。这样,我的生活比之于娶妻生子的通常人的生活轻松多了。从根本上说,这是我生活的主要原则。所以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我没生过什么大病,没有忧郁症,没有神经衰弱。还有,我没有感到非要做出点什么来不可的压力,绘画对于我不是要拿

出产品,或要表现自己的压力。’ ----杜尚 结语:

重视身心健康 积极适应环境 用爱奉献社会 包容差异生活

第 7 章 老 年 期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23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衰老是人类寿命中的一种自然规律,人的一生经童年、青年、壮年而至老年,到一定年龄就会逐渐出现一系列的衰老象征。

一般认为,50岁左右称老年前期,60岁就算进入老年期,90岁以上即为长寿,因此,衰老是一种生理性衰退的渐进过程。

年龄的四种内涵 日历年龄(简称CA) 生理年龄(简称PA) 心理年龄(简称MA) 社会年龄(简称SA)

日历年龄,也称\实际年龄\ 是记录从小到老的实际社会生活时间,但如果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维护性环境平衡,便常能使人显得神采奕奕,一眼望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日历年龄相同的人,有些人长得年轻,其实年龄已不再年轻;有些人长相显老,年龄却不大。

外貌年龄:包括体象和面貌。由于遗传素质和生活条件的差异,虽是同龄人,其外貌和体象却有极大差异:如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城市人和农村人,富有者和贫穷者,南方人与北方人,热带人与寒带人等等。另外,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保养,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也很大,人的外貌年龄有较大的“虚假性”。

生理年龄: 生物有诞生、生大,人的外貌年龄有较大的“虚假性”。生理年龄 生物有诞生、生长、成熟、衰老、消亡的自然过程,人也一样。日历年龄相同的人,生理年龄不一定相同。如有的人疾病缠身,务器官功能“力不从心”,未老先衰;有些人则面部红润、有光泽,各器官功能正常,表现出年轻的气质,这是根据生理状态和器官功能确定的。

心理年龄 心理年龄同生理年龄一样,日历年龄相同的人,心理年龄可大不一样。它反映人的心境,以及对生活、人生的态度,根据心理状态而确定。有些人心理的老化比他实际年龄来得快,优柔寡断、老气横秋、反应迟钝,甚至心情忧郁、惊恐不安。这种

人身体抵抗力较差,易得病,性欲低下,自我淘汰。有些人却不然,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前景充满信心,思想活跃、童心未泯、乐观向上,虽年高却体健,常有正常的性享受。这种人常显得比实际年龄小,常有惊人的智能,虽得病也容易痊愈。 社会年龄:这个年龄最为复杂,由于人的社会地位和经历不同,有些人虽年纪大,却办事幼稚;有的人少年老练,胸有城府,显得比实际年龄成熟,这就是社会年龄。社会年龄与学校教育、文化修养、个人经历、工作经验、地位、环境等都有关系。在性方面,性伴侣并非都是年龄相近,有老夫少妻或老妇少夫,有一些人丧偶,再婚寻到青年伴侣,虽年龄差距大,但因年长有性经验,也常获得性生活和谐。

国际上公认,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为老年型国家。按此标准,我国已成为老年型国家,上海、北京等也已成为老年型城市,白发浪潮正逐渐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我们要设法在实际年龄增加的同时,减缓生理、心理年龄的脚步,实施“抗早衰计划”。

第一节 生物系统对老年人的影响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基础代谢和耗氧量在不断降低,到老年降到低点,所以老年人所需要的能量较成年人少。

从能量产生方面来看,老年人细胞量较成年人少。从能量产生方面来看,老年人细胞内的ATP、磷酸肌酸,糖元也相应减少,而这些减少已远远超过了能量需求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体的工作能力。因此,老年人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给自己机体以能量补给。

老年人的蛋白质代谢呈负平衡,也就是说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机体中必须氨基酸水平下降。与此同时,由于老年人机体中的一些酶的活力及在细胞内的含量也有一定的变化,人的衰老使其某些组织中蛋白质的比例也有一些变化。一些蛋白分子变成复

24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合物,这些复合物大而不活跃,沉积在细胞中,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成为人老的表现。

人老了,皮下脂肪常出现增多的表现。老年人由于饱和脂肪酸的积累,肝脏中胆固醇酯化能力增高致胆固醇增加,引起血脂升高。老年人体中脂蛋白与胆固醇的结合能力增加,胆固醇易沉着于血管壁内,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老年人血中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也明显增高。

老年人大脑重量比青年时期减少6.6——11%,大脑表面积比年轻时减少10%,脑神经细胞可减少10——30%,所以,老年人脑力劳动能力降低,易疲劳,易失眠,记忆减退,对生活的感情色彩缺乏。

但是老年人的大脑也有它的长处,如适应机制的发展使其具有较高的智商水平,逻辑思维理解能力强,因此,最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事一些负荷轻、节律慢,而智力逻辑思维要求高的工作。有部分老年人也可能因脑动脉硬化、脑栓塞等原因造成大脑供血不足,造成脑组织软化、坏死,大脑皮层萎缩,使智力及逻辑思维能力降低。

老年人的心脏有其一定的特点。正常衰老的心脏,其在生理需要减少的情况下,心率减慢、心肌萎缩、体积变小、心肌的收缩功能有时也下降,易患心脏疾病。

美国公布的数字表明每年一百万人死于心梗或猝死。也有报道7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者36%有冠心病,44%有心肌纤维化,29%的病人有心肌变性。高血压和其它心脏病,使心脏出现病理性扩大,临床中常会见到。

老年人由于肝细胞的再生功能减退,使得肝脏的老化比较明显,往往体积变小,重量变轻,这种变化在60岁以后更为明显,90岁时肝脏的重量仅有正常人的50%,所以老年人的肝病常重危,异常的增生可致肝癌。

老年人的肾脏由于肾小球、肾小管减少,肾功能减退。

老年人肺组织会出现弹性降低,肺泡扩大,加之胸廓前后径扩大活动受限,出现肺总量和肺活量下降,有人发现80岁时最大换气量,只有20岁时的50%。呼吸道粘膜萎缩,粘膜纤毛功能减退,使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成为老年人常见病。

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胃酸、消化酶分泌减少。平滑肌和粘膜萎缩,使对食物消化,对营养成份吸收能力降低。胃肠蠕动减慢,排便延缓,出现老年性便秘。有的老年人还因慢性肠功能紊乱,出现过敏性肠炎。

老年人骨骼中有机胶质成分减少,而无机成份增多,可由年轻时的50%增加到80%,导致骨骼变脆,韧性降低,易发生骨折。 骨骼骨质疏松受力后可发生变形,如驼背等。老年人的软骨有时会发生脂肪化、钙化等变化。关节的表面粗糙不平整、变形等使老人年站立不稳,行动不便。一些部位的骨质增生,给老年病人常常带来极大的痛苦。

在五官、皮肤方面,老年人下眼睑囊状下垂,角膜透明度降低,结膜菲薄,球结膜下易出血,晶体的调节功能下降出现?老花眼?,甚至晶体混浊发生白内障。

耳垂缩小,听力下降在老年人中也常见。 老年人嗅觉功能减退,鼻粘膜干燥。牙根的萎缩性变化,常使牙齿脱落。

老年人的皮肤菲薄,皱纹增多,皮肤弹性降低。

皮脂腺功能减退,出现皮肤干燥,汗腺功能减退,使热量散发受阻,易中暑。 以上老年人各部分组织、器官的变化如同?树老枝枯?呈衰退征象,但是如果老年人掌握了自身的生理特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动静结合,注意养身,就将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余热,到那时即使是夕阳景色也会无限好。

老年期的生理保健 一、谨慎饮食

1、食宜多样。 年高之人,精气渐衰,应该摄食多样饮食,使谷、果、畜、莱适当搭配,做到营养丰富全面,以补益精气延缓衰老。 在饮食中选用含钙高的食品,适当多补充钙质,对老年人具有特殊意义。 老年期的生理保健

2、食宜清淡。 老年人之脾胃虚衰,消纳

25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运化力薄,其饮食宜清淡。

老年人的饮食应是\三多三少\,即蛋白质多、维生素多、纤维素多;糖类少、脂肪少、盐少,正符合\清淡\这一原则。 老年期的生理保健

3、食宜温热熟软。 老年人阳气日衰,而脾又喜暖恶冷,故宜食用温热之品护持脾肾,勿食或少食生冷,以免损伤脾胃,但亦不宜温热过甚,以\热不炙唇,冷不振齿\为宜。

4、 食宜少缓。 老年人宜谨记\食饮有节\,不宜过饱。

老年期的生理保健 二、谨慎起居

老年人的气血不足,护持肌表的卫气常虚,易致外感,当谨慎调摄生活起居。《寿亲养老新书》指出:\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老年人的生活,既不要安排得十分紧张,又不要毫无规律,要科学合理,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这是老年养生之大要。 老年期的生理保健 三、运动锻炼强身心

年老之人,精气虚衰,气血运行迟缓,故又多瘀多滞。积极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气息运行,延缓衰老,并可产生一种良性心理刺激,使人精神焕发,对消除孤独垂暮,忧郁多疑,烦躁易怒等情绪有积极作用。 老年期的生理保健

老年人之运动量宜小不宜大、动作宜缓慢而有节律。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有太极拳、五禽戏、气功、武术、八段锦、慢跑、散步、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老年体操等。 四、合理用药。

宜多进补少用泻;药宜平和,药量宜小;注重脾肾,兼顾五脏;辨体质论补,调整阴阳;掌握时令季节变化规律用药,定期观察;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汤剂;药食并举,因势利导。

第二节 心理系统对老年期的影响

1、角色变化。

2、社会交往减少。家人或伴侣的离去。 3、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老年人容易产生动辄发怒、抑郁、焦虑、孤独悲凉,同时产生自卑,衰老感、失落感等消极心理状态。

关于老年期的一些理论 社会撤离理论:

该理论认为超过一定年龄,人的能力会不可避免地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老年人减少他们的活动水平、减少与人交往、关注内心的生命体验,这会使老年人过上一种平静而令人满意的晚年生活。 老年人从社会主流生活中的撤离,无论这一过程是因老年人自愿还是由社会启动,对社会和个人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 活动理论:

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

活动理论主张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色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

连续性理论:

认为不论是年轻还是老年,人们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生活方式,而个性在适应衰老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损害理论(符号互动理论):有时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

社会交换理论:

以行为心理学和功利主义经济学为其理论依据,认为社会互动是一种双方交换的行为,在交换过程中双方都考虑各自的利益,企图根据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利益来选择相互作用,当互动双方都达不到自我目的时,社会互动就会趋向停止。由于老年人缺乏可供交换的资源,所以他们在社会中只能扮演屈从和依赖的角色。

老年人易产生以下几种心理:

1、失落心理。现代化事业需要现代观念意

26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识了现代科学知识、现代心埋素质以及强健的体魄等,可是一般老年人正是在这些方面存在缺憾,这时候最容易产生失落心理。

2、 怀旧心理。对于个人来说生活环境、价值目标的改变使老干部心理反差变大,因而怀旧心理也变强烈。

3、淡泊心理。既不刻意追求名利也不悲观厌世,虽清贫度日却自得其乐,虽劳碌奉献却不求回报。

4、自卑心理。其表现有:胆小谨慎,不敢想不敢闯不敢担风险,生怕打破平静的生活和平衡;易孤独,由于离开了岗位相对减少了同他人的联系,极易产生孤独感,依恋和交际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忧郁寡欢;嫉妒多疑,于是一方面加剧了自卑感。

5、童稚心理。其特征(1)依赖,对组织依赖,对家人依赖,放弃个人努力,一切等待照顾。(2)任性.易冲动,爱发脾气,动辄气冲斗牛,倚老卖老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式。(3)多情,好管“闲事”,好为人师。(4)固执性格倔强,处事刻板很难通融,有时偏执得不近人情。

社会工作介入

人生回顾疗法:建立对自我的正确认知 行为修正模式:针对日常生活行为训练 理性情绪治疗:建立理性认知,帮助调理情绪(人们的情绪不仅受到事件本身的影响,而且受到如何建立对事件的理解、信念和自圆其说的影响。)

顺势法:以老人为主体进行理解

过程法:每一过程具体行为的综合方法

老年期的心理调节

1、更新观念。老年人要树立自信、自强、自立观念。日本提倡老年人要做到经济自立、身体自立、精神自立、凡事靠自己,这种精神状态,可以抗衰老。在心理上摆脱“老年意识”,保持“永远年轻”的心态才能推迟衰老。

2、要正确对待疾病。由于老年人的抵抗力、免疫功能和应激能力较弱,常同时患有数种疾病,更易受到慢性病的侵袭。因此,要注意心理因素在疾病中起的作用。

3、生命在于运动。适当地合理地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使精神饱满,力充沛,生气勃勃,青春焕发。

4、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处的环境。老年人诸多心理不适,追根溯源是生活中缺少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

5 、相互交往。老年人最易产生的心理疾病是孤独。所以老年人要学会与人相处,与朋友保持联系,经常地给别人友爱和温暖,并从别人那里得到友爱和温暖。心理学家发现,与朋友接触,可以解除痛苦和紧张,可以促进疾病的治疗,促进身体健康。老年人还要学会交一些年轻朋友。因此,老年人要尽自己所能,多与社会保持联系,为别人,特别是年轻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使自己处于一种年轻活泼的氛围中,使自己从心理上感觉自己还年轻。?

6、精神上、感情上要有寄托。上了年纪的人,要避免激烈的情绪波动,万事要采取乐观的态度。因此,要正确理解退休、年老是自然发展规律,万事要想得开。应当继续振作精神,乐观积极,重新替自己安排合理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计划,发挥余热,给人民做些有益的事,这样使晚年过得更充实和有意义,就可以消除寂寞、孤单焦虑和忧郁。

死亡、生死观与临终关怀 1、死亡的定义

2、死亡、生死观和老年人 3、临终关怀

27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死亡对老年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根本性的。

如何面对死亡是老年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我国文化对死亡的态度。

(1)心理层面上,对死亡存在一种由无知而引发的恐惧感、焦灼感以及生死之间的距离感。

(2)死亡方式的选择。自身价值的消极维护。

死亡的五阶段说: (1)否认和隔离 (2)愤怒 (3)讨价还价 (4)沮丧 (5)接受

临终关怀:主要指对生命临终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的关怀照顾。 美国临终关怀的发展: 1974年,美国首家临终关怀医院建立。1982年,国会颁布法令在医疗保险计划(为老年人的卫生保健计划)中加入临终关怀内容,这为病人提供了享受临终关怀服务的财政支持,同时也为美国临终关怀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政策的变化使得各地立即出现临终关怀浪潮。十多年来,美国的临终关怀服务在处理复合性疼痛和症状方面的能力逐步增加,服务机构从小的、自愿组织发展到各种正规的非赢利和赢利机构。 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因素促使临终关怀的需求量大大增长,如人口老龄化、人们对有尊严地死亡的关注以及各种机构在临终方面费用的增加。美国的临终关怀产业迅速发展,临终关怀计划数量每年以将近17%的速度递增。如今,美国国家临终关怀组织(NHO)在50个州正在运行和计划之中的临终关怀计划超过3100个。仅1998年,美国约有54万病人和他们的家属接受了这种服务。由于老年人口(现在有4千万)预计今后30年将翻一番,美国临终关怀病人的数量将会保持继续增长的势头。 美国的临终关怀的对象是那些濒临死亡的人,即通常诊断生命只有6个月或不足6个月的病人。按照规定,临终关怀医院不向病人提供治疗。临终关怀的目的既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生命,也不是加速死亡,事实上,是通过提供缓解性照料、疼痛控制和症状处理来改善个人余寿的质量。病人的尊严是一个最为关心的问题。临终关怀强调病人和其家属的情感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精神的需要。临终照料主要是在病人的家中提供,当病人无法选择家庭照料时,临终关怀照料可以在医院、护理院、或其他设施中进行。 一般说来,临终关怀是一个节省费用的有效照料方法,因为它由家庭成员、朋友和志愿者在家庭里向病人提供照料,通常不需要费用高昂的技术。事实上,据国家临终关怀组织估计,90%以上的临终关怀照料小时是在病人的家中提供的,代替了高额费用的机构照料。1995年的研究显示,用于临终关怀的每1美元医疗保险支出可以节省1.52美元的医疗保险费用。节约来源是病人的治疗费、药费、住院费与护理费。

临终关怀的伦理 尊重生命

关注护理而非治疗 注重生命质量

尊重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此不加速也不延迟死亡

协助病人安静地、有尊严地死去; 去者能善终,留者能善留

临终关怀在关怀什么

关怀从理解死亡开始

28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能不能理解死亡并接受死亡是临终关怀的基石。不理解死亡甚至害怕死亡的人,不会平静、愉快地告别人世,而是带着痛苦和恐惧离开人世。

减轻恐惧和不安是基本的关怀

除了死亡教育,怎样才能减轻患者和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对死亡的恐惧呢? 让他们平静甚至带着微笑离开人世。这是一种基本的关怀。

满足心底的愿望是最具体的关怀

从人之常情、人之亲情和一个人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去满足他( 她)心底的或最后的愿望,这就是具体的临终关怀。 给予温暖是最真切的关怀

一般的老年人对死亡都有一种恐惧感,护士医生们要从观念上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给予他们温暖让他们感受到最真切的关怀

不同宗教中的临终关怀 基督教:

基督教认为,人有两种生命——身体的生命(physical life)和灵性的生命(spiritual life)——和两种死亡——身体的死亡和灵性的死亡。在神学意义上来看,死亡是指“隔绝”,身体的死亡即为身体与灵魂的隔绝,而灵性的死亡则意味着人的灵魂与上帝之灵的隔绝。?

人类身体的死亡是因为原罪、罪恶引起的。《圣经》中认为,“其实天主造了人,原来是不死不灭的,为使他成为自己的肖像。但是,又因着魔鬼的嫉妒,死亡才进入了这个世界,只有与他结缘的人才经历死亡。”(智慧篇2:23—25)

因此,死亡对于基督徒来说,是必须要坦然面对和接受的事情,无须抱怨或质疑,因为“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希伯来书9:27)。?

所以死亡对于基督徒来说并不是一件可怕、绝望坏事,而是“有福了”,“息了自己的劳苦”,安息在上帝的怀抱中,因此,基督徒面对死亡应当“时常坦然无惧”。基督徒应该随时预备离开世界,并且欢欢喜喜存着盼望,但同时在世上的时候要荣神益

人。因此,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因为,我们中没有一个人是为了自己而生的,也没有一个人是为了自己而死的;因为我们或者生是为主而生,或者死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者生或者死,都是属于主。因为基督死而复生了,正是为做生者和死者的主。”(罗马书14:7—9)?

第一个现代临终关怀是由英国人桑德丝于1976年在英国伦敦创建的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医院(St. Christopher Hospice),其基本理念是:

“你是重要的,因为你是你,你一直活到最后一刻,仍然是那么重要,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你安详逝去,但也尽一切努力,令你活到最后一刻。”

现代临终关怀已经发展出“四全照顾”,即全人、全家、全程、全队照顾。分别是指:把病人看作具有身体、心理、社会及灵性各方面的需求及反应的全人;除了照顾病人以外,还要考虑到家属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为家属提供咨询、协助、哀恸等照顾;从病人接受临终关怀到死后的延续性照顾;由一个团队的人为临终的病人及家属提供服务,其中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宗教人员等。

基督教的临终关怀建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理念:站在基督教的立场关怀临终患者,帮助使其透过宗教信仰的力量,得着内心的安宁,勇敢和安详地面对死亡,能坦然平安、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在临终关怀中,“病人的尊严是一个最值得关心的问题”。而基督教对待临终病人的态度便是让他们在尊严中逝去。?

佛教:

对死亡的理解 对死亡的关怀

呼吁世人重视人生最后的一件大事。一切要为临终者设想,作有益于死者的施

29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为。盖此刻乃解脱、业缚、升、沉、苦、乐之关键。

举例:弘一法师《人生之最后》

若病重时,痛苦甚剧者,切勿惊惶。因此病苦,乃宿世业障。或亦是转未来三途恶道之苦,于今生轻受,以速了偿也。 举病者今生所修善业,一一详言而赞叹之,令病者心生欢喜,无有疑虑。自知命终之后,承斯善业,决定生西。

临终之际,切勿询问遗嘱,亦勿闲谈杂话。恐彼牵动爱情,贪恋世间,有碍往生耳。若欲留遗嘱者,应于康健时书写,付人保藏。

临终时,或坐或卧,皆随其意,未宜勉强。若自觉气力衰弱者,尽可卧床,勿求好看勉力坐起。卧时,本应面西右胁侧卧。若因身体痛苦,改为仰卧,或面东左胁侧卧者,亦任其自然,不可强制。

大众助念佛时,应请阿弥陀佛接引像,供于病人卧室,令彼瞩视。 既已命终,最切要者,不可急忙移动。虽身染便秽,亦勿即为洗涤。必须经过八小时后,乃能浴身更衣。常人皆不注意此事,而最要紧。惟望广劝同人,依此谨慎行之。 命终前后,家人万不可哭。哭有何益,能尽力帮助念佛乃于亡者有实益耳。若必欲哭者,须俟命终八小时后。

伊斯兰教: 对死亡的理解 对死亡的关怀 (略)

第三节 老年期的社会系统

1、人口老龄化和老年群体状况 2、退休与老年生活

3、老年人需求和社会服务供给 4、老年人的社会问题

1、人口老龄化和老年群体状况 人口老龄化概念: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

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早在1999年我国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达到10%,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达12.7亿人,60岁以及60岁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4%,说明我国已经正式进入老龄化国家。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指出,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我国老龄化特点:

(1)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增长快。

(2)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大。 (3)老龄化分布不均和高龄化十分明显。 (4)老龄化对家庭和赡养依赖性增强。 2009年底,北京市老年人口总数已突破254万人,占到人口总数的15%,且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由于老年人口的医疗费用是中青年人口的3~5倍,人口老龄化本身也将大大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人口的高龄化(指人口中80岁以上人口比例的增加)还将大大增加对于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的护理需要和成本,

空巢老人的问题

据统计,上海截至去年底,共有空巢老人92.21万人,约占户籍人口老年人总数的29.2%,其中独居老人18.87万。而全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或者没有子女。

上海不少区县都开展了为老助餐服务。社区助餐点,可以为老人解决就餐问题。助浴、助医等服务,也在不断开展。如今,以往易被忽略的“心灵慰藉”,也开始有所探索。

30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2、退休与老年生活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这是一个以提高老年生活质量为目的、最大程度地向老年人提供健康、参与和保障机会的过程。其中,老人的经济收入、心理健康和家庭等方面对积极老龄化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经济状况 身体状况 心理状况 人际关系状况

退休六趣 (1)童趣 (2)兴趣 (3)情趣 (4)乐趣 (5)书趣 (6)友趣

3、老年人需求和社会服务供给 国家层面:养老保障制度 社会层面:老年社会工作

聚焦:助老员 助老员和保姆是有区别的,他不是专职为某人服务,而是对社区所有老人,包括社区孤寡、高龄独居、空巢、伤残老人服务,这种服务,通过精神慰藉、生活照料、代售代购三个方法来实现。 其中,精神慰藉尤为重要。 助老服务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街道、社区自己承担,另一种是依托民办非企业单位。 社区中孤寡、空巢、高龄独居、伤残老人可享受到这项政府服务,大量普通老人迫切需要社区养老,应让更多老人享受到这种公益性、福利性、保障性的社会养老服务。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31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2、退休与老年生活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这是一个以提高老年生活质量为目的、最大程度地向老年人提供健康、参与和保障机会的过程。其中,老人的经济收入、心理健康和家庭等方面对积极老龄化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经济状况 身体状况 心理状况 人际关系状况

退休六趣 (1)童趣 (2)兴趣 (3)情趣 (4)乐趣 (5)书趣 (6)友趣

3、老年人需求和社会服务供给 国家层面:养老保障制度 社会层面:老年社会工作

聚焦:助老员 助老员和保姆是有区别的,他不是专职为某人服务,而是对社区所有老人,包括社区孤寡、高龄独居、空巢、伤残老人服务,这种服务,通过精神慰藉、生活照料、代售代购三个方法来实现。 其中,精神慰藉尤为重要。 助老服务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街道、社区自己承担,另一种是依托民办非企业单位。 社区中孤寡、空巢、高龄独居、伤残老人可享受到这项政府服务,大量普通老人迫切需要社区养老,应让更多老人享受到这种公益性、福利性、保障性的社会养老服务。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复习提纲3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yh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