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更新时间:2024-06-06 13: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在本章中你将知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发展的过程,从而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和研究方法;知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阶级性和科学性,从而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同时,你将初识马克思这位伟大的思想家,领略他献身人类解放事业的伟大情怀和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创新精神
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生产发展——商品生产者分化——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资产阶级形成。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
2、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及社会矛盾的暴露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大机器生产为基础,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制度为基本特征。(2-3页)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表现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解决人类吃、穿、住这类生存首要问题的,是社会发展的前提。(19页)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运动的基本经济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其性质和发展的水平决定着生产
关系的性质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并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生产力,而是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会阻碍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最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就是最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具有反作用,适应、保护、促进或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3、人类社会运动、发展、变化的永恒性
为了生存发展,为了不断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人类总是力求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生产不断地向前发展。
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1、生产方式
通常指人们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它一方面表现为由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所形成的劳动结合方式和生产的技术方式;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生活生产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这二者的统一构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即以资本形式存在和展现出来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具体运作形式、内在机制和本质规律.
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
1、唯物辩证法
包括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2、科学抽象法
以抽象思维方式分析经济运动形式与过程。包括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两个方面。
3、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要揭示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类认识发展的逻辑过程。
4、社会的阶级的分析方法
经济制度由多种因素和历史条件形成,社会又分为不同利益的阶级和集团,因此分析经济现象必须运用社会和阶级的分析方法。 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直接关系着社会不同阶级的基本经济利益,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科学回答历史课题,揭示客观规律,同时,它又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而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七、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 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随时代变迁而发展随实践变化而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对垄断发展的新认识;列宁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斯大林、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探索;邓小平在和平发展时代的新发展。
八、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1、帮助我们从社会发展规律角度研究发展变化了的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2、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积极成份 。
3、有利于把握时代特征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所处历史地位,理解我们的国际战略和内外政策
通过对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过程的介绍及其内容的剖析,认识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上的重大贡献,理解劳动价值论在揭示资本主义实质和把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中的基础作用,从而把握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石
一、如何着手分析资本主义 1、以商品为逻辑起点入手分析 2、以商品为历史起点 3、从经济细胞到经济体
二、抽象劳动的认识过程 1、劳动的演进
2、对劳动认识的提高与抽象劳动的认识
3、马克思的抽象劳动范畴,与斯密“劳动一般”范畴没有质的区别,而是进一步发展
三、如何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价值量范畴的规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抽象过程 3、该范畴的意义
四、价值范畴的社会性
1、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的社会性
2、关于抽象劳动的分析,深刻论述了决定价值的劳动这一范畴所具有的历史性与社会性
3、关于价值的量的分析从另一个层面论证了价值的质的特性 4、价值形式的演进从动态上反映了价值的社会性
五、劳动价值论在当代
1、理解劳动价值论存在的误区
2、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服务商品的价值
一、如何着手分析资本主义:从商品入手
——学习马克思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到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
1、以商品为逻辑起点入手分析
·商品——货币——资本:逻辑分析序列
研究资本主义,似乎应该直接从资本开始。但资本是什么?是能够带来价值增殖的货币。要剖析资本,先要了解货币是什么。再进一步,货币是充当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本质上不过是一种特殊商品而已。因此,了解商品的属性后,分析货币、资本的特性就会势如破竹了。
·从简单商品经济开始,以此为假设前提来展开分析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就是从最简单的规定性开始,暂时撇开更复杂的规定性。把经济形式的最简单的规定性弄清以后,再将原来舍象掉的因素引入研究过程。先对简单商品经济作出最单纯的假设,然后再逐渐深入,逐渐复杂化,这样,对于错综复杂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能逐步对其丰富的规定性达到科学认识。
2、以商品为历史起点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小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简单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前提,马克思解剖资本主义,选择了这样一个锲入点。
·先有商品,后有货币,然后有资本
在资本形成以前,货币就已存在相当长的历史了;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早已存在。 3、从经济细胞到经济体
·商品中包含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胚芽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构成社会的经济细胞,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或者说,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都可以从商品内在所包含的矛盾中找到其根源。
·从普遍的存在发现人所未知的视野
商品是无处不在的,人人都无时不接触它。但恰恰是最普遍的存在,却被“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真正的本领体现在从“人所共知”的现象中发现“人所未知”的新天地。 商品 注解: (1、马克思给自己出的题目是撕破资本主义剥削的面纱。理解这一过程的第一步,是研究资本主义交换的基本单位——商品,所有的东西迟早都会变为商品。 2、商品首先是一个外在之物,一个以其属性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之物。) 二、抽象劳动的认识过程
劳动本身的演进推动人们对劳动的认识的提高。 1、劳动的演进
在中世纪,行会内劳动是具体化的、固定的、世袭的。鞋匠的劳动是制鞋,他的儿子也只能是制鞋,而不能去制伞,或制衣,他的劳动都受到行会的严格限制。如果鞋匠不制鞋了,
生存就会出现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的具体化十分明显,不同劳动之间的差别昭然。在人们的观念中,也就只能形成无数的具体劳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以后,工人受雇于工厂,其具体劳动形式也受到雇主的支配而随时改变,也许今天是在制鞋的一个工序,明天又转到另一个工序;今天是一家工厂制鞋,明天却到另一家工厂制伞。无论是哪一种劳动形式,只要能获得劳动报酬,对工人来说都是没有区别的。任何一种劳动已不再是一种支配一切的劳动,个体很容易从一种劳动转到另一种劳动,特定种类的劳动对他们来说只是偶然的形式,因而是无差别的。劳动已经不仅在范畴上,而且在现实中成了创造财富的一般手段,而不再是特殊的个人结合在一起的规定了。
2、对劳动认识的提高与抽象劳动的认识
当工人可以在现实中通过交换,把自己各种各样的具体劳动转化为被社会承认的抽象劳动的时候,就可以不关心自己所从事的劳动的内容与特殊的形式。劳动形式的改变,在原则上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斯密以前,人们意识到了劳动在创造财富中所起的作用,认为农业劳动创造财富,工业劳动创造财富,但都不能从各种各样的具体劳动中抽象出“劳动一般”。只有到了斯密时代,才第一次从形式多样、纷繁复杂的具体劳动中抽象出这个范畴。这是劳动演进过程中人的认识的升华。
另一方面,劳动的分工越来越细,劳动种类、劳动能力的品种不断增多,都可以获取工资。新的劳动部门和新劳动方式的建立,促进整个社会内部的分工和现代劳动体系的深化与发展。不管从事什么劳动,都可以获取工资。无论是生产工序中的某一个环节,都是最终产品的完成中必不可少的劳动形式。劳动创造价值也更为表象化,而且这种劳动并不是单一的某一环节,而是劳动一般。
3、马克思的抽象劳动范畴,与斯密“劳动一般”范畴没有质的区别,而是进一步发展
抽象劳动范畴克服了“劳动一般”在形式上、内涵上的模糊性和局限性,把一切形式的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都算在“劳动”范畴之内,从而保证了范畴使用的彻底性,增强了劳
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并进一步明确了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的对应关系,突出了抽象劳动范畴的历史性与社会性。
三、如何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如何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注解: (1、但是,生产商品价值的并不是某种形而上学性质的劳动,只有耗费在生产有用产品或服务上的技术劳动才能够生产价值。 2、可能会有人这样认为,既然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那么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他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他制造商品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比他人多。 3、熟练劳动只是在强度上,而不是 在特性上不同于非熟练劳动。 4、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加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和掌握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认识和理解以生产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历史进步性及局限性;进一步思考和分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在今天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过程。”因此,“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那么,在探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发生分离的原因时,在探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上,马克思是如何看待它所具有的“自然历史”性的,他眼中的资本家又是如何在怎样一种“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的发展阶段”[15]中,扮演他的“历史性”角色呢?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穷得一无所有可以是雇佣劳动产生的原因,却不是一定会导致雇佣劳动的产生,因为“单个人可以在私有权的各种可能的形式下??赤贫化”,甚至“人民大众丧失生产资料也还不能造成自由雇佣工人”,“自由雇佣工人的偶然存在并不影响整个社会生产方式,从而并不影响社会生产关系”。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资本主义时代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发生分离并产生了雇佣劳动呢?雇佣劳动的产生与生产方式的变革有什么关系呢?
根本的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对生产资料占有方式的要求,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它需要生产资料的使用逐渐集中,并排斥前资本主义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在马克思看来,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直接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17]所以,随着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随着分工的细化、协作的加强、机器大生产的出现,即社会化生产方式的确立,小生产方式必将被社会化的大生产所取代:对机器的操作将是协同的,产品将是共同生产的,生产的过程将是连续的、继起的,单独的个人既不可能直接占有这些生产资料,也不可能依据劳动介入的程度分配劳动产品。
这就是在马克思的心目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发生分离的“合理性”,也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优越于前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原因。正是资本主义式的生产资料的集中产生了与之对应的社会化生产方式。而这种社会化生产方式反过来又巩固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
中包括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历史上产业革命的完成真正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正是这一理论的一个印证。
那么,在这种生产者既要联合生产,却有无法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和产品的情况下,社会如何解决劳动者劳动能力的确认和个人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呢?答案仍然是雇佣劳动。它用货币这一商品经济的产物,解决劳动者劳动技能的单一性和需求的多样性的矛盾,解决生产资料集中占有和使用与消费资料的分散占有和多元化使用的矛盾。可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才是资本主义占有制度及以货币工资付酬的雇佣劳动制度存在的根源。
4、工资是如何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特殊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恰好满足了资本增殖的渴望
·与资本家的货币工资交换的是“劳动”还是“劳动力”? 我们讨论劳动力为什么成为商品,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资本增殖问题,接下来将要讨论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问题,恰恰解决了这个难题。
仍然是从分析资本家与工人的交易出发,显然,在这个交易中,资本家拿出货币是购买一种商品,而工人则是出售这一种商品并获得货币。那么,这种商品什么?是劳动?还是劳动力?斯密和李嘉图认为这个商品是劳动,但因此陷入了困境。因为,如果他们坚持劳动价值论,就会认为资本家买到的劳动与生产出来的商品中凝结的劳动是等值的,那么,资本家最初付出的货币与售卖之后得到的货币就必然相等。这就不能解释资本的增殖。所以,斯密试图用劳动价值论解释资本增殖问题的结果是他用折衷和多元的价值理论变相否定了自己的劳动价值论,而李嘉图却因为彻底坚持劳动价值论、又无法解决这个难题而导致了“李嘉图学派”的破产。
马克思没走他们的老路,而是对劳动和劳动力作了区分,提出了劳动力商品理论,并旗帜鲜明地提出,与资本家的货币工资相交换的不是工人的“劳动”而是他们的“劳动力”,即工人从事劳动的能力,也就是存在于工人体内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这解决了“牵涉到全部政治经济学中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为科学地揭示利润的来源奠定了基础。
那么,为什么说与资本相交换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就能解决资本增殖问题呢?这关系到劳动力商品特殊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马克思既然说劳动力是商品,它就会象普通商品那样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双重属性。以逻辑严密、思想深刻为特征的马克思,正是在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分析中,揭示了资本增殖的秘密和利润的来源。
(1)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创造价值
资本家为什么要购买劳动力?他购买这个商品所追求的使用价值是什么?显然是它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劳动能力的使用价值与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什么不同呢?不同之处在于:普通商品被消费后一般是会消失或磨损的,而劳动力商品虽然在被消费和使用时也会损耗――劳动者会感到疲乏、劳累,但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对它的消费过程同时是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是劳动的过程。能“创造价值”使劳动力商品具备了满足资本价值创造及增殖的需求的可能性。 那么,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为什么会比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大呢?也就是说为什么一定会有利润呢?这既关系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又关系到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总体发展状况,即从事剩余劳动的能力的发展状况。
(2)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与其他商品类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种商品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中,因而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人的身体的生产和再生产,这是通过消耗必要的生活资料来实现的。所以,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具体说来,它可以包括:①维持劳动力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显然,这与前面所谈到的雇佣劳动的第3个规定本质相同,只是前者尽量用了马克思的原话。如果我们把这里的分析与前面的界定联系起来,可以这样一一对应:①维持劳动力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是前面所提到的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或由劳动力商品中“存在的对象化劳动量决定”;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是“为了把这个一般实体改变得能够发挥特殊能力所必需的那些对象化劳动”[19];②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也即工资养家的费用,是工人进行自我再生产正常的费用,也属于必要的生活资料。
五、利润是工人创造出来的大于劳动力商品价值、同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当我们知道了劳动力商品价值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资本家在与工人进行交易的时候,支付给工人的货币工资其实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那么,为什么资本家售出商品得到的货币除去他所支付的全部成本后,会多出一个剩余的部分――利润呢?
1、为什么工人创造的价值必然大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人类社会世代积累的剩余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剩余价值
为了说明为什么工人创造的价值能够大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马克思为一种在大部分社会都存在的财富的积累和剩余起了一个“通用”的名称――剩余劳动。它说明了人类劳动的产物在维持生命之外还能存在积累和剩余的现象。
在马克思看来,这种剩余财富的积累――从事剩余劳动,是人类社会获得发展的必要前提,并会随着历史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进而不断扩大。与原始社会人们不得不用全部时间获取食物却不一定果腹,或奴隶社会因生活资料的匮乏而不得不杀死战俘相比,在今天,人们已经可以通过很少的劳动就能满足生存的需要。这表明了人类从事剩余劳动的能力已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事实上,由于现代社会分工复杂,为最终消费品生产而直接或间接服务的庞大的生产资料生产系统,已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社会为了维持生存而必须的劳动越来越少。美国只有不到3%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就不但能够满足人们对谷物的需要,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用来维持生存所必须的劳动已经非常小,全社会的劳动者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从事剩余劳动。具体到工人,由于他所得到的工资只是他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部分,所以他所从事的剩余劳动是无偿的。把这一原理运用到工人的一个工作日上,就清楚地解释了利润的来源。
从劳动力商品价值这一概念出发,马克思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区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时间,工人为自己劳动,他在这个时间创造的价值用补偿资本家购买其劳动力商品所花费的价值,即货币工资,马克思把这段时间的劳动称为必要劳动;在第二部分时间,他从事剩余劳动,他生产的商品售卖之后获得的货币额除去资本家预付的货币额,就是他的剩余劳动的价值表现,就是我们所探寻的利润。
这样,马克思就搞清楚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如何转变为价值创造过程的,搞清楚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同时,基于他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认识,他已不满足于以前的经济学家用“利润”揭示这一价值创造过程,而是创立了一个新的概念来表达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全新理解,这就是剩余价值,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因此,从量上来看,马克思的剩余价值与利润是一样的,而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观察问题的视角和这2个概念所反映的关系。利润是沿用资产阶级学者和资本家的用语,它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而剩余价值,是劳动力商品自身的价值与工人实际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额,它是工人劳动的产物。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工人创造的价值能够大于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的进步,在于世世代代劳动群众的积累和创造,在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已在根本上降低了人们为维持生存而必须付出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剩余劳动在表现形式上与以往的社会有所不同,它不再以使用价值的形式出现,而是以价值、以货币等抽象财富的形式出现,但实际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就是一种剩余劳动。
2、为什么是资本家而不是工人占有代表剩余劳动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占有规律使剩余劳动这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和结果,成为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源泉
照理说,既然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一种剩余劳动,而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就是剩余劳动的增大,那么,全社会的工人都尽力工作,甚至发明和创造一系列的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效率,使人们的劳动时间远远超出必要劳动时间,使全社会的剩余劳动越大越好,并非不合理,也非不道德。那马克思为什么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呢?
问题出在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上。这里的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指在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当资本家付出工资后,就享有了对工人劳动力的使用权,享有了对工人劳动种类、劳动时间、劳动强度等诸多方面的支配权,以及享有了对全部劳动产品的支配权,和商品售卖后获得的货币的所有权。在这种占有规律下,工人虽然是劳动者,是产品的生产者,却不是企业的主人、不是自己劳动产品的主人,也不能参与和决策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相关事物;而资本家却因为占有全部劳动成果而独享全部剩余价值。因此,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在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没有平等与民主,没有共同创造社会财富的志向和协作,只是支配与被支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是资本家通过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通过一整套管理系统,强迫工人在约定的工作时间中创造最大限度的价值,尽量远远高于劳动力商品价值的价值,并独自享有这部分价值的关系。因此,这是一个冲突和对抗的社会。马克思所痛恨的、想要根除的正是这种冲突和对抗。
结合剩余劳动的本质,我们还可以看到,必要劳动的减少、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的增加,其实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普遍前提,凝聚了劳动者在千百万年中的创造和积累,综合反映了一个社会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它并不单单为资本主义所独有,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
却成了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源泉。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马克思的痛恨和“斗争”了。
不过,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这个认识上,而是继续研究,凭借人类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积累达到自己发财致富的目的的资本家,以及“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和“经济范畴的人格化”的资本家,到底为这个社会带来了什么,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哪些又在必然的消极因素之中蕴含着积极因素。而在一切又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六、资本及雇佣劳动关系在历史上的确立,它们对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影响
以上所讲的马克思对利润及剩余价值来源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一种理论研究,但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个特色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接下来我们看看马克思是如何研究资本及雇佣劳动关系在历史上的确立,它们对社会经济运行方式产生的影响的。 1、“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而单是这一历史条件就包含着一部世界史。”
我们已经知道,马克思所研究的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形成,与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确立有着内在的联系,正是后者在生产力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优越性,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分离和雇佣劳动及货币工资制度成为一种必要。实际上,这也是资本、雇佣劳动关系在历史上得以确立的必要条件,这植根于深刻的社会生产条件的变化,在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因此,马克思说:“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而单是这一历史条件就包含着一部世界史。因此,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
最初,对生产的影响较多地来自物质方面,新的技术、工艺、操作方式被发明出来,需求和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渐渐地,满足新的需求和为市场生产成为生产的目的,生产更有规则、并日趋扩大。随着交换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增加,“生产的组织本身”开始被“流通和交换价值改变”,接着,农业的生产方式也改变:在某些地方,农业开始“完全由流通决定”,土地所有者及劳动者取得收入和消费产品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通过货币购买消费品
成为主要的生活方式,于是,“不仅生产方式改变了,而且一切与之相适应的旧的人口关系和生产关系,经济关系都解体了”[21]。随着对“(农业)生产方式本身的全面改造”的,“产业、商业和科学”的发展,物质生产开始进行全面的变革和发展,不过,就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形式而言,只有在现代工业发展起来时,雇佣劳动制度才能真正建立,而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22]可见,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的研究,马克思证明了货币资本与劳动力商品的结合“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对许多经济变革的总结,是随着其他生产方式的衰亡和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而确立的。
这就从根本上驳斥了亚当·斯密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资本主义当作永恒、合理的经济制度的观点。在亚当·斯密看来,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就能不知不觉地为别人的私人利益服务,从而为普遍的利益服务,这就是所谓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而马克思认为,并不是人人追求私人利益的最大化,就能使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运作起来,实际的情况是,所谓的“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会所设定的条件下使用社会所提供的手段,才能达到;也就是说,私人利益是与这些条件和手段的再生产相联系的。??他的内容以及实现的形式和手段则是由不以任何人为转移的社会条件决定的。”[23]只有这样,才能说明既然人“恒古不变”的天性是“利己主义”,为什么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方式并没有在更早期的历史中产生。
2、只有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发展起来了,社会化的生产方式才能真正确立,商品价值的社会属性也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虽然自从商品、货币产生,人类历史便迈出了社会化发展之路,但非常明显,前资本主义社会漫长的历史,仅仅是使它获得了初步的发展。真正使它获得长足发展,并彻底改变人类经济面貌的,是以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转化为雇佣劳动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那么,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何以具有这样“神奇”的力量呢?
这是因为,资本的运动就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运动,资本会不断地发动流通,促进流通。而商品的生产,就是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为别人而进行的生产,为社会而进行的生产。雇佣劳动制度的发展,会促使全社会的劳动者都通过货币工资的方式取得劳动报酬,这就更
促进一切消费都通过货币来媒介,这样,商品生产才会“普遍化”,才会“成为典型的生产形式”。
3、马克思如何认识资本的积极作用
研究了资本关系的本质和形成以及它对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影响之后,马克思对资本的进步作用和历史使命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高度评价,这是其资本理论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是从资本生产方式的目的、生产过程和效果、它对流通及消费产生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论述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的“文明作用”的。
首先,从资本生产的方式和目的来看,以价值增殖、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以货币为媒介的资本生产与以往以有限的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生产不同,它是无止境的。马克思认为:“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劳动”,它为人“发展丰富的个性创造出物质要素。”[24]
其次,从生产的过程和效果来看,为了不断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扩大剩余劳动时间,资本会不断扩大劳动的范围和质的差别,发展新的生产部门,建立普遍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创造新的使用价值、新的消费,交换不同国家的产品,就要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发现物的新的有用性,要探索地球,发展科技,培养社会人的一切属性,使之成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联系和广泛需要的人,在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的同时,“培养出社会人的一切属性”,生产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马克思认为,这也是“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
第三,从流通过程来看,因为资本趋向于使一切人用货币从它那里换取产品,因此,它会尽可能地消灭直接的、不进入流通和交换的使用价值的生产,让一切生产要素都服从于交换,通过直接地扩大流通范围,或在这个范围之内把更多的地点创造为资本的生产点等各种途径,不断扩大流通的范围,因而“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了,促进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和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整合,已经成为资本的历史使命之一。
最后,从消费来看,在以资本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中,因为工人的全部消费都是以货币工资媒介的,雇佣工人能够成为“独立的流通中心”,成为“交换者”,成为资本家的商品的潜在消费者。他们拥有的货币成为购买力和消费力的源泉,它们的数量越大,资本的市场和交换的领域就越大。因此,虽然资本家会因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尽力降低和限制自己工人的工资,限制自己工人的消费,却“希望其他资本家的工人成为自己的商品的尽可能大的消费者”;他虽然“要求他的工人节约”,却“决不要求其余的工人节约”,因而,资本家“不顾一切‘虔诚的’词句,寻求一切办法剌激工人的消费,使自己的商品具有新的诱惑力,强使工人有新的需求等等。资本和劳动关系的这个方面正好是重要的文明因素,资本的历史的合理性就是以此为基础的,而且资本今天的力量也是以此为基础的”。 4、马克思如何认识雇佣劳动的进步作用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资本和雇佣劳动始终是一对不可分开的、具有内在联系和相互依赖
性的范畴,因此,在研究资本进步性的同时,他也花费大量笔墨讴歌了雇佣劳动的优越性。主要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1、劳动者追求货币导致了普遍的勤劳和普遍的产业劳动。由于雇佣劳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同个人特殊的需要发生特殊关系的产品,而是为了货币,为了一般形式的财富,所以它不受特殊劳动的限制,因而,与资本的生产是没有止境的一样,雇佣工人“个人的勤劳”也是“没有止境的”,而这一点就“在为社会需要等创造新的对象方面”,起到了“富有发明创造才能的”作用,“打开了”“真正的财富源泉”。由于“每种劳动所生产的都是一般财富而不是特定形式的财富,从而个人的报酬也都是货币”,所以,雇佣劳动带来了“普遍的产业劳动”的可能性。[29]因此,马克思强调,只有在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地方,货币才能直接起到生产的作用,因为只有它才直接“交换和购买劳动,也就是生产活动本身”,因而“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预备时期,是以个人的和国家的普遍货币欲开始的。”
2、有利于形成新的社会劳动分工体系。由于雇佣劳动的目的与具体的使用价值无关,所以工人对自己“劳动的内容”、对“活动的特殊方式”等并不关心,“只要分工没使劳动能力完全片面化,自由工人对于自身劳动能力和自己劳动活动的预示着较好工资的任何改变,在原则上都是可以接受的,都是有准备的”,这促进了在全社会范围内开拓新的劳动方式、建立新的劳动部门,生产丰富多样的使用价值,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3、劳动的质量得到普遍的提高。因为雇佣劳动者必须像一般的商品生产者出售其产品一样出售其劳动力,因此他“对他所提供的商品是负有责任的,如果他不想被同种商品的另一些卖者所排挤,他就必须提供一定质量的商品”;更进一步,马克思认为,虽然劳动者仍然是“被自身的需要驱使着而劳动”,为维持生存而劳动,但他可以“自由地自己决定自己这种意识,即自由的意识”, 就使得雇佣工人是“比奴隶好得多的劳动者,甚至产生责任感”和进取心,因而会普遍地提高劳动的质量。
4、劳动者的收入得到提高和改进。在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能力的较高价值必须支付给工人本人并表现为较高的工资”,因此,“按照特殊劳动是否要求发展得比较高的、需要较多生产费用的劳动能力这样一些不同情况,工资便有很大的差别”,作为劳动能力的所有者,工人对工资的高低至少可以“坚持任何其他所有者也会坚持的??同等的关系”[34],所以,雇佣劳动在“给个人差别开辟了活动余地”的同时,也“给劳动能力本身的发展提供了剌激。”
5、货币工资所导致的消费品市场上自由、平等的购买行为,使劳动者在生活中体会到自由和平等。虽然自由工人通过雇佣劳动获得的工资在本质上只是他的生活资料,只是“交换价值的转瞬即逝的形式,作为单纯的流通手段执行职能”,但对工人来说,他“劳动的目的与结果仍然是抽象的财富,是交换价值,而不是特定的、受到习惯和地方限制的使用价值”,因而他们可以在生活中自由地支配其货币工资,把它转变为任意的使用价值,购买任意的商品,“既不受特殊对象的束缚,也不受满足需要的特殊方式的束缚”[35],而只是在量上受到限制;同时,作为货币的所有者,工人在消费品市场上购买商品的时候,会像任何买者一样,与商品的“卖者处在完全同样的关系中”,体验平等、自由的商品货币关系,增强劳动者的自尊和自信。
马克思认为,这诸多因素综合起来相互作用,会极大地“提高劳动的连续性和强度,增加生产,促进劳动能力品种的发展,从而促进劳动种类和工资方法的划分,最后,把劳动条
件的所有者和工人之间的关系本身变成新的买卖关系,并使剥削关系摆脱一切宗法的和政治的束缚”[36],为实现人们的自由个性创造条件。
七、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最好的地方”在于它是“剩余价值”理论
有了对以上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本章全部内容的理解,我们就可以明白马克思为什么称他自己的“书的最好的地方是??研究剩余价值时,撇开了它的特殊形态--利润、利息、地租等等。”而古典经济学却由于把它的“特殊形态和一般形态混淆起来”而使得对“特殊形态”的研究“乱七八糟”。纵观全章,我们可以看到,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内在冲动,到简洁明白的资本流通公式;从资本总公式中的矛盾,到劳动力商品特殊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价值创造到它与一般劳动过程的统一……,马克思其实是用一些非常彻底的范畴,如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创造等等,把一个非常重大而复杂的经济问题剖析得晶莹剔透、一目了然,而由此推及的对资本主义生产及流通过程的深入分析,更是集知识性、思想性为一体,给人以极大的理论享受。与此相比,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五花八门的利润来源理论,利息、工资、地租的“三位一体公式”等,都相形见绌,非但没有揭示出事物运动的规律,反而彻底地表现出了表面性、庸俗性和辩护性。
从上面的研究还可以看出,循着剩余价值来源的探索之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分析,不仅仅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更重要的是从这个过程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本质特征,这是一种继几千年自给自足经济的发展之后形成的社会化生产方式,它以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以市场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本方式,把人类世世代代孜孜以求的积累剩余劳动变成了剩余价值的创造,从而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焕发出一种新的活力,一种新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马克思对剩余价值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研究也没有脱离和背弃劳动价值论,自始至终,他始终高举着“劳动”的大旗,讴歌和赞美劳动者的历史作用和贡献,正确的地揭示出财富创造和积累的来源,指明了增加社会财富的正确方向。从而也彻底地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了劳动大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作用。
这一切足以使他大大超越了他同时代的以及后来的许多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化发展程度和趋势的揭示是马克思的功绩;由此把资本主义经济看成是一个历史的发展阶段是马克思的功绩;通过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概念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内在统一与本质不同,是马克思的功绩;通过揭示剩余价值生产及流通的过程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律,也是马克思的功绩。试想一下,有哪一位经济学家能够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揭示如此的历史发展大势,有哪一位经济学家能够象他那样孜孜读史以使自己的理论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有哪一位经济学家能象他那样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并在那个时代像他那样地大声讴歌;又有哪一位经济学家能象他那样深刻地认识到人民大众的历史作用并以让人民获得彻底解放为己任。
说到这里,我们也不难明白为什么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海尔布罗纳会对马克思作出如下的评价,这些话是如此的恰当以致于有必要把它们大段摆在这里,共同赏析:
“除了??一些愤激之谈外,马克思的分析是不能漠然置之的,它仍然是资本主义制度曾经受过的最严重、最深入的一次检验。这不是在道德标准下进行的一次检验,不是对利润动机不公正指手画脚、喋喋不休地进行指责――这是革命者马克思的资料,不是经济学家马
克思的资料。马克思的分析尽管有激情的一面,可是他作出的评价是心平气和,不带偏见的。就是由于这个原因,他的研究成果,尽管使人见了觉得不愉快,但确是确切和中肯的。”
“就像弗洛伊德教会我们透过个人行为的外观而把握人们的心理过程,或者像柏拉图教会我们通过未证实观念的表象来把握所掩盖起来的哲学问题一样,马克思也教会了我们洞察历史,而不是观看历史。”
“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这一名字和弗洛伊德及柏拉图一样长存人间的原因。马克思肯定不像强加于他的偶像崇拜那样一贯正确。他最好被认为是一个不可绕开(unavoidable)的伟大探险者,他的足迹已经不可磨灭地留在他所发现的社会主义大陆上。所有希望继续对此探索的人,不管他是否同意马克思的发现,必须尊重这个首先为人类获取了它的人物。”[37]
通过对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变迁及资本积累两重性和资本主义分配制度演变的分析,在认识资本积累进步作用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分配社会化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揭示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伴随资本积累规律而必然存在着的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本质。借鉴资本主义为适应分配社会化而采取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措施方面的可取之处。
按资分配基础上分配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引言
一、社会生产中的分配关系
1、生产决定分配 分配对生产的反作用 2、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3、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历史演变 二、资本主义分配中的不平等 1、分配不平等的衡量 2、分配不平等的表现
三、分配的不平等取决于人的天赋能力吗? 1、资本积累与相对人口过剩 2、资本积累与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3、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不平等的根源 4、无产阶级贫困化的本质内容
四、社会福利制制度可以解决不平等问题吗? 1、西方学者对社会福利制度的认识 2、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 3、社会福利制度的双重作用 4、社会福利制度并不能消除贫困 五、由分配不平等引起的几点思考
1、享受福利是否公民的基本权利?
2、如何认识福利制度的“界限”与“程度”?
引言
社会经济运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是基础,对其它几个环节
起决定作用。伴随资本积累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分配社会化程度也日益提高,由此产生了社会福利制度。但这并不可能改变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中作为有产者的资产阶级与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的对抗性,因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始终存在着富裕中的贫困。
到过资本主义国家的人,都会看到,那里普通家庭生活都很富裕,衣食无忧,比我们国家强多了。但在那里,仍然存在着不平等,究竟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呢?
美国收入最前5%家庭与最后20%家庭的差距
著名经济学家曼昆在其《经济学原理》“收入分配”一章里把“考察我们社会中经济不平等程度;考虑在衡量经济不平等时产生的一些问题;说明政治哲学家如何看待政府在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考虑旨在帮助贫困家庭脱贫实施的各种政策”这类社会问题作为重点列在了开头。这本身
资料来源:《参考消息》2000年7月6日
1%最富有的人拥有40%的家庭财富
就表明他们是正视资本主义的收入不平等问题的。 又据国际劳工组织研究报告指出,如果按平均每日生活开支不足14.4美元计算,在工业化国家中,美国的贫穷人口比例最高:
在工业化国家中美国的贫穷人口比例最高
资料来源:《参考消息》2000年7月6日
分配问题取决于什么?应如何分析这类问题?
一、社会生产中的分配关系
1、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对生产的反作用
任何分配方式都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
2、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3、历史演变
·资本主义早期,仅有初次分配时,工人阶级生活极其贫困: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60年代末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前的100年时间,工人阶级处于极其贫困的状态,关于这一历史,在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都有十分具体的描述。 首先,恶劣的劳动条件。 其次,工人的生活条件极差。 最后,工资不足以糊口。
总之,在资本主义早期,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确实在一极是十分明显的资产者财富的积累,另一极则是工人阶级贫困和劳动折磨的积累。
·战后,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由于分配社会化程度的提高,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使社会保障制度广泛推行,居民生活状况有了巨大变化:
首先,工人实际工资水平明显提高。
特别是在战后经济繁荣时期,这一点比较明显:
其次,消费结构明显变化。消费结构是指人们所消费的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在西方经济学中,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消费结构的变动情况。目前发达国家的恩格尔系数基本处于20%-30%的水平,不少国家已低于20%。如“1950年的医疗费用仅占个人消费的3.5%。到1990年,每8美元中就有1美元用于医疗开销。1950年多于1/4的钱被用于购买食物。而80年代后期,食物开支只占1/6。”(引自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上册,第1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最后,社会福利普遍增加。
美国联邦政府支出(1995年)
资料来源:刘美珣主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特征》第240页,清
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
工人实际工资水平的明显提高
项目 社会保障 国防 净利息 收入保障 医疗 保健 其他 总计 数量 (10亿美元) 336 272 232 220 160 115 179 1514 人均数量 (美元) 1277 1035 883 837 608 436 682 5757 支出中百分比 (%) 22 18 15 14 11 8 12 100 资源来源: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第25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总之,由于战后最初二三十年西方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为工人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资本主义分配中的不平等 1、分配不平等的衡量
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贫困率
·基尼系数:经济学中以洛伦茨曲线来表示经济的不平等程度。这一曲线表示由人口最穷的某一比率(如5%、10%、20%)的人口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如1%、3%等)。如果收入绝
对平等,此曲线应为一条直线,否则会是一条曲 基尼系数图 线。如图中表示的把OE直线与OCE曲线之间的面积与整个OBE直角三角形相除,就会得出对不平等程度的一个度量,这就叫基尼系数。一般若比值超过0.4即表示分配差距过大。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收入 : 20%为富裕;30%-40%比较富裕;40-50%小康;50%以上较贫困;60%以上为贫困。
·贫困率:低于全国平均收入;或一定人口的最低收入线(一般以3-4口之家的二至三倍最低食品支出计算),美国的贫困线一般以此计算。目前美国的贫困率为15%左右。
2、分配不平等的表现
·从生活资料占有上看
人类生活的四大要素衣、食、住、行所需要的服装、食品、住房和汽车这些生活资料来
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所谓“食不果腹”、“衣不敝体”、“无家可归”和“无车可乘”的情况已不普遍,大部分居民是可以满足这些基本需要的,有自己的住房和汽车。当然,人们所拥有的这些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是有着极大区别的。但总体上看在生活资料占有上的差别是最小的。
·从收入分配上看
收入分配指当年创造的流量收入:薪金、利润、利息、股息、转移收入。曼昆在“美国收入的不平等”标题下列出了下面的表格:
美国的收入分配
年份 1994 1990 1980 1970 1960 1950 1935 最低五 分之一 4.2 4.6 5.2 5.5 4.8 4.5 4.1 第二个五 分之一 10 10.8 11.5 12.2 12.2 12 9.2 中间五 第四个五 分之一 分之一 15.7 16.6 17.5 17.6 17.8 17.4 14.1 23.3 23.8 24.3 23.8 24 23.4 20.9 最高五 分之一 46.9 44.3 41.5 40.9 41.3 42.7 51.7 最高5% 20.1 17.4 15.3 15.6 15.9 17.3 26.5 资源来源:(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下册 第45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
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变化的趋势:1935-1970年分配差距趋于缩小:最低五分之一家庭收入份额由4.1%上升到5.5%,而最高的五分之一家庭收入百分数由51.7%下降到40.9%;近年来这种趋势发生了逆转:1970~ 1994年,低收入组从占5.5%下降到4.2%;高收入组从40.29%上升到46.9%。??不过值得指出的是他在列出上述数据后又以案例的形式提出了潜在的问题:如贫困衡量的标准不科学,忽视了经济的流动性等,实际上他的意思是说贫困并没有那么严重。就算这的确都是事实,但我们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不平等并不仅仅表现在收入这一个方面。所以,家庭收入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从家庭财富拥有量看:
财富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耐用消费品如住宅、汽车等 ,以及为保证生活需要而建
立的后备金,如定期储蓄存款、活期存款等。另一类是资本资产如住宅以外的房地产,公司股票,债券,信托资产,非公司企业财产。显然,这较之家庭收入占有差别更大。
·从家庭资本拥有量看:
20世纪90年代,美国10%的富裕家庭拥有全部股票的89.3%,债券的90.3%,由此不难看出,在这方面的巨大差距。
四种差别的变化
10%的富户占全部的% 1963 资本占有量 81.9 财富占有量 65.1 住宅占有量 23.8 1983 88.9 71.7 34.9 1994 66.8 90%的普通户占全部的% 1963 18.1 35 76.2 1983 11.1 28.2 65.1 1994 33.2 20%的富裕户占全部的% 收入 41.3(1960) 41.5(1980) 46.9 20%低收入户占全部的% 4.8(1960) 5.2(1980) 4.2 资料来源:(美国) 杰瑞〃科伦比《日益扩大的差距-八十年代美国的阶级两极分化》《经济学译丛》
1988年第8期;1994年材料引自(美国)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
·从收入与财富两方面衡量的基尼系数
收入: 财富:
o 1960年 0.364 o 1962年 0.80 o 1980年 0.365 o 1983年 0.80 o 1995年 0.421 o 1989年 0.84
三、分配不平等取决于人的天赋能力吗?——分配不平等探源
曼昆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认为:“一个人收入取决于这个人劳动的供给与需求,供给与需求又取决于天赋能力,人力资本、补偿性工资差别、歧视,等等。”他还进一步说,“由
于劳动收入构成美国经济中总收入的四分之三,所以,决定工资的因素也就是决定经济中总收入如何在各社会成员中分配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他们决定了谁是富人,谁是穷人。”他说得是否有道理,我们又是如何分析这个问题的呢?仅从收入差别来看,他讲的劳动(力)的供求是有道理的,但决定其供求的是什么呢? 1、资本积累与相对人口过剩
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即曼昆所讲的对劳动的供给与需求,首先取决于资本,取决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按照资本的本性,它总是在不停地扩张(资本增值的冲动,竞争的压力)。量总是在不断增加,同时,质也会不断提高,这种质的提高,表现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改进技术会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要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必然力求首先使用先进技术,这会引起两方面的后果:资本的不变部分相对增加,而另一方面,资本的可变部分却相对减少。这些必然影响到对劳动力的需求,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在传统工业部门会明显地出现可变资本量相对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减少,由此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即产业后备军。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本的影响确实是很重要的,受到过良好教育,有相当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会比普通的工人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但人力资本投资往往又与家庭经济状况相联系。据1994年统计,在美国,上层家庭孩子大学毕业的占76%,下层家庭孩子大学毕业的不到4%。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一个调查表中看家庭经济状况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
美国的阶级结构(1983年) 家庭百分阶级 比 1% 14% 资本家 名牌大学 投资者、继承人、总经理 50万以上 教育状况 职业 家庭收入 高级管理人员 、 中等实业家、专业人5万元以上中层阶级 学院毕业 员 大学毕业至少中管理人员、非专业人员 中层阶级 学 非零售销售人员、手艺人、工头 3万左右 上
正在阅读:
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06-06
PPPoE 技术原理及其标准化06-12
以变化为话题的作文600字03-31
浅谈新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05-21
上半年粮食流通依法行政工作总结09-12
保险公司合规绩效考核办法10-10
城市桥梁事故应急预案10-09
2016年手机按键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1-08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12-17
销售部日常管理办法 - 图文07-0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历史背景
- 政治经济学
- 马克思主义
- 产生
- 土建质检员考试综合模拟题(附答案) - secret
- 2014年英语中考复习单项选择专项练习
- 2016年北大经院金融硕士考研参考书单
-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辩论队新生赛活动总结
- 中国聚氨酯硬泡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目录) - 图文
- 德国耶拿ZEEnit700P原子吸收光谱仪(维护保养和故障分析及排除)
- 天然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动向及其应用
- 应用光学例题
- 2010.5.24马哲考试题目整理后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工程旁站监理方案
- 初一语文期中试题
- 巩树本同志在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动员会上的讲话
- 2016(房地产行业报告)
- 镉、铅、铬、铜的电化学分析法
- 企业捐赠、赞助资产的价值
- 混在建筑界你要认识石材 - 图文
- 医院建筑设计方法及概念
- 中考托物言志样文
- 最新精选+详解2013届高三数学名校试题汇编(第3期)专题11 概率
- 高铁车站高峰期客运组织工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