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详注

更新时间:2024-03-25 02: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语>十二章》详注

一、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 子:这里“子曰”的“子”,王力《古代汉语》解释为“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现代汉语词典》:“子:③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夫~︱孔~︱诸~百家。④古代指你:以~之矛,攻~之盾。”《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子:②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论语·子路》:‘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又写在姓氏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如‘荀子’、‘庄子’。”《辞海》:“子:④古代男子的美称或尊称。如:孔子;孟子。也用作敬称对方之词。《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古代也指师长。如:子曰;子墨子。”据上可知,“孔子”“孟子”的“子”,是古人对男子的尊称。正因为“子”本来是用来尊称男子的,所以又引申作对师长、老师的尊称。所谓“子曰”的“子”。初中课本将这种“子”解释为“先生,指孔子”非常正确。 2.曰:动词,说。

3.初中课本注释为“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金良年《论语译注》:“时:用以修饰‘习’的副词,指一定或适当的时候。习:练习、温习。”王力《古代汉语》:“时:以时,按时。时习,按时诵习(依王肃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时:

1

⑤按时。《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辞海》:“时:⑥时时,时常。《汉书·赵充国传》:‘愿时渡湟水北逐民所不田处畜牧。’⑦按时。《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辞源》:“时:㈦按时。《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㈧时常,经常。唐岑参《岑嘉州诗二·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请君时忆关外客,行到关西多致书。’”杨伯峻《论语译注》:“‘时’字在周秦时候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王肃的《论语注》正是这样解释的。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释为‘时常’,是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 以上诸书均将“时习之”的“时”解释为“按时”。依照《现代汉语词典》,“按时”是“依照规定的时间”的意思,而非“时常”、“常常”的意思。但现在依然有人解释为“时常”、“常常”,如袁庆德《论语集释》:“时:时常,经常。”

4.“习”字,初中课本注释为“复习”,金良年《论语译注》注释为“练习”、“温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为“反复练习”,《辞海》解释为“温习”、“演习”,《辞源》解释为“复习”、“练习”。杨伯峻《论语译注》:“一般人把‘习’解释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义,如《礼记·射义》的‘习礼乐’、‘习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这一‘习’字更是‘演习’的意思。孔子所

2

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像礼(包括各种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这些,尤其非演习、实习不可。所以这个“习”字以讲为实习为好。”“温习”就是“复习”。“复习”是“重复学习学过的东西,使巩固”。“练习”是“反复学习,以求熟练”,实际也就是“温习”、“复习”。“实习”是“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和检验,以锻炼工作能力”。“演习”是“实地练习(多指军事的)”。总之“复习”、“温习”、“练习”为一组,“实习”、“演习”为一组。这两组词语的区别在于后一组是实地地去做。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固然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复习”、“练习”了。况且,所谓“复习”、“温习”、“练习”本来就包括实习、演习在内。所以这里的“习”字,不必刻意地讲成“实习”、“演习”。其次就“复习”、“温习”、“练习”而言,它们也有一定的区别。“复习”、“温习”侧重于反复性、重复性,强调对已学知识的再次学习;“练习”则侧重于训练。相比较而言,这里的“习”以解释为“练习”为妥。

5.“学而时习之”的“之”是代词,泛指学习的东西,可译为‘它’,也可不必译出,因为学的东西很广泛,没办法一一指出来。另外,“学”和“习”这两个动词,共用一个宾语“之”。“学而时习之”就是“学之而时习之”。这里的“而”是连词,连接的是动词“学(之)”和“习之”,表示二者之间是顺承关系(也叫承接关系,

3

属于顺接关系的一种),可译为“然后”、“之后”、“接着”等。但也有人(如《《中学文言文索引辞典》》)认为这个“而”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应译为“而且”、“并且”。

6.不亦说乎:《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把“不亦??乎”解释为“不是很??吗”、“不是太??吗”。初中课本将“不亦说乎”注释为“不也是很愉快吗”。这都等于将其中的“亦”解释为“很”、“太”。何乐士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则将“不亦??乎”解释为“不也??吗”、“不是??吗”。这又等于将“亦”解释为“也”。洪成玉《古汉语复音虚词和固定结构》说“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其中的“亦”字的“意义较虚”。马汉麟《古代汉语讲义》:“‘不亦??乎’里的‘亦’字是个凑足音节的助词,用在这里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不亦乐乎’就是‘不乐乎?’字面上是否定的,意思上是肯定的,其实就是‘乐’。” 7.有朋自远方来:王力《古代汉语》:“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这言外之意就是这里的“朋”是“同门(师)”的意思。所谓同师或同门,就是指“受业于同一个老师的人”(《现代汉语词典》),所以有人干脆将这个“朋”字解释为“同学”。然而,这里的“朋”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辞海》却都解释为“朋友”。《辞源》:“朋:㈠朋友。《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易·蹇》疏、《周礼·地官·司谏》疏并引汉郑玄:‘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也就是说,《辞源》也将这里的“朋”释为“朋友”。什么是“朋友”?依据《现代

4

汉语词典》,“朋友”是“彼此有交情的人”。依据《辞海》的解释是:“朋友:①《周礼·地官·大司徒》:‘五曰联朋友。’郑玄注:‘同师曰朋,同志曰友。’亦泛称相交好的人。《论语·公冶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辞源》的解释是:“朋友:㈠同师同志的人。《易·兌》:‘君子以朋友讲习。’《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看来,古代的“朋友”有两种意思,一是“同师的人与同志的人”,二是“相交好的人”,即“彼此有交情的人”,而现代汉语中仅有第二种意思。《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皆以“朋友”释“有朋”之“朋”,按道理这二者所谓“朋友”应该是现代的所谓“朋友”。《辞源》释“有朋”之“朋”为“朋友”,却又通过引用,将“朋”和“友”分开解释,仿佛这里的“朋”等于今之“朋友”,又等于古之“同门”、今之同学,然而“同门”、同学,就今天而言是不可称为“朋友”的。不过,从《辞源》对“朋友”的解释来看,它之所谓“朋友”,实际上是古之所谓“朋友”,而非今之所谓“朋友”,亦即只等于“同师同志的人”,即“同门者与同志者”。这样,《辞源》就等于以“朋+友”来解释“朋”。显然“朋+友”不等于“朋”,《辞源》之解误也。

8.前面说“不亦说乎”,后面说“不亦乐乎”,“说”和“乐”有什么区别吗?“说”同“悦”,《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为“高兴”、“愉快”;“乐”,《现代汉语词典》解为“快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为“快乐”、“高兴”。就字面意思

5

看,“说”和“乐”似乎没有什么区别。朱熹《论语集注》引程颐说:“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这是说“说”和“乐”有区别,“说”是内心快乐、喜悦,“乐”是喜形于色,是表现于外的快乐、喜悦。

9.人不知而不愠:“人”就是“人云亦云”、“待人诚恳”的“人”,是“别人”的意思。这里的“知”不是“知道”的意思,而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的后面省略了宾语“我”。这段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这个“我”不是专指的说话的孔子,而是泛指所有的人。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等。“不愠”前面省略了“我”。这句话直译是,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自己却不生气。刘宝楠《论语正义》说:“‘人不知’者,谓当时君、卿、大夫不知己学有成举用之也。”这是说这里的“人”是“别人”的意思,但不是泛指所有的、任何人,而是指的君、卿、大夫这样的执政者。“不知”是说这些人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已经学业有成,可以担任职务。

10.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说全了是“我不亦君子乎”,这是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即“我亦君子”,意思是“我也是君子”。这是一个判断句。古代的判断句不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一个动词“是”。

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1. 日:“日久天长”、“多日不见“的“日”是名词,作主语;“日

6

新月异”、“日理万机”的“日”是名词,但作状语,意思是“每天”、“天天”、“一天天地”。

2. 吾身:“身先士卒”、“身临其境”的“身”是“自身”、“自己”的意思;“立身处世”、“修身养性”的“身”是指“(自己的)品行、品德”。“三省吾身”的“身”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为“(自己的)品行、品德”,“吾身”即“我自己的品行”,但更多译本却释为“自身”、“自己”,“吾身”即“我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与不忠,与朋友交而不信与不信,传习与不习,这些并不都是有关一个人的品行、品德的问题,所以“身”应该释为“自身”、“自己”。

3.为:读wèi,介词,替、给的意思。“为人”是一个介宾短语,作动词“谋”的状语。

4.谋:动词。谋划,考虑。这里指谋划、考虑事情。

5.而: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属于逆接关系),意思是“却”、“但”、“可是”等。

6.忠:形容词。忠诚,尽心竭力,尽心尽力。 7.信:形容词。真诚,诚实,守信。

8.传:动词。传授,讲授。这里是动词活用作名词,指老师传授的知识。有人说是指作为老师的自己传授给作为学生的别人的知识,有人说是指作为学生的自己接受的作为老师的别人所传授给自己的知识。课本注释为“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是认为“传”是指作为学生的自己接受的作为老师的别人所传授的知识。

7

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 而:这里有六个“而”,都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属于顺接关系),可译为“就”、“便”等,或不译。

2. 志:动词。立志,立定志愿。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范围。可译为“在??方面”,也可以不译。

3. 立:课本注释为“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这个注释似乎讲不通,难道孔子到了三十岁才可以“独立做事情”?金良年《论语译注》:“立:自立,即确立了人生目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注:“三十而立:三十岁能自立于世。” 4.《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注:“不惑:遇事不疑惑。”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不惑,是不为邪说、异端所惑乱。”袁庆德《论语通释》:“不惑:不疑惑,指有很强的分辨是非的能力,遇到事情不会感到疑惑。”

5.天命:《现代汉语词典》:“天命:迷信的人指上天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之下的人们的命运。”《辞海》:“天命:①上天的意志和命令。能致命于人、决定人类的命运。天命观念最初发生于殷周时期。当时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或把自己的意志假托为上帝的命令,称之为‘天命’,用来作为对人民进行压迫的合理根据。周人已对天命有怀疑,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如叔兴、子产等已不信天命。但天命观念仍长期存留。②自然界的必然性。《荀子·天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③先天自然的

8

禀赋。《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宋以后理学家多发挥《中庸》之义,把人性和道德意识看做是‘天’所‘命’给人的自然禀赋。程颢说:‘言天之付与万物者,谓之天命。’(《遗书》卷十一)。”《辞源》:“天命:㈠古代把天当作神,称天神的意旨为天命。《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㈡自然的规律。《荀子·天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㈢自然的禀赋,天性。《礼·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脩道之谓教。’”

初中课本注释为“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又指什么?不就是指“上天的意志”,或“上天主宰之下的人们的命运”吗?可是就是不愿明说!《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这里的‘天命’含有上天的意旨、自然的禀赋、人生的责任和义务等多重含义。”一个“天命”怎么能指这么多的内容?这不是把“天命”的几个意思都加在一起了吗?朱熹《论语集注》:“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知此则知极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金良年《论语译注》:“天命:此指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金说实本于朱熹《集注》。“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不就是“自然界的必然性” 吗?不就是“自然的规律”吗? 看来“五十而知天命”的“天命”到底作何解释,还存在着分歧。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刘疏:‘天命者,《说文》云:“命,使也。”言天使己如此也。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

9

按:《韩诗外传》和董仲舒都以为天的生人,是要使他顺善循理,以自贵于别的生物。刘氏据韩董二家释孔子‘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的话以解这章的‘知天命’,似胜局于禄命说的解释。”按照毛子水的说法,“五十而知天命”的“天命”,就是天之所命的意思,即上天对人的要求,就是“天神的意旨”。但这里所谓天的意旨,不是就禄命而言,而是叫人行善。

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1.《现代汉语词典》:“温:⑤<动>温习:~书︱~课。” 2.故:形容词。旧的,原来的,从前的。这里活用作名词,指旧的知识,即学过的知识。同样,“新”也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新的理解与体会。

3.这里的“而”字表示什么关系?或者说“温故”和“知新”之间是什么关系?初中课本注释“温故而知新”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是把这个“而”字理解为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于是”、“就”、“便”等。《现代汉语词典》:“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这也是把这个“而”字理解为表示顺承关系。杨伯峻《论语译注》注释:“皇侃《义疏》说,‘温故’就是‘月无忘其所能’,‘知新’就是‘日知其所亡’,也通。”按皇侃《义疏》之说,“而”就是表示并列关系,“温故而知新”就是既能温习旧的知识,又能学习新的知识。金良年《论语译注》取后一说。 4. 可以:就是今天的“可以”。为:读wéi,动词,做。有人认

10

3.初中课本注释“切问而近思”为:“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这是将“切”理解为“恳切”,杨伯峻《论语译注》也将它译为“恳切”。但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金良年《论语译注》则释为“急切”。李泽厚《论语今读》:“‘切’,亦作急切解。如皇侃《义疏》等??”这个“问”字是否可译为“提问”呢?《现代汉语词典》对“提问”的解释是“提出问题来问(多指教师对学生)”。由此可知,所谓“提问”,是自己提出问题来希望别人作答。这里的“问”应该是自己询问、请教他人,所以不能解释为“提问”。袁庆德《论语集释》:“问:指请教。” 4.“远看”就是看远,就是往远处看;“近思”就是思近,就是思考近处之事。什么是近处之事呢?初中课本说是“当前的事”,杨伯峻《论语译注》说是“当前的问题”,钱穆《论语新解》则说是“(与己身)接近处”,亦即和自己最相关的事情。 5.仁:形容词,仁爱。这里活用作名词,指仁德,即仁爱的品德。 6.其:人称代词,它们。指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其中”,即它们之中。意思是做到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也就具备了仁德了。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y3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