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聚奎与陈光的比较

更新时间:2023-11-10 12:28: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李聚奎与陈光的比较

老资格的红一师师长李聚奎的人生出了岔道。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为了发挥红一方面军缩编后大批干部的作用,也为了在红四方面军安排一些干部,中央安排红一方面军相当部分高级将领去红四方面军担任参谋长。红一师师长李聚奎去王树声的红31军担任参谋长。1935年9月9日,草地分兵后,李聚奎滞留在红31军而不能北上。

如果始终担任红31军参谋长倒也罢了,因为红31军后来得以保全,并改编为129师386旅。偏偏李聚奎又被调任红9军参谋长,最终去了西路军,然后是全军覆灭,他千里跋涉,历尽艰险,历时近两个月,于1937年2月终于找到了党中央。

从1935年9月到1937年2月,这个一年半的时间,是李聚奎人生的低谷时代,除了失败就是失败,最后是分散行动。在这个时间段里,先行北上的红一方面军获得了大发展,排序相等于李聚奎的陈光已经代理林彪的红一军团长,地位弱于他的杨得志、杨成武、邓华、黄永胜、杨勇、李天佑都进步为师级干部,已经和李聚奎等列。

这一个阶段的经历,对于李聚奎最大的损失是由独立指挥部队的军事首长转型当了高级军事助手,他丢失了指挥自

己老部队的机会。

1937年红军改编,李聚奎去他曾经担任参谋长的红31军改编的386旅担任参谋长,成了陈赓的军事助手,而曾经等列的陈光担任了343旅旅长。

李聚奎很能打仗,1938年春任129师青年纵队政治委员,青年纵队辖东进纵队分流的2团和386旅771团,属于旅级建制。到此,李聚奎大体恢复了曾经的位置,这个时候,杨得志、杨勇、李天佑都还没有进入正旅级,唯独邓华、杨成武因为在晋察冀发展太快竟然进位为晋察冀独立师师级干部。

129师力量整合,李聚奎任鲁西北先遣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先遣纵队辖三个团,是一支比较强大的力量。 为了整合冀鲁豫交界处系统复杂的抗战力量,1939年6月,徐向前到山东,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山东地区出现了非常能打的统帅。

1941年春,李聚奎调任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副司令员。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的司令员兼政委是薄一波。把李聚奎远远的从山东调动山西来,大约就是给薄一波配一个军事副手,因为薄一波不是军事干部,而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这种统一战线性质的部队,必须由薄一波担任首长,李聚奎只能当副手。

薄一波的决死队1纵后来进入太岳军区的序列,薄一波本人任八路军太岳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原来的军区司令员陈赓只能降一格担任太岳纵队司令员。1942年9月起,薄一波任中共太行分局委员,中共太岳区委书记,成为陈赓顶头上司。

薄一波和陈赓合作的非常不愉快,为1954年留下了梁子。

1942年,薄一波的决死队1纵队改称1旅,李聚奎任旅长兼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在薄一波同志领导下,进行了开辟太岳抗日根据地的斗争,组织部队和地方民兵开展游击战争。

1942年和1943年,率决1旅并组织县区民兵共13个游击集团,齐心协力反“扫荡”,粉碎了日寇“围困沁源”的阴谋。延安《解放日报》连续发表通讯和社论称赞:“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根据地的一面旗帜。” 抗战结束,中共开始布局东北,冀热察成为极重要的通道,原定山东军事司令员林彪调向冀热察,为了加强这一地区,他的很多老部下和老部队开始云集。

在这一背景下,李聚奎任冀察热辽军区参谋长,指挥了争夺古北口的战斗。

李聚奎从七岁开始上学,这是他后来人生的一个极重要的基础。

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在本帖初期就已经有了争论。一个聪明人能够看懂箭头,但如果不能识字,看懂箭头没有意义。 比如,无论雨花石如何努力,我也绝对看不懂俄文版的苏军十大打击的军事布局,因为我没有学习过俄罗斯文字。 1946年,国共美在北平设立军调部,有文化的李聚奎奉命参加北平军调部工作,任我方执行处副处长。在停战谈判中,坚持原则,针锋相对,得到叶剑英同志的高度赞扬。 到军调部搞军事外交,一定要有文化基础,否则不可能开展工作。

军调部工作结束后,1946年12月,李聚奎调赴东北,1947年初西满军区成立,任参谋长,协助司令员黄克诚、政治委员李富春工作。

黄克诚是政工干部出生,李富春更是政工干部,他们两个都不长于打仗,李聚奎这个参谋长就非常重要。

李聚奎的资格很老,但和黄克诚、李富春相比就弱了,尤其人家黄克诚亲自带领三万军队进入东北,那是大股东。 李聚奎有资格、有能力,但1946年12月的东北,大的人事布局已经完成,可供他发展的空间有限。我们知道,东北野战军相当多的纵队司令后来仅仅是少将,一纵司令员李天佑才上将呢,李聚奎去当纵队司令员就有些委屈,所以,只好去二级军区干助手。

当时的军区有二线部队,但主要是负责保障。这个李聚

奎有能力,保障工作做的好,1948年4月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兼西线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在负责中长路以西部队的后勤保障。

李聚奎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的保障后勤贡献很大。

平津战役后,李聚奎继续担任后勤保障工作。 1949年11月,东北野战军副参谋长陈光调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李聚奎担任第四野战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参与了海南岛战役的指挥。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未雨绸缪,中共调李聚奎去东北军区担任后勤部部长,为朝鲜战争提供了后勤保障。

1952年9月,李聚奎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

这个时候,国家要搞石油,石油当然是政府工作,但石油大多在荒郊野滩,在当时,只能由转业部队去完成这样的任务。

后勤干将李聚奎去了,1958年,因为工作开展的问题回部队,接替他的还是部队干部余秋里。 重回部队的李聚奎还是干后勤。

李聚奎的人生,从1935年6月,就是调来调去,这种调来调去,一个反应了他有能力完成工作,一个反应了他品

质高尚。

和陈光相比,李聚奎前期资历相当,抗战时期,陈光高一大截,解放战争开始,李聚奎虽然调来调去,整体是进步的,而陈光就一步一步下降,在1949年11月,二人的交集是交接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

1958年,重回军队的李聚奎补授上将,而陈光已经死了。

性格决定命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xz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