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论、还原论、假说演绎、归纳推理、黑箱方法、观察渗透理论总结-研究生考试预测

更新时间:2023-10-20 07: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整体论与还原论对医学的影响

整体论 亦称“机体论”。用系统的、整体的观点考察有机界的理论,由贝塔朗菲所创立。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有些对象可以通过解剖拆分后来认识,有些则不必或根本不可能进行解剖拆分,所以就形成了还原论和整体论两大认知世界的方法.所谓还原,是一种把复杂的系统现象、过程层层分解为其组成部分的过程。如此复杂系统可以通过它各个组成部分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来加以解释。多数人认为还原论方法是迄今为止自然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人们习惯于以“静止的、孤立的”观点考察组成系统诸要素的行为和性质然后将这些性质“组装”起来形成对整个系统的描述。例如为了研究生命,我们首先将其分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各个部分,然后研究其各个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研究组成这些系统的各个器官,为了解器官又必须进一步研究组织直到最后的细胞、蛋白质、遗传物质、分子、原子等的研究。寻找并研究物质的最基本构件的做法当然是有价值的但它有其局限性。因此我们要谈到整体论。与还原论相反的是整体论将系统完全分成部分的做法是受限制的对于高度复杂的系统这种做法就行不通因此我们应该以整体的系统论观点来研究事物。比如研究一台复杂的机器还原论者可能会将机器拆散成几千、几万个零部件并分别进行考察这显然耗时费力效果还不一定很理想。整体论者不这么干他们采取比较简单一些的办法不拆散机器而是试图启动运行这台机器观察机器的反应从而建立起之间的联系这

样就能了解整台机器的功能。整体论基本上是功能主义者他们试图了解的主要是系统的整体功能。这样做可以将问题简化但当然也有可能会丢失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由以上的阐释我们对整体论与还原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医学领域,对很多事物和现象的认识特别是精神心理方面的认识,不可能全部实现量化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确实也没有必要去实现量化,不可能都去解剖且尸体与活体本身存在差别。在不可解剖拆分和难以量化这两种情况下就只能采用整体论来认识世界。

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之一在于认识论

即中医在认识上以整体论为主西医则以还原论为主。受各自的认识论的影响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形体组织及五官九窍都可纳入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系统,通过经络的联系,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及皮肉筋骨等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医学不但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也是一个整体,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生命价值观。它强调人要敬畏大自然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只有人体内外达到了动态的阴阳平衡才能获得身心俱康的生命最高境界。这种整体论以阴阳五行为其基本理论,用阴阳说明其对立统一,用五行说明其相辅相成与相反相成的关系。正因为中医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很多都源于日常生活中非常直观的现象和体验所以生活经历越丰富就越能理解中医。西医学则,任何生物学问题是必须在物理化学的层次加以阐明才算是得到根本解释的,也就是必须还原为物理化学问题。而根据这种观点,整体由局部组

成,高级运动由低级运动组成,可一直追溯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因此,自然就会重局部而轻整体,重分析而轻综合,重微细结构而轻相互关联。因此中医的特点强调的是不直接对抗病邪而是修补和激发自身的防御体系和自愈系统从而与自然界的病邪达到相安无事的共存状态。西医的治疗对象是病.是将有检验指标的症状控制住中医的治疗对象是人目标在于促进生命过程的自我实现、自由发展及自行和谐最终成为平人阴阳平衡和谐的人.

在自然科学领域科学家已经认识到微观与整体的矛盾其“不相容原理”认为“一个系统的复杂性增大时,我们使它精确的能力必将减少在达到一定的阈值以上时复杂性和精确性将互相排斥”将之引入医学领域人体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复杂性应该超过任何现有的事物过分精细化的研究会使我们反而无法正确地认识它在中医经典《内经》中就提出,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可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这句话就明确提出了宇宙万物的无限可分性由十推百由千推万永无止境所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探讨宇宙和生命科学是不适宜的.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家选择了整体论通过事物表现来的外部征象来探索事物内部规律其思想核心就是“整体”和“平衡”。整体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任何局部病变都和整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认识疾病时我们需要始终从整体出发。任何疾病的产生都是整体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而平衡的不同环节遭到破坏会产生不同的症状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人体外在症状的分析和研究来判断体内平衡的

破坏情况从而掌握疾病的本质。把握疾病的转归。

还原论与整体论作为两种不同的认识研究方法,它们本身无所谓优劣之分,两种方法论需要相互补充和相互制约。一方面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狭隘性,它需要用整体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弥补。另一方面;整体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模糊性。有必要用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加以澄清。因此中医与西医也应是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的.

整体论与还原论的统一 :首先,要充分认识还原论与整体论优势互补、辩证统一的必要性:双方各有自己的劣势、 局限性,还原论无法把握整体所涌现出来的新属性,整体论不能深入事物的内部把握深层次的本质:还原论忽视经验。整体论缺乏实验;还原论否认形象思维,整体论缺乏逻辑性;还原论强调定量分析与精确性,对于难以定量化与精确化的事物无能为力,整体论缺乏定量分析。 其次,实现还原论与整体论的优势互补是有可能的:1,还原论的优势正是整体论的劣 势,整体论的优势也正是还原论的劣势,在充分地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要自觉地注意,警惕各自的劣势、局限性:只有切身地体会到自己的劣势、局限性,才能想办法克服、弥补,才能看到对方的长处,取长补短,实现互补。2,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虽然各有优势,但都是大脑思维功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3,现代的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为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实验————归纳 培根在反对经院哲学和亚里士多德

逻辑、批判诸“假象”的基础上,创立了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归纳法——科学归纳法,主张通过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大量收集正反事实材料,从许多个别具体事物中找出它们的共同规律。为近代的科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论。培根归纳法包括五个主要环节,即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 培根的归纳逻辑作为一种历史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局限性局限性局限性。主要表现是:培根归纳法本是一种只有有限的助发现作用的科学方法,却被夸大为唯一的、起决定作用的、绝对可靠的方法;假说、演绎和数学在他的科学方法论中没有适当的地位。培根的方法论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培根没有认识到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他不了解归纳和演绎在认识过程中的辩证关系,竭力贬抑演绎法;夸大归纳法在认识论中的作用,视归纳法为解释自然的“真正钥匙”。他没有认识到归纳法的局限性,把归纳法当作唯一可靠的方法。培根的归纳学说的这一局限性,到了19世纪英国一些经验主义哲学家那里更趋于极端,形成了十分荒谬的“归纳万能论”。归纳主义者之所以走到如此愚蠢可笑的地步,这与培根学说的消极影响不是没有关系的。 5.假说—演绎 假说一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其基本思路简要表示如下:“提出问题_+提出假说_演绎推理-+预期结果_+根据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一致,判断假说是否正确_+得出结论(即正确的假说)” 假说演绎推理,实质上是一种解释归纳

合于人的目的的东西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这是对于善的最初步、最粗浅的解释。更进一步分析起来,由于个别主体的需要、目的只能通过整个社会的协同活动方能得到实现,于是善又表现为个别主体的需要、目的、利益对整个社会的需要、目的、利益的关系。这一方面成为善的更为重要和更为本质的方面。在阶级社会里,符合于某一阶级的普遍利益的东西就是善,反之就是恶。但就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只有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并推动着社会发展的普遍利益才是真正的善。

真、善、美,就其历史的发生发展来说,只有当人在实践中掌握了客观世界的规律(真),并运用于实践,达到了改造世界的目的,实现了善,才可能有美的存在。但作为历史的成果、作为客观的对象来看,真、善、美是同一客观对象的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三个方面。人类的社会实践,就它体现客观规律或符合于客观规律的方面去看是真,就它符合于一定时代阶级的利益、需要和目的的方面去看是善,就它是人的能动的创造力量的客观的具体表现方面去看是美。例如,今天现实生活中某些生产劳动,从真、善、美这三个方面加以认识,它们可以分别成为三种不同的对象。生产劳动的过程,作为合规律性的客观事物,既体现一定的自然规律,也体现一定的社会规律,它可以成为科学认识的对象,科学需要从理论上将这些规律寻找出来。同时,劳动作为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物质生产活动,体现着社会的功利需要和功利目的,它可以成为伦理意志的对象,直接唤起人们一定的意志趋向和实践态度,使人们对之采取肯定或否定的功利评价

和伦理行为。同时,某一生产劳动作为人们的能动性、创造性的体现的具体形象,能在感受中唤起人们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审美愉快,它不要求人们当下对之直接进行理论概括或意志行动,而是采取能动的感受或观照,因而成为审美的对象。在美与真、善的关系问题上,既要批判现代资产阶级美学极力否定美与真、善联系的反动理论,也要反对把美与真、善等同起来的简单化的观点。 在上面的论述中,已经涉及到美与丑的关系问题。美是在与丑的比较中而存在,与丑的斗争中而发展的。正如美与真、善紧密联系一样,丑与假、恶也是密切联系的。丑与恶的联系使它不但具有否定的美学性质,而且还经常作为社会实践的意志活动所克服的对象。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立统一的原则,科学地揭示美丑斗争发展的规律,指出:“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①美丑的对立统一和斗争发展,根源于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社会实践,根源于社会实践的主客体矛盾;它与真和假、善与恶的矛盾斗争紧密联系。美与丑作为客观现实彼此对立的方面,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表现出现实对象对实践的肯定和否定的方面。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自然不断被征服,社会不断被改造,美丑通过矛盾斗争又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美在与丑的不断对立和斗争中,随着历史前进的行程,日益革新和发展。在阶级社会之前,美、丑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生产斗争中,敌对的自然力量经常成为丑怪的对象,与美的对象相比较、相对立。某些远古神话里的美丑的形象直接地反映着这一点。而随着自然界异

己的力量不断为人所征服和掌握,荒凉险恶的自然环境,凶禽猛兽等自然物也就逐步由威胁人的生活、实践的丑的对象转化成了供人欣赏的美的对象了。在阶级社会里,社会生活中美丑斗争的实质是先进阶级与反动阶级的矛盾和斗争,表现为进步力量、正义事业与各种丑恶势力的比较、对立和抗争。但是由于社会矛盾的异常复杂曲折,美丑的比较、对立和斗争也具有异常复杂多样的形态。例如,躯体畸形的丑与灵魂高尚的美同时存在于某一人物,前者不能抹煞后者是生活中的美丑矛盾的主导方面。 不同阶级的不同社会实践,在客观对象上获得实现,在现实中得到肯定,对不同阶级便具有不同的美丑意义。这种对立和斗争,实际上正是美与丑在阶级社会中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具体表现。概括地说,客观对象肯定革命阶级的社会实践的感性形象,即革命阶级的社会实践获得了实现、肯定和对象化的事物,对于这一阶级就是美的,对于与其对立的反动阶级却是丑的。客观对象肯定反动阶级的社会实践的感性形式,反动阶级的社会实践获得了实现、肯定和对象化的事物,对于这一阶级就是美的,对于与之对立的革命阶级却是丑的。但是,社会生活中的美又有着客观的标准,这个客观标准就是:它应是体现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与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相一致的阶级的实践、生活的产物。人民群众和先进阶级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和主人翁,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的具体的代表者和体现者,只有人民群众和先进阶级的生活实践,才是真正推动历史前进的实践活动,才是真正能创造美的实践活动,只有最终肯定或不违反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才是真正的美

的对象。美的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标准,必须以它为准绳为尺度。真善美 客观对象对人和社会的三种价值。它们处于复杂的联系和区别之中,弄清三者的内涵和相互关系,是美学研究的基本课题。 在中外美学史上,真善美的关系问题,很早就已被察觉和探讨。中国先秦哲学家讲“里仁为美”、“充实为美”,认为只要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符合仁、义、礼、智、信的规范便是美的,讲的是善即美。庄子强调“法天贵真”、“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讲的是美与真相通,无真即无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美在善,善即美。所谓善即对人有用。有用的就是美的。他还提出过“美善”这个概念。亚里士多德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中世纪美学把真善美统一于神,对真善美作了更多的探讨,如圣·托玛斯认为,美与善不可分割,但善涉及欲念,是一种目的,而美却涉及认识功能,只引起视听的快感。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布瓦洛认为“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美学家狄德罗认为,“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德国古典哲学进一步从总体上对真善 美进行了哲学探讨。康德把真善美加以割裂,认为美是一种纯粹的快感,既不涉及利害(善)又不涉及认识(真)。黑格尔则致力于揭示真善美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辩证关系,但他是在唯心主义基础上进行的。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历史遗产,认为真善美是三种客观的价值,其相互关系是辩证的,只有结合人类的社会实践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真善美具有社会性、客观性,是客观对

象的社会价值,价值不等于对象本身,而是对于人和社会的客观意义,这是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客观地形成的。美离不开真。真是客观对象自身具备的客观规定性,人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首先就要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使自己的创造活动符合客观对象的必然性,因此,凡是美的东西,便都应当是真的。善是客观对象有用或有益于人类和社会的功利价值。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所创造的产品,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但具有功利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但另一方面,不能把美与真、善简单地等同。美有自身特有的质的规定性。美是具体的感性的,不是抽象概念。真必须以具体的感性的形态呈现出来,才能成为美。善也必须体现在具体的感性的形态之中,善同功利直接联系,美同功利的联系是间接的曲折的。真善美是三种不同的社会价值,同时也是人的三种社会性要求,在社会实践中,人类总是不断地追求真善美,并以真善美的统一为最高理想 .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中国人的主流思维仍是形象思维,形

象思维的特点是模糊性。概念是模糊的,思维是模糊的,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模糊的。以上几种所谓模糊最突出的是概念的模糊。概念一模糊,就很难清晰地认识未知世界,概念模糊是我们中国人致命的思维弱点。如果一个人概念模糊,你就不可能和他讨论清楚任何问题。所以,概念模糊也为偷换概念、转移话题和诡辩术留下了空隙。” “中国人在中华文明未成熟时期所具有的很强的创造力,在现代中国人身上几乎看不到。” “西洋人兼具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不但使他们的艺术流光溢彩,也能向科学的未知领域不断扩展。”?? 书

中,作者多次提到了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别。他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缺少逻辑性、没有求证、概念模糊、偷换概念、转移主题等毫无理性思维可言。而古希腊的思想家一代比一代强,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是柏拉图;柏拉图的老师是苏格拉底,这些学生和老师,一代超越一代。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因而这些大思想家的学生们对老师们的学问,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更有发展。他们把思想领域的研究成果,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也是希腊学术的传统。学生们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看得更远。而中国的传承正好相反,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学艺及思想,没有一个超过老师。 作者通过美国传教士明恩溥认为,中国人是一个具有强烈演戏本能的种族,中国人是按照戏剧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的;美国旅行家乔舒亚说中国人旅游是为了照相,在许多外国人看来,中国人旅游好像是为了去那里做那些事,而不是去欣赏美景等例子,指出了中国人过于注重表面的东西,而忽视本质的东西。正如台湾学者孙隆基在其《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一书中所下的结论:中国人的心远远比大脑发达。 面对同样一种状况,在传统的中国人的思维里,可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的答案。而最为有趣的是,这两种答案居然都很正确。比如:不为五斗米折腰——大丈夫能屈能伸等诸如此类,你很难说谁对谁错。答案的选择,得根据当事人态度,两害相权取其轻。作者认为,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既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又有卖主求荣的活命哲学。一切都是为了眼前的需要。中国的这种文化现象,在世界其他民族中,是极少有的。 针对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国

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可为什么现代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作者认为,究其原因,实际上就是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哲学。“中国的智慧是谋略,西方的智慧是科学。”哲学固然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总结,但哲学有着一个求根问本的内在特性。中国传统思维特别依赖于感觉,重视具象的知觉,这样的思维很难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所以对事物的规律和世界就容易产生不可知论,也就缺少积极性去探索未知领域。试想,没有哲学光芒的照耀,怎么可能有工业革命的发生?

浅谈“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思想的构建 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所谓整体,就是由部分组成的,离开部分就不存在整体;而部分也一样离不开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也就失去其原来的意义。不过两者还有很大的区别,整体不是将多个部分进行简单堆砌,而是将这些部分科学地组合成一个有机体。所以优化了的整体是大于部分的总和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不论是细胞、个体、生态系统等在各级水平上都表现出整体性特点。例如,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和各种细胞的结构只有统一在细胞这个整体中,才能相互协调,发挥各自的功能,表现出细胞的整体性。构成生物个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如果离开了生物这个整体,其作用也难以发挥。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一方面在系统内相互协调完成各自的功能,维持系统的整体性,另一方面,若系统崩溃,各种系统成分则难以存在。反馈调节机制是维持系统整体性的必要条件,生命活动的调节、内环境的稳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中,都包含了这一思想。系统论观

点可以使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生物学知识,使生物学知识成为一个有明显结构层次、线条清晰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注重体现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科内综合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黑箱方法——最主要的整体研究方法

当今科学的成果,几乎都是沿笛卡尔的方法产生的,即先研究简单的理想情况,然后再用其结论研究复杂的实际情况,复杂的具体问题总是把它分割成部分、部分再分成部分…。随着科学的积累,研究的越来越深入,这样的方法,虽然还不断获得成果,但明显觉得无止境,因此人们在探索有没有新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后,陆续出现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各种自组织理论,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这些学科都是文理相通的学科,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横向学科方法。如系统方法、黑箱方法、反馈方法、信息方法和自组织方法等。这些新的方法与经典科学方法不同的是强调整体性,就是不去将事物解剖下来,先分析后综合,而是整体的找出系统的要素,多元的整合处理,因为这些方法不太同于笛卡尔的解剖方法,而又科学来自于西方,所以从对称角度来表达,把这些方法有时说成是古代东方的科学方法,因为东方人思维常常整体化。现代科学对人脑、黑洞、信息过程的研究运用的就是黑箱方法。它是人类实践对象巨系统化、高层次化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方法。

对微观粒子的研究表明,物体分割到非常小时,就会出现不能再分割的微粒,这时人们只能借助科学仪器来观察其行为,总结它的外在表现。 对“大脑之谜”,无数科学家和哲学家倾注了大量精力深入探讨,提出了种种假设和理论。思维究竟是怎样从物质中产生出来的?用分割法的方法是不行的,因为将大脑打开,解剖分析,也只能是对失去思维功能的大脑物质的认识。显然在一些不得已的地方被迫用黑箱方法。 黑箱方法,又称系统辨识——通过考察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关系认识系统功能的研究方法。具体是:首先给黑箱一系列的刺激(系统输入),再通过观察黑箱的反应(系统输出),从而建立起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最后把这种联系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出来形成黑箱的数学模型。

黑箱方法不涉及复杂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相互作用的大量细节,而只是从总体行为上去描述和把握系统、预测系统的行为,这在研究复杂系统时特别有用。黑箱方法的目的在于通过为黑箱建立模型,是黑箱变成白箱。有时黑箱模型不止一个,这种情况下,系统辨识其中最合理的一个。

黑箱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骤

①先验知识。这是指关于系统运动规律、数据以及其他方面的已有知识。这些知识对选择模型结构、设计实验和决定辨识方法等都有重要作用。②实验设计。辨识是从实验数据中提取有关系统信息的过程,设计实验的目标之一是要使所得到的数据能包含系统更多的信息。主要包括输入信号设计,采样区间设计,预采样滤波器设计等。③结构辨识。即选择模型类中的数学模型的具体表达形式。④参数估计。知道模型的结构后,用输入输出数据确定模型中的未知参数。⑤模型适用性检验。检验方法主要有利用先验知识检验和利用数据检验两类。

黑箱研究方法利弊

“黑箱方法”从综合的角度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尤其对某些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系统,黑箱方法是可能的有效方法。但很明显,这不可能是一种主流的科学方法,因为这需要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和实验手段,又因为模型的选择不仅不唯一,而且可能有很多,难以确定选择怎样的模型好。

模型不适用主要原因有:模型结构选择不当;实验数据误差过大或数据代表性太差;辨识算法存在问题。可见这种整体思维的方式只有借助现代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才可能有效地实现。在古代采用这种方法是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 综述

分析的方法、解剖的方法为了解黑箱内容提供了细节,但并非都能解决问题。即使分析和解剖的成果,可能又孕育了新的黑箱,黑箱的方法所以不能废弃。“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把思维?归结?为脑中的分子和化学运动,但是难道就把思维的本质包括无遗了吗”(恩格斯)。现代黑箱方法的产生:在分析的基础上,要求从整体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研究问题,如思维、人脑的功能等,又提出了现代黑箱的研究方法。控制论已不满足于从外部输入与输出关系去研究系统的控制功能,而要求深入到系统内部去,寻找某些能够外推的根据,这样控制论便由原来的传递函数为特征的经典控制理论,进而发展到以状态空间法为标志的现代控制理论,已成为研究生命科学的重要方法。

观察渗透理论——观察可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自然观察是指人类对自然现象不作任何人工的变革而进行的一类观察。实验观察是通过对自然现象或事物人为进行积极干预后所进行的观察。实验观察是一种比自然观察更强有力的认识手段。 观察和理论的关系问题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首先,观察依赖于理论,观察渗透着理论。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在科学的研究中,人们都要

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和范围。科学观察基本上都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进行的。科学观察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作出新的发现或检验已有理论或假说。用观察来检验一个理论,即是看是否能观察到理论所预言的现象。 第二,观察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理论决定了观察到什么。在观察中如果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察的客观性;相反,当不完备甚至错误的理论或观点渗透到观察中时,就会导致错误观察。理论可以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察。 第三,任何观察陈述都是用某种理论语言构成的,理论提供了观察语言。一种情况是,有些观察陈述明显地用到一些理论术语,而离开了有关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理解这些观察陈述。第二种情况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概念,实际上过去曾是科学家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所创造的理论术语,只不过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长期广泛使用,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忘记了它们的来源罢了。第三种情况,虽然观察陈述中没有任何形式的理论术语,但它所表达的意思仍以某种已经形成常识的理论为前提,与背景知识联系在一起。此外,在不同理论和信念的指导下,可以得出不同的描述。任何观察语言总是同某种背景理论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其语义随着背景知识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观察陈述所利用的理论或概念框架越精确,观察陈述所表达的意义越精确。 第四,观察陈述也是可错的。一是观察本身可能产生错觉;二是观察依赖了错误的理论。如何知道一个观察陈述是否正确?还是要依赖于理论。而且检验越严格,要求的理论越多,知识越广泛,并且永远达不到绝对的确实无疑性。任何完全独立于理论的 “中立的观察语言”是不存在的,任何观察陈述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理论的因素。所以,观察陈述并不能像逻辑经验主义者设想的那样,通过观察陈述来给理论提供绝对可靠的基础。 第五,理论以观察为基础和源泉。科学理论和定律的发现来源与观察实验。科学理论和假说的发展完善离不开观察实验,科学理论或假说也只是相对真理,需要在新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科学理论的检验必须依靠观察实验。 总之,观察和理论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观察和理论的这种关系是由观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所决定的。观察的主观性决定了理论必须依赖观察;观察的客观性决定了理论必然依赖观察。观察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观察与理论的辩证统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xb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