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语文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三单元10游褒禅山记 Word版

更新时间:2023-04-14 06:3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0 *游褒禅山记

尘埃掩不住真金,浮云遮不住星泽,真正的智者经历史长河的淘洗发出了夺目的光芒。他之所以被诟病,因为他是改革者;他的改革触动了官僚集团的根本利益。面对种种非难,他抱定“天变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守,人言不足恤”的坚定信念,在那死气沉沉的环境中,爆响了一个惊雷。这惊雷,绵延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振聋发聩。无改革社会便不能进步,要改革必冒风险。是安于现状、安于落后,还是冒险而进,求得发展,这,二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们已做出回答,正带领国人领略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褒禅山,古名华山。因唐代高僧慧褒结庐于此,在他圆寂之后,其弟子便将此山更名为褒禅山。

【课内挖掘】

1.王安石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在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而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的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2.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生发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其实,不仅做学问应深思慎取,在生活中,做人做事都应如此。

3.在游山途中因轻信盲从,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王安石懊悔不已,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生活中,只有远大的志向还远远不够,还要有个人能力和外物的帮助。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

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运用角度] 这些材料可用于“志当存高远”“尽志无悔”“深思慎取”“严谨”“拒绝平庸”“善假于物”等相关的话题作文中。

【课外运用】

示例一:

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但真正可以踏上成功彼岸的人却为数不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探寻“志”的过程正如入华山洞的过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当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时,会发现路变得越来越窄,兴许有时还会碰上电闪雷鸣的坏天气。大多数人会被这样的情景吓坏,或是埋怨暴雨后

的小路过于泥泞,因此不愿再前进,于是,他们就这样背离成功而去。而那些“不怠”的人终会在黑暗中发现那个代表着希望的小光点,然后在柳暗花明中找到落脚的终点站。

示例二:

拒绝平庸,是唯愿走出自我之路的缘故。姑且仍拿苏轼举个例子,虽放下仿韩文之举,但从未放弃过生死意义的探索。其前后两篇《赤壁赋》,以人生代谢之深刻大问,展纵横古今之思辨大美。未必可称“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至少成一家之言矣。行文此处,我不禁想起那个弃传统而坦荡独行的林纾,以《韩柳文章研究法》而闻名,

更以此诗而著名:“平生不入三王家,家法微微出苦瓜。我意独饶山水味,何须苦攻学名家!”走出自我之路,是坚信“宁有种乎”,是自信“英雄不问出身”,只问是否跳出俗套,立为民生,言为心声!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我深以为然。太多的前人,太多的远方,连风景也如嚼过千遍的鸡肋,愈发促使我们拿起自己的理性,拒绝平庸,踏出自我之路。

拒绝平庸而甘于平凡,这不是修辞的问题,而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可胜.道(shènɡ) 庐冢.(zhǒnɡ)

B.盖音谬.也(miù) 窈.然(yǎo)

C.安上纯父.(fù) 无物以相.之(xiànɡ)

D.咎.其欲出者(jiū) 瑰.怪(ɡuī)

解析:A项“胜”应读“shēnɡ”;C项“父”应读“fǔ”;D项“咎”应读“jiù”。

答案:B

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余之所得.也

C.于是余有叹.焉

读书人一声长叹.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此世所以不传.也

解析:A项,“名”,均为“命名”;B项,“得”,前者为“能够”,后者为“心得”;C项,“叹”,前者为“感慨”,后者为“叹息”;D 项,“传”,前者为“流传的文字”,后者为“流传”。

答案:A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观点

D.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

解析:观:景象。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

C.此所以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至于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解析:A项,“十一”,古义指十分之一,今为数词;B项,“非常”,古义为不平常,今为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D项,“至于”,古义为“到”,今义为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起一事。

答案:C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火尚足以明.也

解析:B项,名词作状语,C项,形容词作名词,D项,形容词作动词。

答案:A

6.下列各项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解析:A、B、C三项均为连词,可译为“而”;D项是连词,译为“因为”。

答案:D

7.名句默写。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________________。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孰能讥之乎?

答案:(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游狼山记

张裕钊

光绪二年秋八月,黎莼斋管榷务通州,余过焉。既望,与莼斋游于州南之狼山。

山多古松,桂、桧、柏数百株,倚山为寺,寺错树间。最上为支云塔,危居山巅,万景毕纳。迤下若萃景楼及准提、福慧诸庵,亦绝幽迥。所至僧舍,房廊屈曲,左右苍翠环合,远绝尘境。侧身回瞩,江海荡天,近在户牖。隔江昭文、常熟诸山,青出林际蔚然。时秋殷中,海气正白,怒涛西上,皓若素霓,灭没隐现。余与莼斋顾而乐之。

狼山,淮扬以东雄特胜处也。江水自岷蜀经吴楚行万里,至是灏溔渺莽,与海合会。山川控引,界绝华戎,天地之所设险,王公以是慎固,古今豪杰之士所睥睨而筹也。

昔阮籍遭晋室之乱,作《咏怀诗》以见志;登广武山,叹悼时之无人。今余与莼斋幸值兹世,寇乱殄息,区内无事,蕃夷绝域,约结坚明,中外以恬熙相庆。深忧长计,复奚以为?

余又益槁枯朽钝,为时屏弃。独思遗外身世,捐去万事,倘佯于兹山之上荫茂树而撷涧芳临望山海慨然凭吊千载之兴亡左挟书册右持酒杯啸歌偃仰以终其身。人世是非理乱,天地四时变移,眇若坠叶飘风,于先生乎何有哉?

归书而为之记。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黎莼斋管榷务通州,余过.焉过:经过

B.狼山,淮扬以东雄特胜.处也胜:优美的

C.寇乱殄息.,区内无事息:止息

D.独思遗外身世,捐.去万事捐:弃

解析:A项,过,拜访。

答案:A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徜徉于兹山/之上荫茂树/而撷涧芳/临望山海慨然/凭吊千载之兴亡/左挟书册/右持酒杯/啸歌偃仰/以终其身。

B.徜徉于兹山之上/荫茂树而撷涧芳/临望山海/慨然凭吊千载之兴亡/左挟书册/右持酒杯/啸歌偃仰/以终其身。

C.徜徉于兹山/之上荫茂树而撷涧芳/临望山海慨然/凭吊千载之兴亡/左挟书册/右持酒杯/啸歌偃仰以终其身。

D.徜徉于兹山之上/荫茂树而撷涧芳/临望山海慨然/凭吊千载之兴亡/左挟书册/右持酒杯啸歌/偃仰以终其身。

解析:先通读画线句理解大概意思,然后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

答案:B

10.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是正面描写狼山美景的一组是( )

①山多古松,桂、桧、柏数百株②海气正白,怒涛西上,皓若素霓,灭没隐现③山川控引,界绝华戎④作《咏怀诗》以见志⑤荫茂树而撷涧芳⑥啸歌偃仰,以终其身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①③④D.②⑤⑥

解析:④句是写阮籍的,⑥句是抒情的句子。

答案:A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始便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接下来便直笔描写狼山幽深超俗的环境和壮美的景色。

B.写狼山有近景有远景,“房廊屈曲,左右苍翠环合”是为近景,“侧身回瞩,江海荡天”是为远景。

C.作者以阮籍作比,点明对自己身处盛世、境内太平的欣慰,并表达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D.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基调,字句参差多变,读起来抑扬顿挫,铮铮悦耳。整篇文章给人以美的享受。

解析:C项,不是“建功立业”,而是隐居处世。

答案:C

1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怒涛西上,皓若素霓,灭没隐现。余与莼斋顾而乐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昔阮籍遭晋室之乱,作《咏怀诗》以见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人世是非理乱,天地四时变移,眇若坠叶飘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1)澎湃的波涛向西奔腾,好似素白的虹霓,时隐时现。

我与莼斋看到这些非常兴奋。

(2)过去阮籍遭遇晋国的祸乱,写作《咏怀诗》来表白志向。

(3)人世间的是与非、太平与混乱,天地间四季的变迁,都如同随风飘落的万千树叶一般细小。

参考译文:

光绪二年秋八月,黎莼斋在通州掌管榷务,我去拜访他。十六日,与他到州南的狼山游玩。

山上多古松,桂树、桧树、柏树好几百株,傍着山势建筑成寺庙,寺庙在树间错落分布。最上面的是支云塔,高高地踞于山巅,万种景象尽收眼底。延伸下去就是萃景楼和准提、福慧等寺庵,也都极为幽深。所到的僧舍,房廊曲折,左右苍翠环绕,与世俗尘世隔绝。侧身回望,江海滔天,几乎就在窗户之下。江那岸,昭文、常熟各山,山色高出蔚然的林际。时令正值中秋,海潮怒涨,澎湃的波涛向西奔腾,好似素白的虹霓,时隐时现。我与莼斋看到这些非常兴奋。

狼山是淮安、扬州以东最为雄险、特别、美丽的地方。长江水从岷蜀经吴楚行程万里,到这里江水宽阔无边,与海汇合。江水控制着山川,分开中国与外国,造物者设下这样一个险要的地方,王公贵族认为这非常牢固,古今豪杰之士都重视这里的海防。

过去阮籍遭遇晋国的祸乱,写作《咏怀诗》来表白志向;登上广武山,慨叹时代没有英雄。现在我与莼斋幸运地处在这个时代,太平天国之乱早已平息,国内没有战事,境内没有外国人,同外国也缔结了坚明的条约,中外都庆贺安乐太平。要作深忧远虑,又怎么办呢?

我现在又更加的年老愚钝,被时代抛弃。只想处身世外,抛开许多烦事,在这座山上徜徉,在树荫下采摘山沟的野花;在山上眺望大海,凭吊古代的兴亡之事;左手拿着书册,右手拿着酒杯,浅唱低吟,

或躺或卧,来了却一生。人世间的是与非、太平与混乱,天地间四季的变迁,都如同随风飘落的万千树叶一般细小,对于隐居的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回来就书写,作了这篇游记。

三、创新语用

1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阐释了“志”“力”“物”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造三个句子,形象地揭示这三个条件的作用。

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志)是指引轮船航行的灯塔,有了灯塔的指引,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力)是牵引巨轮前进的发动机,没有强劲的动力,巨轮就会搁浅;(物)是照亮人类前进道路的火把,失去了它的光亮,人们就会迷路。

14.根据上下文,补写句子,要求结构对称。

早在一千年前,改革家王安石被宋神宗拜为丞相,推行新法,遭保守派反对,还被辞了官。不久再度出山,恢复相位。他虽然身处官场,但常生退隐之念,对世态看得颇为透彻。有一次,宋神宗于元宵节赐宴相国寺,观看优伶演出,出席的宾客都甚为欢欣,王安石触景生情,当即吟了一首小诗:“诸优戏场中,一贵复一贱。心知本相同,所以无欣怨。”

这首诗说的虽是看戏的感想,揭示的却是人生大舞台的真相。演员在戏剧中可以扮演富贵者,也可以扮演贫贱者;在现实生活的戏台上,富贵者也可能落魄变穷,贫贱者也可能转而变富。正因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超脱,这份情操,是值得世人学习的。(提示:可根据王安石的人生经历进行补写) 解析:本题属扩展语句的题型,要结合所给语境,按题干要求扩展。可结合王安石一生的大起大落两方面谈。

答案:王安石在位高权重之时,并不欣喜;在隐退山林之时,并不怨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wy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