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1-06 05: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7-2008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卷A卷 (开卷 卷面满分80分)

提示:本试卷共6道题,考生任意选做其中4道题,每题20分。如考生选做超过4道题,则只按前4道计分。

一、阅读以下材料

中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对立面是“社会不和谐”,后者有其特定的含义。社会和谐不是说社会不能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类社会自始至终都会存在矛盾。“社会不和谐”的特定含义是指:由于一些基本矛盾得不到合理的处置和正确解决,因而发生重大对抗,以致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人们的幸福、文明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那样一种社会状态。这里所说的“重大对抗”、“严重影响”,既是不确定的,因为“重大”、“严重”具有相对性,人们的认识和判断也有差异;但又是确定的,因为“对抗”、“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也可以就此形成某种共识。

和谐社会的构建,既是近期目标,也是长远目标。在我国当前及未来一个长时期里,主要应解决好贫富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协调发展。就社会主义未来的理想而言,它应该是一个人人自由、个个平等、大家富裕、彼此和谐的社会。

回答如下问题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如果是,那么,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谐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参考答案要点

1、实践的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4分) 2、和谐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又是中国人的现实要求(6分) 3、和谐社会是实现在中国人的现实的、自觉的实践活动之中的(5分)

4、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进程,内涵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思想关系的历史性发展。

二、下面的材料是一位经济学家的随想:

邓小平有句名言“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以通俗的、老百姓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反复研读这句名言,我偶有灵感,推导出另外一句“猫论”——“做中国?猫?,抓中国?鼠?”。 “猫”者,立志为中国做贡献之仁人志士也;“鼠”者,影响和阻碍中国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问题也。中国目前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经济社会问题(诸如腐败、下岗失业、市场秩序混乱、收入差距过大等)亟待我们解决。有些问题之“鼠”不仅多和大,而且还很顽固并反复滋生,在某些问题上(如腐败),各种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我们需要坚持不懈,进行一场灭“鼠”的持久战,直至把“鼠”消灭。

要“做中国?猫?,抓中国?鼠?”,就要打破一切学说和思想的“原教旨主义”。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由于历史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理解给中国造成了巨大危害,因而人们对此高度警惕,防之如毒。但一种倾向往往掩盖另一种倾向,现在有的人自觉不自觉地钻进了当代西方学说特别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教条主义理解的笼子,满脑子装了一大堆西方的模型,总习惯于套用西方的模型来观察中国的一切,甚至习惯于用西方的话语体系分析、评判和阐述中国的现实,而不管这个模型是不是符合中国国情,能不能被中国大多数人所接受。这是非常危险的。

要“做中国?猫?,抓中国?鼠?”,就必须真正立足于中国实际,一切从中国国情、中国特色出发。有的人不太喜欢“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的提法,把这看做是阻碍中国步入世界大道的借口和理论盾牌,主张推倒这个借口和盾牌,按照西方“先进的”模型一揽子设计和改造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体制。实际上,这不是一种改革的理论和主张,只不过是一种“天真”和“浪漫”的激情,是要不得的。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所说的“做中国?猫?,抓中国?鼠?”,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2、材料中所谓的“原教旨主义”,对中国的发展为什么具有制约作用?

3、在“做中国?猫?,抓中国?鼠?”的过程中,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当代西方学说?

参考答案要点

1、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的原理,原理的具体内容(6分) 2、脱离中国实际,不符合中国国情(4分)

3、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吸收与批判西方学说的统一。(10)

三、下面的材料是一位哲学家的随想:

每个人眼中的“文革”都只能是经过他现在的双眼所筛选过的文革;人的眼睛是经由教育而再造的历史产物,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狗的眼睛在等待,人的眼睛在创造。

所以,“看见“的准确含义就理解为”看成是“——凡为人所见、所知、所感的一切,均只能发生于被人创造出来的语境和概念框架之中。

如此说来,“文革”反而成了“文革学”的产物,我们只能透过各种各样的“文革学”,才能看到我们所想看到(也许并未意识到)的各种各样的“文革”。

回答如下问题

1、材料中所说的,“?文革?反而成了?文革学?的产物”,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2、如果一个没有经历文革的人想要真实、全面、深刻地了解文革,那么,他有没有达到这一目标的可能?如果有,他需要怎么做?

参考答案要点

1、这一思想体现了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对立统一的思想(5分) 2、从可知论的立场出发,可能达到目的(5分)

3、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必要性和途径,以及不断的发展(10分)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结合你的专业学科(的发展),谈谈你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参考答案要点

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含义(8分)

2、本专业中人民群众与历史人物的区分(6分) 3、本专业中人民群众创造专业历史的具体作用(6分)

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则认为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带来的,马克思用什么理论进一步说明劳动力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请结合实际)

参考答案要点

(87)(105—108)(132)(136-138)

六、教材上说:共产主义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谈谈你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参考答案要点

1、人的解放和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进程,人的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6分)

2、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对人来说意味着人已经从以往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思想的关系的强制、压迫和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6分) 3、共产主义不是终结,而是人作为人的历史发展的开端。(8分)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2008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A卷 闭卷(满分80分)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参考答案(要点):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体现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具有怎样的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要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这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5、产业资本循环运动必须具备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存在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三种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与时间上的继起性表明,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二、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和分析。要求观点正确,言之成理。(每小题8分,共24分) 1、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是保守性的力量,矛盾的斗争性是革命性的力量。

参考答案(要点):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即对立又同一的关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所不同,同一性有保持同一体稳定的一面,但对立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也在推动双方的发展,从而为同一体的破裂准备条件。斗争性有瓦解同一体的一面,但并不是所有的斗争都能推动发展。无论是事物的存在还是发展,都离不开同一和斗争的共同作用。

2、我们的经验知识是由我们通过感官所得的东西和我们自己的认识能力从自身提供出来的东西这二者组合而成的。

参考答案(要点):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人的知识(认识)的形成,即离不开外在的对象,也离不开人自身的认识能力。但是,人的认识能力不是先天的,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该判断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从自身提供出来的,这是不正确的。

3、所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己。

参考答案(要点):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社会领域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但是,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的最基本的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规律实现在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三、选作题。任选一题,16分。

1、我国现代化建设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必须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即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请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为什么我们在现在化建设的过程中即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 参考答案(要点):

(1)“量力而行”是因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尊重客观规律。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要受物质的制约。(2)“尽力而为”是因为人们要要取得实践活动的成功,还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3)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即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2、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哲学上毕达哥拉斯最先提出“和谐”概念。他从铁锤打铁发出的谐音中发现了铁锤重量与不同音调之间的比例关系,他把这种关系应用于琴弦上,琴弦的不同长度发生不同的音调,这才是音乐。他说:“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 材料2、

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 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对立面是“社会不和谐”。人类社会自始至终都会存在各种矛盾。“社会不和谐”的含义是:一些基本矛盾得不到合理的处置和正确的解决,因而发生重大对抗,以致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人民的幸福、文明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那样一种社会形态。 材料3、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党和国家领导人有效组织救援,努力将人员伤亡降到最低限度。温家宝总理说:“只要有一分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17日在四川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抗震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为灾后重建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回答:

1、分析“和谐”所依据的哲学原理。和谐的本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2、3,谈谈什么是“以人为本”,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关联。 参考答案(要点):

(1)“和谐”依据的是矛盾的同一性原理,与矛盾的同一性的含义是一致的。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思想,强调平和、协调、合作的博大精神。

和谐的本质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化解矛盾,为事物的发展提供条件。

(2)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任何发展,都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对先前“以物为本”的矫正,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健康的发展,而不再是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所以在处理各种矛盾时,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利益为第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社会才是“稳定有序的社会”、“人民幸福、文明进步”的和谐社会。

从材料3我们可以看出,面对如此重大灾难,党和国家把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在第一位,采取积极有效的求援行动,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让老百姓对党和国家的感情更进了一步,全国人民心连心、手拉手,同抗灾难,彰显出和谐社会的优越性。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B) (闭卷 卷面满分80分)

一、 简答题(共24分,每小题6分) 1、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要点):(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活动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要点):影响劳动生产率真的因素主要有:(1)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2)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3)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程度,即生产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分工、协作等。(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5)劳动所依赖的自然条件。 3、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社会存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2)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3)物质生活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人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4、 矛盾的同一性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矛盾的同一性是指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1)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对方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 辨析题(共40分,每小题8分)

1、 老师的思想在学生之外存在着,所以老师的思想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性的。

参考答案(要点):老师的思想确实在学生的主观精神活动之外,但并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说到底,它仍然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对于通过间接经验方式来掌握知识的学习过程来说,它只是学习过程中可能的精神客体,因此认为老师的思想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性的,是不正确的。不论是老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认识过程,它们面对的第一性的客体,都是知识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本身。 2、 在认识活动中,只有理性因素在起作用。

参考答案(要点):在认识活动中,理性因素可以使我们深入到对象的本质、规律层面,获得关于事物的深刻认识,形成理论。但非理性因素也有重要作用。由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等意识形式和直觉、灵感、想象等非逻辑思维形式构成的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当然,有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也会起到消极作用。应该以正确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和调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以正确的非理性因素去促进、润滑、驱动理性因素的作用。只强调哪一方,都是不正确的。

3、 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参考答案(要点):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的辩证过程。这个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感觉就是感性认识的第一种形式,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事物外部个别现象的直观反映。就人的认识从直接到间接、从现象本质、从具体到抽象的推进过程而言,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因此,感觉是认识的起点是可以接受的观点。重要之处在于:怎样界定感觉,怎样理解感觉和被感觉对象的关系,怎样理解包括感觉在内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怎样理解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等等,构成认识论上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经验论和唯理论、反映论和先验论、能动反映论和直观被动反映论的诸多区别与对立。 4、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参考答案(要点):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最基本的物质生产实践,内在的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因此,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基本领域。其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决定的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最基本的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直接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阶级斗争构成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 你永远不能控制大自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了解大自然如何工作,然后让它为我们所用。

参考答案(要点):自然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按其自身规律运动、变化、发展的客观物质世界。人类要生存,就必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从自然界获取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因此,人类就必须认识自然界本身的规律,按照它的要求改造自然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造成自然界对它自身来说是合规律的、对于我们人来说又是合目的的改变。所以,上述命题是正确的,它指出了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自然界运动的规律性,自然规律的可知性,人与自然关系中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以及认识和实践中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三、 选做题(共16分,在下列论述题和材料题中选做一题。如果两题都做,只取第一道题的成绩作为有效分数。) (一)论述题

试用辩证否定观原理说明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西方文化的态度。 参考答案(要点):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参见教材第一章 第二节 二 (四)第一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坚持辩证否定观,正确的对待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西方文化,成为愈来愈重要的现实问题。

坚持辩证否定观,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中华民族在自己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深厚、灿烂的传统文化,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传承至今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的文化根脉。我们在今天的改革开放中过程中,必须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它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丰富和增强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实力。当然,这种继承必须是批判的继承,批判和剔除其中的糟粕,继承和吸取其中的精华,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有”。只讲批判不讲继承,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和只讲继承不讲批判,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都是违背辩证否定观的。 对待西方现代文化,也必须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正确态度。既要以博大的胸襟和开放的视野,大胆吸收西方现代文化中一切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也要批判和抵制西方现代文化中那些腐朽、没落、反动的东西。我们应该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出发,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吸收外国文化中所有有益的成份,做到“洋为中用”。对待西方现代文化,即要反对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狭隘民族主义,也要反对唯西方马首是瞻,挟洋自重的民族虚无主义。对待西方现代文化,全盘吸收和一概排斥,同样的有违辩证否定观的。 (二)材料题 材料1

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2

梁启超说:“历史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世界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 材料4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根据上面的材料,请回答:

(1) 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 材料2和材料3的异同。

(3) 材料1、材料2、材料3与材料4的区别。 (4) 简述材料4的哲学观点。 参考答案

(1)孟子的这段著名的话,一方面包含着重视人民群众的成份,有别于中国传统中的“授命于天”的封建观念,客观上也起到了减轻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的作用。因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它的局限性方面在于:孟子是出于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统治的目的,只是出于对人民群众的惧怕,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看到了人民群众的一些作用,并没有得出人民群众与国家及其首领关系的完整思想,也没能走出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窠臼。

(2)材料2和材料3都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是英雄创造历史。区别则在于,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它把历史的决定者归之于英雄人物、历史人物的主观意志,“心理之动进”。这是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它把历史的决定者归之于某种“世界精神”,伟大人物也只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也不能随意创造历史。这是历史观上的宿命论。

(3)材料1、材料2和材料3都属于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观点。材料4与它们根本不同,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的观点。

(4)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作用。这是因为: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适度展开)。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适度展开)。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适度展开)。{适度展开部分可参见 教材 第三章 第三节 一 (四)第3、4、5自然段。}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 (闭卷 卷面满分80分) 一、简答题(共36分,每小题6分)

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答案参见教材 第一章 第一节 一 (一)第五自然段,即“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一段。} 2、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答案参见教材 第一章 第三节 二 (一)注意,应该先对意识作出唯物主义的解释,再指明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四点表现}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答案参见教材 第一章 第一节 二 (一)中的第五自然段,即“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一段。} 4、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答案参见教材 第一章 第二节 一 (二)中的第二自然段。即“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一段。注意,应该为三点,第三点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 5、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参见教材 第三章 第三节 一 (四)中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 6、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案参见教材 第四章 第一节 二 (六)中第一自然公段。} 二、辨析题(共24分,每小题8分)

1、认识的能动本性在于能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答案参见教材 第二章 第一节 二 (二)中第五、第六自然段,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和“正因为如此……”两段。该题目的说法不准确、不严谨。}

2、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所以,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主要方面。

{答案可参见教材 第二章 第二节 二 (一);要注意,不要机械的定论同一性和斗争性哪一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主要方面。但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它们的地位及作用也不是不分伯仲的。关键要看矛盾(即事物)的性质和所处的具体条件。对于非对抗性的矛盾,如城乡矛盾、脑体矛盾等,它的发展(即为新的矛盾统一体所取代)主要不是通过矛盾双方的斗争实现的,而是通过矛盾双方的同一性,通过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相互依存来逐渐消除双方的差异、排斥、分离、及可能的冲突,逐渐使原有的矛盾统一体为新的矛盾统一体所替代。矛盾的斗争性的根本含义在于矛盾双方的斗争及所体现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由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而认为认为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主要方面的观点,是对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的错误理解。}

3、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答案参见教材 第四章 第二节 三 (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是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客观后果,资本家的直接动因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三、选做题(共20分,在下列论述题和材料题中选做一题。注意,二题都做,第一题采分) (一)论述题

论社会存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参见教材 第三章 第一节 一 (二)第一、第二自然段,即“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中……”两段。从论述条理、清晰的角度出发,建议分成几个自然段:第一段,指明“社会存在”的内含(三个方面)。第二段,地理环境的作用。第三段,人口因素的作用。第四段,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三点)。} (三)材料题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谈谈你对以上三个命题的理解。

{这三个命题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经典论断,分别发生于1844、1845、1846,可以认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本性)认识,经历了从人的类本质,到人的现实本质,再到现实的人的思考、提高过程。第三个看法是对前两个看法的综合与提高(注意从人的现实社会关系去理解现实的人的需要)。 答案可参阅教材 第三章 第三节 一 (二),并参考下列材料:

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科学界定。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命题: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关于第一个命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一思想,提出人的生命活动具有特有的方式,即实践或劳动。实践活动是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也是产生和决定人的其他所有特性的根据。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物质生产,和作为动物的生命活动的生产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把自己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将自然界和自身当作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并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工具,既改造自然界,也改造自身。关于第二个命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人类社会存在两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人的本质离不开同自然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一切现实的人都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形成了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以及行业间的等复杂的社会交往,并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映现着人的本质。关于第三个命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这里,马克思不仅赋予需要以前提性,而且赋予它以普遍性、永恒性和能动性。马克思还特别强调指出,“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

人的本性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离开了人的需要,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都将不复存在。可见,这一命题不仅涵盖了前两个界定的内容,而且揭示了前两个界定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一界定,是对前两个界定的综合。

马克思的这三个命题是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把握人的本质应当贯彻三者统一的原则。一方面,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活动的具体的历史形式,它的性质和变化都是由实践活动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的;离开实践活动,就不可能产生人的社会关系,也不可能满足人的需要,人就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具体本质,剩下的只是空洞的“类”的抽象。另一方面,社会关系作为人们活动的组织方式,又是人得以存在和人的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和人类活动都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的人身上,实践活动是内容,社会关系是形式,人的需要是动力。只有正确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三者相统一的基础上进行考察,才能全面把握人的本质。}

教材中应该重点理解掌握的内容 第一章 第一节 一、

(一)中第五至第十一自然段,即“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一段,一直到“在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之后,……”一段。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全部内容。

(三)中第一自然段,即“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一段。 二、

(一) (二)的全部 第二节 一、

(一) (二)的全部 二、的全部 第三节 的全部 第二章

第一节 一、

(二) 的全部 二、 的全部 三、 的全部 第三章 第一节 一、 的全部 第三节 的全部

政治经济学部分,掌握以下内容: 1、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以及两者的关系 3、价值规律

4、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5、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6、产业资本运动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7、剩余价值及其生产方法

(上述内容可见教材第四章 第一、第二两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wpx.html

Top